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3.1分子和原子》同步練習題-帶答案_第1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3.1分子和原子》同步練習題-帶答案_第2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3.1分子和原子》同步練習題-帶答案_第3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3.1分子和原子》同步練習題-帶答案_第4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3.1分子和原子》同步練習題-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3.1分子和原子》同步練習題-帶答案一、單選題1.液氧通過減壓、升溫轉化為氧氣的過程中,發生的變化是A.混合物變為純凈物B.化學性質發生變化C.分子間的空隙增大D.分子總數增加2.從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釋錯誤的是()A.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B.吹脹氣球﹣﹣分子間的間隔變大C.電解水生成H2和O2﹣﹣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成分子D.液氧和氧氣都能助燃﹣﹣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3.下圖為模擬工業制氧氣的微觀示意圖。已知同溫同壓下,氣體體積比等于分子個數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表示的是氧分子B.液態空氣中液氮與液氧的質量比為7:2C.液態氮比液態氧的沸點高D.氮氣與氧氣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4.下列關于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A.濃氨水揮發——氨分子不斷運動B.溫度計內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體積變大C.氫氣燃燒生成水——分子種類改變D.干冰升華——二氧化碳分子間的間隔變大5.2019年12月以來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眾志成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為了個人衛生,應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B.合理飲食增強抵抗力,營養元素并不是攝入得越多越好C.利用“過氧乙酸”消毒液積極消毒殺毒,發生了化學變化D.噴灑“過氧乙酸”消毒液后,室內充滿過氧乙酸氣味是因為分子在不停運動6.炎熱的夏天,自行車要放在陰涼處,否則易爆胎,這是因為輪胎內的氣體分子受熱時()A.間隔增大 B.質量增大C.體積增大 D.個數增多7.下列變化不可能通過化學變化實現的是()A.由一種分子生成另一種分子B.由一種離子生成另一種離子C.由一種原子生成另一種原子D.由一種單質生成另一種單質8.下列各圖中●和○分別表示氫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化學性質的微粒是()A. B.C. D.9.分子和原子根本區別是A.分子質量大,原子質量小B.分子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原子不能C.分子不停運動,原子不動D.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0.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學習過程中,我們接觸過許多古詩文。下列詩句中不能明顯體現分子不斷運動的是()A.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B.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C.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D.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11.對生活中下列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A.汽油揮發﹣分子體積變大 B.食物腐敗﹣分子本身發生改變C.空氣液化﹣分子間間隔改變 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運動二、填空題12.同學們為探究物質的一些性質,做了圖中三個實驗。(1)實驗1中觀察到的現象:___________。(2)進行實驗2時,老師請小明聞一下濃氨水的氣味,小明應按圖中___(填“甲”或“乙”)所示進行操作。放置一段時間后,天平的示數會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實驗3中空氣和水都能被壓縮,從分子的角度說明物質可被壓縮的原因是______,其中____更易被壓縮,原因是_________。13.化學的學習使我們真正認識到了化學改變世界的作用和途徑。(1)化學變化是改造物質世界的重要途徑。我們研究化學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化學反應得到有用的物質和__,如__產生光能,為人類照明。(2)如圖,科學家們已經能通過掃描隧道顯微鏡觀測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實現了對原子和分子的移動和___,以及復制、改造和___分子。因此,化學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一門基礎學科,它能指導我們更好地認識、___和___物質。四、實驗題14.為探究分子的運動及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以下兩種實驗方案,請回答有關問題。[實驗一]如圖甲。(1)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2)實驗一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實驗二]如圖乙、圖丙。圖乙、圖丙中無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質、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瓶內用細線固定有用濾紙折疊成的大小和形狀相同的小紙花,小紙花上都均勻噴有酚酞溶液,按照圖丁的操作方式分別用注射器向圖乙和圖丙的塑料瓶中同時注入5滴濃氨水,然后將針孔處密封,再將兩個塑料瓶分別同時放入等體積的冷水和40℃的熱水中。