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河池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
語文
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
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內容:選擇性必修中、下冊。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這樣根深基厚的文化土壤也滋養著中華法律文化,這對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司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中華法律文化中的深厚內涵仍然是當今中國法治建設的重要基礎,其中所蘊含的優秀法律經驗和制度對當代司法而言仍然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注意研究我國古代法制傳統和成敗得失,挖掘和傳承中華法律文化精華,汲取營養、擇善而用。"當前,我國正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就需要結合當下我國社會主義的具體國情和司法實踐,從中華法律文化當中挖掘司法思想和司法經驗,為司法建設貢獻力量。中華法律文化是當代司法理念的重要靈感來源,其對當代司法的啟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以人為本與當代司法。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孟子曾說“民為貴”,這是古代民本思想最突出的體現,社會是發展的,但人民是永恒的。各個朝代的賢明君主都會將民本思想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指導理念。新中國成立伊始就將人民群眾作為廣泛的執政基礎,以人民為中心,堅持走群眾路線,將人民的意愿作為治國理政、制定方針政策的重要參考。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將以人民為中心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全過程。民本思想對當代司法實踐的重要啟示是“讓人民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它也反映出當下司法制度建設的重要價值追求,它汲取和吸收了中華法律文化中的思想精華,也是當下司法工作的目標?,F在,我國大力推進司法制度改革,使司法制度適應當下社會的發展,并且不斷將科學技術發展成果運用到司法工作當中,積極推動線上線下司法活動同時進行,不斷提升司法效率和司法質量,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
傳統無訟理念與當代司法。隨著社會法治建設的不斷推進,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也不斷提升,在遇到矛盾糾紛時人們越來越善于運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這種情況下,有限的司法資源、為數較多的社會矛盾糾紛解決需要,使我國司法機關面臨的壓力不斷加大,這就不斷催生出多元化的調解途徑和糾紛解決機制。而中華法律文化當中所蘊含的民間調解糾紛的觀念就可運用到當代司法當中,通過司法制度的不斷創新來探索出更多的糾紛解決方式來服務群眾,推動民間利益糾紛和社會矛盾經過繁簡分流、逐層化解實現有效解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司法機關的壓力,將司法資源運用到更加需要的地方。這也體現出了中華法律文化當中以和為貴、息訴止爭的無訟理念,要充分發掘民間調解在解決社會矛盾糾紛當中的突出作用,努力運用最少的司法資源將人們的糾紛和矛盾妥善解決。
人文關懷與當代司法。中華法律文化當中蘊含了深刻的人文關懷。我國古代的法律制度當中,就體現出了對老弱病殘、婦女兒童、鰥寡孤獨等群體的司法優待,展現出了治理國家時德與法的相互結合,反映出了在懲治犯罪上的人文關懷。這種人文關懷理念也在當代社會主義司法實踐當中有所體現,例如,司法活動中少年法庭和未成年人檢察專門機構的探索建立,體現了當代司法活動對人文關懷理念的繼承發展。將中華法律文化中的人文關懷理念融入當代司法實踐活動當中,是司法制度的一種進步。重視人文關懷、重視人的權利和自由是公正司法體制構建的重要理念。當然,人文關懷不能濫用,要以司法公正為前提,法律底線不能突破。
慎刑思想與當代司法。中華法律文化當中的慎刑思想也對當代司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刑罰發展演變的過程中,慎刑思想是從曾經的肉刑向自由刑轉變,而中華法律文化與其他一些國家法律文化的一個不同之處,就是慎刑思想在司法刑罰當中的運用。例如,疑罪從無就是從古至今慎刑思想的重要體現,最早或可追溯到夏代時期,據《尚書》記載,“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的法律名語就出自夏代,而我國《刑事訴訟法》當中也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條款,《刑法》當中也規定了“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些都是對中華法律文化中慎刑思想的繼承和發揚,也是保證司法公正的重要司法理念。
中華法律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沉淀出深厚的法律內涵,對當代司法實踐活動仍然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為當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司法體制改革提供了深厚的法律文化基礎,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正在大力進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這就需要從中華法律文化中積極探索挖掘有益因素,結合當下時代發展的具體情況和法治中國建設的具體需要,對其進行傳承和發展。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對外開放深入推進,需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讓中華法律文化當中的深厚內涵發揮作用,源源不斷地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供內在動力。
(摘編自孫銅陽《中華法律文化對當代司法的啟示》)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結合當下國情和司法實踐,從中華法律文化中挖掘司法思想,是我國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需要。
B.實踐證明,各個朝代的君主都會將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孟子主張的“民為貴"這一民本思想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指導理念。
C.中華法律文化中以和為貴、息訴止爭的無訟理念有助于緩解當下司法資源有限與社會矛盾糾紛解決需要為數較多的矛盾。
D.當代社會主義司法實踐當中對中華法律文化當中蘊含的深刻的人文關懷有所體現,不過,人文關懷要以司法公正為前提。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當代司法實踐中踐行民本思想就要做到以人民為中心,真正“讓人民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B.促進司法制度適應當下社會發展,運用科技發展成果于司法工作中,提升司法效率和質量是司法工作服務人民的體現。
C.中華法律文化與其他一些國家法律文化有不同之處,如慎刑思想的運用,可見,對中、外法律文化的研究應同等重視。
D.當代,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中華法律文化也應古為今用,其經過幾千年發展演變,已沉淀出深厚法律內涵。
3.下列選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第三段觀點一項是()
A.天津市司法局提出“四四機制”,以司法所規范化建設為抓手,大力加強司法所組織隊伍建設。
B.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地法院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創新機制,科學管理,加強司法建議的工作。
C.隨著全球化趨勢的急劇擴張,我國傳統的以調解為主的審判方式受到西方司法理念的強烈沖擊。
D.我國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根據自愿合法原則進行調解;雙方當事人可自行和解
4.請結合文本和你的理解,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簡要說明如何“讓中華法律文化當中的深厚內涵發揮作用,源源不斷地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供內在動力”。
5.作者在第二至第五段中是如何論證“中華法律文化是當代司法理念的重要靈感來源,對當代司法有重要啟示"的?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蛋糕
高春陽
我巴不得自己生病。
①我對生病的渴望可以用一個詞兒來形容:垂涎三尺。
但我不愿意我弟弟生病,他還不到兩歲,走路都側歪的。我比弟弟大五歲,我媽當然向著他。可偏偏老天爺也向著他——他居然生病了!
為什么不是我?
我眼睜睜看著我媽,抱起弟弟沖去鎮上衛生院的時候,小人書掉地上了。我收回羨慕的目光,彎腰拾起馬良,拍拍馬良身上的灰塵,進屋,跪下,看床底下那八包點心。我把腦袋伸進床底下,像小狗一樣湊近,鼻子一吸,渾身骨頭就酥了。
②點心用牛皮紙包著,紙繩把它們捆成十字形,上面系個手提扣。牛皮紙已經被點心的油漬浸染,看起來油光锃亮,聞起來香氣撲鼻。
我已經六歲了,從沒吃過點心。說實話,我對點心出現在我家,是很奇怪和敬畏的。我爸在公家鍋爐房撇大鍬,我媽在鎮上工地搬磚。逃離生產隊,不用掙工分也能靠力氣吃飽飯,我媽說咱家已經燒高香了。怎么可能吃得起點心呢?
