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佛山市大墩中學2020-2021學年高二語文月考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題“飛虎將軍”陳納德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人民正遭受著日本法西斯的瘋狂蹂躪。戰爭中,從空中給予日本敵機致命打擊的,是赫赫有名的美國“飛虎隊”,其隊長則是有著“飛虎將軍”美稱的陳納德。1937年,中日之戰一觸即發,增強中國空軍作戰能力迫在眉睫,當時,陳納德已經從美國空軍退役,他的朋友,在中國擔任中央信托局機要顧問的霍勃魯克非常行賞他精湛的飛行技術和過人的軍事才能,推薦他來華擔任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顧問,并給他寄去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宋美齡的親筆邀請信。5月,陳納德來到上海作為期三個月的考察。在上海,陳納德收到民眾的熱情歡迎和宋美齡的接見。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終于在中國了。希望能在這里為正在爭取民族團結和爭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勞?!?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陳納德聽到消息,當即決定留在中國,表示愿在任何能盡其所能的崗位上服務。他認為“中國對日之戰,是美國也將卷入的太平洋之戰的序幕”,他要為中國,也為自己即將卷入戰爭的祖國盡一份力量。此后,陳納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籌建航校,訓練飛行員,悉心傳授戰斗機飛行技術和作戰技術,他多年前的軍事理論著作《防御性追擊的作用》終于有了用武之地。同事,他著手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地面空襲報警系統,以便戰斗機駕駛員及時攔擊敵機。為了增強空軍的戰斗力,1940年10月,陳納德赴美招募志愿者,雖然遭遇了很多挫折,但從未放棄。經過將近一年的艱苦努力,志愿隊組建成功,后被編入美國陸軍航空隊.1942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太平洋戰爭全面展開。20日,志愿隊在昆明和日軍進行第一次正面交鋒,日軍來犯的10架轟炸機有6架被擊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損于途中.而志愿隊的飛機全部安全返航,只有1名駕駛員受輕傷。首戰告捷,給飽受日機轟炸的昆明人民以極大的鼓舞。當天晚上,昆明各界人士為志愿隊舉行了盛大的慶功會,陳納德深受感動,熱淚不禁涌出……報紙頭版頭報道戰斗經過,稱美國志愿軍的飛機是“飛虎”,“飛虎隊”從此成為志愿隊的代稱。次日清晨,陳納德收到駐扎在緬甸首都仰光的第三中隊的報告,說有敵機在附近出沒。陳納德立即復電說:“據過去日本人的慣例,偵察機出現區域的地面重要軍率目標,將會在次日,最遲不超過三日遭到空襲,務必嚴加戒備?!惫徊怀鏊希?3日開始,日軍連續空襲仰光,飛虎隊第三中隊和英國皇家空軍迎頭痛擊,給日軍以沉重打擊。仰光的連續空戰,希贏了全世界的目光,陳納德也從一個鮮為人知的、退役的沒過陸軍航空隊上尉,成為名揚天下的新聞人物。此后,飛虎隊又在怒江阻截戰、桂林保衛戰等戰役中,取得一個又一個重大勝利,沉重打擊了日本法西斯,為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勝利做出巨大貢獻。陳納德1942年晉升為準將后,主動向中國政府提出停發津貼。1943年晉升為少將,同年12月,成為美國著名的《時代》雜志的封面人物。1958年臨終前又晉升為中將??箲鸢四?,陳納德領導的飛虎隊和中國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建立了身后的友誼。1945年飛虎隊解散時,陳納德收到中國國民政府的最高嘉獎。在中國,陳納德還收獲了愛情,1947年和中國記者陳香梅喜結良緣。陳納德的命運和中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正如他所說的,“我雖然是美國人,但我和中國發生了如此密切的關系,大家共患難,同生死,所以我也算是半個中國人”。陳納德去世后,安葬在美國阿林頓公墓。墓碑正面鐫刻著他生前獲得的各種獎章和勛章,背面寫著“陳納德將軍之墓”七個中文大字。相關鏈接:①抗戰初期,美國政府對日本侵華戰爭持“中立”態度,日本人知道有美國顧問在華幫助中國,要求美國下令讓他們離開。美國國務院發布撤回命令,但陳納德拒不執行,他斬釘截鐵地說:“日本人離開中國時,我會高高興興地離開中國?!保ò俣劝倏疲谥袊说挠颜x最寶貴的體現,莫過于在日軍占領區冒著生命危險搭救被追殺的美國飛行員和從那些地區不斷的送來情報……為了擴建在成都郊外的飛機跑道,那里一下子就聚集了三十余萬民工,三個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陳納德回憶錄》)③1990年,美國發行了紀念陳納德將軍的郵票。當年的飛虎隊隊員每年軍人節都要到華盛頓祭奠他。在中國,重慶要建飛虎隊紀念館,昆明把從城里到機場的一條公路,重新命名為陳納德路。(《北京青年報》2007年11月12日)(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都是(
)(
)(5分)A.在霍勃魯克的大力推薦下,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宋美齡親自給陳納德寫去邀請信,陳納德接信后當即決定來中國支援抗日。B.為擴建成都郊外的飛機跑道,三十多萬民工只用三個月就完成全部工程,陳納德認為,這是中國人民對飛虎隊深厚友誼的最寶貴表現。C.陳納德憑著精湛的飛行技術和卓越的軍事才能,為中國抗戰立下赫赫戰功,自己也從一名退役上尉成為聞名全球的“飛虎將軍”。D.作為一位優秀的戰斗機飛行員、令日軍聞風喪膽的飛虎隊隊長,陳納德曾經登上美國著名的《時代》雜志的封面。E.為幫助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飛虎隊在中國浴血奮戰,作出杰出的貢獻,因此被國民政府授予最高嘉獎。(2)陳納德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材料中有哪些體現?請簡要分析。(6分)(3)陳納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懷念的一個重要原因。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4)為什么陳納德說自己是“半個中國人”?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8分)參考答案:(1)CD答C給3分,答D給2分,答B給1分;答A.E不給分](2)①“二戰”中立下赫赫軍功:籌建航校訓練飛行員,建立地面空襲警報系統,組建飛虎隊,給日軍以沉重打擊;②具有出色的軍事才能;③寫出理論著作《防御性追擊的作用》,準確預測美國會卷入戰爭及日機襲擊仰光的時間。