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七上生物知識點總結_第1頁
【蘇教】七上生物知識點總結_第2頁
【蘇教】七上生物知識點總結_第3頁
【蘇教】七上生物知識點總結_第4頁
【蘇教】七上生物知識點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全冊知識點總結第一單元探索生命的奧秘考點一:生物的生命現象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特性,但是不同的生物之間又有一些共性。1.生物生活需要營養.植物的營養: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動物的營養:從外界獲取現成的營養。例如:①莊稼需要澆水施肥;②兔子吃草;③蘑菇的培養需要有營養的物質。2.生物能進行呼吸.絕大多數生物需要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例如:①鯨呼氣時產生水柱;②人游泳時不能長時間在水下;③保存植物種子必須用透氣的紙袋。3.生物都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動物和人排出廢物的方式:①人體排汗;②動物排尿;植物排出廢物的方式:①植物落葉;②葉子排出二氧化碳;。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例如:①向日葵向陽生長;②望梅止渴;③人從黑暗的屋子里走出來會瞇眼。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例如:①種子發芽,長成幼苗,幼苗由小到大,開花結果;②孔雀開屏;③家雞產卵。6.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征例如:①遺傳: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②變異: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7.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①動植物都由細胞構成;②細菌都是由單個細胞構成;③病毒沒有細胞結構。考點二:生物與環境的關系1.生物適應環境: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說明生物的是適應性具有普遍性當環境急劇變化時,如果生物沒有適應能力,可能被淘汰掉,說明生物適應環境也具有相對性。2.生物影響環境:例如:綠色植物可以防風固沙。3.環境影響生物:例如:一棵小麥的生活受水分、光照等(非生物因素)影響,也受其他生物(生物因素)的影響。考點三:我們身邊的生物學1.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叫生物學。2.生物學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生物,如食物、石油等,解決社會生態等危機離不開生物學,如人口問題、資源危機、環境污染、糧食短缺等??键c四: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1.顯微鏡的結構特別提示:(1)顯微鏡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光線→反光鏡→遮光器→通光孔→標本(要透明)→物鏡(第一次放大成倒立的實像)→鏡筒→目鏡(再次放大成倒立的虛像)→眼(2)鏡頭長度與放大倍數的關系:①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成“反比”關系②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成“正比”關系(3)①在高倍物鏡下,看到的視野是小而暗,細胞是大而少;在低倍物鏡下,看到的視野是大而亮,細胞是小而多。②物鏡放大倍數越大,物鏡與玻片的距離越小;物鏡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與玻片的距離越大。③在顯微鏡視野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倒翻、左右相反的放大虛像】如:玻片上的字母為“b”字,而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物像則是“q”字。④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若光線過暗時,應調大光圈和凹面鏡。若光線過強時,應調小光圈和平面鏡。⑤用顯微鏡觀察時,若發現視野中的細胞偏左下方,為使物像剛好在視野的中央,應將玻片往左下方移動。如果物像是在視野的左下方,若將玻片往右上方移動,其物像將被移出視野外。【這是因為視野中物像的位置與玻片標本移動的方向相反】⑥判斷顯微鏡視野中出現的污點:可先移動目鏡和物鏡,污點如果不移動,說明污點是在玻片上,其他與此類推。【污點存在部位有可能在目鏡、物鏡或玻片上】2.顯微鏡的使用:(1)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距邊緣7厘米左右處,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3)轉動轉換器,使低倍鏡對準通光孔。(4)把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視目鏡內,另一只眼睛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5)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6)轉動粗準焦螺旋,使物鏡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7)一只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考點五:臨時裝片的制作1.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步驟:紗布擦片→滴液【清水】→撕洋蔥表皮→展開洋蔥表皮→蓋蓋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咀ⅲ罕蝗玖先境缮钌慕Y構是細胞核】【其過程可簡化為:擦、滴、撕、展、蓋、染、吸。】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紗布擦片→滴液【0.9%生理鹽水】→刮口腔上皮細胞→涂口腔上皮細胞→蓋蓋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酒溥^程可簡化為:擦、滴、刮、涂、蓋、染、吸?!?.