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要素核心素養卷】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試卷(含答案)/讓教學更有效____________精品|語文學科
第四單元核心素養卷
(語文要素:讀小說,關注情節、環境,感受人物形象。)
一、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9分)
橋(節選)
水漸漸躥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
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漢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漢一把,說:“你先走。”
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
……
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祭奠。
她來祭奠兩個人。
她丈夫和她兒子。
1、文中短句多,自然段也極為簡短,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多選)(2分)
A.形成急促、緊張的節奏。B.使文章語句精練。C.渲染緊張的氣氛。
2、“沖上前”“揪出"兇得像只豹子”是對老漢的和描寫,這一情節,我們能體會到老漢的_________。(3分)
3、畫“"的句子都是描寫,這兩句話突出了__,襯托出老漢_________的英雄形象。(2分)
4、小說最后才點明老支書和小伙子的父子關系,這樣寫的好處是()。(多選)(2分)
A.突出濃濃的父子親情。B.達到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C.形成強烈的情感沖擊。D.突出老支書的崇高境界。
二、閱讀天地。(10分)
《橋》(節選)
①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②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③人們停住腳,望著老漢。
④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
⑤有人喊了一聲:“黨員也是人。"
⑥老漢冷冷地說:“可以退黨,到我這兒報名。”
⑦竟沒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隊,依次從老漢身邊奔上木橋。
⑧水漸漸竄上來,放肆(sì)地舔著人們的腰。
⑨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jiū)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⑩小伙子瞪(dèng)了老漢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漢一把,說:“你先走。”
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
突然,那木橋轟地一聲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沒了。
老漢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1、文中“擁戴”是什么意思你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村民“擁戴"老支書在文中用“”畫出。(2分)
2、第⑧和自然段兩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運用這種修辭方法有什么好處對洪水和橋的描寫,對表現老支書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3、第④段是對老支書的描寫,應該用語氣來讀,這樣讀的原因是:_________。(3分)
4、你怎樣理解文中老漢的兩次“吼"(2分)
三、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12分)
窮人(節選)
屋子里沒有生爐子,又潮濕又陰冷。桑娜舉起馬燈,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簾的是對著門的一張床,床上仰面躺著她的女鄰居。她一動不動。桑娜把馬燈舉得更近一些,不錯,是西蒙。她頭往后仰著,冰冷發青的臉上顯出死的寧靜,一只蒼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從稻草鋪上垂下來。就在這死去的母親旁邊,睡著兩個很小的孩子,都是卷頭發、圓臉蛋,身上蓋著舊衣服,蜷縮著身子,兩個淺黃頭發的小腦袋緊緊地靠在一起。顯然,母親在臨死的時候,拿自己的衣服蓋在他們身上,還用舊頭巾包住他們的小腳。孩子呼吸均勻而平靜,睡得正香甜。
桑娜用頭巾裹住睡著的孩子,把他們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她把這兩個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讓他們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連忙把帳子拉好。
