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流動負債第一節流動負債的性質、分類與計價負債: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該義務的履行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一、流動負債的性質(一)流動負債:P172(二)流動負債與流動資產比較,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二、流動負債的分類(一)按償付手段分類1.貨幣性流動負債:以貨幣償還。如: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等。2.非貨幣性流動負債:以非貨幣資產償付。如:預收賬款。(二)按償付金額是否確定分類1.償付金額確定的流動負債。如:P1742.償付金額需要估計的流動負債。如:預計負債。(三)按形成方式分類1.融資活動形成的流動負債。如:短期借款、應付利息、應付股利。2.經營活動形成的流動負債。如:P174三、流動負債的計價(一)不計息流動負債:以未來的應付金額(終值)計價。(二)計息流動負債:以現在的應付金額(現值)計價,利息計入應付利息。第二節短期借款短期借款:從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內(包括1年)的借款。主要用于取得流動資產或償還債務。一、短期借款的取得“短期借款”:核算借款本金。二、短期借款的利息費用:P175[例8-2]1.按月計提,月末計提時借:財務費用貸:應付利息2.按季支付,季末支付時借:應付利息貸:銀行存款三、短期借款的償還第三節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一、應付票據概述1.應付票據:因購買商品、接受勞務而開出并經承兌的商業匯票,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商業匯票到期前,構成企業的流動負債。2.商業匯票的承兌期最長不超過6個月。(一)購買商品,簽付票據借:原材料、材料采購等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票據不帶息票據按到期值帶息票據按面值(二)月末計提利息借:財務費用貸:應付利息(三)票據到期1.支付票據款借:應付票據(面值)
應付利息(已計提的利息)
財務費用(未計提的利息)
貸:銀行存款2.無力支付票據款(1)商業承兌匯票退回,應付票據面值及利息轉為對收款人的應付賬款,不再計息。借:應付票據(面值)
應付利息(已計提的利息)
財務費用(未計提的利息)
貸:應付賬款—收款人(2)銀行承兌匯票退回,應付票據面值及利息轉為對銀行的短期借款,銀行對企業加收罰息。借:應付票據(面值)
應付利息(已計提的利息)
財務費用(未計提的利息)
貸:短期借款—銀行P177[例8-4]二、應付賬款應付賬款:因購買商品、接受勞務而應付供貨方的款項,在款項支付之前構成企業的流動負債。應付賬款采用總價法核算:P178[例8-5]1.購買商品,貨款未付借:原材料、材料采購等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總價)2.償還應付賬款借:應付賬款(總價)
貸:銀行存款財務費用(現金折扣)第四節應付職工薪酬一、應付職工薪酬的性質:職工薪酬包括:P178(1)~(8)二、工資(一)工資的構成:P1791~6(二)工資的結算或支付:P179-180[例8-6、7]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貸:銀行存款其他應付款(各種代扣款項)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二)工資的分配或計提:P181[例8-8]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在建工程等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三、職工福利(一)職工福利的支付:P181[例8-9]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貸:銀行存款(二)職工福利的分配或計提: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在建工程等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四、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一)計提(按規定比例):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在建工程等貸: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
—住房公積金(二)支付個人負擔的部分,先從工資中扣除,然后支付給相關單位;企業負擔的部分直接支付相關單位。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貸:其他應付款—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管理單位借: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
—住房公積金其他應付款—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管理單位
貸:銀行存款五、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一)計提(工資總額的2%、2.5%)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在建工程等貸:應付職工薪酬—工會經費
—職工教育經費(二)支付借:應付職工薪酬—工會經費
—職工教育經費貸:銀行存款六、非貨幣性福利(一)計提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在建工程等貸: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二)以企業產品支付,視同銷售。1.確認收入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貸: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對比:借:銀行存款貸: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貸:銀行存款P183[例8-10]2.同時結轉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二)以免費使用企業F產方式支付,作為使用。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
貸:累計折舊七、辭退福利(一)計提借:管理費用貸: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二)支付借: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貸:銀行存款課堂練習:例:某公司為彩電生產企業,共有職工100名,其中85名為生產人員、15名為總部管理人員。2009年3月公司以其生產的成本為5000元/臺、不含稅售價為7000元/臺的液晶彩電和外購不含稅進價為500元/臺的電暖氣作為春節福利發放給職工。1.以本企業產品支付(1)計提借:生產成本85×7000×1.17=696150
管理費用15×7000×1.17=122850
貸: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819000(2)支付①確認收入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819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7000=7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00×7000×17%=119000②結轉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100×5000=500000
貸:庫存商品5000002.以外購商品支付(1)計提借:生產成本85×500×1.17=49725
管理費用15×500×1.17=8775
貸: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58500×(2)購入借:庫存商品100×500=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500
貸:銀行存款58500×(3)支付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58500
貸:庫存商品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8500實務中為(2)、(3)合并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
58500
貸:銀行存款58500例:某公司為部門經理級別以上人員(25名)提供汽車免費使用,每輛汽車月折舊費為500元;為副總裁級別以上人員(5名)租賃公寓,每套公寓月租金為4000元。1.每月計提時借:管理費用25×500+5×4000=32500
