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專用2025屆高三地理上學期8月開學前收心檢測卷01_第1頁
山東專用2025屆高三地理上學期8月開學前收心檢測卷01_第2頁
山東專用2025屆高三地理上學期8月開學前收心檢測卷01_第3頁
山東專用2025屆高三地理上學期8月開學前收心檢測卷01_第4頁
山東專用2025屆高三地理上學期8月開學前收心檢測卷0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山東專用)2025屆高三地理上學期8月開學前收心檢測卷01留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近10年來,越南保持7%左右的年GDP增長率,融入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中關貿易摩擦發生以來,撤離中國市場的玩具、家具、電子、家電等外資企業選擇了越南,但其多數是涉及最終工序的組裝廠,上游、中游的環節仍在中國。中國在過去30年漸漸成長為“世界工廠”,越南則被一些人期盼為下一個“世界工廠”。據此完成1-3題。1.近年來,越南融入國際化進程加快的區位優勢是()A.自然資源豐富,腹地寬闊 B.與中國一衣帶水,交通線密集C.海岸線曲折,貿易港眾多 D.對外貿易暢通,勞動力價格低2.有專家認為,越南難以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其緣由可能是越南()A.以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 B.未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C.過度依靠國際市場 D.工業專業化水平低3.與中國相比,越南工業發展的抗風險實力較低,主要在于越南()A.用地成本較高 B.國內政局不穩 C.國內市場狹小 D.原料源于境外21世紀以來,隨著交通條件不斷改善,青藏高原人口流淌呈現上升趨勢。成都、蘭州、北京、西安、長沙、武漢、重慶、烏魯木齊、昆明、鄭州等城市與青藏高原人口流淌頻繁。探討表明青藏高原人口流淌具有周期性季節變更。在人口流淌高值時段,廣州、天津等與青藏高原人口流淌數量較多;在低值時段,甘肅臨夏、四川綿陽等與之人口流淌數量較多。據此完成4題。4.青藏高原人口流淌高值時段可能出現在()A.2~4月 B.5~6月 C.7~10月 D.11~次年1月擴展強度指數是指城市內某空間單元擴展面積占該城市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非洲國家坦桑尼亞基戈馬市主要以高密度低層建筑、大量貧困人口自發聚居形式擴展,下圖示意2000—2014年基戈馬市建成區擴展強度指數的變更。據此完成5-6題。5.圖示時期,基戈馬市城市化處于()①加速階段②穩定階段③郊區城市化階段④逆城市化階段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推想基戈馬市()A.環境承載力大 B.管理效率高 C.土地利用效率低 D.城市污染少海陸風是沿海地區最突出的大氣運動形式之一。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熱島現象越來越突出,下墊面對大氣的加熱作用有所變更,必定影響大氣的運動狀況。為了探討海陸風的特征,將背景風力處于靜風或弱風狀態,向岸風和離岸風相互轉化時突變角度大于90°的日期定義為典型海陸風日。下圖示意天津市某典型海陸風日2時和16時氣溫分布狀況。據此完成7-9題。7.2時圖中四個站點與市區大氣交換作用最強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8.16時天津東南部氣溫較其他地區偏低的主要緣由是()A.遠離市區,受城市熱島效應影響小 B.地勢較低,山地冷空氣下沉積累C.蒸發旺盛,大氣中水汽含量較大 D.面臨渤海,受海水調整作用顯著9.該日16時天津市最可能出現的現象是()A.海風強于陸風 B.海陸熱力差異減小 C.空氣濕度減小 D.污染物向渤海擴散張教授在西北某地考察日記中寫道:“戈壁灘就是一個自然的‘瑪瑙加工廠’——遠古時期形成的巖石氣孔和縫隙是它的模子,后期巖漿注入為瑪瑙供應原料,周邊礦物為其著色,①使其成為獨立的個體,散落戈壁,②讓它翻滾打磨,終成寶石。”左圖為“戈壁上長滿瑪瑙的石頭照片”,右圖為“地殼物質循環簡圖”。據此完成10-11題。10.為瑪瑙形成供應“模子”的巖石按成因屬()A.甲 B.乙 C.丙 D.丁11.①、②表述的地質作用分別是()A.風力侵蝕風化作用 B.沉積作用流水作用 C.流水侵蝕冰川作用 D.風化作用風力作用我國東部某山地海拔2140-2220米處發育有典型的高山苔原帶,其土壤有機質豐富,但土層較薄,以苔醇地衣和耐寒矮小灌木為主,草本植物僅零星分布于"特別區域"。隨著全球氣候變更,近幾十年來,該山地草本植物不斷入侵苔原帶,而其原有灌木起先萎縮退我國東部某山地發育有典型的高山苔原帶,海拔約2140~2220米,其土壤有機質豐化。調查發覺,該山地不同區域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有顯著差異(下圖)。探討表明,隨著該區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劇,被侵入地區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機質含量呈削減趨勢。據此完成12-13題。12.入侵前草本植物分布的"特別區域"特征為()A.海拔較低、坡度較陡 B.海拔較低、坡度較緩C.