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傳染病與非傳染病(練習)_第1頁
16.傳染病與非傳染病(練習)_第2頁
16.傳染病與非傳染病(練習)_第3頁
16.傳染病與非傳染病(練習)_第4頁
16.傳染病與非傳染病(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教版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傳染病與非傳染病傳染病及其預防、常見的非傳染病一、選擇題1.(2021·北京中考)下圖為中國農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變化曲線,曲線①代表心血管病,②代表腫瘤,③代表呼吸疾病,④代表損傷、中毒。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心血管病死亡率明顯升高B.呼吸疾病死亡率有下降趨勢C.腫瘤疾病死亡率高于損傷、中毒死亡率D.心血管病死亡率升高與生活方式無關【答案】D【解析】根據圖中數據顯示,表明心血管病死亡率明顯升高,呼吸疾病死亡率有下降趨勢,腫瘤疾病死亡率高于損傷、中毒死亡率。科學研究證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除了受遺傳因素和環境的影響外,還與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了這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故選D。2.(2022·湖北襄陽·中考真題)預防艾滋病,你我同參與。下圖中屬于艾滋病主要傳播途徑的是()A.③⑤ B.①② C.①④ D.②④【答案】A【解析】艾滋病是一種病毒性傳染病,是人類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導致免疫缺陷,使人體免疫功能缺損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傳染源。HIV病毒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性傳播(與已感染的伴侶發生無保護的性行為)、靜脈注射吸毒(與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過的、未經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種非常重要的HIV傳播途徑)、母嬰傳播(在懷孕、生產和母乳喂養過程中,感染HIV的母親可能會傳播給胎兒及嬰兒)、血液及血制品傳播(輸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談、握手擁抱、禮節性親吻、同吃同飲、共用廁所和浴室、共用辦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娛樂設施等日常生活接觸不會傳播HIV。故選A。3.(2022·四川瀘州·中考真題)幽門螺桿菌是世界上感染率最高的細菌之一,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為調查幽門螺桿菌的傳播與人們日常飲食習慣之間的關系,生物興趣小組對某社區志愿者展開調查,調查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群是易感人群B.根據調查結果,建議中學生自帶餐具就餐C.餐具消毒是切斷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的措施之一D.公眾聚餐時使用消毒公筷會降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答案】A【解析】A.傳染源指的是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此題中一個攜帶有幽門螺體的人或動物,一個攜帶有幽門螺桿菌的胃潰瘍患者屬于屬于傳染源,A錯誤。B.根據調查結果,學生自帶餐具就餐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約為18%,學生不自帶餐具就餐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約為60%,學生自帶餐具就餐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較低,建議中學生自帶餐具就餐,B正確。C.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因為幽i門螺桿菌主要是經口腔進入人體,所以切斷傳播途徑的方法有將餐具進行消毒,C正確。D.使用公筷可避免個人使用的餐具接觸公共食物,降低胃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風險。所以,公眾聚餐時使用消毒公筷會降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D正確。故選A。4.(2021·山東青島·中考真題)如圖為某傳染病流行期間的三類人群,甲、丙是健康人。與甲相比,丙體內含有該病相應抗體,乙是該傳染病的患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甲是該傳染病的易感人群 B.乙、丙是該傳染病的傳染源C.1過程最有效的辦法是接種疫苗 D.3表示患者的痊愈過程【答案】B【解析】A.甲表示健康人群是該傳染病的易感人群,A正確。B.丙與甲相比,主要是體內含該傳染病的抗體,丙屬于易感者;乙是該傳染病的患者屬于傳染源,B錯誤。C.1過程最有效的辦法是接種疫苗,使易感者體內產生該傳染病的抗體,C正確.D.乙是該傳染病的患者,3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的痊愈過程,D正確。故選B。5.(2023·河南商丘三模)為了解冠心病與睡眠時間的關系,某科研人員用一定的科學方法研究總結繪制成如下曲線,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睡眠時間與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和死亡風險有一定的關系B.睡眠時間越長,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和死亡風險都越小C.每天睡眠68小時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和死亡風險最低D.每天保持合理的睡眠時間可減少冠心病的發生和死亡【答案】B【解析】AC.根據兩幅曲線圖可知,睡眠時間與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和死亡風險有一定的關系,每天睡眠6~8小時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和死亡風險最低,AC正確。B.據圖可知,超過7小時后,睡眠時間越長,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和死亡風險反而越高,B錯誤。D.每天保持合理的睡眠(不多也不少)時間可減少冠心病的發生和死亡,D正確。故選B。6.(2023·江蘇宿遷·中考真題)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性感冒病毒具有較強的變異能力,因此流行性感冒容易大規模流行。分析下圖,甲、乙、丙分別表示流行性感冒傳播過程中的()