我媽提拎著八包點心進屋的時候,馬上把我叫到跟前兒,立立眼睛說:“不要偷吃,否則,屁股蛋子給你削兩瓣兒!”
我嚇得吱溜一聲鉆進里屋,哄不到兩歲的弟弟玩去了。我聽見外屋我爸在嘆氣,說:“要不給孩子吃一塊?"
我媽說:“拆包就廢了,還怎么送禮?”
我爸說:“少送一包唄。"
我媽說:“倆科長,少一包,七包咋分?辦編制不是鬧戲?!?/p>
我爸說:“再買一包呢?"
我媽說:“哪有余錢?一分錢都得掰開花!”
然后我爸就不吭聲了。我猜到是這樣的結果,③我媽性格比鐵還鐵,比鋼還鋼,從沒見過她掉眼淚。
我??吹男∪藭渡窆P馬良》快被我翻爛了。說的是少年馬良有一只神筆,畫啥,啥就能變活,跟變戲法似的。我多想自己能成為馬良啊,多想馬良給我畫一包點心啊,可惜,那是夢。
有我弟弟之前那年,我被狗咬,住院了,我媽破天荒給我買了一個玻璃瓶黃桃罐頭,行啊,我就不形容那次吃罐頭的感覺了吧,反正從那以后,我就巴不得自己生病,垂涎三尺地渴望自己生病。
我沒病,弟弟卻病了。這事兒真氣人。
我在家琢磨馬良的神筆,我爸回來了,火急火燎對我說:“拿一包點心給你媽送衛生院去。"說完去里屋床下取出一包點心塞給我,又火急火燎出去了。
跑腿的幸福來得太突然。我哆哆嗦嗦捧著這包點心,出門去衛生院。衛生院距離我家不遠,我卻走得非常漫長。一來我不想那么快失去跑腿的幸福,二來我怕路上有什么閃失。
可別像上一次,我去建筑工地給我媽送飯,也是不遠的路,卻出了事。我端著飯盒在路上遇到一條小狗,那條小狗眼饞我的飯盒,問我要,我不給,小狗生氣,撲上來抓我褲腿。我急眼了,一腳踢開它,它咬了我一口。
過后,我媽領我去醫院,打針輸液,我就住院了。對了,就是我剛才提到第一次吃罐頭那次,就是那次,我媽破天荒給我買了一個玻璃瓶黃桃罐頭。反正從那以后,我就巴不得自己生病,垂涎三尺地渴望自己生病。
扯遠了。
話說我捧著一包點心走在路上,心里猜,里面是槽子糕呢?還是蜜三刀呢?還是蛋糕呢?這三樣點心我在小娟家都見過,就是沒吃過。我見小娟吃過,小娟吃蛋糕的時候出于友情和同情,給我吃過一口。你知道一塊圓形蛋糕,四周都有邊邊,像房檐。當時,我只在房檐上啃了一小口,就記住了一輩子。
想到這里,我好奇了,決定拆開包裝看看里面是啥,反正也不吃,看看而已。我小心翼翼解開手提扣,慢慢拆開牛皮紙,哇——這些小可愛們露出真容,是蛋糕。我隨口咽下唾沫,拿起一塊放在鼻子底下,天哪,我一輩子都要感謝小娟,是她,讓我今生記住了這種味道。
我用牙齒輕輕觸碰蛋糕,真的是碰,不是咬,哈喇子就淌下來,沾到了蛋糕邊上。我用手擦,不想擦掉了一塊渣兒,蛋糕渣掉進我手里,我瘋了,瞬間伸舌頭舔了。然后發現,蛋糕邊上掉渣的那個位置,出現了一個若隱若現的小小缺口?!究床怀鰜砺?!我心里想,然后生出智慧,沿著蛋糕周圍,仿照缺口大小,轉圈啃了一遍。
我滿手是油,滿口生香,看著像被耗子啃過一圈的那塊蛋糕,暗自得意。就這神操作,輕易看不出來改動過的痕跡。就算看出來,咱這智商也有說辭對付。
按照原包裝的印記,小心包裝,小心系繩,恢復原狀后,捧著一包蛋糕,我心滿意足來到衛生院。
果然沒有猜錯,我媽要蛋糕,是要給生病的弟弟吃的。
護士在床邊給弟弟換藥,④我媽隨手拆開蛋糕包裝,突然看到那塊蛋糕,她驚呆了。護士眼神跟著瞅過來,也驚呆了。
看她倆表情不對,我說:“哎呀,是耗子咬的吧?”
我媽瞬間眼淚掉下來。
有生以來頭一次看見我媽掉眼淚,我慌了。
我媽拿出那塊蛋糕給我。
“這是給我吃嗎?"我不敢接。
我媽說:“本來也有你的份兒。吃吧,吃完咱去街上買耗子藥?!?/p>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插敘“我"對神筆馬良的期待和被狗咬住院的經歷,看似不經意的筆墨,突出“我”希望得到更多關愛。
B.小說中父母的對話交代了媽媽買點心的意圖,表現了父親對孩子的疼愛和家庭經濟的困難,也暗含時代背景。
C.小說以媽媽的話結尾,可謂神來之筆:巧妙回應上文所設之疑,結構嚴謹;對“我"的謊言的回應,豐滿了媽媽的形象。
D.小說中小娟吃蛋糕時給“我”吃過一口,而“我"將這蛋糕的味道銘記在心,這一細節為小說增添了亮色。
7.對文中畫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處:用“我”看似荒唐的想法即極其渴望生病開頭,設置了懸念,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B.第②處:從形、色、味等角度對點心作了細膩的描寫,突出了“我"對床底下這八包點心的垂涎欲滴。
C.第③處:借助比喻手法,表現了“我”的母親性格很堅強,但對孩子們而言,缺少應有的母愛。
D.第④處:描寫媽媽和護士看到那塊被“我"啃過的蛋糕時的神態,可見“我”自作聰明的可笑。
8.“話說我捧著一包點心走在路上……就算看出來,咱這智商也有說辭對付"這四段寫出“我”的多重身心感受,請加以梳理概括。
9.班級“讀書分享會"計劃分甲、乙兩組圍繞關鍵詞為此文分別撰寫文學短評,以供交流。甲組的關鍵詞:蛋糕·生活·親情;乙組的關鍵詞:蛋糕·心靈的歌。請任選一個小組加入,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齊宣王見顏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悅。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闊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慕勢,不如使王為趨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王曰:“有說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钤唬骸心艿谬R王頭者,封萬戶侯,賜金千鎰?!墒怯^之,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王默然不悅。左右皆曰:“大王據千乘之地,天下仁義之士,皆來役處。今夫士之高者,乃稱匹夫,徒步而處農畝;下則鄙野、監門、閭里,士之賤也,亦甚矣!”斶對曰:“不然。君王無羞亟問,不愧下學。是故成其道德而揚功名于后世者,堯、舜、禹、湯、周文王是也。夫上見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學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稱孤、寡、不谷,是其賤之本與?而侯王以自謂,豈非下人而尊貴士與?"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聞君子之言,乃今聞細人之行,愿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鳖侂[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盡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備矣,愿得賜歸。"則再拜而辭去也。
