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42講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一、詩歌、小說與戲劇1.浪漫主義文學(1)背景①18世紀后半葉至19世紀中葉,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風起云涌,資本主義快速發展。②歐洲人對革命或改革后的社會現狀普遍悲觀。(2)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拜倫:《恰爾德·哈羅德游記》和《唐璜》,后者被譽為“諷刺現代社會積弊”的百科全書。②雪萊:《西風頌》(3)特征①想象力豐富,留意通過心理描寫揭示人物內心情感世界。②“文學上的自由主義”,渴望沖破阻礙特性解放的思想藩籬,在揭露丑惡現實的同時,向往著美妙的將來,體現了志向主義的追尋。③憐憫下層勞動群眾,極富感召力,給人以巨大的鼓舞。2.批判現實主義文學(1)背景:資本主義制度普遍確立,社會道德淪喪,沖突尖銳。(2)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法國:司湯達的《紅與黑》;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②英國:狄更斯的《雙城記》。③俄羅斯:托爾斯泰的《斗爭與和平》。(3)特點①關注社會生活,留意細微環節描寫,真實詳細地再現社會風貌。②深化剖析社會問題的本質,抨擊罪惡的社會現實。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藝術的特點浪漫主義文學與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區分在于:前者強調個人主觀感受,后者揭露社會弊端。3.無產階級革命文學(1)背景:19世紀中葉以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風起云涌。(2)代表:高爾基的《母親》是革命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4.現代主義文學(1)背景:世界大戰和經濟大蕭條等社會危機造成了西方國家人民的精神危機,文學藝術領域興起了反傳統、反理性的現代主義潮流。(2)特點:強調個人主觀感受,用夸張怪誕的手法警醒世人,淋漓盡致地渲染苦悶、迷惘、虛無心情和變態心理等精神創傷。(3)代表:愛爾蘭作家貝克特的《等待戈多》。二、音樂、美術和影視藝術1.音樂與美術(1)貝多芬與古典主義音樂①背景:18—19世紀之交,是歐洲古典主義音樂向浪漫主義音樂過渡的時期。②特點:洋溢著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氣息。③形式:將聲樂與器樂結合,開創了交響曲的新形式。④作品:九部交響曲,如《英雄交響曲》等。⑤影響:被稱為“樂圣”,既把古典主義音樂發展到登峰造極,又開創了浪漫主義音樂的先河,在音樂史上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2)印象派繪畫與音樂印象派繪畫印象派音樂背景19世紀科學技術的啟發印象派繪畫的影響特點描繪陽光下的物象,追求劇烈的個人感受,表現微妙的色調改變創作中強調聲音的響度和音色,主見用它們取代傳統音樂中的調式與和聲體系代表莫奈的《干草堆》《魯昂大教堂》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影響開拓了歐美繪畫與音樂語言的新天地,拓展了人們的審美領域,為藝術家發揮特性供應了新途徑;孕育了20世紀初對傳統藝術的全面突破(3)現代藝術的興起①美術:20世紀以來,歐洲藝術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過渡。其特點是采納夸張、變形與抽象的表現手法,大膽運用各種新材料。代表人物是西班牙畫家畢加索。②音樂:20世紀20年頭末起先盛行新古典主義音樂,20世紀中期起起先流行序列音樂,此外還有詳細音樂、電子音樂等。1.現實主義美術與現代主義美術的區分(1)現實主義美術留意表現社會現實。(2)現代主義美術(如立體派)的主要特征是反傳統和反理性,重視藝術家內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現”,流露出藝術家生氣、消極、悲觀、悲觀等各種各樣的困難心理。2.印象畫派與中國的寫意畫派中國畫里面與印象畫派相仿的是寫意畫派。在表現手法上印象畫派是油畫,中國畫是水墨畫。2.電影(1)誕生①條件:攝影技術、縮短曝光、連續攝影等一系列技術的獨創。②獨創者: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2)默片時代①由來:1927年之前的電影全是無聲電影。