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論》專題復習課件2_第1頁
《六一居士論》專題復習課件2_第2頁
《六一居士論》專題復習課件2_第3頁
《六一居士論》專題復習課件2_第4頁
《六一居士論》專題復習課件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一居士傳》

喝一盞酒,讀兩卷書;下兩局棋,撫一曲琴:閑來再把玩把玩金石遺文。遠離了喧囂的官場,隔絕了浮躁的社會,遁跡于一室之中,其情也融融,其樂也泄泄,此便是久居官場的歐陽修的向往與追求。這酒、這棋、這琴、這書、這金石遺文也便是他的“清心咒”。人啊,尤其是生活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社會中的人,也應有自己的“清心咒”,以及時的調節自己的心態,放松自己的心情,清潔自己的心胸。一、音形識記

1.注字音

滁山(

)

潁水(

)

涿鹿(

)惻然(

)

難彊之筋(

)chúyǐnɡzhuócèqiánɡ譏誚(

)紅綃(

)

喘息(

)湍急(

)

珪組(

)鮭珍(

)

散佚(

)卷帙(

)

軒裳(

)衣裳(

)

qiàoxiāochuǎntuānɡuīɡuīyìzhìchánɡshanɡ2.選字形

原元

傷(

)氣(

)動力

軒喧

(

)然大波(

)賓奪主元原軒喧悴瘁

盡(

)憔(

)

償嘗

(

)試(

)還

瘁悴嘗償夙宿

(

)命(

)夜

訖迄

(

)今收(

)宿夙迄訖二、詞語辨釋

1.重點實詞

(1)將退休于潁水之上(

)

(2)子欲逃名者乎(

)

(3)聊以志吾之樂爾(

)

(4)太山在前而不見(

)

(5)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引退、辭官逃避名聲姑且泰山浸沉……之中(6)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

(7)累于此者既佚矣(

)

(8)而訖無稱焉(

)請求退休安逸最終2.一詞多義

(1)區區區區不足較也(

)

何乃太區區(

)

感君區區懷(

)

(2)累累于彼者已勞矣(

)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少、小小心眼誠摯牽累積累、堆積(3)負吾負三宜去(

)

寧許,以負秦曲(

)

秦貪,負其強(

)

(4)方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

吾方高馳而不顧(

)

此人可方比干(

)具備使……承擔仰仗當才比擬(5)幸幸無患(

)

大王亦幸而赦臣(

)

幸可廣問訊(

)

