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噪聲測試方法 通 用要求GBT 4214.1-2017》全文詳細解讀_第1頁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噪聲測試方法 通 用要求GBT 4214.1-2017》全文詳細解讀_第2頁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噪聲測試方法 通 用要求GBT 4214.1-2017》全文詳細解讀_第3頁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噪聲測試方法 通 用要求GBT 4214.1-2017》全文詳細解讀_第4頁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噪聲測試方法 通 用要求GBT 4214.1-2017》全文詳細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噪聲測試方法通用要求GB/T4214.1-2017》全文詳細解讀contents目錄1范圍和測定量1.1范圍1.2測定量1.3測量不確定度2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4測量方法與聲學環境4.1概述contents目錄4.2直接法4.3比較法4.4聲學環境5測量儀器5.1聲學測量儀器5.2測量環境條件的儀器5.3測量運行條件的儀器6被測器具的運行與定位6.1器具的裝配與預處理contents目錄6.2電、水或燃氣的供應6.3環境條件6.4測試期間器具的加載與運行6.5器具的定位和安裝7聲壓級的測量7.1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中的傳聲器的布置、測量表面以及標準聲源(RSS)的位置7.2剛性壁面測試室的傳聲器的布置和標準聲源(RSS)的位置contents目錄7.3專用混響室中傳聲器的布置和標準聲源(RSS)的位置7.4測量8聲壓級和聲功率級的計算8.1一般要求8.2背景噪聲級的修正8.3測試環境的修正8.4各測點平均聲壓級的計算contents目錄8.5用比較法時聲功率級的計算8.6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中聲功率級的計算8.7專用混響室中用直接法時A計權聲功率級的計算9記錄內容9.1常規數據9.2被測器具的描述9.3測量方法contents目錄9.4聲學測試環境9.5測試儀器9.6被測器具的裝配和預處理9.7電源、水源等9.8環境條件9.9被測器具的運行9.10被測器具的定位和安裝9.11測點位置9.12測量數據contents目錄9.13聲壓級和聲功率級的計算值10報告內容10.1常規數據10.2被測器具10.3器具的測試條件10.4聲學數據附錄A(規范性附錄)標準測試臺附錄B(規范性附錄)測試柜參考文獻011范圍和測定量適用范圍GB/T4214.1-2017標準適用于由電網供電或電池供電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包括它們的附件和部件。類似用途可理解為在與家庭環境類似的條件下使用,如小旅館、咖啡廳、茶室、酒店、理發店、洗衣店等。但不適用于專為工業或專業目的而設計的器具、設備或機器,以及作為建筑物整體結構一部分的器具(如家用風扇、灶具和可移動式立式加熱器具除外)。測定量標準規定了在規定運行工況下測定被測器具在指定頻率范圍內(通常為125Hz~8kHz的倍頻帶)的空氣噪聲聲功率級LW的方法。聲功率級以dB為單位,基準量為1pW。優先采用的噪聲發射量為A計權聲功率級LWA。1范圍和測定量測量方法標準中提供了兩種基本的測量方法,即直接法和比較法。直接法適用于在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和專用混響室中測量。比較法則通過將測試室中聲源產生的聲壓級與已知聲功率輸出的已校準標準聲源產生的聲壓級進行比較來測定聲功率級。測量不確定度根據標準測得的聲功率級的再現性標準偏差的估計值已在相關標準中給出。對于同一器具的不同測量,若測量結果不一致但仍在預定的標準偏差之內,則可采用更精密的測量方法進行驗證。1范圍和測定量“021.1范圍適用對象GB/T4214.1-2017標準適用于由電網供電或電池供電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包括它們的附件和部件。這些電器包括但不限于洗衣機、冰箱、空調、吸塵器等。使用環境標準中的通用要求適用于在家庭環境或類似家庭環境的條件下使用的電器,如小旅館、咖啡廳、茶室、酒店、理發店、洗衣店等。但不適用于專為工業或專業目的而設計的器具、設備或機器,也不適用于作為建筑物整體結構一部分的器具,如集中供熱的燃油鍋爐等。1.范圍測量范圍標準規定了在規定運行工況下測定被測器具在指定頻率范圍內(通常為125Hz~8kHz的倍頻帶)的空氣噪聲聲功率級的工程級測量方法。這些測量旨在評估電器在正常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噪聲水平。排除范圍標準不適用于戶外使用的器具,也不包括用于精密級噪聲測量的方法,如GB/T6881.1-2002和GB/T6882-2008中所述的方法。然而,如果測試環境與儀器滿足要求,這些方法同樣可以適用。1.范圍031.2測定量1.測定量測定范圍GB/T4214.1-2017標準適用于由電網供電或電池供電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包括它們的附件和部件。類似用途可理解為在與家庭環境類似的條件下使用,如小旅館、咖啡廳、茶室等。但不適用于專為工業或專業目的設計的器具、作為建筑物整體結構一部分的器具(如家用風扇、灶具除外),以及戶外使用的器具。測定量定義標準中規定了在規定運行工況下測定被測器具在指定頻率范圍內(通常為125Hz~8kHz的倍頻帶)的空氣噪聲聲功率級LW(以dB為單位,基準量1pW)的工程級測量方法。優先采用的噪聲發射量為A計權聲功率級LWA,以dB為單位(基準量1pW)。測量方法標準中提供了兩種基本測量方法,即直接法與比較法。直接法適用于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和專用混響室環境,通過測量表面上的時間平均聲壓級和測量表面面積(或混響時間和測試室容積)來計算聲功率級。比較法則通過將測試室中聲源產生的聲壓級與已知聲功率輸出的標準聲源產生的聲壓級進行比較來測定聲功率級。測量不確定度根據標準測得的聲功率級的再現性標準偏差的估計值已在相關標準中給出,但具體值可能因器具類型而異。若測量結果不一致,但仍在預定的標準偏差之內,則可能需要采用更精密的測量方法進行驗證。1.測定量041.3測量不確定度052規范性引用文件2規范性引用文件GB/T3767-1996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場的工程法。該文件詳細規定了在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場中,通過聲壓級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的方法,為GB/T4214.1-2017提供了重要的聲學測量基礎。GB/T6881.2-2002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混響室精密法。