A.病原體、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B.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C.傳染源、傳播途徑、傳染源 D.易感人群、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答案】B【解析】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分別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如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甲的唾沫和飛沫中含有病原體,甲是傳染源;乙是病原體離開甲到達丙的途徑,屬于傳播途徑;丙是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屬于易感人群。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7.(2023·湖北襄陽·中考真題)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發布的數據,2022年我國艾滋病、血吸蟲病的全年累計發病數分別為11297人、5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艾滋病病毒沒有細胞結構B.血吸蟲的幼蟲寄生在釘螺體內C.艾滋病的傳播需要引起人們關注D.艾滋病、血吸蟲病沒有傳染性【答案】D【解析】A.艾滋病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A正確。B.血吸蟲的幼蟲生活在水里,寄生在釘螺體內,人畜沾了污染的水,其幼蟲就通過皮膚進入其體內,B正確。C.艾滋病是由人的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主要經過性接觸、血液以及母嬰傳播的傳播,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要引起人們關注,C正確。D.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血吸蟲病同樣存在傳染性,D錯誤。故選D。8.(2022·四川樂山·中考真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屬于()A.控制傳染源 B.保護易感人群 C.消除病原體 D.切斷傳播途徑【答案】D【解析】傳染源是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叫傳播途徑,如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所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為: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各醫院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分析,這屬于預防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故選D。9.(2022·廣西桂林·中考真題)目前,在許多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影響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已不再是傳染病,而是生活方式病。以下屬于“生活方式病”的是(

)A.新冠肺炎 B.糖尿病 C.鼠疫 D.白化病【答案】B【解析】A.新冠肺炎是由一種特殊的病原體——新型冠狀病毒所引起的高危性肺部感染,并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屬于傳染病,A錯誤。B.如果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高時,就會有一部分從尿液中排出,形成糖尿病。糖尿病的原因一般是胰島分泌的胰島素不足造成的;另外腎小管出現病變,使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全部吸收,也會出現糖尿病。糖尿病的病因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屬于“生活方式病”,B正確。C.鼠疫是由鼠疫菌引起的傳染病,鼠疫菌為兩頭鈍圓的短小桿菌。鼠疫傳染性極強,主要通過鼠蚤叮咬傳播,C錯誤。D.白化病是受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D錯誤。故選B。10.(2022·廣東·中考真題)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細菌,感染后會引發慢性胃炎,甚至可能會導致胃癌的發生。使用公筷能有效地預防幽門螺桿菌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下列有關幽門螺桿菌的說法正確的是()A.是一種多細胞生物 B.使用公筷可切斷其傳播途徑C.具有成形的細胞核 D.是能夠傳播病原體的傳染源【答案】B【解析】A.幽門螺桿菌屬于細菌,細菌都是單細胞個體,錯誤。B.傳播途徑是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如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使用公筷可切斷其傳播途徑,正確。C.細菌是單細胞個體,其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部分構成,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區,錯誤。D.病原體是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生物。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的病原體,錯誤。故選B。11.(2022·湖南邵陽·中考真題)下列疾病中都屬于傳染病的一組是(

