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物質的特性復習課(原卷版)_第1頁
第4章 物質的特性復習課(原卷版)_第2頁
第4章 物質的特性復習課(原卷版)_第3頁
第4章 物質的特性復習課(原卷版)_第4頁
第4章 物質的特性復習課(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年浙教版七年級上科學同步學習精講精練第4章物質的特性復習課目錄TOC\o"13"\h\z\u 1 3 7 9【知識網絡構建】【考點專題梳理】考點一密度公式的應用考點二晶體的熔化與凝固考點三液體蒸發的特點考點四水的沸騰考點五物質的特性——比熱容【重難點突破1:六種物態變化】難點解讀:物態變化是研究物質在固態、液態和氣態之間的相互變化過程和變化規律。在學習中應從溫度的變化、熱量的吸收或放出與物態變化的關系上進行分析判斷,建立起物態變化概念,并能對常見的物態變化應用實例作出簡單的分析。三種狀態之間的六種物態變化過程及吸熱、放熱情況可用圖表示并借此理解。(l)三種狀態:①固態;②液態;③氣態。(2)三個吸熱過程:①熔化;②汽化;③升華。(3)三個放熱過程:①凝固;②液化;③凝華。(4)三個互逆過程:①熔化與凝固;②汽化與液化;③升華與凝華。(5)三個特殊(溫度)點:①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②凝固點:液態晶體凝固時的溫度;③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6)三個不變溫度:①晶體熔化時的溫度;②液態晶體凝固時的溫度;③液體沸騰時的溫度。(7)三個條件:①晶體熔化時的充分必要條件:達到熔點;繼續吸熱。②液態晶體凝固時的充分必要條件: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③液體沸騰時的充分必要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8)三個致冷作用①蒸發吸熱有致冷作用。例如,夏天室內灑水可以降溫,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上方的空氣流動快慢有關,液體的溫度越高、液體的表面積越大、液體表面上方的空氣流速越快,蒸發也越快,反之則越慢。②升華吸熱有致冷作用。例如,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③熔化吸熱有致冷作用。例如,超市中用冰熔化吸熱保鮮荔枝和海鮮等。【例1】夏季的清晨,站在黑虎泉邊會看到護城河的河面上飄著淡淡的白霧,如圖所示。這些“白霧”的形成對應的物態變化是()A.升華B.凝華C.汽化D.液化【重難點突破2:物態變化的吸、放熱及其應用】難點解讀:本章所學習的六種物態變化中,熔化、汽化、升華是吸熱過程,凝固、液化、凝華是放熱過程。本專題主要歸納物態變化以及物態變化過程中吸熱、放熱的應用。解決此類問題的前提是先結合實際情景判斷物態變化情況,然后根據物態變化過程中吸熱、放熱規律解決問題;也可結合實際情況先判斷出需要一個吸熱過程還是放熱過程,然后根據物態變化過程中吸熱、放熱規律找出可能的物態變化,最后再根據實際情景確定發生的是哪種物態變化。【例2】下列做法利用物態變化放熱的是()A.運輸食品時,為了防止食品腐爛變質,常放些干冰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幾桶水C.夏天,為了涼快,常在地面上灑水D.夏天,為了喝到冰涼的飲料,常在飲料中加冰塊【重難點突破3:物質的變化和性質】難點解讀:(1)根據變化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可將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常見的物理變化主要有“三態”變化、氣體揮發、擴散、滲透、吸附、金屬的導熱和導電等;常見的化學變化主要有燃燒、金屬生銹、風化、碳化、水泥硬化等。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是兩類不同的變化,但兩者之間又是相互聯系的,化學變化中一定伴隨物理變化。(2)根據性質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可把性質分為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常見的物理性質有顏色、狀態、氣味、密度、硬度、熔點、沸點、揮發性、延展性、吸附性、導電性、導熱性等;常見的化學性質有可燃性、酸堿性、氧化性、還原性、穩定性等。(3)物質的性質和變化的聯系與區別:①性質和變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性質是物質本身固有的屬性,變化是物質的某種運動過程。②性質和變化是密切相關的,物質是否發生變化是由性質決定的,變化是性質的具體表現。③在區分某一敘述是指物質的性質還是變化時,要注意抓住關鍵字,敘述中有“能”“會”“可以”等字,則指的是物質的某種性質。【例3】下列變化中,只發生了物理變化的是()A.鐵生銹B.紙張燃燒C.葡萄釀成酒D.水結成冰【重難點突破4:分子的性質】難點解讀:分子的性質主要有以下幾點:(1)分子很小;(2)分子不斷地運動,運動快慢與溫度有關;(3)分子之間有空隙;(4)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例4】梔子花開,香氣四溢,此現象說明()A.