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典禮校長發言稿(5篇)_第1頁
大學畢業典禮校長發言稿(5篇)_第2頁
大學畢業典禮校長發言稿(5篇)_第3頁
大學畢業典禮校長發言稿(5篇)_第4頁
大學畢業典禮校長發言稿(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畢業典禮校長發言稿(5篇)大學畢業典禮校長發言稿(通用5篇)大學畢業典禮校長發言稿篇1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今年,我校共有12674名同學畢業,其中,本科生7124人、碩士研究生4233人、博士研究生1004人、外國留學生313人。除部分同學繼續攻讀更高的學位或出國深造外,多數同學將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珞珈山下,夏熟秋實;東湖岸邊,冬去春來。幾年前,同學們躊躇滿志地來到武漢大學,在這里激揚文字,勤學苦讀。圖書館里曾點燃多少憧憬與渴望,林蔭道上曾記錄多少凝思與遐想,田徑場上曾揮灑多少激情與汗水,課堂內外曾展示多少自信與昂揚。珞珈山下難忘的大學生活奏響了同學們青春的華彩樂章。幾年來,你們不僅在學業和思想上取得了長足進步,而且也在學校發展的歷史畫卷中留下了輝煌的一頁。我為能和你們一起與武漢大學同行而感到自豪,為你們的成長和進步而感到欣慰,更為你們即將走向社會、承擔起崇高的社會責任而感到驕傲!今天,是你們人生新的起點。在臨別之際,我作為大家的師長,也作為大家的朋友,提出一些寄語和期望:第一,希望同學們能夠永遠保持一顆進取之心,腳踏實地,追求卓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畢業不是學習的終結,而應該是新的學習階段的開始。在社會的大課堂中,你們將會遇到更為艱難的社會考試,將會面對更為深澀的生活考驗。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們要不怕從最基層做起,學會在困難中修身,踏實做事,誠實為人,立足本職,追求卓越;你們要永遠保持學習和思考的熱情,求知若渴,虛心若愚,不斷探求新知、追求真理,永葆思想的活力;你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長存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永不言退的銳氣和積極進取的朝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進程中,在人類文明進步的偉大實踐中,成就自己的理想和事業。第二,希望同學們能夠時刻堅守一份責任之心,甘于奉獻,勇于擔當。只有對學生、社會、民族和國家負責任的學校,才能培養出對社會、民族和國家負責任的學生;只有為社會、為民族、為國家勇擔責任的學子,才能真正成為國家和民族的精英與棟梁。百余年來,武漢大學的歷史發展無不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休戚相關、緊密相連。我相信,從這所大學走出去的你們,應該有著珞珈有山、雄峙東湖之南、遙踞大江之畔的氣魄,有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品格,更有著“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精神。一個富有智慧和遠見的民族,總是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投向青年。當祖國和人民需要你們的時候,希望同學們能勇挑重擔、攻堅克難,敢于在最困難、最艱苦的地方大顯身手;希望同學們能甘于奉獻,勇于奮進,自覺地站在時代的前列,像你們的歷屆學長那樣,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國家的強盛、為人民的幸福、為中華民族的振興、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第三,希望同學們能夠持久擁有一顆豁達之心,熱愛生活,寬容自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豁達是一種人生的品格,更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和藝術。