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校訓許多高等學府的校訓都出自《大學》,你能猜出下列校訓是哪所學校嗎?東南大學香港大學河南大學廈門大學半部《論語》治天下,一幀《禮記》譽千秋。任務一:學習經典與常識檢測四書五經六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樂經》
?
?
?
?
?
?
?
?
?
?
?
?
?
?
?“大學之道”是儒學經典《大學》開篇的第一句。《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相配合,后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大學》逐漸被官方認可和推崇,這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乃至整個社會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作品介紹《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46篇,其主要內容:一是介紹先秦的禮制條文,二是闡述了周禮的意義。《禮記》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對儒家文化傳承、當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養、社會和諧建設起著重要的影響。作品介紹《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四卷四十九篇,主要內容是先秦的禮制。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體現了先秦儒家的《禮記》中不僅闡述了精湛的學術思想,而且展示了一種純熟、凝練而又文采絢爛的文學語言。《禮記》章法謹嚴,文辭婉轉,前后呼應,是“三禮”之一、“五經”之一,“十三經”之一。“三禮”:《禮記》、《周禮》、《儀禮》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十三經”:指《易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十三種儒家的經傳作品介紹一.曾子傳《大學》
關于《大學》的作者,一般認為是曾子。也有人認為《大學》的心法來自孔子,曾子記錄傳出。二.戴圣輯《大學》
西漢戴德、戴圣叔侄(大戴、小戴)整理儒家典籍,分別整理出《大戴禮記》和《小戴禮記》。今《大戴禮記》不全,《小戴禮記》,簡稱《禮記》,則成為儒家的根本經典,名列“十三經”。《大學》就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主要內容是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政治、教育、美學思想。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姓曾,名參,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平邑,一說山東嘉祥)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父曾點,字皙,七十二賢之一,與子曾參同師孔子。倡導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曾子參與編制了《論語》、撰寫《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作品。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歲。曾子在儒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為“宗圣”,成為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僅次于“復圣”顏淵。作品介紹“大學”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學”,即倫理、政治、哲學等方面的學問。“小學”主要教授學生“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基本禮節和文化基礎知識。“大學”是什么?德行高尚、志趣高遠的人“八歲入小學,十五入大學是也。”(《白虎通義》)
孔子開班教學,從事的正是“大學”之教。譯文:大學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親近愛撫民眾,在于使自己達到善的最高境界。任務三:理解經典與分析結構重點字詞:(1)大學之道:指窮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則。(2)明:動詞,彰明。(3)明德:美好的德性。(4)親民:親近愛撫民眾。一說“親”當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舊立新,去惡向善。(5)止:至,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三綱領”具體指什么?研讀文本把握內容“明明德”是發揚自己固有的德性,完善自己的自覺性,而不是用某種外在的、固定的道德準則束縛自己。“親民”即“新民”,就是幫助他人去除污染心靈的東西,即不僅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而且努力提高全體人民的道德品質,為治國平天下奠定精神基礎。“止于至善”就是要將自己的道德品質和社會、國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達到最理想的境界絕不停止,實際上是一個無限的完善過程。
止于至善明明德在親民共同三綱領社會道德趨于完善。內圣外王最終追求低高個人群體完善自我,改進自我愛民順民,引導百姓自我完善
2.“三綱”之間的是怎樣的關系?這“三綱”構成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個體到群體的完整社會體系,它表達了儒家一貫倡導的以教化為手段、以德政為目的的施政主張。三綱八目提網的總繩→事物的主干部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三綱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第一段開宗明義,提出“三綱”,作為引領學習的終極目標。把人天生的固有的善性發揮出來,是激發求學者完善自己的自覺性。即“新民”,就是幫助他人去除污染心靈的東西,即不僅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而且努力提高全體人民的道德品質,為治國平天下奠定精神基礎。要將自己的道德品質和社會、國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達到最理想的境界絕不停止,實際上是一個無限的完善過程。譯:萬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終,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學的宗旨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意讀文本(2)靜:心不妄動。(3)安:性情安和。(4)慮:思慮精詳。(5)得:處事合宜。重點字詞:(1)定:志向堅定不移。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止定靜安慮得心不妄動性情安和思慮精詳處事合宜達到“至善”境界志向堅定不移
怎樣實現“三綱”?近道三綱八目小結:
第一段明確提出“三綱”,即“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這是“大學”提出的教育綱領和培養目標,也是引領學習的終極目標。只有堅定這樣的目標,才能“定”“靜”“安”“慮”,最終學有所得。
這一概括非常準確地揭示了儒學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學》的主旨。第一段小結首句開宗明義,提出大學之道的“三綱”;第二句連用五個“而后”(排比、頂真),形象地展現了大學的宗旨對人修身養性逐步影響的過程,從“知止”到“能得”,各方面的因素關系緊密;第三句承接上文對如何達到大學之道,闡明其中的邏輯關系,為下文引出八條目做準備。
讀第一段,你明白了那些道理講了什么道理?人要有目標。明確了“知止”的目標后,才會“定、靜、安、慮、得”。人若不知其所止,就會隨波逐流、碌碌無為、虛度此生。要知道事物發展的規律。從“知止”到“能得”,“知止”是開端,“能得”是結果,每件事情都有本末始終,要知道事物發展的規律。重點字詞:(1)齊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種關系整齊有序。(2)修其身:修養自己的德行。
(3)正其心:使自己的心思端正。(4)誠其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誠。(5)致其知:獲得知識。(6)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讀文本
狀后=欲于天下明明德者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讀文本
