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
單元復習資料、課堂作業及測試卷
第一單元聲音
1.1聲音有高、低、強、弱之分。
1.1有的聲音聽上去悅耳,有的聽上去刺耳。
1.2一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
這種運動稱為振動。
1.2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物體受到外力作用
不一定發出聲音,只有讓它振動才行。如果停止振動發
聲就會馬上停止。)
1.2撥動鋼尺、擊鼓、敲擊音義、吹豎笛都會使物體產
生振動而發出聲音。
1.2我們的喉嚨里有一個能夠發出聲音、控制聲音的器
官一聲帶。(P5)
1.2發聲時,聲帶變緊,快速振動,聲帶越緊,發出的
聲音越高。
1.3聲音可以向四面八方傳播。
1.3用擊打過的音義輕輕接觸水面,水面會產生波紋,
這說明音叉振動了。
1.3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
產生報動,聲音就是這樣通過各種物質。從一個地方傳
播到另外一個地方的。
1.3物體在振動時也會引起它周圍物質的振動,并通過
這些物質把聲音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
1.3聲音在不同物體中傳播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傳播速
度:鋁箔尺>木尺)尼龍線〉棉線
1.3空氣是傳播聲音的重要物質,在真空的環境中不能
傳播聲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沒有空氣,即沒有可以傳播振動的
物質,兩個人即使相隔不遠,也聽不到到聲音、不能互
相通話,必須要使用無線電設備。
1.3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的傳播速度固體〉液體》
氣體。
1.3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米/秒。
1.4我們的耳朵可分為外耳、中耳、內耳。我們怎樣聽
到聲音:外界聲音〉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
〉聽覺神經》大腦
1.4人的外耳就像一個隧道,聲音通過這個隧道到達聽
鐘鼓膜。鼓膜很薄很有彈性,即使是很輕的聲音,它都
會產生振動。
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構成,中耳由鼓膜和聽小骨構
成,內耳由耳蝸組成,耳蝸與聽覺神經相連。
1.4耳廓的作用:收集聲波:鼓膜:將聲波轉化為振
動:耳蝸:將振動轉化為信號。
1.4物體的振動帶動了周圍空氣的振動,空氣的振動又
引起鼓膜的振動。聽小骨把振動傳達
到內耳,并刺激聽覺神經,產生信號。大腦接收到聽覺
神經傳過來的信號,我們就感受到聲音。
1.5用不同力度敲打音義,輕輕敲擊發出的聲音強,大
力一點敲擊發出的聲音弱。
1.5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音量是由物體振動
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
小,聲音越弱。
1.6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音高是由物體振動
的快慢決定的。振動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振動越
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
1.6越短、越小、越少、越細的物體振動越快,發出的
聲音越高。越長、越大、越多、越粗的物體振動越慢,
發出的聲音越低。
1.6敲擊大小不同的兩支音義,小音叉發出的聲音高,
大音叉發出的聲音低。
1.6擊打長短不同釘子時,釘子越短發出的聲音越高。
1.6在撥動鋼尺時,改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尺子報
動時發出的音高也會改變,因為尺子報動的快慢改變
To
1.6尺子伸出桌面越短,發出的聲音越高:尺子伸出桌
面越長,發出的聲音超低。
1.7撥動琴弦時,琴弦越細,聲音越高:琴弦越粗,聲
音越低。
1.8敲擊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聲音越高,水越多
聲音越低。
1.8撥彈橡皮筋時,皮筋越緊,聲音越高:皮筋越松,
聲音越低。
第二單元呼吸和消化
2.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氣管、文氣管、肺、橫膈
膜等。
2.1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著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
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
2.1吸氣。含有氧氣的空氣由鼻腔或口腔進入氣管,再
進入肺的過程,胸腔擴張,腹部收縮,呼氣,交換后的
空氣由肺部到氣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過程,胸腔
收縮,腹部放松。
2.2呼出的和吸入的氣體相比,氧氣減少了,二氧化碳
和其他氣體增加了,氯氣不變
2.2一個正常人在平靜狀態下,每分鐘呼吸20次左右。
每分鐘心跳80次左右。
2.2為什么運動時呼吸會加快?
因為人體運動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所以呼
吸的次數要比平時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時多的氣
體。
2.2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
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
廢物,再排出體外。
2.2為什么運動時心跳會加快?
