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1生物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原卷版)_第1頁
專題01生物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原卷版)_第2頁
專題01生物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原卷版)_第3頁
專題01生物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原卷版)_第4頁
專題01生物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1生物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知識點1認識生物1.生物的特征生命現象(舉例)基本特征特征解讀海豚捕食大馬哈魚、小麥進行光合作用生物的生活需要①

綠色植物的營養方式是自養;動物、多數微生物的營養方式是異養鯨時常浮出水面進行換氣生物能進行②

絕大多數生物需要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人出汗、植物落葉生物能排出身體內③

人體主要通過排汗、呼出氣體和排尿等方式排出廢物含羞草受到碰觸時,展開的葉片會合攏生物能對④作出反應

植物和單細胞動物的這種反應稱為應激性;多細胞動物的這種反應稱為反射一粒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生物能⑤

生物能夠不斷長大許多植物能產生種子生物能⑥

生物個體長大到一定的階段,就能產生新個體,完成種族的延續龍生龍、鳳生鳳生物具有⑦的特性

生物體親代與子代之間的相似性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生物具有⑧的特性

生物體親代與子代之間、子代個體之間存在差異一個細胞就是一個生命個體,如草履蟲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判斷病毒屬于生物的依據主要是病毒能繁殖2.生物的歸類方法生物的歸類形態結構知識點2生物與環境的關系1.生物的生活環境:不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間,還包括存在于它周圍的各種①。

2.生態因素(1)概念:環境中影響生物的②的因素。

(2)分類:a.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等。b.③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舉例④(最常見的)

七星瓢蟲捕食蚜蟲⑤

稻田中的雜草和水稻爭奪陽光、養料和水分⑥

螞蟻合作搬運食物⑦

蛔蟲寄生在人體的腸道里3.生物與環境的關系(1)環境影響生物(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2)生物⑧環境(如生活在南極的企鵝,體內脂肪很厚)。

(3)生物影響環境(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知識點3科學探究1.科學探究的方法: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等。(1)觀察法。a.觀察工具:可以直接用肉眼觀察,也可以借助放大鏡、①、望遠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攝像機、錄音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

b.要求: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要全面、細致和實事求是,并及時記錄下來;對于需要較長時間的觀察,要有計劃和耐心;觀察時要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在觀察的基礎之上,還需要同別人交流看法,進行討論。(2)調查法: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②;當調查的范圍很大時,就要進行③,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要對調查的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調查法包括普查法和抽查法。

(3)實驗法:利用特定的材料和器具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操作、觀察、記錄和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主要包括對照實驗和模擬實驗。a.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④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對照實驗堅持⑤原則,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過程中,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響。

