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歷史模擬題29_第1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歷史模擬題29_第2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歷史模擬題29_第3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歷史模擬題29_第4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歷史模擬題2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歷史模擬題29一、單項選擇題1.

古代希臘發達的民主政治、繁榮的商品經濟、活躍的學術與教育活動造就輝煌燦爛的文化成果。下列選項不屬于這一時期古希臘取得的文化成果的是______。(江南博哥)A.蘇格拉底的唯心主義哲學思想B.柏拉圖的《理想國》C.亞里士多德撰寫大量著作D.西塞羅的政治學和法學著作正確答案:D[考點]世界古代史

[解析]古希臘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優勢,促使大量文化成果涌現,A、B、C三項就是具體事例。西塞羅是古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政治家、法學家。

2.

韓厚健回憶說:“……在外有百萬大兵壓境的險惡形勢下,我們成功發射了……使國家發展空間技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同時也顯示了國防實力,為保衛國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你認為韓厚健回憶的事件是______。A.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B.中國氫彈爆炸成功C.“東方紅一號”衛星上天D.“神舟五號”載人宇宙飛船的成功發射正確答案:C[考點]中國現代史

[解析]提取材料的關鍵信息“在外有百萬大兵壓境的險惡形勢下”指的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蘇關系惡化,蘇聯陳兵中蘇邊境,排除D項。“我們成功發射了”“使國家發展空間技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可以排除A、B兩項。這一事件是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3.

憲法對于一個國家的法制建設具有統領作用,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國的“國家憲法日”,各類宣傳憲法知識的活動使人應接不暇。我國現代歷史上首部憲法的頒布時間為______。A.1949年B.1950年C.1954年D.1956年正確答案:C[考點]中國現代史

[解析]我國現代歷史上的首部憲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于1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并實施。

4.

根據社會發展程度的不同,原始社會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下列選項中屬于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是______。A.北京人B.山頂洞人C.半坡人D.藍田人正確答案:C[解析]根據生產工具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變化可以把原始社會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以打制石器為主,新石器時代以磨制石器為主,能夠人工取火和制作陶器。A項北京人距今約70萬年到20萬年前,屬于舊石器時代。B項山頂洞人雖然掌握磨光、鉆孔技術,但是以打制石器為主,屬于舊石器時代。D項藍田人距今約80萬年,屬于舊石器時代。半坡人是母系氏族社會的代表,會磨制石器、人工取火、制陶、谷物種植與家畜飼養,是典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符合題意。

5.

622年,傳教的穆罕默德與麥加的貴族和富商發生沖突,進而導致______。A.圣巴托羅繆之夜大屠殺B.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C.伯羅奔尼撒戰爭D.薩拉米加海戰正確答案:B[考點]世界古代史

[解析]穆罕默德傳播的伊斯蘭教屬于一神教,這與麥加貴族信奉的多神教相沖突。隨著穆斯林群體的擴大,影響到克爾白古廟朝拜和市集經濟,麥加貴族和富商挑起武裝沖突,鎮壓迫害穆斯林,導致穆罕默德于622年9月20日離開麥加,前往麥地那。圣巴托羅繆之夜大屠殺是發生在法國的宗教清洗事件。C、D兩項是古希臘時期的戰爭。

6.

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大將凱撒進軍埃及,與美麗的埃及女王克麗奧佩特拉相愛,并且兩人有了一個兒子,取名托勒密·凱撒。當凱撒歸國執政后,克麗奧佩特拉攜兒子赴羅馬與凱撒相會,并向羅馬法庭為自己和兒子申請羅馬籍。請問法官會判給克麗奧佩特拉和她的兒子享有羅馬籍嗎?______A.會,因為是皇帝的妻、子B.會,因為此時萬民法已經產生C.會,因為被征服者如果無法享受羅馬公民權,會引起社會動蕩D.不會,因為此時萬民法與公民法的界限還未消失正確答案:D[考點]世界古代史

[解析]在公元前1世紀,公民法的適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克麗奧佩特拉是埃及女王,她的兒子也是在埃及出生的,他們無法享受羅馬公民權,所以法院不會判給克麗奧佩特拉和她的兒子享有羅馬籍。

7.