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1、選文第二自然段中桑娜為什么認為“非這樣做不可"結合選文回答。(2分)
2、選文第三自然段抓住桑娜的和進行描寫,文中“”這個詞最能體現桑娜此時的心情。有一條歇后語同這個意思很相近,請把它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4分)
3、選文第三自然段中幾個省略號的作用是()。(2分)
A.表示說話的斷斷續續B.表示語意的跳躍
C.表示內心活動的時斷時續D.表示說話結結巴巴
4、桑娜為什么會說“揍我一頓也好"這句話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2分)
5、同學小鵬說:“桑娜不經思考就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抱回家,說明她也有缺點,是個做事考慮不周的人。”對小鵬這一說法,你怎么看(2分)
三、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11分)
金色的魚鉤(節選)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著他。走近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下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我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失聲喊起來:“老班長,你怎么……"
老班長猛抬起頭,看見我目不轉睛地看著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著說:“我,我早就吃過了。看到碗里還沒吃干凈,扔了怪可惜的……”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斷了他的話。
老班長轉身朝兩個小同志睡覺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摟到身邊,輕聲說:“小聲點兒,小梁!咱們倆是黨員,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訴別人。”
1、選段中畫“"的句子中“萬根鋼針扎著喉管”運用了的修辭手法,我想到的形容心情難受的詞語還有:___。(2分)
2、“我"看到了什么請在選段中用“”畫出來。從句中“"這樣的神態描寫和“”“"這兩個動作,我能體會到___。(4分)
3、本語段有兩處使用了省略號,摘抄一處說說省略號的作用,并補充省略的內容。(2分)
4、小明認為:如果老班長能喝一點兒魚湯,說不定他也能跟戰士們一起走出草地,不至于犧牲自己,老班長做事太刻板了。你認同小明的說法嗎結合文章內容寫清楚自己的理由。(3分)
五、閱讀短文,完成練習。(8分)
童年(節選)
有一次,他們在院子里玩捉迷藏,輪到老二找人。他站在倉庫的角落里,非常誠實地用手蒙著眼睛不偷看,他的兄弟們則跑去躲藏。老大迅速而靈活地鉆進倉庫檐下一個寬大的農用雪橇里。最小的有點兒著慌,圍著那口井跑圈,找不到可以藏身的地方。
“一,”老二喊,“二……"小弟弟跳上了井臺,他抓住繩子,跳進空桶里,桶就跌跌撞撞地涵著井壁消失了。我嚇呆了,看著轆轤迅速無聲地轉動起來,然后立刻反應過來出了什么事,使一下子跳到他們家院子里大喊道:“掉井里了!……”
老二幾乎與我同時跑到井臺邊,他緊緊抓住繩子,拼命向上拉。這時我也已經抓住繩子老大也跑了過來,幫我往上拉桶。他說:“請輕一點兒!……"我們迅速把小弟弟拉了上來,他也嚇壞了,右手的指縫間有血滴下來,臉也蹭傷了,下身直到腰部都是濕淋淋的,臉色白到發青,打著哆嗦,但他還是一邊微笑一邊拖著長聲說:“我----怎么------掉----下去了……”
“你瘋了唄。"老二抱住了他,用手帕擦著他臉上的血說。老大則皺著眉頭說:“走吧,反正這件事瞞不住了……”“會打你們嗎"我問。他點了點頭,然后又對我伸出手,說:“你跑過來得真快!”我光顧著為他的夸獎開心,沒來得及握他的手,他又對老二說:“走吧,他會感冒的!們就說他摔倒了,別提井的事!"對,不要捉!”小弟弟一邊哆嗦著,一邊表示同意。他們走了。
這一切發生得如此快,我回頭看剛從上面跳下來的那根樹杈,它還在搖晃,抖落一片黃葉。
1、請從“我"的角度梳理選文內容,填寫思維導圖。(3分)
2、文中人物個性鮮明,從畫線的句子可以看出,老二是一個
的人;從選文情節可以看出,“我”是一個___的人。(3分)
3、讀選文結尾,這一處環境描寫襯托出“我"救小弟弟時的_________________。(2分)
六、閱讀短文,完成練習。(14分)
越膽小越害怕,越膽大越不怕
①一天夜里,雨來和鐵頭在村西頭上站崗,他們每人懷里抱著一桿紅纓槍,雙手插在袖筒里,不住地歪著腦袋聽動靜。風,就像是開玩笑,故意用冰涼的手,摸他倆的脖子,用牙咬他倆的腳趾頭。
②忽然,遠處傳來咔咔的腳步聲。兩人探出腦袋向外看,見一個黑影從街里出來,走得挺快。雨來把紅纓槍伸過去,低聲喝道:“誰站住!”
③“我!"
④聽聲音是武裝班長申俊福。他來到窩棚跟前,彎下腰,睜大兩眼,辨認著雨來和鐵頭,說:“是你們二位啊這封雞毛信誰送去沿村往西,快傳!”