因為伴隨著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氣,心跳
也就逐漸加快,以便輸送出更多的血液。
2.3經常鍛煉身體,會提高我們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
量,獲得更多的氧氣。
2.3肺活量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
量。
2.3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呼吸,伴隨著運動量的增
加,每分鐘呼吸的次數也會增加。
2.4除了呼吸之外,飲食是我們從外界獲得能量的又一
重要活動。
2.4按人們的生活習慣,可以把食物分成糧食、要菜、
肉類、奶制品、水果、調味品等:
2.4根據食物的來源可以分成植物類食物和動物類食
物:根據食物的食用方式可以分成生食和熟食:根據食
物的重要性可以分成主食和副食。另外,還有其他的分
類方式。
2.4我們常吃的主食有米飯、面條、饅頭等,副食有
肉、蛋、奶等,夏天常吃的涼菜中包含黃瓜、粉絲、粉
皮等食物,從食物來源上分類,屬于植物類食物。
2.4植物類食物有:谷物、水果、蔬菜等:動物類食物
有:奶、奶制品、蛋、肉等。
2.5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的。
2.5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通常分為蛋白質、糖類、脂肪、
維生素、無機鹽和水。
2.5淀粉是富含糖類的食物。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
肪。
2.5蛋白質是構成人體肌肉、內臟、頭發、指甲和血液
的主要成分,支持生長發育。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
有:大豆、牛肉、魚肉、雞蛋、純牛奶、開心果等。蛋
白質燃燒后有一股焦臭味。
2.5脂肪和糖類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我們身體可以
儲存大量的脂防和糖類。含有豐富脂肪的食物有:食用
油、花生、核桃、豬肉、巧克力等:含有豐富糖類的食
物有:大米、面條、果汁飲料、、烹調淀粉、馬鈴薯
等。
2.5維生素和礦物質有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它們的各
類非常多,是我們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藁菜和水
果里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
卜、西紅柿、四季豆、南瓜、花菜、芹菜等,鹽是一種
礦物質極其豐富的食物,水也是人體最基本的營養成
分。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從食物中來。
2.5如果把食物放在白紙上擠壓、滑動,白紙上留下了
油漬,說明這種食物含有脂肪。在食物上滴碘酒,是為
了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滴碘酒的地方變為藍色,
說明這種食物含有淀粉。
2.5想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
營養素,我們可以采用看標簽或查資料的方法。
2.5食物的種類很多,并含有豐富的營養,保持合理營
養,才能使身體健康。
2.5人的生長與活動需要營養,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
的。
2.6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所有營養成分,所以
我們需要搭配膳食,保證營養的充足。
2.6搭配膳食營養要做到品種多樣,并保持合理數量。
2.6膳食營養搭配原則: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多種
搭配;每日吃適當的新鮮水果和蔬菜;運動量比較大。
需要多吃糖類食物:手指間有一些脫皮,需要多吃含有
維生素的食物等。
2.6只有營養均衡,才能保證我們正常的生活和成長。
2.6各類食物在均衡營養中的地位和比重是不一樣的。
2.6手指脫皮、口腔潰瘍時,需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
物。
2.6谷物類、油脂類食物含有糖類和脂肪,可以給我們
提供能量。
2.6奶制品、豆類、魚蝦類和蛋類等含有蛋白質,可以
支持我們的生長發育。
2.6蔬菜和水果類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能讓我們保持
健康。
2.6不偏食、不挑食才能夠從食物中獲取均衡的營養,
這是良好的飲食習慣。如果營養獲取不均衡,會影響身
體健康。
2.7消化器官可以將食物轉變成我們可以吸收的養料和
能量,這一過程叫做消化。口腔是人體的消化器官之
O
2.7口腔是食物消化開始的地方,是由牙齒、舌頭、唾
液共同完成
的。牙齒按形狀給牙齒分類,可分為門齒(8個)、犬
齒(4個)、
大臼齒(20個)。
2.7門齒:用來切割食物:白齒:用來咀嚼食物:犬
齒:用來撕碎
食物。
2.7老人們常說“細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齒將食物磨
碎,以利于大食
物在體內消化。
2.7牙齒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狀的牙齒
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保護好牙齒對
我們一生的健康很有意義。
2.8人體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腸和
大腸。食物被食道運輸到胃里,在胃里被進一步磨碎和
分解的,在小腸里被吸收。
2.8口腔:食物初步消化:食道特點:光滑且直,作
用:輸送食物到胃部:置特點:肌肉發達,有胃酸。作
用:把食物變成食糜:小腸特點:5.7米長,有很多消
化液,作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大腸:儲存食物
殘渣,并吸收少量水分。
2.8人體的每個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們
愛護。
2.8食物的旅行線路:食物〉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
一體外
2.8人體按工作類型分類可以分為:運動系統、消化系
統、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等
運動系統:(骨骼、關節、肌肉)
消化系統:(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
血液循環系統:(心臟,血管)
呼吸系統:(鼻腔、氣管、支氣管、肺)
第三單元運動和力
3.1物體都有一個豎直向下的力,這個力就是重力。
3.1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體拉向地面。樹上的蘋果掉
下來,拋向空中的皮球總要落回地面,小孩從滑梯上滑
下,水往低處流。。。。。。.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3.1在做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關系實驗時,拉力的
大小用墊圈的個數來表示。
3.1提供動力可以使小車啟動,有阻力使運動的小車靜
止。
3.2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
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
3.2充氣后的氣球具有能量,噴氣時可以產生動力。
3.2噴氣式飛機、火箭都是靠噴氣發動機產生的反沖力
運動的。
3.3像橡皮筋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
