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科技大學2014—2015學年第一學期《中國地質學》考試試卷班級班姓名學號一、歷史構造學說中地臺和地槽各有哪些主要特點?按照綜合構造學分類中國可以劃分為哪些主要的構造單元(可附圖說明)?答:地槽。Hall的地槽形成模式成因解釋:重力原因,坳陷是由沉積物的巨大重荷引起的并伴隨發生巖層的褶皺與變質作用。Dana(美)的地槽形成模式成因解釋:地球冷卻—不均勻收縮—產生水平壓力沉積巖褶皺、變質,巖漿活動。地槽的概念。地殼上具有強烈活動的狹長長條狀地帶,早期強烈差異下降接受巨厚沉積,后期強烈褶皺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古生代以來有過強烈活動。地槽分為優地槽和冒地槽一對地槽偶。冒地槽靠近大陸,基底屬于陸殼,活動性較弱,沉積物以陸緣碎屑巖及碳酸巖鹽為主,其中沒有或很少火山物質。優地槽靠大洋一側,基底屬于洋殼,活動性較強,有蛇綠巖套,沉積物以濁流及火山碎屑巖為主,夾火山熔巖。地槽的基本特征:1.形態特征:一般呈狹長帶狀,延伸具方向性。2.地貌特征:常為宏偉的長條形山脈,地形切割較強。3.地質特征:各時期地層沿地槽走向呈狹長帶狀分布、巖性復雜、富含有機質、常夾火山巖。海相為主,厚度巨大,巖相厚度變化大有硬砂巖建造,細碧-角斑巖建造,復理石建造和磨拉石建造。在優地槽地向斜中常發育蛇綠巖套。4.地球物理特征:多為地震活動帶;莫霍面深,具異常上地幔;重力異常呈帶狀。磁異常呈線狀或鏈狀分布;熱流值高。地臺。原指地殼上穩定的,自形成后不再遭受褶皺變形的地區。地殼上相對穩定的地區2.具有明顯的雙層結構3.下構造層是巨厚的、強烈褶皺的變質巖和巖漿巖組成的結晶基底4.上構造層是未變質的、產狀平緩和厚度較小的沉積巖組成的沉積蓋層。地臺的特征:1.形態特征,地臺呈近卵形或等軸形。2.地貌特征,地勢平坦,起伏不大。3.地質特征,各時期沉積蓋層呈面形分布,巖性較簡單-成分成熟的碎屑巖、碳酸鹽巖厚度不大,只有地槽的1/10巖相、厚度變化不大石英砂巖、碳酸鹽巖、含煤、鋁土、鐵質巖建造,紅色巖和陸相火山一碎屑巖建造。構造簡單巖層產狀近水平,褶皺寬緩,深斷裂發育在地臺邊緣、與地槽的分界處巖漿活動微弱,局部有基性-超基性、堿性侵入體和玄武巖類的噴發。巖層無區域變質現象,外生礦產豐富。4、地球物理特征:地殼厚度接近平均值,無異常上地幔,低速帶埋藏深重力布格異常為低負值,磁異常幅度變化小,熱流值低。中國主要構造單元劃分:全國大地構造分區包括一級分區9個,二級分區52個,三級分區142個。一級區為造山系、陸塊區和疊加造山(裂谷)系。全國共劃分為五個造山系,天山一興蒙造山系、秦祁昆造山系、武夷一云開一臺灣造山系、西藏一三江造山系、菲律賓造山系;四個陸塊區:華北陸塊區、塔里木陸塊區、揚子陸塊區、印度陸塊區。二、請寫出華北地臺、揚子地臺、塔里木地臺雙層結構的組成地層。華北地臺:華北地臺陸地面積為1403177km2,其中基底巖系上37312km2,占華北地臺陸地總面積的9.8%;蓋層(包括第四系)1097661km2占華北地臺陸地總面積的78.33%;巖漿巖面積165436km2,占華北地臺陸地總面積的11.8%(其中深成巖占65.13%,淺成巖占65.13%,噴出巖占33.87%),且各時代巖石和地層有規律地分布太古代與早元古代基底地層分布基本一致,土要分布丁地臺的東部和北部,特別是膠遼臺隆、山西斷隆和內蒙地軸中上元古界主要分布丁地臺的北部和東部,特別是豫西斷隆和燕山臺褶帶古生代地層主要分布于地臺的中部和南部,特別是山西斷隆和魯西斷隆;中生代地層主要分布于地臺的中部和西部,如鄂爾多斯臺坳、內蒙地軸;新生代地層主要分布于地臺的南部和西部,如華北斷坳和鄂爾多斯臺坳從整個華北來著,從東北向西南地層由老到新,反映出華北地臺的演化是從東向西,從北向南,巖漿巖有沿地臺北部和東南邊緣分布的特征,從時代上看主要是以燕山期的深成侵入巖為主。