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7-第1講區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黃土高原為例基礎練(2024·四川自貢一診)重慶某高校的“沙變土”技術,是在沙子中摻入植物纖維黏合劑和水,攪拌后讓沙子具有類似土壤的功能。該項技術已在烏蘭布和沙漠東部推廣運用,3000畝(1畝≈666.67平方米)試驗地農作物長勢喜人。下圖為該試驗地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與土壤比較,沙地缺少的功能主要是()A.固定根系 B.保水保肥C.保熱保氣 D.團粒結構2.最適合推廣該技術來發展農業生產的沙漠化地區是()A.① B.②C.③ D.④3.植物根系在“沙變土”技術的應用過程中的首要作用是()A.穩定沙丘 B.減弱蒸發C.供應有機質 D.滋生微生物解析:第1題,由材料可知,“沙變土”技術,是在沙子中摻入植物纖維黏合劑和水,攪拌后讓沙子具有類似土壤的功能,說明在摻入植物纖維黏合劑和水以前,沙土中是不存在這些物質的,說明沙地缺少保水保肥的功能。第2題,由材料可知,該技術的推廣須要在水資源相對足夠的沙漠化地區,圖中②位于黃河旁邊,有澆灌水源可以利用,推廣該技術可以發展農業生產,且可以防止沙漠向東發展,B對。①位于賀蘭山區,地勢起伏大,不相宜種植業的發展,A錯。③④位于沙漠中,缺少水源,C、D錯。第3題,在山區、沙漠地區,植物根系可以保持水土,削減土壤表層的沙化及流失,故其首要作用為穩定沙丘,A對。減弱蒸發主要是由植物的地上部分實現的,B錯。供應有機質是植物的枯枝落葉的功能,C錯。滋生微生物不是其首要作用,D錯。答案:1.B2.B3.A(2024·廣東揭陽二模)黑河中游濕地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在黑河流域乃至河西走廊生態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針對濕地的復原和愛護問題,相關部門調查了該地區復原利用(利用與管理)、復原愛護(隔離愛護管理)和自然復原三種典型復原方式對植被的影響,探討表明,物種豐富度隨干擾強度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下圖為自然濕地(作為參考濕地)和三種濕地不同復原方式對植被生長的影響調查結果。據此完成4~6題。4.與自然復原相比,人工復原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覆蓋度,主要緣由可能是該方式()A.能夠滿意水源需求 B.生態環境較好C.群落抗干擾實力強 D.物種豐富5.復原愛護方式物種豐富度最低,緣由是()A.土壤水分差 B.缺乏優勢物種C.受干擾程度低 D.植被稀疏6.依據三種不同復原方式對植被覆蓋度和物種豐富度的綜合分析,以下濕地復原做法能夠達到較好效果的是()A.建立柵欄隔離愛護B.建設旅游景點,并進行澆灌、栽種等管理方式C.人為不參加管理的自然復原D.禁止大型動物踩踏、干擾解析:第4題,依據材料可知,黑河中游濕地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故水源是限制性因素。與自然復原相比,人工復原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覆蓋度,主要緣由可能是該方式能夠滿意水源需求。第5題,物種豐富度是物種多樣性測度指數之一,它主要是測定肯定空間范圍內的物種數目以表達生物的豐富程度。依據材料可知,物種豐富度隨干擾強度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復原愛護即隔離愛護管理,因隔離所以受外界干擾程度低,因此物種豐富度最低。第6題,讀圖,三種濕地不同復原方式對植被生長的影響調查結果表明:復原利用方式即利用與管理方式的植被覆蓋度和物種豐富度指數都較高,因此應利用與管理濕地。答案:4.A5.C6.B(2024·浙江仿真模擬)讀燕溝流域治理前后土地利用類型改變圖,完成7~8題。7.關于燕溝流域治理前后土地利用類型改變的敘述,正確的是()A.坡耕地面積增加 B.自然林地面積增加C.人工草地面積削減 D.荒坡面積削減8.燕溝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A.提高人工植被的經濟效益 B.將自然林改造成果園C.大力開發、改造荒坡 D.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解析:第7題,結合圖例及數值可知,燕溝流域治理后,坡耕地面積大幅度削減,A項錯誤。自然林地面積改變基本不變,B項錯誤。人工草地面積增大,C項錯誤。荒坡面積削減,D項正確。第8題,讀圖可知,燕溝流域坡耕地面積削減,人工喬灌木、人工草地、經濟林等面積增加,該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D項正確。提高人工植被的經濟效益,簡單導致植被破壞,A項錯誤。將自然林改造成果園,會破壞原生態系統,B項錯誤。為治理水土流失,應削減開發、改造荒坡,C項錯誤。