(1)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中塑料瓶和紙花的大小、形狀,濃氨水的滴數等實驗條件需要保持相同,是因為對比實驗中需要用到___法。(3)實驗二除可得出實驗一的結論外,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液氧通過減壓、升溫轉化為氧氣的過程中,發生的變化是A.混合物變為純凈物B.化學性質發生變化C.分子間的空隙增大D.分子總數增加【答案】C【解析】A、液氧是液態氧氣,是由同種物質組成的純凈物,氧氣是由同種物質組成的純凈物,是純凈物變為純凈物,不符合題意;B、液氧和氧氣都是由氧分子構成,化學性質沒有發生改變,不符合題意;C、液氧變為氧氣,由液態變為氣態,分子間的間隔變大,符合題意;D、液氧變成氧氣,分子總數沒有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C。2.從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釋錯誤的是()A.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B.吹脹氣球﹣﹣分子間的間隔變大C.電解水生成H2和O2﹣﹣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成分子D.液氧和氧氣都能助燃﹣﹣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答案】B【解析】A、墻內開花墻外香,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故選項解釋正確;B、吹脹氣球,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隙,壓強增大,分子間間隔變小,故選項解釋錯誤;C、電解水生成H2和O2,是因為水分子分裂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氧原子分別重新組合形成氫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氫分子、氧分子分別聚集成氫氣、氧氣,該事實說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選項解釋正確;D、液氧和氧氣都能助燃,是因為它們是由氧分子構成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故選項解釋正確。故選B。3.下圖為模擬工業制氧氣的微觀示意圖。已知同溫同壓下,氣體體積比等于分子個數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表示的是氧分子B.液態空氣中液氮與液氧的質量比為7:2C.液態氮比液態氧的沸點高D.氮氣與氧氣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答案】C【解析】A、已知同溫同壓下,氣體體積比等于分子個數比,由空氣的組成可知,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四,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所以“”表示的是氧分子,故正確;B、根據圖示,液態空氣中液氮與液氧的質量比為(28×4):32=7:2,故正確;C、由氧氣的工業制取方法可知,氮氣首先分離出來,所以液態氮比液態氧的沸點低,故錯誤;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所以氮氣與氧氣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故正確。故選C。4.下列關于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A.濃氨水揮發——氨分子不斷運動B.溫度計內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體積變大C.氫氣燃燒生成水——分子種類改變D.干冰升華——二氧化碳分子間的間隔變大【答案】B【解析】A、濃氨水揮發——氨分子不斷運動,正確;B、溫度計內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間隔變大,錯誤;C、氫氣燃燒生成水——分子種類改變,由氫分子和氧分子變成了水分子,正確;D、干冰升華——二氧化碳分子間的間隔變大,正確。故選B。5.2019年12月以來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眾志成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為了個人衛生,應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B.合理飲食增強抵抗力,營養元素并不是攝入得越多越好C.利用“過氧乙酸”消毒液積極消毒殺毒,發生了化學變化D.噴灑“過氧乙酸”消毒液后,室內充滿過氧乙酸氣味是因為分子在不停運動【答案】A【解析】A、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既浪費資源,又消耗生產所用的能源,說法錯誤;B、合理飲食增強抵抗力,營養元素并不是攝入得越多越好,如鋅元素攝入過多會中毒,并非越多越好,說法正確;C、利用“過氧乙酸”消毒液積極消毒殺毒,過程使蛋白質變性,有新物質生成,發生了化學變化,說法正確;D、噴灑“過氧乙酸”消毒液后,室內充滿過氧乙酸氣味是因為分子在不停運動,過氧乙酸分子運動到空氣中,說法正確;故選:A。6.炎熱的夏天,自行車要放在陰涼處,否則易爆胎,這是因為輪胎內的氣體分子受熱時()A.間隔增大 B.質量增大C.體積增大 D.個數增多【答案】A【解析】炎熱的夏天,自行車要放在陰涼處,否則易爆胎,是因為溫度升高,輪胎內的氣體分子受熱時間隔增大,故選A。考點:考查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及應用的知識。7.下列變化不可能通過化學變化實現的是()A.由一種分子生成另一種分子B.由一種離子生成另一種離子C.由一種原子生成另一種原子D.由一種單質生成另一種單質【答案】C【解析】A、化學變化可以把一種分子變成另一種分子,如臭氧能反應生成氧氣,則由一種分子生成另一種分子可能通過化學變化實現,故A正確;B、化學變化可以把一種離子變成另一種離子,如鐵與銅離子反應生成二價鐵離子和銅單質,則由一種離子生成另一種離子可能通過化學變化實現,故B正確;C、化學反應的最小微粒是原子,不能生成新的原子,則由一種原子生成另一種原子不可能通過化學變化實現,故C不正確;D、化學變化可以把一種單質變成另一種單質,如臭氧能反應生成氧氣,則由一種單質生成另一種單質可能通過化學變化實現,故D正確。