華北地臺基地地層:1太古界變質巖系華北地臺的太古界是一套變質很深的變質巖系,且不同地區變質程度差別較大,變質巖種類也不同,從北向南變質程度由深到淺。2下元古界下元古界在華北地臺一般為規模不大的克拉通地糟,沉積囚因地而異,可由中基性火山巖系、火山質硬砂巖轉變為含鎂質碳酸鹽巖的陸源碎屑沉積巖系,還常出現中酸性火山巖,多已發生了區域變質。華北地臺蓋層地層,華北地臺的沉積蓋層由中上元古界新生界組成,其間缺失志留系到下石炭統,是華北地臺出露面積最大的地層。3.中上元古界中晚元古界即震旦亞界,包括長城系、薊縣系、青白口系和震旦系。它是由一套冒地槽型復理石海相沉積巖系組成,從大量發育碳酸巖到以碳酸巖為主,在華北地臺分布普遍且有規律,總的來看呈三帶一塊。第一帶:自本巴)由經包頭北到化德一帶,方向近東兩,第二帶:自寶定、大同一線經北京到錦州一帶,方向近東西;第三帶:自大連呈北東向延伸至通化東北部;一塊是指西安、臨汾、鄭州、漂河圍成的區域,即豫西斷隆。4.早古生代地層華北地臺的早古生代地層包括寒武系和奧陶系,分布廣泛,面積也較大.土要出露在華北地臺中部和東南部。主要由碳酸巖組成,其余還有部分泥灰巖、泥(頁)巖、粉砂巖和砂巖,巖性比較穩定,厚度變化不大。5.晚古生代地層二疊系一三疊系。晚古生代地層主要出露在地臺中部,以山西斷隆分布最廣,其次為鄂爾多斯臺坳.為一套海陸交互相含煤沉積到陸相碎屑沉積。6.中生代地層。三疊系主要出露于地臺中部的鄂爾名斯臺坳和山西斷隆,為一干燥氣候下的湖泊、沼澤相沉積,厚度變化較大,侏羅系在華北地臺普遍分布,主要出露于地臺中部和東部,以內蒙地軸分布面積最大.其次是膠遼臺隆、燕山臺褶帶和鄂爾多斯臺坳.白白堊系多集中出露于地合中部和西部鄂爾多斯臺坳。白惡系在華北地臺為一套半干燥氣候的河湖和山麓堆積,厚度變化大,有東厚西薄的特點。7.新生代地層第三系主要分布于地臺北部及西南,以內蒙地軸分布最廣。第三系在華北主要為侵蝕區,只有沿深大斷裂分布的紅色砂礫巖,個別地區有厚度頗大的斷層湖沉積。新第三系主要為湖相沉積和鈣質紅土組成的風化殼、紅色壤土、粗砂及泥灰巖。第四系在華北地臺大面積分布,卞要以鄂爾多斯臺坳和華北斷坳分布最廣,主要由一些未固結的松散沉積物組成,成分為砂、礫、亞粘土。塔里木地臺:塔里木板塊介于天山昆侖造山帶之間,南天山構成板塊北部被動邊緣,西昆侖與阿爾金分別構成板塊南部和東南部活動邊緣,基底形成很早,早太古宙已出現陸核;中新元古代為過渡型蓋層發育時期;震旦紀形成第一個穩定的統一蓋層,震旦一奧陶紀(Z—O)是板塊裂陷期,一些古裂陷槽伸人陸內(如滿加爾、唐古孜巴斯);中奧陶后期開始,南、北邊緣都有俯沖一碰撞作用,克拉通盆地則擠壓抬升;石炭一二疊紀期間的俯沖一碰撞作用主要發生在西南邊緣,從而形成塔西南弧后前陸盆地。盆地主體在石炭一二疊紀期問以穩定拗陷為主,并于早二疊世末發生陸內裂谷活動;晚二疊世起,邊緣造山帶開始隆起,邊緣山前凹陷盆地開始發育,克拉通內盆地則從早期的塊斷差異升降到晚期的全面拗陷。塔里木板塊的基底形成較早,古太古界主要由片麻巖、變粒巖和少量斜長角閃巖和片巖組成,以普遍混合巖化為特點,原巖主要是中酸性火山碎屑巖一雜砂巖;角閃巖呈殘留體存在,原巖為弱虧損地幔玄武巖。不整合于托克雜巖之上的古元古界興地塔格群,以結晶片巖為主夾石英巖、大理巖,韻律性強,原巖為中一低密度的濁流沉積。中元古界下部稱波瓦姆群,由石英巖、大理巖和以云母、石英為主成分的片巖組成,為被動陸緣淺海沉積。中元古界上部稱愛爾基干群,下部主要由碳酸鹽巖組成,含疊層石:上部主要為綠片巖、變質火山巖及千枚巖等,總體上為構造較穩定的濱一淺海沉積。