學生的學習評價是歷史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反饋、調控教學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功能。下列有利于對學生歷史學習進行長期、穩定的綜合考查和較為全面評價的方法是______。A.開展歷史調查B.撰寫歷史論文C.進行歷史制作D.建立歷史學習檔案正確答案:D[解析]在對學生進行歷史學習評價的方法中,教師根據學生長時段歷史學習的具體表現,有針對性地為每位學生建立歷史學習檔案,有利于對學生歷史學習進行長期、穩定的綜合考查和較為全面的評價。

8.

下列說法體現了“雙百”方針內涵的是______。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爭論會引起黨內思想不一致”C.“讓樣板戲占領革命舞臺”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辮子”正確答案:D[考點]中國現代史

[解析]“雙百”方針是毛澤東于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的,即在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和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目的是在文藝工作和科學工作方面,把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9.

20世紀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的外交成就包括______。

①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

④正式加入WTO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正確答案:A[考點]中國現代史

[解析]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正式加入WTO是在2001年。

10.

西歐有一句諺語:“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法蘭西人的手。”結合歷史知識,下列選項中理解不正確的是______。A.中國人的勤勞智慧創造了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橋梁作用C.歐洲人吸收和借鑒中國科技成就形成了西方近代科學D.歐洲人完全照搬中國科技成就正確答案:D[考點]世界古代史

[解析]“中國人的頭”是說中國人的智慧創造了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阿拉伯人的口”是說阿拉伯人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橋梁作用。“法蘭西人的手”是說歐洲人吸收和借鑒中國科技成就,形成西方近代科學。A、B、C三項說法正確,D項表述錯誤。

11.

1866年,方舉贊投資200元,在上海虹口創辦了發昌機器廠。建廠時只有一座打鐵爐,四五個工人。三年后,它開始用車床生產。這個機器廠是______。A.封建手工作坊B.洋務軍事企業C.洋務民用企業D.近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正確答案:D[考點]中國近代史(一)

[解析]判斷企業的性質,主要根據企業成立的資金來源、生產方式和雇傭性質。發昌機器廠采用個人投資,采取車床機器進行生產,雇傭工人,所以屬于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12.

釋迦牟尼早期的求道經歷坎坷,他在修道者的森林里,以少有的苦行折磨自己,摒棄一切貪欲,終日處于苦思冥想的狀態。他的打坐方式,是當時印度較盛行的“止觀”禪定。釋迦牟尼堅持六年,用以探索心源,由此創立的宗教是______。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蘭教正確答案:A[考點]世界古代史

[解析]從題干中的關鍵詞“釋迦牟尼”“宗教”可以判斷佛教符合題干要求。

13.

《申報》記載20世紀初中國文明婚禮的新現象:“梳一東洋頭,披件西洋衣,穿雙西式履……無儐相催請跪拜起立之煩。”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

①近代工業文明的發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傳播

③近代文化教育的發展

④中國封建制度的結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正確答案:B[考點]中國近代史(一)

[解析]本題題干已指出時間節點為20世紀初,得知此時中國的封建制度并未完全結束,排除④。①②③均可在題目中找到縮影。

14.

葛兆光在《中國思想史》中曾說:“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響最廣泛的著作是《家禮》。”“朱熹對于自己提倡的理學原則如何進入生活世界是相當注意的,他反復強調這種原則在生活中的實現。”關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認為他______。A.實現了儒學的哲學化和思辨化B.實現了儒學的政治化和主流化C.實現了儒學的道德化和宗教化D.實現了儒學的世俗化和普及化正確答案:D[考點]中國古代史(二)

[解析]由材料“朱熹對于自己提倡的理學原則如何進入生活世界是相當注意的”可知,作者認為朱熹正是通過《家禮》將自己的思想融入生活世界,從而實現了儒學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15.

某人于8世紀初去日本,不可能見到的現象是______。A.很多部民在貴族的莊園里勞動B.一些人因才能出眾,被委任為官吏C.很多人從中國留學歸來D.國家權力集中在天皇手中正確答案:A[考點]世界古代史

[解析]646年,日本統治者任用一些從中國歸來的留學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這場改革使日本由奴隸社會變成了封建社會。部民是日本大化改新前的社會階層,到8世紀時期部民已經不存在了。B、C、D三項反映的均是大化改新后可能出現的社會現象。

16.