(3)①強烈的正義感、過人的勇氣:“七七事變”后留在中國支援抗戰,即使美國國務院發出命令也不撤回。②意志堅定,不屈不撓:克服重重困難,招募志愿軍來華參戰。③真誠正直,善良友好:主動要求國民黨政府停發津貼,得到陳香梅的愛情,飛虎隊隊員每年組織悼念活動。(4)①陳納德精湛的飛行技術,過人的軍事才能,在受聘擔任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顧問其間,得到充分施展的機會;②率領飛虎隊在中國境內進行反法西斯斗爭;在中國抗戰期間立下赫赫戰功,從一個退休上尉升為將軍,事業達到輝煌的頂點;③率領飛虎隊和中國人民協同作戰,生死與共,結下深厚的友誼;受到國民政府的最高嘉獎;④和中國女子陳香梅產生感情,并結為連理。試題分析:(1)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看看有沒有偷換概念、范圍縮小或擴大、混淆關系、輕重范圍失當等問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A項“接信后立即決定來中國支援抗日”錯誤,陳納德接信之后還到上海做了為期三個月的考察。B項“這是中國人民對飛虎隊深厚友誼的最寶貴表現”表達欠妥,根據注釋②可看出,搭救美國飛行員、送情報等都是深厚友誼的寶貴表現。E項“因此被國民政府授予最高嘉獎”的不是“飛虎隊”,而是“陳納德”??键c: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2)該題考查信息篩歸納概括的能力。本題從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的角度考查對傳記的分析概括。答此題時,首先要仔細審題,緊扣“作為軍事家的表現”這一點;其次要找準相應的答題區間,相關內容應在文章的第三至六段;最后要分條概括,篩選文中的重要信息,如:“籌建航校,訓練飛行員,悉心傳授戰斗機飛行技術和作戰戰術”“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地面空襲警報系統”“志愿隊組建成功”“他多年前的軍事理論著作《防御性追擊的作用》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仰光的連續空戰”等??蓮膬蓚€方面概括:一是實戰方面,立下了赫赫戰功;二是理論方面,具有杰出的軍事才能。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3)本題從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的角度考查對人物的分析評價。答題時要緊扣“人格魅力”四個字,從一系列具體事件中概括出陳納德的精神特點。同時要結合全文內容,包括“相關鏈接”部分。從多角度分析,包括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比如“七七事變”后留在中國支援抗戰,即使美國國務院發出命令也不撤回。表現的是他強烈的正義感、過人的勇氣。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4)本題為探究性題目,具有開放性,回答時應在聯系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題干中的條件和要求。從“半個中國人”入手分析,說明陳納德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陳納德率領飛虎隊在中國境內進行反法西斯斗爭。他率領飛虎隊和中國人民協同作戰。他精湛的飛行技術,過人的軍事才能在這期間得以展現。考點: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文字是記錄和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語言是有聲的思維,文字是有形的思維。二者都是思維的外化。像語言一樣,文字也是思維能力的反映,蘊含著思維的特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古文字是對思維進行考古的工具。古人類主要運用形象進行思維。這種特點反映在古詩歌中,人們喜歡用比興來說明某種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話中,人們通過具體的故事來說明某個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沒用的。形象思維曾是人類最得心應手的思維方式。抽象思維是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從文字的創造特點看,繪畫文字是最早的文字。這種文字的主要特點是象形。不僅中國的古文字用形象來表示,古巴比倫人、古雅瑪人、古埃及人等無一不是從象形開始來創造古文字的。創造文字的時代,人們抽象思維的能力還比較薄弱。人們進行抽象思維,還很難脫離具體形象來進行,往往要依賴于對形象的類比、比較、聯想來進行。表現在文字的創造上,形與義密切結合在一起,人們是從形象來了解符號的意義的。文字的產生一方面是以人類抽象思維的能力達到一定水平為基礎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標志著人類抽象思維能力還不發達,這種低下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可能創造太抽象的符號。抽象思維能力的低下還主要表現在古文字的詞類上,表現為形容詞的極端貧乏。從甲古文看,形容詞數量相當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麗等為數不多的形容詞。事物的性質包含在事物之中,與事物不可分離,只能通過人的思維才能把事物的性質從事物本身分開。在近代一些少數民族那里,要說熱,只能說“像火一樣”。早期文字中的“魚”字是各種各樣的魚類象形,后來逐漸概括出一種共同的魚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為各種各樣魚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幾乎每個文字都經歷了一定的概括過程。沒有概括過程,就不可能產生一般意義上的文字。這種概括能力使人們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質,撇開了同類事物之間的差別性、個性和偶然性,產生了最初的種、類概念。在概括能力發展的同時,形象思維本身也在不斷發展著。形象思維從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維。抽象思維的發展又推動著形象思維的發展。古人類從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質,從而創造了形容詞后,又創造著代表新的形象的詞。例如,從羊的肥大的形象創造了“美”字,進一步又創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詞。形容詞產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體形象的詞成為更形象生動的新詞。例如月字、鏡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變成了“明鏡”“明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類從眾多的個別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義的詞后,又以此為指導去認識新的個別事物,創造新的字。從古文字的演變進化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在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中辯證地發展,使人類的思維能力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從而使人類能夠更深更廣地認識世界。