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
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
3.3用橡筋作動力的小車,橡皮筋繞的圈數越多,行駛
速度越快,行駛距寓越遠:橡皮筋繞的圈數越少,行駛
速度越慢,行駛距離越近。
3.4研究運動和力時,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彈簧測
力計就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3.4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拉力越大,彈簧仲得越
長,示數也越大”的特征制成的。彈簧秤由:(提
環)、(指針)、(刻度板)、(掛鉤)、(彈彈簧)
五部分組成。
3.4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
1牛約等于100克的力。它是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
的名字命名的。
3.4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時應注意:
(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位置:
(2)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
⑶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中數量。
3.4跳板、健身球、撐桿和海綿墊、蹦床等都是利用了
物體的彈力。
3.5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
接觸面會發生摩擦,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
力,這種力叫摩擦力。
3.5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滑動和滾動兩
種方式。滑動摩擦力要遠遠大于滾動摩擦力。
3.5我們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一個物體,剛好能使這
個物體運動起來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5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體間接觸面粗
糙。摩擦力越大,物體重,運動時摩擦力越大:物體
輕,摩擦力越小。
3.5自行車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輪胎、腳蹬的表
面、利車橡皮、手柄做成花紋: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
前軸、中軸、后軸、腳蹬的軸、大小齒輪與鏈條。
3.6飛行的子彈將物體擊穿,踢飛的足球把玻璃打碎,
呼嘯的狂風將大樹連根拔起。奔騰的江水驅動水輪轉動,
它們都具有能量。
3.6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沒有能量,自然界
就不會有運動和變化。也不會有生命。
3.6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形式的能量,運動的
小車、發光的燈泡、燃燒的蠟燭、拉長的橡皮筋……都
具有能量。能量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
中。
教科版(2020)四年級科學上冊課堂作業設計
第一單元
1.聽聽聲音
一、選擇題
1.不能用來描述聲音的是()
A.高、低B.強、弱C.多、少
2.無論在任何地方,我們總能聽到聲音。()
A.正確B.錯誤
3.下列聲音中,()屬于人為制造的聲音。
A.海浪聲B.歌聲C.風聲
二、簡答題
食品保鮮袋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用哪些方法可以使一個食
品保鮮袋發出聲音呢?試著寫出3種方法。
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1.聲音是由物體()而產生的。
2.用力彎曲鋼尺,鋼尺不會發聲,這是因為鋼尺沒有()。
A.受到力B.斷裂C.振動
3.我們平常聽到蚊子“嗡嗡”聲,是由蚊子的()振動引起的。
A.口器B.翅膀C.觸角
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1.聲音是以()的形式傳播的。
A.波B.氣流C.直線
2.把玻璃鐘罩里的空氣逐漸抽掉,鐘罩里的鬧鐘鈴聲()。
A.越來越輕B.越來越響C.不變
3.在水中敲擊兩塊石頭(不接觸水槽壁),我們能
聽到“砰砰”的敲擊聲,這個實驗能夠證明()o
A.水不能傳播聲音
B.水能傳播聲音
C.無法確定
4.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1.鼓膜的特點是()。
A.薄而有彈性B.厚而有彈性C.薄而沒有彈性
2.我們將手放在耳后,并朝聲音發出的方向,這是為了增強耳朵
中()的作用。
A.鼓膜B.耳道C.耳郭
3.在用氣球皮、口杯、橡皮筋做模擬鼓膜振動實驗時,氣球皮模
擬的是()o
A.耳蝸B.聽小骨C.鼓膜
5.聲音的強與弱
1.先輕輕撥動鋼尺,再用力撥動鋼尺,聽到的聲音()o
A.變強了B.變弱了C.變輕了
2.與輕輕撥動橡皮筋相比,用力撥動橡皮筋后,它的振動幅度
()。
A.變小了B.沒有變化C.變大了
3.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振動幅度有什么關系?
6.聲音的高與低
1.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探索尺子音高變化時發現,尺
子伸出桌面越長,()。
A.振動越快,音高越高
B.振動越慢,音高越低
C.振動越快,音高越低
D.振動越慢,音高越高
2.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下列日常用語中所講的“高”
指的是音高的是()o
A.“喂,我聽不到,你的聲音再高一些。”
B.“你的聲音很高,我聽得很清楚。”
C.“請勿高聲喧嘩。”
D.“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3.下圖是一個弦樂器一一尤克里里,它可以通過一只手在按弦區
按弦,另一只手在撥彈區撥弦來發出聲音。當我們撥彈同一根弦時,
手指按住①位置發出的聲音和②位置發出的聲音()。
A.①位置高
B.②位置高
C.因為是同一根弦,所以一樣高
D.無法判斷
7.讓弦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
1.在彈奏尤克里里前,小明發現弦的聲音偏低于標準,他可以采
用哪種方法來調節()
A.轉動弦準使弦更緊
B.轉動弦準使弦更松
C.兩種方法都可以
2.影響樂器發聲高低的因素有()
A.弦的粗細、長短
B.弦的松緊
C.A、B都會影響
3.在撥動尤克里里琴弦時,手指按在弦上的位置越往下,發出的
聲音越()
A.高B.低C.不變
《聲音》單元復習
1.在看電視時我們會根據需要調節(),這是由物體振動的
()決定的。
A.音量B.音高C.幅度D.快慢
2.下圖是一位同學自制的排簫,他想讓其中一根管子發出更高的
聲音,他可以()。
A.將這根管子剪短一點
B.換一根更長的管子
C.用更大的力去吹
D.換一根更粗的管子
第二單元呼吸與消化
1.感受我們的呼吸
1.呼氣的過程是()o
A.鼻子/口腔一氣管T肺
B.肺―?氣管—鼻子/口腔
C.膈肌一肺―氣管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長時間用口腔呼吸會對身體不利
B.氧氣是維持生命所必須的物質,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養料所
必須的原料
C.白天需要呼吸,夜晚睡著了就不需要呼吸
3.吸氣時()o
A.胸腔擴張,腹部收縮
B.胸腔收縮,腹部放松
C.胸腔擴張,腹部放松
4.下列人體呼吸模擬器哪種情況模擬吸氣,哪種情況模擬呼氣?
