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湖庫水生態綜合評價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標準編制組2024年10月目錄TOC\o"1-2"\h\u18815一、工作簡況 表4-2評價指標初選庫(61項)類別指標層水生生物種類標志性/敏感性魚類(415)、一般魚類(174)、浮游植物(125)、浮游動物(75)、大型底棲動物(163)、鳥類(42)、大型水生植物(8)個體形態(170)、珍稀水生動物存活狀況(103)、異常狀態(140)、生物耐受性(61)、江豚(30)種群豐度(254)、密度(209)、豐富度(192)、體長組成(198)、生物量(143)、漁獲量/單位捕撈漁獲量(109)、敏感種比例(180)、優勢種比例(128)、鯉科(73)、洄游性魚類(64)、耐污種比例(81)、土著魚類(25)、捕食性魚類(35)、雜食性魚類(31)、外來物種(90)群落多樣性(389)、IBI生物完整性指數(383)、耐受性(61)、均勻度(47)水生境縱向連通性河流連通性(28)、湖泊連通指數(12)、蜿蜒度(6)橫向連通性河岸帶穩定性(24)、水面寬度/河岸帶寬度(6)、植被覆蓋率(57)、濕地保有率(47)、景觀破碎度(18)、棲息地復雜性(13)、自然岸線比例(10)河床底質結構(79)、河床穩定性(6)水環境水體營養化指數(35)、水功能區達標率(15)、溶解氧(354)、總磷(256)、總氮(209)、重金屬(139)、透明度(35)水資源水位(334)、流速(185)、徑流量(161)、水深(147)、高程/海拔(142)、生態需水滿足程度(22)、水體更新周期(19)、湖泊面積萎縮比例(5)備注:括號里的數字表示頻次②結合流域水生態特點篩選候選指標根據國家水生態評價考核要求及我省實際情況,構建以水生態健康為核心,水生境保護、水環境保護、水資源保障和社會服務狀況為支撐的一級指標。針對我省重點流域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水生態環境管理需求,篩選確定水生態評價體系的二級指標。
表4-3山東省重點流域水生態問題及推薦指標存在問題推薦指標水生態系統受損魚類小型化低齡化現象明顯、物種多樣性恢復慢;底棲動物、浮游生物耐污種多,清潔種少。魚類、大型底棲動物、浮游動物、浮游植物、水生植物覆蓋度等。水生境破壞農業岸線占比大。自然岸線率、緩沖帶植被覆蓋度、水體連通性(閘壩數量)等。為防洪固堤,河岸石塊堆砌或水泥硬化,水生植被覆蓋度低。受降水和地形影響,為緩解用水壓力,河道建設閘壩數量較多,影響水體連通性。水環境提升壓力大作為農業大省,面源污染量大面廣,同時環境基礎設施相對不足導致旱時“藏污納垢”、雨季“零存整取”,汛期面源污染突出。汛期污染強度、綜合污染指數、綜合營養狀況指數等。生態用水難以保障降水季節分布不均,年際70%—75%的降水集中在汛期,導致河流流量變異程度大。流量變異程度、生態流量(水位)滿足程度等。雨源型河流多,斷流情況突出,河流生態流量保障不足。落實國家、省市美麗河湖創建需求。公眾滿意度。③根據試算驗證結果篩選最終評價指標根據全省重點流域79條河流、11處湖庫水生態調查數據,開展反復試算驗證,篩選確定評價指標,最終構建了我省河流、湖庫2類水生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體系分3個層級,目標層水生態狀況,反映水體生態系統總體狀況;一級指標層包括水生生物、水生境、水環境、水資源和社會服務五個方面,是決定水體水生態狀況的主要因素;二級指標層在一級指標層下選擇若干具體指標。其中,河流包含13個二級指標,水生生物采用魚類物種數、大型底棲動物物種數和著生藻類硅藻指數3個指標;水生境采用自然岸線率、河流連通性、水源涵養區生態系統質量和水生生物棲息地人類活動影響指數4個指標;水環境采用汛期污染強度、綜合污染狀況指數2個指標;水資源采用生態流量滿足程度、斷流干涸程度、入海沙量保障程度3個指標;社會服務結合美麗河湖建設“人水和諧”要求,采用公眾滿意度1個指標。湖庫包含12個二級指標,其中水生生物采用魚類物種數、大型底棲動物物種數、浮游動植物多樣性指數和水生植被覆蓋度5個指標;水生境采用自然岸線率、湖(庫)連通性、水源涵養區生態系統質量和水生生物棲息地人類活動影響指數4個指標;水環境采用綜合營養狀況指數1個指標;水資源采用生態流量滿足程度1個指標;社會服務采用公眾滿意度1個指標。表4-4水生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目標層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河流湖庫水生態狀況水生生物魚類物種數魚類物種數大型底棲動物物種數大型底棲動物物種數著生藻類硅藻指數--浮游動物多樣性指數-浮游植物多樣性指數-水生植被覆蓋度水生境自然岸線率自然岸線率河流連通性湖(庫)連通性水源涵養區生態系統質量水源涵養區生態系統質量水生生物棲息地人類活動影響指數水生生物棲息地人類活動影響指數水環境汛期污染強度#-綜合污染狀態指數綜合營養狀態指數水資源生態流量滿足程度生態水位滿足程度入海沙量保障程度*-斷流干涸程度-社會服務公眾滿意度公眾滿意度合計1312#汛期污染強度不適用于黃河干流水環境評價。