(節選自《戰國策·齊策四》)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夫A上見B其原C下通D其流E至圣人F明學G何不H吉之有哉!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說,意為說法,與《石鐘山記》中“是說也,人常疑之”的“說"意思相同。
B.去,意為離開,與《項脊軒志》中“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的“去"意思相同。
C.稱,意為自稱,與《屈原列傳》中“其志潔,故其稱物芳”的“稱"意思不同。
D.妻子,在文中指的是妻子兒女,而今義指男子的配偶,古今所指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顏斶論辯才高,面對左右近臣狗仗人勢責問,顏斶舌戰左右近臣;盡管齊王“忿然作色”,顏觸仍針鋒相對與之爭論“王貴"與“士貴”的問題。
B.顏斶用辯證思維闡述了貴賤、上下、君民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君王必須以地位卑下的百姓為根本,百姓是君王之所以存在、顯貴的根本依據。
C.齊王最終被顏觸折服,就想以豐厚爵祿籠絡顏斶,卻被顏觸謝絕,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盡到盡忠直言的責任,不想失去身體和精神的獨立完整。
D.在論述璞石與美玉、顯貴與歸隱的關系時,顏觸流露出對人的價值和生命的本真意義的追求,反映出他“視富貴如浮云"的剛直不阿的人格。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與使斶為慕勢,不如使王為趨士。
(2)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
14.文章開頭以“斶前”“王前"兩句簡短對話,把激烈的矛盾沖突展示于讀者眼前?!皵咔啊薄巴跚?兩句分別反映了齊宣王和顏簡怎樣的性格特點?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詠懷古跡(其四)
杜甫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①想象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②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注】①翠華:指皇帝儀仗。②伏臘:伏天臘月。指每逢節氣村民皆前往祭祀。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窺吳”“窺”,指伺機圖謀,一個“窺”字寫出蜀主的雄才大略,而“崩"則寫劉備壯志未酬身先死。
B.頸聯描寫“巢水鶴”“走村翁"兩幅畫面,渲染先主廟荒涼景象,與《蜀相》“錦官城外柏森森”異曲同工。
C.尾聯點明武侯祠與先主廟相鄰,一同接受人們的祭祀,體現出對他們君臣一體的敬重,暗含詩人對這種關系的向往。
D.全詩結構層次分明,由歷史事件到現實場景,從宏觀敘事到具體描寫,最后歸結到對君臣關系的思考,邏輯清晰。
16.這首詩的頷聯和《蜀相》的頷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都為寫景句,主要手法有何不同?請比較賞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賀《李憑箜篌引》一詩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物寫人,想象空曠山野上的浮云凝神駐足、忘記流動,仿佛在俯首諦聽來襯托箜演奏的美妙樂音。
(2)當我們讀到《歸去來兮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時,眼前仿佛見到“無官一身輕”的陶淵明劃著小船歸家時任意飄蕩、快意人生的樣子。
(3)雨本尋常,卻常常能淋濕詩家的心,讀陸游《臨安春雨初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能體會到一種清閑與淡然。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入化境”的最大特點是將身外之學化作身同之學,一切學問知識本領信條化為本能、化為生性、化為本色、化為愛好與習慣、化為快樂與內在要求、化為審美的快樂與滿足。于是誠于中而形于外,只聽命于內心的誠實,①又不逾矩;庖丁解牛,如入無人之境;治大國如烹小鮮,信手拈來,俯拾即是,百戰百勝,左右逢源。于是不露痕跡,不擺花架子,不強求,不咋呼,不鬧騰,不熱炒推銷,不連蒙帶唬,更不以勢壓人,嘩眾取寵。
所有這些都是單靠書本學不來的,也不是單靠經驗冒出來的,只有既汲取前賢的一切成果,又在實踐中琢磨領會,有慧根、有悟性,肯苦讀更肯誠懇,做事肯思索肯探尋,才能有幾分希望。
佛魔一念間,到不了化境強作化境,沒有真誠卻又假作瀟灑,沒有本事卻又裝模作樣,原委都不清楚卻要做出②的假象,那就不是化境而是狡猾虛偽,畫虎不成反類犬,化境未入反成偽君子。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寫成“一切學問知識本領信條化為本能、生性、本色,以及愛好與習慣、快樂與內在要求、審美的快樂與滿足”,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有一種理論也極有趣,就是說自己老了,①_________________。一位比我年輕得多的至今還不足40歲的作家見我也能不無結巴地與說英語的同行用英語瞎白話一氣,便嘆息道:“老王你的戰略部署是正確的,應該學習英語!”我說:“太好了,快快學吧。"他回答:“我老了?!比欢议_始認真學英語的時候,他現今的歲數比我要小得多,學習沒有年齡控制,所謂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人說自己笨,學也學不成。②,沒有學好,誰也不應當責備你。問題在于,努力學習并且學有成績的人常常被夸獎為聰明,而不肯學習不肯下功夫讀書的人卻正是自命的笨人。難道我們不知道“笨鳥先飛"的俗語嗎?③_____________,為什么不多下點功夫,早下點功夫,先飛多飛一番?請問,到底是不學習而變得比別人笨,還是笨了才不學習呢?到底是學習使人聰明了,還是聰明使人愛學習了呢?這里至少有個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的區別吧!
