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2江蘇省連云港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考生在答題前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1.本試卷共6頁,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必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共16題,每題3分,共計4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下表為《周禮》中的營國思想選址都城方位與朝向求“正”,位于地之中央。總體規劃天子王權至高無上;各級諸侯城、道路,按所屬等級逐級低于王城。功能分區王城劃分九個方塊;宮城以內外分之。市場按時間及對象分為大市、朝市和夕市幾種。據此可知,周朝()A.神權統治色彩濃厚 B.城市建設趨于制度化C.城市建設初具規模 D.中央集權體制已建立〖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周朝(中國)。根據材料“天子王權至高無上;各級諸侯城、道路,按所屬等級逐級低于王城。”與“王城劃分九個方塊;宮城以內外分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周朝城市的總體規劃中天子王權至高無上,各級諸侯城、道路按所屬等級逐級低于王城,這顯示了城市建設的等級制度。其功能分區中王城劃分九個方塊,宮城以內外分之,以及市場的分類管理,這些都是城市建設制度化的體現,由此可以看出周朝的城市建設有著明顯的制度化和規范化特征,B項正確;神權統治色彩濃厚主要與“天子王權至高無上;各級諸侯城、道路,按所屬等級逐級低于王城”等部分材料相符,沒有放映整體材料,排除A項;材料體現西周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不是只涉及規模,排除C項;中央集權體制建立在秦朝,不是在周朝,排除D項。故選B項。2.如圖為“東南亞地區出土漢朝文物地點示意圖”,該圖可用來佐證()A.物質交流促進文明審美趨同 B.越南是貿易的主要對象C.漢文化邁向世界的歷史圖景 D.西漢大一統的強盛氣象〖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圖中展示了在東南亞地區有漢朝文物出土,這可以說明漢朝文化在東南亞地區有所傳播,體現了漢文化邁向世界的一個方面,C項正確;從圖中并不能直接看出文明審美趨同這一信息,漢朝與東南亞地區的文化是有差別的,排除A項;圖中只是顯示了東南亞地區出土漢朝文物的地點,不能就此得出越南是主要貿易對象的結論,排除B項;圖中主要體現的是漢朝文物在東南亞地區的分布情況,與西漢大一統的強盛氣象聯系不緊密,排除D項。故選C項。3.永嘉之后,塢堡在北方出現并日漸增多。它在組織生產勞動、抵御外部侵略的同時還通過制定法律條文以保證組織內部的正常運行。此外,它還“制為婚姻嫁娶之禮,興舉學校講授之業”。由此可知,塢堡()A.推進了國家統一局面的形成 B.穩定了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C.發揮了基層治理與教化職能 D.遏制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發展〖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它在組織生產勞動、抵御外部侵略的同時還通過制定法律條文以保證組織內部的正常運行”“制為婚姻嫁娶之禮,興舉學校講授之業”和所學可知,塢堡是地方豪強為保護自身而修建的小型城堡,具有基層治理與教化職能,C項正確;塢堡是國家分裂的產物,排除A項;魏晉時期,南方經濟得到開發,北方經濟重心地位受到沖擊,排除B項;塢堡本身就是割據勢力的一種,排除D項。故選C項。4.北宋時,市鎮的監鎮官主要負責商稅、酒稅的征收,兼領煙火公事,“其余婚田詞訴并不得受理”。到南宋時,監鎮官“系在文武京官以上,及許斷杖罪以下公事。”這一變化,折射出當時()A.政府加強了對市鎮的直接管理 B.市鎮社會趨于復雜化和城市化C.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成效顯著 D.市鎮管理更加精細化和規范化〖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南宋時期,監鎮官的地位提高,權力擴大,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市鎮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活動的增多,市鎮社會變得越來越復雜,這就需要監鎮官承擔更多的管理職責,以便更有效地維持市鎮的秩序,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宋朝政府放松了對市鎮的直接管理,不是“加強”,排除A項;“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成效顯著”表現部分材料,材料主要講述的是市鎮社會趨于復雜化,排除C項;“市鎮管理更加精細化和規范化”市鎮的監鎮官權力變化的結果,但它們并不是直接反映這一變化的原因或本質,排除D項。故選B項。5.清人沈赤然在《寒夜叢談》追記:“煙草……崇禎初重法禁之不止,末年遂遍地種矣。余兒時民食此者尚少,迨二十年后,男女老少,無不手一管,腰一囊。”嘉慶時,在《黑龍江外記》一書中亦記載道:“達呼爾敬客以煙為最。”由此可見,這一特產作物的種植()A.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 B.促進了經濟結構變革C引發了傳統習俗變動 D.催生了近代煙草工業〖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清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余兒時民食此者尚少,迨二十年后,男女老少,無不手一管,腰一囊”“達呼爾敬客以煙為最”可知,明清時期,伴隨著煙草的引入,民眾由吸食者尚少到“男女老少,無不手一管,腰一囊”,且用來招待客人,說明的是煙草種植引發傳統習俗的變革,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煙草種植對社會習俗的影響,得引發經濟結構變革,排除B項;近代工業產生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6.在京師同文館的動員下,諸多省份創立了以西方語言為主要教育內容的武備學堂和技術院所,如福州船政學堂、天津水師學堂、湖北的武備學堂。這些建立的學堂()A.適應了軍事強國的需要 B.突破了中體西用思想的羈絆C.喚醒了救亡圖存的意識 D.開啟了國人學習西方的歷程〖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洋務運動建立的這些學堂主要是在清朝末期,面對列強的侵略和國內外的壓力,清政府意識到需要改革軍事和科技教育,以提升國家的軍事實力和工業技術水平。這些學堂的建立,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當時中國希望成為軍事強國的需要,A項正確;這些建立的學堂是中體西用思想的體現,沒有突破了中體西用思想的羈絆,排除B項;雖然這些學堂的建立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國家危亡的認識,但它們本身并不足以全面喚醒整個國家的救亡圖存意識,排除C項;開啟了國人學習西方的歷程的是鴉片戰爭,排除D項。故選A項。7.1906年,頤安主人在《滬江商業市景詞》中描繪了這種現象:“近來牛痘種人多,創自西醫妙若何。苗入臂間三兩點,并無危險起風波。”“電能善走達全身,制帶圍腰治病人。化學西醫新創出,消除宿疾效如神。”這種現象表明,西醫引入()A.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的認可 B.促進了衛生防疫事業的發展C.逐漸轉變了人們的醫學觀念 D.實現了中國醫學科學的進步〖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電能善走達全身,制帶圍腰治病人。化學西醫新創出,消除宿疾效如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詩句中提到的牛痘疫苗接種和電療都是西醫特有的治療方法,這些新的治療方法的出現和效果的顯現,無疑會對人們的醫學觀念產生影響,使人們逐漸接受和認同西醫,C項正確;材料只是描述了西醫治療方法的效果,沒有涉及到社會各階層的反應,無法得出“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的認可”的結論,排除A項;牛痘疫苗接種是一種重要的衛生防疫措施。然而,題目中的詩句只是描述了牛痘疫苗接種的效果,沒有涉及到衛生防疫事業的發展,排除B項;材料只是描述了西醫治療方法的效果,沒有涉及到中國醫學科學的進步和實現,排除D項。故選C項。8.如圖為1922年2月在《申報》上刊登的一幅漫畫。該漫畫()A.營造了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 B.契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潮流C.體現了黨對勞工權益的重視 D.表明愛國救亡運動進入新階段〖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漫畫信息“勞工神圣”與“最光明的旗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2年是成立后的第二年,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而《申報》的漫畫“勞工神圣”強調對于勞動與勞工的歌頌,這有利于營造了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A項正確;材料主要表述對于對于勞工的歌頌與對勞動的贊揚,沒有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潮流,排除B項;《申報》不是黨的報刊,也沒有表示漫畫“勞工神圣”與黨的聯系,無法得出“體現了黨對勞工權益的重視”的結論,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愛國救亡運動發展歷程,無法得出“表明愛國救亡運動進入新階段”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A項。