故選C。8.下列各圖中●和○分別表示氫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化學性質的微粒是()A. B.C. D.【答案】A【解析】A、水是水分子構成的,保持水化學性質的微粒是水分子,該圖能表示水分子,能保持H2O化學性質的,故A正確;B、該圖是氫分子和氧分子的混合氣體,不能保持H2O化學性質,故B錯誤;C、該圖表示氫分子,不能保持H2O化學性質,故C錯誤;D、該圖表示氫原子和氧原子,不能保持H2O化學性質,故D錯誤。故選A。9.分子和原子根本區別是A.分子質量大,原子質量小B.分子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原子不能C.分子不停運動,原子不動D.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答案】D【解析】A、有的分子的質量比原子大,有的分子的質量比原子小,故A錯誤;B、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是由分子保持的,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是由原子保持的。故B錯誤。C、分子、原子都是在不停運動的,故C錯誤;D、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是: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而原子不可分,故D正確。故選D。10.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學習過程中,我們接觸過許多古詩文。下列詩句中不能明顯體現分子不斷運動的是()A.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B.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C.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D.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答案】C【解析】A.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其中的花草香就是構成香氣的分子在不斷運動,故不合題意;B.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其中的臭味就是構成臭味的分子在不斷運動,故不合題意;C.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就是物質狀態的變化,主要是分子間隔距離發生改變,不能體現分子的運動,故符合題意;D.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其中梅花的香氣就是由于構成梅花香氣的分子在不斷運動的結果,故不合題意。故選C。11.對生活中下列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A.汽油揮發﹣分子體積變大 B.食物腐敗﹣分子本身發生改變C.空氣液化﹣分子間間隔改變 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運動【答案】AA、汽油揮發,是因為汽油分子間的間隔變大,分子體積不變,故A錯誤;B、食物腐敗,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分子本身發生了改變,故B正確;C、空氣液化,是因為分子間的間隔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故C正確;D、花香四溢,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故D正確。故選A。二、填空題12.同學們為探究物質的一些性質,做了圖中三個實驗。(1)實驗1中觀察到的現象:___________。(2)進行實驗2時,老師請小明聞一下濃氨水的氣味,小明應按圖中___(填“甲”或“乙”)所示進行操作。放置一段時間后,天平的示數會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實驗3中空氣和水都能被壓縮,從分子的角度說明物質可被壓縮的原因是______,其中____更易被壓縮,原因是_________。【答案】品紅逐漸擴散,溶液變為紅色乙變小分子間有間隔空氣空氣中各分子間的間隔比水分子間的大【解析】(1)品紅加入水中溶解現象是品紅逐漸擴散,溶液變為紅色,故填:品紅逐漸擴散,溶液變為紅色。(2)進行實驗2時,聞一下濃氨水的氣味,要用扇聞法,小明應按圖中乙所示進行操作。放置一段時間后,濃氨水具有揮發性,天平的示數會變小,故填:乙;變小。(3)實驗3中空氣和水都能被壓縮,從分子的角度說明物質可被壓縮的原因是分子之間有間隔,其中空氣更易被壓縮,原因是空氣中各分子間的間隔比水分子間的大,故填:分子間有間隔;空氣;空氣中各分子間的間隔比水分子間的大。13.化學的學習使我們真正認識到了化學改變世界的作用和途徑。(1)化學變化是改造物質世界的重要途徑。我們研究化學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化學反應得到有用的物質和__,如__產生光能,為人類照明。(2)如圖,科學家們已經能通過掃描隧道顯微鏡觀測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實現了對原子和分子的移動和___,以及復制、改造和___分子。因此,化學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一門基礎學科,它能指導我們更好地認識、___和___物質。【答案】能量蠟燭燃燒排列創造改造應用(1)化學變化是改造物質世界的重要途徑。我們研究化學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化學反應得到有用的物質和能量,如蠟燭燃燒產生光能,為人類照明。故填:能量;蠟燭燃燒。(2)圖中所示,科學家們已經能通過掃描隧道顯微鏡觀測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實現了對原子和分子的移動和排列,以及復制、改造和創造分子。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一門基礎學科,它能指導我們更好地認識、改造和應用物質。故填:排列;創造;改造;應用。三、實驗題14.為探究分子的運動及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以下兩種實驗方案,請回答有關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