新元古界帕爾崗塔克群下部為淺變質碎屑巖,上部為富含疊層石的結晶灰巖、泥灰巖。震旦系冰磧在塔里木及西域古陸的范圍內分布很廣,代表第一個穩定蓋層沉積。盆地主體的下震旦統分布局限,主要分布在塔中隆起以北興地斷裂以南的盆地東部,下震旦底部為火山巖系,中部粗碎屑巖夾中基性火山巖,上部為白云巖、泥巖、砂礫巖。上震旦統分布范圍廣,主要為濱淺海碎屑巖、碳酸鹽巖。所以震旦紀的塔里木地區是一個被古裂陷分割的臺盆,其中庫魯克塔格的震旦系以巨厚的碎屑巖沉積為主,碳酸鹽的厚度僅占總厚度的10%:以成熟度差的深水濁積和冰筏-海洋沉積為主。寒武系以庫爾勒-且末一線為界,東部為次深海沉積,發育硅質泥巖、泥灰巖、灰巖;西部為臺地相區,為碳酸鹽巖與碎屑巖沉積。奧陶紀古地理同寒武紀,下奧陶統東部為深海槽盆地,發育黑色筆石頁巖、泥巖、粉砂巖等;西部為臺地相灰巖、白云巖沉積。中奧陶統,東部為砂泥巖韻律沉積;西部臺地沉積厚。上奧陶統由于剝蝕作用,主要分布在北部坳陷和唐古孜巴斯坳陷區內。志留-泥盆系殘缺不全,主要分布在北部坳陷區內,向隆起上超覆,志留系主要為濱淺海相碎屑巖,泥盆系為濱淺海-陸相碎屑巖沉積。石炭系一下二疊統。石炭系為盆地內古生界分布范圍最大的一套沉積,為海陸交互相碳酸鹽巖、碎屑巖,厚600~2000m。下二疊統沉積稍小于石炭系,為一套海相到陸相粗碎屑沉積。與下部地層不同的是,這時的沉降中心為塔西南地區和阿瓦提凹陷。早二疊世晚期盆地北部廣泛存在玄武巖、中酸性凝灰巖沉積,且有花崗巖侵入,代表一次強烈的裂谷活動,導致海水退出,差異活動增強。自晚二疊世始,盆地進入斷塊活動時期,一個特點是周邊地區均從這一時期開始拗陷,主體部分的差異活動十分顯著。三疊系偏于中部和北部,形成一套濱淺海一深湖相沉積;侏羅一白堊紀時期,中央隆起及其周邊地區隆起,沉積主要分布在盆地東部和西南地區,以山前地帶拗陷幅度最大;新生代盆地全面拗陷,但中部薄(500~2500m),邊緣地帶厚。揚子地臺:基底由揚子和下揚子兩個塊體組成,前者形成早,可能具有太古宙-古元古代陸核,后者可能在新元古代才固結硬化。上揚子地區,大地電磁測深發現川中和川東武隆一帶深部有電阻率極高和稍低的塊體,分別解釋為結晶基底和褶皺基底巖塊,川中強磁異??赡転樘胖嬷谢詭r漿的上涌點。在下揚子地區,因歙縣一德興蛇綠巖帶的發現,表明這一地區在中新元古代時一些小的古老陸塊才最后拼合。蛇綠巖帶展布于皖南歙縣經德興延至弋陽自下而上為超鎂鐵巖、堆積輝長巖、細碧巖(含枕狀熔巖)、細碧角斑巖。四堡運動后,中元古界受到強烈褶皺,與青白口系大都呈角度不整合。青白口系為一套過渡型建造,經晉寧運動一步固結后,形成以蓮沱組為代表的第一個穩定性蓋層。晉寧運動之后,古地理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揚子地區基本穩定下來,震旦紀早期為碎屑巖.晚期以碳酸鹽巖為主,代表蓋層發育階段的濱淺海沉積。西和北部邊緣早震旦世時常有被動裂谷盆地的發育,桂北一湘北存在深海一半深海環境下的重力流沉積,直至江西上饒地區的志棠組仍為火山濁積巖。古生代時期,揚子臺塊東南一側為島弧環境,代表陸塊向外的增生。內側寬廣的被動陸緣則進一步復雜化,可以劃分為陸緣隆起(被動)、陸緣坳陷、被動陸緣裂谷和裂陷四種類型,代表地殼從活動狀態向穩定狀態轉化時的過渡環境。北側的南秦嶺被動陸緣亦是如此,西側的松潘一甘孜地區當時可能也是一個發育在被動陸緣上的古裂陷。早印支運動之后,揚子地區受到強烈改造,突出特點是蓋層變動顯著。最初,大陸自東南向北西擠壓,武陵-雪峰和寧鎮山脈地區為前陸逆沖褶皺帶,指向四川盆地。在華夏塊體與揚子塊體之間形成一個向北西凸出的弧形褶皺帶。