擁有豁達,我們才能珍惜今天的一切,才能真實地熱愛社會;擁有豁達,我們才能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做到樂觀自信,榮辱不驚;擁有豁達,我們才能具有開闊坦蕩的胸襟,做到大度包容,達觀灑脫。我們要懂得珍愛時間和生命,珍愛工作和生活,珍愛親人和朋友,珍愛我們的人民和祖國。我們要不斷強健體格,砥礪意志,錘煉人格,陶冶性情,以豁達的心態直面人生的高潮與低谷,以寬容的性情對待人生的失落與坎坷,始終自信地去成就有意義、有價值、有創造的未來。同學們,今年5月2日,在同中國農業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殷切希望廣大青年,把愛國主義作為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把勤奮學習作為人生進步的重要階梯,把深入實踐作為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獻社會作為不懈追求的優良品德。我希望同學們以此為圭臬,“自強、弘毅、求是、拓新”,像你們的學長那樣,以學識和才智奉獻社會,以精神和品格影響他人,使武漢大學因你們而更具魅力,更具風采!最近,我在網上看到有位畢業生發的帖子,列出了“畢業之前應該在武大做的最后十件事”,其中包括再爬一次珞珈山,再去凌波門看一眼東湖,再去老圖書館上一次自習,再去梅園小操場看一場電影,再走一次櫻花大道,再在教五樓前的草坪上放一次風箏,再在“國立武漢大學”的牌坊前留一張合影,再向自己最尊敬的老師說一聲再見……幾多歡愉、幾多愁思,幾多成功、幾多挫折,幾多別離、幾多重逢,這一切都將深深地嵌入大家的記憶之中!請同學們記住:珞珈山是每一個武大人永遠的精神家園!希望同學們常回來看看!母校會永遠關注你們、支持你們、歡迎你們!最后,我衷心地祝愿同學們能唱響新時代的畢業歌,做好今日中國平凡之事,成就未來中華棟梁之材!大學畢業典禮校長發言稿篇2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在柳林校區體育館隆重舉行20__屆畢業典禮,并將在嶄新的校旗下為每一位同學舉行授位儀式。在此,我代表學校向圓滿完成學業的20__屆西財學子們致以熱烈的祝賀!向辛勤教導你們的老師、支持你們學習的家人表示誠摯的感謝!回想四年前的夏末秋初,你們意氣風發地走進了這個還在建設中的柳林新校園,開始了最為曼妙的青春歲月。西門外油菜花的金黃、孜孜書院的書香、5。5食堂的小炒、運動場上的飛揚,還有頤德、通博樓的拔地而起、母校55華誕的情滿光華、抗震救災時的相互牽掛……種種過往浮現腦海,都是那么的真切和綿長。就象一位同學寫到的那樣,“還沒有到最后離別的日子,我已經開始懷念。”而今環顧四周,樓宇成群、綠樹成蔭,更有青春中多了一份自信和穩重的你們。四年的相守,縱使我們都未曾做到完美的呈現,我們卻依然為心中的西財而感到溫暖。正是你們的見證與參與,西財的校園才如此充滿活力,如此富有意蘊,如此更顯精彩,我要真誠地感謝你們!今天,各位正站在一個歷史的關鍵點上。我們國家的經濟已經持續30年高速發展,社會保持著充分的活力。與此同時,經濟社會的轉型也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你們——西財學子、未來精英,理應擔當起時代大任。在你們邁向人生新征程之際,我期望:我們的每一個西財學子,都要努力做未來社會的引領者。做未來社會的引領者,需要我們“大氣為人”。大氣是一種人格修養和魅力,體現了獨特的氣質和風度。要大氣,就要保持樂觀勇敢的心態。樹立并堅守高遠的志向,不斷努力跳躍并嘗試觸摸自己的夢想,始終微笑面對困難和挑戰,不怕失敗,愈挫愈勇!要大氣,就要擁有海納百川的胸襟。不分何種職業、無論長者年輕,只要我之不足、學之有益,就要虛心請教、潛心學習;遇到優秀者,既不嫉妒,更不貶斥,而是要善于欣賞和學習別人的優點;面對不同的意見,更需要平和淡定,包容他人的觀點,反思自己的不足。要大氣,就要擁有寬廣而深遠的視野。我們生活的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平坦,地球村的成員也交流得日益頻繁,因此,你們要繼續努力拓展自己的視野和眼光;要細心地觀察社會的發展趨勢,將目光投向遠方,把自身的發展與時代前進的方向緊緊相連!做未來社會的引領者,需要我們“大智謀事”。大智是歷史經緯線“理性”與“激情”完滿結合的一種狀態,體現了人生的靈動和睿智。聰明的人可能很多,但智慧的人可能較少。智慧謀事,需要我們保持從容和淡定。在這個飛速發展、充滿誘惑的世界,自身一定要保持自信、理性、平和的心態,防止急功近利和浮躁情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戒驕戒躁,抵制誘惑。