9.如圖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華工)國際遷移的流向和分布圖”,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移民階段性特征明顯 B.契約移民是主要形式C.移民的規模不斷擴大 D.大洋洲是主要遷入地〖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根據材料信息可知,1876-1900年,華工流向主要有8個方向,并且以馬來半島與東印度群島為主,在1901-1925年,華工流向主要有5個方向,以東印度群島為主,由此可知,移民階段性特征明顯,A項正確;材料主要體現(華工)國際遷移的流向和分布,沒有體現契約移民的比重,無法得出“契約移民是主要形式”的結論,排除B項;1876-1900年的移民人數在70萬以上,而1901-1925年的移民人數在65萬左右,其規模在縮小,排除C項;根據材料可知,大洋洲的移民比重在1%-2%左右,“大洋洲是主要遷入地”的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選A項。10.1980年,中共中央下發文件,明確提出要允許有選擇地在城鎮、郊區、工礦區開辦個體經濟,國家給予個體私營業主以必要的保護。到了1983年,我國城鄉個體從業人員達到746.5萬,解決了大量無業人員和返城知青的就業問題。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城市改革全面展開 B.經濟體制改革有序推進C.冤假錯案得以平反 D.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在1980年代初期,中國開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其中包括允許和鼓勵個體經濟發展。這為大量的無業人員和返城知青提供了就業機會,從而推動了個體經濟的快速發展,B項正確;城市改革全面展開在1984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冤假錯案得以平反主要涉及政治領域,但是材料主要表現當時社會的經濟領域的發展,排除C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在21世紀初期,排除D項。故選B項。11.如圖條款為《漢謨拉比法典》中關于“國家賠償”的有關規定,這些規定()第23條:如果強盜沒有被抓到,被搶的人應在神前中明他所被搶的東西,搶劫發生地區的城市或市長應賠償他的損失。第24條:如果是生命被害,那么城市或市長應付給他的親人一明那銀子。A.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立法原則 B.旨在宣揚君權神授C.緩和了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 D.明確了臣民的義務〖答案〗C〖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次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目的題、影響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的巴比倫王國。材料“如果強盜沒有被抓到,被搶的人應在神前中明他所被搶的東西,搶劫發生地區的城市或市長應賠償他的損失”“如果是生命被害,那么城市或市長應付給他的親人一明那銀子”體現的是《漢謨拉比法典》具有一定的人文關懷,這對于緩和階級矛盾具有積極作用,C項正確;《漢謨拉比法典》維護的是奴隸主階級的利益,非以人為本的立法原則,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君權神授的說法,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臣民的義務,排除D項。故選C項。12.據考古發現,在位于阿富汗東北部阿伊?哈努姆城(公元前4世紀末至前2世紀下半葉)的神廟建筑中,發現了融合波斯方形三級臺階基座和希臘圓鼓基座的柱基。此外,還發現了在埃及廣為流行的棕桐紋飾。這些考古發現印證了()A.波斯帝國內文化交流加強 B.羅馬帝國推行文化包容的政策C.埃及文化的影響逐漸擴大 D.希臘化時代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公元前4世紀末至前2世紀下半葉的亞歐。根據材料“在位于阿富汗東北部阿伊?哈努姆城(公元前4世紀末至前2世紀下半葉)的神廟建筑中,發現了融合波斯方形三級臺階基座和希臘圓鼓基座的柱基。此外,還發現了在埃及廣為流行的棕桐紋飾”和所學可知,這主要是因為亞歷山大征服及“希臘化”政策的產物,反映出希臘化時代文化的交流與融合,D項正確;公元前4世紀末,亞歷山大已經滅亡波斯,排除A項;羅馬帝國建立于公元前27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文化的融合,非埃及文化的影響逐漸擴大,排除C項。故選D項。13.中世紀時,基督教教士、僧侶被教導“只有進行謄抄,上帝才寬赦他們的罪惡。”他們負責對古典作家手稿進行謄寫、校對,因此掌握了書籍的制造與收藏權。這一現象表明他們()A.控制著西歐社會的精神生活 B.重視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C.擁有著舉足輕重的社會地位 D.推動古典文化的傳承發展〖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的歐洲。根據材料“他們負責對古典作家手稿進行謄寫、校對,因此掌握了書籍的制造與收藏權”和所學可知,基督教士、僧侶這一行為在客觀上有助于西歐文化的保存,為后來的文藝復興運動奠定基礎,D項正確;中世紀的教會控制西歐社會的精神生活,但是材料未涉及該說法,排除A項;材料與民族文化傳承、保護的說法無關,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基督教教士、僧侶的社會地位,強調的是古典文化的傳承,排除D項。故選D項。14.1802年,英國議會通過了第一部工廠法。1824年,英國廢除了禁止工人結社的法律,工人可以公開為自己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權益進行斗爭。1834年,英國政府出臺了《濟貧法修正案》,改善了濟貧狀況。1847年,英國實行《十小時工作法》。這反映出英國()A.社會保障體系臻于完善 B.運用社會立法緩和社會矛盾C.民主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D.工人運動取得突破性的勝利〖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英國。根據材料“1824年,英國廢除了禁止工人結社的法律,工人可以公開為自己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權益進行斗爭”“1834年,英國政府出臺了《濟貧法修正案》,改善了濟貧狀況。1847年,英國實行《十小時工作法》”和所學可知,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英國議會不斷通過立法來維護工人權益,這有助于緩和社會矛盾,B項正確;受時代局限性影響,當時的社會保障體系并不完善,排除A項;材料與民主化程度無直接關系,排除C項;當時工人運動并未取得突破性勝利,排除D項。故選B項。15.某知名學者認為:“在影響印度政治和精神發展的單個事件中,影響最大的恐怕就是俄國革命。”印度愛國者莫爾維?巴拉卡土拉也提到:“在俄國地平線上出現了人類解放的曙光,照耀幸福日子的太陽就是列寧。”學者們的見解體現了()A.印度工人運動接受了列寧主義指導 B.社會主義得到印度各界普遍認同C.十月革命鼓舞了印度民族解放運動 D.印度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世界)。從題干中“影響最大的恐怕就是俄國革命”“在俄國地平線上出現了人類解放的曙光”等表述來看,可以看出十月革命對印度產生了影響,而十月革命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這很可能鼓舞了印度的民族解放,C項正確;題干中只是說俄國革命對印度政治和精神發展有影響,并沒有明確提及印度工人運動接受了列寧主義,排除A項;“印度各界普遍認同”說法過于絕對,題干中只是個別學者的觀點,并不能代表印度各界,排除B項;印度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標志是1908年孟買工人大罷工,排除D項。故選C項。16.下表為2010年IMF批準的改革方案。該方案反映出()IMF份額改革方案2008年2010年總份額(億SDR)23844768調整份額分配(投票權)(%)發達國家60.5(57.9)57.7(55.3)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39.5(42.1)42.3(44.7)保護低收入國家不變份額(投票權)(%)3.2(4.5)3.2(4.5)治理結構改革保持24個執行董事席位發達歐洲國家減少2個執行董事席位選舉產生全部執行董事席位,取消對5個席位的提名制提高執行董事會成員背景的多樣化A.布雷頓森林體系逐步完善 B.全球化受益主體發生改變C.全球治理民主化趨勢加強 D.國際協調配合機制已建立〖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世界)。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在調整份額分配方面,發達國家的投票權比例從60.5%(57.9%)下降到57.7%(55.3%),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投票權比例則從39.5%(42.1%)上升到42.3%(44.7%)。