該文件介紹了在混響室中使用聲壓級精確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的方法,為GB/T4214.1-2017中的直接法和比較法提供了技術支持。GB/T6881.3-2002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混響室法。該文件進一步補充了混響室法在噪聲源聲功率級測定中的應用細節,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GB/T3785.1-2010:電聲學聲級計第1部分:規范。該文件規定了聲級計的性能要求、測試方法和校準程序,為GB/T4214.1-2017中聲學測量儀器的選擇和校準提供了依據。GB/T4129-2003:聲學校準用標準聲源。該文件詳細描述了校準用標準聲源的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確保在噪聲測試中使用的標準聲源具有可追溯性和準確性。這些規范性引用文件共同構成了GB/T4214.1-2017的技術基礎,確保了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噪聲測試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在測試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這些文件的規定,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2規范性引用文件063術語和定義3.1聲壓級單位分貝(dB)。重要性聲壓級是評估電器噪聲水平的基礎指標,直接反映了聲音對人體聽覺系統的影響程度。定義聲壓級是衡量聲音強弱的一個物理量,表示聲音壓力與參考聲壓之比的常用對數乘以20。030201聲功率級是指聲源在單位時間內輻射聲能的量度,是描述聲源特性的重要參數。定義分貝(dB,以皮瓦為基準)。單位在電器噪聲測試中,聲功率級用于評估電器設備在正常運行狀態下向周圍環境輻射的總噪聲能量。應用3.2聲功率級定義背景噪聲會干擾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測試過程中需要采取措施降低背景噪聲水平。影響控制通過選擇低噪聲的測試環境、使用隔聲罩或消聲室等方法來控制背景噪聲。背景噪聲是指在測試環境中,除被測電器設備外所有聲源產生的噪聲總和。3.3背景噪聲01定義測試環境是指進行電器噪聲測試時所處的聲學環境,包括測試室的尺寸、形狀、吸聲材料、背景噪聲等因素。3.4測試環境02要求測試環境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03類型常見的測試環境包括半消聲室、全消聲室等,這些環境具有較低的背景噪聲和良好的聲學特性。包括聲級計、預放大器、高頻分析儀等,用于測量和記錄電器設備產生的噪聲信號。類型測量儀器在使用前需要進行校準,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校準根據測試需求和標準規定選擇合適的測量儀器和配置。選擇3.5測量儀器074測量方法與聲學環境使用聲級計在規定的測量距離和位置上進行聲壓級測量,記錄最大值和最小值。聲壓級測量4.1測量方法通過測量聲源在自由場中的聲功率級,計算出聲功率級,以評估噪聲源的強度。聲功率級測量對噪聲進行頻譜分析,了解噪聲的頻率成分和分布情況,有助于進一步分析噪聲來源和特性。頻譜分析測量應在無反射、無干擾、無背景噪聲的環境下進行,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測量環境要求測量距離和位置應符合標準規定,以確保測量結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測量距離與位置對于無法完全滿足測量環境要求的情況,應進行環境修正,以減小環境對測量結果的影響。環境修正4.2聲學環境010203084.1概述4.1概述標準背景GB/T4214.1-2017《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噪聲測試方法通用要求》是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一項國家標準,旨在規范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噪聲的測試方法,保障消費者的生活質量和權益。該標準于2017年12月29日發布,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替代了原有的GB/T4214.1-2000標準。適用范圍該標準適用于由電網供電或電池供電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包括它們的附件和部件。類似用途可理解為在與家庭環境類似的條件下使用,如在小旅館、咖啡廳、茶室、酒店、理發店、洗衣店等。但專為工業或專業目的而設計的器具、設備或機器,以及作為建筑物或安裝在建筑物上的設施的整體結構的一部分的器具(如集中供熱的燃油鍋爐、用于給排水系統的水泵等)不在此標準范圍內。測試目的通過標準化的測試方法,評估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在正常運行狀態下產生的噪聲水平,確保產品噪聲符合相關標準和規定,減少噪聲污染對消費者生活的影響。4.1概述4.1概述測試方法標準中提供了兩種基本的測試方法,即直接法和比較法。直接法適用于在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和專用混響室中進行測試,通過測量表面上的時間平均聲壓級和測量表面面積(或在專用混響室中測量平均聲壓級、混響時間和測試室容積)來計算聲功率級。比較法則通過將測試室中聲源產生的聲壓級與已知聲功率輸出的已校準標準聲源產生的聲壓級進行比較來測定聲功率級。兩種方法可以通用互換,具體選擇取決于測試環境和條件。測試內容標準規定了測試環境的一般要求和合格性判定準則,包括測試室的噪聲水平、溫度、濕度等因素。同時,還詳細描述了測試儀器的校準要求、測試步驟、數據處理和結果評估方法。測試過程中,需要記錄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噪聲數據,并進行統計分析,以確定產品是否符合噪聲標準。094.2直接法適用環境直接法適用于符合特定標準的測試環境,包括在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和專用混響室。這些環境需滿足GB/T3767-1996和GB/T6881.3-2002的要求,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4.2直接法測試步驟:4.2直接法在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中,需測量表面上的時間平均聲壓級和測量表面面積,通過計算得出聲功率級。在專用混響室中,則需測量平均聲壓級、混響時間和測試室容積,同樣通過計算得出聲功率級。結果表示直接法所得結果以A計權聲功率級(LWA)表示,單位為dB,基準量為1pW。這一結果直接反映了被測電器在指定頻率范圍內的空氣噪聲水平。4.2直接法注意事項:測試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在使用直接法時,需確保測試環境符合標準要求,避免背景噪聲對測試結果產生干擾。