)①近視;②水痘;③呆小癥;④壞血病;⑤蛔蟲病;⑥新冠肺炎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①⑤⑥【答案】C【解析】①如果晶狀體的凸度過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導致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眼。因此,近視不是傳染病。②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傳染性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兒童普遍易感。③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分泌的,具有促進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等作用。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呆小癥患者身體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發育不全。因此,呆小癥不是傳染病。④維生素C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長抵抗力,缺乏維生素C時患壞血癥(牙齦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所以,壞血病是營養缺乏病,不是傳染病。⑤蛔蟲病是由蛔蟲寄生于人體小腸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常見疾病,是一種消化道傳染病,具有傳染性、流行性的特點。⑥新冠肺炎是由一種特殊的病原體——新型冠狀病毒所引起的高危性肺部感染,并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故選C。12.(2022·山東泰安·中考真題)我國通過精準施策,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人吸入含新冠病毒的氣溶膠患病,氣溶膠是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B.新冠病毒侵入人體后通過分裂生殖產生新個體危害人體健康C.采取全民核酸檢測、體溫測量、行程碼查驗的目的是發現控制傳染源D.接種新冠疫苗使人產生抗體,利于筑起群體免疫屏障保護易感人群【答案】B【解析】A.傳播途徑是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身上的途徑。人吸入含新冠病毒的氣溶膠患病,氣溶膠是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A正確。B.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新冠病毒侵入人體后,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活細胞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即通過復制繁殖,B錯誤。C.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采取全民核酸檢測、體溫測量、行程碼查驗的目的是發現控制傳染源,C正確。D.接種新冠疫苗使人產生抗體,提高易感人群對傳染病的抵抗力,利于筑起群體免疫屏障保護易感人群,D正確。故選B。13.(2021·貴州貴陽·中考真題)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對人類的危害很大。下列關于傳染病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近視和病毒性結膜炎都是關于眼睛的傳染病,病因也相同B.新冠肺炎與流行性感冒都主要是通過空氣、飛沫和接觸傳播C.甲肝患者用過的餐具要同家人分開并消毒,防止家人被傳染D.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是提高人體對新冠肺炎抵抗力的有效措施【答案】A【解析】A.病毒性結膜炎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屬于傳染病;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的凸度過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引起的,不屬于傳染病,A錯誤。B.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新冠肺炎與流行性感冒都主要是通過空氣、飛沫和接觸傳播,B正確。C.甲肝患者用過的餐具、碗筷上可以帶有肝炎病毒,將其消毒,殺死病毒,防止通過餐具碗筷傳染給健康人,C正確。D.新冠肺炎疫苗能夠刺激人體產生抗體,屬于抗原。當病毒被清除后,機體還將保持產生相應抗體的能力。當同樣的病毒再次侵入人體時,機體會快速產生大量的相應抗體,再有病毒侵入,就會直接將其清除,所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是提高人體對新冠肺炎抵抗力的有效措施,D正確。故選A。14.(2021·重慶江津·中考真題)下列各組疾病全部屬于遺傳病的是(

)A.白化癥、色盲、唐氏綜合征B.佝僂病、夜盲癥、壞血病C.侏儒癥、乙肝、唐氏綜合征D.色盲、甲肝、乙肝、佝僂病【答案】A【解析】A.結合分析可知:白化癥、色盲、唐氏綜合征都屬于遺傳病,A正確。B.佝僂病是缺乏鈣或維生素D造成的,夜盲癥是由于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壞血病是缺維生素C,B錯誤。C.侏儒癥是嬰幼兒階段缺少生長激素造成的,乙肝屬于傳染病,唐氏綜合征屬于遺傳病,C錯誤。D.色盲屬于遺傳病,甲肝、乙肝屬于傳染病,佝僂病是缺乏鈣或維生素D造成的,D錯誤。故選A。15.(2021·湖南婁底·中考真題)對患有人禽流感或懷疑攜帶人禽流感病毒的家禽進行焚毀處理,這一預防措施屬于(