答案:7.D8.D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海南島西部受大氣環流、地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形成了我國唯一的熱帶稀樹草原沙漠化地區。目前科學家正在探討該區域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措施,在探討過程中,地理信息技術起著重要作用。材料二下圖為海南島西部地區簡圖。(1)試描述海南島西部沙地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海南島西部土地沙漠化的成因。(2)試分析地理信息技術在海南島西部土地沙漠化治理探討中所起的作用。(3)一些專家認為,海南島西部土地沙漠化治理可借鑒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治理閱歷,請說明可借鑒的理由。解析:第(1)題,海南島西部沙地的分布特征可從圖中干脆讀出,沙漠化的成因主要從大氣環流、地形、緯度位置、植被以及人類活動等方面分析。第(2)題,地理信息技術包括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等。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數據的獲得,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間定位,GIS主要對地理信息數據進行管理、查詢、空間分析和評價,結合三者的特點分析即可。第(3)題,海南島西部土地沙漠化和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在成因上具有許多共性,且借鑒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治理閱歷可提高治沙勝利率。答案:(1)分布特征:主要沿海岸帶呈南北狹長分布;部分沿河谷向內陸延長。成因:位于夏季風的背風坡,以下沉氣流為主,降水量少;緯度較低,溫度高,蒸發旺盛;植被稀疏,以熱帶稀樹草原為主;人們環保意識差,對植被破壞嚴峻。(2)利用RS可以對海南島西部沙地進行動態監測;利用GIS可以分析土地沙漠化的成因、預料土地沙漠化的發展方向以及為土地沙漠化治理供應依據。(3)海南島西部土地沙漠化與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的成因有許多共性,包括降水量小、蒸發旺盛、人類不合理活動破壞植被等;借鑒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治理閱歷,可削減海南島西部土地沙漠化治理的探討時間和費用,并提高治沙的勝利率。提升練(2024·福建廈門一模)內蒙古河套灌區某地耕地與鹽荒地相間分布,地下水自由流淌。當耕地灌水時,不僅耕地的土壤含鹽量發生改變,還引起相鄰鹽荒地的土壤含鹽量改變。耕地除了農作物生長期灌水外,還在每年10~11月作物收割后進行秋后灌。下圖示意該地6月灌水前后耕地和鹽荒地土壤含鹽量隨土層深度的改變狀況。據此完成1~3題。1.圖中表示耕地灌水后的曲線是()A.① B.②C.③ D.④2.該地6月灌水后,土壤含鹽量()A.耕地上升,鹽荒地下降B.耕地、鹽荒地都上升C.耕地下降,鹽荒地上升D.耕地、鹽荒地都下降3.該地實行秋后灌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土壤蒸發 B.種植越冬作物C.儲水補墑淋鹽 D.便于茬地翻耕解析:第1題,干旱區地表土壤鹽堿含量較大,而澆灌能對表層土壤起到淋鹽作用,從而使地表土壤鹽度降低、土壤下部鹽度相應增大;如圖示①曲線符合。第2題,灌水后,耕地因水的淋鹽作用而使土壤含鹽量下降。周邊鹽荒地因地下水位上升,把較深層土壤中的鹽類物質帶到表層;6月氣溫高、蒸發強,最終表層土壤水分蒸發而鹽類物質富集,則鹽荒地的土壤含鹽量上升。第3題,秋后灌一方面可以補充土壤中的水分,保持土壤墑情,利于春季的春播;同時也能對耕地表層土壤中的鹽分起到淋鹽作用,降低土壤中的含鹽量。答案:1.A2.C3.C(2024·山西二模)龍感湖與鄱陽湖古時曾連為一體,東漢時分別。湖區有眾多的藻類、豐富的微管束植物和多種有益或有重要經濟、科研價值的野生動物等,是國家重要的自然愛護區。該湖區人類活動少,水質優良,是亞洲最重要的候鳥越冬地之一。下圖示意龍感湖地區位置與范圍。據此完成4~6題。4.推想龍感湖與鄱陽湖分別的主要緣由是()A.蒸發旺盛 B.泥沙淤積C.地殼抬升 D.圍湖造田5.目前龍感湖地區濕地最主要的作用是()A.凈化水中污染物質 B.調整氣候、美化環境C.供應豐富的農副產品 D.維持生物多樣性6.龍感湖地區能成為亞洲最重要的候鳥越冬地的主要緣由是()①冬季溫柔多雨②人類活動少,環境好③食物來源足夠④水質好,無捕食動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第4題,圖示地區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長江所攜帶泥沙進入湖區后,在江水和湖水的頂托作用下,泥沙在河流入湖口地區積累,形成水下積累體,水下積累體持續接受積累最終露出水面,使龍感湖和鄱陽湖分別。