2.呼吸和健康生活
1.閱讀下邊資料,下列說錯誤的是()o
一般情況下人體吸進去的和呼出來的
A.呼出氣體和吸入氣體相比,其中氮氣含量基本不變。
B.人在吸氣的時候也會吸入部分二氧化碳。
C.人在呼吸的時候呼出的氣體都是二氧化碳。
2.()會使人體每分鐘呼吸次數增加得最多,()會使
人體每分鐘呼吸次數減少。
A.慢走20步B.睡覺時C.跑100米
3.下表是明明同學記錄的三種不同狀態下一分鐘呼吸次數。
安靜狀態下慢走1分鐘后跑完100米后
每分鐘呼吸次
23次28次55次
數
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做法不能保護我們的呼吸器官的是()。
A.教室里經常通風開窗
B.大霧天外出活動
C.掃地前先灑水
3.測量肺活量
1.下列材料能夠測量肺活量的是()o
(簡易
肺活量計)
AC
2.測量肺活量的過程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一口氣吹完可以再吹一口
B.呼氣的時候,要捏緊袋口,以免漏氣
C.卷折測量袋到其最鼓的時候方可
3.下列方法中不能幫助我們提高肺活量的是)。
A.經常做深呼吸
B.多吃食物
C.每天堅持跳繩
4.下圖是某個同學測得三次肺活量值,你覺得他的肺活量值應該
是()。
次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肺活量值2000毫升1750毫升2250毫升
A.2000毫升B.1750毫升C.2250毫升
4.一天的食物
1.下面食物中,屬于葷食的是()。
A.卷心菜B.豆腐C.螃蟹
2.以下食物中,適合生吃的是()o
A.香蕉B.雞肉C.大米
3.土豆雞塊這道菜屬于食物()。
A.植物類
B.動物類
C.植物類和動物類
4.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飲食是我們從外界獲取能量的重要活動
B.蔬菜含有豐富的營養,但加熱后,營養就會被破壞,所以蔬
菜都應該生吃
C.我們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來保持身體的健康
5.食物中的營養
1.下列食物中脂肪含量最多的是()0
A.花生B.白菜C.土豆
2.鑒別食物中的淀粉,下列方法正確的是()。
A.滴上幾滴碘酒
B.滴上幾滴花生油
C.用火烤
3.鑒別食物中的蛋白質,下列方法不正確的是()o
A.用碘酒檢驗
B.用雙縮版試劑檢驗
C.用火烤聞氣味
4.填一填:
人體維持健康需要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之外,還需要
()、()等。
5.連一連:
蛋白質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糖類、脂肪人體肌肉、內臟、血液等的主要
成分
維生素、礦物質調節身體機能
水人體占體重近70%左右
6.營養要均衡
1.下列做法有利于營養均衡的是()。
A.多吃愛吃的食物
B.葷素搭配
C.糖能提供能量,可以大量吃
2.根據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下列()的食用量應該最多。
A.蔬菜類
B.谷薯類
C.大豆及堅果類
3.下列關于膳食寶塔說法錯誤的是()。
A.我們要參照膳食寶塔的標準,豐富食物種類
B.膳食寶塔越下層的食物食用量越多
C.我們要嚴格按照膳食寶塔的標準飲食,一點也不能有偏差
7.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
1.人的牙齒可以分為三種,其中可以切斷食物的是()。
A.門齒
B.犬齒
C.臼齒
2.口腔中,能夠攪拌并運輸食物的是()o
A.牙齒
B.唾液
C.舌頭
3.人體所需要的養料和能量來自于()對食物的消化和吸
收。
A.消化器官
B.呼吸器官
C.血液循環器官
4.食物在()進行了初步消化。
A.口腔
B.胃
C.鼻子
8.食物在體內的旅行
一、判斷題
1.人體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我們每天吃的食物。()
2.人體的每個消化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們的愛護。
)
3.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不會影響消化,而且能節約時間。()
4.吃得太多會增加胃的負擔,但餓肚子卻不會影響胃的健康。
)
二、連線題
1.口腔把食物運輸到胃里
2.胃把食物變成食糜,消化食物
3.食道使食物破碎,并初步消化食物
4.大腸吸收養分最主要的地方
5.小腸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
《呼吸與消化》單元整理
1.小明中餐吃了米飯、青菜和牛肉,其中主要含有蛋白質的是
)。
A.米飯B.青菜C.牛肉
2.中餐后,食物營養成分主要在小明的()被吸收。
A.胃B.大腸C.小腸
3.午休結束小明來到操場打籃球,運動過后,他的呼吸會()o
A.加快B.變慢C.不變
第三單元運動和力
1.讓小車運動起來
1.給小車的拉力越大時,小車的運動速度()
A.越快
B.越慢
C.保持不變
2.讓運動的小車停下來,可以用一下哪種方法()
A.給它一個動力
B.給它一個阻力
2.用氣球驅動小車
1.將吹足了氣的氣球固定在小車上,放開氣球的氣嘴,氣球里的
氣體就會噴出,從而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
推動小車向前運動。這個推動小車運動的力叫()。
2.標出下圖中輪船運動的方向
3.用橡皮筋驅動小車
1、像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容易改變,
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
A.彈性B.彈力C.反彈力
2、做橡皮筋纏繞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的關系的實驗時,在一種纏
繞圈數下應該做幾次實驗比較科學?()
A.1次B.2次C.3次或以上
3.你看過火箭飛行嗎?你覺得火箭是靠什么飛行的?