)A.保護易感者 B.清除病原體 C.切斷傳播途徑 D.控制傳染源【答案】D【解析】患有人禽流感或攜帶人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屬于傳染源,對患有人禽流感或懷疑攜帶人禽流感病毒的家禽進行焚毀處理,是針對傳染源采取的措施,因此對患有人禽流感或懷疑攜帶人禽流感病毒的家禽進行焚毀處理,這一預防措施屬于控制傳染源,故選D。16.(2023·湖北黃石·中考真題)學習免疫學相關知識,預防疾病是健康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下列敘述正確的有()①艾滋病病毒使人患病,說明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入侵的能力是有限的②有同學說:“甲型流感我不怕,因為我接種過新冠疫苗”③吸食毒品會嚴重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因此我們要遠離毒品④疫苗是一種抗體,接種后可有效消滅病原體⑤將唾液涂抹在皮膚表面的小傷口處,可以起到抗菌的作用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B【解析】①艾滋病屬于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患病后會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容易被其他病原體侵襲,說明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入侵的能力是有限的,①正確。②抗體具有專一性,通常一種抗體只能對一種抗原起作用,新冠疫苗只對新冠病毒起作用,不能預防甲型流感,②錯誤。③毒品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等受損,我們要遠離毒品,③正確。④接種的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增強抵抗力,從而避免傳染病的感染,④錯誤。⑤在皮膚表面的小傷口處涂抹適量唾液可暫時起到殺菌消炎作用,因為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能破壞多種病菌的細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這屬于人體的第二道防線,⑤正確。綜上,正確的是①③⑤。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7.(2021·浙江湖州·中考真題)控制傳染源是防止新冠肺炎傳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屬于控制新冠肺炎傳染源的是()A.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防止飛沫傳播B.接種新冠疫苗,產生抗體C.設立專用病房,隔離新冠肺炎患者D.對皮膚進行酒精消毒,殺滅病原體【答案】C【解析】A.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防止飛沫傳播屬于切斷傳播途徑,不符合題意。B.接種新冠疫苗,產生抗體屬于保護易感人群,不符合題意。C.設立專用病房,隔離新冠肺炎患者屬于控制新傳染源,符合題意。D.對皮膚進行酒精消毒,殺滅病原體屬于切斷傳播途徑,不符合題意。故選C。18.(2021·湖南湘潭·中考真題)下列各種疾病中,都屬于傳染病的是()A.肺結核、糖尿病、壞血病 B.蛔蟲病、佝僂病、水痘C.高血壓、手足口病、淋病 D.麻疹、流感、乙型肝炎【答案】D【解析】A.肺結核屬于傳染病;糖尿病主要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形成的激素缺乏癥,不屬于傳染病;壞血病是由于缺乏維生素C引起的,不屬于傳染病,A不符合題意。B.蛔蟲病是由蛔蟲寄生于人體小腸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疾病,通過蛔蟲病人糞內含有的受精卵傳播,是一種消化道傳染病;佝僂病是嬰兒缺少維生素D引起的;水痘是病原體引起的傳染病,B不符合題意。C.高血壓屬于生活方式病、手足口病、淋病是由病原體病毒引起的傳染病,C不符合題意。D.麻疹、流感、乙型肝炎都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屬于傳染病,D符合題意。故選D。19.(2021·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新冠肺炎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接種新冠疫苗可有效預防新冠肺炎。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新冠肺炎患者和攜帶新冠病毒的無癥狀感染者屬于病原體B.接種新冠疫苗預防新冠肺炎的措施屬于切斷傳播途徑C.接種新冠疫苗能引起人體免疫反應,產生抵御新冠病毒的抗體D.皮膚是人體的一道保護屏障,能夠完全阻擋新冠病毒的侵入【答案】C【解析】A.病原體指的是能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新冠肺炎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體,患者及無癥狀感染者能夠散播病原體,屬于傳染源,A錯誤。BC.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抵御該病毒的抗體,提高其對傳染病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健康人接種新冠疫苗的措施屬于保護易感人群,B錯誤,C正確。D.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是人生來就有,不針對一種特定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的保護屏障,但是不能完全阻擋新冠病毒的侵入,D錯誤。故選C。20.(2021·江蘇一模)下表是某同學體檢驗血單上部分指標數據。據表分析,她可能患有的疾病是()樣品檢測項目檢測結果正常參考值范圍血液白細胞12.04.0~10.0(×109/L)紅細胞4.83.5~5.5(×1012/L)血紅蛋白130110~160(g/L)A.