1930年出現這樣一幕:奶農把一桶一桶的鮮牛奶倒到密西西比河,岸邊卻站著挨餓的美國窮人,出現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______。A.供需矛盾尖銳B.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C.貧富分化加劇D.購買力不足正確答案:B[考點]世界現代史

[解析]經濟危機的原因是貧富分化嚴重造成購買力不足,導致供需矛盾尖銳,出現產品相對過剩,究其根本就是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有制,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是具體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17.

教師在準備有關我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史學材料,可以參考______。A.《農政全書》B.《甘石星經》C.《本草綱目》D.《天工開物》正確答案:D[解析]《天工開物》是明代宋應星撰寫的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我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教師準備有關我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史學材料,可以參考此書。《農政全書》是有關農業的著作,《甘石星經》是天文學著作,《本草綱目》是藥物學著作。

18.

1971年,中國向世界公布了一份公告,其中有一句:“周恩來總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松總統于……適當時間訪問中國。”在歷史的進程中,這一“適當時間”定格在______。A.1971年B.1972年C.1978年D.1979年正確答案:B[考點]中國現代史

[解析]材料中“周恩來總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松總統于……適當時間訪問中國”說明尼克松訪華的時間應該是1972年。

19.

帝曰:“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材料反映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______。A.用漢姓B.穿漢服C.說漢話D.與漢族通婚正確答案:C[考點]中國古代史(一)

[解析]從“斷諸北語”“一從正音”等可以看出,史料反映的是孝文帝命令官吏說漢語的措施。

20.

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東西兩大部分的時間是______。A.330年B.355年C.395年D.421年正確答案:C[解析]395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逝世,遺言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羅馬帝國從此正式分裂為東西兩大部分。東部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即東羅馬帝國;西部以羅馬為中心,即西羅馬帝國。

21.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______。A.馬恩河戰役B.索姆河戰役C.斯大林格勒戰役D.凡爾登戰役正確答案:D[考點]世界現代史

[解析]1916年2月,德軍開始進攻凡爾登,法軍殊死抵抗,戰斗共造成70多萬人傷亡,此役又被稱作“凡爾登絞肉機”,從此德國逐漸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是“一戰”的轉折點,D項符合題意。

22.

根據1871年開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國憲法》文本,這個新的民族國家稱為“德意志聯邦”,其最高首腦為“聯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時,人們才從發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聯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來,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稱為“德國皇帝”,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亞國王和符騰堡國王的反對,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稱號。上述材料表明______。A.德意志帝國不適合建立聯邦制B.德意志帝國仍是封建專制政體C.德意志帝國分裂割據局面仍沒有消除D.德意志帝國存在集權與分權之爭正確答案:D[考點]世界近代史

[解析]根據所學史實可知德皇與巴伐利亞等王國的矛盾,屬于國家統一后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

23.

荀子曾說:“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這反映了荀子______。A.唯心主義的思想觀點B.唯物主義的思想觀點C.注重道德教化D.提倡尊禮,實行仁政正確答案:B[考點]中國古代史(一)

[解析]題干中所引荀子的話大意是天地不以人的本性、感受而改變原有的規律和性質。這反映了荀子的唯物主義思想觀點。

24.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像夜晚皎潔無云而且繁星漫天;明與暗的最美妙的色澤在她的儀容和秋波里呈現:耀目的白天只嫌光太強,它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這些內容摘自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詩人拜倫的作品《她走在美的光彩中》。下列作品與此藝術風格一致的是______。A.《藍色多瑙河》B.《戰爭與和平》C.《紅樓夢》D.《向日葵》正確答案:A[考點]世界近代史

[解析]拜倫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作品歌頌美、善和光明。A項作品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是浪漫主義音樂的杰出代表,藝術風格與《她走在美的光彩中》一致。

25.

中學歷史教科書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下列選項中對歷史教科書功能表述正確的是______。A.豐富課堂教學內容B.總結學習的正確方法C.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D.做好課后探究活動的指導工作正確答案:C[考點]歷史教學與史學概論

[解析]中學歷史教科書具有的功能包括喚起學生學習欲望,提示學生學習的課題,提示學生學習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鞏固學習成果。

二、簡答題1.