婦女無所幸(

)幸好僥幸希望寵幸3.詞類活用(1)尚何暇于五物哉(

)(2)一日天子惻然衰之(

)(3)憂患思慮勞吾心于內(

)(4)子知軒裳珪組之累其形(

)答案:(1)形容詞作動詞,獲得悠閑(2)形容詞作動詞,同情(3)使動用法,使……疲憊(4)使動用法,使……勞累三、把握句式1.判斷句(1)是為五一爾(2)是豈不為六一乎(3)而名不得逃也2.狀語后置句(1)雖響九奏于洞庭之野(2)閱大戰于涿鹿之原(3)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四、名句積累太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雖響九奏于洞庭之野,閱大戰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樂且適也。一、感知文本(一)相關鏈接1.作家作品歐陽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文忠”,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年間進士。慶歷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滁州知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著有《歐陽文忠集》等。2.背景資料歐陽修寫作本文時,已經64歲,自24歲應試及第,授西京留守推官,步入仕途,已整整四十年。他將其畢生精力獻給了趙宋王朝,現在既老且病,春蠶絲盡,蠟淚將干,應該休息了。更何況,四十年中,群小與新黨中人互相煎迫,以致他三度失官,歷盡宦海風波,到了暮年,又經歷“濮議之爭”,使作者“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寫作本文后一年,才獲準致仕,又過了一年,病逝潁州。3.理順結構4.歸納主旨這篇文章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來說到樂趣,說到渴望退休,反映了歐陽修晚年厭倦官場生活,想歸隱的思想,有其豁達開朗、淡泊明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遠身以避禍的一面。(二)文本譯注段解:簡要交代自己更號的情況。段解:寫客人與主人的對話,詮釋“六一”含義,表達自己的志趣。段解:總結了自己想退隱的三條理由。 熙寧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傳。二、重點探究1.作者所“樂”的內涵是怎樣的?解答:(1)“太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專心至極,能不受任何外物干擾。(2)“雖響九奏于洞庭之野,閱大戰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樂且適且?!闭婵梢哉f其樂無窮。2.沉醉于五物的好處是什么?解答:“累于彼者已勞矣,又多憂;累于此者既佚矣,幸無患?!闭f明官場事務不僅勞形,而且常有不測之禍,令人十分擔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僅安逸舒適,還有安全感,不會帶來任何禍患。3.第三段作者提出了哪幾條隱退的理由?解答:本段作者在主客對話基礎上,進一步總結了自己想隱退的三條理由:(1)老而休,是必然規律。(2)無稱,表面上是謙虛,骨子里是牢騷,是對“受侮于群小”的不滿。(3)“貪過分之榮祿,是將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樂思想的必然結果。4.歐陽修作為入世的大儒卻有“歸隱”思想,似乎“消極”的言論應如何理解?解答:歐陽修之“歸隱”并非消極避世,而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早年他積極參與國事,投身政治,支持范仲淹改革,抵制王安石新法,不可謂消極避世。作者這樣說有年齡健康原因,也有抵制腐敗政治之意,更是作者一生高潔不慕榮華,不“貪過分之榮祿”的寫照,當然不是消極避世思想。事實上作者并沒有隱居起來,而是把精力一直放在治學上,積極追求人生價值和自由之樂,這些都是健康向上的。文言文數量詞的幾種使用形式數量詞有的是基數詞,表示數量的多少,如三十年、五十歲;有的表示次序,如第一;有的表示頻率周期,如每一年,一天天?;鶖翟~中,又有確數(三十年、四次)、概數(約數)(二三子、事事四五通、白發三千丈)之分。古義漢語有的說法相同,有的不同,閱讀文章、理解詞語、翻譯句子時,都要注意。古代漢語中特殊的數量用法有:相乘表數量:二八佳人(十六歲)//三五月明之夜(陰歷每月十五)相加表數量: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整數加零頭。)量詞/名詞表數量:以乘韋先(乘:shènɡ),四馬駕一車,代四個;韋:熟牛皮。用四張熟牛皮作為禮物先去見面。)旅食京師,以求斗升之食(斗、升:容量單位,一斗一升。)量詞/名詞表頻率: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每一年)//鄉鄰之生日蹙(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分數表示法: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分母十分子,十分之一。)//大都不過叁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分母+名詞+分子,分母+之+分子。大的諸侯國的都城不超過王朝都城的三分之一……)確數表概數: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多次)//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同一首詩,“十年”、“十二年”先后出現,并非矛盾,都表概數。)(三、九、十二、三十六、十八、七十二、百、千、萬,有時是確數,有時是概數,要根據語境理解;有的其實可以直譯,別人也知道是概數。)此外,還有“再”、“什”、“伍”等意思值得注意。經典例題下列數詞用法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三五之夜,明月半墻(“三五”指“十五”,用相乘來表示)B.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四萬八千歲”極言其多,極言時間長)C.其后六年,吾妻死(“六年”極言時間短,不是確指)D.發乘矢而還(“乘”是“四”的意思,是確數)點撥:此句中的六年是確數。答案:C知能導練一、基礎測試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衰老(shuāi)

蓑衣(suō)

喘息(chuǎn)

遄歸(tuán)B.珪組(ɡuī) 圭臬(ɡuī)

鮭魚(ɡuì) 硅谷(ɡuī)C.形骸(hái) 垓心(ɡāi)

彈劾(hé) 賅備(ɡāi)D.田廬(lú) 京滬(hù)