智慧謀事,需要我們學會思考、學會選擇。步入社會,你們將接受社會大熔爐的鍛造,面臨社會大風浪的濾淘,不管眼前的情況多么復雜,你們一定要獨立思考、辨別分析。請同學們記住,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更重要!智慧謀事,還需要我們不斷領悟為人做事的道理,修煉和完善自我,探尋和積累立身處世、達濟天下的人生智慧!做未來社會的引領者,需要我們“大愛行天下”。大愛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石,體現了共通的人生追求與境界。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因為愛,我們的生命得以延續,智慧得以開啟,生活充滿溫情。512汶川大地震,西南財大勇敢地挑起了大學的社會責任,你們也用自身的行動踐行了母校以及“80后”大愛的品格。行走天地間,大愛永相隨。希望你們以感恩之心,愛你們的父母,愛你們的母校和母校的老師,愛你們所愛的人;以博愛之情,關心和幫助身邊那些還處在艱難中的人們;更希望你們牢記“經世濟民孜孜以求”的西財精神,勇敢地承擔起對國家、民族和社會的責任,始終以堅韌、頑強、昂揚的精神投身于學習、工作和生活,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貢獻應有的力量!“大氣為人、大智謀事、大愛行天下”,既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也是人生成就事業的必需。在此我送給大家,希望你們以此為圭臬,做未來社會的引領者,不斷創造屬于西財人的新高度。同學們,就在你們即將遠航之際,草堂茗香著實火了一把,我在這里,看到了你們青春涌動的激情,看到了你們理性從容的處事方式;看到“十億年”同學的那封公開信,看到體育館看球公約的高亮和受追捧,我十分欣慰。你們以家人特有的寬容和理解,共同推進學校的發展!在這里,我想說,我們共同的西南財大,是我們每個西財人生命的一部分,也是我們永遠無法抹去的人生背景。建設高水平西南財大,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去做,要我們一起去做。我確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西財的未來更美好!親愛的同學們:請你們始終記住,千里之行,始于西財。西南財大,永遠是你們美好的精神家園。母校永遠關注你們、祝福你們、歡迎你們!謝謝大家!大學畢業典禮校長發言稿篇3親愛的同學們,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來賓:大家好!看著大家經過了4年、5年的辛勤努力,用汗水換來了今天的榮譽和證書,又將踏上新的征程,我的感受很復雜,希望大家未來發展得更好。今天,我最想告訴大家的就是:人一定要學會反思自己的不足,充分認識自己的不足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最近我收到一位校友的來信,他已經是社會的成功人士,他托我告訴年輕的學弟學妹們,年輕人一定要學會反思自己的不足,一定要學會包容。他在信中講到,公司里每年都招收很多應屆畢業生,他從新進的畢業生身上逐漸感受到了一種和社會文化不相容的東西,那就是走向新的崗位以后,孩子們總是不停地指責單位、抱怨社會,總是在挑出別人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卻很少反思自身的不足。正是在對別人的指責當中,自己的形象以及留給別人的印象大打折扣,慢慢地不被周圍的群體乃至整個社會所接納。或者用一句哲學的話概括:“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恰恰是自己最大的不足”。我之所以跟大家講這些,是因為做人要求我們這樣,大家常說謙虛是一種美德,發現自身的不足,并不斷去彌補它,也是一種美德。看別人要多看別人的長處,看自己,最好是多看自己的不足,只有這樣人才能長進,事業才能進步,社會才能發展。如果我們滿眼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優點、別人的不足,這不僅會助長自身的驕傲情緒,也會助長我們對社會的負面印象,也會導致我們與周圍的群體格格不入。因此,只有發現自身的不足,并不斷去彌補它,多看別人的長處,并不斷把它變為自身的素質,我們才會持續得到提高。