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世界應知應會測試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森林世界應知應會測試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森林世界應知應會測試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森林世界應知應會測試試題及答案_第4頁
森林世界應知應會測試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森林世界應知應會測試試題及答案一、單選題1、以下不屬于特種設備的選項是()。A、大型游樂設施B、扶梯(正確答案)C、客運索道D、起重機械2、以下這個標志代表的是()。

A、注意安全B、注意機械C、當心機械傷人(正確答案)D、當心觸電3、正確使用滅火器的順序是()。

①拉開安全插銷

②用力握下手柄

③提起滅火器

④握住皮管,朝向火苗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正確答案)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依賴于4、以下屬于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權利的是()。A、知情權(正確答案)B、監督權C、人身權D、政治權5、根據近幾年國內外大型游樂設施共169起事故統計數據,事故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因素導致的。其中環境因素占2%,人的不安全行為占比()左右,物的不安全狀態占。A、50%,48%B、28%,70%C、48%,50%D、70%,28%(正確答案)6、以下不屬于撲救火災方法的是()。A、冷卻滅火法B、中斷滅火法(正確答案)C、隔離滅火法D、抑制滅火法7、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員工要做到“四熟悉”,以下不屬于“四熟悉”的是()。A、熟悉疏散人員疏散秩序B、熟悉火場逃生基本口訣C、熟悉環境牢記出口(正確答案)D、熟悉本單位疏散逃生路線8、根據《大型游樂設施安全監察規定》及《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每年至少對每臺大型游樂設施組織()次應急救援演練。A、一(正確答案)B、二C、三D、四9、每日投入運營前要進行例行安全檢查,并對安全裝置進行檢查確認,經空載試運行()次正常后,方可投入正式運營。A、一B、二(正確答案)C、三D、四10、員工上崗、轉崗均應經崗位消防安全培訓合格,在崗人員每年進行()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訓。A、一(正確答案)B、二C、三D、四11、發生火災后,起火部位員工應在()分鐘內形成滅火第一戰斗力量。A、1(正確答案)B、2C、3D、412、火災確認后單位3分鐘形成第二戰斗力量,其中不屬于第二戰斗力量的是()。A、通訊聯絡組B、滅火行動組C、疏散引導組D、秩序維護組(正確答案)13、禁止標志的含義是不準或制止人們的某些行動。禁止標志的幾何圖形是()。A、黑色的正三角形B、藍色的圓形C、紅色的圓形(正確答案)D、綠色的長方形14、以下這個標志代表的是()。

A、必須穿戴防護衣B、必須系安全帶(正確答案)C、必須穿救生衣D、請穿戴整齊15、以下這個標志代表的是()。

A、滅火器B、發聲警報器C、滅火設備D、消防手動報警器(正確答案)16、正確的防范病毒洗手七步法的順序是()。

①手指交錯,掌心對手背搓擦。

②握住手腕揉搓,兩手互換。

③手指交錯,掌心對掌心搓擦。

④雙手合并,掌心對掌心揉搓。

⑤雙手互握,互相揉搓指背。

⑥指尖揉搓掌心,兩手互換。

⑦拇指在掌中轉動,兩手互換。A、③④①⑥⑤⑦②B、④③①⑥⑤⑦②C、④①③⑤⑦⑥②(正確答案)④雙手合并,掌心對掌心揉搓。依賴于⑤雙手互握,互相揉搓指背。依賴于⑥指尖揉搓掌心,兩手互換。依賴于⑦拇指在掌中轉動,兩手互換。依賴于D、③①④⑥⑦⑤②17、干粉滅火器不可以用來撲滅的火災是()。A、金屬火災(正確答案)B、液體火災C、固體火災D、氣體火災18、以下這個標志代表的是()。

A、易燃氣體B、易燃液體(正確答案)C、易燃固體D、爆炸品19、泡沫滅火器可以用來撲滅的火災是()。A、帶電火災B、固體火災(正確答案)C、水溶性火災D、金屬火災20、如遇火災時,應保持()姿勢前進,用濕毛巾捂住嘴鼻。A、高、走路B、低、匍匐(正確答案)C、彎腰、緩慢D、蹲下、迅速21、指令標志的含義是必須遵守,指令標志的幾何圖形是()。A、黑色的正三角形B、藍色的圓形(正確答案)C、藍色的正三角形D、黃色的正三角形22、如遇火災時,可就地取材,不可用()自制繩索,安全逃生。A、窗簾B、電線(正確答案)C、衣服D、床單23、發生火災時,距()近的員工負責利用滅火器和室內消火栓滅火。A、火災報警點B、安全通道C、起火點(正確答案)D、滅火設備24、消防栓使用的正確步驟是()。