糖尿病 B.貧血 C.急性炎癥 D.冠心病【答案】C【解析】A.如果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高時,就會有一部分從尿液中排出,形成糖尿病。糖尿病的原因一般是胰島分泌的胰島素不足造成的,另外腎小管出現病變,使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全部吸收,也會出現糖尿病,A不符合題意。B.血液中紅細胞數量過少或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過少稱為貧血。因為供氧不足,人體會出現頭暈、乏力等貧血癥狀,從表中可以看出紅細胞的檢測結果在正常參考值范圍,B不符合題意。C.白細胞的功能是防御疾病,當人體內出現炎癥時,白細胞的數目就會增多,來吞噬一些危害人體健康的病菌。從表中可以看出,白細胞的檢測結果高于正常參考值范圍,所以她可能患有急性炎癥,C符合題意。D.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等,這些疾病很難治愈,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一類疾病,影響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遺傳和先天性因素外,還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但無法從題干檢驗單得出,D不符合題意。故選C。21.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脂血癥、高粘血癥是引起該病的主要原因。為了預防這種疾病,在飲食中要盡量少吃(

)A.米飯 B.肥肉 C.魚蝦 D.蔬菜【答案】B【解析】食用過多的油脂類食物,容易造成心臟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積,影響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因此,患了冠心病,在飲食中應適量少吃高脂肪食物,盡量少吃肥肉。而米飯是主要的供能物質,魚蝦主要提供蛋白質,蔬菜主要提供維生素等。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22.下列疾病名稱與可能的病因說法不正確的是(

)A.侏儒癥是幼年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B.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過少C.巨人癥是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D.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發生病變(如動脈硬化、官腔變窄等)致使心肌缺血【答案】A【解析】A.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會患侏儒癥,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故A錯誤。B.胰島素的作用是調節糖類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如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所以當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時,會患糖尿病,故B正確。C.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則會過分生長,患巨人癥,故C正確。D.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引起的管腔狹窄或者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故D正確。故選A。23.某興趣小組探究核輻射導致的疾病,其中分析正確的是()A.核輻射可能使新生兒傳染病發病率提高B.核輻射引起的變異大多數是可遺傳的變異C.只有核輻射才會引起癌癥等各種疑難雜癥D.色盲、白血病是核輻射引起的現代文明病【答案】B【解析】A.核輻射可以引起基因突變,這些突變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因此長期接觸核輻射的人群中,新生兒可能會出現各種遺傳疾病,如色盲、先天性心臟病、智力低下等,故核輻射可能使某些遺傳病在新生兒中的發病率提高,A錯誤。B.核輻射是一種物理現象,可以導致生物體的基因變異,則核輻射引起的變異大多數是可遺傳的變異,B正確。C.不僅僅只有核輻射才會引起癌癥等各種疑難雜癥,例如吸煙和吸二手煙是導致多種癌癥(如肺癌、喉癌、食管癌等)的主要原因之一,C錯誤。D.現代文明病一般是指由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變而引起的疾病,常見的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癥、高脂血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色盲、白血病不是核輻射引起的現代文明病,D錯誤。故選B。24.下列生活方式不能減少癌癥的發生的是()A.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B.多抽煙多喝酒C.少吃泡菜和腌菜D.少吃含脂肪高的食物【答案】B【解析】A.高纖維、低脂肪飲食及豐富的水果、蔬菜等與結腸癌發生率的降低有關,A正確。B.提倡科學的膳食、不吸煙、少飲酒、保持心情愉快、堅持體育鍛煉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預防癌癥發生的方法,B錯誤。C.腌菜和泡菜、燒烤的煙熏食品與增加與癌癥發生率的增高有關,C正確。D.減少脂肪和肉類攝入,選擇植物脂肪,限制動物脂肪,肉類以吃魚、家禽為主,D正確。故選B。25.癌癥和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體健康的當代主要疾病。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腌制不透的酸菜會含有致癌物質亞硝酸鹽,要減少食用B.癌癥的傳染性強,死亡率高,要減少和癌癥患者接觸C.吸煙可能引發肺癌,酗酒、嗜煙對心臟和血管有較大危害D.長期精神緊張、缺少體育鍛煉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答案】B【解析】A.