蓋蓋玻片的正確方法:用鑷子夾住蓋玻片的一邊,將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慢地放下,以免產生氣泡。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考點一:細胞的結構和功能1.細胞的結構.2.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1)細胞壁:最外面的一層較薄的壁,保護和支持細胞。(2)細胞膜:緊貼細胞壁內側的一層非常薄的膜,光學顯微鏡下不易看清楚??刂莆镔|的進出。(3)細胞核:一個近似球形的結構,內含遺傳物質。有“遺傳信息庫”之稱。(4)細胞質: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部分,具有流動性。(5)液泡:位于細胞質內。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決定各種味道的物質。(6)線粒體: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它能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7)葉綠體:存在于植物綠色部分的細胞中,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能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3.動植物細胞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 (1)相同點:動、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在細胞質中都有線粒體。(2)不同點: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4.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1)葉綠體(光合作用的場所):進行光合作用,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并產生氧氣,同時,將吸收的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2)線粒體(呼吸作用的場所):細胞里的有機物在線粒體中被氧化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并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細胞生命活動利用??键c二: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1.生物的生長生物體由小長大,是與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分不開的。2.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1)細胞核平分為二。(動、植物細胞在分裂前,細胞核中的染色體進行了自我復制【加倍】,復制后的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細胞核中去。即:恢復原來細胞核中染色體固有的數目)(2)細胞質也平分為二,每分各含有一個細胞核。(3)動物細胞在原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4)一個細胞就分裂成了兩個細胞。3.細胞分化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差異性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組織。組織是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4.細胞分裂與細胞分化的區別與聯系細胞分化的概念受精卵在發育過程中,一些細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們在形態、結構上也逐漸發生了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組織。圖細胞分化的過程細胞分裂→細胞生長→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細胞分化與分裂的區別細胞分裂:是細胞在數量上的增加。細胞分化:則是細胞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的變化??键c三:多細胞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1.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1)植物體五大組織:保護組織、輸導組織、營養組織、機械組織、分身組織(2)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2.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1)動物體四大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類型結構特點功能分布舉例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組成保護、分泌等身體體表各種管腔壁的內表面呼吸道上皮消化道上皮結締組織細胞間隙大排列疏松支持、連接、保護、營養分布廣泛血液、骨組織、肌腱、韌帶肌肉組織由肌細胞構成收縮和舒張心臟、骨骼、胃、腸等心肌、骨骼肌、平滑肌神經組織由神經細胞(神經元)構成受到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腦、脊髓神經系統(2)動物體器官人體的每一個器官都是由四種組織構成的,但是以某一種為主。(3)動物體的八大系統運動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3.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比較關鍵是看有無系統這一層次??键c四:單細胞生物1.單細胞生物生物圈中還有肉眼很難看見的生物,它們的身體只有一個細胞,稱為單細胞生物。