4.彈簧測力計
1.讀出下面各彈簧測力計度數:
0
4
oo
一
二
r三r
7二
p二
」
£一s
0-0二
W£二£
li一
-h1
1-二
二
G二A
二-
2]=E2-
-二
二
已
已
3二l-E3
-l
二EF.-
4二4
-
]二F
一
二
5尸5
-
§
NNN
2.估計2個雞蛋的重力為No
5.運動與摩擦力
1.下面哪種方式搬運重物最省力,最方便?()
A.直接拉動
B.使用滾木
C.使用輪子
2.下面哪種情況是減小摩擦力?()
A.冰面上鋪稻草
B.拉鏈上涂潤滑油
C.跑步用的釘鞋
3.為什么使用輪子拉動重物比直接拉動重物更省力?()
A.改變運動方式
B.改變接觸面光滑程度
C.改變了重物的輕重
6.運動的小車
一、填空題
1.運動的小車具有O
2.運動的小車速度越大,能量就越。
3.緩慢敲擊音叉,音叉發出的聲音,音叉振動幅度
說明音叉具有的能量_____;快速敲擊音叉,音叉發出的聲音,
音叉振動幅度,說明音叉具有的能量____;
4.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還儲存在、和
一些化學物質中。
二、判斷題
5.做實驗時,需要多做幾次,取平均值才更科學。
()
6.同一輛小車從不同坡度的斜面上下滑,滑出的距離是一樣的。
()
7.設計制作小車(一)
1.設計制作小車的流程包括、、
和評估與改進四個方面。
2.小車的結構包括、、、
四部分。
《運動和力》整理
1.下面的物體靠反沖力運動的是()o
A.噴氣式飛機B.火車C.汽車
2.在一定限度內,橡皮筋下端掛的鉤碼越多,橡皮筋產生的彈力
()。
A.不變B.越大C.越小
3.用來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o
A.桿秤B.天平秤C.彈簧秤
4.在同一個平面上,同一個物體滾動時受到的摩擦力與滑動時受
到的摩擦力相比較,()。
A.滾動時受到的摩擦力要小
B,滾動時受到的摩擦力要大
C.兩者一樣大
5.設計制作的一般流程是()o
①制訂方案;②評估與改進;
③明確問題;④實施方案。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第一單元單元測試卷
一、判斷題
1.輕輕打擊大音叉與重一點打擊大音叉時發出的聲音完全一樣。()
2.我們聽到的各種聲音主要是靠空氣傳播的。()
3.耳郭可以放大聲音。()
4.我們周圍充滿著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
同的聲音。()
5.用手敲擊桌面,可以聽到聲音,但沒有看見桌面在振動,說明桌面
發聲時不振動。()
二、選擇題
6.用打擊過的音叉輕輕接觸水面()o
A水面沒有任何變化
B水面產生水波
C無法判斷
7.人體能感受振動的囂官是()0
A眼
B鼻
C耳
D口
8.聲音不能在()中傳播。
A固體
B氣體
C真空
9.聲音是以()的形式傳播的。
A氣流
B直線
C波
10.橡皮筋拉得越緊,撥彈時發出的聲音越()。
A高
B低
C強
11.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發出的聲音就越()o
A強
B弱
C低
12.在打“土電話”時,為了讓對方聽清楚聲音,我們要()。
A、拉直“電話線”
B、在電話線上放一個物體
C、用手托住聽筒
13.敲擊下面杯子,能發出高音的是()。
A.
B.
C.
14.在設計和制作“小樂器”的過程中,小組成員應該()。
A.獨自設計,獨自致做
B.小組討論,統一意見;分工合作
C.組長設計并制作,其他人圍觀
三、填空題
15.聲音是由物體()產生的。
16.聲音的強弱可以用()來描述;聲音的高低可以用()
來描述。
17.從外到內,耳的結構是由()、()、()三
部分組成。
18.人說話的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
四、連線題
19.請將耳朵的結構與功能用線連起來
五、實踐與探究
20.根據下圖所示,用“高一低”或者“低一高”來表示聲音的變化
規律。
(1)請按1一7的順序敲擊長短不同的金屬條,聲音變化規律是
))o
(2)請按1―7的順序撥動粗細不同的琴弦,聲音變化規律是
()一()o
21.根據你在“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實驗。填寫伸出桌面的尺子長
度和音高變化的記錄表,并寫出結論。*
空1答案:()
空2答案:()
結論:尺子伸出桌面越長,振動越(),聲音越()
22.“吉他”是小明最喜歡的樂器,它有六根粗細不同的琴弦。小明
在演奏的時候通過撥動琴弦讓吉他發出悅耳的聲音。瞧,小明正在開
個人音樂會呢!