這反映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影響力增強,由此可知,IMF的改革方案使得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同時IMF的治理結構也更加民主化和多元化,C項正確;布雷頓森林體系在20世紀70年代就趨于瓦解,排除A項;材料主要說明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治理中的地位上升,沒有提及全球化受益主體,排除B項;國際協調配合機制建立在二戰之后,但是材料主要講解全球治理民主化趨勢,國際協調配合機制只是材料信息的表面現象,排除D項。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滿分52分,其中第17題12分,第18題16分,第19題12分,第20題1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華民族很早就認識到“和而不同”,形成重視人與自然、人與人、民族與民族之間和諧的生態價值與人文倫理觀。從秦朝開始,中國形成了以漢族為主、其他民族并蓄的民族模式,漢族文化兼容其他民族文化,成為歷史發展的主流。中華文化以儒家學說為主脈絡,也吸收了道、墨、陰陽等家的思想。除此之外,伊斯蘭教、基督教也進入中華文明之中,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摘編自王雅琴《中華文明包容性發展的三重價值思考》材料二隨著大批傳教士將中國歷史、政治、哲學等信息傳入歐洲,不少中國典籍也被翻譯過去。啟蒙運動以中國哲學的理性批判神學蒙昧與封建專制。其造就的社會文化土壤,產生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空想社會主義吸取了孔子的大同思想,德國古典哲學受到《周易》和老子辯證法的影響,“使政治經濟學成為一門科學”的法國重農學派推崇儒家的仁政思想。19世紀以來,西方現代化成就在全球獨占鰲頭,但兩次世界大戰,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困境:天人關系單向化、人與人關系功利化、身心關系物質化。面對這些問題,中國哲學顯示出了世界性的普遍意義:它蘊含著人類超越現代文明困境的智慧。——摘編自陳衛平《中國傳統哲學對歐美思想的歷史影響》(1)據材料一,概括中華文化的突出特征,并指出這一特征的表現。(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答案〗(1)特征:開放包容,兼收并蓄。表現:形成了漢族文化兼容其他民族文化的民族文化模式;中華文化以儒家學說為主體,同時也吸收了道、墨、陰陽等家的思想,形成了多元的文化體系;對于外來文化融入中華文明之中,使其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2)世界意義:為西方近代的思想發展提供了提供文化經驗;為現代文明困境的突破提供了新的思路;對于解決西方文明中出現的天人關系單向化、人與人關系功利化、身心關系物質化等問題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的中國。第一小問特征,根據材料一“中華民族很早就認識到‘和而不同’”與“除此之外,伊斯蘭教、基督教也進入中華文明之中,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特征是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第二小問表現,根據材料一“從秦朝開始,中國形成了以漢族為主、其他民族并蓄的民族模式,漢族文化兼容其他民族文化,成為歷史發展的主流”可知,形成了漢族文化兼容其他民族文化的民族文化模式;根據材料一“中華文化以儒家學說為主脈絡,也吸收了道、墨、陰陽等家的思想。”可知,中華文化以儒家學說為主體,同時也吸收了道、墨、陰陽等家的思想,形成了多元的文化體系;根據材料“除此之外,伊斯蘭教、基督教也進入中華文明之中,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對于外來文化融入中華文明之中,使其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小問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現代的世界。根據材料二“空想社會主義吸取了孔子的大同思想,德國古典哲學受到《周易》和老子辯證法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形成了漢族文化兼容其他民族文化的民族文化模式;根據材料二“它蘊含著人類超越現代文明困境的智慧。”可知,為現代文明困境的突破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據材料二“ 但兩次世界大戰,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困境:天人關系單向化、人與人關系功利化、身心關系物質化。”可知,對于解決西方文明中出現的天人關系單向化、人與人關系功利化、身心關系物質化等問題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02年,荷蘭國會通過決議,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公司——東印度公司。該公司由國會給予特許證,有權用國會名義發動戰爭,簽訂條約等。其成立后,一方面攻奪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印度尼西亞的據點;一方面把以前各公司分別設立的收購站統一起來,改為聯合公司的商館。為保證高額利潤,東印度公司實行壟斷貿易制度,獨占了產品交換的全過程。公司還與巴利等島嶼的封建主締結供應奴隸的協定,并到中國東南沿海擄掠中國居民到印度尼西亞為奴。荷蘭殖民者通過這些殖民方式,從印度尼西亞掠奪了大量財富,到1650年公司年平均利潤率競高達500%。——摘編自崔連仲等《世界通史·近代卷(下)》材料二1876年11月底,李鴻章派唐廷樞籌辦開平煤礦事宜。經過詳細的測算和調查,唐廷樞擬定《直隸開平礦務局章程》,規定開平礦務局按照官督商辦的方式組織,額定資本100萬兩,各廠礦司事在股東中遴選,產品“按照市面價值,先聽機器局取用”。1878年8月,開平礦務局正式成立。唐廷樞認為“欲使開平之煤大行,以奪洋商之利,……茍非由鐵路運煤,誠恐終難振作”。1880年,自胥各莊修筑一條長15華里的鐵路,直通礦區,這是中國自建的第一條貨運鐵路。1881年,由李鴻章奏準,開平生產的煤每噸征收稅銀由六錢七分二厘改為一錢,大大加強了開平煤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80年代結束時,天津市場上的洋煤從原來的將近20萬噸,降至僅120余噸。——摘編自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1)據材料一,概括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基本情況,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建立的背景。(2)據材料二,概括開平礦務局經營管理方式主要特征。結合所學知識并與材料一比較,指出開平礦務局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不同。(3)綜合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商業經營方式的轉變在國家發展中的作用。〖答案〗(1)基本情況:性質: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公司;本質:荷蘭殖民擴張的重要手段;經營方式:實行壟斷貿易制度,獨占產品交換全過程。背景: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國家進行對外殖民擴張;荷蘭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市場與資金;荷蘭政府對海外擴張的支持,提供了政策和軍事上的保障。(2)特征:官督商辦的經營方式;以滿足政府需求為主要經營目的;重視技術創新;強調與外國企業的競爭作用。不同:開平礦務局是官督商辦,而東印度公司是股份制公司;開平礦務局更注重國內市場的需求和技術創新,東印度公司則以海外殖民和高額利潤為目標;開平礦務局受政府監督,東印度公司則擁有更多的政府授權權力。(3)作用:商業經營方式的轉變,有利于集中資本,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合理的稅收政策和經營管理方式可以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利于推進科技創新。〖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類與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的世界。第一小問基本情況,根據材料一“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公司——東印度公司。”可知,其性質為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公司;根據材料一“其成立后,一方面攻奪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印度尼西亞的據點;一方面把以前各公司分別設立的收購站統一起來,改為聯合公司的商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本質是荷蘭殖民擴張的重要手段;根據材料一“為保證高額利潤,東印度公司實行壟斷貿易制度,獨占了產品交換的全過程”可知,其經營方式是實行壟斷貿易制度,獨占產品交換全過程。