對于不同類型的電器,可能需要根據其特性調整測試參數和方法,以獲得更準確的測試結果。4.2直接法104.3比較法定義與原理比較法是一種通過對比被測電器與已知聲功率輸出的標準聲源在同一測試環境中產生的聲壓級,從而間接測定被測電器聲功率級的方法。該方法利用標準聲源作為參考,通過測量兩者聲壓級的差異,結合測試環境的聲學特性,計算出被測電器的聲功率級。4.3比較法4.3比較法010203測試步驟:準備階段:確保測試環境符合標準要求,如背景噪聲、溫度、濕度等條件達標。同時,準備好標準聲源、聲級計、預放大器等測試儀器,并進行校準。放置聲源:將標準聲源和被測電器分別放置在測試環境中,確保兩者處于相同的聲學條件下。測量聲壓級使用聲級計分別測量標準聲源和被測電器在測試環境中產生的聲壓級,并記錄數據。計算聲功率級4.3比較法根據測量得到的聲壓級數據,結合測試環境的聲學特性(如混響時間、測試室容積等),利用比較法的計算公式,計算出被測電器的聲功率級。01024.3比較法優勢與局限性:優勢:比較法能夠較為準確地測定被測電器的聲功率級,尤其適用于測試環境較為復雜或難以直接測量聲功率級的情況。此外,該方法還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可以根據實際測試條件進行調整和優化。局限性:比較法需要依賴標準聲源作為參考,因此標準聲源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對測試結果具有重要影響。同時,測試環境的聲學特性也會對測試結果產生一定影響,需要嚴格控制測試條件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應用實例:在實際應用中,比較法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噪聲測試中。例如,在測試洗衣機的噪聲時,可以采用比較法來測定洗衣機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聲功率級,以評估其噪聲性能是否符合相關標準要求。114.4聲學環境4.1測試環境的一般要求聲學環境類型測試環境可以是符合GB/T3767要求的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也可以是符合GB/T6881.3要求的專用混響室。環境條件測試過程中應避免對傳聲器有不利影響的環境條件,如強電場、強磁場、風、被測設備排氣體的沖擊以及極端溫度等。背景噪聲控制測試環境的背景噪聲應盡可能低,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通常要求測試器具聲壓級與背景噪聲在每個傳聲器位置的平均值之差至少為6dB,最好大于15dB。030201在測試區域內,聲場應盡可能均勻,以確保不同測點間的測試結果具有可比性。聲場均勻性在專用混響室中,混響時間應符合相關標準規定,以保證聲功率級計算的準確性?;祉憰r間在近似自由場中,反射面的聲學特性應滿足標準要求,以減少聲波的反射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反射面特性4.2測試環境的合格性判定準則噪聲水平監測測試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應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避免環境因素對測試結果的影響。溫濕度控制其他條件調整根據測試需要,可能還需要對測試環境的其他條件進行調整,如光照強度、電磁干擾等。在測試開始前和測試過程中,應定期監測測試室的噪聲水平,確保背景噪聲滿足要求。4.3環境條件的監測與調整背景噪聲過高當背景噪聲過高無法滿足要求時,可采用噪聲消除技術或選擇其他測試環境進行測試。非標準環境測試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能需要在非標準環境進行測試。此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測試方案,并對測試結果進行必要的修正。4.4特殊情況處理125測量儀器5測量儀器聲學測量儀器聲學測量儀器是噪聲測試的核心設備,需滿足GB/T6881.2、GB/T6881.3及GB/T3767中對儀器系統及其校準的要求。這些儀器應能準確測量聲壓級,并符合GB/T3785.1中對1型儀器的要求。標準聲源(RSS)標準聲源用于比較法測試中,作為已知聲功率輸出的參考聲源。其應符合GB/T4129的要求,并需每年進行校準,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輔助測量儀器在噪聲測試過程中,還可能需要使用到溫度、濕度、電壓等輔助測量儀器。這些儀器應具有較高的測量準確度,如溫度測量儀器準確度為±1℃,相對濕度測量儀器絕對準確度為±5%,電壓表準確度為0.5級等。傳聲器是捕獲聲信號的關鍵設備,其性能直接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在測試過程中,應根據測試環境選擇合適的傳聲器,并避免不利環境條件(如強電場、強磁場、風等)對傳聲器的影響。傳聲器的取向應與其校準時聲波入射角的方向一致。傳聲器所有測量儀器在使用前均需進行校準,以確保其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在測試過程中,還應定期對儀器進行驗證,以檢查其性能是否發生變化。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儀器,應及時進行修理或更換。校準與驗證5測量儀器135.1聲學測量儀器5.1聲學測量儀器標準聲源(RSS)標準聲源應符合GB/T4129-2003的要求,并需每年進行校準,以保證其聲功率輸出的準確性。標準聲源在噪聲測試中用于校準和驗證測量系統。溫度與濕度測量儀器測試過程中,需使用準確度為±1℃的儀器測量溫度,以及絕對準確度為±5%的儀器測量相對濕度。這些環境參數的準確測量對于確保測試結果的可靠性至關重要。儀器系統要求聲學測量儀器系統應符合GB/T6881.2-2002、GB/T6881.3-2002與GB/T3767-1996中對儀器系統的校準要求。特別地,儀器系統需滿足GB/T3785.1-2010中對1型儀器的要求,以確保其精度和穩定性。0302015.1聲學測量儀器電壓與轉速測量儀器對于由電網供電的器具,其電纜或電源線插頭的電壓需用準確度為0.5級的電壓表測量;由電池供電的器具,其電池電極的電壓同樣需用準確度為0.5級的電壓表測量。此外,如有必要,發動機、附件等設備的轉速需用準確度為±1%的轉速表測量。這些測量有助于了解器具在不同電壓和轉速下的噪聲特性。傳聲器與前置放大器傳聲器及其前置放大器需符合相關標準對聲學測量儀器的要求,以確保能夠準確捕捉和放大噪聲信號。傳聲器的選擇和放置位置對測試結果有顯著影響,因此需根據測試環境和器具特性進行合理選擇。校準與驗證在測試前,需對所有聲學測量儀器進行校準和驗證,以確保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并滿足測試精度要求。校準和驗證過程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執行,并記錄相關數據和結果以備查。145.2測量環境條件的儀器用于測量聲壓級,需符合GB/T3785.1-2010中對1型儀器的要求,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聲級計與聲級計配合使用,用于放大微弱的聲信號,提高測量靈敏度,特別是在低噪聲環境下。