(1)小明演奏時撥動的琴弦越細發出的聲音()o
A.越高
B,越低
C.越響
(2)為了讓琴聲更響亮,讓聽眾們都能聽到,小明應該()。
A.用力撥動琴弦
B.輕輕地撥動琴弦
C.撥最粗的琴弦
(3)美妙的琴聲通過()傳到人們的耳朵內。
A.空氣
B,大地
C.琴弦
(4)在這個音樂會上,人們不應該()。
A.安靜地聽
B.精彩的時候大聲尖叫鼓掌
第二單元單元測試卷
一、判斷題
1.人呼一次氣和吸一次氣才算一次呼吸。()
2.在人的呼吸囂官中,氣管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
3.經常刷牙可以預防脯齒。()
4.魚肉營養是很豐富的,只要吃魚吃肉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就足夠了。
()
5.要使自己能獲得均衡的各種營養,我們要不偏食,不挑食。()
6.有人說脂肪多吃會發胖易得病,所以含有脂肪的食物我全部不吃。
()
7.吃自己覺得好吃的食物,就說明吃的有營養了,吃的科學了。()
8.記錄一天中要吃的食物時,番茄炒雞蛋應記為一種食物。()
二、選擇題
9.食物在白紙上擦一擦,壓一壓,會留有油跡,說明該食物含有較多
的()o
A、蛋白質
B、糖類
C、脂肪
10.魚、肉、蛋、奶豆類食物所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是()o
A、蛋白質
B、糖類
C、脂肪
11.下列食物中含有豐富糖類的是()o
A、雞蛋
B、米飯
C、肥肉
12.關于呼吸系統的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鼻腔
B、呼吸系統包括消化道和肺
C、呼吸系統包括喉和氣管
D、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
13.人體運動量越大,消耗的氧氣(),肺的呼吸就會()o
A、越多加快
B、越少加快
C、越多減慢
D、越少減慢
14.食物是通過()運輸到胃里的。
A、口腔
B、食道
C、小腸
15.食物開始消化的地方是()。
A、口腔
B、胃
C、小腸
16.人體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系統對食物中營養的消化和
吸收。
A、呼吸
B、消化
C、循環
三、填空題
17.比較人體吸入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會發現呼出的氣體中()
和水蒸氣增多了,()減少了。
18.人體的消化囂官中,()最長。
19.成年人的牙齒可以分為()種,其中的()齒主
要是嚼爛食物。
四、填圖題
20.填出人體消化系統的名稱
填空1:()
填空2:()
填空3:()
填空4:()
填空5:()
五、連接題
21.將下列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與功能連起來
糖類A.為人體提供能量
蛋白質
脂肪B.組成人體的主要成分
六、科學實踐
22.如圖是模擬呼吸運動的模式圖,請觀察并根據實驗情況回答問題:
(1)在此裝置中,氣球代表()玻璃管代表
(),橡皮膜代表()o
(2)用手向上頂起橡皮模如圖1,模擬的是()(填吸
氣或呼氣),此時肺的體積是()(填擴大或縮小)。
第三單元單元測試卷
一、判斷題
1.如圖,墊圈越多,產生重力越大,拉動小車越快。()
2.我們還知道弓、彈簧等物體都有彈力。()
3.如圖,氣球能推動小車運動,是因為氣球里空氣的反沖力。()
4.在地面運動的物體都會與地面發生摩擦。()
5.貨車是用來運貨物的,所以運的貨物越多越好。()
6.在日常生活中摩擦力只有壞處而沒有好處。()
二、選擇題
7.樹上的蘋果成熟要掉下來是由于受到自身()的作用。
A、彈力
B、反沖力
C、重力
D、摩擦力
8.在一定限度內,橡皮筋下端掛的掛鉤越多;橡皮筋產生的彈力
()o
A、不變
B、越大
C、越小
9.下面物體中,靠反沖力運動的有()。
A、火車
B、汽車
C、沖天鞭炮
10.1牛頓相當于()的力。
A、100克
B、1000克
C、200克
D、2000克
11.小車2秒鐘行使了60厘米,如果想讓小車3秒鐘行使60厘米,
可以()o
A、加大拉力
B、減少載重量
C、減小拉力
12.下列現象中,增加了摩擦力的是()。
A、滑冰
B、剎車
C、磁懸浮列車
13.人們搬運物體時,在物體下面放上滾木,是為了()。
A、避免貨物損壞
B、減小摩擦力
C、增大摩擦力
14.賽車的車身重心很低是為了()。
A、節省材料
B、美觀漂亮
C、行駛穩定
三、填空題
15.科學技術上統一規定用“牛頓”作為()的單位,簡稱“牛”,
用符號()來表示。
16.我們提水,感到水桶對手有向下的();我們背書包,感
到書包對肩部有向下的(),物體都有一個向下的力,這就是
()o
17.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必須對物體用(),要使物體
運動得更快,必須對物體用()
18.飛行的子蛋將物體擊穿,踢飛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嘯的狂風將
大樹連根拔起,奔騰的江水驅動水輪轉動……它們都具有
()o
19.寫出彈簧秤的結構名稱
空1答案:()
空2答案:()
空3答案:()
四、連線題
20.(填序號)
a--()
b()
c()
d--(
五、探究題
21.下面是401班同學研究“橡皮筋纏繞的圈數與小車行駛的距離”
實驗記錄。請填寫完整。
(1)請把表格填寫完整。
空1答案:()
(2)分析數據可知: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的圈數越()與小
車行駛的距離越遠。
(3)實驗三次的目的是為了使實驗數據更正確?