(摘編自朱長超《從古文字看原始思維及其發展》,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文字是有形的思維,是思維能力的反映,蘊含著思維的特點,對思維進行考古所用的工具是古文字。B.在古人類時期,人們在古詩歌中喜歡用具體的故事來說明某種道理,在原始神話中喜歡用比興來說明某個道理。C.文字的產生是以抽象思維的能力水平為基礎的,從象形文字可以看出人類抽象思維能力還不發達,創造不出太抽象的符號。D.概括能力使人們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質,因此它撇開了同類事物之間的差別性、個性和偶然性,產生了最初的種、類概念。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在論證古人類主要運用形象進行思維時,分別從古代詩歌、原始神話、文字創造特點等方面進行了分析。B.古人類都是從象形開始創造古文字以及甲骨文中形容詞的數量特別少都能說明古人類的抽象思維能力比較薄弱低下,這是舉例論證的方法。C.文章舉從羊的肥大形象創造了“美”字,進一步又創造了“美服”“美女”等新名詞的例子,是為了證明形象思維從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維。D.文章用“總—分—總”的論證結構,論證了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在相互補充促進中辯證地發展,使人類思維不斷提高的論點。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古巴比倫人、古雅瑪人、古埃及人等都是從象形開始來創造古文字的,可以推斷出這些國家的古文字可能屬于繪畫文字的范疇。B.在近代一些少數民族那里,要說熱,只能說“像火一樣”,說明他們的思維還不能把事物的性質從事物本身分開。C.月字、鏡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變成了“明鏡”“明月”,使形象更逼真,說明抽象思維的發展也推動著形象思維的發展。D.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在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中辯證地發展,可見它們在人類思維能力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展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參考答案:1.C
2.C
3.D2.試題分析:C項,“是為了證明形象思維從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維”不全面,選項對應信息在原文倒數第二段,文章舉這些例子是為了證明“形象思維從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維。抽象思維的發展又推動著形象思維的發展”。點睛: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要找出文章中相對應的語句,注意將選項轉述內容與原文內容逐一相對。概念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因果、前后關系不能顛倒。同時還要注意選項肢之間的比較,如果選項中有內容矛盾的選項必有一錯。注意敘述角度和表達方式的轉換。分辨可能與必然、必然與或然、未然與已然、全稱與特稱。推斷不夸大不縮小,不無中生有。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理解作者觀點態度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仔細閱讀題干要求,分析各個選項,找出答案。D項,“可見它們在人類思維能力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展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無中生有,偷換概念。選項對應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原文是“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在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中辯證地發展,使人類的思維能力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從而使人類能夠更深更廣地認識世界”。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詩歌傳統中,和諧世界是詩人們從來最求的境界,人與人的和諧,人與人的自然和諧,成為詩歌創作中重要的題材,同時,又是詩歌美學中的重要的理論支柱。在我們中華文化的思想寶庫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重要的精神財富。也是詩人從事詩歌創作重要的理論源頭。道家創始人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源,萬物具體形態的原始物質是“氣”,萬物都是稟賦了,“道”而成了自然本性“德”,又稟賦了“氣”而成了形態好形體之“形”。《老子·二十五章》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種以自然為法的精神影響了歷史的中國詩人,而莊子在《莊子·齊物論》中所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則在許多優秀詩人的筆下,成為他們表現人生和世界最高的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兩忘”。