預放大器用于分析聲信號的頻譜特性,幫助識別不同頻率成分的噪聲來源,為噪聲控制提供依據。高頻分析儀5.1聲學測量儀器溫濕度計在需要時測量測試室內的風速,確保無強風干擾聲信號的測量。風速儀電磁場強度計用于檢測測試環境中的電磁場強度,避免電磁干擾對聲學測量儀器的影響。用于測量測試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確保測試條件符合標準要求,避免環境因素對測試結果的影響。5.2環境參數測量儀器定期對聲級計等測量儀器進行校準,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校準器用于固定聲級計和麥克風,確保測量位置穩定,減少人為誤差。三腳架和麥克風支架在必要時使用,以減少外界噪聲對測試環境的干擾,提高測試精度。隔音罩或隔音室5.3輔助設備定期校準按照儀器說明書和相關標準的要求,定期對測量儀器進行校準,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日常維護保持測量儀器的清潔和干燥,避免損壞和腐蝕,延長儀器使用壽命。記錄與追溯詳細記錄每次校準和維護的情況,包括校準日期、校準結果、維護內容等,以便追溯和驗證測量結果的可靠性。5.4儀器校準與維護155.3測量運行條件的儀器聲級計用于測量聲壓級,需符合GB/T3785.1-2010中對1型儀器的要求,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預放大器在聲級計無法直接測量微弱聲音時,預放大器用于放大聲信號,提高測量靈敏度。高頻分析儀用于分析聲信號的頻譜特性,幫助識別不同頻率下的噪聲成分。5.1聲學測量儀器5.2環境參數測量儀器溫濕度計測量測試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確保測試條件符合標準要求,避免環境因素對測試結果的影響。電壓表轉速表用于測量由電網供電的電器設備的電壓,確保設備在額定電壓下運行,減少電壓波動對噪聲測試的影響。對于包含旋轉部件的電器設備,轉速表用于測量旋轉部件的轉速,確保設備在指定轉速下運行,以便準確評估噪聲水平。隔聲罩對于噪聲較大的電器設備,隔聲罩用于隔離噪聲源,保護測試人員和測試設備免受噪聲干擾。標準聲源用于校準聲級計和驗證測試環境的聲學特性,確保測量系統的準確性和穩定性。消聲器在測試過程中,用于減少背景噪聲對測試結果的影響,提高測試的準確性。5.3其他輔助設備166被測器具的運行與定位正常工況運行根據標準要求,可能需要對被測器具在不同特定工況下進行噪聲測試,如冷卻狀態、加熱狀態、最大負載狀態等。特定工況測試穩定運行在測試前,應確保被測器具已穩定運行一段時間,以達到熱平衡狀態,避免啟動過程中的瞬態噪聲影響測試結果。被測器具應在規定的正常工況下運行,以模擬日常使用中的噪聲產生情況。6.1運行狀態標準位置被測器具應按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書中的標準位置進行安裝和定位,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6.2定位與安裝輔助裝置對于需要輔助裝置(如電纜、水管等)運行的被測器具,應確保這些輔助裝置不會向測試環境輻射額外的聲能或改變被測器具的聲能輸出。避免干擾被測器具應放置在測試室中心位置或指定測試區域,遠離墻壁、地面和其他可能產生反射或干擾的物體,以減少測試誤差。被測器具應裝配制造商隨機配備的具有設計用途與功能的附件、配件等,以模擬實際使用場景。隨機配件對于非必要附件,如可拆卸的托盤、濾網等,在測試過程中可根據標準要求選擇是否安裝。非必要附件對于可能影響噪聲測試的附件,應在測試前進行評估,并在測試報告中明確說明其影響。附件影響評估6.3附件與配件溫度與濕度測試環境應保持在規定的溫度和濕度范圍內,以確保被測器具在穩定的環境條件下運行。電磁干擾應避免電磁干擾對測試儀器和被測器具的影響,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其他環境因素如風、振動等可能影響測試結果的環境因素,應在測試前進行充分評估并采取相應措施予以消除或減小其影響。6.4環境適應性176.1器具的裝配與預處理輔助裝置處理:注意確保器具運行所必需的輔助裝置(如電纜管或電纜、供水或排水管道、排氣管等)不得向測試環境輻射大量的聲能或改變器具的聲能輸出。這些輔助裝置應妥善安裝并固定,以避免對測試結果產生干擾。預處理:在噪聲測量之前,按設計用途裝配好的器具應經過足夠長時間的運行,以預防某些部件因磨合不足而產生的異常噪聲。預處理時間應根據器具類型和制造商建議確定,確保器具在測試前達到穩定狀態。環境適應性:對于某些可能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的器具(如溫度敏感型器具),還應在測試前進行環境適應性處理,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這包括將器具置于特定溫度、濕度等條件下進行一定時間的穩定處理。器具裝配:被測器具應裝配制造商隨機配備的具有設計用途與功能的附件、配件等。確保所有部件齊全且安裝正確,以模擬實際使用狀態。6.1器具的裝配與預處理186.2電、水或燃氣的供應在符合特定聲學環境(如近似自由場或專用混響室)的條件下,直接測量電器表面的時間平均聲壓級,并通過計算得出聲功率級。此方法適用于能夠創造或接近理想聲學環境的測試室。直接法利用已知聲功率輸出的標準聲源,在同一測試環境中與被測電器進行比較測試,通過比較兩者的聲壓級來間接確定被測電器的聲功率級。此方法適用于難以直接測量聲功率級的復雜情況。比較法6.1測試方法概述背景噪聲控制測試環境的背景噪聲應足夠低,以確保被測電器的噪聲信號能夠清晰識別。通常要求被測電器聲壓級與背景噪聲在每個傳聲器位置的平均值之差至少為6dB,最好大于15dB。溫度與濕度測試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應保持在一定范圍內,以模擬家用電器的正常使用條件。具體數值根據測試標準確定,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電磁干擾測試環境中應避免強電場或強磁場等電磁干擾源,以防止對測試儀器和被測電器產生不利影響。6.2聲學環境要求聲學測量儀器包括聲級計、預放大器、高頻分析儀等,應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對測量精度的要求。儀器系統應定期進行校準,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標準聲源用于比較法測試的標準聲源應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并每年進行校準。標準聲源的聲功率輸出應穩定可靠,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6.3測量儀器與校準將需要測試的電器設備放入測試室,并按照使用方法進行設置。確保電器設備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并符合測試標準的要求。樣品準備在測試前對測量儀器進行校準,確保儀器系統正常運行并符合測量精度要求。儀器校準在測試環境中進行試驗前,先測量測試室的背景噪聲水平并記錄下來。背景噪聲測量6.4測試步驟與注意事項按照測試標準的要求啟動被測電器設備并記錄噪聲數值。根據需要可對電器設備進行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噪聲測試(如冷卻狀態、加熱狀態、運行狀態等)。