第二小問背景,根據材料一“1602年,荷蘭國會通過決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國家進行對外殖民擴張;根據材料一“為保證高額利潤,東印度公司實行壟斷貿易制度,獨占了產品交換的全過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荷蘭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市場與資金;根據材料一“該公司由國會給予特許證,有權用國會名義發動戰爭,簽訂條約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荷蘭政府對海外擴張的支持,提供了政策和軍事上的保障。【小問2】本題是特點類與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的中國。第一小問特征,根據材料二“規定開平礦務局按照官督商辦的方式組織”可知,官督商辦的經營方式;根據材料二“按照市面價值,先聽機器局取用”可知,以滿足政府需求為主要經營目的;根據材料二“茍非由鐵路運煤,誠恐終難振作”可知,重視技術創新;根據材料二“80年代結束時,天津市場上的洋煤從原來的將近20萬噸,降至僅120余噸。”可知,強調與外國企業的競爭作用。第二小問不同,根據材料一“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公司”與材料二“規定開平礦務局按照官督商辦的方式組織”可知,開平礦務局是官督商辦,而東印度公司是股份制公司;根據材料二“茍非由鐵路運煤,誠恐終難振作”與材料一“公司還與巴利等島嶼的封建主締結供應奴隸的協定,并到中國東南沿海擄掠中國居民到印度尼西亞為奴”可知,開平礦務局更注重國內市場的需求和技術創新,東印度公司則以海外殖民和高額利潤為目標;根據材料二“規定開平礦務局按照官督商辦的方式組織,額定資本100萬兩,各廠礦司事在股東中遴選”與材料一“有權用國會名義發動戰爭,簽訂條約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開平礦務局受政府監督,東印度公司則擁有更多的政府授權權力。【小問3】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現代的世界。根據材料一“為保證高額利潤,東印度公司實行壟斷貿易制度,獨占了產品交換的全過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業經營方式的轉變,有利于集中資本,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根據材料二“由李鴻章奏準,開平生產的煤每噸征收稅銀由六錢七分二厘改為一錢,大大加強了開平煤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可知,合理的稅收政策和經營管理方式可以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根據材料二“茍非由鐵路運煤,誠恐終難振作”可知,有利于推進科技創新。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歷史展覽館(注:歷史展覽館整體為“工”字形建筑,采用傳統柱廊式結構,東西兩面共28根圓柱。館藏2600余幅圖片、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紀念館是積淀器物、場景、形象的“記憶之場”,它以特定空間組織的敘事框架勾連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的互動,在建構和形塑歷史認同中具有獨特作用。指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歷史展覽館是國內目前單體規模最大、功能最全面、地位最重要的國家級展覽館。它從建館之日起就承載著全過程、全方位、全景式展示不懈奮斗、不怕犧牲、為民造福,同時不斷進行理論探索、加強自身建設的歷程的重要使命。——摘編自曾楠《紀念館的記憶敘事對歷史認同的建構與形塑》閱讀材料,提取信息,撰寫一篇“歷史展覽館”的展館簡介。(要求:主題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成文,敘述完整;邏輯嚴密,條理清晰)〖答案〗主題:歷史展覽館——黨的歷史基因庫。歷史展覽館以其獨特的“工”字形設計,象征著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地位,體現了黨與人民群眾緊密相連的歷史淵源。建筑采用了傳統的柱廊式結構,東西兩面矗立著28根圓柱,每一根都仿佛在訴說著黨的歷史長河中的一段段輝煌篇章。走進展覽館,觀眾仿佛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館內收藏了超過2600幅珍貴圖片和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這些寶貴的歷史遺存如同時間的碎片,拼湊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每一張照片、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講述著從成立之初到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偉大復興的艱辛歷程。歷史展覽館作為國內單體規模最大、功能最全面、地位最重要的國家級展覽館,它的建立是對黨的歷史的一次深刻回顧,也是對未來的一次堅定展望。它不僅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立體的黨史教科書,激勵著每一位中國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沿著指引的道路奮勇前進。在這里,歷史與現實交織,傳統與創新共融。歷史展覽館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生動的展示手法,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讓每一位參觀者在感受歷史魅力的同時,更加堅定了對黨的信仰和對國家的熱愛。〖解析〗本題是論述題之歷史短文撰寫類,時空是現代的中國。首先,依據材料,確定主題。根據材料“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主題是歷史展覽館——黨的歷史基因庫。其次,依據材料信息結合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相關史實進行說明。根據材料“歷史展覽館整體為“工”字形建筑,采用傳統柱廊式結構,東西兩面共28根圓柱”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歷史展覽館以其獨特的“工”字形設計,象征著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地位,體現了黨與人民群眾緊密相連的歷史淵源。建筑采用了傳統的柱廊式結構,東西兩面矗立著28根圓柱,每一根都仿佛在訴說著黨的歷史長河中的一段段輝煌篇章;根據材料“館藏2600余幅圖片、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走進展覽館,觀眾仿佛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館內收藏了超過2600幅珍貴圖片和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這些寶貴的歷史遺存如同時間的碎片,拼湊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每一張照片、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講述著從成立之初到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偉大復興的艱辛歷程;根據材料“它從建館之日起就承載著全過程、全方位、全景式展示不懈奮斗、不怕犧牲、為民造福,同時不斷進行理論探索、加強自身建設的歷程的重要使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歷史展覽館作為國內單體規模最大、功能最全面、地位最重要的國家級展覽館,它的建立是對黨的歷史的一次深刻回顧,也是對未來的一次堅定展望。它不僅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立體的黨史教科書,激勵著每一位中國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沿著指引的道路奮勇前進。最后,總結歸納,升華中心。在這里,歷史與現實交織,傳統與創新共融。歷史展覽館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生動的展示手法,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讓每一位參觀者在感受歷史魅力的同時,更加堅定了對黨的信仰和對國家的熱愛。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后,阿以矛盾更趨尖銳。美蘇為了各自的利益,力圖在中東維持一種“不戰不和”的局面。為了沖破僵局,1973年10月6日,埃及、敘利亞分別攻擊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領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在戰爭中,阿拉伯石油輸出國以石油為武器,采用提價、減產、禁運、國有化、增加本國股份權等措施,掀起了一場偉大的石油斗爭,以配合埃、敘前線國家的戰斗。石油斗爭震撼了世界,特別沉重地打擊了一味偏袒以色列的美國。由于石油禁運,美國發生能源危機。此外,西歐共同體和日本相繼發表聲明,表示了不同于美國的看法。10月2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這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的石油斗爭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它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保障民族經濟權益的斗爭。