這種境界的追求和創作實踐,在中華優秀的詩歌長河中,形成了山水詩、邊塞詩和田園詩的流派和傳統,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大量的臉炙人口的詩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范成大的“信步隨芳草,逸涂問小童”、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這些代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詩歌佳句,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也成為中華民族的民族性基因,滲入每個中國人的血液,變成中國人的審美情趣、人文理想和生命追求。這種創作實績經過歷代詩歌理論家和美學家的總結和提煉,形成了中國詩歌傳統的重要理論主流.唐代王昌齡首提“意境”一詞,并稱“理入景體”“景物兼意入興”;宋代范希文提出“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明代謝榛提出“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到了晚清王國維則在《人間詞話》中完成了意境之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有高格,自有名句”“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也”“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這些為我們熟知又為許多人淡忘的學說,構成了中國傳統詩歌理論重要的內核:意境說.這種美學理想,表現的是意與境,情與景,神與形,交相融洽,高度統一,達到神形兼備的境界,而其反應和表現的人類理想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人與世界和諧共處的境界.作為中華詩歌傳統中最重要的財富,當代中國詩人十分重視在創作中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創造出更美更加富于藝術魅力的詩篇,當代著名的青海詩人昌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值得研究的范例.昌耀創作的大量詩篇,表現了青藏高原神奇的高山大川和人文精神,展示了高原大自然的天地精神和在這種精神熏陶下的人性魅力.昌耀在《答記者張曉穎問》一文中寫道:“青海的大自然,青海壯美的山河.也給我的詩注入了一種陽剛之氣,這對我的詩的風格的形成,都是至關重要的.”青藏高原養育了昌耀這位詩人,詩人昌耀又用筆創造了一座新的高原。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和諧既是我國古代詩歌創作重要的題材,又是詩歌美學中重要理論支柱。B.“意境說”這一中國傳統的古典詩歌重要理論直到晚清王國維才最后完成。C.在中華優秀詩歌長河中,各大流派均有表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詩歌佳句。D.我國詩歌創作的主要理論來源于老子“道法與自然”和莊子的“天人合一”。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以老子和莊子的道家思想為依據,論證詩歌的創作要堅持以自然為法的精神。B.關于如何創作與享受詩歌,文章先引出話題,接著逐層分析,最后列舉進行印證。C.文章從思想源頭入手把創作實績和理論舉要結合起來,揭示了中華詩歌的傳統。D.文章采用大量的舉例論證,闡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詩歌創作中必須遵循的原則。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沒有對道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就可能不會出現山水、邊塞和田園等詩派。B.王維的詩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民族性的基因。C.是青藏高原神奇高山大川和人文精神孕育出了當代著名的青海詩人昌耀。D.人自然一旦失去和諧,中國詩歌美學中重要的理論也會跟著失去其作用。參考答案:1.B
2.D
3.D【1題詳解】此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時,閱讀一定要細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較。依據文意,力求明辨各選項表述的正誤。特別要注意其中的細枝末節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內容上的歸納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無中生有、片面遺漏、強拉硬連、任意拔高等等。本題,A項,“和諧既是我國古代詩歌創作重要的題材,又是詩歌美學中重要的理論支柱”錯誤,選項擴大范圍,原文第一段是說“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成為詩歌創作中重要的題村,同時,又是詩歌美學中重要的理論支柱”。C項,“在中華優秀詩歌長河中,各大流派均有表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詩歌佳句”錯誤,選項以偏概全,原文第三段只說了“山水詩、邊塞詩和田園詩”三大流派。D項,“我國詩歌創作的主要理論來源于老子‘道法自然’和莊子的‘天人合一’”錯誤,選項偷換概念,原文第二段表述的是“道法自然”的精神影響了歷代的中國詩人,莊子的“天人合一”只是詩人表現人生和世界最高的境界追求。?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梳理文章的內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觀點、論據,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本題D項,“文章采用大量的舉例論證,闡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詩歌創作中必須遵循的原則”錯誤,論證關系錯誤,根據原文信息,第三段的舉例是為了闡述中國人的情趣注重表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第四段的舉例是為了闡述中國歷代詩歌理論家和美學家注重對“意”與“境”關系的總結和提煉。故選D。3題詳解】此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分析作者觀點態度的能力。此種歸納內容要點和分析作者觀點態度的題目,解答時應先根據選項確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并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判斷。