②成就:美國人格里菲斯被譽為“現代電影之父”;最杰出的電影明星卓別林的代表作品有《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3)全面旺盛:隨著影像與聲音結合的技術日趨成熟,有聲電影崛起,進入全面旺盛階段。3.電視(1)獨創:20世紀20年頭,英國人貝爾德獨創了電視。(2)特點:覆蓋面廣、時效性和現場感強。(3)功能:傳播資訊、遠程教化、消遣、展示優秀藝術品等。影視藝術的發展1.對浪漫主義的評價一群作家現在要求回復純樸和自然主義;他們較少地留意人是理性的運動,更多地留意人的本能和感情……自然界不再被認為是一架冷冰冰的自動的機械。它被看作漂亮、崇高和魅力的詳細體現而受到人們崇拜,或者被看作給人們供應愛護和安慰的源泉而受到人們親切的敬重……卑賤的牧羊人和農夫在文學中得到了早已應得的地位。——[美]愛德華·伯恩斯、菲利普·拉爾夫等《世界文明史》[思維激活]浪漫主義主見純樸和自然主義,較少地留意人是理性的動物,更多地留意人的本能和感情。2.西方繪畫藝術的發展從19世紀起先,西方繪畫的改變發展日新月異,從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主義、后印象主義等直到抽象主義。假如把這一發展過程描述得概括一點,基本上可以說是主觀因素不斷壓倒以致全部取代客觀因素的過程。——朱狄《當代西方美學》[思維激活]西方繪畫藝術發展的主觀因素不斷壓倒以致全部取代客觀因素。?探究1浪漫主義文學和現實主義文學史料一當法國革命使這個理性的社會和這個理性的國家成為現實的時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論它較之舊制度如何合理,卻絕不是肯定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國家完全破產了。……總之,和啟蒙學者的華美語言比起來,由“理性的成功”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悲觀的諷刺畫。——朱維之、趙澧《外國文學史》史料二它是資產階級政權確立和鞏固后,社會沖突充分暴露,人們對現存社會秩序的幻想破滅,不得不重新探討現實以圖改造社會的產物。它是早期工業化后一階段的主要文學思潮,這股思潮始終持續到20世紀初。(這一時期)作家以文學活動作為社會斗爭的武器,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和黑暗進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摘編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1)史料一反映了浪漫主義文學產生的背景。(2)史料二分析了現實主義文學產生的時代背景,對早期工業化的社會現實不滿。(1)依據史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浪漫主義文學和現實主義文學產生的背景。(2)史料二中的“文學思潮”指什么?發源于哪一國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這一“文學思潮”的主要特點。[提示](1)①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頭,浪漫主義文學反映了社會各階層對啟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國”感到悲觀,它追求主觀志向,不再突出人的理性,留意抒發個人情感。②19世紀30年頭至20世紀初,現實主義文學隨著資本主義社會沖突的困難化和尖銳化發展而來。一方面,它力圖真實地表現現實生活;另一方面,對現存的社會秩序進行無情揭露和劇烈批判。(2)思潮:批判現實主義。國家:法國。特點:真實再現當時社會現實,深刻揭露批判當時的社會沖突和弊端,并進行深化剖析和劇烈批判,鼓舞人們斗爭的志氣,堅決人們成功的信念。浪漫主義文學和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區分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興起時間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頭文藝復興時期興起,19世紀30年頭起先成為文學的主流時代背景這一時期歐洲的“黑暗”讓人們對啟蒙思想家所提倡的“理性王國”深感悲觀和不滿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社會的沖突日益尖銳創作特點強調歌頌人的本能感情和內心主觀感受,大多采納夸張手法,富有幻想和傳奇色調強調真實詳細地描寫現實生活,詳盡分析相互沖突趨勢,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思想內容抨擊封建專制,鞭撻人世間的丑惡和黑暗,對歐洲社會弊端賜予辛辣的諷刺和揭露表達對正義戰勝邪惡的信念和斗志,對改造現實社會、爭取自由的激勵?