20.下列句子中的“我們”和“難道我們不知道‘笨鳥先飛’的俗語嗎?’"中的“我們”,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上課前,老師說:“上周已經講完了第九課,現在我們講第十課。"
B.周樸園對侍萍說:“那更好了。那么我們可以明明白白地談一談?!?/p>
C.人非圣人,孰能無過?轉變錯誤觀點,我們要有勇于自我否定的精神。
D.老師對全班同學說:“同學們,我們每個同學都勇于攀登科學高峰。"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稍鰟h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獨立思考是做出理性決策的前提,但也需要接受他人的不同觀點,以達到更廣闊的思維空間。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池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
語文解析版
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
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內容:選擇性必修中、下冊。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這樣根深基厚的文化土壤也滋養著中華法律文化,這對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司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中華法律文化中的深厚內涵仍然是當今中國法治建設的重要基礎,其中所蘊含的優秀法律經驗和制度對當代司法而言仍然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注意研究我國古代法制傳統和成敗得失,挖掘和傳承中華法律文化精華,汲取營養、擇善而用。”當前,我國正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就需要結合當下我國社會主義的具體國情和司法實踐,從中華法律文化當中挖掘司法思想和司法經驗,為司法建設貢獻力量。中華法律文化是當代司法理念的重要靈感來源,其對當代司法的啟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以人為本與當代司法。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孟子曾說“民為貴”,這是古代民本思想最突出的體現,社會是發展的,但人民是永恒的。各個朝代的賢明君主都會將民本思想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指導理念。新中國成立伊始就將人民群眾作為廣泛的執政基礎,以人民為中心,堅持走群眾路線,將人民的意愿作為治國理政、制定方針政策的重要參考。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將以人民為中心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全過程。民本思想對當代司法實踐的重要啟示是“讓人民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它也反映出當下司法制度建設的重要價值追求,它汲取和吸收了中華法律文化中的思想精華,也是當下司法工作的目標。現在,我國大力推進司法制度改革,使司法制度適應當下社會的發展,并且不斷將科學技術發展成果運用到司法工作當中,積極推動線上線下司法活動同時進行,不斷提升司法效率和司法質量,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
傳統無訟理念與當代司法。隨著社會法治建設的不斷推進,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也不斷提升,在遇到矛盾糾紛時人們越來越善于運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這種情況下,有限的司法資源、為數較多的社會矛盾糾紛解決需要,使我國司法機關面臨的壓力不斷加大,這就不斷催生出多元化的調解途徑和糾紛解決機制。而中華法律文化當中所蘊含的民間調解糾紛的觀念就可運用到當代司法當中,通過司法制度的不斷創新來探索出更多的糾紛解決方式來服務群眾,推動民間利益糾紛和社會矛盾經過繁簡分流、逐層化解實現有效解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司法機關的壓力,將司法資源運用到更加需要的地方。這也體現出了中華法律文化當中以和為貴、息訴止爭的無訟理念,要充分發掘民間調解在解決社會矛盾糾紛當中的突出作用,努力運用最少的司法資源將人們的糾紛和矛盾妥善解決。
人文關懷與當代司法。中華法律文化當中蘊含了深刻的人文關懷。我國古代的法律制度當中,就體現出了對老弱病殘、婦女兒童、鰥寡孤獨等群體的司法優待,展現出了治理國家時德與法的相互結合,反映出了在懲治犯罪上的人文關懷。這種人文關懷理念也在當代社會主義司法實踐當中有所體現,例如,司法活動中少年法庭和未成年人檢察專門機構的探索建立,體現了當代司法活動對人文關懷理念的繼承發展。將中華法律文化中的人文關懷理念融入當代司法實踐活動當中,是司法制度的一種進步。重視人文關懷、重視人的權利和自由是公正司法體制構建的重要理念。當然,人文關懷不能濫用,要以司法公正為前提,法律底線不能突破。
慎刑思想與當代司法。中華法律文化當中的慎刑思想也對當代司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刑罰發展演變的過程中,慎刑思想是從曾經的肉刑向自由刑轉變,而中華法律文化與其他一些國家法律文化的一個不同之處,就是慎刑思想在司法刑罰當中的運用。例如,疑罪從無就是從古至今慎刑思想的重要體現,最早或可追溯到夏代時期,據《尚書》記載,“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的法律名語就出自夏代,而我國《刑事訴訟法》當中也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條款,《刑法》當中也規定了“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些都是對中華法律文化中慎刑思想的繼承和發揚,也是保證司法公正的重要司法理念。
中華法律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沉淀出深厚的法律內涵,對當代司法實踐活動仍然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為當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司法體制改革提供了深厚的法律文化基礎,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正在大力進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這就需要從中華法律文化中積極探索挖掘有益因素,結合當下時代發展的具體情況和法治中國建設的具體需要,對其進行傳承和發展。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對外開放深入推進,需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讓中華法律文化當中的深厚內涵發揮作用,源源不斷地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供內在動力。
(摘編自孫銅陽《中華法律文化對當代司法的啟示》)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結合當下國情和司法實踐,從中華法律文化中挖掘司法思想,是我國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需要。
B.實踐證明,各個朝代的君主都會將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孟子主張的“民為貴”這一民本思想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指導理念。
C.中華法律文化中以和為貴、息訴止爭的無訟理念有助于緩解當下司法資源有限與社會矛盾糾紛解決需要為數較多的矛盾。
D.當代社會主義司法實踐當中對中華法律文化當中蘊含的深刻的人文關懷有所體現,不過,人文關懷要以司法公正為前提。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當代司法實踐中踐行民本思想就要做到以人民為中心,真正“讓人民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B.促進司法制度適應當下社會發展,運用科技發展成果于司法工作中,提升司法效率和質量是司法工作服務人民的體現。
C.中華法律文化與其他一些國家法律文化有不同之處,如慎刑思想的運用,可見,對中、外法律文化的研究應同等重視。
D.當代,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中華法律文化也應古為今用,其經過幾千年發展演變,已沉淀出深厚法律內涵。
3.下列選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第三段觀點的一項是()
A.天津市司法局提出“四四機制”,以司法所規范化建設為抓手,大力加強司法所組織隊伍建設。
B.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地法院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創新機制,科學管理,加強司法建議的工作。
C.隨著全球化趨勢的急劇擴張,我國傳統的以調解為主的審判方式受到西方司法理念的強烈沖擊。
D.我國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根據自愿合法原則進行調解;雙方當事人可自行和解。
4.請結合文本和你的理解,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簡要說明如何“讓中華法律文化當中的深厚內涵發揮作用,源源不斷地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供內在動力"。