本題D項,“人與自然一旦失去和諧,中國詩歌美學中重要的理論也會跟著失去其作用”錯誤,選項的推理錯誤,根據原文第二段信息,中國詩歌美學中重要的理論是“天人合一”和“意境合一”,這種理論經過歷代的創作實踐和總結提煉一旦形成,就會對后代的詩歌創作起指導作用,而不會“失去其作用”。故選D?!军c睛】論述類文本答題技巧:1.讀通讀懂原文。通讀全文,一定讀懂。把握全文基本內容,明確作者的基本觀點,務必理清論述的結構和思路。2.篩選關鍵詞關鍵句。不動筆筆墨不讀書,讀的過程中,在點、線和特殊符號等各種標記的輔助下,篩選出文中的關鍵詞語、關鍵語句,以備解題之需。3.關鍵信息代入原文,找對應句。在認真閱讀題干和選項的基礎上,將題干和選項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與題干和選項相應的對應句。4.題干與原文對比異同找選項。一定要注意題干和選項所涉及到的信息與原文所存在的“變”與“不變”。5.立足原文,排除干擾項。閱讀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擾項,確定正確答案。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9分,每小題3分)閱讀文言文,完成10—12題。公諱旦,字子明,大名莘人也。公少好學,有文。太平興國五年,進士及第,為大理評事。右諫議大夫趙昌言參知政事,公以婿避嫌,求解職。太宗嘉之,改禮部郎中。公為人嚴重,能任大事,避遠權勢,不可干以私,由是真宗益知其賢。錢若水名能知人,常稱公曰:“真宰相器也!”若水為樞密副使罷,召對苑中,問誰可大用者,若水言公可,真宗曰:“吾固已知之矣。”公在相位十余年,外無夷狄之虞,兵革不用,海內富實,群工百司各得其職。故天下至今稱為賢宰相。公于用人,不以名譽,必求其實。茍賢且材矣,必久其官,而眾以為宜某職然后遷。其所薦引,人未嘗知??軠蕿闃忻苁?,當罷,使人私公,求為使相。公大驚曰:“將相之任,豈可求邪!且吾不受私請。”準深恨之。已而制出,除準武勝軍節度使。準入見,泣涕曰:“非陛下知臣,何以至此!”真宗具道公所以薦準者,準始愧嘆,以為不可及。公與人寡言笑,其語雖簡,而能以理屈人,默然終日,莫能窺其際。及奏事上前,群臣異同,公徐一言以定。大中祥符中,天下大蝗,真宗使人于野得死蝗以示大臣。明日,他宰相有袖死蝗以進者,曰:“蝗實死矣,請示于朝,率百官賀?!惫氁詾椴豢?。后數日,方奏事,飛蝗蔽天,真宗顧公曰:“使百官方賀,而蝗如此,豈不為天下笑邪?”日者[注]上書言宮禁事,坐誅,籍其家,得朝士所與往還占問吉兇之說。真宗怒,欲付御史問狀。公曰:“此人之常情,且語不及朝廷,不足罪。”真宗怒不解。公因自取常所占問之書進曰:“臣少賤時,不免為此,必以為罪,愿并臣付獄?!闭孀谠唬骸按耸乱寻l,何可免?”公曰:“臣為宰相,執國法,豈可自為之,幸于不發而以罪人?”真宗意解。公務以儉約率勵子弟,使在富貴不知為驕侈。兄子睦欲舉進士,公曰:“吾常以太盛為懼,其可與寒士爭進?”至其薨也,子素猶未官,遺表不求恩澤。銘曰:烈烈魏公,相我真宗。相所黜升,惟否惟能。執其權衡,萬物之平。
(節選自《歐陽修全集》)[注]日者:以占卜為業之人。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避遠權勢,不可干以私
干:求取
B.已而制出,除準武勝軍節度使
除:任命C.日者上書言宮禁事,坐誅,籍其家
籍:登記D.相所黜升,惟否惟能
否:邪惡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外無夷狄之虞
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B.其可與寒士爭進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C.而眾以為宜某職然后遷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D.公務以儉約率勵子弟
盛以錦囊,負而前驅。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旦持身嚴謹。太宗朝,他因為岳父趙昌言任參知政事,便主動辭官避嫌。真宗朝,直到他去世,兒子王素也一直未當官。B.王旦為官公正,受到真宗和錢若水的賞識。真宗曾經把錢若水召到宮苑中,問哪個大臣可以重用,錢若水當場推薦了王旦。C.王旦個性嚴肅,不茍言笑,但在朝廷議事,常能以理服人。在處置日者的問題上,他犯言直諫,終使皇上不高興。D.王旦實事求是。天下大蝗,有個宰相為迎合皇上心意,獻死蝗請求慶賀,唯獨王旦不同意,使朝廷免于被天下人恥。第Ⅱ卷(共114分)四、(28分)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1)右諫議大夫趙昌言參知政事,公以婿避嫌,求解職。(4分)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真宗具道公所以薦準者,準始愧嘆,以為不可及。(4分)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臣少賤時,不免為此,必以為罪,愿并臣付獄。(4分)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3.見譯文文言文翻譯:
王公名旦,字子明,是大名莘地人。年輕時好學,有文才。太平興國五年,考取進士,被任命為大理評事。右諫議大夫趙昌言任參知政事,王公因為自己是他的女婿,就避嫌請求辭官。太宗贊許他,改任他為禮部郎中。王公為人嚴肅莊重,能做大事,遠離權勢,(別人)不能拿私事求他,因此真宗越發了解他的賢能。錢若水以能識別人才出名,常常稱贊王公說:“真是做宰相的人才??!”錢若水卸任樞密副使時,真宗召他到宮苑,詢問誰可以重用,錢若水說王公可以用,真宗說:“我本來已經了解他了?!蓖豕卧紫嗍嗄?,沒有夷狄侵犯的外憂,不用打仗,天下富足殷實,群工百官都能做好自己的事。所以天下至今稱贊他是賢能的宰相。王公用人,不憑人的聲譽名望,一定根據他的真實才干。如果某官賢能又有才干,一定讓他長期擔任這一官職,直到大家認為他適宜擔任某一職務以后才升遷。他推薦誰,別人都不知道。寇準任樞密使,正當卸任時,托人私下請求王公讓他擔任節度使。王公很吃驚,說:“將相的任命,哪能求取呢!再說我不接受私下的請求。”寇準非常怨恨他。不久,皇帝的命令下來,任命寇準為武勝軍節度使??軠嗜雽m覲見皇上,流著淚說:“不是陛下賞識我,我哪能任這一職務!”真宗詳細地告知王公推薦他的情由,寇準這才羞愧嘆息,認為自己比不上王公。王公同人交往,不茍言笑,他的話雖然不多,但能以理服人,他整天默不作聲,沒有人能看出他的真實想法。等到在皇上跟前上奏時,大臣們意見不一,王公慢慢說出一句話就把事情定了下來。大中祥符年間,天下蝗災嚴重,真宗派人在田里找到死蝗蟲來給大臣看。第二天,有個宰相在袖子里藏著死蝗蟲進獻,說:“蝗蟲確實死了,請在朝廷上公示,率領百官慶賀?!敝挥型豕J為不能這樣做。過了幾天,正有人上奏,飛蝗遮天蔽日,真宗看著王公說:“如果百官正在慶賀,但蝗災卻如此嚴重,難道不被天下人恥笑嗎?”占卜的人上書談論宮內的事情,被判死罪,抄沒家產,獲得朝中官吏同他交往占問吉兇的書信。真宗生氣,要把這些人交付御史審訊。王公說:“這是人之常情,再說內容不涉及朝廷,不夠定罪?!闭孀诓幌麣狻M豕腿∽约涸浾紗柕臅M獻,說:“我年少貧賤時,不免做這樣的事,一定要拿這個定罪,請連我一起交官府治罪?!闭孀谡f:“這件事已經被人告發,怎么能夠免于處罰呢?”王公說:“我作為宰相,執行國家法令,怎么能夠自己做了這樣的事,僥幸沒有被人告發卻以此給別人定罪呢?”真宗這才消氣。王公一直用勤儉節約勉勵子弟,使他們身處富貴卻不奢華。兄長的兒子王睦想要參加進士考試,王公說:“我常常擔心功名利祿太多了,怎么可以跟貧寒的讀書人爭搶進取的機會呢?”直到他去世,兒子王素仍然沒有做官,他留下奏章請求皇上不要施恩子孫。銘曰:名聲顯赫的魏公,是我真宗朝的宰相。他罷黜、升遷官吏,只看邪惡與賢能。他執掌國家權力,天下安定太平。略5.閱讀下文,完成13——18題(15分)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而響應,嬴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殽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13.(4分)解釋加點字:⑴躡足行伍之間