海拔較高、坡度較陡 D.海拔較高、坡度較緩13.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機質削減的緣由是()①與灌木相比,草本植物涵養水源實力較強②入侵導致灌木削減,生物量削減,耗水量削減③灌木削減,枯枝落葉量削減,有機質來源量削減④淋溶作用增加,以及草本植物汲取的有機質較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在夜色覆蓋下的內蒙古四子王旗大草原,實現了中國首次月球無人采樣返回。四子王旗(42°N,111°E)隸屬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北與蒙古國接壤。據此完成14-15題。14.12月17日鐵嶺(42°N,123°E)的晝長為9時10分,該日四子王旗日出時刻在北京時間()A.6:00以前 B.6:00-6:30 C.7:00-7:30 D.8:00以后15.嫦娥五號放射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風化作用猛烈 B.三明一中操場旗桿正午影朝正南C.北印度洋斯里蘭卡海疆西行輪船逆風逆水 D.內蒙古草原草色蔥綠二、非選擇題:共55分。考生依據要求作答。1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天工開物》中記載了一種三千多年前的汲水工具——桔槔,它是在一根直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瘦長的杠桿,當中是支點,末端懸掛一個重物,前端懸掛水桶。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這種古老的澆灌方式至今仍在我國某鎮運用,當地人用桔槔汲水,水順著溝渠流入田中,多余水分剛好滲入地下回流入井。(1)繪制圖乙所示區域沿29°45′N地形剖面圖,并描述其地勢特征。(注:橫坐標已標明起始點)(2)說出當地頻繁運用桔槔汲水澆灌方式易造成的問題,并提出應對措施。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位于我國廣東省的石門臺國家級自然愛護區(左圖),自然環境優越,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愛護區內部分山頂或山脊處,分布有斑塊狀草地,草地與森林的交界處,被稱為“假林線”。下右圖為該愛護區內“假林線”在不同海拔分布頻次。探討表明,石門臺“假林線”的形成與長期以來的人類活動及山頂效應(山頂或山脊處的強風、較低的氣溫、貧瘠的土壤不利于森林的發育)關系親密。(1)描述該愛護區內“假林線”在不同海拔的分布頻率特征。(2)簡述該愛護區內“假林線”的形成過程。(3)調查發展,愛護區內“假林線”在山地北坡的高度大于山地南坡,且近年來有上升趨勢。推想其自然成因。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圖所示湖泊為位于尼羅河河口的高封閉性湖泊,東北部與地中海相連,西南部通過運輸河與尼羅河相連。該湖總面積約420k㎡,其中370k㎡為開闊水域,早期是重要的漁業捕撈中心。1970年尼羅河上游大型水利樞紐投入運用。20世紀80年頭后,該湖沉積速率快速增加,N、P等養分元素快增加。(1)分析圖示湖泊早期漁業資源豐富且多樣的緣由。(2)分析上游水利樞紐工程投入運用后,對圖示區域農業發展的影響。(3)推想該湖泊面積變更趨勢,并說明其對湖泊水文生態環境的影響。1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北京,20世紀70年頭及以前建設的工廠漸漸轉產、外遷,留存的大型機器設備、廠房、廠貌等構成了不同類型的工業遺址。這些遺址承載著人們對消逝時間的記憶,對將來探討北京城市文化具有重要價值,應在愛護基礎上加以利用。下圖示意北京市主要工業遺址分布。(1)說明北京市城區主要工業遺址的分布特點。(2)20世紀中后期,北京建成四個主要工業區,試評價當時工業區選址的利與弊。(3)列舉北京市工業遺址的愛護利用帶來的綜合效益。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15:DBCCCCADAADAADA二、非選擇題:16.(1)地勢特征:東西高、中間低,東部最高。(2)問題:地下水位下降。應對措施:修建引水渠,引河水澆灌,削減對地下水的運用量;愛護植被,充分利用植被涵養水源的作用,增加下滲;改進澆灌方式,節約用水。17.(1)隨著海拔的上升,“假林線”出現頻次先上升后降低;主要分布在海拔700-1200米處。(2)伐術、開荒種植、引發火災等人類活動使原有森林遭到破壞;被破壞處因山頂效應森林難以復原,亞熱帶地區的山頂(山脊)處水熱,土壤等條件仍能滿意草類大量生長,形成林草分界線,即假林線。(3)北坡為陰坡,蒸發較弱,土壤水分條件較南坡好,森林復原速度快于南坡。18.(1)水域開闊,魚類資源生存空間較大;地處亞熱帶,水溫相宜;島嶼植被覆蓋面廣,棲息地廣,食物足夠;淡咸水混合,鹽度空間差異大,相宜不同種類魚類生存。(2)不利影響:上游來水、來沙總量削減,湖泊養分物質來源削減,土壤肥力減弱,不利于種植業發展;水生系統發生變更,水生生物里削減,不利于漁業捕撈。有利影響:尼羅河全年向區域輸水,使區域湖泊、農業生產水源補給穩定(3)湖泊面積縮小萎縮。影響:水質下降;生活在湖泊內的生活活動面積削減,不利于生物的多樣性;湖泊含鹽度會上升。19.(1)主要分布在三環路內,大多呈點狀分布;城區中心分布較少,西南部相對集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