單細胞生物個體微小,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例如,衣藻、變形蟲、酵母菌、眼蟲等。2.觀察草履蟲(1)步驟:洗凈玻片→滴培養液→蓋上蓋玻片→觀察。(2)注意事項①草履蟲有趨氧性、趨光性,培養液的表層含氧豐富,所以草履蟲一般聚集在培養液表層,所以吸取表層的培養液可得到較多的草履蟲。②為阻礙草履蟲的運動以便于觀察,可以先在載玻片的培養液的液滴上放幾絲棉花纖維,再蓋上蓋玻片。棉花纖維不要放得太多。3.草履蟲的形態、結構和功能(1)形態草履蟲生活在有機物豐富的水溝或池塘中,個體較大,長150~300微米,肉眼隱約可見。顯微鏡下能看到草履蟲全身密布纖毛,前端鈍圓,后端稍尖,形狀像一只倒轉的草鞋底,因此稱為草履蟲。(2)結構和功能(3)營養方式草履蟲體內無葉綠體,不能制造有機物,以細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為食,具體方式:纖毛擺動前進→細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由口溝進入體內→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隨細胞質流動→食物被消化→不能消化的殘渣由胞肛排出體外。(4)呼吸和排泄表膜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氣,將體內的有機物分解釋放能量供生命活動利用。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表膜排出體外,體內多余的水分和含氮的廢物通過收集管收集,再由伸縮泡排出體外。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考點一:種子的結構1.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種子的基本結構包括種皮和胚,有的有胚乳。種子的主要結構是胚,由胚根、胚軸、胚芽和子葉構成,是新植物體的幼體。2.種子結構的功能.種皮:保護種子的內部結構。子葉:儲存或轉運營養物質。胚芽:生有幼葉部分,將來發育成莖和葉。胚根:在與胚芽相對的一端,將來發育成根。胚軸:將來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胚乳:儲存營養物質。3.觀察玉米種子結構浸軟的種皮是透明的,一粒玉米是一個果實,因為種子結構中果皮和種皮緊緊貼在一起,類似的植物還有小麥、水稻等一些單子葉植物,在觀察玉米種子時,應該按縱切方式切割,縱剖面滴一滴碘液會看到被染成藍色的部分是胚乳。4.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比較類別相同點不同點菜豆種都有胚和種皮胚都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組成都由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子葉2片,無胚乳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里玉米種子子葉1片,有胚乳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里考點二:種子的萌發1.種子萌發的條件種子萌發需要自身條件和一定的外界環境條件。(1)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①具有完整的、活的胚。②具有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③種子成熟且不在休眠期。(2)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具備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3)種子不能萌發的幾種情況①干癟的種子不能萌發。②被昆蟲咬壞胚的種子不能萌發。③種子處于休眠期。④儲存時間過長,胚已死亡的種子不能萌發。(4)測定種子的發芽率①測定發芽率的原因:如果發芽率低,會造成農作物減產。②測定方法——抽樣調查③測定步驟——公式:發芽率=發芽率超過百分之九十就可以播種了。2.探究種子的萌發作出假設播種前浸種,假設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播種前松土,假設種子萌發需要充足的空氣清明前后,種瓜種豆,假設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實驗過程本實驗對照組是3號,實驗組是1、2、4號。1和3對照,變量是水分。2和3對照,變量是空氣。3、4對照,變量是溫度。本實驗預期結果:3號瓶種子萌發,1、2、4號瓶種子不萌發,3號瓶中有10粒種子,有一粒沒有萌發,為什么?胚已經死亡或胚不完整、未度過休眠期。實驗結論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3.種子萌發的過程(1)吸水膨脹,種皮變軟,呼吸增強,營養分解。(2)胚根伸長,突破種皮,發育成根。(3)胚軸伸長,胚芽突破種皮鉆出地面。(4)出土的胚芽繼續生長,發育成莖和葉,胚乳和子葉不斷變小。重點提示:1.種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因為它是新植物的幼體。2.我們平時吃的面粉和大米都是來自于小麥和水稻種子的胚乳。3.我們平時吃的花生仁和花生油都是來自于花生種子的子葉。4.市場上賣的綠豆芽主要是來自于綠豆種子的胚軸。5.玉米、水稻和小麥等的種子,由于它們具有果皮,所以,嚴格地說應稱為果實而不是種子??键c三:根與根的生長1.根的功能植物體的根具有固著、支持、吸收、輸導、貯藏等功能2.植物體根尖的結構名稱位置細胞特點功能成熟區伸長區上面停止伸長,表皮細胞突出形成根毛,內部細胞分化形成導管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積伸長區分生區上面細胞逐漸停止分裂,開始迅速伸長根伸長最快的部位分生區根冠上面,被根冠包圍細胞小,壁薄、核大、質濃細胞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不斷產生新細胞根冠根尖頂端較大,排列不整齊保護分生區3.根的生長(1)根的生長主要是分生區細胞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和伸長區細胞伸長的結果。根尖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2)植物根的生長具有向地生長、向肥生長和向水生長等特性??键c四:根對水和無機鹽的吸收1.植物的生長需要營養物質(1)無機物:水、無機鹽——主要由根從土壤中吸收。