分子在不斷運動B.分子間有間隔C.分子的體積很小D.分子的質量很小【重難點突破5:物質的特性】難點解讀:本章所學物質的特性有物質的密度、物質的比熱等知識。(1)科學中的定義式與數學中的函數是有區別的,定義式中各量之間除了數量關系外,更有其特定的含義。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的大小與物質的材料、狀態有關,但與其質量和體積無關。密度公式只能表明密度等于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能說明密度的大小隨質量和體積而變化。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隨質量大小或體積大小的改變而改變。(2)比熱跟密度一樣,也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反映了不同物質吸熱和放熱本領的強弱,利用物質的這種特性可以鑒別物質。對于同一種物質,比熱還與物質的狀態有關,同一物質在同一狀態下的比熱是一定的,但在不同狀態時,比熱不相同。【例5】小明在學習“物質的比熱”時,取相同質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測得它們升高的溫度如下表,并在圖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加熱時間/分0.51.01.52.02.5升高的溫水2.04.06.08.010.0度/℃沙子4.37.915.2|18.421.5(1)用溫度計測量水的初溫如圖甲所示,其讀數為℃。(2)實驗中選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可以認為相同時間內水和沙子相同。(3)請利用表中數據在圖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溫度隨時間變化規律的圖線。(4)沙子在1.0分鐘~1.5分鐘內升高的溫度有明顯異常,其主要原因是。【重難點突破6:圖像法在物態變化中的應用】難點解讀:本章我們學習過三個物態變化的圖像:熔化、凝固和沸騰。共有5個圖像,如圖所示。它們分別體現了物態變化過程中,物體溫度隨時間變化的特點。在六種物態變化中,有三種物態變化是溫度保持不變的:晶體的熔化、液態晶體的凝固,液體的沸騰,此特點我們可以從圖像中很容易地觀察出來。同時由晶體的熔化和凝固圖像,還能看出在某一時刻物質是固態、液態還是固液混合態等。用圖像法解題的一般步驟如下:①明確圖像中橫坐標、縱坐標所表示的物理量。②注意縱坐標上最小格的數值。③明確圖像所表達的物理過程和物理現象。④根據圖像對題目提出的問題進行判斷。【例6】如圖所示是兩種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其中物質是晶體,它的熔點是℃,其物質的熔化過程需要分鐘。題型一分子動理論【例1】用分子的知識對下列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A.做飯時炊煙裊裊,是由于分子間存在斥力B.一塊金屬很難被壓縮,是由于分子間沒有空隙C.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鼓起來,是由于分子受熱變大D.房間里放一箱蘋果,滿屋飄香,是由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題型二密度【例2】如圖所示在探究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時,小明找來大小不同的塑料塊和某種液體做實驗。甲乙丙(1)圖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盤天平的情景,他的錯誤是。(2)改正錯誤后,小明正確操作,根據實驗數據分別畫出了塑料塊和液體質量隨體積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①分析圖像可知:同種物質的不同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選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學中將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定義為密度,塑料的密度為千克/米3。②往燒杯內倒入10厘米3的液體,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及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為克,若燒杯內液體的體積為20厘米3,則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應為克。題型三晶體的熔化圖像【例3】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的同學根據測得的數據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圖像。(1)由圖像可看出該物質的熔點是℃,在第2分鐘末該物質處于(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狀態”)。(2)該物質熔化過程的特點是:不斷吸熱、溫度。