22.401班進行了撞擊實驗,記錄如下表。
(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每次實驗小車都要從斜坡的同一位置釋放
B.要在木塊的起始位置和停止位置做標記
C.坡度高是用大車,坡度小時用小車
(2)實驗結論:
坡度越大,釋放小車時的位置就越高,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速度就
越(),撞擊后木塊滑行的距離就越
()o這說明,小車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
()o教科版(2020新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
冊備課參考
第一單元
1.聽聽聲音
【教材簡析】
《聽聽聲音》是《聲音》單元的起始課,聲音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教科書
通過“聽聽周圍的聲音”和“描述你聽到的聲音”這兩個活動展開,引導學生關注聲
音,關注身邊的聲音世界。
“聽聽周圍的聲音''板塊,主要是通過學生認真傾聽,感受我們生活在一個充
滿聲音的世界里,我們雖然看不到它,但能感受到它。
“描述你聽到的聲音”板塊,通過用科學的詞匯將聽到的聲音描述出來,并能
對聲音進行簡單分類。通過對聲音的描述,可以了解學生對聲音原有的認識,激
發學生想要更多的了解聲音的問題,為后面聲音問題的研究做好鋪墊。
【學情分析】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里,聲音對學生來說非常熟悉。他們隨時隨
地都能感受到聲音的存在,這對本課學習打下了良好的生活基礎。
對于聲音,雖然學生非常熟悉,但并沒有真正思考過關于聲音的問題。沒有
思考過他們聽到的聲音有什么不同,這些聲音又是通過什么物體發出來的,這是
本節課學習的障礙。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1.表格中的聆聽周圍的聲音,需要學生邊聽邊記錄,培養學生良好的記錄習
慣。
2,表格旁邊的科學詞匯供聲音描述時參考的,學生也可根據實際情況描述。
3.表格下面的選擇,需要在學生學習完整節課后使用。
4.科學閱讀部分作為這節課學習的補充進行閱讀學習。
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教材簡析】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是教育科學出版社《科學》四年級上冊《聲音》教學
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是繼《聽聽聲音》之后,進行的又一項關于聲音的研究。
當一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個物體就是一個振動物體,
聲音就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當我們觀察一個發聲物體時,我們常常看不到這
個物體的振動。本課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多個物體發聲時的狀態,為學生提供觀察
發聲物體振動的機會。
聚焦板塊圍繞“這些聲音是怎樣發生的?”這個問題,開展全班討論,了解學生
對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前概念。
探索板塊,主要通過兩個活動,實踐揭示聲音的本質。活動1:觀察橡皮筋發
出聲音的狀態,初步理解’振動”的含義,并初步在物體發出聲音和物體的振動之
間建立聯系;活動2:觀察鋼尺、鼓、音叉等更多物體發聲時的狀態,進一步確認
振動與物體發聲的關系,物體振動時會發出聲音,停止振動時就不會發出聲音。
研討板塊,先通過問題引導研討,用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突出科學的本質。
然后猜測吹豎笛的時候是什么在振動,來進一步拓展學生對振動的認識。
拓展板塊,以閱讀資料《我們的發聲器管》來介紹人的發聲器管聲帶,以及
聲帶的發聲原理,拓展學生的知識。
【學情分析】
學生對聲音都有一定的了解,對聲音的產生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物體由于
振動產生聲音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
認知水平,他們覺得敲打、碰撞、摩擦……是物體發出聲音的直接原因,他們關
注的是什么動作使物體發出了聲音,而不是發聲物體的變化,缺乏深入的探究聲
音現象的本質。所以在設計整個探究活動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認知特點、理解
水平。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1.表格中的現象在學生活動過程中記錄,邊活動邊記錄,培養學生良好的記
錄習慣。可以用恰當的詞語描述現象,也可以用圖畫的方式表示振動。
2.表格中“我的發現”,需要在學生通過觀察其他物體是怎樣發出聲音的再研
討歸納后填寫。
3.表格下面的選擇,需要在學生學習完整節課后使用。
4.科學閱讀部分作為這節課學習的補充進行閱讀學習。
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教材簡析】
《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是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聲音》的第三課。教
材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教材通過讓同學們聽鼓聲,觀察鼓面振動,提
出今天的核心問題,聲音是怎樣傳播的。第二部分:探究。通過對比真空和空氣
狀態下同學們的聲音體驗,知道聲音能夠在空氣中傳播。通過比較靠近桌面聽到
的聲音和不靠近桌面聽到的聲音,知道聲音能夠在固體中傳播。通過觀察音叉在
水中的現象,聽在水槽璧上的聲音,知道聲音也能在水中傳播。第三部分:研討。
通過幾個小問題,和同學們一起探討,加深對于聲音在物質中傳播途徑的掌握和
理解。第四部分:拓展。通過制作土電話,玩土電話的活動,讓同學們加深對于
聲波的理解,感知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生振動,
聲音就是這樣通過各種物質,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的。
【學情分析】
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聲音的產生和聲音的變化,但由于聲
波的不可見性,對于很多學生來說,仍然很難理解物體振動會發出聲音,而振動
又可以引起周圍物體的振動,從而使聲音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同時也
很難理解聲音的傳播能穿過空氣等物質。雖然很多學生知道“聲波”這個詞,但對
于真正描述什么是“聲波":‘聲波’的特征等,這部分概念仍然是空白的,這也是教
學的難點所在。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1.傾聽聲音時要注意提醒學生保持安靜。
2.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記錄,邊活動邊記錄,培養學生良好的記錄習慣。
3.活動后小聲交流觀察到的現象,給出自己的解釋。
4.表格下面的選擇,需要在學生學習完整節課后使用。
5.科學閱讀部分作為這節課學習的補充進行閱讀學習。
【資料閱讀】
有趣的自來水管敲擊實驗
在水管的一端敲擊水管,另一端的人會聽到兩次或者三次的敲擊聲,這是由
于聲音在不同的物體中的傳播速度不同所導致的,另一端的人聽到的是聲音通過
鋼管、水、空氣分別傳來的聲音。聲音在鋼鐵中每秒傳播5200米,在水中每秒
傳播1500米,在空氣中每秒僅能傳播340米。可見,如果水管中無水,敲擊水
管另一端,傳播介質是空氣、水管,我們就可能聽到2次聲音。如果水管中有水,
傳播介質為空氣、水、水管,我們就可能聽到3次聲音。所以我們也可以通過這
種方法來判斷水管中是否有水。
4.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教材簡析】
通過前面三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并
以聲波的形式進行傳播。本節課要研究耳是怎樣使我們聽到聲音的呢?