狀后=欲于天下明明德者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普通百姓一律,一概本源、根本家族中的各種關系整齊有序內心端正對外物之理認識充分意念真誠三綱八目八目指網眼,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全面透徹地研究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獲得對世界上萬事萬物的認識在修養自身的過程中,能夠做到誠實、不自欺教人防止個人情感的偏向使個人修養達到完善的程度善于處理好家庭或家族內部的關系“齊家”的擴大和延伸處在“八目”的中樞地位對人的培養的最高要求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二單元-5大學之道三綱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知修安修己內外安人修身立德致用親民獨善其身兼善天下“八目”之間的關系三綱八目“八目”之間的關系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目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基礎“修身”是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由小至大的因果關系縱觀全文,《大學之道》中“三綱”“八目”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研讀文本把握全文內容它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八條目”是實現“三綱領”的具體步驟,“三綱領”是“八條目”的指導思想。“八條目”是對“三綱領”的補充和發揮,“八條目”的目的是實現“三綱領”。“八目”之間的關系“格物、致知”為第一步,對應的是“知”;“誠意、正心、修身”為第二步,對應的是“修”;“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第三步,對應的是“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齊有、治國、平天下”是安人。格物、致知知內修修己獨善其身修身立德誠意、正心、修身修齊家、治國、平天下用外治安人兼善天下致用親民課文結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方法齊家治國平天下目的八目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三綱止定靜安慮得步驟目標人生進修階梯內圣外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深入探究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三綱”
“八目”誠意、正心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修)(知)(用)宗旨步驟文本解讀《大學之道》的現實意義《大學之道》親民:以民為本止于至善:人的全面發展明明德:以德治國立德樹人治國、平天下:社會責任普世價值弘揚修身、齊家:自我完善家庭責任誠意正心:誠實、求真、良好的初心格物致知:實踐出真知回顧并明確本文的論證特點:
論證結構嚴謹,條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綱”,然后提出實現“三綱”的具體步驟,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總分式論證結構,渾然一體,結構嚴謹,條理清晰。運用排比、頂真的修辭手法手法,文章氣勢更強,意義聯系更加緊密,論證力強。句式整齊,節奏分明,增強了語勢,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采用了很多遞進論述的方法,有很強的邏輯關系。先由大至小,條目之間是條件關系;再由小至大,條目之間是因果關系。無論是由大至小的條件關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關系,剖析深刻,邏輯嚴密。
情境探究1.你如何看待本文提到的“大學之道”?積極影響:《大學》強調了學習者自身道德修養的提高,還強調了對社會的關心和參與精神,對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與促進社會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大學》所提出的“修、齊、治、平”思想,幾乎成為讀書人的唯一標準理想。這種思想主張積極入世,注重自身修養,關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安定,擁護統一,對社會的繁榮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消極影響:《大學》把人的思想束縛在儒家的思維范圍之中,給古代文人帶來思想僵化的缺點。在中國古代,一個人如不按照“修、齊、治、平”這條線路來走,輕則斥之為不成才,重則認為離經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輕易不敢背離。同時,“達則兼濟天下”信念的最終目標是為最高統治者服務的,因此帶有濃厚的政治傾向性。錢理群先生曾提出,我們的一些大學正在培養一批“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即經過精心打扮甚至偽裝的“利己主義者”,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個人利益。針對此類社會現象,有人認為這是傳統讀書人道德修養缺失所致,對此,你是否認同?請結合本課所學加以闡釋。認同觀點《大學之道》開宗明義,提出大學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親近愛撫民眾,在于使人達到善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們認為教育的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培養道德高尚的人。之后,又具體闡明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以及在生活中的具體實踐。這“八目”,由推究事物的原理依次擴展,到處理家族關系,最終到“天下平”,即承擔社會責任,以天下為己任。反觀當下一些學校的教育,急功近利,過度重視對知識的灌輸和對技能的培養,而將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放到了次要的地位,所以才出現了清華學子劉海洋向狗熊潑硫酸、復旦研究生林森浩給室友投毒、北大學霸吳謝宇弒母這些令人發指的案件。而錢理群先生所說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歸根結底還是缺少責任意識,缺失家國情懷。
在《大學》這類傳統典籍里,培養人的道德品質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培養人的最終目的是令其承擔社會責任。這對當下一些過度重視對學生的知識教育而輕視道德培養的學校來說,具有重大的啟示意義。鼓勵青年學生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僅能構建他們的道德自律,同時能夠培養他們的家國情懷,引導他們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而不是只以個人利益為唯一的考量。有意義。兩千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知識分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把生命的歷程鋪設在“三綱”“八目”這一階梯之上。它鑄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心理,時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版人力資源公司勞務協作合同樣本
- 股權投資退出合同范本
- 個人車輛抵押合同
- 普法宣講【法律學堂】第二十一章 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ldfjxs004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三上學期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設計:語言運用擴展語段
- 張家口學院《高級視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金陵河西區市級名校2025屆初三下學期第四次模擬考試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二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測試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鹽城市部分地區2025年初三5月月考數學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虛擬現實交互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春期國開電大《應用寫作(漢語)》形考任務1-6參考答案
- 《研學旅行課程設計》課件-研學課程方案設計
- 川教版《生命生態安全》九年級下冊第十課樹立生態文明意識 課件
- GB/T 9442-2024鑄造用硅砂
- 中國椎管內分娩鎮痛專家共識(2020版)
- 2023-2024學年天津市紅橋區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 國開2024年《機械設計基礎》形考任務1-4答案
- ifix培訓教程課件
- 社會單位消防安全風險自查評估報告表模板
- 精神科出院康復指導
- 2024年貴州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推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