上揚子地臺川中普遍缺失泥盆系、石炭系,核部的二疊系常與下奧陶統或寒武系平行不整合接觸,故表現為一個中央古生代隆起,兩側為古生代坳陷。早三疊世晚期,以龍泉山、華鎣山斷裂為中心逐步形成水下高地,發育蒸發巖建造;中三疊世時兩個水下高地進一步發展,周邊古陸擴大,海盆逐漸封閉;至晚三疊世晚期,海水退出,開始內陸湖盆的發育。上三疊統至第四系的紅色碎屑巖建造西厚東薄。蓋層褶皺與印支期,燕山期、喜馬拉雅期構造運動關系密切。下揚子地臺蓋層廣布褶皺發育,沿長江為一條重要的燕山期火山巖-斑巖帶。東南海域為由“三隆兩坳”組成的中、新生代斷陷盆地。江漢盆地的基底是中生代碳酸鹽巖與碎屑巖。白堊一第三系厚度大于萬米,由兩個沉積旋回構成,每個旋回包含一個含鹽層系與一個含油層系。第一沉積旋回不發育,鹵素沉積未達到成鉀階段,拗陷期沉降速度慢,生油巖不發育;第二:沉積旋回,鹽湖已達成鉀階段,生油巖層厚。早期物源來自四周,中晚期來自西北。蘇北盆地是是一個晚白堊-漸新世的箕狀斷陷盆地。晚白堊-古新世階段盆地拉張斷陷,快速下沉,形成二個由粗到細沉積旋回,各旋回末都出現未補償生油巖沉積,且有海水侵入;始新世-漸新世期間,沉積速度大于沉降速度,出現四個沉積旋回;中-上新世期間湖盆逐步消亡,逐漸形成東傾的泛濫平原相碎屑沉積。從始新世-第四紀裂谷曾多次強烈活動,各層中都不同程度地發育玄武巖層。三、從山東中、新元古界到新近系任選一個系,列出其巖石地層與國際和國內年代地層的對比方案。古近紀地層山東省古近紀地層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魯西地區。在華北平原地層區呈大面積連續分布;在魯西地層小區(主要為山東丘陵區)零星分布在山間盆地中。古近紀地層是山東省內一個重要含礦層位,其中發育有石油、煤、石膏、石鹽、鉀鹽、自然硫等礦產。新的區調研究成果將這套沉積巖系的巖石地層厘定為官莊群、濟陽群和五圖群3個群及8個組。1.古近紀官莊群官莊群僅發育在魯西山地丘陵區內的一些近Ew—Nw向展布中新生代盆地中,為一套含膏鹽的紅色、灰色山麓洪積一河湖相碎屑巖系,其中發育著石膏、石鹽、鉀鹽、自然硫等礦產。該群自下而上劃分為固城組、卞橋組、常路組、朱家溝組和大汶口組5個組;總厚1215~3844m。2.古近紀五圖群五圖群主要分布于魯西地區的昌樂縣五圖、小樓、北巖、北唐5吾5和臨朐縣牛山、羅家樹以及安丘市李家埠一帶;在魯東地區主要分布于龍口一蓬萊及平度市香店一帶??傮w上為一套含煤、油頁巖的碎屑沉積,自下而上劃分為朱壁店組、李家崖組、小樓組。該群總厚298~1372m。3.古近紀濟陽群濟陽群主要分布于華北平原區的濰北、東營、濟陽、臨清及德州、東明一帶,自下而上劃分為孔店組、沙河街組、東營組。巖性為一套色調、成分都很復雜的碎屑巖系,含有豐富石油和天然氣,有時夾石膏、薄層煤及中基性火山巖,地表未見出露。年代地層山東省古近系年代地層劃分表巖石地層華北平原地層分區魯西地層分區魯東地層分區齊河-郯城地層小區濟南-棗莊地層小區沂水-濰坊地層小區新近系黃驊群館陶組黃驊群臨朐組臨朐群牛山組堯山組古近系濟陽群東營組沙河街組官莊組大汶口組官莊群大汶口組五圖群小樓組五圖群小樓組孔店組朱家勾組朱家勾組李家崖組李家崖組常路組常路組朱壁店組朱壁店組卞橋組卞橋組固城組固城組白堊系中國古近系年代底層國際古近系年代地層古近系漸新統潿州組40古近系漸新統夏特階28.4魯培爾階33.9始新統流沙港組60始新統普利亞本階37.2巴爾通階40.4魯帝特階48.6伊普里斯階55.8古新統長流組70古新統坦尼特階58.7賽蘭特階~61.1丹尼階65.5四、試從下列沉積學的領域選擇一個論述其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方向):層序地層學、儲層沉積學、大地構造沉積學、事件沉積學、全球旋回地層學、實驗沉積學、礦床沉積學;資源沉積學、環境沉積學、大陸動力沉積學、全球變化沉積學等。