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測評(A)(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美國第一個小行星取樣探測器于2024年8月飛抵位于小行星帶中的“貝努”小行星。據此完成第1~2題。1.“貝努”小行星位于()A.金星和地球之間 B.地球和火星之間C.火星和木星之間 D.木星和土星之間2.飛抵“貝努”小行星時,探測器已經脫離()A.地月系 B.太陽系C.銀河系 D.可觀測宇宙答案:1.C2.A解析:第1題,小行星帶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第2題,天體系統從大到小依次為可觀測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飛抵“貝努”小行星時,探測器已經脫離地月系進入太空,但仍隸屬太陽系、銀河系和可觀測宇宙。地球有悠久的過去,還有漫長的將來。生物的出現和進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類的歷史更是短暫的一瞬。據此完成第3~4題。3.含三葉蟲化石的地層是()A.古生代地層 B.元古代地層C.中生代地層 D.新生代地層4.和恐龍同時代滅亡的生物物種是()A.原始魚類B.古老的兩棲類C.海洋中50%以上的無脊椎動物種類D.蕨類植物答案:3.A4.C解析:第3題,不同時代的地層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三葉蟲是古生代的海生無脊椎動物,在古生代末期滅亡,故只有古生代地層中含有三葉蟲化石。第4題,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質歷史上兩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規模滅亡時期,其中,在中生代末期,恐龍和海洋中50%以上的無脊椎動物種類滅亡了。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空氣流淌困難,因此加強城市通風廊道規劃和建設意義重大。圖中示意城市通風系統,其中作用空間指須要改善風環境或降低污染的地區,補償空間指產生簇新空氣或局地風系統的來源地區,通風廊道則是將空氣由補償空間引導至作用空間的連接通道。讀下圖,完成第5~6題。5.關于城市通風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A.補償空間氣溫較高B.補償空間高空氣壓高C.作用空間降水概率大D.作用空間氣壓較高6.城市通風廊道的主要作用是()A.削減風沙天氣頻率 B.降低城市熱島效應C.加快城郊熱力環流 D.削減汽車尾氣排放答案:5.C6.B解析:第5題,讀圖可知,補償空間位于郊區,植被覆蓋率較高,氣溫較低。補償空間近地面為高壓,高空為低壓。作用空間氣流上升,近地面為低壓,降水概率大。第6題,讀圖可知,城市通風廊道可以將郊區的潮濕氣流帶到城市,降低城市熱島效應。在獨特的生長環境下生產的煙臺蘋果久負盛名。下圖為煙臺某區域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第7~8題。7.優質蘋果樹多種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緣由是山腰果樹開花早。下圖中能正確反映這一現象的是()8.關于M、N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A.M地由于地形阻擋,不受夏季風影響B.M地位于來自海洋的冬季風迎風坡,冬季降水多于N地C.N地位于夏季風迎風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為主D.M、N兩地降水的季節變更不同答案:7.D8.B解析:第7題,山腰果樹開花早是由于山谷常成為較冷空氣的集聚地而出現逆溫現象。故選D項。第8題,M、N兩地都受夏季風影響,降水集中于夏季。M地位于北側,冬季來自西北的冬季風經過相對暖和的海面帶來水汽,遇到地形阻擋,形成降水,而N地處于冬季風背風坡,降水較少;N地位于夏季風迎風坡,夏季降水以地形雨為主。城市內澇的發生與城市的水循環親密相關。下圖為某城市水系統的自然循環和社會循環模式示意圖。據此完成第9~10題。9.圖中甲、乙、丙、丁分別為()A.蒸發、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降水B.降水、地表徑流、蒸發、跨流域調水C.跨流域調水、下滲、地下徑流、蒸發D.降水、蒸發、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10.在水資源的社會循環環節中,下列做法不恰當的是()A.取水——愛護水源地B.輸水——削減過程損耗C.用水——節約、綜合利用D.排水——防止當地污染答案:9.B10.D解析:第9題,甲的前身是水汽輸送,同人工降水并列,說明甲為降水。乙的前身是降水,故乙應為地表徑流。丙由地表自然水體轉化而來,指向高空的水汽輸送,故丙為蒸發。丁來自外部區域,指向輸水,故丁為跨流域調水。第10題,排水環節降水排入地表徑流,不僅要考慮防止當地污染,還應當留意愛護整個流域的水資源。水量平衡曲線是依據同一緯度降水量減去蒸發量的差值繪制的,下圖是全球不同緯度氣溫、水量平衡和海水鹽度的多年平均曲線示意圖,據此完成第11~12題。11.圖中曲線①②③依次表示()A.鹽度、氣溫、水量平衡 B.氣溫、鹽度、水量平衡C.水量平衡、氣溫、鹽度 D.鹽度、水量平衡、氣溫12.曲線③在低緯度地區與()A.鹽度曲線呈正相關 B.氣溫曲線呈正相關C.降水量呈正相關 D.