⑤雨來接過信一摸,信封上插著根雞毛還有幾根火柴。他把紅纓槍交給鐵頭,二話沒說,拔腿就向村西走。曠野被寒冷的夜霧籠罩,四周一片漆黑。雨來在兩棵大樹旁邊停下來,辨別了一下方向,就離開大路,跳過一條不寬的水溝,繞過一叢矮樹棵子,沿著小路走下去。
⑥曠野很靜。只有偶然間,風吹著地里的干柴葉子,唰唰地響。不知為什么,過去小朋友們談的話,偏這時候在雨來的耳朵里響起來。鐵頭說,狼啊,狐貍啊,都是黑夜里爬出窩,到野地里尋找可以捕捉的食物。鐵頭還說,狼這種野獸專找單行人,你在路上走,它在背后跟著,突然地把兩只前爪搭在你的肩膀頭上。你一回頭,它就趁勢咬住你的脖子,把你咬死。
⑦雨來想起這些關于狼的故事,就一邊走著,一邊瞪大眼睛向四下里張望。他心里反地根本就沒有狼。
⑧雨來挺著腰板往前走,兩條小腿像長了翅膀一般飛快。雨來決心不再想狼的事。真是怪,他越是決心不想,狼的模樣,越是清清楚楚地在他腦子里顯現出來。而且不知什么緣故,總覺著有一只狼,在屁股后面跟著他,拖著長長的大掃帚尾巴,瞪著兩只紅紅的小眼睛,伸著鼻子,聞他的屁股。雨來不時地轉動著腦袋,左右回頭往后看,可是什么也沒有。他振奮精神,心里叫著:“越膽小越害怕,越膽大越不怕!"
1、短文節選自《___》一書,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2、讀短文,用小標題的形式梳理小說情節。(4分)
3、默讀短文第①—⑤自然段,作者通過對雨來和的描寫,展現了一位___的小英雄形象。第⑥——⑧自然段,作者緊抓人物描寫,刻畫出雨來既___又的人物形象。(3分)
4、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是描寫,這兩句話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3分)
5、雨來的故事還有很多,下列故事與雨來無關的是()。(2分)
A.掩護交通員李大叔。
B.在還鄉河里游泳被媽媽打。
C.將繳獲的真槍藏到鳥窩里。
D.被敵人抓住,咬了警備隊長一口。駁著鐵頭的話,哪兒有什么狼山地有狼,平原
七、閱讀短文,完成練習。(10分)
七根火柴
王愿堅
①天亮的時候,雨停了。
②盧進勇從樹叢里探出頭,四下里望了望。整個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霧里,看不見人影,聽不到人聲。被暴雨沖洗過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過似的,躺倒在爛泥里,連路也看不清了。他苦惱地嘆了口氣。因為小腿傷口發炎,他掉隊了。
③他咒罵著這鬼天氣,從樹叢里鉆出來。他這才發現衣服已經完全濕透了。
④“要是有堆火烤烤,該多好啊!”他使勁絞著衣服,望著那順著褲腳流下的水滴想道。他也知道這是妄想——不但是現在,就在他掉隊的前一天,他們連里已經因為沒有引火的東西而只好吃生干糧了。
⑤正當他想著這些,驀地聽見了一聲低低的叫聲:“同志——"
⑥他略微愣了一下,便一瘸一拐地向著那聲音走去。
⑦只見有一位同志倚著樹根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貯滿了一汪渾濁的污水,看來他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挪動了。他的臉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濕了的頭發貼在前額上,雨水沿著頭發、臉頰滴滴答答地流著。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無力地閉著,只有腭下的喉結在一上一下地抖動,干裂的嘴唇一張一翁地發出低低的聲音:“同志——同志——”
⑧盧進勇望著那張被寒風冷雨凍得烏青的臉,和那臉上掛著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一杯熱水,也許他能活下去!"他抬起頭,望望那霧蒙蒙的遠處,隨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說:“走,我扶你走吧!”
⑨那同志閉著眼睛搖了搖頭,沒有回答,看來是在積攢著渾身的力量。好大一會,他忽然睜開了眼,右手指著自己的左腋窩,急急地說:“這……這里!"