噪聲測試對測試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根據相關標準要求進行評估。如測試結果不符合標準要求,則需對電器設備進行調整或更換以確保產品質量。數據處理與分析6.4測試步驟與注意事項196.3環境條件噪聲水平測試室的背景噪聲應足夠低,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通常,背景噪聲與待測電器噪聲聲壓級之差至少應為6dB,最好大于15dB。聲學環境測試室應設計為近似自由場或專用混響室,以符合GB/T3767-1996和GB/T6881.3-2002的要求。在近似自由場中,反射面對聲波的影響應最小化;在專用混響室中,應確?;祉憰r間和測試室容積滿足標準規定。6.1測試室要求溫度測試期間,測試室的溫度應保持穩定,通??刂圃谝欢ǚ秶鷥龋ㄈ?0°C±5°C),以避免溫度波動對測試結果的影響。濕度相對濕度也應控制在適宜范圍內(如50%RH±10%RH),以防止濕度變化對電器性能和噪聲特性的潛在影響。6.2溫度與濕度控制光照與清潔測試室應保持良好的光照條件,便于觀察和操作;同時,測試室內應保持清潔,避免灰塵和其他雜物對測試過程產生干擾。電磁干擾測試室應遠離強電場或強磁場源,以減少電磁干擾對聲學測量儀器的影響。氣流與振動測試室內應避免有明顯的氣流和振動,這些因素可能干擾聲波的傳播和接收,從而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6.3其他環境條件206.4測試期間器具的加載與運行010203器具應按照制造商的使用說明書進行加載,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加載物應與器具的實際使用條件相符,避免對測試結果產生不良影響。加載過程中應注意安全,避免對測試人員或設備造成傷害。6.4.1加載要求器具應在正常工作狀態下進行測試,確保其性能穩定。測試期間應保證器具的電源電壓和頻率符合規定要求,避免對測試結果產生影響。器具的運行時間應符合制造商的使用說明書或相關標準要求,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6.4.2運行要求010203對于具有多種運行模式的器具,應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模式進行測試。6.4.3特殊情況處理對于具有定時功能的器具,應在測試前將定時功能關閉或設置為最長運行時間。對于具有自動關機功能的器具,應在測試前將自動關機功能關閉或設置為不觸發狀態。216.5器具的定位和安裝定位要求:被測器具應放置在測試環境中心位置,確保聲源輻射均勻,避免邊界效應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同時,器具應穩固安裝,避免在測試過程中產生振動或移動,影響聲壓級的測量準確性。環境適應性:在定位安裝過程中,需考慮測試環境對器具的影響。例如,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應符合器具的正常工作條件,避免因環境因素導致的性能變化影響噪聲測試結果。安全規范:在整個定位和安裝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安全規范,確保測試人員的人身安全。對于可能產生高溫、高壓或有害氣體的器具,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確保測試過程的安全可控。安裝條件:根據器具類型和使用說明,確保所有必要的附件和配件均已正確安裝。對于需要外部電源或氣源的器具,應確保連接穩定,避免電源波動或氣源不足對測試結果產生干擾。6.5器具的定位和安裝227聲壓級的測量測量環境要求聲學環境測量應在符合GB/T3767-1996要求的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中進行,或在符合GB/T6881.3-2002要求的專用混響室內進行。環境條件測量時應避免強電場、強磁場、風、被測設備排氣沖擊等不利環境因素的影響,確保傳聲器位置的選擇合理,以減少誤差。背景噪聲控制測量環境應確保背景噪聲足夠低,以避免對測量結果產生顯著影響。通常要求測量位置的背景噪聲與待測電器聲壓級之差至少為6dB,最好大于15dB。030201聲學測量儀器應使用符合GB/T3785.1-2010要求的1型聲級計,并配備預放大器、高頻分析儀等必要設備。儀器系統需定期校準,確保測量精度。標準聲源用于校準和驗證測量系統的標準聲源應符合GB/T4129-2003的要求,并每年進行校準。測量儀器與校準儀器校準在測量前,需將聲級計等測量儀器校準至標準模式,確保儀器正常運行。背景噪聲測量在放置待測電器前,先測量并記錄測試環境的背景噪聲水平。電器放置與啟動將待測電器按照正常使用方式放置在測試環境中,并啟動至指定工作狀態。聲壓級測量在電器穩定工作后,使用聲級計在指定位置測量聲壓級。測量時應遵循標準規定的測點布置和測量時間。數據記錄與處理記錄測量數據,并根據需要進行統計分析。根據GB/T4214.1-2017的要求,對背景噪聲進行修正,計算得到最終的聲壓級結果。測量步驟0102030405測點位置的選擇應確保能夠代表電器的整體噪聲水平,避免局部噪聲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測量位置的選擇對于重要測量或存在疑問的測量結果,應進行重復測量以驗證數據的可靠性。重復測量在測量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各種誤差來源,如儀器誤差、環境誤差、操作誤差等,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誤差控制注意事項237.1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中的傳聲器的布置、測量表面以及標準聲源(RSS)的位置7.1.1傳聲器的布置傳聲器位置在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場中,傳聲器應布置在距離反射面一定高度處,以避免反射聲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傳聲器數量傳聲器方向根據測量需要,可選擇單個或多個傳聲器進行測量。傳聲器應指向被測聲源,以確保測量的準確性。應選擇平整、光滑、無吸聲材料的表面作為測量表面,以避免對測量結果產生影響。測量表面選擇測量表面的尺寸應足夠大,以包含被測聲源和傳聲器,同時避免邊緣效應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測量表面尺寸7.1.2測量表面RSS位置選擇RSS應放置在距離被測聲源一定距離處,以避免被測聲源對RSS的影響。RSS方向RSS應指向被測聲源,以確保測量的準確性。RSS校準在使用RSS進行測量前,應對其進行校準,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7.1.3標準聲源(RSS)的位置247.2剛性壁面測試室的傳聲器的布置和標準聲源(RSS)的位置在測試室內,傳聲器應布置在距離被測電器1m處,且與被測電器的中心線在同一水平面上。傳聲器位置根據測試需要,可布置多個傳聲器,以獲取不同位置的噪聲數據。傳聲器數量傳聲器應指向被測電器的噪聲源方向,以確保準確測量噪聲。傳聲器方向7.2.1傳聲器的布置010203RSS位置RSS應指向被測電器的噪聲源方向,以確保RSS與被測電器的聲場方向一致。