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考點創新題訓練考點13+生態系統及環境保護_第1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考點創新題訓練考點13+生態系統及環境保護_第2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考點創新題訓練考點13+生態系統及環境保護_第3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考點創新題訓練考點13+生態系統及環境保護_第4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考點創新題訓練考點13+生態系統及環境保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13生態系統及環境保護1.2024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生態足跡的值越大,代表人類所需的資源越少,對生態和環境影響越小B.發展畜牧業時牲畜數量不能超過環境承載力,體現了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C.“無廢棄物農業”實現了物質的循環再生,提高了能量的傳遞效率D.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關鍵在于植被恢復及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2.紫莖澤蘭又名破壞草、臭草,為菊科澤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或亞灌木,原產于中美洲,大約于20世紀40年代傳入我國,紫莖澤蘭對我國草原生態系統破壞性很大,造成巨大損失。圖Ⅰ表示某被紫莖澤蘭破壞的草原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圖,其中甲~己表示各組成成分,箭頭表示碳元素的流動方向;圖Ⅱ表示對該草原紫莖澤蘭進行防治過程中紫莖澤蘭種群數量的調查結果。

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為準確表示該生態系統碳的流動關系,圖Ⅰ中缺少3個箭頭B.對該草原進行修復時應盡量選擇當地物種,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C.圖Ⅱ中a點之前,紫莖澤蘭的種群增長速率隨時間的推移而增大D.若圖Ⅱ中a噴灑農藥,e引入天敵,則a防治效果更持久而穩定3.杜氏鹽漿是一種能在高鹽度極端環境下生長的藻類,其光合效率遠高于陸生植物,在碳減排和環境保護方面有重要作用。科研工作者研究了硝酸鈉濃度和光照強度對嗜碳杜氏鹽藻的生物量和葉綠素含量的影響,結果如下圖。以下據圖分析得到的結論,錯誤的是()A.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硝酸鈉濃度的提高,嗜碳杜氏鹽藻的葉綠素含量隨之增加B.在一定范圍內,隨著光照強度的提高,嗜碳杜氏鹽藻的葉綠素含量隨之減少C.隨著環境中硝酸鈉濃度的不斷提高,嗜碳杜氏鹽藻的生物量也將隨之不斷增加D.嗜碳杜氏鹽藻主要是通過光合作用大量吸收二氧化碳而在碳減排方面發揮作用的4.多氯聯苯(PCB)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有強致畸性,廈門灣海域及其水產動物體內PCB的含量如下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采樣點不同季節海域PCB平均含量(μg/kg)不同水產動物肌肉組織PCB平均含量(μg/kg)春夏秋冬叫姑魚中華海鯰斑鰶青石斑火槍烏賊10.0250.030.0650.07220.0250.030.060.0830.0620.0250.0180.1420.120.150.180.010.08A.若極地生物體內也可以檢測到PCB的存在,則體現了物質循環的全球性特點B.根據結果推測中華海鯰和斑鰶可能處于較高營養級C.PCB污染說明PCB在環境中的存在形式不穩定D.此研究對人類食用水產品的種類和季節等具一定指導意義5.近年來,位于浙江省龍游縣南部山區的六春湖通過加強公益林建設,推進生態價值多元化轉化,讓群眾搭上“生態致富快車”,真切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引入外來物種,可能會導致六春湖生物多樣性下降B.竹林資源豐富,其碳匯作用有助于早日實現“碳中和”C.種植萬畝杜鵑“花海”,增強了該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D.應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開發林下經濟、旅游觀光、森林康養等生態產品6.在內蒙草原上,苜蓿和黃芩是昆蟲和田鼠的食物,而昆蟲又是田鼠的食物,下圖表示不同體長田鼠的食性比例變化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草原上的昆蟲和田鼠之間屬于捕食關系B.