⑵將數百之眾
⑶非抗于九國之師也⑷與陳涉度長絜大14.(2分)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輮以為輪
B會盟而謀弱秦//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C追亡逐北//則恥師焉
D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而此獨以鐘名15.(2分)下列各組虛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的一組(
)A非銛于鉤戟長鎩也//而恥學于師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即而求之C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趙奢之倫制其兵 D涵澹澎湃而為此也//鍥而舍之16.(2分)選出下列各組句式相同的一組(
)A躡足行伍之間//石之鏗然有聲者
B余威震于殊俗//古之人不余欺也C鑄以為金人十二//蚓無爪牙之力
D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而笑李渤之陋也17.(3分)翻譯句子: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18.(2分)結合課文內容簡要闡釋“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大意。
參考答案:略6.文言文閱讀(15分)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為禮部員外郎。時蔡條為尚書,傅為言天下事,勸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條不能用。遷至中書舍人。宣和末高麗人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素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秦貶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以為傅論議雖偶與軾合,意亦亡他,以職論事而責之過矣,翰亦罷去。靖康元年,召為給事中,進兵部尚書。上章乞復祖宗法度,欽宗問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豐法惠國,崇、觀法惠奸?!睍r謂名言。十一月,拜尚書右丞,俄改同知樞密院。金人困都城,傅日夜親當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敗退,墜于護龍河,填尸皆滿,城門急閉。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欽宗詣金帥營,以傅輔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屬貽書請之。及廢立檄至,傅大慟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茍立異姓,吾當死之?!苯鹑藖硭魈?,帝后、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謀匿之民間,別求狀類宦者二人殺之,并斬十數死囚,持首送之,紿金人曰:“宦者欲竊太子出,都人爭斗殺之,誤傷太子。因帥兵討定,斬其為亂者以獻。茍不已,則以死繼之?!痹轿迦?,無肯承其事者。傅日:“吾為太子傅,當同生死。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者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彼鞆奶映?。金守門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預?”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當死從。”是夕,宿門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紹興中,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忠定。(節選自《宋史?孫傅傳》)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B.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罝/C.宣和末/髙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田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拭奏/貶蘄州安置/D.宣和末/髙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罝/。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登進士第,又可稱為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考試合格后錄政成為進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宜。C.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欽宗。D.太子指封建時代君主兒子中被確定繼承君位的人,有時也可指其他兒子。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孫傅入仕以后,積極向上建言。他擔任禮部員外郎,對尚書蔡脩縱論天下大事,勸蔡迅速有所變更,否則必將失敗,可惜他的建議沒有被采納。B.孫傳上奏,請求恢復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書,從效用角度評價祖宗法度和熙、豐年間的法度,批評崇觀年間的法度,受到時人贊許。C.孫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擄走欽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謀藏匿太子,殺二宦官將首級送至金營,欺騙金人說,這就是誤傷太子之人。