⑩盧進勇惶惑地把手插進那濕漉漉的衣服。這一剎那間,他覺得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樣冰冷了。在那人腋窩里,他摸出了一個硬硬的紙包,他把紙包遞到那個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開了紙包,那是一個黨證;揭開黨證,里面并排擺著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紅紅的火柴頭簇集在一起,正壓在那朱紅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著……”那同志向盧進勇招招手,等盧進勇湊近了,他便伸開一個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撥弄著火柴,口里小聲數著:“一,二,三,四……"
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卻數了很長時間。數完了,又詢問般地向盧進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說:“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盧進勇高興地點點頭,心想:“這下子可好辦了!”他仿佛看見了一個通紅的火堆,他正抱著這個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這一瞬間,他發現那個同志的臉色好像舒展開來,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顏色忽然不見了,爆發著一種喜悅的光。只見那同悲合起黨證,雙手捧起了它,像擎著一只貯滿水的碗一樣,小心地放進盧進勇的手里,緊緊地把它連手握在一起,兩眼直直地盯著盧進勇的臉。
“記住,這,這是,大家的!"那同志驀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用盡所有的力氣舉起手來,直指著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帶給……”
話就在這里停住了。盧進勇覺得自己的臂彎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遠處的樹、近處的草,那濕漉漉的衣服、那雙緊閉的眼睛……一切都像整個草地一樣,霧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著,像一只路標,筆直地指向長征部隊前進的方向……
這以后的路,盧進勇走得特別快。天黑的時候,他追上了后衛部隊。在無邊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燒起來了。盧進勇悄悄走到后衛連指導員的身邊。映著那閃閃跳動的火光,他用顫抖的手指打開了那個黨證,把其余六根火柴一根根遞到指導員的手里,同時,又以一種異樣的聲調在數著:“一,二,三,四……"
1、閱讀選文,理清故事脈絡。(2分)
盧進勇盼火——___——
修改在寫作中非常重要,仔細比較下面的原稿和修訂稿,談談這樣修改有什么好處。(3分)
原稿修訂稿
只見那同志合起黨證,放進盧進勇的手里,兩眼盯著盧進勇的臉。只見那同志合起黨證,雙手捧起了它,像擎著一只貯滿水的碗一樣,小心地放進盧進勇的手里,緊緊地把它連手握在一起,兩眼直直地盯著盧進勇的臉。
3、選文是如何表現“無名戰士”的忠誠堅毅、無私為黨的(2分)
4、你是校讀書社社長,擬按主題分設專輯,你準備把本文收錄進下面哪個專輯請結合全文說明理由。(3分)
A.革命情誼B.人性光輝
八、閱讀短文,完成練習。(9分)
選擇
①這是一場50年難遇的洪災。零溪河的水漲了七八十厘米,從河堤溢出的洪水裹挾著樹枝、雜草,肆無忌憚地涌向未家坪,地勢低的村民家已經進水了。
②村主任大兵從鎮上開完防汛會,馬不停蹄地趕回村部,通知班子成員分頭組織村民撤離。布置完工作,大兵給老婆臘梅打了個電話,說雨一時半會停不了,叫她趕緊帶二寶撤到后山林場去。臘梅答應著,正要掛電話,大兵又補充道:“你……莫忘了喊他一聲……"臘梅曉得大兵說的他指的是哪個,不由嘆了口氣,心說:“真是一對冤家!”。
③20多年前,大兵在城里念中學,那年立夏的前兩天,一場暴雨導致河水猛漲,淹了整個村子。大兵的父親當過兵,還是黨員,那會兒忙著四處救人,那天他救了不少人,但大兵媽卻出了事,她是未家坪唯一一個在那場洪災中遇難的。從那以后大兵再沒叫過他一聲“爸”,實在有事,就以“他”代替。
④到了老屋,臘梅在外面叫聲“爸”,沒人回答。二寶跟著叫聲“爺”,仍沒人回應。爸可能走了哩。這樣想著,臘梅牽著二寶,一步一滑地向后山走去。
⑤晌午時分,大兵將10多戶村民撤到安全地帶,有人說福伯還沒撤出來。大兵的心一下子揪緊了,辨辨方向,朝福伯家趕去。
⑥洪水很快到了大兵腰部。他走一段,游一段,總算到了福伯家。“福伯!"大兵大聲喚著。“哎……”福伯微弱的聲音從屋里傳來。