體長為12.9的田鼠群體增重10kg,理論上最少需要苜蓿和黃芩200kgC.田鼠的食性比例改變可能與草原的承載能力有關D.田鼠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所屬的營養級不同7.穩態轉換是指在氣候變化、人類活動影響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可能發生大規模、持續和突然的變化,導致生態系統從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快速重組進入另一個相對穩定狀態的現象。其轉換過程可用下圖“球—杯模型”解釋,小球位于“山頂”代表穩態轉換的臨界點。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生態系統由穩態1轉變為穩態2后,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將變簡單B.“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說明草原生態系統發生了穩態轉換C.若小球到達臨界點前又重新回到谷底,說明此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D.識別生態系統的穩態轉換臨界點,有利于維持生態平衡8.土壤節肢動物種類繁多,食性可分為4種類型,其群落的組成和多樣性容易受土壤環境變化的影響。某研究小組在牧草利用率相同的前提下設置無放牧對照組、單獨放牧適量藏羊組和單獨放牧適量牦牛組3個組別來探究藏羊、牦牛放牧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節肢動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結果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不同的土壤節肢動物分別屬于生態系統的消費者和分解者B.研究土壤節肢動物豐富度時,常用的采集方法是取樣器取樣法C.放牧適量藏羊和牦牛可能是影響節肢動物種群數量的密度制約因素D.單獨放牧適量藏羊和單獨放牧適量牦牛均有利于提高雜食性和腐食性功能群的節肢動物類群數9.如圖表示某生態系統中的3種生物的二氧化碳釋放量(相對量)的曲線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曲線代表的生物可代表酵母菌B.b曲線可代表該生態系統的任意一種生產者C.a、b、c曲線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原核生物D.b、c是該生態系統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生物因素10.為探究全球氣候變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研究者將20個人工淡水池塘均分成兩組,對照組保持環境溫度,實驗組始終比對照組高4℃(利用溫控裝置),并從附近淡水棲息地搜集水生生物投入池塘。第15年時,實驗組池塘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的生物量(單位體積水體中生物體的質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某種水生生物被投入池塘后,其種群的數量將呈“J”型增長B.池塘生物群落區別于湖泊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為群落的物種組成C.碳在池塘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以有機物的形式傳遞D.升溫導致該生態系統總生物量降低的原因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減弱11.為篩選用于修復鎘(Cd)污染水體的沉水植物,研究人員對本地4種常見沉水植物的Cd耐受性和富集能力進行測試,結果如下(半數抑制濃度是指半數植物生長受抑制時的培養液Cd濃度)。相關敘述正確的是()沉水植物半數抑制濃度(mg·L-1)黑藻0.51狐尾藻0.81金魚藻0.03菹草0.12A.沉水植物可為水生生物提供O2、食物和棲息場所,是生態系統最基本成分B.選擇本地沉水植物作為生態治理候選植物,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應遵循整體原理C.狐尾藻對Cd污染水體的耐受性最強,最適合用作Cd污染水體修復植物D.實踐中應定期從水體中移除修復沉水植物,才能實現鎘污染水體的真正修復12.靜湖原為一片污水庫,經過多年的努力,昔日污水庫已完美變身。全部污染底泥實現了無害化、資源化處理。下列評價不合理的是()A.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基礎,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動力,信息傳遞則能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B.