b.模擬實驗:主要應用在難以直接拿研究對象做實驗時,通過模仿實驗對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的實驗。2.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⑥、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023?衡陽)地衣是真菌與藻類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類為真菌提供有機物,真菌為藻類提供水和鹽。這體現的生物基本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B.生物能進行呼吸 C.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D.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2023?長沙)在問天實驗艙內,水稻種子萌發時,根會向含有水的土壤生長。這體現了()A.生物能進行呼吸 B.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C.生物能排出體內廢物 D.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2023?眉山)生物能夠對來自環境中的各種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是生物的特征之一,下列不屬于該特征的是()A.向日葵的花盤受太陽影響會向日轉動 B.感染新冠病毒后機體會產生相應的抗體 C.人進入寒冷環境中時,會發生“顫栗”現象 D.曬干的大豆種子浸在水中會膨脹發軟(2023?隨州)2022年北京冬奧會無人餐廳實行機器人全套餐飲服務,并首次實現了機器人水下傳遞火炬,充分體現了科技奧運的理念。下列哪項特征是機器人所不具備的()A.按照設定程序規律性地運動 B.接收指令,并作出準確的應答 C.生長和繁殖 D.自主學習、存儲、升級迭代(2023?渝北區)如下表為某同學探究“光照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設計,有一處錯誤,下列修改正確的是()位置鼠婦數量/只光照溫度濕度紙盒左半側10只明亮5℃適宜紙盒右半側10只黑暗25℃適宜A.左右兩側的溫度都應設置為25℃ B.左右兩側都應設置為黑暗環境 C.左右兩側的濕度可以不同 D.左右兩側的鼠婦數量可以不同(2023?常州)某生物興趣小組探究“水分對鼠婦分布的影響”,使用了10只鼠婦,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對本方案的修改,正確的是()A.紙盒上面全都用紙板蓋住 B.紙盒底部都鋪細濕土 C.將紙盒放在寒冷的環境中 D.10只鼠婦太多了,改成2只(2023?濟南)濟南的冬天,垂柳紛紛落葉,而松樹依然蔥綠。這種現象體現了()A.垂柳不適應寒冷的環境 B.松樹比垂柳更高等 C.垂柳和松樹都適應寒冷的環境 D.垂柳和松樹存在著競爭關系(2023?荊州)生物不僅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和改變環境。下列實例屬于生物影響環境的是()A.荒漠中的駱駝刺,根系非常發達 B.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土壤中的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D.炎熱荒漠中的駱駝,尿液非常少(2023?宜昌)如表為“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設計,對它修改正確的是()位置鼠婦環境溫度土壤濕度紙盒左側20只明亮30℃干燥紙盒右側20只陰暗30℃潮濕A.兩側鼠婦的數量可以不同 B.兩側都應是陰暗環境 C.兩側的溫度可以不同 D.兩側的土壤都要是潮濕的(2023?濰坊模擬)為了比較同一草本植物在兩個不同地點的生長情況,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從A和B兩個地點分別收獲了30株該植物個體,然后檢測每株植物根的長度、根生物量和莖生物量,得到了如下表數據。根據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地點平均根長(cm)平均根生物量(g)平均莖生物量(g)地點A約27.2約348.7約680.7地點B約13.4約322.4約708.9A.在地點A可利用的土壤水分多于地點B B.在地點B可利用的土壤營養少于地點A C.在地點A的植物整體生長力高于地點B D.地點A、B處的植物在根長,根生物量和莖生物量的差異是適應不同環境的結果(2023?中山市模擬)下列諺語或詩文蘊含豐富的生物學知識,能體現生物對環境影響的是()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B.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C.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2023?臥龍區一模)“天宮課堂”上,航天員們展示了問天實驗艙內水稻的生長情況。相比于地面,太空水稻出現了“株高變矮”,“開花提前”等現象,這種現象說明()A.生物影響環境 B.環境影響生物 C.環境可以適應生物 D.生物與環境可以相互影響(2023?桑植縣模擬)毛毛蟲的體表色彩鮮艷,這叫警戒色,令多種食蟲鳥望而生畏,但并不是對所有食蟲鳥都有效,如一只杜鵑一天就可以吃掉上百只毛毛蟲。以上事實說明了毛毛蟲()A.不適應環境 B.對環境的適應不強 C.對環境適應的相對性 D.對環境適應的普遍性(2023?鎮江二模)中國古代詩歌有著濃厚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深受人民喜愛。下列詩句中不包含生命現象的是()A.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D.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2023?西和縣二模)黃河九曲十八彎,一路奔流入海。黃河生態系統復雜而多樣,有雜交鯉、錦鯽、黃河鱉、雜草、灌木等,關于以上生物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A.都能進行呼吸 B.都能自己制造營養物質 C.都能生長和繁殖 D.都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2023?松原三模)關于生物特征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個黃鸝鳴翠柳”體現的是生物能排出廢物 B.“紅豆生南國”體現的是生物能夠生長 C.“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體現的是生物具有遺傳的特性 D.“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的是生物能進行呼吸(2023?海州區校級模擬)下列現象與生物特征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A.岸邊的柳樹長出嫩芽和新葉——生物能繁殖后代 B.鯨浮出水面時產生霧狀水柱——生物能進行呼吸 C.盛開的桃花,有的粉似朝霞,有的白似雪——生物具有變異現象 D.樹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著翅膀飛走了——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2023?