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湘潭縣鳳凰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明代法律規定:監察官員索要收受他人財物,罪加二等;“于各衙門囑托公事”,比常人罪加三等。這些規定A.降低了監察官員的政治地位 B.有效遏制了各級官員的腐敗C.有利于監察體系的正常運轉 D.標志著古代監察機制的成熟2.宋朝形成了“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的局面。這反映出A.宰相職權范圍擴大B.專制皇權達到頂峰C.君權對相權的制約D.中央對地方控制加強3.理學家強調人對天理自覺追求,具體的修身方法是A.克己復禮 B.重義輕利 C.正心誠意 D.天人感應4.“雖宣言變法,卻專事練兵購械等項,不知本源,只變事不變法”評價的是A.洋務運動B.維新變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5.亞里士多德指出,城邦顯然是自然的產物,人天生是一種政治動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脫離城邦的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個鄙夫。……無族、無法、無家之人,這種人是卑賤的,具有這種本性的人是好戰之人,這種人就仿佛棋盤中的孤子。他認為A.人的自由受城邦生活的制約B.亞里士多德崇尚和平與正義C.在城邦居住者皆為城邦公民D.希臘城邦是階級統治的工具6.中國近代史上有兩個“辛亥”年,在這兩個“辛亥”年,中國各發生了一次重大革命運動,關于這兩次革命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A.都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B.都未改變中國社會性質C.都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D.都是中國政治民主化歷程的里程碑7.本改簽指內閣將票擬好的題本進呈皇帝后,如皇帝不同意內閣票簽的意見,就會下令內閣重新票擬,或直接擬好交內閣發出。乾隆時期,很多題本改簽的內容或是由軍機處傳達到內閣,或是先由軍機大臣草擬,然后呈報皇帝,獲準后,發交內閣照簽辦理題本改簽。這一變化表明乾隆時期A.中央集權日益強化 B.制衡機制得到完善C.內閣決策受到削弱 D.君主專制日益加強8.西漢桓寬在《鹽鐵論》中記載了漢昭帝時所召開的鹽鐵會實況。法家思想代表桑弘羊站在加強中央政府權威的角度,要求加強嚴刑峻法,崇尚功利,重視工商,堅持鹽鐵專賣;儒家思想代表們則要求講道德仁義,反對與民爭利,主張廢除鹽鐵專賣。這反映了當時A.儒家正統地位受到了挑戰 B.社會環境相對寬松自由C.統治者實施德主刑輔政策 D.在治國理念上存在爭論9.宋太宗至道年間,有人上奏說“嶺南村墟聚落間,日會集裨販,謂之墟市。請降條約,令于城邑交易……”但宋太宗認為這是“徒擾民爾”,下令“可仍其舊”。這說明當時①官吏沒有直接監管墟市②官府取消了抑商政策③皇帝鼓勵專業市場發展④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同時用“君主專制”、“圈地運動”、“民族國家”、“手工工場”等概念可描述15—16世紀西歐的典型國家是A.法國 B.德國 C.英國 D.西班牙11.下表為4932年蘇聯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在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統計。據此可知蘇聯428—429年五年計劃規定的指標4932年工業中4.52.43.5農業中4.844.76.4零售商品流轉額中7594400國民收入中447.393A.社會主義建設急躁冒進 B.各經濟部門之間實現基本平衡C.斯大林模式已基本確立 D.提前完成了一五計劃各項目標12.農民詩人王老九受到新中國領導人的接見,回鄉后,他走街串巷用自己的詩歌宣傳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他領導的互助組經過整頓,發展成為農業生產合作社。這些情景最有可能發生在A.解放戰爭時期B.社會主義改造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D.國民大革命時期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變革時期。閱讀T列材料:材料一數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時亦難遽變,于是先從在下者起;游說則范雎、蔡澤、蘇秦、張儀等,徒步而為相:征戰則孫臏、白起、樂毅、廉頗、王翦等,白身而為將,此已開后世布衣將相之例。——趙翼《廿二史札記》材料二故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墨子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李悝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指出戰國時期的變革導致用人方式發生的變化。商鞅變法采取了哪些措施順應了這一變化?(2)概括材料二兩人的政治主張。結合商鞅變法,說明他們主張的意義。14.