*入海沙量保障程度指標適用于黃河流域入海河流水資源評價。(2)權重確定采用主客觀結合的方法確定指標權重。結合當前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等計算指標權重,具體方法如下:①數據標準化,借助SPSS軟件將數據計算到同一量綱和級別;②數據適用性分析,確定數據的相關性是否符合主成分分析的要求(KMO≥0.5,Bartlett球形度較大且sig<0.05),若滿足,需分析各要素與主成分密切程度,若不滿足,則采用熵值法等計算指標權重;③權重計算,主成分分析法按照數據導入、線性系數計算、綜合系數核算及歸一化處理4個過程得到初始權重;熵值法按照建立評價指標判斷矩陣、無量綱化處理、確定評價指標的熵及評價指標的熵權計算4個過程確定初始權重。在此基礎上,邀請省內外40余名專家對指標的重要性進行打分,最終確定指標權重。權重=主觀方法確定權重×60%+客觀方法確定權重×40%。河流一級指標水生生物、水生境、水環境、水資源和社會服務權重分別為0.3、0.2、0.2、0.2和0.1;湖庫一級指標水生生物、水生境、水環境、水資源和社會服務權重分別為0.3、0.3、0.2、0.1和0.1。二級指標具體權重如下:
表4-5河流水生態評價指標推薦權重一級指標權重二級指標權重水生生物0.3魚類物種數0.4大型底棲動物物種數0.4著生藻類硅藻指數0.2水生境0.2自然岸線率0.3河流連通性0.25水源涵養區生態系統質量0.1水生生物棲息地人類活動影響指數0.25入海沙量保障程度*0.1水環境0.2綜合污染狀況0.6汛期污染強度0.4水資源0.2生態流量滿足程度0.6斷流干涸程度0.4社會服務0.1公眾滿意度1*為備選指標,備選指標如果未選中,其權重分配到水源涵養區生態系統質量表4-6湖庫水生態評價指標推薦權重一級指標權重二級指標權重水生生物0.3魚類物種數0.3大型底棲動物物種數0.3浮游植物多樣性0.1浮游動物多樣性指數0.1水生植被覆蓋度0.2水生境0.3自然岸線率0.3湖(庫)連通性0.25水源涵養區生態系統質量0.2水生生物棲息地人類活動影響指數0.25水環境0.2綜合營養狀態指數1水資源0.1生態水位滿足程度1社會服務0.1公眾滿意度13.水生態狀況綜合評價充分吸納國家及其他省份經驗做法,兼顧我省實際情況,利用綜合指數法開展水生態狀況綜合評價。具體來說,通過水生生物、水生境、水環境、水資源、社會服務指標加權求和,計算水生態狀況指數,根據指數得分將水生態狀況分為五級,依次為“優秀”“良好”“中等”“較差”“很差”。4.水生態調查要求本標準充分銜接了國家的水生態調查方法,明確了水生生物、水生境、水環境、水資源和社會服務指標調查頻次、時間及方法。其中,水生生物調查嚴格按照《水生態監測技術指南河流水生生物監測與評價(試行)》等標準文件執行;水生境調查嚴格按照《全國生態狀況調查評估技術規范一生態系統質量評估》等標準文件執行;水資源調查要求與水利部門的監測頻次保持一致,按照水利部門監測方案執行;水環境調查中,國控點位按照生態環境部每年印發的年度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方案執行,省控、市控點位按照地方生態環境監測方案執行,其他點位水環境監測與水生生物調查同步開展。具體參考執行標準如下:表4-7水生態調查參照標準、文件類型標準、文件名稱文號/編號水生生物《生物多樣性觀測技術導則內陸水域魚類》HJ710.7-2014《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辦法》農長漁發〔2021〕3號《水生態監測技術要求大型底棲動物(試行)》總站水字〔2021〕33號《水生態監測技術指南河流水生生物監測與評價(試行)》HJ1295-2023《水生態監測技術要求淡水著生藻類(試行)》總站水字〔2021〕629號《水生態監測技術指南湖泊和水庫水生生物監測與評價(試行)》HJ1296-2023《水生態監測技術要求淡水浮游植物(試行)》總站水字〔2021〕41號《水生態監測技術要求淡水浮游動物(試行)》總站水字〔2021〕47號《湖庫水生植被遙感提取與野外核查技術規定(試行)》衛星環字〔2021〕6號《水生態監測技術要求大型水生植物(試行)》總站水字〔2022〕330號水生境《河湖岸線遙感提取與分類技術規定(試行)》衛星環字〔2021〕6號《河湖健康評估技術導則》SL/T793-2020《全國生態狀況調查評估技術規范——生態系統質量評估》HJ1172-2021《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技術規范》HJ1156-2021水環境《地表水汛期污染強度監測技術指南(試行)》總站水字〔2022〕449號《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范》HJ91.2-2022《河湖岸線遙感提取與分類技術規定(試行)》衛星環字〔2021〕6號水資源《河湖生態環境需水計算規范》SL/T712-2021《水電工程生態流量計算規范》NB/T35091-2016《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2.3-2018《河流斷流干涸遙感監測評價技術規定(試行)》衛星環字〔2022〕6號社會服務《關于印發〈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參考指標(試行)〉的通知》環辦水體函〔2022〕416號5.