儲層沉積學是沉積學和油氣儲層地質學相結合形成的一個新興重要分支學科,屬于應用沉積學的范疇,其主要任務是應用沉積學理論和相分析方法與手段,對油氣儲層外觀形體的成因(古地理、沉積相、成巖作用、儲層發育、空間展布及演化等)和儲層內部屬性(巖性、孔隙度、滲透率、飽和度和電性以及不同層次的非均質性)做出描述、表征、解釋和預測,以提高油氣田勘探與開發效果為目地的綜合性學科。它以沉積學理論為基礎,對儲層古地理、沉積相、成巖作用、孔隙演化及其與儲層發育、演化及其分布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進而為有利儲層的勘探和預測提供科學依據的邊緣分支學科。在當前能源日趨緊張的情況下,儲層沉積學引起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并迅速發展。儲層沉積學研究帶動一系列前沿學科的發展,如成巖儲層沉積學、巖溶儲層沉積學、有機成因儲層沉積學、儲層包裹體沉積學、儲層模擬和儲層描述等。儲層非均質性是長期困擾流體礦產勘探開發的難題之一,也是當代儲層沉積學研究的重點和熱點。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油氣開始作為全球工業發展最重要的能源而倍受各國的普遍重視。而隨著石油勘探風險的增大,同時提高油氣采收率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這就要求加強對油氣儲層的綜合研究。所謂儲層,廣義上講是指凡是能夠儲存并滲濾油氣的巖層,它具有兩個基本要素:孔隙度和滲透率,前者控制“儲能”后者決定“產能”。發展歷程,任何一門學科從誕生到成熟都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而油氣儲層沉積學也不例外,它是在服務于石油勘探與開發中發展起來的,主要了經歷了萌芽、興起及成熟三大階段。1990年國際沉積學家協會正式將儲層沉積學(ReservoirSedimentology)作為一個學科名稱提出,并在當年召開的第十三屆國際沉積學大會將“儲層沉積學和建立地質模型”(ReservoirSedimentologyandgeologicalmodeling)列為第一個技術討論主題,該主題討論會進行了三天半,這標志著從此出現了一個新的熱潮,就是把應用沉積學的發展提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而此次會議在應用領域中又把儲層沉積學列為第一,直接討論建立儲層地質模型的技術問題。1991年召開的第十三屆世界石油大會也把儲層沉積學列為一個專門主題進行討論,其重點同樣是如何建立定量的地質模型?兩個不同學術領域的世界級最高級學術會議都將這一問題列為技術討論的重點主題,尤其是一向偏重于沉積學本身理論發展的沉積大會,也將儲層沉積學提到了一個特殊的地位,足見當時開展油氣儲層沉積學與其建模技術的重要性。美國著名石油工程師Richandson把儲層沉積學列為展望2000年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五大技術之一,并指出儲層沉積學的核心是運用沉積學理論來建立儲層的概念模型或原型模型。在2002年召開的第十六屆國際沉積學大會中,國際著名的沉積學家加拿大的WalkerRG做了一個題為:“應用沉積學一沉積環境、沉積巖相學、層序地層學和儲層工程學之間的關系:以加拿大南阿爾伯達白至系的配置類型和儲層表征為例”的特別報告,其核心就是強調應用沉積學原理開展儲層表征的研究已成為地學界的一個熱點。