5.作者在第二至第五段中是如何論證“中華法律文化是當代司法理念的重要靈感來源,對當代司法有重要啟示”的?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
【答案】1.B2.C
3.D4.①理論上:認識到中華法律文化中的深厚內涵仍然是當今中國法治建設的重要基礎,其中所蘊含的優秀法律經驗和制度對當代司法而言仍然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②實踐上:要從中華法律文化中積極探索挖掘有益因素,結合當下時代發展的具體情況和法治中國建設的具體需要,對其進行傳承和發展。
5.①作者采用并列式結構,從以人為本、傳統無訟理念、人文關懷、慎刑思想四個角度來論述了中華法律文化對當代司法的啟示。②通過古今對比論證了中華法律文化是當代司法理念的重要靈感來源,如古代賢明君主將民本思想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指導理念,當代將以人民為中心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全過程;③通過舉例論證中華法律文化對當代司法的啟示,列舉司法活動中少年法庭和未成年人檢察專門機構的探索建立,體現了當代司法活動對人文關懷理念的繼承發展;列舉疑罪從無就是從古至今慎刑思想的重要體現。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各個朝代的君主"錯誤,原文信息是“各個朝代的賢明君主都會將民本思想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指導理念”,可見并不是所有的君主,而是“賢明君主”,選項擴大范圍。
故選B。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
C.“對中、外法律文化的研究應同等重視”錯誤,原文信息是“在刑罰發展演變的過程中,慎刑思想是從曾經的肉刑向自由刑轉變,而中華法律文化與其他一些國家法律文化的一個不同之處,就是慎刑思想在司法刑罰當中的運用”,可見文本只是論述中華法律文化與其他一些國家法律文化有不同之處,其中一項就是“慎刑思想的運用”,但并不能因此就得出“對中、外法律文化的研究應同等重視”,選項無中生有。
故選C。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與論證關系的能力。
第三段觀點的觀點是“將民間調解糾紛的觀念運用到當代司法當中,這不僅體現出了中華法律文化當中以和為貴、息訴止爭的無訟理念,并且可以運用最少的司法資源解決人們的糾紛和矛盾”。
A.錯誤。強調加強司法所組織隊伍建設,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第三段觀點。
B.錯誤。強調了最高人民法院對各地法院的要求,并沒有涉及到“民間調解糾紛”,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第三段觀點。
C.錯誤。強調了“我國傳統的以調解為主的審判方式收到西方沖擊”,沒有涉及“民間調解糾紛起到的作用"。
D.正確?!叭嗣穹ㄔ簩徖砻袷掳讣鶕栽负戏ㄔ瓌t進行調解”體現了“將民間調解糾紛的觀念運用到當代司法當中"。
故選D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提取信息并歸納概括的能力。
根據原文第一段“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這樣根深基厚的文化土壤也滋養著中華法律文化,這對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司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中華法律文化中的深厚內涵仍然是當今中國法治建設的重要基礎,其中所蘊含的優秀法律經驗和制度對當代司法而言仍然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可概括出“認識到中華法律文化中的深厚內涵仍然是當今中國法治建設的重要基礎,其中所蘊含的優秀法律經驗和制度對當代司法而言仍然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根據原文第六段“當前,我國正在大力進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這就需要從中華法律文化中積極探索挖掘有益因素,結合當下時代發展的具體情況和法治中國建設的具體需要,對其進行傳承和發展”,可概括出“要從中華法律文化中積極探索挖掘有益因素,結合當下時代發展的具體情況和法治中國建設的具體需要,對其進行傳承和發展"。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根據二至第五段每段的中心句“以人為本與當代司法”“傳統無訟理念與當代司法"人文關懷與當代司法”“慎刑思想與當代司法”,可概括出第二至第五段“作者采用并列式結構,從以人為本、傳統無訟理念、人文關懷、慎刑思想四個角度來論述了中華法律文化對當代司法的啟示”;
根據第二段“各個朝代的賢明君主都會將民本思想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指導理念。新中國成立伊始就將人民群眾作為廣泛的執政基礎,以人民為中心,堅持走群眾路線,將人民的意愿作為治國理政、制定方針政策的重要參考。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將以人民為中心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全過程”,可概括出“通過古今對比論證了中華法律文化是當代司法理念的重要靈感來源,如古代賢明君主將民本思想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指導理念,當代將以人民為中心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全過程”;
根據第三段“例如,司法活動中少年法庭和未成年人檢察專門機構的探索建立,體現了當代司法活動對人文關懷理念的繼承發展"、第五段“例如,疑罪從無就是從古至今慎刑思想的重要體現,最早或可追溯到夏代時期,據《尚書》記載,‘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的法律名語就出自夏代,而我國《刑事訴訟法》當中也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條款”,可概括出“通過舉例論證中華法律文化對當代司法的啟示,列舉司法活動中少年法庭和未成年人檢察專門機構的探索建立,體現了當代司法活動對人文關懷理念的繼承發展;列舉疑罪從無就是從古至今慎刑思想的重要體現"。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蛋糕
高春陽
我巴不得自己生病。
①我對生病的渴望可以用一個詞兒來形容:垂涎三尺。
但我不愿意我弟弟生病,他還不到兩歲,走路都側歪的。我比弟弟大五歲,我媽當然向著他??善咸鞝斠蚕蛑尤簧×耍?/p>
為什么不是我?
我眼睜睜看著我媽,抱起弟弟沖去鎮上衛生院的時候,小人書掉地上了。我收回羨慕的目光,彎腰拾起馬良,拍拍馬良身上的灰塵,進屋,跪下,看床底下那八包點心。我把腦袋伸進床底下,像小狗一樣湊近,鼻子一吸,渾身骨頭就酥了。
②點心用牛皮紙包著,紙繩把它們捆成十字形,上面系個手提扣。牛皮紙已經被點心的油漬浸染,看起來油光锃亮,聞起來香氣撲鼻。
我已經六歲了,從沒吃過點心。說實話,我對點心出現在我家,是很奇怪和敬畏的。我爸在公家鍋爐房撇大鍬,我媽在鎮上工地搬磚。逃離生產隊,不用掙工分也能靠力氣吃飽飯,我媽說咱家已經燒高香了。怎么可能吃得起點心呢?
我媽提拎著八包點心進屋的時候,馬上把我叫到跟前兒,立立眼睛說:“不要偷吃,否則,屁股蛋子給你削兩瓣兒!”
我嚇得吱溜一聲鉆進里屋,哄不到兩歲的弟弟玩去了。我聽見外屋我爸在嘆氣,說:“要不給孩子吃一塊?"
我媽說:“拆包就廢了,還怎么送禮?”
我爸說:“少送一包唄。"
我媽說:“倆科長,少一包,七包咋分?辦編制不是鬧戲。”
我爸說:“再買一包呢?"
我媽說:“哪有余錢?一分錢都得掰開花!”
然后我爸就不吭聲了。我猜到是這樣的結果,③我媽性格比鐵還鐵,比鋼還鋼,從沒見過她掉眼淚。
我??吹男∪藭渡窆P馬良》快被我翻爛了。說的是少年馬良有一只神筆,畫啥,啥就能變活,跟變戲法似的。我多想自己能成為馬良啊,多想馬良給我畫一包點心啊,可惜,那是夢。
有我弟弟之前那年,我被狗咬,住院了,我媽破天荒給我買了一個玻璃瓶黃桃罐頭,行啊,我就不形容那次吃罐頭的感覺了吧,反正從那以后,我就巴不得自己生病,垂涎三尺地渴望自己生病。
我沒病,弟弟卻病了。這事兒真氣人。
我在家琢磨馬良的神筆,我爸回來了,火急火燎對我說:“拿一包點心給你媽送衛生院去。"說完去里屋床下取出一包點心塞給我,又火急火燎出去了。
跑腿的幸福來得太突然。我哆哆嗦嗦捧著這包點心,出門去衛生院。衛生院距離我家不遠,我卻走得非常漫長。一來我不想那么快失去跑腿的幸福,二來我怕路上有什么閃失。
可別像上一次,我去建筑工地給我媽送飯,也是不遠的路,卻出了事。我端著飯盒在路上遇到一條小狗,那條小狗眼饞我的飯盒,問我要,我不給,小狗生氣,撲上來抓我褲腿。我急眼了,一腳踢開它,它咬了我一口。
過后,我媽領我去醫院,打針輸液,我就住院了。對了,就是我剛才提到第一次吃罐頭那次,就是那次,我媽破天荒給我買了一個玻璃瓶黃桃罐頭。反正從那以后,我就巴不得自己生病,垂涎三尺地渴望自己生病。
扯遠了。
話說我捧著一包點心走在路上,心里猜,里面是槽子糕呢?還是蜜三刀呢?還是蛋糕呢?這三樣點心我在小娟家都見過,就是沒吃過。我見小娟吃過,小娟吃蛋糕的時候出于友情和同情,給我吃過一口。你知道一塊圓形蛋糕,四周都有邊邊,像房檐。當時,我只在房檐上啃了一小口,就記住了一輩子。
想到這里,我好奇了,決定拆開包裝看看里面是啥,反正也不吃,看看而已。我小心翼翼解開手提扣,慢慢拆開牛皮紙,哇——這些小可愛們露出真容,是蛋糕。我隨口咽下唾沫,拿起一塊放在鼻子底下,天哪,我一輩子都要感謝小娟,是她,讓我今生記住了這種味道。
我用牙齒輕輕觸碰蛋糕,真的是碰,不是咬,哈喇子就淌下來,沾到了蛋糕邊上。我用手擦,不想擦掉了一塊渣兒,蛋糕渣掉進我手里,我瘋了,瞬間伸舌頭舔了。然后發現,蛋糕邊上掉渣的那個位置,出現了一個若隱若現的小小缺口。——根本看不出來嘛!我心里想,然后生出智慧,沿著蛋糕周圍,仿照缺口大小,轉圈啃了一遍。
我滿手是油,滿口生香,看著像被耗子啃過一圈的那塊蛋糕,暗自得意。就這神操作,輕易看不出來改動過的痕跡。就算看出來,咱這智商也有說辭對付。
按照原包裝的印記,小心包裝,小心系繩,恢復原狀后,捧著一包蛋糕,我心滿意足來到衛生院。
果然沒有猜錯,我媽要蛋糕,是要給生病的弟弟吃的。
護士在床邊給弟弟換藥,④我媽隨手拆開蛋糕包裝,突然看到那塊蛋糕,她驚呆了。護士眼神跟著瞅過來,也驚呆了。
看她倆表情不對,我說:“哎呀,是耗子咬的吧?”