簡述開展歷史課外活動應堅持的原則。正確答案:(1)激發興趣,自主參與的原則。激發興趣就是在選擇活動內容和方式時,要符合學生的愛好與特長,富有趣味性,使學生想參加、愛參加。

(2)積極開發,因地制宜的原則。積極開發就是要爭取社會各方面的理解、支持、配合與幫助;因地制宜就是要充分考慮進行歷史課外活動所需的主客觀條件。

(3)因材施教,培養特長的原則。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和特長,安排他們的活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主動性。[考點]歷史教學論

2.

簡述中學歷史教師課前準備的內容。正確答案:(1)鉆研課程標準和教科書,熟悉教學內容,理清教材與課程標準之間的關系。

(2)及時自查知識結構和相關知識儲備,補充和拓展相關學科的知識,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適應課堂教學的需要。

(3)了解學生既有的知識基礎和興趣愛好等心理因素,將教學內容由艱澀枯燥變得通俗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盡可能多地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文字、圖片、音樂、影像、故事等各種資料,并對有關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與教科書資源實現有機整合。

(5)做好課前教學設計,包括設計教學構思、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法、設計多樣的活動方式等。

(6)嘗試欣賞不同風格、不同藝術特點的文學藝術作品,提高自身的欣賞能力。[考點]歷史教學論

3.

1953年確定的過渡時期總路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重大決策路線,請概括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要內容以及其付諸實踐的意義。正確答案:(1)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化三改”。“一化”指的是社會主義工業化,主要表現是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計劃強調優先發展重工業,主要成就是發展了東北重工業基地,東南部輕工業進一步發展,交通運輸行業取得重大成就。“三改”是指國家對農業、手工業以及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業、手工業主要通過生產合作化的方式,對于資本主義工商業則采用和平贖買。

(2)意義:通過“一化三改”,我國基本上消滅了剝削,從經濟上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一五”計劃的完成標志著我國初步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為之后的工業化奠定了基礎。[考點]歷史專業知識

三、材料分析題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為地球上最古老之文明國……國土統一已數千年矣,中間雖有離析分崩之變,然為時不久復合為一,近世五六百年……從無分裂之虞”“由此便知中國的各省在歷史上向來都是統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統屬的,而且統一之時就是治的,不統一之時就是亂的。”“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我國的歷史意識中,正是這種意識使我國能作為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盡管過去它遇到了許多破壞。”

材料二“統一南北,必以革命之道行之。”“這次革命政府興師北伐,便是要……掃除舊屋(磚)瓦渣滓垃圾之北洋軍閥官僚,以建設新國家。”“文不忍南北戰爭、生靈涂炭,對于和議之舉并不反對”“兄弟向來是主張和平統一的人……這次單騎到北京,就是以極誠懇的態度,去同全國人民謀和平統一。”

材料三“中國人民最惡毒、最強大的敵人是帝國主義。帝國主義者本著‘分而治之’的原則,豢養中國軍閥,唆使他們互相混戰,各系軍閥也只有依靠帝國主義才能生存。”“要軍閥絕種,便要打破串通軍閥來作惡的帝國主義,要打破帝國主義,就必須廢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條約。”

——以上材料均轉引自《孫中山與近代中國民主革命》

問題:1.

據材料一,孫中山認為是什么原因使國家統一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你如何理解“近世五六百年……從無分裂之虞”?正確答案:原因:中華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國家統一的意識。

對“近世五六百年……從無分裂之虞”的理解:明清兩朝共計五六百年的時間,繼承并發展了前代有關維護國家統一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政策與措施,避免了歷史上出現的南北分裂的局面,維護國家大一統的歷史格局。[考點]歷史專業知識

2.

據材料二,孫中山用和平方式爭取國家統一的努力有哪兩次?歸納當時中國政局變化的共同點。正確答案:孫中山為爭取國家統一的兩次努力:1912年初南北議和與1924年孫中山北上。

當時政局變化的共同點:出現了革命新的高潮;南方建立了革命政權,北洋政府面臨統治危機。

3.