我曾經多次說過,越是做大事的人,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事業有成的人,越是謙虛。我曾經和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先生有過很長時間的交談,我們兩人不停地交換意見,那時我剛剛當上校長,我就虛心向他請教大學應該如何培養學生。丁先生說:“這方面我還不如你,你最好請教別人,我真的知之甚少。”這就是一個大科學家的態度,他對自己所不熟悉的事情,直言相告。但是每當和他談起空間科學、實驗物理,他娓娓道來,他會把整個發展史講得一清二楚,他所知道的毫無保留都奉獻給你,分享他的經驗,但對于他不熟悉的領域,絕對一是一,二是二,如實相告,這就是做人的品德。你們即將踏上工作崗位,我只希望你們記住,走向社會的那一刻一定要牢記師長的教誨,記住自己辛勤努力這四年所做出的成績,同時也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初入社會,有很多不足,經驗不足、學識不足,我們需要虛心向他人學習,這是你們事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個看不見別人優點的人,注定是一個不被社會所接受的人,一個不斷發現自身不足的人,未來的希望就向你們招手。大學畢業典禮校長發言稿篇4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學生家長,親愛的畢業生同學們:大家上午好!四年光華,抵擋不住離別一夏。人生匆匆,又到了離別的時刻。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中國政法大學20__屆本科生畢業典禮。這一光榮時刻屬于在座的所有20__屆畢業生。首先,我單方面宣布,你們畢業了!我不得不說,這就是璞玉成璧,破繭成蝶!你們畢業是個奇跡,因為你們本身就是奇跡!你們在這兒這么帥萌,我想問:“你家里人知道嗎?”在此,我代表學校向你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美好的祝愿!向辛勤培養你們的家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精心培育你們的教職員工表達最衷心的感謝!四年前,你們來到祖國的心臟——北京,從此之后,你們就一直駐扎在首都的邊疆——昌平。四年來,你們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在這個“小而美”的校園里,你們收獲了知識,增長了才干,樹立了志向,砥礪了品行,建立了情誼,完善了人格。此外,你們還感受到了夏日宿舍空調的清風,目睹了主樓和端升樓的美容,體驗了課堂上的多元與包容,察覺到了學校爭創一流的大氣與新風。對了,還有圖書館的占座系統,更是讓拂曉狂奔的占座成為一去不返的校園神話。作為校長,我想說,學校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學校四年來的變化和發展,你們是見證者,也是創造者,學校因為你們才變得更加美好。啊,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哈!今天,在與你們話別之際,我忍不住想,大學到底能給你們提供什么?在你們走向社會之后,大學四年的教育,還能留下什么?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對于一所大學而言,具備不具備啟蒙的能力很重要,但對于你們而言,就像康德所說的,能不能自主和自由地運用自己的理性更為重要。在這里,我要對大家提三個希望,與大家共勉!首先,我希望你們做一名堅守“法治天下”理想的聞道之士。法大之大,在其情懷。“經國緯政,法治天下”就是我們教育的大道。對于道理,人們在知曉之后,往往有三種態度,《道德經》上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顯然,我們應該做上士,聞道之后,雖百折千回而不改其志!“凡我在處,即是法大。”說的就是對道的堅守,一種慎獨的功夫。