第5題,由“湖區內有眾多的藻類、豐富的微管束植物和多種有益或有重要經濟、科研價值的野生動物等”“是亞洲最重要的候鳥越冬地之一”,可知目前龍感湖地區濕地最主要的作用是維持生物多樣性。第6題,龍感湖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氣候溫柔,但降水較少,解除①;龍感湖地區作為自然愛護區,人類活動少,對環境影響小,②正確;除氣候溫柔外,食物來源足夠是候鳥越冬地的重要條件之一,③正確;鳥類一般處于食物鏈的底端,該地區應當有以候鳥為食的其他動物,解除④。答案:4.B5.D6.C以中國不同自然帶的700余個流域面積小于1000km2的代表性流域實測資料為基礎,將它們分為若干組,然后計算各組的平均值,得到了年徑流深(年徑流量平鋪在其流域面積的水層深度)與產沙模數(流域單位面積年產沙量)的關系。據此完成7~8題。7.①②③對應的植被類型分別是()A.①森林、②荒漠灌叢、③草原B.①草原、②荒漠灌叢、③森林C.①荒漠灌叢、②草原、③森林D.①荒漠灌叢、②森林、③草原8.年徑流深為40mm左右的自然地帶,產沙模數最高,最可能的緣由是()A.降水量最大 B.地形坎坷、地面坡度最陡C.地表物質最為破裂、疏松 D.植被對地表的愛護作用弱解析:第7題,圖示①年徑流深很小(低于10mm),說明降水少,可能為荒漠灌叢;③年徑流深較大,說明降水多,可能是森林;②年徑流深較小,可能是草原。第8題,由上題可知,年徑流深為40mm的自然地帶,一般有肯定的降水,但植被較差因而對地表土層的愛護作用較弱,從而產沙模數高。答案:7.C8.D9.(2024·廣東廣州二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工植樹造林和植被自然復原是黃土高原坡面生態治理最主要的措施。楊家溝和董莊溝兩個小流域位置相鄰,面積和降水量相近。中科院某探討團隊從1954年起先,對楊家溝人工植樹造林和董莊溝植被自然復原進行了60多年對比觀測探討。目前,楊家溝已經形成人工森林小流域,董莊溝則形成自然草地小流域。下圖是2024~2024年兩個小流域徑流量差異對比統計圖。(1)說明楊家溝和董莊溝小流域水土流失狀況的差異及其緣由。(2)依據水量平衡原理(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發量+多年平均徑流量),指出楊家溝小流域徑流量大小,并說明其緣由。(3)比較楊家溝和董莊溝小流域水資源的數量差異,并說明理由。(4)若黃土高原推廣楊家溝人工植樹造林的生態治理閱歷,分析其對黃河下游地區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解析:第(1)題,楊家溝和董莊溝小流域水土流失狀況的差異的推斷主要通過徑流量的多少進行推斷。由圖可知,楊家溝徑流量近乎為零,徑流對流域侵蝕作用小,水土流失較少;董莊溝徑流量較大,對流域侵蝕作用較大,水土流失較大。第(2)題,從圖中看,楊家溝小流域徑流量幾乎為零,說明年降水量與蒸發量相等。緣由分析要從影響地表徑流的植被截流作用、根系汲取作用分析;從影響地下徑流的下滲作用進行分析。另外,蒸發主要從植被的蒸騰作用進行分析。第(3)題,楊家溝和董莊溝小流域水資源的數量差異主要從影響水資源量的徑流量大小進行比較分析。楊家溝徑流量近乎為零,水資源較小;董莊溝徑流量較大,所以,水資源較楊家溝豐富。第(4)題,若黃土高原推廣楊家溝人工植樹造林的生態治理閱歷,則森林植被覆蓋率上升,則會影響水土流失,進一步影響河流含沙量、下游水資源、三角洲面積、海洋侵蝕作用和土壤含鹽量等。答案:(1)楊家溝徑流量近乎為零,徑流對流域侵蝕作用小,水土流失較少;董莊溝徑流量較大,對流域侵蝕作用較大,水土流失較大。(2)楊家溝小流域水量平衡;年降水量與蒸發量相等,徑流量(地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管理用戶滿意度測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執業醫師考試溫故而知新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學期語文考試試題及答案大揭密
- 行政管理專科文化考試題目和答案
- 護理行為規范試題及答案分享
- 2025年執業醫師考試專家點評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執業藥師考試高頻試題及答案
- 行政法學復習過程中的高效學習法:試題及答案
- 文化認同在社會融合中的作用試題及答案
- 加倍努力衛生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管道支吊架培訓教材課件
- COPD病人出院計劃
- 公司文件會審表
- (中職)體育與健康第七章 籃球運動課件
- 2、工程工質量保證體系框圖
- 地鐵工程車輛段路基填方施工方案
- 路基路面排水設計(配圖說明共50頁)
- YY∕T 0617-2021 一次性使用人體末梢血樣采集容器
- 有關種子農藥化肥購銷合同模板
- 山東水利定額使用說明
- 鋼結構焊接變形的火焰矯正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