①滅火;

②拉出水帶;

③按響手報;

④打開箱門;

⑤接上水帶;

⑥轉動閥門A、④③⑤②⑥①(正確答案)B、④⑤③②⑥①C、④②③⑤⑥①④打開箱門;依賴于⑤接上水帶;依賴于⑥轉動閥門依賴于D、④③②⑤⑥①25、單位消防安全負責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至少組織開展()次防火檢查。A、1(正確答案)B、2C、3D、4二、多項選擇1、三關一閉是指()。A、關水(正確答案)B、關電(正確答案)C、關氣(正確答案)D、閉園E、閉門窗(正確答案)2、國家對發生事故后的“四不放過處理原則”是指()。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正確答案)B、未提高全員安全意識不放過C、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正確答案)D、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正確答案)E、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正確答案)3、中暑的征兆分為()。A、輕微中暑B、先兆中暑(正確答案)C、重癥中暑(正確答案)D、中度中暑E、輕癥中暑(正確答案)4、消防四懂是指()。A、懂得崗位火災的危險性(正確答案)B、懂得預防火災的措施(正確答案)C、懂得撥打救援電話D、懂得撲救火災的方法(正確答案)E、懂得逃生路線(正確答案)5、報火警時應向消防人員匯報()。A、著火單位及地址(正確答案)B、著火物(正確答案)C、火勢情況(正確答案)D、報警人姓名(正確答案)E、電話號碼(正確答案)6、危化品是指在流通中,由于本身具有的()等性能,或因摩擦、震動、撞擊、暴曬或溫濕度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能夠造成危及生命、財產損失等危險性的商品。A、燃燒性(正確答案)B、爆炸性(正確答案)C、毒害性(正確答案)D、腐蝕性(正確答案)E、放射性(正確答案)7、心肺復蘇急救使用于()等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驟停急救。A、急性心肌梗塞(正確答案)B、嚴重創傷(正確答案)C、電擊傷(正確答案)D、溺水(正確答案)E、胸部外傷8、安全生產中的“三違現象”是指()。A、違規操作B、違章指揮(正確答案)C、違章作業(正確答案)D、違反安全技術措施E、違反勞動紀律(正確答案)9、員工應具備的四個消防能力是()。A、掌握本單位崗位火災急險性和防火措施的能力B、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正確答案)C、組織人員疏散逃生的能力(正確答案)D、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的能力(正確答案)E、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的能力(正確答案)10、嚴防疫情不松懈需做到十點,其中包括()。A、戴口罩(正確答案)B、常聚餐C、勤洗手(正確答案)D、常通風(正確答案)E、勿恐慌(正確答案)F、吃生食G、早就醫(正確答案)三、判斷題1、家用電器或線路著火,要先切斷電源,再用干粉或氣體滅火器滅火,不可直接潑水滅火,以防出點貨電器爆炸傷人,液化氣著火可用濕棉被覆蓋窒息滅火。對(正確答案)錯2、四不傷害指的是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保護他人不受傷害。對(正確答案)錯3、遇火災時可乘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對錯(正確答案)4、大型游樂設施操作規范要求要確認游客全部做好,無任何不正常情后,即可開機運行。對錯(正確答案)5、游樂設施運行時嚴禁操作人員離開崗位,要隨時注意觀察游客及設備情況,及時糾正游客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行為,遇有緊急情況時,要及時停機,排除安全隱患。對(正確答案)錯6、使用中發現電器有冒煙、冒火花、發出焦糊的異味等情況,應立即使用滅火器。對錯(正確答案)7、在空曠場地不宜打傘,不宜把金屬工具、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等物品抗在肩上。對(正確答案)錯8、擁擠踩踏事故防范是指當發現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立馬將摔倒的人員扶起。對錯(正確答案)9、出現中暑后的急救措施是首先要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再松開衣物和腰帶,放低頭部,平躺休息;扇風或擦拭身體幫助患者降溫;提供淡鹽水或飲料補充電解質;如有嘔吐,讓患者側躺;若情況為改善應盡快就醫。對(正確答案)錯10、從業人員應當穿戴整潔的工作服,上班可帶一枚戒指、耳環、手表,可涂指甲油。對錯(正確答案)11、同一個插線板可插用過多電器設備,不會造成插線板用電超載而發熱等造成火災。對錯(正確答案)12、每日運營結束要及時關閉游樂設施總電源,整理、檢查附屬設備及游玩場地,確保其整齊有序,無安全隱患。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