東昌府區一模)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屬于生物的判斷依據是()A.能進行呼吸 B.有細胞結構 C.能繁殖后代 D.能使人患病(2023?興安盟模擬)“花褪殘紅青杏小”,詩句描寫了杏花花瓣脫落結出果實的現象,體現了生物能夠()A.對刺激作出反應 B.進行生長和繁殖 C.從外界獲得營養 D.排出體內的廢物(2023?杜爾伯特縣二模)下列生物特征中,與“含羞草受碰觸時葉片會合攏”相似的是()A.小貓由小長大 B.羚羊遇到獵豹迅速逃跑 C.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D.秋季落葉滿地(2023?虎林市校級三模)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裝置應選()A. B. C. D.(2023?洛陽二模)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中,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把一定數量的鼠婦(用m表示),一半置于較暗,另一半置于較亮的環境中。推測較暗環境中鼠婦數量變化的曲線是()A. B. C. D.(2023?蘭考縣二模)2021年2月,科學家宣稱在馬達加斯加北部的雨林中發現了新物種變色龍,將其命名為“納米變色龍”,它的身體僅有葵花籽大小,可能是全球最小的爬行動物。變色龍的體色能夠隨著環境的改變而變化,這體現了()A.生物影響環境 B.生物適應環境 C.環境適應生物 D.環境影響生物(2023?驛城區一模)地處內蒙古高原的塞罕壩曾是“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茫茫荒原,三代塞罕壩人50多年堅持植樹造林,成功建設了112萬畝人工林,森林覆蓋率由1.4%提高到80%,每年為京津地區輸送凈水1.37億立方米、釋放氧氣55萬噸,極大地緩解了沙塵暴災害,這體現了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A.生物影響環境 B.生物適應環境 C.環境影響生物 D.環境適應生物(2023?鐵西區校級模擬)太空種植的水稻幼苗看起來有些“懶散”,并沒有像地面上的水稻那樣“精神抖擻”地挺立起來,而是“趴”在透明的實驗盒子里。這體現了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A.生物適應環境 B.環境影響生物 C.生物影響環境 D.環境適應生物(2023?凌河區校級三模)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A.“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是競爭關系 B.“南橘北枳”——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C.“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生物影響環境 D.“雨露滋潤禾苗壯”——非生物因素水對生物的影響(2023?婁底三模)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大樹底下好乘涼”說明生物能影響環境 B.“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C.“北雁南飛”體現了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D.“駱駝刺根系發達”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2023?哈爾濱二模)麗麗跟朋友在公園里的花壇石頭背面看到一些鼠婦在爬動,當拿開石頭后,它們很快就爬到其它土石下面去了。麗麗想通過實驗對這一現象進行探究。請分析并回答問題:(1)麗麗提出的問題是:光對鼠婦的分布有影響嗎?作出假設:。(2)探究過程中為鼠婦設置了明亮和陰暗兩種環境,形成了一組實驗。(3)此探究實驗中,變量應該始終保持個。(4)麗麗在實驗中觀察記錄兩種環境中的鼠婦數目,重復進行了五次實驗,記錄如下:環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2只0只2只1只0只陰暗8只10只8只9只10只為了使探究結論更準確,應計算五次觀察數據的值。(5)此實驗得出的結論是:鼠婦更適合生活在的環境中。(2023?亭湖區模擬)為了探究鼠婦的生活習性是否受到溫度、濕度、光照三種環境因素的影響,某興趣班學生進行了相關實驗,請根據如圖中的信息回答問題。(1)圖一表示興趣班學生實驗探究設計圖,甲、乙、丙、丁四組中,對照組應是組,圖中的大圈代表圓形紙盒,其中的A區是實驗開始時放入鼠婦之處,而B區面積應分成等份,并設置成相應的環境條件。(2)該設計圖包含了組對照實驗。(3)當圖一的A區放入20個鼠婦后,圖二的坐標表示有關丁組鼠婦的6次記錄數據,從第分鐘開始,該組區域鼠婦數量總數達到最高值。(4)實驗研究時選用20只鼠婦,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2023?鐵鋒區三模)以下是某班同學設計的“探究濕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方案:在實驗裝置兩側中央各放入5只鼠婦,靜置5分鐘后,統計陰暗干燥處和陰暗濕潤處的鼠婦數量。如下表是全班八個小組實驗結果:組數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六組七組八組陰暗干燥處(只)23313212陰暗濕潤處(只)87797898(1)該班同學探究的問題是:濕度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作出的假設是。(2)某同學建議選體形較大、爬行較快的10只鼠婦作為實驗對象,你認為是否可行?。(3)在實驗中設置了陰暗干燥、陰暗濕潤兩組實驗,目的是。(2023?山陽縣二模)如果翻動花園、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塊,常常會看到鼠婦,又叫作潮蟲。由于花盆或石塊的移動,鼠婦很快就會爬走。這是為什么呢?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非生物因素對鼠婦生活的影響”,開展了以下實驗。實驗步驟如下:步驟1:在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中鋪設一層薄濕土,并在其中央放入10只生理狀況基本相同的鼠婦。步驟2:3分鐘后,分別統計陰暗處和光照處的鼠婦數量。步驟3:按步驟1的方法再重復操作5次并統計。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圖中的實驗裝置,請分析該小組探究的實驗的變量是。(2)實驗中,興趣小組在實驗裝置兩側中央各放了10只鼠婦進行實驗,而不是放1只鼠婦。請說出理由:。(3)請從圖示的統計數據分析,光照處的鼠婦數量比陰暗處的鼠婦數量,由此可以得出結論:。(4)實驗完畢后,用過的鼠婦應該怎么處理?。(2023?龍江縣一模)小于家車庫里比較潮濕,經常有鼠婦爬來爬去,而車庫外的水泥路上卻不見鼠婦的蹤影。小于決定對影響鼠婦活動的因素進行探究,請幫助她完成:提出問題:土壤的潮濕程度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作出假設:土壤的潮濕程度會影響鼠婦的生活。(1)實驗步驟:①材料:20只鼠婦,鐵盤,干土,濕土(潮濕程度適當)②裝置:在鐵盤中間以橫線為界,一側放干土(A組),一側放等量的濕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