但是“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光我們自己堅守還不夠,我們還要努力,讓法治的理想成為社會的共識,讓法治成為這個大時代的價值訴求,讓法治成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清華大學的何兆武教授在《上學記》中說,要想實現幸福,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你必須覺得個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另一方面,整個社會的前景,也必須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會整體腐敗下去,個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所以,我們必須團結更多的人共同奮斗。去年熱播的電視劇《瑯琊榜》,想必很多同學都看過了。劇中,“赤子之心”被反復強調。毫無疑問,當下的你們,都懷揣一顆赤子之心。可是在走出象牙塔之后,你們是否還能夠保持這份情懷?我并不打算向你們兜售冠冕堂皇的東西,只是希望你們能夠記住,“經國緯政,法治天下”不僅僅是一句被印在校園紀念冊上的話,而應當鐫刻在每一位同學的心里。或許在你們踏入社會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你們會直面理想和現實之間的鴻溝,你們會遭遇法治信念受到挫折的窘境,甚至你們會覺得這句話虛空縹緲,我無法要求你們永遠“偉光正”和“高大上”,但是,我期望你們能夠勿忘初心、久久為功,堅定法治信念,堅守法律底線。如能夠做到這兩點,你們就算堅持住了一顆九死不悔的赤子之心。其次,我希望你們做一名“困而知,勉而行”的棟梁之才。《中庸》上說:“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大家今天畢業,做到了生而知之,學而知之,未來走向社會,還要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去體察以往知識經驗的利弊,更要在失敗和挫折中,去感受老師們教給你們的東西有用與否,去體會堅守理想和真理的代價與可貴。《趙州禪》里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學禪的僧人問趙州禪師:“如何是道?”趙州指著寺墻外面說:“墻外便是!”學僧忙回應:“問的不是這個。”趙州故意反問:“問什么道?”學僧很認真地說:“大道。”趙州回答說:“大道通長安。”諸位可曾明白趙州禪師的點化?學校所傳之道與麥當勞胡同的道其實是相通的,不明白這個,是到不了長安的!同樣,大家在“勉而行”的過程中,要有“自拔于流俗”的志氣;要有“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的心胸;要有“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態度;要有“不求近效,銖積寸累”的耐性。這樣堅持下去,則一定會有一番成就來回饋社會。有一部日本電影叫做《壽司之神》,講的是小野二郎制作壽司的事情。壽司看起來很簡單,魚肉、米飯、加上醋、鹽、醬油而已,但小野二郎能成為壽司之神,卻是將簡單的東西做出一種別樣的味道。他的壽司體現出一種“職人精神”。所謂職人,在日語中是對擁有精湛技藝的手工藝者的稱呼。所謂職人精神,就是不僅要將自己的工作做得完美,每一個環節都盡心盡力,而且要將自己的工作成果當成自己人格的寄托。“職人精神”代表著精益求精,堅韌不拔和守護傳統。我們今天的社會需要的正是這種職人精神。無論你們以后走向哪個工作崗位,從事怎樣的工作,我都希望,你們能夠秉持職人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將工作真正作為自己的事業、注入自己的人格,而非簡單的`“搵食”。這對你們的職業發展是極為重要的。第三,我希望你們做一名知道“有無之用”的睿智之人。近些年來,對于大學教育的價值有著方向性的爭議,是要更多的跟社會需求靠攏,還是要堅持大學形塑心智的定位,似乎沒有明確的結論。這里,讓我們重溫一下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關于教育的定位吧,他說:“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由此看來,大學教育不僅是為著未來生活做準備,它本身就是社會生活,就是生活的歷程。我們的教育既要關注日常生活,也要在意非日常生活,更要構建可能的生活。這也是我們法大這些年來專注于“專、實、博、雅”本科教育教學創新實踐的立意所在。順著杜威的意思來說,社會即是學校,生活當然是每個人都要去讀的無字之書。如此說來,大學教育的價值爭論何嘗不是生活選擇的困惑。