憔悴(cuì) 揪捽(zú)解析:A項遄chuán;B項鮭ɡuī;D項捽zuó。答案:C2.下列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休養修養生息譏誚悄無聲息B.軒昂鑼鼓喧天惻然廁身其事C.佚文軼聞趣事榮祿錄錄無為D.計較犯而不校返青反璞歸真解析:A項修—休;C項錄—碌;D項反—返。答案:B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A.則又更號六一居士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B.吾之樂可勝道哉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C.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將何往而非病D.是將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而列是夷狄解析:A項前為“更改”,后為“經歷”;B項前為“盡”,后為“美景”;C項前為“重病”,后為“憂愁”;D項均為代詞“這”。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既老而衰且病累于此者既佚矣B.累于彼者已勞矣吾嘗用于時矣C.一日天子惻然哀之置之,區區不足較也D.未足喻其樂且適也宜去二也解析:A項均為“已經”;B項均為介詞“被”;C項前,代詞“我”,后,代詞“它”;D項均為語氣詞,表肯定語氣。答案:C5.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此處的三代指夏、商、周三個時期B.雖響九奏于洞庭之野——九奏指虞舜時的音樂“九韶”,后人將其視為最美的音樂C.軒裳珪組勞吾形于外——軒是車馬,裳是官服,珪是上朝的禮器,組是印綬,這里比喻官場事物D.一日天子惻然哀之,賜其骸骨——賜其骸骨的意思是皇帝準許告老退休,在古代官員請求退休叫“乞骸骨”解析:C項應為“借代”。答案:C二、課內閱讀閱讀下面的選段,完成6~9題。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笨驮唬骸笆菫槲逡粻?,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本邮吭唬骸拔峁讨豢商?,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笨驮唬骸捌錁啡绾??”居士曰:“吾之樂可勝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雖響九奏于洞庭之野,閱大戰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樂且適也。然?;疾坏脴O吾樂于其間者,世事之為吾累者眾也。其大者有二焉,軒裳珪組勞吾形于外,憂患思慮勞吾心于內,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雖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惻然哀之,賜其骸骨,使得與此五物皆返于田廬,庶幾償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復笑曰:“子知軒裳珪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勞矣,又多憂;累于此者既佚矣,幸無患。吾其何擇哉?”于是與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區區不足較也。”已而嘆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蓋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嘗用于時矣,而訖無稱焉,宜去二也。壯猶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難彊之筋骸貪過分之榮祿,是將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負三宜去,雖無五物,其去宜矣,復何道哉!”熙寧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傳。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未足喻其樂且適也喻:說明B.聊以志吾之樂爾志:記述C.雖響九奏于洞庭之野響:回聲D.是將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素:向來解析:C項的“響”應是動詞“響起”。答案:C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和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

)A.未足喻其樂且適也B.賜其骸骨C.是將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D.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解析:此四項中的“其”都是活用,A、B、C三項活用為第一人稱“我”,D項活用為第二人稱“您的”。答案:D8.下列對文章內容概括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客”引用莊子“畏影走乎日中”的典故,意在說明“居士”易名而不能擺脫為名聲所累的情況,從而起到對居士規勸的作用。B.文章寫“六一”之樂,其實這只是一種向往和追求,這種“樂”只有在辭官歸老之后才能變為現實。C.文章預想“六一”之樂,旨在求得“三宜去”的理想早日實現,文章尾段的“三宜去”乃是全篇的主旨。D.文章采用主客問答的形式可謂匠心獨運,這種形式借問答層層推進,使作者更便于直接議論抒情,使情節起伏蕩漾,活潑多姿。解析:A項應為“從而引出下文對‘樂’的內涵的闡發”。答案:A9.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然?;疾坏脴O吾樂于其間者,世事之為吾累者眾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可是我卻常常擔心不能從其中享盡快樂的原因,是成為我累贅的世事太多。(2)吾負三宜去,雖無五物,其去宜矣。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具備了這三個應該告老還鄉的理由,即使沒有這五樣東西,那告老還鄉也是很適宜的了。三、能力拓展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梓人傳[唐]柳宗元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①款其門,愿傭隙宇而處焉。所職尋引、規矩、繩墨,家不居②礱斫之器。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短長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眾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祿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彼眨肫涫?,其床闕足而不能理,曰:“將求他工。”余甚笑之,謂其無能而貪祿嗜貨者。其后,京兆尹將飾官署,余往過焉。委群材,會眾工。或執斧斤,或執刀鋸,皆環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執杖,而中處焉。量棟宇之任,視木之能,舉揮其杖曰:“斧!”彼執斧者奔而右;顧而指曰:“鋸!”彼執鋸者趨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視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斷者。其不勝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慍焉。畫宮于堵,盈尺而曲盡其制,計其毫厘而構大廈,無進退焉。既成,書于上棟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則其姓字也。凡執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視大駭,然后知其術之工大矣。繼而嘆曰:彼將舍其手藝,專其心智,而能知體要者歟?吾聞勞心者役人,勞力者役于人。彼其勞心者歟?能者用而智者謀,彼其智者歟?是足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為天下者本于人。離③而為六職,判而為百役,猶眾工之各有執技以食力也。彼佐天子相天下者,舉而加焉,指而使焉,條其綱紀而盈縮焉,齊其法制而整頓焉,猶梓人之有規矩、繩墨以定制也。擇天下之士,使稱其職;居天下之人,使安其業。視都知野,視野知國,視國知天下,其遠邇細大,可手據其圖而究焉,猶梓人畫宮于堵而績于成也。