(20分)(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明王朝沿襲歷代王朝的“以夷治夷”之策,繼承元代的土司制度,但對土司制度作了進一步的改造與完善。首先,除將元代置于邊境的宣慰使、宣撫使等職稱變為授予武職的土司職稱外,又在民族地區的衛所用土人為官,形成衛所土司職稱。同時,還將唐宋以來封授少數民族頭目為府州縣土官的做法變為定制,在內民族地區設置土府、土州、土縣,形成文職土官的職稱,文武職土司皆劃定品級,形成一套完備的土司職銜。其次,確定土司的隸屬關系。洪武三十年,規定武職土司歸都司管轄,上隸兵部,文職土司歸布政司管轄,上隸戶部,把土司機構納入國家機構的組織系統,便于朝廷的控制和差遣。第三,土司皆由朝廷頒給誥命、印信和官服,作為朝廷命官之憑信,允許世襲。但其承襲,必須履行嚴格手續,“務要(吏部)驗封司委官體勘,別無爭襲之人,明白取具宗支圖本,并官吏等等結狀,具部呈奏”,方許承襲;且“承襲必奉朝命”,中小土司“雖在萬里外,皆赴闕受職”,只有一些大土司是由朝廷下詔就地襲職的。土司必須負起“附輯諸蠻,謹守疆土,修職貢,供征調”的職責,朝廷則對他們的進貢給予豐厚的賞賜。土司“積有年勞”或“從征有功”者,可提升官職,功勞大的還可授予流官職銜,或加授散階、勛級虛銜。土司犯法,則改變元代“罰而不廢”的做法,嚴加懲處。第四,在偏遠和交通不便地方,以土官為主,流官為輔;平壩地區和交通要道,則以流官為主,土官為輔。土流合治,以流官監控土官。——陳梧桐、彭勇《明史十講》(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明代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管理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代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管理措施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反映明代法律對監察官員的違法行為加重處罰,體現了監察體系內部的權力約束,目的是防止監察官員腐敗,以有利于監察體系的正常運轉。C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對監察官員的約束,降低了監察官員的政治地位不符合材料主旨,A錯誤;材料沒有提到在實際效果上是否有效遏制腐敗,且材料只提到監察官員,而非各級官員,B錯誤;材料中的個別規定無法證明古代監察體制成熟,D錯誤。故選C。2、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宋朝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從材料看,中書省掌民政即行政,樞密院掌軍事,三司使掌財政,互不統屬,分別對皇帝直接負責,通過這樣的方式進一步分割了宰相的權力,強化了皇權,C項符合題意;材料中體現的是分權,A項不正確;專制皇權達到頂峰的標志是清軍機處的設立,B項不正確;材料主要體現的是中央官制,D項不正確。故答案為C項。3、C【解析】
理學家強調通過道德自覺達到理想人格的凈化,實際上就是“正心誠意”,故C正確;克己復禮是孔子的思想,排除A;重義輕利是孟子的思想主張,排除B;天人感應是董仲舒提出的限制暴君的思想,排除D。故選C。4、A【解析】
材料中的“變事”為學習西方器物,變法為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材料表明,“它”“專事練兵購械”、“只變事不變法”,這與洋務運動只學習西方器物而不學習西方制度和思想的做法相符合,故“它”指的是洋務運動,故A項符合題意;維新變法運動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與不變法不符,故B項不符合題意;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與題意不符,故C不符合題意;新文化運動是宣傳民主科學的思想解放運動,與器物無關,故D項不符合題意。5、A【解析】
亞里士多德否定脫離城邦的人的態度,認為“無族、無法、無家”是最卑賤的,強調人的自由應該受到城邦的制約,故A正確。材料體現的是亞里士多德崇尚城邦體制,并不是和平與正義,故B錯誤。城邦公民不包含婦女、兒童、奴隸、外邦人等,故C錯誤。希臘城邦的階級本質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D錯誤。6、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題考查對教材主干知識的再認再現及比較歸納的能力,聯系已學史實可知中國近代史上有兩個“辛亥”年分別指的是1851年與1911年,“中國各發生了一次重大革命運動”指的是太平天國運動與辛亥革命,通過比較分析歸納可得出都沒有改變中國社會的性質,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B符合題意,故選B。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名師點睛】天干地支簡稱“干支”,取義于樹木的干和枝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地支十二: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天干地支組合成如下六十個計時序號,作為紀年、月、日、時的名稱,叫“干支紀年法”。7、D【解析】