RSS方向RSS校準在使用RSS進行噪聲測試前,應對RSS進行校準,以確保其聲壓級準確可靠。在測試室內,RSS應布置在距離被測電器一定距離的位置,以確保RSS的聲場與被測電器的聲場相互獨立。7.2.2標準聲源(RSS)的位置257.3專用混響室中傳聲器的布置和標準聲源(RSS)的位置傳聲器的布置傳聲器位置傳聲器應布置在測試樣品周圍,以確保能夠全面、準確地測量噪聲。根據測試需要,可選擇單個或多個傳聲器進行測量。傳聲器數量在測試前應對傳聲器進行校準,確保其靈敏度和頻率響應符合標準要求。傳聲器校準RSS應放置在測試樣品附近,以便在測試過程中產生穩定的噪聲信號。RSS位置在測試前應對RSS進行校準,確保其輸出聲壓級和頻率響應符合標準要求。RSS校準在使用RSS時,應注意避免其受到外界干擾,如電磁干擾、機械振動等,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RSS使用注意事項標準聲源(RSS)的位置267.4測量7.1測量方法與聲學環境聲學環境測試環境需滿足一定的聲學條件,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對于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需符合GB/T3767的要求;對于專用混響室,則需符合GB/T6881.3的要求。此外,背景噪聲水平也是影響測量結果的重要因素,需確保測器具聲壓級與背景噪聲在每個傳聲器位置的平均值之差至少為6dB,最好大于15dB。測量方法GB/T4214.1-2017標準中規定了兩種基本的測量方法,即直接法和比較法。直接法適用于在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和專用混響室中進行測量,通過測量表面上的時間平均聲壓級和測量表面面積(或混響時間和測試室容積)來計算聲功率級。比較法則通過將測試室中聲源產生的聲壓級與已知聲功率輸出的標準聲源產生的聲壓級進行比較來測定聲功率級。7.2測量儀器與校準校準要求標準聲源(RSS)需符合GB/T4129的要求,并每年校準一次。其他測量儀器如溫度計、濕度計、電壓表等也需按照相應標準進行校準。測量儀器進行噪聲測量時,需使用符合標準的聲學測量儀器,如聲級計、預放大器、高頻分析儀等。儀器系統應符合GB/T3785.1對1型儀器的要求,并定期進行校準以確保測量精度。測量前需將測試儀器校準到標準模式,并測量測試室的背景噪聲水平。然后按照使用說明啟動待測電器設備,并記錄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噪聲數據。測量過程中需確保測試環境穩定,避免外界干擾。測量步驟在測量過程中需注意傳聲器的位置和方向,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同時需關注環境條件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如強電場、強磁場、風等不利因素需通過選擇合適的傳聲器及位置加以避免。注意事項7.3測量步驟與注意事項數據處理測量完成后需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包括計算各測點的平均聲壓級和聲功率級等。數據處理過程中需遵循標準中的計算方法和公式。結果評估根據處理后的數據對測試結果進行評估,確定待測電器設備的噪聲水平是否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如不符合標準則需對設備進行調整或更換以滿足要求。同時需將測試結果記錄在案以備后續參考和分析。7.4數據處理與結果評估278聲壓級和聲功率級的計算聲壓級(SPL)以分貝(dB)為單位,表示聲音壓力與參考聲壓的比值;聲功率級(LW)則描述聲源在單位時間內輻射的總聲能量,同樣以dB為單位,基準量為1pW。定義與單位通過測量聲壓級和聲功率級,評估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在不同運行工況下的噪聲水平,確保產品符合相關噪聲標準。測量目的8.1一般要求重要性背景噪聲對測量結果有顯著影響,需進行修正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修正方法根據GB/T4214.1-2017標準,當測得的器具聲壓級與背景噪聲在每個傳聲器位置的平均值之差小于6dB時,需采用特定的修正公式或方法進行調整。8.2背景噪聲級的修正8.3測試環境的修正修正系數根據測試環境的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修正系數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以確保測試結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環境要求測試環境需滿足一定的聲學條件,如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或專用混響室,以減少環境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測點布置根據被測電器的類型和測試要求,在測試環境中合理布置測點,確保能夠全面反映電器的噪聲輻射特性。計算方法對各測點測得的聲壓級進行平均處理,得到平均聲壓級,作為評估電器噪聲水平的重要依據。8.4各測點平均聲壓級的計算比較法原理通過比較被測電器與已知聲功率輸出的標準聲源在同一測試環境中產生的聲壓級,間接計算被測電器的聲功率級。計算步驟8.5用比較法時聲功率級的計算首先測量標準聲源的聲壓級,然后測量被測電器的聲壓級,根據兩者之間的比值和已知的標準聲源聲功率級,計算出被測電器的聲功率級。0102288.1一般要求測試環境應滿足標準要求測試應在無反射聲、無背景噪聲的環境下進行,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測試環境溫濕度控制測試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應控制在標準規定的范圍內,避免環境因素對測試結果的影響。8.1.1測試環境測試設備精度要求測試設備應符合標準要求,具有足夠的精度和穩定性,確保測試結果的可靠性。測試設備校準測試設備應定期進行校準,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8.1.2測試設備測試樣品應具有代表性,能夠反映同類型產品的噪聲特性。測試樣品選擇測試樣品應按照標準要求進行準備,包括清潔、安裝、調試等步驟,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測試樣品準備8.1.3測試樣品8.1.4測試方法測試步驟執行測試步驟應按照標準要求進行,包括測試前的準備、測試過程中的操作、測試后的數據處理等步驟,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測試方法選擇測試方法應符合標準要求,根據產品特性和測試目的選擇合適的測試方法。298.2背景噪聲級的修正背景噪聲定義背景噪聲是指在測試環境中,除被測電器設備外,所有其他聲源產生的噪聲總和。它可能來源于測試室外的交通、機械運轉、人員活動等。修正必要性背景噪聲的存在會干擾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進行噪聲測試時,必須對背景噪聲進行修正,以確保測試結果的可靠性。