(2)有機物:淀粉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2.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尖吸水的部位是成熟區,因為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根是陸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3.根細胞吸水和失水的主要原因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吸水;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失水。4.植物生長需要量最多的三類無機鹽三類無機鹽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缺乏時的表現含氮的無機物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葉長得茂盛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嚴重時葉脈呈淡棕色含磷的無機物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和種子的成熟提早植株特別矮小,葉片呈暗綠色,并出現紫色含鉀的無機物使莖稈粗壯,促進淀粉的形成莖稈軟弱,容易倒伏,葉片的邊緣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漸焦枯重點提示:植物的生長還需要含鈣的、含鋅的、含碘的無機鹽??键c五:芽的發育1.芽的類型(1)按位置劃分:頂芽和側芽。(2)按發育結果劃分:枝芽、花芽、混合芽。2.芽的結構與發育(1)枝芽的結構①生長點:使芽軸生長。②葉原基:將來發育成幼葉。③幼葉:發育成葉。④芽軸:發育成莖。⑤芽原基:發育成側芽。頂端優勢:頂芽生長旺盛,使側芽的生長受抑制的現象。考點六:莖的基本結構和功能1.木本植物的莖從外到內一次是樹皮、形成層、木質部和髓。樹皮外側部分有保護作用,內側是韌皮部,韌皮部內有篩管;再往里是形成層和木質部,木質部內有導管;髓位于莖的中央,具有儲存營養物質的功能。2.篩管可以運輸有機物,導管可以運輸水分和無機鹽。3.莖除了有支持和輸導養料的功能外,還有貯藏和生殖等功能??键c七:花的結構被子植物生長到一定時期,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就會開花花柄:花柄是枝條的一部分,頂端略微膨大的部分叫作花托,花的其他部分著生在花托上?;ㄍ校荷厦嬷ǖ牟糠?。花萼:由萼片組成,位于花的最外層,通常為綠色?;ü冢河苫ò杲M成,通常具有鮮艷的顏色,如白、黃、紅、藍、紫、橙等,花開放以前保護花的內部結構,開放之后靠美麗的顏色招引昆蟲。花藥:內生有花粉。柱頭:可分泌黏液,黏住并刺激花粉萌發?;ㄖ夯ǚ勖劝l形成的花粉管進入子房的通道??键c八:傳粉和受精1.傳粉(1)概念:花粉從花藥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2)傳粉方式①自花傳粉:一朵花的花粉,從花藥散放出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頭上的傳粉現象,如小麥、水稻、豌豆、番茄等。②異花傳粉: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頭上的傳粉方式,如油菜、向日葵、蘋果樹等。③在自然狀態下,并不是所有的花粉都能落在同種花的柱頭上,也不是所有的柱頭都能得到同種植物的花粉。為了彌補自然狀態下傳粉的不足,人們常常給植物進行人工輔助授粉。2.受精(1)萌發: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后,在柱頭黏液的刺激下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2)伸長: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最終進入胚珠內部。(3)受精:胚珠里面的卵細胞與來自花粉管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考點九:果實和種子的形成許多植物的花在凋謝以后,在花著生的位置會結出果實。開花和結果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被子植物從開花、傳粉、受精,到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考點十: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1.植物對水分的吸收(1)根中能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而根尖的成熟區是吸收水分最活躍的區域。(2)成熟區適于吸水的特點①成熟區又稱根毛區,有大量的根毛,這增大了吸收水分的表面積。②成熟區內側有發達的輸導組織,有利于水分的運輸。③根毛細胞的細胞壁外部由果膠質組成,這種果膠質有很強的黏性,親水能力強,有利于水分的吸附和吸收。2.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1)導管位于莖的木質部中。導管的細胞呈管狀,細胞質和細胞核消失,上下細胞間的細胞壁也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根吸收來的水分就是通過導管向上輸送至莖、葉等器官的。同時,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也隨水分運輸至植物體的各個部分。(2)水分被植物體吸收,大致需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首先水分從土壤溶液進入根部,然后通過根毛細胞進入成熟區的導管,由于根中的導管與莖中的導管相通,水分就由根中導管進入莖中導管,之后由莖中導管向上運輸給葉、花、果實等,供植物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考點十一:葉片的結構(1)表皮: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由一層排列緊密、無色透明的細胞構成。表皮細胞的外壁上有一層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質層。表皮主要起保護作用,屬于保護組織。(2)葉肉:葉肉由大量的葉肉細胞組成,葉肉細胞里含有許多葉綠體。