探究2近代以來的文藝流派的產生與發展史料一對西方某一美術流派有這樣的批判:它看不到將來,經常把希望寄予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與生活脫節,在把將來志向化的同時,有時也導致藝術家走向悲觀的道路。史料二席勒認為藝術活動應當歸結為“滿意人類的愛好與感情的活動”。斯賓塞提出,藝術活動是基于內在的“嬉戲沖動”而發的“不帶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活動”。左拉明確指出:“繪畫所賜予人們的是感覺,而不是思想。”——朱銘《外國美術史》史料三真正意義上對傳統寫實突破的是后印象派畫家,他們對物象的一切感受和看法已慢慢脫離客觀,追求表現主觀感受和新的藝術形式,這種創作方式正是現代主義美術所提倡和發揚的,它是西方現代主義美術的真正開端。(1)史料一關鍵信息是“志向化”“與生活脫節”,由此可推斷出該流派的藝術特點。(2)史料二說明白印象畫派強調個人對客觀事物的感覺與印象及劇烈的個人感受,擅長捕獲光與色之下世界萬物的“瞬間印象”,表現微妙的色調改變。(3)史料三中“追求表現主觀感受和新的藝術形式”等信息表明,現代主義美術反映了當代歐美各國學問分子的精神困惑。(1)史料一批判的是哪一美術流派?并依據史料分析這一流派的特點。(2)依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怎樣理解印象畫派“繪畫所賜予人們的是感覺,而不是思想”?(3)依據史料三結合所學學問,分析現代主義美術的特點。[提示](1)流派:浪漫主義美術流派。特點:反映了人們對資產階級“理性王國”的悲觀,留意表現人的感情;追求幻想,抒發對志向世界的追求。(2)①史料說明印象畫派的誕生是其繪畫藝術徹底擺脫新古典主義藝術形式,拋棄“藝術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這一束縛的標記。②大多數印象畫派畫家認為繪畫中沒有政治的紛擾,只有關于色調的實踐、個人對客觀事物的感覺及個人對“瞬間印象”的追求,而不提倡更深化地去分析探討事物的內在意義。(3)反傳統、反理性;留意表現作者的主觀感受和新的藝術形式;多采納夸張、變形與抽象等表現手法。不同美術流派的特征(1)浪漫主義:深化發掘人的感情世界,留意畫面整體的完整和統一,強調色調的作用。(2)現實主義:留意表現社會現實。(3)印象畫派:借助光學領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探討,強調捕獲光和色之下世界萬物的“瞬間印象”。(4)現代主義:反傳統和反理性,重視藝術家內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現”,流露出藝術家生氣、消極、悲觀、悲觀等困難心理。運用唯物史觀相識西方不同時期美術流派興起與社會背景的關系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圖一為西班牙畫家埃爾·格列柯的《基督驅逐神殿中的商販》(1571—1576年)。繪畫雖然是宗教的題材,但體現了世俗意識。畫中出現了很多名人的畫像,如在畫的前景處,從左到右依次有提香、米開朗琪羅、柯洛維沃以及畫家的自畫像等。圖二為英國畫家康斯太勃爾的《干草車》(1821年)。與其說是一般的鄉村景色,不如說是一種濃濃鄉愁的展示。圖一圖二提取材料中的相關信息,結合所學學問,從藝術創作和社會發展關系的角度對這兩個歷史時期分別進行說明。[解析]第一小問的“信息”,可依據兩幅圖片及其文字說明找出,圖一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作者通過宗教題材抨擊教會的禁欲主義,弘揚人文主義精神。圖二是工業革命時期的藝術創作,作者通過世俗題材表達對傳統鄉村社會的懷念之情,體現浪漫主義風格。其次小問的“說明”可結合文藝復興與工業革命時期的政治、經濟以及社會觀念進行分析。[答案]信息:圖一: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創作,通過宗教題材呈現人性的美(或人文思想、人文主義)。圖二:工業革命時期的藝術創作,通過世俗題材呈現個人的情感,體現浪漫主義風格。說明:圖一:文藝復興時期,資本主義興起,新興資產階級實力增加,但傳統社會對這一階層持排斥的看法,藝術創作中的一些作品,表現出傳統基督教的禁欲主義和現實社會中的人文主義(或享樂主義)之間的激烈沖突。圖二:工業革命時期,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一系列社會問題隨之出現,這些現象反映到藝術創作中,體現出工業革命發展所帶來的社會問題與對傳統鄉村社會的懷念的沖突。西方不同時期美術流派興起與社會背景的關系(1)新古典主義美術:伴隨著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到來,資產階級反對舊制度下的陳腐藝術風格,用藝術宣揚革命,鼓吹自由、同等與共和;用藝術培植人們的斗爭志氣,樹立英雄主義的氣概。