老子曾經智慧地指出二者的辯證關系,他說:“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就是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我們生活選擇的每一步不能簡單地以有用與否、回報多寡作為依歸。史上有一個關于莊子的故事,講的是莊子與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看見一株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大溪旁,特別顯眼。莊子忍不住問伐木者:“請問師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么一直無人砍伐?以至獨獨長了幾千年?”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地說道:“這何足為奇?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作舟船,則沉于水;用來作棺材,則很快腐爛;用來作器具,則容易毀壞;用來作門窗,則脂液不干;用來作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聽了此話,莊子對弟子說:“此樹因不材而得以終其天年,豈不是無用之用,無為而于己有為?”弟子聽了恍然大悟。莊子感嘆道:“人皆知有用之用,卻不知無用之用也。”這些年,我常常看到很多走出校門的人,或者喜歡放言高論,持才使氣,最后無所成就;或者勤勉刻苦,精明強干,但最后受制于格局而遭遇事業天花板。所以希望大家能真正體察有無之用,開創自己事業的王道。你們今后人生的道路難免坎坎坷坷,當囿于困境時,倘若你能自強不息,勇于爬坡過坎,我也敬你是條漢子。我知道,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但我對大家提的三點希望只講一遍,免得你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講一遍能對大家有所啟發,我就心滿意足了。“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同學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的送別詩,他的意思是說,門前若沒有路可以供人們南來北往,那么大家一直待在一起,也就可以免除別離之愁苦了。杜牧的情感是真摯的,但未免有些消極。我想給它改成“門外縱有南北路,人間當免別離愁”。在這樣的大時代里,你們應該走向社會,去一展所長,方能不負所學。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四年前,你們帶著行李和夢想,從五湖四海而來,聚集在昌平這一方天地里。四年倏忽而過,如今,你們又將帶著行李和夢想,從這里出發,奔向五湖四海,奔向未來。大學畢業典禮校長發言稿篇5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20__年,你們來到曉月河畔的中國政法大學,成為新一屆研究生。時隔三年,今天,我們相聚于此,在這里舉行中國政法大學20__屆研究生畢業典禮,祝賀你們學業有成,見證你們邁向人生的新征程。在此,我代表學校和全體教職員工,對所有應屆畢業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對辛勤培育你們的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同學們,三年來,我見證了你們點點滴滴的變化:入校時有些人還是“小鮮肉”,洗去了三年的“小”和“鮮”,如今離校,你們帶走的是什么呢?我想是自信、學識、本事、睿智和意氣風發,聽說你們有的已是“森男”,有的成了“清湯掛面女”,但我知道絕對沒有“矮窮矬”。三年前你們彼此陌路,三年中有些人卻已成雙入對、修成正果。我弱弱的問一下:“何以笙簫默?”畢業后誰當大律師扮成何以琛,誰挑起趙默笙的角色?三年中,你們不是“拼了”,就是“醉了”,如今卻要“別了”。此去一別,母校在這兒,而你在遠方,咫尺天涯,羈旅孤獨,這兒就成了你的相思,你就成了母校的牽掛,彼心意芊芊,此情意綿綿。這里不一定有你最多的浪漫、最大的收獲、最美的幸福,但在將來,一定會有你最深的眷戀與思念。永逝不返的,是流淌了三年的歲月;永志不忘的,是雕刻了三年的時光。如今,同學們將打包上路、揮別遠行。生行千里,母校擔憂。母校有淚,卻不能面對而流,唯有一份特別的禮物,今天在這里當面送上,請你們收下,那就是一枚法大的火種。請帶上法大的火種前行!這是一枚知識的火種,母校需要你有智慧之火。