我媽瞬間眼淚掉下來。
有生以來頭一次看見我媽掉眼淚,我慌了。
我媽拿出那塊蛋糕給我。
“這是給我吃嗎?"我不敢接。
我媽說:“本來也有你的份兒。吃吧,吃完咱去街上買耗子藥?!?/p>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插敘“我"對神筆馬良的期待和被狗咬住院的經歷,看似不經意的筆墨,突出“我”希望得到更多關愛。
B.小說中父母的對話交代了媽媽買點心的意圖,表現了父親對孩子的疼愛和家庭經濟的困難,也暗含時代背景。
C.小說以媽媽的話結尾,可謂神來之筆:巧妙回應上文所設之疑,結構嚴謹;對“我"的謊言的回應,豐滿了媽媽的形象。
D.小說中小娟吃蛋糕時給“我”吃過一口,而“我"將這蛋糕的味道銘記在心,這一細節為小說增添了亮色。
7.對文中畫橫線句子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處:用“我”看似荒唐的想法即極其渴望生病開頭,設置了懸念,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B.第②處:從形、色、味等角度對點心作了細膩的描寫,突出了“我"對床底下這八包點心的垂涎欲滴。
C.第③處:借助比喻手法,表現了“我”的母親性格很堅強,但對孩子們而言,缺少應有的母愛。
D.第④處:描寫媽媽和護士看到那塊被“我"啃過的蛋糕時的神態,可見“我”自作聰明的可笑。
8.“話說我捧著一包點心走在路上……就算看出來,咱這智商也有說辭對付"這四段寫出“我”的多重身心感受,請加以梳理概括。
9.班級“讀書分享會"計劃分甲、乙兩組圍繞關鍵詞為此文分別撰寫文學短評,以供交流。甲組的關鍵詞:蛋糕·生活·親情;乙組的關鍵詞:蛋糕·心靈的歌。請任選一個小組加入,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
【答案】6.A7.C
8.①好奇:猜測包里點心到底是什么;
②垂涎三尺:看到蛋糕后咽下唾沫,放在鼻子底下聞味道。
③欣喜若狂:蛋糕渣竟然掉進手里,“我”瘋了一樣瞬間伸舌頭舔了。
④心滿意足:把那塊蛋糕仿照蹭掉的缺口,啃了一遍,滿口生香。
⑤暗自得意:覺得自己既吃到了蛋糕,又不會被發現,簡直是神操作。
9.甲組:
①蛋糕是那個時代的稀罕物件兒,反映那個時代的物質匱乏,經濟困難;
②父母盡力維持生計,生活依然清苦;對孩子想吃蛋糕的愿望只能狠心拒絕,生活充滿了無奈;
③盡管生活困難,父親還是想拆一包糕點滿足孩子;看到孩子耍小聰明啃的蛋糕,母親不禁心疼落淚;孩子盡管垂涎欲滴,依然聽話忍耐;這些脈脈深情,刻在傳統家庭的骨子里,無聲卻深沉的親情溫暖了艱難歲月,也滋潤了孩子的童年。
乙組:
①蛋糕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是稀缺和貴重的,它滿足了孩子對好吃的向往與理想,折射了父母的關心與疼愛;
②孩子聽話懂事兒,用無意中發現自以為聰明的方法偷吃了一點蛋糕渣,已經心滿意足,孩子的心靈純真清澈;父親心里充滿疼愛、愧疚,母親壓抑關愛卻忍不住心疼心酸;蛋糕敲擊著每個人的心靈,奏響了一曲純真、慈愛、溫暖、美好為主旋律的心靈之歌。
【解析】
【分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能力。
A.“突出'我'希望得到更多關愛"錯誤,從“我住院了,我媽破天荒給我買了一個玻璃瓶黃桃罐頭……從那以后,我就巴不得自己生病,垂涎三尺地渴望自己生病”可知,“我"希望得到的是好吃的。
故選A。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句子,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
C.“缺少應有的母愛”錯誤,從文中可以看出,母親盡管比較嚴格、冷硬,但對孩子的愛一點也不少,不讓孩子吃糕點是迫于生活壓力;孩子生病后盡心照顧,買罐頭、拆點心,滿足孩子愿望;看到孩子偷啃的蛋糕非常心疼,本來也會分給不生病的孩子……這些都表現出濃濃的母愛?!氨扔?錯誤,“比鐵還鐵,比鋼還鋼”不是比喻,是夸張。
故選C。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人物心理感受的能力。
“話說我捧著一包點心走在路上,心里猜,里面是槽子糕呢?還是蜜三刀呢?還是蛋糕呢?"我好奇了”可知,開始對這包點心是好奇;
“慢慢拆開牛皮紙……是蛋糕。我隨口咽下唾沫,拿起一塊放在鼻子底下"可知,面對拆開的點心,”我“此時垂涎欲滴;
“蛋糕渣掉進我手里,我瘋了,瞬間伸舌頭舔了"沿著蛋糕周圍……轉圈啃了一遍”“我滿手是油,滿口生香"可知,舔到蛋糕渣的“我”像瘋了一樣高興,啃完一圈蛋糕渣的“我"心滿意足;
“暗自得意。就這神操作……咱這智商也有說辭對付”可見,“我"對自己的辦法非常信任,覺得很難被拆穿,洋洋得意。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個性化閱讀及擬寫文學評論的能力。
如選擇甲組,要圍繞“蛋糕·生活·親情”進行分析;如選擇乙組,則要圍繞“蛋糕·心靈的歌"進行分析。
甲組:
從文中把糕點藏到床下,是送禮的東西,孩子饞得流口水,只在別人家吃過一小口等信息,可以看出蛋糕在當時很稀缺,反映出時代背景。
“我爸在公家鍋爐房撇大鍬,我媽在鎮上工地搬磚。逃離生產隊,不用掙工分也能靠力氣吃飽飯,我媽說咱家已經燒高香了。怎么可能吃得起點心呢”可知,那樣的年代,生活都比較困難,盡管辛苦勞作,只能勉強溫飽,對于孩子們想吃蛋糕的奢望,只能拒絕,雖然也心疼,但沒有條件,生活就是如此艱難而無奈。
但在生活不易中,孩子懂事乖巧,父母疼愛關心,在孩子生病時,著急心疼,主動滿足愿望,物質匱乏但親情滿滿,永不缺席。
乙組:
蛋糕在那個時代更像一種愿望,因此它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折射了人們的內心世界;
“我"對蛋糕垂涎、奢望,但依然聽話懂事,盡管耍小聰明,也只是蹭了一個蛋糕的邊兒,小孩子的心靈樸素純真清澈;父母生活困難,但還是盡心盡力,把送禮的糕點拆開,買罐頭照顧滿足生病的孩子,對孩子的小聰明沒有訓斥,反而心疼心酸,他們的心靈折射出父母的偉大和慈愛。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齊宣王見顏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悅。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闊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慕勢,不如使王為趨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王曰:“有說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钤唬骸心艿谬R王頭者,封萬戶侯,賜金千鎰。’由是觀之,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王默然不悅。左右皆曰:“大王據千乘之地,天下仁義之士,皆來役處。今夫士之高者,乃稱匹夫,徒步而處農畝;下則鄙野、監門、閭里,士之賤也,亦甚矣!”斶對曰:“不然。君王無羞亟問,不愧下學。是故成其道德而揚功名于后世者,堯、舜、禹、湯、周文王是也。夫上見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學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稱孤、寡、不谷,是其賤之本與?而侯王以自謂,豈非下人而尊貴士與?"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聞君子之言,乃今聞細人之行,愿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鳖侂[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盡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備矣,愿得賜歸。"則再拜而辭去也。