能者進而由之,使無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慍。不炫能,不矜名,不親小勞,不侵眾官,日與天下之英才討論其大經,猶梓人之善運眾工而不伐藝也。夫然后相道得而萬國理矣。士或談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其百執事之勤勞而不得紀焉,猶梓人自名其功而執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謂相而已矣。其不知體要者反此。以恪勤為功,以簿書為尊,炫能矜名,親小勞,侵眾官,竊取六職百役之事,聽聽④于府庭,而遺其大者、遠者焉,所謂不通是道者也。猶梓人而不知繩墨之曲直、規矩之方圓、尋引之短長,姑奪眾工之斧斤刀鋸以佐其藝,又不能備其工,以至敗績用而無所成也。不亦謬歟?或曰:“彼主為室者,儻或發其私智,牽制梓人之慮,奪其世守而道謀是用,雖不能成功,豈其罪邪?亦在任之而已?!庇嘣唬翰蝗?。夫繩墨誠陳,規矩誠設,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狹者不可張而廣也。由我則固,不由我則圮。彼將樂去固而就圮也,則卷其術,默其智,悠爾而去,不屈吾道,是誠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貨利,忍而不能舍也,喪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棟橈屋壞,則曰“非我罪也?!笨珊踉?,可乎哉?注:①梓人:木工。②居:儲存。③離:分開、分散。④聽聽:通“龂龂”,爭辯的樣子。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其后,京兆尹將飾官署,余往過焉過:經過,路過B.余圜視大駭,然后知其術之工大矣工:工巧,精巧C.能者進而由之,使無所德德:感激,感謝D.猶梓人之善運眾工而不伐藝也伐:夸耀,炫耀解析:A項“過”應為“訪問、走訪”。答案:A1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短長之宜猶梓人之有規矩、繩墨以定制也B.條其綱紀而盈縮焉其百執事之勤勞而不得紀焉C.能者用而智者謀,彼其智者歟其或嗜其貨利,忍而不能舍也D.故食于官府,吾受祿三倍既成,書于上棟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解析:A項前,助詞,的;后,助詞,用于主謂之間;B項前,表順承;后,表轉折;C項前,副詞,大概;后,連詞,如果;D項均為介詞,在。答案:D12.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屬于在柳宗元看來應為“相天下者”借鑒的一組是(

)①吾善度材……吾指使而群工役焉②眾工之各有執技以食力也③梓人之有規矩、繩墨以定制也④梓人畫宮于堵而績于成也⑤梓人自名其功而執用者不列也⑥姑奪眾工之斧斤刀鋸以佐其藝A.①②⑥