8.2背景噪聲級的修正計算修正值:根據背景噪聲水平和被測電器設備的噪聲水平,采用適當的數學方法計算修正值。修正值的大小取決于背景噪聲與被測電器設備噪聲的相對強度。修正方法:測量背景噪聲:在測試開始前,首先測量并記錄測試環境的背景噪聲水平。這通常需要在被測電器設備未啟動的情況下進行。8.2背景噪聲級的修正010203應用修正值將計算得到的修正值應用于被測電器設備的噪聲測試結果中,以得到修正后的噪聲水平。8.2背景噪聲級的修正注意事項: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背景噪聲過大,可能需要對測試環境進行改進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降低背景噪聲水平,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修正方法的選擇應基于測試標準和實際情況,確保修正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進行背景噪聲修正時,應確保測試環境穩定,避免在測試過程中背景噪聲發生顯著變化。8.2背景噪聲級的修正01020304308.3測試環境的修正背景噪聲測量在測試前,應對測試環境的背景噪聲進行測量,并記錄測量結果。背景噪聲修正方法若背景噪聲超過規定限值,應采取相應措施進行修正,如使用低噪聲設備、增加隔音設施等。8.3.1背景噪聲修正在測試過程中,應對測試環境的溫度進行測量,并記錄測量結果。環境溫度測量若環境溫度超出規定范圍,應對測試結果進行修正,以反映實際使用條件下的噪聲水平。環境溫度修正方法8.3.2環境溫度修正8.3.3其他環境因素修正濕度影響測試環境的濕度變化也可能對噪聲測試結果產生影響,應采取措施進行修正,如使用恒濕設備等。氣壓影響測試環境的氣壓變化可能對噪聲測試結果產生影響,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正。318.4各測點平均聲壓級的計算算術平均法將各測點的聲壓級相加后除以測點數量,得到平均聲壓級。能量平均法8.4.1計算方法將各測點的聲壓級平方后相加,再開方后除以測點數量的平方根,得到平均聲壓級。0102應確保測點分布均勻,覆蓋整個測試區域,避免遺漏或重復。測點選擇測量時應確保環境安靜,避免外界噪聲干擾測試結果。測量環境應使用符合標準要求的測量儀器,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測量儀器8.4.2注意事項010203數據記錄應詳細記錄每個測點的聲壓級數據,以便后續分析和處理。數據修正對于異常情況或誤差較大的數據,應進行修正或剔除,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8.4.3數據處理平均值表示最終的平均聲壓級應以算術平均值或能量平均值表示,具體選擇哪種方法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結果分析應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和比較,評估家用電器的噪聲水平是否符合標準要求。8.4.4結果表示328.5用比較法時聲功率級的計算VS通過比較待測電器與已知聲功率級的標準聲源在相同條件下的聲壓級,計算待測電器的聲功率級。計算公式L<sub>W</sub>=L<sub>p</sub>+10log(S/S<sub>0</sub>)-K<sub>1</sub>-K<sub>2</sub>,其中L<sub>W</sub>為聲功率級,L<sub>p</sub>為聲壓級,S為測量表面積,S<sub>0</sub>為基準面積,K<sub>1</sub>為環境修正量,K<sub>2</sub>為其他修正量。比較法原理8.5.1計算方法概述應在無回聲、無干擾的消聲室或半消聲室內進行,避免外界噪聲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測量環境聲級計應符合相關標準,且經過校準,確保其測量精度和準確性。測量設備待測電器應按照正常使用狀態進行安裝和調試,確保其工作狀態穩定。待測電器狀態8.5.2測量條件與要求010203頻率計權選擇應根據待測電器的噪聲特性選擇合適的頻率計權,如A計權、C計權等。測量距離與位置測量距離和位置應符合標準要求,避免因距離和位置不當導致的測量誤差。多次測量與數據處理應進行多次測量,并對測量結果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以提高測量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同時,應注意剔除異常值和不合理數據。8.5.3注意事項與常見問題338.6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中聲功率級的計算近似自由場中的聲功率級計算在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中,聲功率級可以通過測量聲壓級和相應的聲阻抗來計算。聲壓級測量使用聲級計或類似設備,在規定的測量條件下,測量聲源在近似自由場中產生的聲壓級。8.6.1計算方法8.6.2測量條件測量距離測量距離應符合標準規定,通常為1米或根據產品特性確定。測量環境測量應在無其他聲源干擾、無風、溫度穩定的室內環境中進行。聲阻抗是聲壓與質點振速之比,表示介質對聲波的阻礙作用。聲阻抗定義根據聲壓級和相應的聲阻抗率,可以計算出近似自由場中的聲阻抗。聲阻抗計算8.6.3聲阻抗計算測量精度測量過程中應確保測量設備的精度和準確性,避免誤差對結果的影響。環境影響8.6.4注意事項測量時應考慮環境因素對結果的影響,如溫度、濕度等,并進行相應的修正。0102348.7專用混響室中用直接法時A計權聲功率級的計算混響室法在專用混響室中,通過測量聲源在混響室內的平均聲壓級,計算得到A計權聲功率級。直接法在自由場或半自由場條件下,直接測量聲源的A計權聲功率級。8.7.1計算方法測量環境應在無反射、無干擾的專用混響室內進行測量。測量設備應使用符合標準要求的聲級計和功率放大器進行測量。8.7.2測量要求LWA=LpA+10log(S/S0)+ΔL8.7.3計算公式混響室法計算公式A計權聲功率級,單位dB;LWA混響室內平均A計權聲壓級,單位dB;LpA混響室表面積,單位m2;S基準表面積,取值為10m2;S0修正項,根據混響室的具體情況確定。ΔL8.7.3計算公式010203LpA測量點A計權聲壓級,單位dB;直接法計算公式LWA=LpA+10log(Q/Q0)LWAA計權聲功率級,單位dB;8.7.3計算公式Q聲源指向性因數,無量綱;Q08.7.3計算公式基準指向性因數,取值為1。0102010203測量前應對測量設備進行校準,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測量時應避免外界干擾,如人員走動、設備振動等。計算結果應進行修正,以消除混響室或測量環境的影響。8.7.4注意事項359記錄內容9記錄內容測試步驟測試前,待測電器設備需按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進行設置,并經過足夠時間的預熱或運行,以達到穩定狀態。測試過程中,需記錄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噪聲數據,如冷卻狀態、加熱狀態、運行狀態等。