聚焦板塊,通過“耳朵為什么能聽到聲音呢?”這一問題的思考討論,從而了
解學生原有的認識。
探索板塊,向學生介紹耳的結構,讓學生推測耳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它們在
幫助我們聽到聲音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通過學生的活動了解耳郭的作用,及模
擬記錄鼓膜在遠近、強弱不同聲音作用下振動的狀態。
通過研討活動,學生進一步理解耳的結構和功能。對耳郭和耳膜結合實驗說
出他們的理解。通過觀察聽診器,了解其工作原理。
【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耳朵的認識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以及它是一個重要的人體
聽覺器管等一些淺顯的知識上。至于耳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
用,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大部分學生不清楚。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1.表格中的現象在學生活動過程中記錄,邊活動邊記錄,培養學生良好的記
錄習慣。
2.表格中我的發現,需要在學生通過對現象的理解后總結出。
3.表格下面的選擇,需要在學生學習完整節課后使用。
4.科學閱讀部分作為這節課學習的補充進行閱讀學習。
5.聲音的強與弱
【教材簡析】
聲音的強弱是聲音的一個重要屬性。在本課的探究活動中,學生將用不同的
力度撥動他們熟悉的鋼尺和橡皮筋,用不同的力度敲擊鼓面,探索影響物體發出
強弱不同聲音的本質。學生通過觀察不同物體振動幅度不同時發出的聲音的強弱
不同,從而認識物體的振動幅度與聲音強弱的關系。這種關系的建立,是在學生
收集了多種物體振動幅度不同時,發出聲音強弱也不同的信息對比中實現的。
【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幾課的學習,四年級的學生對于聲音已有了基礎性的認識。他們知
道聲音是怎樣產生、傳播并且人耳如何接收也學會了對多個發聲物體進行觀察、
記錄,尋找規律。那為什么我們會聽到各種強弱不同的聲音呢?這些強弱不同的
聲音又是怎樣產生的,同樣也是四年級學生非常樂于探究的問題,讓學生將“物
體的振動狀態”與‘發出聲音的強弱”聯系起來是本課的重點,借此培養學生善于觀
察的習慣,并且提高他們的歸納總結能力。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1.表格中的現象在學生活動過程中記錄,邊活動邊記錄,培養學生良好的記
錄習慣。
2.完成表格后,可組織學生組內進行對比、分析,根據問題討論并提出自己
的看法。
6.聲音的高與低
【教材簡析】
本課是教科版科學教材四年級上冊《聲音》單元中的第6課,是在學習了第
5課研究了聲音的強弱的有關內容后,繼續研究聲音的另一個屬性——音高。敲
擊鋼片琴和吹口琴都可以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并通過觀察,學生們可以猜測到
音高可能跟物體的長短、薄厚有關。學生將采用改變鋼尺發聲部分長度的方法,
讓鋼尺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來發現物體在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時,振動的快慢
和發出聲音高低之間的關系,揭開音高的秘密。
【學情分析】
通過前幾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而振動的幅度決
定著聲音的大小,學生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禽類屠宰行業安全生產管理考核試卷
- 漁業機械化養殖機械化與養殖設備維護與管理考試考核試卷
- 空間站用紡織品考核試卷
- 糖果企業市場推廣與廣告策略考核試卷
- 礦山機械出口策略與全球市場布局考核試卷
- 電力系統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配置考核試卷
- 箱包企業社會責任實踐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在稀土醫療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遼寧工程職業學院《流體力學及其工程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蘇州市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秋初三下學期期末測試卷化學試題(一診康德卷)(高清版)含解析
- 中小學生學習心理問題與疏導課件
- 自然地理學-第五章-地貌精課件
- 《骨折概論》課件
- 暨南大學-蕭惠琳-畢業論文答辯PPT模板
- 數理統計(第三版)課后習題答案
- 工程竣工結算審計申請書
- 安全風險辨識清單
- (精選word)洪恩識字-生字卡片1-200
- CNC作業指導書及操作規范
- 備品配件開箱驗收單
- 貴州生態停車場建設工程監理規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