大大加強了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的經濟實力。1973~1981年,六個海灣產油國的石油收入達到8791億美元。——摘編自徐天新等《世界通史(當代卷)》(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第四次中東戰爭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第四次中東戰爭的影響。〖答案〗(1)背景:第三次中東戰爭后,阿以之間的矛盾加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政治博弈;阿拉伯國家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的經濟影響力上升。(2)影響:鼓舞了第三世界國家捍衛國家主權和保障民族經濟權益的斗爭;引發石油能源危機,沖擊當時的國際經濟格局;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的經濟實力得到了加強,提升了這些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沒有解決阿以之間的根本矛盾,為后續的沖突和地區不穩定埋下了隱患,也加深了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之間的分歧。〖解析〗【小問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現代的世界。根據材料“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后,阿以矛盾更趨尖銳”可知,第三次中東戰爭后,阿以之間的矛盾加劇;根據材料“美蘇為了各自的利益,力圖在中東維持一種‘不戰不和’的局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政治博弈;根據材料“在戰爭中,阿拉伯石油輸出國以石油為武器,采用提價、減產、禁運、國有化、增加本國股份權等措施,掀起了一場偉大的石油斗爭,以配合埃、敘前線國家的戰斗”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國家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根據材料“石油斗爭震撼了世界,特別沉重地打擊了一味偏袒以色列的美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的經濟影響力上升。【小問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現代的世界。根據材料“它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保障民族經濟權益的斗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鼓舞了第三世界國家捍衛國家主權和保障民族經濟權益的斗爭;根據材料“ 美國發生能源危機。此外,西歐共同體和日本相繼發表聲明,表示了不同于美國的看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引發石油能源危機,沖擊當時的國際經濟格局;根據材料“ 大大加強了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的經濟實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的經濟實力得到了加強,提升了這些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和影響力;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沒有解決阿以之間的根本矛盾,為后續的沖突和地區不穩定埋下了隱患,也加深了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之間的分歧。江蘇省連云港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考生在答題前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1.本試卷共6頁,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必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共16題,每題3分,共計4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下表為《周禮》中的營國思想選址都城方位與朝向求“正”,位于地之中央。總體規劃天子王權至高無上;各級諸侯城、道路,按所屬等級逐級低于王城。功能分區王城劃分九個方塊;宮城以內外分之。市場按時間及對象分為大市、朝市和夕市幾種。據此可知,周朝()A.神權統治色彩濃厚 B.城市建設趨于制度化C.城市建設初具規模 D.中央集權體制已建立〖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周朝(中國)。根據材料“天子王權至高無上;各級諸侯城、道路,按所屬等級逐級低于王城。”與“王城劃分九個方塊;宮城以內外分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周朝城市的總體規劃中天子王權至高無上,各級諸侯城、道路按所屬等級逐級低于王城,這顯示了城市建設的等級制度。其功能分區中王城劃分九個方塊,宮城以內外分之,以及市場的分類管理,這些都是城市建設制度化的體現,由此可以看出周朝的城市建設有著明顯的制度化和規范化特征,B項正確;神權統治色彩濃厚主要與“天子王權至高無上;各級諸侯城、道路,按所屬等級逐級低于王城”等部分材料相符,沒有放映整體材料,排除A項;材料體現西周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不是只涉及規模,排除C項;中央集權體制建立在秦朝,不是在周朝,排除D項。故選B項。2.如圖為“東南亞地區出土漢朝文物地點示意圖”,該圖可用來佐證()A.物質交流促進文明審美趨同 B.越南是貿易的主要對象C.漢文化邁向世界的歷史圖景 D.西漢大一統的強盛氣象〖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圖中展示了在東南亞地區有漢朝文物出土,這可以說明漢朝文化在東南亞地區有所傳播,體現了漢文化邁向世界的一個方面,C項正確;從圖中并不能直接看出文明審美趨同這一信息,漢朝與東南亞地區的文化是有差別的,排除A項;圖中只是顯示了東南亞地區出土漢朝文物的地點,不能就此得出越南是主要貿易對象的結論,排除B項;圖中主要體現的是漢朝文物在東南亞地區的分布情況,與西漢大一統的強盛氣象聯系不緊密,排除D項。故選C項。3.永嘉之后,塢堡在北方出現并日漸增多。它在組織生產勞動、抵御外部侵略的同時還通過制定法律條文以保證組織內部的正常運行。此外,它還“制為婚姻嫁娶之禮,興舉學校講授之業”。由此可知,塢堡()A.推進了國家統一局面的形成 B.穩定了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C.發揮了基層治理與教化職能 D.遏制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發展〖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它在組織生產勞動、抵御外部侵略的同時還通過制定法律條文以保證組織內部的正常運行”“制為婚姻嫁娶之禮,興舉學校講授之業”和所學可知,塢堡是地方豪強為保護自身而修建的小型城堡,具有基層治理與教化職能,C項正確;塢堡是國家分裂的產物,排除A項;魏晉時期,南方經濟得到開發,北方經濟重心地位受到沖擊,排除B項;塢堡本身就是割據勢力的一種,排除D項。故選C項。4.北宋時,市鎮的監鎮官主要負責商稅、酒稅的征收,兼領煙火公事,“其余婚田詞訴并不得受理”。到南宋時,監鎮官“系在文武京官以上,及許斷杖罪以下公事。”這一變化,折射出當時()A.政府加強了對市鎮的直接管理 B.市鎮社會趨于復雜化和城市化C.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成效顯著 D.市鎮管理更加精細化和規范化〖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南宋時期,監鎮官的地位提高,權力擴大,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市鎮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活動的增多,市鎮社會變得越來越復雜,這就需要監鎮官承擔更多的管理職責,以便更有效地維持市鎮的秩序,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宋朝政府放松了對市鎮的直接管理,不是“加強”,排除A項;“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成效顯著”表現部分材料,材料主要講述的是市鎮社會趨于復雜化,排除C項;“市鎮管理更加精細化和規范化”市鎮的監鎮官權力變化的結果,但它們并不是直接反映這一變化的原因或本質,排除D項。故選B項。5.清人沈赤然在《寒夜叢談》追記:“煙草……崇禎初重法禁之不止,末年遂遍地種矣。余兒時民食此者尚少,迨二十年后,男女老少,無不手一管,腰一囊。”嘉慶時,在《黑龍江外記》一書中亦記載道:“達呼爾敬客以煙為最。”由此可見,這一特產作物的種植()A.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 B.促進了經濟結構變革C引發了傳統習俗變動 D.