貸: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325002.每月支付時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32500
貸:累計折舊25×500=12500
其他應付款5×4000=20000第五節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一)納稅義務人1.增值稅:是對(銷售、進口)貨物或應稅勞務(加工、修理修配;其他勞務交營業稅)的增值額征收的一種價外稅,是制造業、商品流通企業的主業流轉稅。2.納稅義務人(1)一般納稅人(2)小規模納稅人(二)科目設置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已交稅金)(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出口退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銷項稅額)`(轉出未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初余:月初累計多交初余:月初累計未交補交上月增值稅轉入本月多交增值稅轉入本月未交增值稅`
借余:累計多交增值稅貸余:累計未交增值稅(三)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的核算1.進項稅額(1)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抵扣依據:①購入貨物或應稅勞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率17%);②進口貨物取得的關稅完稅憑證(增值稅率17%);③購進免稅農產品的收購憑證(增值稅扣除率13%)④鐵路部門開出的運費發票(增值稅扣除率7%)⑤若購入貨物,未取得并保存增值稅扣稅憑證,則其已支付的進項稅額計入貨物成本,不能抵扣。核算:價稅分離入賬①購入或進口貨物:P187[例8-11](2)(4)②接受應稅勞務委托方:借:委托加工物資(加工費價格)
制造費用(修理費價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受托方:借:銀行存款等貸: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③購進免稅農產品:P187[例8-11](3)(2)不可抵扣的進項稅額項目:購入非增值稅應稅項目的貨物、免增值稅項目、應征消費稅的小汽車,即使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其進項稅額也不得抵扣。核算:若購進貨物能直接認定進項稅不能抵扣,則價稅合一入賬。P186[例8-11](1)借:工程物資(用于不動產)、固定資產(不動產或小汽車)、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貸:銀行存款2.進項稅額轉出:若購進貨物不能直接認定進項稅可否抵扣,則先予抵扣,待以后用于不得抵扣進項稅項目時,再將其進項稅額轉出,抵減當期進項稅額。外購貨物原定用于生產經營,進項稅額已作抵扣,未經加工即無增值的情況下,因改變用途(非應稅項目、免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個人消費)或發生非正常損失,無銷項稅額,則其已抵扣的進項稅額應轉出,不能抵扣,由企業負擔。(1)項目:①外購貨物或應稅勞務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不動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免增值稅項目②外購貨物或應稅勞務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③外購貨物非正常損失④自產產品非正常損失(2)核算:P286[例8-12]①外購材料及產品(無增值)改變用途:借:在建工程(不動產)、無形資產、應付職工薪酬-
職工福利、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貸:原材料、庫存商品(外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②外購材料及產品、自產產品非正常損失(無增值):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貸:原材料、庫存商品(外購或自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例:(1)某公司其主營業務為銷售商品,外購一批商品價值10000元,原打算出售,售價為12000。但現在決定作為福利發放給員工。借:庫存商品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
貸:銀行存款11700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11700
貸:庫存商品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700(2)若銷售商品不是該公司的主營業務,公司購買一批商品,目的就是為了發放給員工。屬于購入貨物直接用于非應稅項目或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直接認定進項稅不可抵扣、商品不入庫直接發放:
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11700
貸:銀行存款117003.銷項稅額(1)一般銷售(2)視同銷售:◎視同銷售中不含稅售價的確定:P1881)2)3)。①將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企業內)非應稅項目:借:在建工程(不動產)、無形資產貸:庫存商品(自產)、原材料(委托加工收回)成本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售價*17%②將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個人消費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非貨幣性福利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售價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售價*17%借: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自產)、原材料(委托加工收回)③將自產、委托加工、外購的貨物用于(對外)投資④將自產、委托加工、外購的貨物分配給股東⑤將自產、委托加工、外購的貨物對外捐贈借:長期股權投資、應付股利、營業外支出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售價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售價*17%借: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原材料P189[例8-13](2)(3)(3)混合銷售:一項銷售業務,即涉及貨物又涉及非應稅勞務。視同銷售貨物,非應稅勞務一并征收增值稅。P189[例8-13](4)(4)兼營銷售:不同銷售業務,分別涉及貨物與非應稅勞務。分別征收增值稅與營業稅。4.出口退稅與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1)出口退稅:出口貨物零稅率,即不收取、不計提銷項稅。該出口貨物購進時支付的進項稅額先征后退。①購進出口貨物時支付進項稅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②出口銷售時,退回部分已支付進項稅從“應交稅費”貸方轉出,存入銀行。借:銀行存款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③未退回部分已支付進項稅,從“應交稅費”貸方轉出,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由出口企業負擔。借:主營業務成本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2)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出口企業有內銷產品,則出口退稅款應抵減內銷產品的銷項稅額,即退回部分已支付進項稅從“應交稅費”貸方轉出,沖抵內銷產品的銷項稅額。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P190[例8-14]5.已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出口退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已交稅金預交本月增值稅時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補交上月增值稅時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貸:銀行存款P190[例8-15]6.