(3)比較圖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段吸收的熱量較多。題型四液體的蒸發【例4】【探究名稱】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提出問題】液體蒸發快慢跟哪些因素有關?【猜想與假設】通過觀察圖和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猜想:(1)猜想一:液體蒸發快慢可能跟液體的高低、液體的大小和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有關。(2)猜想二:相同條件下,將水和酒精同時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體蒸發快慢可能還與有關。【設計與進行實驗】小明同學對其中的一個猜想進行了如下實驗:(3)如圖所示,在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一滴質量相等的酒精,通過觀察圖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發快慢與是否有關。此實驗過程中需控制酒精的和其表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相同。【交流與評估】(4)我們知道液體蒸發時要吸熱,請你舉一個應用蒸發吸熱的事例:。題型五物質的變化【例5】下列過程不是化學變化的是()A.糯米釀酒B.紙張燃燒C.石蠟熔化D.食物腐爛題型六物質的性質【例6】圖所示物質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A.用玻璃刀裁玻璃B.定向爆破拆除樓房C.用石墨做干電池的電極D.天安門華表1.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不正確的是()A.水結成冰——分子發生變化B.氣體易被壓縮——分子間隔大C.水加糖變甜——分子不停地運動D.鐵塊很難壓縮——分子間存在斥力2.夏天,加在飲料里的冰塊逐漸消失,其物態變化是()A.升華B.凝華C.熔化D.凝固3.以下物態變化現象中,吸熱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匯成潺潺流水B.夏天,清晨草葉上出現晶瑩的露珠C.秋天,雨后泰山上出現縹緲的云霧D.冬天,室內窗玻璃上出現美麗的冰花4.下列變化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A.玻璃破碎B.飯菜變餿C.酒精揮發D.冰雪融化5.下列物質的用途,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6.通過熱傳遞,某物體從固態變為液態,如圖是該過程物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這是非晶體B.此過程是液化過程C.0~t1這段時間,物體要放熱D.0~t1這段時間,物體要吸熱7.下表是水的密度隨溫度變化的數據。分析表中的數據不能得出的結論是()t/℃02345678ρ(kgm3)999.84999.90999.94999.971000.00999.97999.94999.901999.85A.水凝固成冰時體積會變大B.水在4℃時密度最大C.溫度高于4℃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來越小D.溫度低于4℃時,隨著溫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來越小8.建筑工地要用500米3的沙石,現取這種沙石1×103米3,測得其質量為2.6千克,則這種沙石的密度為________千克/米3,若用載重4噸的卡車運送,需運送________車。9.生活中,常用水做冷卻劑,是因為水的________________;冬天下雪后,常在橋面上撒一些鹽,這是因為加鹽后,水的凝固點會________;在鍋中隔水蒸菜,打開鍋蓋時,看見鍋中的水在沸騰,但浮在水上的碗中的水沒有沸騰,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其他小組測得的水的沸點都是100℃,唯有創新組誤將鹽水倒入燒杯加熱,當鹽水溫度升到88℃時,每隔1分鐘讀一次溫度,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時間/分012345678溫度/℃88919497100103103103103(1)創新組燒杯中的鹽水沸騰時,其沸點為________℃。(2)老師認為創新組的實驗很有意義,還可以繼續深入研究。請提出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________________。11.《烏鴉喝水》故事里的烏鴉真的都能喝到水嗎(假設水要滿到瓶口)?影響烏鴉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來三個容積不同的圓柱體塑料杯(220毫升、300毫升、350毫升)、同規格小鋼珠、大小相近的鵝卵石(比小鋼珠大)、沙子、量筒(500毫升)、燒杯、水槽等器材進行探究。(1)小柯找來三個塑料杯,目的是研究烏鴉能否喝到水是否與容器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