質量保證與控制本標準明確了水生生物、水生境、水環境和水資源調查全過程質量管理控制要求,從而提高調查數據、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其中,水生生物全過程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按照《水生態監測技術要求水生生物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試行)》(總站水字〔2022〕386號)相關要求執行;水生境調查全過程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對現場調查以及遙感解譯成果質量進行了明確規定;水環境調查全過程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按照《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監測任務作業指導書(試行)》(環辦監測函〔2017〕249號)相關要求執行;水資源調查全過程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應隨機抽取20%點位進行平行采樣,數據誤差控制在±10%以內為合格。6.指標評價得分計算方法指標評價得分計算方法主要參考《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環辦水體〔2023〕10號)、《水生態監測技術指南河流水生生物監測與評價(試行)》(HJ1295-2023)和《水生態監測技術指南湖庫水生生物監測與評價(試行)》(HJ1296-2023)等文件,具體依據如下:表4-8水生態評價指標參考依據序號調查指標來源1魚類物種數《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環辦水體〔2023〕10號)、《河湖健康評估技術導則》(SL/T793-2020)2大型底棲動物物種數《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環辦水體〔2023〕10號)、《河湖健康評估技術導則》(SL/T793-2020)3著生藻類硅藻指數《水生態監測技術指南河流水生生物監測與評價(試行)》(HJ1295-2023)4浮游動物多樣性指數《水生態監測技術指南湖庫水生生物監測與評價(試行)》(HJ1296-2023)5浮游植物多樣性指數《水生態監測技術指南湖庫水生生物監測與評價(試行)》(HJ1296-2023)6水生植被覆蓋度《河湖健康評估技術導則》(SL/T793-2020)7自然岸線率《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環辦水體〔2023〕10號)8河流連通性/湖(庫)連通性《河湖健康評估技術導則》(SL/T793-2020)9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質量《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環辦水體〔2023〕10號)10水生生物棲息地人類活動影響指數《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環辦水體〔2023〕10號)11汛期污染強度《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環辦水體〔2023〕10號)12綜合污染狀態指數《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環辦水體〔2023〕10號)13綜合營養狀態指數《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方法》(環辦〔2011〕22號)14生態流量滿足程度《河湖健康評估技術導則》(SL/T793-2020)15斷流干涸程度《黃河流域水生態監測評價體系研究成果報告(征求意見稿)》16入海沙量保障程度《黃河流域水生態監測評價體系研究成果報告(征求意見稿)》17公眾滿意度《關于印發〈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參考指標(試行)〉的通知》(環辦水體函〔2022〕416號)同時,結合山東省實際情況,對流域特征差異大的指標評價計算得分方法進行調整,主要涉及以下幾項指標。