據材料三,對實現國家統一問題,孫中山與當時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有何共同特點?孫中山逝世后,國共兩黨是怎樣繼承孫中山這一遺志的,其結果如何?正確答案:共同特點:把實現國家統一與反帝反軍閥斗爭結合起來。

國共兩黨的做法:國共合作進行北伐戰爭。

結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政府的統治;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導致國民大革命失敗;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了全國。

閱讀下面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古代羅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證“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為任何人不能剝奪的一些基本權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種最高權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義和非正義的人的標準。

材料二《十二銅表法》的相關內容:

第5表:死者的財產按其遺囑進行處理。

第3、第8表:債權人可將無力償還的債務人,交付法庭判決,直到將其戴上足枷、手銬,甚至殺死或賣之為奴。

第8表:凡故意傷人肢體而又未能取得調節時,則傷人者也需受到同樣的傷害,不過,如有人打斷自由人的骨頭,他須償還300阿司罰金;如被打斷骨頭的是奴隸,罰金可以減半。

第11表: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

材料三羅馬法具有資本主義發展初期所需要的現成法律形式,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自19世紀以來,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現在許多國家的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某些訴訟原則均直接源于羅馬法。

問題:4.

據材料一歸納羅馬法包含的基本原則。正確答案:羅馬法的基本原則:平等、人權、理性、法律至上、正義。[考點]歷史專業知識

5.

材料二的規定和材料一的原則有矛盾的地方嗎?如果有,請具體指出。正確答案:有。材料一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材料二中有些規定違背了這一原則,如第8表、第11表不能說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6.

依據材料三,概括羅馬法對后世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正確答案:近代西方大多數國家的法律以羅馬法為基礎;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一些訴訟原則源于羅馬法。

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單極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險是美國的行動太少。作為一個擁有無可爭議優勢的國家,美國比任何國家更有可能輕視這一國際系統和總的挑戰。但由于這一系統是圍繞美國建立起來的,這就要求美國進行約束和管理,美國對挑戰的反應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這一系統將越長久和越穩定。

——[美]威廉·沃爾弗斯《穩定的單極世界》

材料二冷戰結束后,世界向多極化的方向發展,但多極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經歷相當長的時期,期間會充滿各種政治力量之間的激烈斗爭。世界各種力量正在進行新的分化組合。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幾大力量也相對突出,廣大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

——江澤民《在武漢主持召開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時的講話》

問題:7.

據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張并指出其目的。正確答案:主張:建立由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目的是為美國獨霸世界提供理論支持。[考點]歷史專業知識

8.

材料二提出了什么觀點?據材料一、二指出這一觀點的理由是什么?正確答案:觀點:世界呈現多極化趨勢;世界多極化格局形成是一個長期發展的曲折過程。

理由:世界各種力量進行新的分化組合;多極化趨勢遭遇美國“單極”圖謀的挑戰。

9.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上述兩種觀點的認識。正確答案:認識:單極世界違背各國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不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多極世界有利于促進世界的協調發展,符合客觀規律;當前世界政治格局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這是一個曲折的、長期發展的過程。

四、教學設計題1.

根據下列材料設計教學片段:

(1)《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通過商鞅變法,認識改革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

(2)課文摘錄: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開始變法。法律規定: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戰國時期,各國經過變法,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地主階級統治代替了奴隸主貴族統治,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我國封建社會形成了。

要求: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和課文內容,設計出相關的教學過程,包括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說明設計意圖。正確答案:一、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一段歷史動畫“立木為信”。

師:同學們,看完這部短片,你覺得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

生1:要想做個成功的人,必須言必信,行必果。

生2:故事意在說明讓別人相信你,是人生成功的重要一步。

師:戰國時期是我國社會制度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而生產力的發展是引發這場大變革的重要原因。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當時生產力的發展情況。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視頻的形式進行新課導入,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

二、講授新課

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導讀提綱,引導學生依據提綱,自學教材,進行探索、交流、討論。

師:請同學們帶著下面的問題,對這一部分的內容進行探究:

1.說出鐵農具、牛耕出現和推廣的時間及意義。

2.記住都江堰興修的時間、人物,結合教材中的《都江堰示意圖》,分析它的作用。

3.記住商鞅變法的時間、內容。

4.結合教材中的《商鞅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