靜湖利用了能量多級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C.群落中個體數目的多少稱為物種豐富度D.適當引入本地水生生物來增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主要遵循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13.在海南某河流含碳有機物污染治理的過程中,研究人員根據該河流中部分生物之間的關系,繪制了如圖1所示的能量流動示意圖,其中a表示由藍細菌流向浮游動物甲的能量數值,b~e代表的含義依此類推。為探究黑魚密度對水體中浮游動物乙密度的影響,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已知C0~C4組的黑魚密度分別為0條/100L、10條/100L、20條/100L、30條/100L、40條/100L。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B.浮游動物甲與浮游動物乙的種間關系為捕食和種間競爭C.浮游動物乙和黑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e/(b+d)×100%D.據圖2可知,隨著黑魚密度的增加,浮游動物乙的密度逐漸降低14.大氣氮沉降是指大氣中的含氮化合物通過降水和降塵被輸入到土壤或水體中,對植物生產力和生態系統碳循環等造成不良影響。土壤有機碳庫是全球陸地表層系統中最大的碳庫,其微小變動會對碳平衡產生巨大影響。研究者通過模擬實驗在植物多樣性和大氣氮沉降(圖中的氮添加模擬氮沉降環境)背景下對某草地生態系統開展相關研究,如圖1、圖2所示。科研人員對高多樣性植物群落也進行了相關研究,結果如圖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1實驗目的是探究植物低多樣性條件下,氮添加和適度放牧對草地生態系統土壤有機碳含量的影響B.適度放牧可增加植物光合產物對地下部分的投入,緩解了氮沉降導致土壤有機碳含量下降的不良影響C.溫室效應加劇會加速土壤中微生物對有機碳的分解,屬于正反饋調節D.在生態環境惡化的情況下,提高植物多樣性和適度放牧可以保護土壤的有機碳庫15.農田灌溉水和生活污水若大量匯入河流容易導致河流發生水體富營養化,下圖為某村落為解決生活、生產廢水污染問題,同時發展農村綜合型生態工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生態溝渠中利用生態浮床可種植多種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請回答以下問題:(1)若將生態溝渠看成一個生態系統,則流經該生態系統的能量為____,網箱養殖的蟹既能以溝渠中的浮游動植物為食,也能以有機碎屑為食,則蟹在該生態系統中充當____成分。(2)當地農民選擇在生態浮床上主要種植可食用的水芹菜和茭白,這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的____原則;種植的植物既能為水產養殖提供部分食物,又能從水體中大量吸收____,從而防止匯入河流后引起水體富營養化。(3)若生活污水和養殖廢水未經過曝氣池處理直接排入網箱養殖區,會導致魚蝦大量死亡,其原因是____。(4)農民將曝氣池的殘渣和生態溝渠的底泥返同田間,田間產出的農作物更多地作為飼料投入養殖區,這兩種做法分別____(填“增大”或“減小”)該村落的生態足跡。(5)若用類似的生態溝渠凈化工業廢水(含多種重金屬離子及有毒化合物),在改變生態浮床區種植的植物種類同時也不在適合發展水產養殖,原因是____。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A、生態足跡是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積。故生態足跡的值越大,代表人類所需的資源越多,對生態和環境影響越大,A錯誤;B、發展畜牧業時牲畜數量不能超過環境承載力,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B錯誤;C、“無廢棄物農業”實現了物質的循環再生,可以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從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傳遞效率,C錯誤;D、礦區廢棄地生態恢復工程的關鍵是植被恢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這主要依靠人類的活動,D正確。故選:D。2.答案:D解析:A、由于各生物都會呼吸釋放二氧化碳,因此圖中缺少乙→甲、丙→甲和己→甲,A正確;B、進行生態修復時應盡量選擇當地物種,種植的植物更能適應當地環境,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B正確;C、在a點之前,由于缺少天敵和食物充足,曲線大致呈“J”形增長,種群增長速率逐漸增大,C正確;D、農藥防治隨農藥使用次數的增加,有害生物產生了抗藥性,引入天敵進行生物防治,可利用生物間的捕食、寄生等關系,使防治效果更持久而穩定,D錯誤。