⑦大兵游進屋,看到臉色煞白的福伯抱著木桶在水里沉浮。來不及多想,大兵拽著福伯游了出去。剛游出三五米遠,只覺胸悶氣短,才想起早上只吃了一點東西,加上忙活了半天,體力嚴重透支了。大兵有些慌亂起來。
⑧這時,有人朝這邊游了過來。細細一看,竟然是他。大兵沒好氣地吼道:“你來干啥不要命了!"他沒搭腔,從大兵手里抓過福伯游走了。大兵打算跟過去,怎奈有心無力。一個浪頭打來,大兵連嗆兒口水,一陣手忙腳亂,總算沒沉下去。不久,他又游了回來,仍不言語,拖著大兵往回游。大兵掙扎著,被他抓得更緊。
⑨可能是上了年紀,也可能是之前消耗了太多體力,他游不動了。幸虧前面有棵胳膊粗的樹。兩人吃力地游過去,死死抓住樹干。大兵喘著粗氣說:“莫管我了,你走吧。”他抹了一把臉上的水說:“我不會拋下你的。"
⑩大兵來了氣:“那當年,你為啥拋下我媽”他低了頭,沉默片刻說:“當年我救完別人,回頭救你媽,跟眼下一個情形。我們抓到一棵樹,那樹太細了,支撐不了兩個人……"大兵認真聽著。“后來,你媽趁我不注意,自己松了手……”大兵愣住了。
洪水還在上漲,水流越發湍急,眼看樹就要斷裂。他濕著眼眶說:“救援的人就要到了,你要挺住。"大兵點著頭說:“嗯,我們都要挺住。”他微微一笑,忽地松開手,轉眼沒了蹤影。
大兵心中一顫,沖他消失的方向呼喊:“爸……。"
1、依據選文中畫橫線的語句,體會大兵對父親的情感態度。(3分)
原文從那以后大兵再沒叫過他一聲“爸”。你來干啥不要命了!嗯,我們都要挺住。
情感態度①___②___③
2、閱讀選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說說環境描寫的作用。(2分)
零溪河的水漲了七八十厘米,從河堤溢出的洪水裹挾著樹枝、雜草,肆無忌憚地涌向未坪,地勢低的村民家已經進水了。
3、選文第③段為什么要寫20多年前的那場洪水(2分)
4、選文中大兵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九、非連續性文本閱讀。(9分)
【材料一】微信朋友圈里大家的討論發言
菲菲:我覺得手機是科技進步的產物,它的好處太多了,比如,我就通過手機學了很多知識呢。
壯壯:手機還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呢,用它可以交費、購物、掛號、導航、照相等。
依依:可它也有弊端,有的人成了“低頭族”,他們大量的時間都在看微信、刷抖音、玩游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少了,感情都淡漠了。
一鳴:長期看手機會損壞視力,手機里的個人信息也容易泄露出去,要是被壞人利用,那可就慘了。
【材料二】減少“低頭族”,縮小近視率
根據世衛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我國的近視大軍目前已達6億。其中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小學生的近視率也接近40%。高中和大學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并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在造成近視的多種原因中,因過多接觸手機等電子產品而造成的傷害實在不容小覷。電子產品中所含的短波藍光,可以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若是長時間接觸,很有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造成近視。尤其對于兒童來說,眼睛還處于發育階段,受到藍光的影響會更為嚴重。
1、填空。(3分)
①因為過多接觸手機等電子產品造成人們視力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閱讀材料一里的討論內容,這四個人的發言呈現了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使用手機好處多,理由是____________;一種觀點是_________,理由是長時間看手機,使人和人之間情感淡漠,長期看手機會損壞視力,容易泄露個人信息,被壞人利用。
2、選擇。(4分)
①如果想了解青少年近視問題的嚴重程度,可以重點閱讀材料二中的()。
A.第1自然段___B.第2自然段
②如果想讓人快速地、清楚地知道手機帶給人們的好處,可以用()來說明
A.材料一___B.材料二
3、讀了上面的材料,看看右圖的情景,你一定有話想
說,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2分)
十、古詩文閱讀。(8分)
以學自損不如無學
夫①學者所以求益②耳。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敵,惡之如鴟裊③。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
【注釋】①夫:句首發語詞。②益:長進。③鴟裊:一種鳥。古人認為是惡鳥。
