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傳》優教導學案1_第1頁
《蘇武傳》優教導學案1_第2頁
《蘇武傳》優教導學案1_第3頁
《蘇武傳》優教導學案1_第4頁
《蘇武傳》優教導學案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10《蘇武傳》優教導學案一、認識作者姓名班固字號籍貫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市東)人。朝代東漢榮譽成就開創了我國紀傳體斷代史。生平簡介班固(32——92年),東漢著名的史學家。《后漢書?班固傳》稱他“年九歲,能屬文,誦詩賦。及長,遂博貫載籍,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所學無常師,不為章句,舉大義而已”。其父班彪曾續司馬遷《史記》作《史記后傳》,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繼承父業,在《后傳》基礎上,進一步廣搜材料,編寫《漢書》。后因有人向漢明帝誣告他篡改國史,被捕入獄。其弟班超上書解釋,始得獲釋,被命為蘭臺令史,經過二十多年努力,寫成了《漢書》。漢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隨竇憲出征匈奴,不久竇憲因謀反案被誅,班固也受牽連被捕,死于獄中。《漢書》中的八“表”與“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馬續續成的。主要作品《漢書》作品風格史學家劉知幾說《漢書》“言皆精煉,事甚該密”(《史通?六家》),則是其特色。二、文本知識1.《漢書》班固的《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體例模仿《史記》,但略有變更。全書有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漢高祖,止于王莽,記西漢一代二百三十年間史實。《漢書》評價歷史人物往往從封建正統觀念出發,以儒家的倫理道德作為標準,如對陳涉、項羽加以貶抑,即是顯例。歷來《漢書》與《史記》并稱。2.課文背景漢武帝開始對匈奴進行長期的討伐戰爭,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時間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匈奴的威勢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與漢講和,但雙方矛盾還是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蘇武出使匈奴時,卻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蘇武傳》集中敘寫了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間的事跡,熱烈頌揚了他在敵人面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饑寒壓不倒,私情無所動的浩然正氣,充分肯定了他堅毅忠貞,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3.《漢書》介紹《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漢書》是繼《史記》之后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萬字。《漢書》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寫社會各階層人物都以“實錄”精神,平實中見生動,堪稱后世傳記文學的典范,例如《霍光傳》、《蘇武傳》、《外戚傳》、《朱買臣傳》等。除此之外,《漢書》亦記載少數民族歷史。三、字詞歸納1.給加點的字注音。廄監________窺觀________賄賂________姊妹________弓弩________地窖________倉廩________車輦________嚙雪________喟然________2.給下列多音字注音。eq\b\lc\{\rc\(\a\vs4\al\co1(行走,行伍,道行))eq\b\lc\{\rc\(\a\vs4\al\co1(單于,單元,姓單))eq\b\lc\{\rc\(\a\vs4\al\co1(投降,降落))3.根據拼音寫漢字eq\b\lc\{\rc\(\a\vs4\al\co1(kuī視,kuī然,kuī甲))eq\b\lc\{\rc\(\a\vs4\al\co1(賄lù,炮luò,kè守))彈héhài人聽聞言簡意gāieq\b\lc\{\rc\(\a\vs4\al\co1(肝腦tú地,道聽tú說))yú論游yìhuàn洗gē壁4.解釋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方欲發使送武等方:________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會:________會論虞常論:________置幣遺單于幣:________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陰:________私候勝曰。朝夕使人候問武候:________見犯乃死,重負國見:________副有罪,當相坐坐:________白單于白:________廩食不至廩:________扶輦下除除:________誠甘樂之誠:________謝漢使曰謝:________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謁:________秩中二千石秩:________凡隨武還者九人凡:________稍遷至廄監稍:________當死當:________5.積累下面的多義詞eq\b\lc\{\rc\(\a\vs4\al\co1(以狀語武語:,如惠語以讓匈奴語:))eq\b\lc\{\rc\(\a\vs4\al\co1(虞常果引張勝引:,引佩刀自刺引:))eq\b\lc\{\rc\(\a\vs4\al\co1(絕不飲食食:,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食:,廩食不至食:,給其衣食食:))eq\b\lc\{\rc\(\a\vs4\al\co1(方欲發使送武等發:,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發:,恐前語發發:))以①以父任()②譴武以中郎將()③以貨物與常()④狀語武()⑤以老母系寶宮()⑥惠語以讓單于()⑦亦留之以相當()⑧面目以歸漢()⑨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⑩以強壯出()乃①見犯乃死,重負國()②恐漢襲之,乃曰()6.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不顧恩義,畔主背親()與旃毛并咽之()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法令亡常()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前以降及物故()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古義和今義。