腌制不透的酸菜會含有致癌物質亞硝酸鹽,要減少食用,或盡量不吃,A正確。B.癌癥的死亡率雖然高,但不是傳染病,不具有傳染性,所以不需要減少和癌癥患者接觸,B錯誤。C.吸煙可能引發肺癌,酗酒、嗜煙對心臟和血管有較大危害,所以要戒煙限酒,C正確。D.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心血管健康的四大基石為: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所以長期精神緊張、缺少體育鍛煉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D正確。故選B。26.2022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主題為“癌癥防治,早早行動”。據世衛組織表示通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主動篩查,能實現“早發現、早診治”。以下關于健康生活的說法正確的是(

)A.保持健康的生活應該不吸煙、不喝酒、拒絕毒品B.呼吸系病、急性傳染病和肺結核屬于“現代文明病”C.青少年應該堅持體育鍛煉,喜歡吃什么就盡情吃D.只要身體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那就是健康【答案】A【解析】A.不吸煙、不喝酒,拒絕毒品,對人體健康有益,屬于健康的生活方式,A正確。B.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已經成為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一類疾病,被稱為“現代文明病”,B錯誤。C.青少年應該堅持體育鍛煉,青少年正處于長身體的關鍵時期,不應該喜歡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是吃得越多越好,C錯誤。D.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D錯誤。故選A。27.如圖為全國農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變化曲線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心血管病死亡率升高與生活方式無關 B.腫瘤疾病死亡率高于損傷、中毒死亡率C.呼吸疾病死亡率有下降趨勢 D.心血管病死亡率明顯升高【答案】A【解析】根據圖中數據顯示表明心血管病死亡率明顯升高、呼吸疾病死亡率有下降趨勢、腫瘤疾病死亡率高于損傷、中毒死亡率。科學研究證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除了受遺傳因素和環境的影響外,還與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了這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因此BCD錯誤,A正確。故選A。28.當前,癌癥已經成為導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脫韁之馬”——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變化

而來,是產生癌癥的根源。下列關于癌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A.正常細胞變為癌細胞后,遺傳物質也不會發生改變B.癌細胞分裂速度非常快,而且會不斷分化形成腫瘤C.癌細胞可侵入鄰近的正常組織及遠處的組織和器官D.不吸煙、少喝酒、少吃燒烤食物就不會產生癌細胞【答案】C【解析】A.正常細胞經過基因改變后,變為癌細胞,故正常細胞變為癌細胞后,遺傳物質會發生改變,A錯誤。B.癌細胞分裂速度非常快,且不分化,故惡性腫瘤是癌細胞連續分裂、不分化造成的,B錯誤。C.癌細胞可以侵入臨近的正常組織,并通過血液、淋巴等進入遠處的其他組織和器官,這就是癌的轉移,C正確。D.細胞癌變的實質是細胞遺傳特性的改變,保持好的生活習慣可以預防癌癥,如注意不吸煙、少飲酒、少吃燒烤及高脂肪食物等,但還可能產生癌細胞,D錯誤。故選C。29.(2023·吉林·中考真題)關于健康地生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非處方藥的標識是“OTC”B.流行性感冒的傳染源是流感病毒C.如果病人發生心跳驟停,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D.心腦血管疾病只與遺傳因素有關,與生活方式無關【答案】A【解析】A.結合分析可知,非處方藥的標識是“OTC”,處方藥的標識是Rx,A正確。B.流行性感冒的病原體是流感病毒,傳染源是攜帶該病毒的患者,B錯誤。C.心肺復蘇是指在沒有任何條件下的徒手復蘇操作技術,這項技術包括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可見,如果病人發生心跳驟停,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或胸外心臟按壓),C錯誤。D.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等。影響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遺傳和先天性因素外,還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D錯誤。故選A。30.(2023·甘肅金昌·中考真題)下列疾病中,屬于傳染病的是()A.色盲 B.白化病 C.艾滋病 D.冠心病【答案】C【解析】A.色盲是一種遺傳性疾病,A錯誤。B.白化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B錯誤。C.艾滋病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屬于傳染病,C正確。D.冠心病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屬于生活方式病,D錯誤。故選C。31.(2022·廣西百色·中考真題)要及時終止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切斷傳染病流行的(

)A.任何一個環節B.任何兩個環節C.至少兩個環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