1、解釋加點的字。(2分)
(1)凌忽長者:___(2)人疾之如仇敵:
2、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文。(2分)
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
3、用原文句子回答“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中的“如此”是指什么。(2分)
4、短文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2分)
參考答案
一、1、AC
2、動作神態鐵面無私
3、環境形勢的危急沉著無畏、不徇私情解析:此題考查的是環境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畫線的句子都是環境描寫,營造出洪水肆虐的危急形勢,襯托出老漢沉著無畏、不徇私情的英雄形象。
4、標題“橋"具有象征意義:①“橋”是把黨員和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感情紐帶,是危難時刻老支書為群眾搶得生機的希望橋;②“橋"是老支書和兒子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生命橋。
二、1、推舉擁護;擁護愛戴。竟沒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隊,依次從老漢身邊奔上木橋。
2、擬人。運用擬人修辭方法更形象生動地交現出當時形勢的危急;對洪水、橋等環境的指寫,營造出危急的形勢,村托出老漢沉著無畏、不徇私情的英雄形象。
3、語言短促、果斷當時情況緊急,老漢處理危急情況必須果斷堅決。
4、第一次“吼”站在黨員角度,第二次“吼"站在父親角度,在對人民群眾的大愛中,也深藏著父親對兒子的真愛。
三、1、因為西蒙死了,如果桑娜不這樣做,西蒙的兩個孩子也會死。
2、神態心理忐忑不安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3、C
4、因為桑娜明知自己家中困難也要收養西蒙的孩子,今后的日子會更加艱苦。應讀出堅定有力的語氣。
5、這一說法不正確。桑娜不經思考就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這體現出了她善良的本性。在當時的情況下,桑娜的選擇是最周全的。
四、1、夸張心如刀絞
2、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下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皺緊眉頭嚼硬咽草根、魚骨頭難以下咽
3、老班長,你怎么……此處的省略號的作用是表示語意的省略。省略的內容是:你怎么能只吃草根和我們吃剩下的魚骨頭啊你的身體會受不了的!
4、我認為小明的說法是不正確的。結合當時的情況,吃的東西很難找到,哪怕是一丁點兒,老班長都想留給三個生病的小戰士,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臨床檢驗儀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南護理職業學院《嵌入式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臨床免疫學檢驗課件 第3章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備學習資料
- 西安海棠職業學院《隸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硬筆書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級學碩》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版資金監管委托協議樣本
- 二零二五全新美食城檔口出租協議
- 二零二五版學生托人接送免責協議書范文
- 游戲開發回顧與展望
- 產品QC工程圖 (質量保證工程圖)Excel表格
- 人民醫院人才隊伍建設規劃人才隊伍建設五年規劃
- 電氣平行檢驗用表
- GB∕T 14527-2021 復合阻尼隔振器和復合阻尼器
-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件-21 小壁虎借尾巴24-部編版(15張PPT)
- 患者隨訪率低原因分析以及對策
- DB32∕T 2349-2013 楊樹一元立木材積表
- 首屆上海科技期刊編輯技能大賽試題
- 隧道二襯、仰拱施工方案
- Q∕GDW 12106.4-2021 物聯管理平臺技術和功能規范 第4部分:邊緣物聯代理與物聯管理平臺交互協議規范
- 中國癲癇診療指南-癲癇持續狀態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