(節選自《戰國策·齊策四》)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夫A上見B其原C下通D其流E至圣人F明學G何不H吉之有哉!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說,意為說法,與《石鐘山記》中“是說也,人常疑之”的“說"意思相同。
B.去,意為離開,與《項脊軒志》中“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的“去"意思相同。
C.稱,意為自稱,與《屈原列傳》中“其志潔,故其稱物芳”的“稱"意思不同。
D.妻子,在文中指的是妻子兒女,而今義指男子的配偶,古今所指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顏斶論辯才高,面對左右近臣狗仗人勢的責問,顏斶舌戰左右近臣;盡管齊王“忿然作色”,顏觸仍針鋒相對與之爭論“王貴"與“士貴”的問題。
B.顏斶用辯證思維闡述了貴賤、上下、君民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君王必須以地位卑下的百姓為根本,百姓是君王之所以存在、顯貴的根本依據。
C.齊王最終被顏觸折服,就想以豐厚爵祿籠絡顏斶,卻被顏觸謝絕,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盡到盡忠直言的責任,不想失去身體和精神的獨立完整。
D.在論述璞石與美玉、顯貴與歸隱的關系時,顏觸流露出對人的價值和生命的本真意義的追求,反映出他“視富貴如浮云"的剛直不阿的人格。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與使斶為慕勢,不如使王為趨士。
(2)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
14.文章開頭以“斶前”“王前"兩句簡短對話,把激烈的矛盾沖突展示于讀者眼前?!皵咔啊薄巴跚?兩句分別反映了齊宣王和顏簡怎樣的性格特點?
【答案】10.CEG
11.B12.B
13.(1)與其讓我趨炎附勢,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
(2)君子怎么能侮慢呢,我是自找不痛快呀!
14.“斶前”是齊宣王的直言下令,這種命令語氣可見齊宣王的位尊使下的驕橫。顏斶以一介布衣的身份,針鋒相對命令“王前"的話語,則令人震驚,可見顏斶的不慕權勢、不阿諛奉承的氣節。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若能向上看清事物的本源,向下通曉事物的流變,至圣者懂得該學些什么,哪里還會有什么不吉祥的事情呢?
“夫”為發語詞,其后不能斷開,“上見其原"與“下通其流”結構一致,單獨成句,二者中間C處和后面E處斷開;
“至圣人明學"為主謂結構,“何”為疑問詞,常居于句首,故G處斷開。
故選CEG。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古今異義詞的能力。
A.正確。句意:有這種說法嗎?/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
B錯誤?!坝懈胰チ录緣盼迨蕉圆烧?中的“去”意思是“距離"。句意:有人敢在距離柳下季墓地五十步內砍柴的。/小鳥不時飛下來啄食,人到了也不離開。
C.正確?!肮势浞Q物芳”中的“稱"意思是“稱許”。句意:因此諸侯君主自稱為孤、寡、不谷。/由于志趣高潔,所以作品中稱述的事物也是芬芳的。
D.正確。句意:妻子兒女都穿著華麗的服裝。
故選B。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B.“君王必須以地位卑下的百姓為根本,百姓是君王之所以存在、顯貴的根本依據"錯,顏斶主要論述的是君與臣、王與士的關系,而非君與民。
故選B。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與”,與其;“慕勢”,趨炎附勢;“趨士”,禮賢下士。
(2)“焉”,怎么;“侮”,侮慢;“自取病”,自找不痛快。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原文“齊宣王見顏斶曰:‘斶前!’……宣王不悅……王忿然作色曰”可知,“斶前"是齊宣王的直言下令,這種命令語氣可見齊宣王的位尊使下的驕橫。
由原文“斶亦曰:‘王前!’……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慕勢,不如使王為趨士’”可知,顏斶以一介布衣的身份,針鋒相對命令“王前"的話語,則令人震驚,可見顏斶的不慕權勢、不阿諛奉承的氣節。
參考譯文:
齊宣王召見顏斶,說:“顏斶上前來!”顏斶也說:“大王上前來!"宣王很不高興。左右近臣說:“大王是人君,顏斶是人臣。大王說‘顏斶上前來’,你也說‘大王上前來’,這樣可以嗎?”顏斶回答說:“我上前是趨炎附勢,大王上前是禮賢下士。與其讓我趨炎附勢,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宣王生氣地變了臉色說:“王尊貴,還是士尊貴?”顏斶回答說:“士尊貴,王不尊貴。"宣王說:“有這種說法嗎?”顏斶說:“有。從前秦國進攻齊國,下令說:‘有人敢在距離柳下季墓地五十步內砍柴的,判以死罪,不予赦免。’又下令說:‘有人能砍下齊王的頭的,封邑萬戶,賜金二萬兩?!纱丝磥?,活王的頭,竟不如死士的墓。"宣王聽了,一聲不吭,很不高興。左右近臣說:“大王擁有千乘國家的土地,天下的士人、仁義者都來到齊國,甘心為大王服務?,F在士人中那些高尚的人,也就被稱作匹夫,只能徒步行走居住在鄉間而已;那些更低下的,也不過是些邊遠地方里巷的看門人而已,士人的卑賤呀,也真是夠可以了。”顏斶回答說:“不對。君主不以多次向別人請教為羞恥,不以向地位低微的人學習為愧疚。因此能夠成就他的道德并在后世傳揚功名,堯、舜、禹、湯、周文王都是這樣的人。若能向上看清事物的本源,向下通曉事物的流變,至圣者懂得該學些什么,哪里還會有什么不吉祥的事情呢?老子說:‘即使貴,也一定以賤為根本;即使高,也一定以低為基礎?!虼酥T侯君主自稱為孤、寡、不谷,這大概是因為他們懂得賤是貴的根本的道理吧?諸侯君王用這些稱呼自稱,難道不是謙居于別人之下,把士人看得很尊貴的做法嗎?"宣王說:“唉!君子怎么能侮慢呢,我是自找不痛快呀!到現在(我才)聽到了君子的高論,才明白了不懂得尊重士人乃是小人的行為,希望您收下我做學生。而且希望先生能與我交往,吃飯將以上等食物招待您,外出備有高級車馬供您使用,妻子兒女都穿著華麗的服裝。”顏斶辭謝要離開,說:“玉生在山中,一經雕琢就破壞本色了,不是經過雕琢就不寶貴了,而是那璞玉不再保持完整的原貌了。士人生在偏僻鄉野,經過推舉選拔就享有祿位了,不是享有祿位就不尊貴顯達了,而是他的身體和精神不再完整獨立。我希望回到我的鄉里,晚點吃飯權當吃肉,悠閑散步權當乘車,不犯王法權當富貴,清靜純正,自得其樂。發號施令的是大王,竭盡忠心直言進諫的是顏斶。我闡述主要的意見已經很詳盡了,希望您能允許我回去。"于是顏斶拜了兩次辭謝離去。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詠懷古跡(其四)