轉出未交增值稅與轉出多交增值稅為避免應由以后月份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沖減本月未交增值稅,設“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進行增值稅的月末結算。月末轉出未交增值稅時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月末轉出多交增值稅時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月末,“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無余額。月末,“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余額。P191[例8-16](四)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的核算1.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標準:P1912.核算:(1)購進貨物進項稅額不能抵扣,價稅合一入賬。借:原材料或材料采購、庫存商品等貸:銀行存款等(2)銷售貨物按不含稅售價計提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征收率)應交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征收率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開具普通發票。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等貸: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3)交納增值稅P191[例8-17]二、應交消費稅(一)納稅義務人為引導消費,國家在對貨物普遍征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部分應稅消費品,再征收一道消費稅。1.消費稅:是根據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不含增值稅、含消費稅)或銷售量征收的價內流轉稅。2.納稅義務人:生產銷售、委托加工、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二)銷售應稅消費品1.計算:P192公式2.核算:計提消費稅時借:營業稅金及附加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P192[例8-18](三)視同銷售應稅消費品1.含義:將自產的應稅消費品用于生產非應稅消費品、管理部門、在建工程、集體福利、個人消費、對外投資、分配給股東、捐贈,應視同銷售該應稅消費品(第四條:納稅人生產的應稅消費品,于納稅人銷售時納稅。納稅人自產自用的應稅消費品,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不納稅;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時納稅)。按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或同類應稅消費品的銷售價格或組成計稅價格計提消費稅。成本+成本*成本利潤率+X*消費稅率=X組成計稅價格X=P193公式2.核算(1)自產應稅消費品用于生產非應稅消費品、管理部門借:生產成本、管理費用貸:庫存商品成本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售價*消費稅率(2)將自產應稅消費品用于非應稅項目借:在建工程(不動產)、無形資產貸:庫存商品成本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售價*17%
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售價*消費稅率(3)將自產應稅消費品用于集體福利、個人消費、對外投資、分配給股東、捐贈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長期股權投資、應付股利、營業外支出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售價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售價*17%
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售價*消費稅率借: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P193[例8-19]例:某公司為化妝品生產企業,共有職工100名,其中80名為生產人員、20名為總部管理人員。2009年3月公司向每位職工發放成本為600元、不含稅售價為1000元的化妝品(消費稅率30%,消費稅額=100*1000*30%=30000)作為春節福利。借:生產成本80*1000*(1.17+0.3)=117600
管理費用20*1000*(1.17+0.3)=29400
貸: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117000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147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
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30000借:主營業務成本60000
貸:庫存商品60000例:某公司為汽車生產企業。2009年3月公司將其生產的成本為300000元的一輛商用客車(消費稅率5%)向A公司投資。投資雙方協商的價格為360000元。借:長期股權投資439200
貸:主營業務收入36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61200
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360000*5%=18000借:主營業務成本300000
貸:庫存商品300000(四)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費和代墊部分輔助材料而加工的應稅消費品)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同類應稅消費品的銷售價格或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x*消費稅率=x組成計稅價格x=P292公式1.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收回后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對于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委托方借記“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用于抵扣應稅消費品銷售時,按銷售額全額計提交納的消費稅。借: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貸:銀行存款2.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收回后直接出售,對于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委托方記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在應稅消費品出售時,不再計提交納消費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全新金融服務協議書合同書
- 醫師進修協議書
- 合同-萬科商鋪租賃合同
- 二零二五成都二手房買賣合同書范文
- 套筒扳手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20250401-223706
- 太陽能生產裝備制造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20250401-223423
- 2025年電動搖窗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汽車大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毛球修剪器合作協議書
- 2025年CVD法制備的ZNS、ZNSE材料合作協議書
- 綜合性學習之對聯-中考語文二輪復習
- GB/T 19845-2005機械振動船舶設備和機械部件的振動試驗要求
- 實驗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
- 企業融資方式介紹課件
- 藥品生產監督管理辦法
- 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學期評價表
- 五年級下冊數學課件 -4.1 用數對確定位置 ︳青島版 (共20張PPT)
- 柏拉圖分析案例
- 二襯帶模注漿施工方案
- 《英語委婉語與忌語》PPT課件.ppt
- 調查問卷設計-課件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