催生了近代煙草工業〖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清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余兒時民食此者尚少,迨二十年后,男女老少,無不手一管,腰一囊”“達呼爾敬客以煙為最”可知,明清時期,伴隨著煙草的引入,民眾由吸食者尚少到“男女老少,無不手一管,腰一囊”,且用來招待客人,說明的是煙草種植引發傳統習俗的變革,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煙草種植對社會習俗的影響,得引發經濟結構變革,排除B項;近代工業產生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6.在京師同文館的動員下,諸多省份創立了以西方語言為主要教育內容的武備學堂和技術院所,如福州船政學堂、天津水師學堂、湖北的武備學堂。這些建立的學堂()A.適應了軍事強國的需要 B.突破了中體西用思想的羈絆C.喚醒了救亡圖存的意識 D.開啟了國人學習西方的歷程〖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洋務運動建立的這些學堂主要是在清朝末期,面對列強的侵略和國內外的壓力,清政府意識到需要改革軍事和科技教育,以提升國家的軍事實力和工業技術水平。這些學堂的建立,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當時中國希望成為軍事強國的需要,A項正確;這些建立的學堂是中體西用思想的體現,沒有突破了中體西用思想的羈絆,排除B項;雖然這些學堂的建立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國家危亡的認識,但它們本身并不足以全面喚醒整個國家的救亡圖存意識,排除C項;開啟了國人學習西方的歷程的是鴉片戰爭,排除D項。故選A項。7.1906年,頤安主人在《滬江商業市景詞》中描繪了這種現象:“近來牛痘種人多,創自西醫妙若何。苗入臂間三兩點,并無危險起風波。”“電能善走達全身,制帶圍腰治病人。化學西醫新創出,消除宿疾效如神。”這種現象表明,西醫引入()A.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的認可 B.促進了衛生防疫事業的發展C.逐漸轉變了人們的醫學觀念 D.實現了中國醫學科學的進步〖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電能善走達全身,制帶圍腰治病人。化學西醫新創出,消除宿疾效如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詩句中提到的牛痘疫苗接種和電療都是西醫特有的治療方法,這些新的治療方法的出現和效果的顯現,無疑會對人們的醫學觀念產生影響,使人們逐漸接受和認同西醫,C項正確;材料只是描述了西醫治療方法的效果,沒有涉及到社會各階層的反應,無法得出“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的認可”的結論,排除A項;牛痘疫苗接種是一種重要的衛生防疫措施。然而,題目中的詩句只是描述了牛痘疫苗接種的效果,沒有涉及到衛生防疫事業的發展,排除B項;材料只是描述了西醫治療方法的效果,沒有涉及到中國醫學科學的進步和實現,排除D項。故選C項。8.如圖為1922年2月在《申報》上刊登的一幅漫畫。該漫畫()A.營造了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 B.契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潮流C.體現了黨對勞工權益的重視 D.表明愛國救亡運動進入新階段〖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漫畫信息“勞工神圣”與“最光明的旗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2年是成立后的第二年,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而《申報》的漫畫“勞工神圣”強調對于勞動與勞工的歌頌,這有利于營造了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A項正確;材料主要表述對于對于勞工的歌頌與對勞動的贊揚,沒有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潮流,排除B項;《申報》不是黨的報刊,也沒有表示漫畫“勞工神圣”與黨的聯系,無法得出“體現了黨對勞工權益的重視”的結論,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愛國救亡運動發展歷程,無法得出“表明愛國救亡運動進入新階段”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A項。9.如圖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華工)國際遷移的流向和分布圖”,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移民階段性特征明顯 B.契約移民是主要形式C.移民的規模不斷擴大 D.大洋洲是主要遷入地〖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根據材料信息可知,1876-1900年,華工流向主要有8個方向,并且以馬來半島與東印度群島為主,在1901-1925年,華工流向主要有5個方向,以東印度群島為主,由此可知,移民階段性特征明顯,A項正確;材料主要體現(華工)國際遷移的流向和分布,沒有體現契約移民的比重,無法得出“契約移民是主要形式”的結論,排除B項;1876-1900年的移民人數在70萬以上,而1901-1925年的移民人數在65萬左右,其規模在縮小,排除C項;根據材料可知,大洋洲的移民比重在1%-2%左右,“大洋洲是主要遷入地”的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選A項。10.1980年,中共中央下發文件,明確提出要允許有選擇地在城鎮、郊區、工礦區開辦個體經濟,國家給予個體私營業主以必要的保護。到了1983年,我國城鄉個體從業人員達到746.5萬,解決了大量無業人員和返城知青的就業問題。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城市改革全面展開 B.經濟體制改革有序推進C.冤假錯案得以平反 D.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在1980年代初期,中國開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其中包括允許和鼓勵個體經濟發展。這為大量的無業人員和返城知青提供了就業機會,從而推動了個體經濟的快速發展,B項正確;城市改革全面展開在1984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冤假錯案得以平反主要涉及政治領域,但是材料主要表現當時社會的經濟領域的發展,排除C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在21世紀初期,排除D項。故選B項。11.如圖條款為《漢謨拉比法典》中關于“國家賠償”的有關規定,這些規定()第23條:如果強盜沒有被抓到,被搶的人應在神前中明他所被搶的東西,搶劫發生地區的城市或市長應賠償他的損失。第24條:如果是生命被害,那么城市或市長應付給他的親人一明那銀子。A.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立法原則 B.旨在宣揚君權神授C.緩和了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 D.明確了臣民的義務〖答案〗C〖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次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目的題、影響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的巴比倫王國。材料“如果強盜沒有被抓到,被搶的人應在神前中明他所被搶的東西,搶劫發生地區的城市或市長應賠償他的損失”“如果是生命被害,那么城市或市長應付給他的親人一明那銀子”體現的是《漢謨拉比法典》具有一定的人文關懷,這對于緩和階級矛盾具有積極作用,C項正確;《漢謨拉比法典》維護的是奴隸主階級的利益,非以人為本的立法原則,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君權神授的說法,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臣民的義務,排除D項。故選C項。12.據考古發現,在位于阿富汗東北部阿伊?哈努姆城(公元前4世紀末至前2世紀下半葉)的神廟建筑中,發現了融合波斯方形三級臺階基座和希臘圓鼓基座的柱基。此外,還發現了在埃及廣為流行的棕桐紋飾。這些考古發現印證了()A.波斯帝國內文化交流加強 B.羅馬帝國推行文化包容的政策C.埃及文化的影響逐漸擴大 D.希臘化時代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公元前4世紀末至前2世紀下半葉的亞歐。根據材料“在位于阿富汗東北部阿伊?哈努姆城(公元前4世紀末至前2世紀下半葉)的神廟建筑中,發現了融合波斯方形三級臺階基座和希臘圓鼓基座的柱基。此外,還發現了在埃及廣為流行的棕桐紋飾”和所學可知,這主要是因為亞歷山大征服及“希臘化”政策的產物,反映出希臘化時代文化的交流與融合,D項正確;公元前4世紀末,亞歷山大已經滅亡波斯,排除A項;羅馬帝國建立于公元前27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文化的融合,非埃及文化的影響逐漸擴大,排除C項。故選D項。13.中世紀時,基督教教士、僧侶被教導“只有進行謄抄,上帝才寬赦他們的罪惡。”他們負責對古典作家手稿進行謄寫、校對,因此掌握了書籍的制造與收藏權。這一現象表明他們()A.控制著西歐社會的精神生活 B.重視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C.擁有著舉足輕重的社會地位 D.推動古典文化的傳承發展〖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的歐洲。