蒸發量呈正相關答案:11.A12.C解析:第11題,依據世界海洋表層平均鹽度特征可以推斷,①是鹽度曲線。依據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規律可以確定,②是氣溫隨緯度變更曲線。赤道旁邊降水量大,蒸發量也大,水量平衡值小;回來線旁邊降水量小,蒸發量較大,水量平衡值為負值;溫帶地區及高緯度地區,降水量小,蒸發量更小,水量平衡值很大,所以③是水量平衡曲線。第12題,考查對圖形的視察實力及地理事物之間聯系的思維實力,有肯定難度。在赤道旁邊,降水量大,蒸發量也大,鹽度低,水量平衡數值較小;在副熱帶地區,降水量極少,蒸發量極大,鹽度高,水量平衡值微小。所以在較低緯度地帶水量平衡曲線與鹽度曲線呈負相關關系,與降水量呈正相關關系。依據所學學問,完成第13~14題。13.地球內部圈層由表及里依次是()A.地殼—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地殼—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殼D.地殼—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14.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圖中表示海底儲有石油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3.D14.A解析:第13題,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由表及里為地殼、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第14題,橫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石油一般是黏稠的液體,若遇到石油,橫波會消逝,縱波通過時波速也突然下降。①圖表示地震波在傳播過程中,由巖石構造進入石油礦藏時,橫波馬上消逝,縱波波速突然下降的狀況。右圖示意某溶洞內仙人掌造型的巨大石筍。讀圖,完成第15~16題。15.該地區的巖石屬于()A.花崗巖B.玄武巖C.石灰巖D.大理巖16.形成該溶洞的主要地質作用是()A.地殼運動 B.流水溶蝕作用C.風力侵蝕作用 D.巖漿活動答案:15.C16.B解析:第15題,溶洞屬于喀斯特地貌,廣泛分布于石灰巖地區。第16題,溶洞主要是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莖、葉器官中有一種或幾種肥厚多汁,利于貯水,以便植物熬過干旱。多肉植物在旱季時進入休眠狀態,在雨季過后生長、開花。下圖為非洲地區圖。讀圖,完成第17~18題。17.依據相關材料推斷,圖中最不適合多肉植物生長的地區是()A.甲 B.乙 C.丙 D.丁18.圖中M地也生長了大量的原生多肉植物,試推斷該地()A.全年溫柔潮濕 B.全年干旱C.冬季降水較多 D.夏季降水較多答案:17.B18.C解析:第17題,由材料可知,多肉植物相宜生長在降水季節變更明顯地區。讀圖可知,甲、丁為熱帶草原氣候區,丙為地中海氣候區,降水季節變更大,相宜多肉植物生長。乙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季節變更小,不相宜多肉植物生長。第18題,讀圖可知,圖中M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區,相宜多肉植物生長,說明降水季節變更大,為地中海氣候,冬季降水多。有機質含量凹凸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標記,一般土壤有機質含量為5%。圖1為我國東部某地土壤剖面圖,圖2為該土壤有機質分布圖。讀圖,完成第19~20題。圖1圖219.關于該地表層土壤的描述,正確的是()A.地表枯枝落葉多,有機質含量較高B.人工增施有機肥,有機質含量較高C.受流水侵蝕作用,有機質含量較低D.氣候干旱,植被稀有,有機質含量低20.針對該土壤的特性,該地宜采納的農業技術是()A.免耕直播 B.深耕改土C.大棚溫室 D.礫石壓土答案:19.C20.B解析:第19題,從圖2可以看出該地土壤表層(0厘米旁邊)有機質含量低于5%,說明地表有機質含量較低;假如人工增施有機肥一般會分布在表層旁邊;表層土壤有機質較低,說明受外力作用影響,肥力流失較多;我國東部地區降水豐富,主要受流水侵蝕作用。第20題,免耕直播即不耕狀況下干脆在土地上種植,可以削減水土流失,特殊是在氣候較為干旱地區作用顯著,而我國東部地區降水較多,不適合采納;從圖中可以看出土層較深地區土壤有機質較豐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大棚溫室是變更熱量條件,不會影響有機質含量;礫石壓土主要變更土壤水熱條件,不能變更土壤有機質含量。二、綜合題(共40分)21.(10分)太陽輻射強度是指地面單位時間、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下圖示意某地連續兩天太陽輻射強度的變更。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據圖歸納該地太陽輻射強度在一天中的總體變更特征。(2)比較前后兩天太陽輻射強度的總體差異,并說出可能的影響因素。(3)結合大氣的受熱過程,分析前后兩天最高氣溫出現差異的緣由。答案:(1)日出后,太陽輻射強度漸漸增大;正午前后,達到最大值;然后至日落漸漸減小。(2)第一天太陽輻射強度大(或其次天太陽輻射強度小)。可能影響因素:云量、大氣污染程度。