今天,你們戴上了碩士帽和博士帽,擺弄著各種稀奇古怪的pose,秀著朋友圈里的“九宮圖”,可是不要忘了,帽子是借來的,遲早是要還的,只有帽子下面的才是你自己的,頭腦很重要,記得隨身攜帶。法大的三年,你們豐滿了知識,熟稔了觀念,升華了思想,增長了智慧,但需要提醒你們的是,經過三年的系統學習,看似完整的知識板塊,很可能早就布滿細密的裂痕,甚至有拆解智識的斷層。不要拿學位這支彌合劑作為安頓自己的心靈雞湯,要用有趣的問題來詰問自己,用反思的話語來調侃自己,用刁鉆的難題來威脅自己,哪怕在最貧瘠的生態中,也要為自己搭建一座隨身攜帶的圖書館,這樣,你的智慧才不會休克,你的才華才不會委屈,你的智識生活才不會壽終正寢。所以,你們需要頻頻呵護智慧的火種,將對舊識的不倦、對新知的渴求長存于心,將“有用”小心翼翼地存盤,將“無用”大大方方地清空,并保持經常性刷新,否則平生所學就會遭遇未來環境適應上的滑鐵盧。唯有知識之光長明、智慧之火不滅,你們的靈魂才能閃亮而不灰暗,職業生涯才能登陸一個又一個的諾曼底。這是一枚理想的火種,母校需要你有夢想之火。思者無涯,夢者無疆。據說,波羅的海邊的哥尼斯堡城頭置放著一座銅碑,上面鐫刻著一個一生在城堡中度過的智者的話:“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是使心靈充滿始終新鮮且有加無已的贊嘆和敬畏,那就是:頭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法則。”夢想,就是你頭上的星空,夢想越發達,人心越強大。同學們,你們步入社會后,當一切磨難、焦慮、彷徨和糾結澆透你們全身時,頭上的星空正是你校準正義法則、框定精神譜系的坐標。仰望星空,你看到的不會是鼠目寸光的風景,聽到的不會是叮當亂響的風聲,領略到的不會是雞毛蒜皮的風情。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當下中國人的共同夢想。母校希望你們是中國夢的追夢人,要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去放飛青春夢想,不僅成為實踐上的“農耕者”,面朝黃土背朝天,“一粒一粒地種,滿倉滿倉地收”;而且,要成為精神上的“游牧者”,在混沌、盲目、浮躁的世間,多點理想、多點信念、多點精氣神,少點指責、少點抱怨、少點“吐槽”,以夢為馬,捧著精神的火種,逐水草而居,開拓無限的精神疆域。“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如果有一天,這理想的火種漸行漸滅,請你們把酒問心,對月三省,拋棄那忙忙碌碌的世事,查看這曲曲折折的人心。請你們仰望星空,遙望薊門,在此間與彼間流連往返,去破解善與惡的拷問,去擊退黑與白的掙扎,將精神的沖刷、心靈的洗滌與人性的凈化化作干柴,重燃烈火,重拾處世之心性,重振曠世之情懷。這也是一枚法治的火種,母校需要你有正義之火。世間雖有千萬條路,但法大的三年將你們引上了通往長安大道的“正義路”。這條路,很滄桑。走出校門,會有很多的路口,你要看清路標與信號燈,你得分清什么是指引和召喚,什么只是引誘與迷惑。其實,概而言之,在你們面前通常會有兩條路:一條關乎金錢與名利,另一條關乎理想與情懷。選擇墮落可能暫時不需要成本,而選擇進取卻一開始就需要付出對價。希望你們跨出校門之后,高擎法治的火炬,始終走在正義之路上,哪怕道路險峻坎坷、崎嶇不平。同學們,今天的我們適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機遇期,同時又遇到了轉型社會與變革時代的霧霾期。在當下,有不少帶著精致口罩、匆匆路過的利己主義者,有不少“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打醬油者”,有不少表情麻木、只習慣擠出一句“呵呵”的無動于衷者。當崇高遭遇鄙夷、文明倍受踐踏、冷漠成為高雅、愚昧變作時尚之時,請記住,那正是法大最需要你、也是你最需要法大的時刻。站出來,有作為,敢擔當,用法治和正義的火光照亮一隅,哪怕是一縷微光,也要穿透黑暗。正如村上春樹所言,在雞蛋與高墻的對抗中,要選擇站在“雞蛋的一邊”。法大人更應如此,選擇與弱勢群眾、與老百姓、與人民站在一起,在食腐動物面前,為弱者說不;在傾斜的天平上,為正義加碼。要知道,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而吶喊,正是你我存在的意義。母校樂于聽見這樣的吶喊,因為在不公面前,沉默與失語,就是對惡的默許與認可。為刀俎辯護的魚肉,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