2006年第十七屆國際沉積學大會和前三屆中國沉積學大會,每次都涉及了許多儲層沉積學方面的內容,由此說明,近10來年儲層沉積學已成為一個熱點題目與內容。從國內外已發表的相關學術論文就可證明這一點在此期間我國學者也先后出版了碳酸鹽巖儲層沉積學與碎屑巖系油氣儲層沉積學兩本專著或教科書,這給青年學者的學習鋪下了夯實的基礎。同時,由于層序地層學的廣泛興起,其研究方法(界面的識別和等時地層格架的建立等)也逐漸的引入至儲層沉積學的研究過程之中。更重要的是,隨著油氣勘探開發與學科的發展要求儲層沉積學向定量化方向發展,應用地質統計學和計算機技術及三維地球物理技術相結合進行定量化儲層地質模型的研究是目前儲層沉積學的熱點,我國也有一些學者投入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得成果。這都標志著我國儲層沉積學已經逐漸地成長起來。研究熱點及問題思考1現代沉積和野外露頭研究“將今論古”的類比法是沉積學研究的核心思想,應用現代沉積調查建立起來的沉積模式,類比和預測古代同類環境沉積的儲層特性,是目前儲層沉積學研究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之一。而野外露頭的研究則是采用寫實的對比法,只有從野外的露頭詳細觀測,才能更正確地認識客觀的儲集體,并進行定量的描述和預測。國外地質學領域的學者大都離不開對野外露頭的研究,翻閱國際最有權威性的石油雜志美國的AAPG不難發現,自其創刊至今,可以說幾乎每年都發表有關于野外露頭研究或現代沉積調查方面的文章,石油地質方面的刊物為何如此熱衷于這方面的報導?其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即建立準確的地下儲層地質模型總是需要有原型的地質模型作指導,而原型模型的建立就是進行野外露頭與現代沉積的研究。露頭研究的優點就在于摸得著看得到,便于建立2乃維定量地質知識庫,而不利的是在用露頭進行儲層的非均質性研究時,由于巖石物性受到暴露表生作用的改造,如何去除、恢復則是一個難點。而現代沉積的研究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大范圍內的水槽實驗,更有利于分析不同背景條件下儲集體的形成機制;但由于沉積體未成巖,故其物性也難以準確得到??梢哉f這方面的研究是進行儲層地質研究的前提與基本條件,“辦公室搞地質,害人害己害企業”其原因是沒有見過張三,而畫張三的做法是無法達到逼近地質真實的效果的。2地球物理方法的應用隨著油田的勘探、評價及開發的迅速發展,地質與地震結合的更加緊密,其核心基礎是地層的精細劃分與追層,其標準就是逼近地質的真實。在地震追層過程中,盡量避免出現穿層穿時現象,否則就會出現認識上的偏差,如采用開時窗的方法確定層位,拉平后會出現穿層現象;采用追蹤法確定層位,拉平后不會出現穿層現象。只有在層位正確追蹤的前提下,進行地層切片或沿層切片提取相應的地震屬性,分析地震反射特征,并采用聚類分析和多元回歸的方法進行多屬性的選取和擬合,才能更好地預測和評價沉積體的展布與油氣儲層的幾何形態。3層序地層學在儲層沉積學中的應用層序地層學理論源于石油地質和油氣勘探,反過來它又成為當今油氣勘探和預測的一個重要理論和方法。4深水沉積儲層的成因與預測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墨西哥海岸、大西洋南部巴西和西非海岸深水油氣田的發現,深水領域的油氣勘探逐漸成為國際石油增采上儲的主體和研究熱點領域。