材料表明內閣、軍機處都只是在遵照皇帝的旨意處理政務,決策權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表明君主專制得到了加強。D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君主專制,而不是中央集權,A排除;內閣與軍機處都服從于皇帝一人,沒有制衡,B排除;內閣只有票擬權,決策權在皇帝手中,C排除。故選D。8、D【解析】
材料中的儒家和法家代表人物針對鹽鐵問題提出了針鋒相對的主張,這表明當時在治國理念上存在爭論,故選D項;儒家思想正統地位受到挑戰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此A項與史實不符,排除;材料只是反映法儒兩家代表關于鹽鐵專賣的觀點,不能得出當時的社會環境相對寬松自由,而且這也與史實不符,排除B項;材料能體現統治者禮法并用,但無法體現以德政為主、刑法為輔的特點,排除C項。9、B【解析】
宋太宗反對將嶺南墟市集中到城邑中進行交易,說明當時官吏沒有直接監管墟市,農村中商品經濟有所發展,①④正確,B項符合題意;宋代官府并沒有取消抑商政策,材料不能說明皇帝鼓勵“專業市場”發展,②③錯誤,與之組合的ACD三項不符合題意。10、C【解析】
根據“圈地運動”即可判斷這個典型國家是英國,故選C項;法國、德國和西班牙都沒有出現圈地運動,排除ABD項。故選C。11、A【解析】
據材料數據可知,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在農業所占的比例428年只占4.8,五年計劃的指標也只有44.7,而到4932年卻達到了6.4,這明顯是急躁冒勁的表現,故A選項正確;材料看不出各部門之間的基本平衡,并且不符合史實,故B選項錯誤;斯大林模式于4936年建立,故C選項錯誤;材料的時間是一五計劃時間,但看不出提前完成一五計劃目標的內容,故D選項錯誤。12、B【解析】
根據“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發展成為農業生產合作社”等信息可知,這一時期是社會主義改造時期,開展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故B正確,排除AC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變化:世候世卿到布衣將相。措施:廢井田;廢分封;獎勵耕織;按軍功授爵。(2)主張:選賢任能。意義:打擊舊貴族勢力;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使秦國實現富國強兵。【解析】
(1)變化:根據“數千年世侯世卿之局”、“白身而為將,此已開后世布衣將相之例”概括得出世候世卿到布衣將相。措施:結合所學可知,商鞅變法的內容有廢井田,獎勵耕織,廢分封,按軍功授爵等。(2)主張:根據“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使有能而賞必行”概括得出選賢任能。意義:可從打擊舊貴族勢力、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使秦國實現富國強兵等分析回答。14、(1)制度上既有繼承又有創新;“以夷治夷”,用土人為官;突出中央集權;形成規范、完善的土司制度;土流結合。(或答具體:確定土司的職稱和品秩;確定土司的隸屬關系;嚴格土司的承襲、貢賦、征調、升遷和獎懲制度)(2)有利于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管理(或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有利于民族團結;為后世提供了借鑒,影響深遠。【解析】
(1)材料“繼承元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營銷產品課件
- 裝修人工費變更管理合同
- 住宅裝修終止合同協議
- 腫瘤科普宣傳課件
- 2024深圳市中嘉職業技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漯河市舞陽中等專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河南省駐馬店財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新能源汽車租賃合同
- 商品采購合同書范例
- 公共綠地養護承包合同樣本
- 成熟生產線評價報告
- 足球準確傳球訓練技巧:提高準確傳球能力掌控比賽節奏
- 數字美的智慧工業白皮書-2023.09
- 自救器培訓(2023年煤礦安全生產培訓教師培訓班隨堂課程設計)
- 成人癌性疼痛護理指南解讀
- 供應鏈安全風險評估與管理項目風險評估報告
- 2023年-2024年電子物證專業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任務群學習任務設計策略
-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分一分》(一)課件
- 采空區的勘察設計與治理技術教學課件
- 濟寧港主城港區躍進溝航道工程項目一期工程導助航及監控系統施工招標文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