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05 自然環境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_第1頁
專項05 自然環境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_第2頁
專項05 自然環境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_第3頁
專項05 自然環境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_第4頁
專項05 自然環境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商務星球版地理八年級上冊期末復習:專項練習(五)自然環境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類型一自然環境與人口、城市分布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城被稱為“中國最窄縣城”,最窄處不足30米,最寬處僅300米。讀鹽津縣城景觀圖,完成1—2題。1.(2022山東濟寧中考)影響鹽津縣城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氣候 B.河流 C.地形 D.交通2.(2022山東濟寧中考)威脅鹽津縣城的主要自然災害是()A.洪澇、泥石流 B.干旱、山火 C.寒潮、冰雹 D.火山、地震類型二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電視劇《二十四道拐》描寫了滇緬公路上的抗戰故事。讀圖,完成3—4題。3.(2023云南昭通昭陽期中)滇緬公路“二十四道拐”地處我國的地形區是()A.云貴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東北平原 D.東南丘陵4.(2023云南昭通昭陽期中)“二十四道拐”公路呈“之”字形是為了()A.視覺上的美感 B.適應崎嶇的地形C.軍事上的安全 D.延長公路里程下圖是2020年6月3—5日我國冬小麥發育期預測及收獲進度圖。據此完成5—6題。5.(2022四川成都中考)南方冬小麥已基本收獲,而北方冬小麥還未完全成熟,其主要影響因素是()A.海陸位置 B.緯度位置 C.海拔 D.經度位置6.(2022四川成都中考)青藏高原甲地冬小麥處于灌漿期,還未成熟的根本原因是()A.海拔較高 B.降水較少 C.水源不足 D.土壤肥沃類型三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我國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頂,建造的房屋遠看像船底,稱為船形屋。讀圖,結合文字材料,完成7—8題。7.(2022山東東營中考)該傳統民居最有可能位于()A.吉林省 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C.海南省 D.寧夏回族自治區8.(2022山東東營中考)該傳統民居反映出當地的氣候特點是()A.炎熱干燥 B.潮濕悶熱 C.冬冷夏熱 D.寒冷多雪9.(2022廣西百色中考)氣候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生產和生活,人類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氣候。據圖及所學知識,探究完成問題。探究一: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1)氣候與飲食:與②地相比,①地較少,氣溫較,適合喜干耐寒的小麥生長。所謂“種啥吃啥”,長此以往當地人們便養成了以面食為主的飲食習慣。

(2)氣候與民居:③地傳統民居“阿以旺”為平頂設計,與該地(氣候特征)有關。

(3)氣候與農業:④地種植業多分布在河谷地帶的主要原因是。

探究二: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人類活動影響氣候變暖。2020年1月份,南極地區最高氣溫首次突破20℃。全球氣候變暖正改變著地球的模樣,影響著人類生存環境。(4)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危害有。

(5)我國預計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達到平衡,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請為我國順利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獻計獻策:。

類型四生態建設2022年11月10日,我國7個城市入選第二批國際濕地(地表常年或季節性有水覆蓋的區域,如河流、湖泊、沼澤、水庫等)城市。讀圖,完成10—12題。10.我國第二批國際濕地城市主要分布在()A.中部地區 B.東部地區 C.沿海地區 D.非季風區11.我國國際濕地城市的共同特點是()A.地形平坦 B.山區廣布 C.氣候濕潤 D.經濟發達12.盤錦市是東亞至澳大利亞候鳥遷徙的重要中轉站和目的地,也是全球黑嘴鷗最大種群的繁殖地,這體現了濕地生態價值中的()A.調節氣候 B.涵養水源 C.調蓄洪水 D.保護生物多樣性

商務星球版地理八年級上冊期末復習:專項練習(五)自然環境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答案全解全析1.C讀圖可知,鹽津縣城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峽谷地帶,受峽谷所限,城市呈狹長分布,所以影響鹽津縣城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地形。2.A讀圖可知,云南省鹽津縣位于河流沿岸,其兩側多高山峭壁,該地屬于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威脅鹽津縣城的主要自然災害是洪澇和泥石流。3.A滇緬公路中的“滇”是云南省的簡稱,所以“二十四道拐”地處我國的云貴高原。4.B云貴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發育的最典型地區之一,地形較破碎,山區地勢起伏較大,道路采用“之”字形建設,可減緩道路的坡度,適應崎嶇的地形。5.B我國東部地區春季自南向北氣溫逐漸回升,南方氣溫回升快,北方氣溫回升慢;南方地區冬小麥返青早,成熟早;北方地區冬小麥返青晚,成熟晚,緯度位置是其主要的影響因素。6.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氣溫低,當地冬小麥生長緩慢,所以6月甲地冬小麥處于灌漿期,還未成熟。7.C由材料可知,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頂,屋頂為半圓形,說明該地多生長竹子,屋頂坡度大,說明降水多,該船形屋最可能在我國南方地區,所給選項中只有C海南省位于南方地區;吉林省位于東北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位于西北地區,均不適宜竹子的生長。8.B由上題可知,該民居最可能在我國南方地區,南方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熱,房屋地面以上30—40厘米中空,為了防備蟲蛇和防潮。9.(1)降水低(2)干旱(3)河谷地帶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熱量較為充足(4)極地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沒;部分地區極端災害性天氣增加;等(5)植樹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節約能源,開發新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強政府監管,控制工廠二氧化碳的排放;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等解析(1)①地屬于溫帶季風氣候,②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與②地相比,①地降水較少,氣溫較低,適合喜干耐寒的小麥生長,所以當地的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南方則以喜濕熱的水稻為主要糧食作物。(2)③地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稀少,因此當地傳統民居“阿以旺”為平頂設計。(3)④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河谷地帶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熱量較為充足,適合種植農作物。(4)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沒,部分地區極端災害性天氣增加,等。(5)為順利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國家可采取措施是植樹造林,增加二氧化碳吸收;大力發展新能源,減少傳統能源的使用,減少工業廢氣的排放;完善公共交通體系,綠色出行,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推廣使用風能、水能、太陽能等可再生清潔能源;等。10.B讀圖可知,我國第二批國際濕地城市主要分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