根據材料“他們負責對古典作家手稿進行謄寫、校對,因此掌握了書籍的制造與收藏權”和所學可知,基督教士、僧侶這一行為在客觀上有助于西歐文化的保存,為后來的文藝復興運動奠定基礎,D項正確;中世紀的教會控制西歐社會的精神生活,但是材料未涉及該說法,排除A項;材料與民族文化傳承、保護的說法無關,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基督教教士、僧侶的社會地位,強調的是古典文化的傳承,排除D項。故選D項。14.1802年,英國議會通過了第一部工廠法。1824年,英國廢除了禁止工人結社的法律,工人可以公開為自己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權益進行斗爭。1834年,英國政府出臺了《濟貧法修正案》,改善了濟貧狀況。1847年,英國實行《十小時工作法》。這反映出英國()A.社會保障體系臻于完善 B.運用社會立法緩和社會矛盾C.民主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D.工人運動取得突破性的勝利〖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英國。根據材料“1824年,英國廢除了禁止工人結社的法律,工人可以公開為自己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權益進行斗爭”“1834年,英國政府出臺了《濟貧法修正案》,改善了濟貧狀況。1847年,英國實行《十小時工作法》”和所學可知,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英國議會不斷通過立法來維護工人權益,這有助于緩和社會矛盾,B項正確;受時代局限性影響,當時的社會保障體系并不完善,排除A項;材料與民主化程度無直接關系,排除C項;當時工人運動并未取得突破性勝利,排除D項。故選B項。15.某知名學者認為:“在影響印度政治和精神發展的單個事件中,影響最大的恐怕就是俄國革命。”印度愛國者莫爾維?巴拉卡土拉也提到:“在俄國地平線上出現了人類解放的曙光,照耀幸福日子的太陽就是列寧。”學者們的見解體現了()A.印度工人運動接受了列寧主義指導 B.社會主義得到印度各界普遍認同C.十月革命鼓舞了印度民族解放運動 D.印度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世界)。從題干中“影響最大的恐怕就是俄國革命”“在俄國地平線上出現了人類解放的曙光”等表述來看,可以看出十月革命對印度產生了影響,而十月革命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這很可能鼓舞了印度的民族解放,C項正確;題干中只是說俄國革命對印度政治和精神發展有影響,并沒有明確提及印度工人運動接受了列寧主義,排除A項;“印度各界普遍認同”說法過于絕對,題干中只是個別學者的觀點,并不能代表印度各界,排除B項;印度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標志是1908年孟買工人大罷工,排除D項。故選C項。16.下表為2010年IMF批準的改革方案。該方案反映出()IMF份額改革方案2008年2010年總份額(億SDR)23844768調整份額分配(投票權)(%)發達國家60.5(57.9)57.7(55.3)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39.5(42.1)42.3(44.7)保護低收入國家不變份額(投票權)(%)3.2(4.5)3.2(4.5)治理結構改革保持24個執行董事席位發達歐洲國家減少2個執行董事席位選舉產生全部執行董事席位,取消對5個席位的提名制提高執行董事會成員背景的多樣化A.布雷頓森林體系逐步完善 B.全球化受益主體發生改變C.全球治理民主化趨勢加強 D.國際協調配合機制已建立〖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世界)。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在調整份額分配方面,發達國家的投票權比例從60.5%(57.9%)下降到57.7%(55.3%),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投票權比例則從39.5%(42.1%)上升到42.3%(44.7%)。這反映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影響力增強,由此可知,IMF的改革方案使得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同時IMF的治理結構也更加民主化和多元化,C項正確;布雷頓森林體系在20世紀70年代就趨于瓦解,排除A項;材料主要說明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治理中的地位上升,沒有提及全球化受益主體,排除B項;國際協調配合機制建立在二戰之后,但是材料主要講解全球治理民主化趨勢,國際協調配合機制只是材料信息的表面現象,排除D項。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滿分52分,其中第17題12分,第18題16分,第19題12分,第20題1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華民族很早就認識到“和而不同”,形成重視人與自然、人與人、民族與民族之間和諧的生態價值與人文倫理觀。從秦朝開始,中國形成了以漢族為主、其他民族并蓄的民族模式,漢族文化兼容其他民族文化,成為歷史發展的主流。中華文化以儒家學說為主脈絡,也吸收了道、墨、陰陽等家的思想。除此之外,伊斯蘭教、基督教也進入中華文明之中,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摘編自王雅琴《中華文明包容性發展的三重價值思考》材料二隨著大批傳教士將中國歷史、政治、哲學等信息傳入歐洲,不少中國典籍也被翻譯過去。啟蒙運動以中國哲學的理性批判神學蒙昧與封建專制。其造就的社會文化土壤,產生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空想社會主義吸取了孔子的大同思想,德國古典哲學受到《周易》和老子辯證法的影響,“使政治經濟學成為一門科學”的法國重農學派推崇儒家的仁政思想。19世紀以來,西方現代化成就在全球獨占鰲頭,但兩次世界大戰,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困境:天人關系單向化、人與人關系功利化、身心關系物質化。面對這些問題,中國哲學顯示出了世界性的普遍意義:它蘊含著人類超越現代文明困境的智慧。——摘編自陳衛平《中國傳統哲學對歐美思想的歷史影響》(1)據材料一,概括中華文化的突出特征,并指出這一特征的表現。(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答案〗(1)特征:開放包容,兼收并蓄。表現:形成了漢族文化兼容其他民族文化的民族文化模式;中華文化以儒家學說為主體,同時也吸收了道、墨、陰陽等家的思想,形成了多元的文化體系;對于外來文化融入中華文明之中,使其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2)世界意義:為西方近代的思想發展提供了提供文化經驗;為現代文明困境的突破提供了新的思路;對于解決西方文明中出現的天人關系單向化、人與人關系功利化、身心關系物質化等問題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的中國。第一小問特征,根據材料一“中華民族很早就認識到‘和而不同’”與“除此之外,伊斯蘭教、基督教也進入中華文明之中,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特征是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第二小問表現,根據材料一“從秦朝開始,中國形成了以漢族為主、其他民族并蓄的民族模式,漢族文化兼容其他民族文化,成為歷史發展的主流”可知,形成了漢族文化兼容其他民族文化的民族文化模式;根據材料一“中華文化以儒家學說為主脈絡,也吸收了道、墨、陰陽等家的思想。”可知,中華文化以儒家學說為主體,同時也吸收了道、墨、陰陽等家的思想,形成了多元的文化體系;根據材料“除此之外,伊斯蘭教、基督教也進入中華文明之中,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對于外來文化融入中華文明之中,使其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小問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現代的世界。根據材料二“空想社會主義吸取了孔子的大同思想,德國古典哲學受到《周易》和老子辯證法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形成了漢族文化兼容其他民族文化的民族文化模式;根據材料二“它蘊含著人類超越現代文明困境的智慧。”可知,為現代文明困境的突破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據材料二“ 但兩次世界大戰,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困境:天人關系單向化、人與人關系功利化、身心關系物質化。”可知,對于解決西方文明中出現的天人關系單向化、人與人關系功利化、身心關系物質化等問題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02年,荷蘭國會通過決議,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公司——東印度公司。該公司由國會給予特許證,有權用國會名義發動戰爭,簽訂條約等。其成立后,一方面攻奪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印度尼西亞的據點;一方面把以前各公司分別設立的收購站統一起來,改為聯合公司的商館。為保證高額利潤,東印度公司實行壟斷貿易制度,獨占了產品交換的全過程。公司還與巴利等島嶼的封建主締結供應奴隸的協定,并到中國東南沿海擄掠中國居民到印度尼西亞為奴。