(2)浪漫主義美術:人們對啟蒙運動宣揚的“理性王國”越來越悲觀,一些學問分子反對權威、傳統和古典模式。(3)現實主義美術: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后,社會的黑暗使得人們產生了不滿和苦悶的心情。他們要求真實地表現現實,并且對現實加以揭露和批判。(4)印象畫派:19世紀后半期,一些青年畫家對統治歐洲藝術的種種清規戒律表示不滿;在科學證明“顏色是物體反射出來的光線”的啟發下,主見戶外寫生,他們從畫室里走出來,發覺了千變萬化的大自然。(5)現代主義美術:20世紀以來,兩次世界大戰、工業化、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在現代主義美術作品中,可以感覺到時代的快節奏;感覺到現代人的精神創傷和心理困惑;感覺到劇烈的個人主義和虛無主義。【考法示例】創設學習情境,綜合考查世界美術成就(2024·全國卷Ⅲ·34)下圖為西方繪畫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繪畫流派()第一步A.留意內心的“自我感受”B.強化了直觀印象的作用C.強調素描的精確性D.追求畫面嚴整和諧知情境:本題創設西方繪畫作品《第一步》的學習情境,要求精確相識這一繪畫流派的特色。明立意:以西方繪畫作品《第一步》為切入點,主要考查歷史說明等核心素養。抓關鍵:作品的表面特征是解題的抓手。理思路:解答本題須要兩步:第一步是通過作品的表面特征來推斷該作品屬于哪一流派;其次步是結合所學學問分析出這一流派的藝術特征。通過作品平面、變形的表面特征簡單推斷出它是現代主義作品,然后結合所學學問就能推斷其藝術特征(A項)了。【真題體驗】1.現代主義美術(2024·全國Ⅰ卷·35)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些青年藝術家在瑞士組成藝術群體“達達派”。他們用紙片、抹布、電車票、火柴盒等進行創作,甚至把瓷質的小便器命名為“噴泉”搬上展覽會。這類作品()A.抒發了浪漫情懷 B.遵循了寫實原則C.突出了理性思維 D.表達了幻滅反叛D[由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達達派”“他們用紙片、抹布、電車票、火柴盒等進行創作,甚至把瓷質的小便器命名為‘噴泉’搬上展覽會”可知,“達達派”的作品反傳統反理性,是戰后虛無主義在文學上的詳細體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一些青年的苦悶心理和空虛的精神狀態,故選D項。]2.現實主義文學(2024·全國Ⅲ卷·33)恩格斯在評價某一文學藝術流派時說:“除細微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屬于這一流派的作品是()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C.《人間喜劇》 D.《西風頌》C[依據材料中“細微環節的真實”和“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可知,該文學流派強調真實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屬于現實主義,《人間喜劇》屬于現實主義作品,故C項正確。]3.俄國現實主義文學(2024·全國Ⅱ卷·34)1836年,俄國聞名戲劇家果戈里發表劇作《欽差大臣》,描寫的是一名小官吏路過某偏僻小城,當地人們誤把他當作欽差大臣而競相巴結、行賄。該作品()A.抨擊了資本主義政治腐敗B.揭露了專制體制的腐朽C.體現了浪漫主義文學風格D.諷刺了拜金主義的風氣B[由材料“1836年”可知當時的俄國處于沙皇專制統治時期,故A項錯誤;由材料“小官吏路過某偏僻小城,當地人們誤把他當作欽差大臣而競相巴結、行賄”可知,此為現實主義文學,揭露了沙皇專制和農奴制下的黑暗,故B項正確;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于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頭的西歐,因對理性王國悲觀故寄希望于將來,故C項錯誤;拜金主義強調以金錢為崇拜對象,由材料“誤把他當作欽差大臣”可知崇拜的是權力而非金錢,故D項錯誤。]4.美術流派的演化歷程(2024·全國Ⅲ卷·34)下圖為近代以來具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這四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來()A.傳統美術流派相繼被淘汰 B.理性思維的不斷深化C.批判精神備受重視的趨勢 D.