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使葉片呈現綠色。葉綠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葉綠體是制造有機物的場所。葉肉細胞中含有大量液泡,儲存著營養物質,屬于營養組織。(3)葉脈:葉脈分布在葉肉中,它是葉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葉脈中有兩種管道——導管(輸送水分和無機鹽)、篩管(輸送有機物)??梢娙~脈有輸導作用,屬于輸導組織。(4)氣孔:在葉片表皮細胞之間分布著許多成對的半月形細胞,這些細胞叫保衛細胞。兩個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是氣孔,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也是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键c十二:植物的蒸騰作用1.蒸騰作用蒸騰作用的概念指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體外的過程。植物體主要是通過葉片的氣孔來蒸騰水分的。蒸騰作用的過程土壤中的水分→根、莖、葉中的導管→葉肉細胞間隙→葉面的氣孔→大氣中(氣體)蒸騰作用的意義(1)降低了植物葉片的溫度,以免被陽光灼傷。(2)促進根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及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3)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雨量,促進生物圈水的循環。2.蒸騰作用的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1)為了提高幼苗的成活率,要選擇在陰天或傍晚移栽;移栽后要遮陽或移栽時要去掉植物體部分的枝和葉等,其目的都是為了降低植物體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2)夏天,我們走進森林時,有一種涼爽的感覺,這是與植物的蒸騰作用有關。(3)植物在白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都是同時進行的,晚上主要是進行呼吸作用和少量的蒸騰作用。(4)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騰作用,小部分用于植物體的生理活動。3.綠色植物參與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環綠色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絕大部分水分又通過葉片和莖的蒸騰作用散失了,促進了生物圈中水循環的進行,不僅對植物自身的生活有重要作用,而且對生物圈也有重要意義。(1)蒸騰作用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2)保持水土。植物的莖葉承接著雨水,能夠大大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3)涵養水源。樹林中的枯枝落葉能夠吸納大量的雨水,使得雨水更多地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梢哉f,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綠色水庫,在生物圈的水循環中,綠色植物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應當好好保護森林。考點十三: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1.探究實驗步驟操作目的結論暗處理將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將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或耗盡見光部分產生了淀粉光是合成淀粉不可缺少的條件遮光將部分葉片上下兩面用黑紙板遮蓋并照光設置有光和無關的對照實驗脫色酒精水浴加熱,脫色成黃白色完全溶解葉綠素染色清水漂洗后用碘液染色遇碘變藍的部分證明有淀粉沖洗清水沖掉碘液后觀察去掉碘液便于觀察2.實驗原理淀粉具有遇碘變藍色的特性。考點十四: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應用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淀粉)并釋放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公式光合作用的實質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光合作用的意義為植物本身及人和一切生物提供食物、能量和氧的重要來源,同時,還保持了大氣中氧和二氧化碳成分的相對穩定。2.光合作用的場所:葉綠體3.光合作用的實質(1)物質轉化: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有機物,并釋放氧氣。(2)能量轉化:將太陽能轉化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4.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1)光照強度:在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隨著光照的增強而增強,當增強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強,因此中午光照最強的時候并不一定是光合作用最強的時候。(2)二氧化碳濃度:在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強而增強。溫室大棚通常采用增加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的方法以提高產量。(3)溫度:在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隨著溫度的增強而增強。植物在10~35℃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其中,25~35℃最適宜。5.光合作用的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