據Stow和Mayall統計,全球在進入21世紀以來已發現深海含油氣地多達1300個,在1970-1998年期間發現的29個大型深海盆地中獲得330億桶石油,2000年到2004年期間,僅墨西哥灣深海石油凈增40億桶[4A]。深水油氣勘探有兩層含義:即現今處于深水區域或儲層為深水沉積,這里主要是指后者。盡管深水沉積研究經歷了50多年,也持續爭論了50多年,就其深水沉積物的成因機制和深水體系及其深水扇模式均有了一定的進展。從國內外公開發表的文章可以看出,深水研究已成為儲層沉積學的熱點和焦點。其熱點是對濁流沉積成因的討論和加強對深水碎屑流的重視。5盆地沉積充填研究我國盆地沉積充填研究經過了幾代人的研究,形成了我國陸相湖盆碎屑巖儲層沉積的特色。對其物源、充填特征和沉積體系的認識均有很大的提高,并形成了比較系統、成熟的陸相儲層沉積學體系,總結了各種沉積體系中哪些微相具有良好的儲集砂體,這些儲集砂體的空間展布規律和內部屬性,這不僅解決了石油勘探開發大量的生產實際問題,也為沉積學理論寶庫做了一定的貢獻。我國陸相含油氣盆地多屬于構造成因的湖盆,不同的構造樣式和沉降機制導致了不同的古地貌特征,另外,古氣候和沉積物源的供給也控制著沉積體系的展布。通常,湖盆沉積物以外源碎屑巖供給為主,內源沉積物極少,構造湖盆受主構造帶(應力場)控制,其形態一般有長短軸之分,分別形成了縱向和橫向不同的沉積體系。橫向上又分緩坡和陡坡,導致了豐富的充填樣式,沉積體系分布具有明顯的“陡坡小而多,緩坡大而少”的特征。多期幕式構造活動和周期性的氣候變化,使盆地沉積充填成為一極其復雜的過程,在敞流湖盆和閉流湖盆,以及在盆地裂陷期、擴張期和衰亡期不同的構造期,在盆地的同一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注會考前心理素質提升試題及答案
- 園路仿石磚施工方案
- 項目管理質量控制試題及答案
- 資格認證考試實戰秘籍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作為職業發展的選擇試題及答案
- 銀行客戶生命周期管理試題及答案
- 考生常見疑惑與解答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備考流程的詳細解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資格的重要復習階段試題及答案
- 橡膠制品在汽車安全氣囊的快速充氣性能考核試卷
- 電商行業10萬字PRD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期中模擬試卷(一)(統編版含答案解析)
- 防溺水工作布置教師會議上校長講話:全力防溺水守護學生生命“生命線”
- 高一下學期《雙休時代自由時間背后暗藏殘酷篩選+你是“獵手”還是“獵物”?》主題班會
-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市茅竹鎮中心學校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監測八年級下冊《物理》試卷(含答案)
- GB/T 26354-2025旅游信息咨詢服務
- 交互式影像中敘事與視覺表達的融合及其觀眾體驗研究
- SL631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情緒的管理課件
- 重難點05 涉及二次函數的圖形變化類問題與二次函數有關的創新類問題(2種命題預測+77種題型匯-總+專題訓練+3種解題方法)(解析版)
- 江蘇省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