美術流派演化的歷程D[題干中四幅作品依次體現的是新古典主義美術、現實主義美術、印象畫派和現代主義美術,反映的是近代以來美術流派演化的歷程,故選D項;不同的藝術流派在不同時期曾起到主導作用,圖片并不能說明傳統美術流派相繼被淘汰,解除A項;現代主義美術的特點是反傳統和反理性,故B項不正確;四幅作品沒有反映批判精神備受重視的趨勢,故解除C項。]1.(2024·渭南一模)在某一歷史時期,很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愛描寫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將來、遙遠的東方、縹緲的夢境等“非凡”環境,塑造諸如傲慢孤獨的強盜、憤世嫉俗的叛逆者、溫順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賽女郎等等。據此推斷,這些文學作品的出現主要是因為()A.經濟危機導致社會問題更加突出B.工業革命后,各國階級沖突更加尖銳C.學問分子對“理性王國”大為悲觀D.西方社會精神危機在文學層面的反映C[依據“傲慢孤獨的強盜、憤世嫉俗的叛逆者”可推斷出這些作品符合浪漫主義文學的特征,浪漫主義文學出現的背景是面對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頭政治黑暗及貧富差距拉大等諸多不同等現象,學問分子對“理性王國”大為悲觀,起先尋求新的精神寄予,故選C項;A項是現代主義文學出現的背景,解除;B項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出現的背景,解除;D項是現代主義文學出現的背景,解除。]2.學者朱維之在《外國文學史》中說,“他們反對文學反映客觀現實生活,反對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強調表現人對四周世界的主觀感受,熱衷于揭示人的內心世界和潛意識活動”。材料中“他們”創作的文學作品屬于()A.古典主義流派 B.現實主義流派C.浪漫主義流派 D.現代主義流派D[古典主義將古代的品位作為標準,并試圖仿照其風格,A項錯誤;現實主義文學表達的情感是與現實相一樣的,B項錯誤;浪漫主義文學強調從現實動身,表達內心感受,C項錯誤;現代主義文學是對現實的反叛,故D項正確。]3.(2024·重慶南開中學質檢)如圖為近代以來具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這四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來()A.美術流派發展歷程 B.理性主義趨勢明顯C.傳統美術走向衰落 D.現實對藝術的影響D[四幅圖分別是新古典主義作品、浪漫主義作品、現代主義作品、現實主義作品,這四幅畫的主題都是對其特定歷史時期現實的反映,故選D項;美術流派發展歷程是表象,不是實質,解除A項;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反理性,解除B項;傳統美術仍舊有市場,由圖片不能看出其衰落,解除C項。]4.下圖是法國藝術家阿爾伯特·杜波依斯·皮勒創作于1886年的繪畫《穿白裙的女人》。其藝術特點是不用輪廓線劃分形象,而用點狀的小筆觸,通過光學原理將多數小色點在觀者視覺中混合,從而構成色點組成的形象。這種繪畫風格()A.反映了啟蒙志向破滅后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告公司實習心得總結(17篇)
-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1000字(20篇)
- 副高職稱自我鑒定(4篇)
- 2025十一活動總結(15篇)
- 客服個人工作總結模板(4篇)
- 大學學生會述職報告(17篇)
- 員工之星評選方案范文(5篇)
- 教師外出培訓總結(5篇)
- 中專生軍訓心得體會參考范文(5篇)
- 《減少垃圾我行動》(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山科版
- 《腦卒中的早期康復》課件
- 學校德育活動安排表
- 天然氣應急預案演練報告
- GB/T 43359-2023印染廢水膜法集成裝備
- ISO90012015版職能分配表
- 初中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按單元順序)
- 泥石流災害綜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 個體工商戶公司章程(標準版)
- 智能建造施工技術應用實施方案
- 違章建筑拆除服務投標方案
- Module10++Unit1+What+did+you+put+in+your+bag-說課【知識精講精研】外研版(一起)英語五年級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