B.③④⑤C.①③④

D.②⑤⑥解析:②工匠們各有所職所役,⑤是梓人之藝的重要,⑥是梓人不應有的作法。答案:C13.關于本文的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梓人來到裴封叔家中,表示愿意受雇于其家,替他將狹窄的宅第擴充改建。B.梓人并無斧、削之能,自個兒的坐具缺了腿也不能修理,但在京兆尹官署中,眾工皆聽從梓人的指揮,沒有誰敢自作主張。C.作者認為“相天下者”應當選拔賢能而放手使用,不要炫耀自己的才能和名位,不要侵犯官員們的切身利益。D.作者認為梓人應根據房主的需要來安排建造房屋,而不要墨守成規,一味堅持自己的建筑構想。解析:A項并非“替他將狹窄的宅第擴充改建”,而是想租房子?。籆項并非“侵犯官員們的切身利益”,而是“越俎代庖,做非分的工作”的意思;D項意思恰恰說反了,作者認為真正的“梓人”應該堅持原則,保持主見,不能利令智昏。答案:B14.將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畫宮于堵,盈尺而曲盡其制,計其毫厘而構大廈,無進退焉。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那木匠在墻上畫出建筑圖樣,雖然只一尺見方,卻將建筑形制完全表現出來了,按照圖上微小的尺寸計算而建造出的高樓大廈,沒有什么誤差。(2)視都知野,視野知國,視國知天下,其遠邇細大,可手據其圖而究焉。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察都城就能推知郊野的情況,考察郊野就能推知封國的情況,而考察封國就能推知整個國家的情況,那些遠近大小的國事,能夠在地圖上比劃比劃就推知了解。(3)彼將樂去固而就圮也,則卷其術,默其智,悠爾而去,不屈吾道,是誠良梓人耳。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果房主甘于房舍不堅而易坍塌,那么木匠就收起自己的技能和智謀,悠然離開,堅持自己的主張而不屈服,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木匠啊。參考譯文:裴封叔的住宅,在光德里。有一個木匠來敲他的門,希望租一間空房住。這木匠的職業工具只是量尺、圓規、曲尺、墨斗,家里不放磨刀石和鋸子、斧頭一類的工具。問他擅長的手藝,他說:“我擅長計算木料,根據房屋的規模、高深,選用各類圓方得體、長短合適的材料,然后指揮著木工們干活。如果沒有我,他們連一幢房子也造不出來。所以,在衙門里受雇,我得的工資是一般木工的三倍;在私人家里干活,我要得全部工資的一大半?!庇幸惶?,我走進他的房間,看見他的床少了一條腿,而他自己不能修理,說:“準備請別的木工幫忙修理?!蔽矣X得非常可笑,認為他是沒有什么本領只曉得貪錢愛財的人。后來,京兆尹要整修官署。我去那里瞧瞧。只見那里堆積了各種材料,聚集了許多木工,有的拿著斧頭,有的拿著刀和鋸子,都圍繞著那木匠。那木匠左手拿著量尺,右手拿著木棒,站在當中。測量房屋的長短大小,又看看木料是否合用,舉起那根木棒說:“用斧頭!”拿斧頭的木工連忙跑到右邊去。他又回過頭來指著另一根木頭說:“用鋸子!”拿鋸子的木工連忙跑到左邊去。

一會兒,眾工匠刀砍斧削地動起手來,一個個都看著他的臉色,等候他的命令,沒有一個敢自作主張的。那些不能做好工作的,被他怒斥喝退站在一邊,也沒有誰敢惱恨抱怨。那木匠在墻上畫出建筑圖樣,雖然只一尺見方,卻將建筑形制完全表現出來了,按照圖上微小的尺寸計算而建造出的高樓大廈,沒有什么誤差。房子建成后,他用筆在大梁上寫上“某年某月某日某人造”,就是他的姓名。所有持刀斧工作的木工都沒有寫上。我在房子的周圍審視一番后,不禁大吃一驚,這才知道他的本領十分高明。接著我嘆息道:他大概是拋開那些具體的手藝,集中他的聰明才智,而能夠懂得總體要領的人吧?我聽說勞心的人使喚別人,勞力的人被別人使喚,他大概是勞心的人吧?有能力的人使用本領,有智慧的人出計謀,他大概是有智慧的人吧?這完全可以給輔佐天子、治理天下的宰相做榜樣了!事情沒有比這兩者更相似的了。那治理天下的以人為基礎,分工就成為六部,各部再分工就成為百種職務,好像各種木工憑借自己的手藝吃飯一樣。那輔佐天子治理天下的宰相,選拔人才委以官職,指使號令他們,樹立綱紀而適時加以增刪修改,統一法制而經常進行整頓檢查,就像那木匠用圓規、曲尺、墨斗來確定法式尺寸一樣。宰相選拔天下有才能的人,使他們適合自己的職務;安定天下的百姓,使他們安居樂業??疾於汲蔷湍芡浦家暗那闆r,考察郊野就能推知封國的情況,而考察封國就能推知整個國家的情況,那些遠近大小的國事,能夠在地圖上比劃比劃就推知了解,就像那木匠在墻上畫一個房屋藍圖就可以建成房子一樣。有才能的選拔上來任用,叫他沒有什么可感謝的;無能的就免掉他的職務叫他回去,他也不敢怨恨。

做宰相的不炫耀自己的才能,不賣弄自己的名聲,不親自做些瑣碎的小事,不代替百官去行使職權,只是天天和天下的英才討論治理天下的重大計劃,就像那木匠善于調派各種木工,自己卻不賣弄本領一樣。這樣才算掌握了做宰相的道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