杜甫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①想象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②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注】①翠華:指皇帝儀仗。②伏臘:伏天臘月。指每逢節氣村民皆前往祭祀。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窺吳”的“窺”,指伺機圖謀,一個“窺”字寫出蜀主的雄才大略,而“崩"則寫劉備壯志未酬身先死。
B.頸聯描寫“巢水鶴”“走村翁"兩幅畫面,渲染先主廟的荒涼景象,與《蜀相》“錦官城外柏森森”異曲同工。
C.尾聯點明武侯祠與先主廟相鄰,一同接受人們的祭祀,體現出對他們君臣一體的敬重,暗含詩人對這種關系的向往。
D.全詩結構層次分明,由歷史事件到現實場景,從宏觀敘事到具體描寫,最后歸結到對君臣關系的思考,邏輯清晰。
16.這首詩的頷聯和《蜀相》的頷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都為寫景句,主要手法有何不同?請比較賞析。
【答案】15.B16.本詩頷聯:運用虛實結合、以實寫虛的藝術手法。望著空蕩蕩的山川和野寺,當年皇帝的鑾輿和雕欄玉砌的宮殿重現眼前,通過想象構成鮮明的對比,展現劉備叱咤風云的一代英主形象。
《蜀相》頷聯:運用視聽結合靜、動相襯的藝術手法,階前碧草把臺階都映得發綠,藏在深樹枝葉后的黃鸝地婉轉啼鳴。但詩人無暇欣賞眼前盎然的春景,“自春色”“空好音"的嘆息,流露出對無人憑吊諸葛亮的深沉悲痛。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錯誤有二:一是“渲染先帝廟的荒涼景象”錯,實際是寫先帝廟的熱鬧與香火旺盛,表達后人對先帝的祭奠和懷念;二是“異曲同工"之說錯,《蜀相》中“柏森森”寫柏樹茂盛,突出寂靜、肅穆的氛圍,不是為了渲染荒涼。
故選B。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的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本詩頷聯“翠華想象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意為:昔日的翠旗行帳飄揚,如今空山浩浩蕩蕩,永安宮湮滅在這荒郊野廟中?!翱丈健薄耙八?是實寫,“翠華”“玉殿"是虛寫,詩人運用虛實結合、以實寫虛的藝術手法。詩人望著眼前空蕩蕩的山川和野寺,想象當年皇帝的鑾輿和雕欄玉砌的宮殿,似乎這一切又重現眼前,今昔對比鮮明,展現了一代明君劉備叱咤風云的英雄形象。
《蜀相》頷聯,意為:碧草映照石階自有一片春色,黃鸝在密葉間空有美妙歌聲?!坝畴A碧草自春色”運用視覺,從靜態描寫階前碧草把臺階都映得發綠,“隔葉黃鸝空好音"運用聽覺,從動態描寫藏在深樹枝葉后的黃鸝地婉轉啼鳴,即運用視聽結合、靜動相襯的藝術手法,表現出武侯祠內那春意盎然的景象,但詩人無暇欣賞眼前盎然的春景,“自”“空"兩字既有感嘆碧草嬌鶯無人賞玩,顯出英雄長逝,遺跡荒落;又惋惜連與英靈作伴的草木禽鳥也不解人事代謝,不會憑吊偉大的古人?!白源荷薄翱蘸靡?的嘆息,流露出對無人憑吊諸葛亮的深沉悲痛。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賀《李憑箜篌引》一詩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物寫人,想象空曠山野上的浮云凝神駐足、忘記流動,仿佛在俯首諦聽來襯托箜演奏的美妙樂音。
(2)當我們讀到《歸去來兮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時,眼前仿佛見到“無官一身輕”的陶淵明劃著小船歸家時任意飄蕩、快意人生的樣子。
(3)雨本尋常,卻常常能淋濕詩家的心,讀陸游《臨安春雨初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能體會到一種清閑與淡然。
【答案】①.吳絲蜀桐張高秋②.空山凝云頹不流③.舟遙遙以輕飏④.風飄飄而吹衣⑤.小樓一夜聽春雨⑥.深巷明朝賣杏花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凝、頹、遙、飏、巷。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入化境”的最大特點是將身外之學化作身同之學,一切學問知識本領信條化為本能、化為生性、化為本色、化為愛好與習慣、化為快樂與內在要求、化為審美的快樂與滿足。于是誠于中而形于外,只聽命于內心的誠實,①又不逾矩;庖丁解牛,如入無人之境;治大國如烹小鮮,信手拈來,俯拾即是,百戰百勝,左右逢源。于是不露痕跡,不擺花架子,不強求,不咋呼,不鬧騰,不熱炒推銷,不連蒙帶唬,更不以勢壓人,嘩眾取寵。
所有這些都是單靠書本學不來的,也不是單靠經驗冒出來的,只有既汲取前賢的一切成果,又在實踐中琢磨領會,有慧根、有悟性,肯苦讀更肯誠懇,做事肯思索肯探尋,才能有幾分希望。
佛魔一念間,到不了化境強作化境,沒有真誠卻又假作瀟灑,沒有本事卻又裝模作樣,原委都不清楚卻要做出②的假象,那就不是化境而是狡猾虛偽,畫虎不成反類犬,化境未入反成偽君子。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寫成“一切學問知識本領信條化為本能、生性、本色,以及愛好與習慣、快樂與內在要求、審美的快樂與滿足”,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18.①隨心所欲②胸有成竹
19.①原句重復“化為”,強調了“入化境"能產生的諸多結果;
②以重復“化為”構成排比修辭,使原句語言有氣勢,結構整齊。
③原句用了大量短句,簡潔明快,節奏感強。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①語境是聽命于內心的誠實不受處界的限制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故此處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臨床檢驗儀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南護理職業學院《嵌入式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臨床免疫學檢驗課件 第3章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備學習資料
- 西安海棠職業學院《隸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硬筆書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級學碩》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版資金監管委托協議樣本
- 二零二五全新美食城檔口出租協議
- 二零二五版學生托人接送免責協議書范文
- 游戲開發回顧與展望
- 工程維保服務內容措施及售后服務專項方案
- 醫院手衛生知識考試題庫100題(含答案)
- 四年級四年級下冊閱讀理解20篇(附帶答案解析)經典
- 安全人員崗位任命通知
- 4.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課件)高中物理
- 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管理培訓
- 辦公用品售后服務方案
- 施工環境保護培訓課件
- 區塊鏈與電子商務安全的保障
- 不銹鋼營銷計劃書
- 區塊鏈與電子商務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