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682-2016 天麻栽培技術規程_第1頁
DB34T∕ 2682-2016 天麻栽培技術規程_第2頁
DB34T∕ 2682-2016 天麻栽培技術規程_第3頁
DB34T∕ 2682-2016 天麻栽培技術規程_第4頁
DB34T∕ 2682-2016 天麻栽培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麻栽培技術規程TechniqueRegulationHYPERLINK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I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金寨縣金山寨食(藥)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提出。本標準由安徽省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金寨縣金山寨食(藥)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杜方平、蔡永萍、金青、李阿敏、宋程、杜若男。1天麻栽培技術規程本標準規定了栽培天麻的產地環境、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與產地加工的技術規范。本標準適用于安徽省天麻的人工種植。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NY5010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NY5099無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質安全技術要求NY/T2375食用菌生產技術規范3產地環境3.1生產場地應符合NY5010的規定,土壤環境要求應清潔衛生、土質疏松、排灌方便、有飲用水源。3.2周邊環境要求1000m內無工業廢棄物、專業畜禽飼養及垃圾(糞便)場、各種污水及其他污染源(如大量揚塵的水泥、石灰廠、煤場)。4栽培管理4.1選地、整地宜選腐殖質豐富、土質疏松,莊壤pH5.5~6.0,排水良好的緩坡林地;或能在夏季搭建草棚及通過栽種藤本植物攀爬棚架形成生物遮陽棚的田地;(或能通風的房屋地下室等。栽培場地宜安裝微噴設施、采取微噴補濕。4.1.2整地請勿傳播或其他用途林地使用前應留足遮陰的針葉或闊葉喬木,清除荊棘雜草等,翻挖整理20cm~25cm深備用;需建棚的栽培場地要清理雜物,根據常年夏季最大降雨量開挖好穿心溝、后背溝、和分墻溝排澇,埋置好棚柱、建好棚架。在棚內或室內設畦,寬90cm,高15cm~20cm,長度不超過10m;緩坡林地畦寬和畦長不必嚴格規范可根據預留遮陰喬木稀疏的實際情況隨機栽培,方便行走和操作即可。4.2菌材培養2DB34/T2682—菌材基料選擇應符合NY5099的規定。以闊葉雜樹木段、枝條、作物秸稈粉、果殼粉、闊葉樹木屑為主料,以麥麩、豆粉、米糠、玉米粉為輔料。4.2.2菌材制備菌棒制備應符合NY/T2375的規定。按配方將培養料混合,加水拌勻后,分裝于大小為17cm×35cm、厚度為0.04cm~0.05cm的折角袋中,折角袋可用耐高壓滅菌的聚丙稀袋和常壓滅菌的聚乙烯袋。每袋裝入干料350g~500g,裝袋要松緊適度,以用手抓起時無凹陷為度。段木密環菌袋填裝順序是:把顆粒培養料墊放在袋底—→適度松緊理順裝好木棒—→顆粒培養料封蓋木棒面—→無棉蓋體或線繩封口。培養料拌好至裝袋完畢應在6h之內完成,并進行高壓或常壓蒸汽滅菌。高壓滅菌為1.4MP保持2.5h~3h,常壓滅菌為100℃,保持12h~16h。待料冷卻至30℃以下時移入接種箱或超凈臺接種,接種前可用氣霧消毒劑配合紫外燈40min分鐘消毒。接完種的料袋移入養菌室,避光發菌,保持溫度22℃~25℃,空氣濕度40%~60%,根據天氣每天定時通風30min~60min。一般50d~60d菌絲長滿全袋。4.3.1栽植時間冬、春季栽植皆宜,但以土壤冰凍前的冬季或在土壤解凍后的春季,氣溫在10℃左右時栽植為好。4.3.2栽植方法將長滿菌絲的菌袋全部脫去塑料袋,橫放或豎放在菌床上,每袋間隔5cm~6cm填干凈沙壤土,填土厚度至菌袋上側面時,在菌袋兩端各栽植一粒無創傷、無霉變、無疤痕的新鮮麻籽,加蓋5cm~6cm壤土或河沙。林地栽培天麻可就地取材覆蓋一層樹葉雜草等保濕,室內栽培天麻覆蓋干凈薄膜保濕。天麻密環菌袋伴栽天麻的方式可采用脫袋覆土栽培。4.4.1溫度管理3適宜溫度為20℃~25℃。入伏前10d在建好的棚架上加蓋草簾,遮陽度達到96%以上。栽植藤本植物遮陽降溫要在入伏前40d對其追施氮肥,保證在入伏時藤蔓覆蓋遮陽棚。4.4.2水分管理天麻生長前、后期保持土壤或基質水分含量在25%左右為宜,中期以50%~55%為宜。具體應根據不同情況靈活掌握。5病蟲害防治5.1菌棒的主要雜菌木霉、青霉、鏈孢霉、毛霉等。5.2主要蟲害靈芝竊蠹、中華木蕈甲、野話輸、蠐嘈、土蠶、白蟻、跳蟲等。5.3病蟲害防治原則預防為主,綜合防治。農業、物理、生物措施綜合利用,不提倡化學藥劑防治,采收期間嚴禁施用任何農藥。5.4防治措施5.4.1農業防治措施選擇抗性品種,強化衛生措施,做好栽培場地防蟲防病隔離設施。5.4.2物理措施可采用物理方法如臭氧、紫外、殺蟲燈等進行病蟲害預防和治理。5.4.3生物措施注意保護害蟲天敵,合理利用生物農藥。6注意保護害蟲天敵,合理利用生物農藥。6采收與產地加工6.1采收采收期為十一月份至次年三月份。采收方法:清除場地雜物,依次采挖,去除天麻體泥土,將箭麻、白麻、米麻分開。6.2產地加工6.2.1塊莖分選與清洗選擇麻型好、完整無傷痕的,剔除病、爛、破等殘次天麻。將天麻按150g以上,100g~150g,100g以下分三級,分別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