荷蘭殖民者通過這些殖民方式,從印度尼西亞掠奪了大量財富,到1650年公司年平均利潤率競高達500%。——摘編自崔連仲等《世界通史·近代卷(下)》材料二1876年11月底,李鴻章派唐廷樞籌辦開平煤礦事宜。經過詳細的測算和調查,唐廷樞擬定《直隸開平礦務局章程》,規定開平礦務局按照官督商辦的方式組織,額定資本100萬兩,各廠礦司事在股東中遴選,產品“按照市面價值,先聽機器局取用”。1878年8月,開平礦務局正式成立。唐廷樞認為“欲使開平之煤大行,以奪洋商之利,……茍非由鐵路運煤,誠恐終難振作”。1880年,自胥各莊修筑一條長15華里的鐵路,直通礦區,這是中國自建的第一條貨運鐵路。1881年,由李鴻章奏準,開平生產的煤每噸征收稅銀由六錢七分二厘改為一錢,大大加強了開平煤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80年代結束時,天津市場上的洋煤從原來的將近20萬噸,降至僅120余噸。——摘編自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1)據材料一,概括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基本情況,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建立的背景。(2)據材料二,概括開平礦務局經營管理方式主要特征。結合所學知識并與材料一比較,指出開平礦務局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不同。(3)綜合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商業經營方式的轉變在國家發展中的作用。〖答案〗(1)基本情況:性質: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公司;本質:荷蘭殖民擴張的重要手段;經營方式:實行壟斷貿易制度,獨占產品交換全過程。背景: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國家進行對外殖民擴張;荷蘭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市場與資金;荷蘭政府對海外擴張的支持,提供了政策和軍事上的保障。(2)特征:官督商辦的經營方式;以滿足政府需求為主要經營目的;重視技術創新;強調與外國企業的競爭作用。不同:開平礦務局是官督商辦,而東印度公司是股份制公司;開平礦務局更注重國內市場的需求和技術創新,東印度公司則以海外殖民和高額利潤為目標;開平礦務局受政府監督,東印度公司則擁有更多的政府授權權力。(3)作用:商業經營方式的轉變,有利于集中資本,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合理的稅收政策和經營管理方式可以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利于推進科技創新。〖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類與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的世界。第一小問基本情況,根據材料一“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公司——東印度公司。”可知,其性質為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公司;根據材料一“其成立后,一方面攻奪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印度尼西亞的據點;一方面把以前各公司分別設立的收購站統一起來,改為聯合公司的商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本質是荷蘭殖民擴張的重要手段;根據材料一“為保證高額利潤,東印度公司實行壟斷貿易制度,獨占了產品交換的全過程”可知,其經營方式是實行壟斷貿易制度,獨占產品交換全過程。第二小問背景,根據材料一“1602年,荷蘭國會通過決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國家進行對外殖民擴張;根據材料一“為保證高額利潤,東印度公司實行壟斷貿易制度,獨占了產品交換的全過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荷蘭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市場與資金;根據材料一“該公司由國會給予特許證,有權用國會名義發動戰爭,簽訂條約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荷蘭政府對海外擴張的支持,提供了政策和軍事上的保障。【小問2】本題是特點類與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的中國。第一小問特征,根據材料二“規定開平礦務局按照官督商辦的方式組織”可知,官督商辦的經營方式;根據材料二“按照市面價值,先聽機器局取用”可知,以滿足政府需求為主要經營目的;根據材料二“茍非由鐵路運煤,誠恐終難振作”可知,重視技術創新;根據材料二“80年代結束時,天津市場上的洋煤從原來的將近20萬噸,降至僅120余噸。”可知,強調與外國企業的競爭作用。第二小問不同,根據材料一“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公司”與材料二“規定開平礦務局按照官督商辦的方式組織”可知,開平礦務局是官督商辦,而東印度公司是股份制公司;根據材料二“茍非由鐵路運煤,誠恐終難振作”與材料一“公司還與巴利等島嶼的封建主締結供應奴隸的協定,并到中國東南沿海擄掠中國居民到印度尼西亞為奴”可知,開平礦務局更注重國內市場的需求和技術創新,東印度公司則以海外殖民和高額利潤為目標;根據材料二“規定開平礦務局按照官督商辦的方式組織,額定資本100萬兩,各廠礦司事在股東中遴選”與材料一“有權用國會名義發動戰爭,簽訂條約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開平礦務局受政府監督,東印度公司則擁有更多的政府授權權力。【小問3】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現代的世界。根據材料一“為保證高額利潤,東印度公司實行壟斷貿易制度,獨占了產品交換的全過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業經營方式的轉變,有利于集中資本,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根據材料二“由李鴻章奏準,開平生產的煤每噸征收稅銀由六錢七分二厘改為一錢,大大加強了開平煤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可知,合理的稅收政策和經營管理方式可以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根據材料二“茍非由鐵路運煤,誠恐終難振作”可知,有利于推進科技創新。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歷史展覽館(注:歷史展覽館整體為“工”字形建筑,采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山西省部分學校高三下學期4月模擬考試(省二模)政治試題(含答案)
- 河北旅游職業學院《數字游戲創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南昌市教研室2025屆高三下學期開學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河北省滁州市衡水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三次質量預測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鄭州輕工業大學《體育健美操》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閔行區文萊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中考模擬沖刺卷(提優卷)(三)英語試題文試題含答案
- 江西省宜春市樟樹市2024-2025學年小升初數學高頻考點模擬卷含解析
- 河南臨潁新時代實驗校2025屆初三最后一卷語文試題含解析
-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題理試題(A卷)含解析
- 上海市松江區松江二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學前考試數學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餐飲商戶安全培訓
- 學前教育基礎知識課件 主題3 學前兒童全面發展教育
- 小學數學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系統設計與實施
- 2025中考化學詳細知識點
- 2025陜煤集團榆林化學限責任公司招聘596人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DB23-T 3919-2024 大跨鋼結構技術標準
- 2025河南中煙許昌卷煙廠招聘10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年中國國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建泉州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CNAS-TRL-022:2023《實驗室風險管理指南》
- 第19課 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一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