(3)第一天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多,地面溫度較高,地面輻射較強,大氣獲得的地面輻射較多,最高氣溫較高(或其次天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地面溫度較低,地面輻射較弱,大氣獲得的地面輻射較少,最高氣溫較低)。解析:第(1)題,依據圖示總結一天中太陽輻射強度的變更。第(2)題,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主要有緯度、海拔、天氣、日照時數、大氣透亮度等,由于是同一地區的連續兩天,緯度、海拔和日照時數對兩天的太陽輻射強度差異不會造成明顯影響,而大氣密度(云量)、大氣污染程度的變更影響較大。第(3)題,應用大氣的受熱過程原理進行分析。22.(1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我國西部地區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需留意開發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術開發水源,在嚴峻干旱地區模擬“人造山脈”,進行人工增雨雪;二是發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多個省級行政區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僅解決了部分群眾的飲水困難問題,而且還為農田抗旱供應了水源,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材料二水循環示意圖。(1)發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對水循環的哪一環節施加影響?(2)能夠使材料二中H環節的水量增大的條件有哪些?(3)能代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夏季風的是哪一環節?答案:(1)G環節(地表徑流)。(2)降水強度小,時間長;地面坡度小;植被覆蓋率高;地表疏松。(3)C環節(水汽輸送)。解析:第(1)題,由材料可知,集雨工程主要是通過水窖、水池等將地表徑流儲存起來,因此主要是對地表徑流(G環節)施加影響。第(2)題,降水強度小,時間長;地面坡度小,水在地表停留的時間長;植被覆蓋率高,涵養水源實力強。以上均有利于水的下滲。第(3)題,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夏季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可以用C環節表示。23.(12分)讀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圖1圖2圖3(1)圖3中能正確反映圖1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
(2)圖1中D、E河岸最有可能形成淺灘的是岸,緣由是
。(3)若河流A段的巖層縱剖面如圖2所示,則形成的地理景觀最有可能是()A.“U”形谷B.喀斯特溶洞C.瀑布D.河口三角洲(4)若圖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斷積累而擴大,最終與河流的哪岸相連?為什么?答案:(1)乙(2)D在河流中下游地區,往往在凹岸侵蝕,在凸岸積累(3)C(4)與左岸相連。因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右岸沖刷嚴峻,因此在河口處沉積的泥沙將與左岸相連。解析:第(1)題,在河流的上游地區,河流橫剖面呈“V”形。第(2)題,在河流中下游地區,河流多在凹岸侵蝕,在凸岸積累。第(3)題,河流在流經巖性差異明顯的河段時,由于差異侵蝕,最有可能會形成瀑布景觀。第(4)題,河口處沙洲因左岸積累最終與左岸相連。24.(8分)在山區馬路和鐵路道旁常常可以看到如下圖所示具有蜂巢結構的水泥防護工程建設。(1)寫出兩種圖中防護工程所能防衛的自然災難。(2)結合圖示和所學學問,說明邊坡上網格狀裝置對防災減災的作用。答案:(1)倒塌、滑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租山林空地合同樣本
- 養牛廠合同樣本
- 農民種菜合同樣本
- 興澤公司機械租賃合同樣本
- 出兌訂金合同樣本
- 公礦配件收購合同樣本
- 關于公司買房合同標準文本
- 2025智能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合同管理與協調
- 推動綠色環保項目實施計劃
- 買良田合同樣本
- 四川成都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5-2024)
- 2025年合肥高新國有房屋租賃經營有限公司社會招聘1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發生率
-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申報書-面上項目
- 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教學設計
- 蘇教版五下數學小數報全套高清晰含答案
- 電鍍污泥與粘土混合制磚重金屬浸出毒性實驗
- 家庭《弟子規》力行表
- 幼兒園食堂人員考試及答案
- 水利部《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標準》(試點)
- 兒科體格檢查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