故選D。3.答案:C解析:AB、據圖分析,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硝酸鈉濃度的提高,嗜碳杜氏鹽藻的葉綠素含量隨之增加,隨著光照強度的提高,嗜碳杜氏鹽藻的葉綠素含量隨之減少,A正確,B正確;C、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環境中硝酸鈉濃度的提高,嗜碳杜氏鹽藻的生物量也增加,但環境中硝酸鈉濃度過高,嗜碳杜氏鹽藻的生長將受影響,其生物量反而減少,C錯誤;D、題干信息:杜氏鹽漿是一種能在高鹽度極端環境下生長的藻類,其光合效率遠高于陸生植物;可見嗜碳杜氏鹽藻主要是通過光合作用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因而在碳減排方面起作用的,D正確。故選C。4.答案:C解析:A、有害物質可以通過大氣、水和生物遷移等途徑擴散到世界各地,若極地生物體內也可以檢測到PCB的存在,則體現了物質循環的全球性特點,A正確;B、有害物質出現生物富集現象時,有害物質濃度會隨食物鏈升高而濃度升高。據表中數據可知,中華海鯰和斑鰶的PCB分別是0.15和0.18,含量較高,因此推測中華海鯰和斑鰶可能處于較高營養級,B正確;C、依題意,多氯聯苯(PCB)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說明PCB在環境中的存在形式非常穩定,C錯誤;D、據表分析可知,不同季節海域PCB平均含量有差異,不同水產動物肌肉組織即PCB平均含量也有差異,因此此研究對人類食用水產品的種類和季節等具一定指導意義,D正確。故選C。5.答案:C解析:A、引入外來物種可能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威脅,從而降低生物多樣性,A正確;B、竹林是重要的碳匯,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B正確;C、單一物種的大面積種植(如萬畝杜鵑“花海”)實際上可能降低生態系統的抵抗力和穩定性,因為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通常依賴于其生物多樣性,高生物多樣性使得生態系統能夠更好地應對環境變化和病蟲害的威脅,相反,大面積單一物種的種植可能導致病蟲害的暴發,并且一旦環境條件變化,整個生態系統可能面臨更大的風險,C錯誤;D、在環境保護的前提下,開發這些生態產品符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能夠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D正確。故選C。6.答案:C解析:A、苜蓿和黃芩是昆蟲和田鼠的食物,而昆蟲又是田鼠的食物,所以昆蟲和田鼠之間既有競爭關系也有捕食關系,A錯誤;B、體長為12.9cm的田鼠,取食比例為植食性比例和肉食性比例各3/4、1/4,相鄰兩營養級之間能量的傳遞效率按20%計算,則7.5÷20%+2.5÷20%÷20%=100,即體長為12.9的田鼠群體增重10kg,理論上最少需要苜蓿和黃芩為100kg,B錯誤;C、隨著田鼠體長增加,其所需的能量增加,但生產者的同化量有限,即草原承載能力有限,而田鼠食性比例改變可以減少能量傳遞過程中的損耗,有利于維持其種群數量穩定,C正確;D、長為3.6cm的田鼠屬于第三營養級,體長為6.8和12.9的田鼠均屬于第二、三營養級,D錯誤。故選C。7.答案:A解析:A、從生態系統由穩態1轉變為穩態2后,即生態系統發生穩態轉換后,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不一定會變簡單,也可能變復雜,A錯誤;B、“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野火過后,草原生態系統可恢復穩態,說明草原生態系統發生了穩態轉換,B正確;C、小球到達臨界點前又重新回到谷底,該過程處于動態平衡,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C正確;D、識別生態系統的穩態轉換臨界點,可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有利于維持生態平衡,D正確。故選A。8.答案:D解析:A、土壤節肢動物種類繁多,有植食性、捕食性、雜食性和腐食性,不同的土壤節肢動物分別屬于生態系統的消費者和分解者,A正確;B、土壤節肢動物個體較小,但是活動能力較強,常用的采集方法是取樣器取樣法,B正確;C、一般來說,食物和天敵等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是相關的。例如,同樣是缺少食物,種群密度越高,該種群受食物短缺的影響就越大,因此,這些因素稱為密度制約因素,放牧適量藏羊和牦牛可能是影響節肢動物種群數量的密度制約因素,C正確;D、由圖可知,與對照組相比,單獨放牧適量藏羊和單獨放牧適量牦牛的雜食性群落多樣性降低,腐食性群落多樣性升高,故單獨放牧適量藏羊和單獨放牧適量牦牛不利于提高雜食性節肢動物類群數,而利于提高腐食性功能群的節肢動物類群數,D錯誤。