①皆為陛下所成就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丈人行也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欲因此時降武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且陛下春秋高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武等實在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漢亦留之以相當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臥起操持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以貨物與常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字的用法及意義。單于壯其節()誠甘樂之()欲因此時降武()空以身膏草野()反欲斗兩主()天雨雪()羝乳乃得歸()杖漢節牧羊()武能網紡繳,檠弓弩()惠等哭,輿歸營()9.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2)為降虜于蠻夷。()(3)何以女為見。()(4)子卿尚復誰為乎。()(5)何以復加。()(6)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7)見犯乃死,重負國()(8)皆為陛下所成就()10.背誦課文,照原文填空。(1)修學好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臨淵羨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繩鋸木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入虎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水至清則無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內容探究11.班固(32~92年),字孟堅。________著名的史學家。班固立志繼承父業,編寫的《________》是我國第一部________體________史,體例模仿《史記》,但略有變更。全書有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________篇,起自漢高祖,止于王莽,記西漢一代二百三十年間史實。12.閱讀課文,填空。(1)《蘇武傳》記述了蘇武出使________,面對威脅利誘堅守節操,歷盡艱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跡,生動刻畫了一個“富貴不能淫,________”的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作者組織文章,以________為主,適當運用插敘的方法,依時間的先后進行敘述,脈絡清晰,故事完整。(2)文章的第1、2段,介紹了________。蘇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漢武帝派蘇武護送扣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者還朝,并“厚賂單于”時,“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也是后來單于悍然扣留蘇武一行的原因。(3)文章第3~7段,重點記述了______________的事跡。具體描寫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________軟硬兼施想迫使蘇武投降。接著寫匈奴企圖用______________來消磨蘇武的斗志,直接表現的是蘇武與自然環境做斗爭。第三次是故友________勸降。(4)文章最后三段,介紹了________。蘇武“強壯出”,出使時正當壯年,及回歸故國時已是“須發盡白”,一生大好時光都在煎熬中過去了,作者的嘆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為信念堅執如此確實令人敬佩!13.匈奴招降共有哪幾次?請簡要概括。14.文章并不具體描述蘇武的每一事跡,而是有詳有略,比如文章對衛律和李陵勸降的部分就描寫得特別詳細,為什么作者要這樣處理,用意是什么?15.蘇武是個怎樣的人?

參考答案1.廄jiù窺kuī賂lù姊zǐ弩nǔ窖jiào廩lǐn輦niǎn嚙niè喟kuì2.eq\b\lc\{\rc\(\a\vs4\al\co1(行走xín,行伍hán,道行hén))eq\b\lc\{\rc\(\a\vs4\al\co1(單于chán,單元dān,姓單shàn))eq\b\lc\{\rc\(\a\vs4\al\co1(投降xián,降落jiàn))(此題,“g”變成了小框)3.eq\b\lc\{\rc\(\a\vs4\al\co1(窺視,巋然,盔甲))eq\b\lc\{\rc\(\a\vs4\al\co1(賄賂,炮烙,恪守))eq\b\lc\{\rc\(\a\vs4\al\co1(彈劾,駭人聽聞,言簡意賅))eq\b\lc\{\rc\(\a\vs4\al\co1(肝腦涂地,道聽途說))eq\b\lc\{\rc\(\a\vs4\al\co1(輿論,盥洗))eq\b\lc\{\rc\(\a\vs4\al\co1(游弋,戈壁))4.方:正。會:適逢。論:判決定罪。幣:禮物。陰:暗中。候:拜訪。見:被。坐:株連。白:告訴。廩:倉庫。除:臺階。誠:的確。謝:道歉。謁:拜見。秩:俸祿。凡:總共。稍:逐漸。當:判罪。5.eq\b\lc\{\rc\(\a\vs4\al\co1(語:告訴。,語:說的話。))eq\b\lc\{\rc\(\a\vs4\al\co1(引:招供。,引:拔。))eq\b\lc\{\rc\(\a\vs4\al\co1(食:給他吃的。,食:吃。,食:糧食。,食:食物。))eq\b\lc\{\rc\(\a\vs4\al\co1(發:打發。,發:發動。,發:被揭發。))以:①由于,表原因②③④⑤表憑借的工具手段,把、用、憑⑥⑦⑧表目的,用來,來⑨⑩在乃:①副詞,才②副詞,于是、就6.畔:通“叛”,背叛。旃:通“氈”,毛織品。去:通“弆(jǔ)”,收藏。亡:通“無”,沒有。見:通“現”,顯現。亡:通“無”,沒有。衿:通“襟”,衣襟。決:通“訣”,訣別。以:通“已”,已經。7.①古義:提拔。今義:業績。②古義:老人,長輩。今義:岳父。③古義:趁這時。今義:相當于所以。④古義:年紀。今義:春秋戰國時期或指季節。⑤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⑥古義:抵押。今義:正在(某時某地)。⑦古義:為操和持,兩個詞,“拿著“的意思。今義:料理,辦理/籌劃。⑧古義:財物。今義:指供出售的物品。8.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壯。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降:使動用法,使……投降。膏:使動用法,使……肥沃。斗:使動用法,使……爭斗。雨:名詞做動詞,下。乳:名詞做動詞,生子。杖:名詞做動詞,拄著。網、檠:名詞做動詞,結網、用檠矯正弓弩。輿:名詞做動詞,抬。9.(1)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者漢匈奴使”(2)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于蠻夷為降虜”(3)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見女為”(4)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為誰乎”(5)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復加”(6)判斷句(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