(1)大型底棲動物物種數考慮到不同河湖庫水生態本底狀況不同,大型底棲動物物種數選取現狀物種數與有歷史記錄的較好狀態物種數的差異比較來評價。同時,參考《河湖健康評估技術導則》(SL/T793-2020)中關于水生生物物種數變化差異程度進行賦分。表4-9大型底棲動物物種數指數賦分表大型底棲動物物種指數1007550250賦分1006030100(2)綜合污染狀況以2023年山東省國省控斷面水質綜合污染狀況值作為賦分標準,按照綜合污染狀況值的25%、50%、75%、95%分位數,將其劃分為5個等級,分別代表不同的污染強度。賦分標準如下:表4-10綜合污染狀態指數賦分標準表綜合污染狀況指數≤0.5(0.5,0.7](0.7,1](1,2]>2.0評價等級無污染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嚴重污染賦分1008060200(3)汛期污染強度以2024年7—9月山東省國控斷面汛期污染強度值作為賦分標準,按照汛期污染強度值的25%、50%、75%、95%分位數,將其劃分為6個等級,分別代表不同的影響強度。賦分標準如下:表4-11汛期污染強度劃分標準汛期污染強度值≤1(1,1.2](1.2,1.5](1.5,1.9](1.9,3.7]>3.7評價等級無影響很小影響較小影響中等影響較大影響極大影響賦分100806040200(4)水體連通性根據山東省河流閘壩分布特點,水體連通性指標計算中增加了閘壩的阻隔系數。其中,攔水壩主要攔截河流水流,抬高水位或調節流量,其壩頂可以溢流,阻隔系數定為0.5;水閘只在部分時間段阻隔魚類洄游,阻隔系數定為0.25;滾水壩高度較低,是低溢流堰,阻隔系數定為0.25;橡膠壩其壩頂可以調節高度,同時可以溢流,對河流的縱向阻隔影響較小,阻隔系數定為0.25。(5)入海沙量保障程度根據《黃河流域綜合規劃》要求,使黃河下游河槽不淤積需要塑造并維持4000m3/s的中水河槽,據此計算入海沙量保障程度。入海沙量保障程度為調水調沙期流量滿足天數占評價年調水調沙總天數的百分比。指標賦分采用百分制,等于入海沙量保障程度乘以100。制定依據本標準主要依據國家和我省出臺的水生態相關文件制定,具體如下:《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環辦〔2011〕22號);《黃河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國函〔2013〕34號);《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監測任務作業指導書(試行)》(環辦監測函〔2017〕249號);《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辦法(試行)》(農長漁發〔2021〕3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中發〔2023〕30號);《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環辦水體〔2023〕10號);《水生態監測技術要求大型底棲動物(試行)》(總站水字〔2021〕33號);《水生態監測技術要求淡水浮游植物(試行)》(總站水字〔2021〕41號);《水生態監測技術要求淡水浮游動物(試行)》(總站水字〔2021〕47號);《水生態監測技術要求淡水著生藻類(試行)》(總站水字〔2021〕629號);《水生態監測技術要求大型水生植物(試行)》(總站水字〔2022〕330號);《水生態監測技術要求水生生物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試行)》(總站水字〔2022〕386號);《地表水汛期污染強度監測技術指南(試行)》(總站水字〔2022〕449號);《河湖岸線遙感提取與分類技術規定(試行)》、河流斷流干涸遙感監測評價技術規定(試行)》(衛星環字〔2022〕6號);《山東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魯政發〔2021〕12號);《美麗山東建設規劃綱要(2021—2035年)》(魯辦發〔2022〕13號);《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山東省美麗河湖保護建設與管理工作方案(試行)的通知》(魯環字〔2023〕103號);《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河流懸移質泥沙測驗規范》(GB50159);《河流流量測驗規范(GB50179)》;《水質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規定》(HJ493);《水質采樣技術指導(HJ494)》;《水質采樣方案設計技術規定》(HJ495);《生物多樣性觀測技術導則內陸水域魚類》(HJ710.7);《生物多樣性觀測技術導則淡水底棲大型無脊椎動物》(HJ710.8);《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技術規范》(HJ1156);《水生態監測技術指南河流水生生物監測與評價(試行)》(HJ1295);《水生態監測技術指南湖泊和水庫水生生物監測與評價(試行)》(HJ1296);《水文資料整編規范》(SL/T247);《河湖生態環境需水計算規范》(SL/Z712);《河湖健康評估技術導則》(SL/T793)。