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_第1頁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_第2頁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_第3頁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_第4頁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8課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第六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欄目導航預習案·自主學習探究案·深度學習訓練案·效果評價預習案·自主學習一、九一八事變1.概況:

日夜,日軍制造了

事件,以此為借口襲擊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

城,于次日清晨占領沈陽。

2.結果:

全部淪陷。

3.抗戰(zhàn)力量:東北各族民眾與未撤走的東北軍愛國官兵組織

,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國共產黨派

等人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1936年初,東北各抗日部隊開始改編為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1931918柳條湖沈陽東北三省抗日義勇軍楊靖宇東北抗日聯(lián)軍4.影響: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

的起點,從此,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zhàn)爭,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

。二、華北危機與一二·九運動1.華北危機: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動所謂“華北自治運動”,妄圖使華北五省脫離中國版圖。2.一二·九運動(1)背景:國民政府對日采取

政策,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

抗日戰(zhàn)爭序幕不抵抗的妥協(xié)(2)概況:

年12月9日,北平學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停止內戰(zhàn),一致對外”等口號,并舉行示威游行,遭到反動軍警的鎮(zhèn)壓。

(3)影響: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政府對日妥協(xié)的政策,促進了全國

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三、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1.概況:

年12月12日,

在西安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諫”,并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這就是震驚中外的“

”。

張學良和楊虎城1935抗日救亡1936張學良楊虎城西安事變點擊進入素養(yǎng)點撥2.中國共產黨的態(tài)度:中國共產黨從

的利益出發(fā),主張和平解決,聯(lián)蔣抗日,派

到西安參加談判。

3.結果: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zhàn)、聯(lián)共抗日等條件。西安事變得到

4.意義: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zhàn)到

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

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形成。

全民族周恩來和平解決聯(lián)合抗日十年內戰(zhàn)初步探究案·深度學習探究主題西安事變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西北文化日報《爭取中華民族生存,張楊昨發(fā)動對蔣兵諫》(1936年12月13日)(1)根據(jù)報紙上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報紙中“兵諫”的發(fā)動者。點撥:由材料“張楊昨發(fā)動對蔣兵諫”“1936年12月13日”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fā)動西安事變。答案:張學良、楊虎城。(2)小歷認為該報紙內容可以作為研究“西安事變”的史料,他的觀點是否正確?請簡要說明理由。點撥:結合史料分析的原則可知該報紙是研究“西安事變”的文獻史料(或第一手史料),據(jù)此展開作答。答案:觀點:正確。理由:該報紙是研究“西安事變”的文獻史料(或第一手史料),通過該報道可以了解西安事變的目的、時間、發(fā)動者等相關信息。因此,小歷的觀點是正確的。(3)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的最終結果如何?這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點撥:本問考查西安事變的結果及積極影響,結合所學知識作答即可。答案:結果: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積極影響: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zhàn)到聯(lián)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zhàn)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訓練案·效果評價知識點一九一八事變1.“晚上十點,一枚炸彈在沈陽郊外的南滿鐵路路段爆炸。事實上炸彈的損害微乎其微,并沒有中斷正常的鐵路運營……但日本巡邏隊聲稱……只得還擊‘自衛(wèi)’。至翌日凌晨三點四十分,沈陽城墻被攻破,該城被占領。”上述事件標志著()A.東北三省淪陷 B.抗日戰(zhàn)爭開始C.偽滿洲國建立 D.日本全面侵華B知識點二華北危機與一二·九運動2.嚴峻的形勢使北平的學生們痛感“華北之大,已經(jīng)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這是指日本()A.制造九一八事變B.策動“華北自治運動”C.發(fā)動甲午中日戰(zhàn)爭D.扶植清朝末代皇帝為傀儡B3.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于1935年,歌詞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像一支戰(zhàn)斗的號角,鼓舞著中華民族兒女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當時北平學生的行動是()A.發(fā)起五四運動B.發(fā)起新文化運動C.發(fā)起一二·九運動D.組建東北抗日聯(lián)軍C知識點三西安事變4.晚清及民國時期,中國正處于大變革階段,官方、學者、商界等興起辦報熱潮,這些報紙承載著一段段厚重的歷史,如圖是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報》的一個版面,從中你可以獲取的重要歷史信息是()A.日軍占領沈陽,進行血腥大屠殺B.紅軍三大主力會師,長征勝利結束C.張學良、楊虎城逼蔣抗日,實行“兵諫”D.《西北文化日報》主要宣傳文化信息C5.西安事變紀念館位于陜西西安建國路上,在該館的陳列展廳背景墻上,赫然書寫著“歷史的轉折”這一主題標語。請問此處“歷史的轉折”是指西安事變()A.標志著局部抗戰(zhàn)的開始B.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C.標志著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D.標志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D6.《張學良、楊虎城通電》(1936年12月12日)中主張:(一)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二)停止一切內戰(zhàn);(三)立即釋放上海被捕之愛國領袖;(四)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這說明西安事變()A.具有爭取抗戰(zhàn)和民主的目的B.表達了東北淪陷后人民的心聲C.試圖推翻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D.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A7.如圖是1931年刊發(fā)于《互助周刊》的漫畫《看呀!倭奴把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導火線點燃了!》。下列選項中,對漫畫反映的相關史事影響解讀正確的是()A.標志著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B.標志著日本對中國進行文化輸出C.標志著日本開始局部侵略中國D.標志著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形成C8.“1919年5月4日發(fā)生的五四運動,是一場先進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1935年12月9日發(fā)生的‘一二·九運動’是抗戰(zhàn)動員的運動,是準備思想和干部的運動,是動員全民族的運動。”這表明兩場運動都()A.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B.促進抗日救亡運動的不斷高漲,局部抗戰(zhàn)開始C.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運動D.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普及A9.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說:“西安事變可能已經(jīng)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tǒng)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她所說的歷史現(xiàn)象指的是()A.國民政府實現(xiàn)了形式上的全國統(tǒng)一B.蔣介石獲釋并宣布解散南京國民政府C.國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D.國共兩黨停止對峙走向合作D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民間小調:“高粱葉子青又青,九月十八來了日本兵!先占火藥庫,后占北大營,殺人放火真是兇!中國的軍隊好幾十萬,恭恭敬敬讓出沈陽城!”材料二陜變事起,曾……通電主張……一致對外……不圖討伐令忽然而下,值茲強鄰壓境,國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謀解救之不暇,何忍再為萁豆之煎,況漢卿(張學良字漢卿)通電各項主張,多為國人所同情者,屢陳不納,迫以兵諫。絕不宜以叛逆目之……(1)材料一描述的事件發(fā)生在哪一年?史稱什么事件?這一事件的影響是什么?答案:1931年。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從此,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zhàn)爭,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序幕。(2)材料二報道的是什么事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卿”發(fā)動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