故選D。9.答案:B解析:A、a曲線表示只釋放二氧化碳,不吸收二氧化碳,可代表酵母菌,A正確;B、b、c表示都能吸收二氧化碳,且b曲線表現出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屬于光能自養型,c曲線吸收二氧化碳的過程與光照無關,屬于化能自養型,屬于生產者,可見b曲線不能代表任何一種生產者,B錯誤;C、a只釋放二氧化碳,為異養生物,可能是消費者和分解者,b、c均能吸收二氧化碳,可代表生產者,而原核生物絕大多數為異養生物,有的營寄生生活(消費者)、有的營腐生生活(分解者),而有的是光能自養,如藍細菌,有的是化能自養生物,如硝化細菌,這些細菌是生產者,可見原核生物在生態系統中有的可以作為生產者,有的可以作為消費者,有的可以作為分解者,C正確;D、b、c曲線表示的生物均可吸收二氧化碳,可見都可代表生產者,而生產者是生態系統中的主要成分,即b、c是生態系統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生物因素,D正確。故選B。10.答案:B解析:A、某種水生生物被投入池塘后,由于池塘空間和資源有限,其種群數量增長會呈“S”型曲線增長,A錯誤;B、要認識一個群落,首先要分析該群落的物種組成,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正確;C、碳在生物群落的各類生物體中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存在,并通過食物鏈在生物群落中傳遞;碳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以CO2的形式進行,C錯誤;D、從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角度分析,升高溫度可能會導致每一營養級生物自身呼吸消耗增加,分解者分解作用加快,從而導致生態系統總生物量降低,D錯誤。故選B。11.答案:AD解析:根據實驗結果可知,黑藻對Cd污染水體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較強,適合用作Cd污染水體修復植物。沉水植物處于水體的下層,其光合作用產生的。O2和有機物(生長的植株)可為水生生物提供O2、食物和棲息場所。12.答案:BC解析:A、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基礎,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動力,物質是能量的載體,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信息傳遞則能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A正確;B、靜湖利用了能量多級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在各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B錯誤;C、一個群落中的物種數目稱為物種豐富度,并非群落中個體數目,C錯誤;D、適當引入本地水生生物來增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物與環境相適應,主要遵循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D正確。故選BC。13.答案:BCD解析:A、由圖1可知,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有機物中的化學能,A錯誤;B、浮游動物甲和乙都以綠藻為食,浮游動物乙又以浮游動物甲為食,浮游動物甲、乙之間的種間關系是捕食和種間競爭,B正確;C、黑魚從浮游動物乙同化的能量為e,浮游動物乙同化的能量為b+d,因此二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e/(b+d)×100%,C正確;D、比較圖2中C0~C4組可知,隨著黑魚密度的增加,浮游動物乙的密度逐漸降低,D正確。故選BCD。14.答案:ABC解析:A、據圖1可知,自變量為氮添加和適度放牧,因變量為土壤有機碳含量,因此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低植物多樣性條件下,氮添加和適度放牧對草地生態系統土壤有機碳含量的影響,A正確;B、據圖2可知,適度放牧可以緩解氮添加(氮沉降)導致的土壤有機碳含量降低的可能原因是草食動物的啃食使植物增加對地下部分光合產物的投入,地下生物量增加;草食動物的糞便及啃食的植物碎屑使土壤有機碳含量增加,所以,適度放牧可增加植物光合產物對地下部分的投入,緩解了氮沉降導致土壤有機碳含量下降的不良影響,B正確;C、溫室效應加劇導致全球變暖會加速土壤中微生物對有機碳的分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