與現行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標準的關系與現行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關系經全面梳理,將與本標準密切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匯總如下: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5)《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6)《節約用水條例》;(7)《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9)《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11)其他法律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1)《山東省水資源條例》;(2)《山東省水土保持條例》;(3)《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4)《山東省黃河保護條例》;(5)《山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6)《山東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7)其他地方性法規。本標準的修訂已與上述法律法規進行了銜接,不存在沖突或不協調的內容,技術內容符合相關要求。與其他標準的關系本標準銜接了國家和行業標準,參考或沿用了部分技術內容。同時,為了適應山東省流域水生態保護和管理工作,對篩選指標、指標計算得分、指控措施和報告大綱等內容進行了優化。與同類標準相比,本標準的突出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堅持問題導向,篩選確定評價指標。針對我省河流流量變異程度大且易出現斷流的問題,設置了斷流干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橡膠制品采購居間合同范本
- 2025《稅務系統檢查證采購項目》合同
- 2025年的鐵路運輸合同范本
- 酒店代運營合作協議
- 工廠出租合同模
- 采購開口合同范本
- 2025建筑材料車輛運輸合同 建筑材料車輛運輸合同范本
- 2025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承包合同書
- 購房協議書范本模板
- 2025年03月安徽電信傳輸局分局長公開招聘助理15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汽車振動學:基于MATLABSimulink的分析與實現 課件 第2章 汽車單自由度振動系統
- 2024版醫療器械行業數字化轉型白皮書
- 12 清貧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
- 第四講:簡單長管的水力計算
- T-HNMES 11-2023 盾構機選型設計生產協同制造規范
- 2020-2021學年復旦附中高二年級下冊英語期中試卷(部分解析版)
-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藥物治療策略課件
- 施工升降機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表
- 汽車行業:4s店銷售看板
- 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三冊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Listening Speaking課件
- 小學勞動教育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收取快遞》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