D.孫傅舍身取義,死后謚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營,孫傅隨往,卻受到守門者勸阻,他表示身為太子傅,應誓死跟從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每句3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茍立異姓,吾當死之。(2)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參考答案:4.A5.D6.C7.1)我只知道只有我們的君主能做中國的皇帝,如果立異姓人做皇帝,我就為此而死?!暗邸薄ⅰ捌垺薄ⅰ八馈备?分,句意2分。2)金人雖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應當跟太子一起去,求見兩位酋長當面譴責我們,或者還有可能把事情辦好?!熬恪薄懊妗薄笆颉备?分,句意2分4.試題分析:文言文斷句一是看句意,一是分析動詞和附近名詞的關系。從句意上看,這句話的意思是:宣和末期,高麗入宋朝進貢,使者所過的地方,調發民夫修整船只,引起騷動且用度頗多,孫傅說:“濫用民力妨礙農事,而且對于中原之國來說又沒有絲毫的好處。”宰相認為他的言論與蘇軾相同,上奏降貶孫傅把他安置在蘄州。從動詞和名詞的關系來看,動詞“貢、過、謂”的發出者分別是“高麗、使者、宰相”,所以以上動詞應該緊跟著發出動作的主語,中間不可斷開,故可以排除C、D。而選項A、B的不同只在于動詞“奏”的主語是誰,很明顯,“奏”不是孫傅自己發出的,也不是突然冒出的蘇軾發出的,而是宰相發出的動作,故“奏”不應緊跟名詞“蘇軾”,所以排除B,正確答案是A??键c: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5.試題分析:D項錯誤在于“被確定繼承君位的人”,而是被“預定”,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皇儲、儲君”。這是一道文化常識的考核的題目,去年在大綱卷中出現,重點突出對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當今國學熱的趨勢,以后還會堅持。文言的選文是人物傳記,那主要的常識是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宮殿的名稱、年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備考時要積累名著、名篇作者、時代、國別、文學形象、作品主題等文學常識。解答此道題目,需要逐項審讀,按照自己積累的有關知識,判斷相關內容,是否正確;要注意各項表述中有關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考點:理解常見古文常識。能力層級為理解B。6.試題分析:C原文中“他密謀藏匿太子”一事最終沒有施行。C選項“殺二宦者”錯。原文中說的是:“別求類狀宦者二人殺之”,意思是說“另外找了兩個像宦官的人殺死”,也就是說是兩個像宦官的人,而不是宦官。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誤判,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键c: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7.試題分析:翻譯文言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學會語法分析推斷。梳理主干,劃分成分,落實語法功能。將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句子成分,從而判斷詞性、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現象,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2)組詞造句推斷詞義。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實詞的含義在現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詞來表示。在由單音節向雙音節轉換的過程中,又多以同義合并或反義合并或反義并列為構詞特征。據此,我們可使用組詞方式猜讀難懂詞義。(3)相似語言結構推斷。古漢語講究語言的工整對仗。文言文中整句較多,駢偶常見。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出于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據其一可推知其他。(4)語境分析推斷。翻譯既要聯系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又要聯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境??键c: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題?!稗道蟆笔枪旁娢闹?/p>
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懷才不遇,身處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詩人柳宗元被貶柳州時寫道“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晚唐詩人沈彬亦有詩云“薜荔惹煙籠蟋蟀,芰荷翻雨潑鴛鴦”,詩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
,在寂寞中生長,延伸著碧綠的藤蔓,任密雨侵,依然綠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離騷》中就有“攬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的詩句,借薜荔這種芳草來表達清高芳潔之意,夏天來了,薜荔更顯出一片生機,藤條
,堅韌地攀緣吸附于墻壁,構成一扇天然的綠壁,任憑風雨雷電轟擊,也不能撕扯分離它們。(
)。待到掛果時,薜荔藤葉叢里掛滿了青果,煞是可愛,初唐宋之問“薜荔搖青氣,桄榔翳碧苔”,描寫了蔓生濃綠的路荔、亭亭玉立的桄榔與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
。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司空見慣
同流合污
青云直上
心馳神往B.層出不窮
隨波逐流
青云直上
爽心悅目C.司空見慣
隨波逐流
扶搖直上
心馳神住D.層出不窮
同流合污
扶搖直上
爽心悅目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順,他們懷才不遇,身處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B.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懷才不遇,或身處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C.古代文人仕途不順或懷才不遇,他們常常為解心愁而借薛荔抒情。D.古代文人大多仕途困惑或懷才不遇,他們身處逆境之時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19.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若是睛朗的夏日,遠遠去仿佛一片彩霞,陽光為它涂上一層金色B.若是天氣睛朗,陽光為它涂上一層金色,遠遠望去仿佛一片彩霞C.遠遠望去,陽光為它涂上一層金色,簡直是一片彩霞D.遠遠望去,簡直是一片彩霞,陽光為它涂上一層金色參考答案:17.C
18.D
19.B【17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運用成語能力。題干要求選出“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第一處:司空見慣:指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層出不窮:接連不斷地出現,沒有窮盡。文中指“薜荔”意象在古詩文中常見,用“司空見慣”更恰當。第二處:隨波逐流: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比喻自己沒有主見,隨著潮流走。同流合污:隨著壞人一起做壞事。根據下文“活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用“隨波逐流”更恰當。第三處:扶搖直上:形容地位。名聲、價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職升得很快很高。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職;后者只用于升官又快又高。根據語境,用“扶搖直上”更恰當。第四處:心馳神往:心神飛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爽心悅目:指景色美麗,令人心情愉快。文中是指詩歌描寫生動,不是指眼前景色美好。故用“心馳神往”更恰當。故選C?!?8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病句辨析與修改能力。題干要求選出“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文中劃線句子“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懷才不遇,身處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語病主要是不合邏輯,修改的關鍵是把句子的邏輯關系理順。A、B兩項,“身處逆境”包括了“仕途不順”及“懷才不遇”的情形。不能并提。C項,“古代文人仕途不順或懷才不遇”的說法絕對。且“仕途不順”與“懷才不遇”有交叉,不合邏輯。D項的修改最恰當。故選D?!?9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語句連貫能力。題干要求選出“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仔細閱讀文中括號上下文內容與四個選項,根據括號所在的上文已經交代“夏天來了”這里就不要再說“夏日”,上文說了“風雨雷電”,這里說“天氣晴朗?!毕日f陽光照射,后說仿佛彩霞,這樣更符合邏輯,故選B。8.填人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年輕人對人生意義產生困惑是正常的,
①可以說是積極的心理反應。沒有過這種經歷的人,往往沒有思考、分析、辯論和內在化這樣的問題。孔于是到了40歲左右,
②產生了對人生意義的不惑之感。
③,質疑人生意義是一種理性的體現,是人的積極天性的一種自然流露,
④是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個顯著的人性。
⑤連最優秀的大學生都不能夠回答這樣的問題,
⑥說明這種問題本身可能過于抽象和教條,與這一代年輕人的生活感受差得太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2025屆初三第四次月考(生物試題)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工業大學《植物造景技術(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傳媒學院《設計素描(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惠民縣2024-2025學年四下數學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昆明學院《模具制造工藝及設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文創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清華大學《文化政策與法規》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樂山職業技術學院《品牌與消費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三中2025年高三第三次階段考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陜西省興平市華興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統一質量檢測試題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人工造林施工組織設計(標準版)
- 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評估
- 無人機法律法規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 十二個月完整版本
- 2024入團積極分子入團考試題庫含答案
- 歷史人物趙一曼的家書
- 前列腺癌2024治療指南
- DL-T 5148-202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條件-PDF解密
- 2023年廣西鋁業集團校園招聘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24-2029年中國形象設計行業發展分析及發展前景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4中國綠色甲醇產業研究與前景展望-云道資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