測試儀器校準所有聲學測量儀器,如聲級計、預放大器、高頻分析儀等,需按照相關標準(如GB/T3785.1-2010)進行校準,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測試環境準備測試環境需符合GB/T3767-1996或GB/T6881.3-2002的要求,確保測試室為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或專用混響室。測試前需測量并記錄背景噪聲水平,確保其與待測器具噪聲聲壓級之差至少為6dB,最好大于15dB。根據GB/T4214.1-2017的要求,對測試數據進行處理,包括背景噪聲修正、測試環境修正等。計算各測點的平均聲壓級和聲功率級,并與標準限值進行比較,評估待測器具的噪聲水平是否符合要求。數據處理與分析測試完成后,需編制詳細的測試報告,包括測試目的、測試環境、測試儀器、測試步驟、測試數據、數據處理方法、測試結果及結論等內容。測試報告應客觀、準確、全面地反映待測器具的噪聲水平。測試報告編制9記錄內容369.1常規數據用于測量噪聲聲壓級的儀器,應符合相關標準規定。聲級計用于濾除不需要的頻率成分,以便準確測量特定頻率范圍內的噪聲。濾波器模擬人耳對噪聲的響應,用于測量噪聲對人耳的影響。人工頭9.1.1噪聲測量儀器010203應選擇無反射、無回聲、無干擾的場地進行測量,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測量場地測量時背景噪聲應低于被測電器噪聲至少10dB,以避免背景噪聲對測量結果的影響。背景噪聲測量時環境溫度應在規定范圍內,以確保測量結果的可靠性。環境溫度9.1.2測量環境測量距離測量角度應符合標準規定,通常為電器正面或按照產品說明書要求。測量角度測量次數對于同一臺電器,應進行多次測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測量距離應符合標準規定,通常為1m或按照產品說明書要求。9.1.3測量方法數據記錄應詳細記錄每次測量的數據,包括測量時間、測量環境、測量儀器等。9.1.4數據處理數據處理對測量數據進行處理,包括計算平均值、標準差等統計量,以便對測量結果進行分析和比較。結果判定根據標準規定對測量結果進行判定,確定被測電器是否符合噪聲限值要求。379.2被測器具的描述9.2.1一般要求被測器具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無損壞或缺陷。01被測器具應按照制造商的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02被測器具應在規定的測試環境下進行測試。03010203被測器具的類型和規格應明確,如冰箱、洗衣機、空調等。被測器具的額定功率、額定電壓等參數應詳細記錄。被測器具的特殊功能或附件應予以說明,如智能控制、節能模式等。9.2.2器具類型及規格9.2.3噪聲源識別噪聲源對測試結果的影響應進行分析和評估。噪聲源的位置和特性應詳細描述,如旋轉速度、振動頻率等。被測器具的噪聲源應明確,如電機、風扇、壓縮機等。010203123被測器具應在測試前進行必要的清潔和維護。被測器具應在測試前進行預熱或預冷,以達到穩定工作狀態。被測器具的測試環境應滿足標準要求,如溫度、濕度、氣壓等。9.2.4測試前準備389.3測量方法背景噪聲控制測試環境應確保背景噪聲足夠低,以避免對測試結果產生顯著影響。通常,背景噪聲與待測電器噪聲的聲壓級之差應至少為6dB,最好大于15dB。01.9.1測量環境要求聲學環境測試應在符合GB/T3767-1996要求的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中進行,或在符合GB/T6881.3-2002要求的專用混響室中進行。02.環境條件測試期間,應控制測試環境的溫度、濕度等條件,確保測試結果的穩定性和可重復性。03.9.2測量儀器與校準標準聲源使用符合GB/T4129-2003要求的標準聲源進行校準和驗證,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校準要求在測試前,應對所有測量儀器進行校準,確保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并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聲學測量儀器使用符合GB/T3785.1-2010要求的1型聲級計,并配備必要的預放大器、高頻分析儀等輔助設備。樣品準備將待測電器按照正常使用狀態進行設置,并確保其處于穩定運行狀態。儀器設置將聲級計等測量儀器放置在預定位置,并根據測試要求調整測量參數。背景噪聲測量在待測電器運行前,先測量測試環境的背景噪聲水平,并記錄數據。噪聲測量啟動待測電器,待其穩定運行后,使用聲級計等測量儀器記錄其噪聲水平。根據需要,可在不同工作狀態下進行多次測量。數據處理根據測量數據計算待測電器的聲壓級和聲功率級等參數,并進行必要的修正和驗證。9.3測量步驟0102030405記錄詳細在測試過程中,應詳細記錄測試條件、測量數據、儀器校準情況等信息,以便后續分析和驗證。避免干擾在測試過程中,應避免其他聲源對測量結果的干擾,如關閉不必要的電器設備、保持測試環境的安靜等。重復測量為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可進行多次重復測量,并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9.4注意事項399.4聲學測試環境測試環境的背景噪聲應低于被測電器噪聲至少10dB(A),以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背景噪聲測試環境溫度應保持在規定范圍內,通常為20℃±5℃,避免溫度對測試結果的影響。環境溫度測試環境的濕度應適中,避免過高或過低影響測試結果。環境濕度9.4.1測試環境要求010203反射面測試距離應符合標準要求,通常為1m或按產品標準規定,保證測試結果的一致性。測試距離測試位置被測電器應放置在測試環境的中心位置,避免邊緣效應對測試結果的影響。測試環境應具備良好的反射面,如墻面、地面等,以減少聲音的吸收和散射。9.4.2測試環境布置聲學校準在測試前應對測試環境進行聲學校準,包括聲壓級校準和聲學環境校準,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設備校準測試設備應定期進行校準,包括聲級計、傳聲器等,以保證測試結果的可靠性。9.4.3測試環境校準409.5測試儀器9.5測試儀器預放大器在噪聲水平較低的情況下,預放大器用于放大聲級計接收到的信號,以提高測量的靈敏度。預放大器應與聲級計匹配,避免引入額外的噪聲。高頻分析儀用于分析噪聲信號的頻譜特性,幫助識別噪聲源和評估噪聲對特定頻率范圍的影響。高頻分析儀的精度和分辨率對測試結果有重要影響。聲級計用于測量空氣中的聲壓級,是噪聲測試中最基本的儀器。聲級計需符合GB/T3785.1-2010中對1型儀器的要求,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030201用于校準聲級計和驗證測試環境的準確性。標準聲源應符合GB/T4129-2003的要求,并每年進行校準,以確保其聲功率輸出的穩定性和一致性。標準聲源(RSS)包括溫度計、濕度計、電壓表等,用于監測測試環境的溫度、濕度和電源電壓等參數,確保測試條件符合標準要求。這些輔助設備應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和穩定性,以避免對測試結果產生不利影響。其他輔助設備9.5測試儀器419.6被測器具的裝配和預處理輔助裝置處理:注意確保器具運行所必需的輔助裝置(如電纜管或電纜、供水或排水管道、排氣管等)不得向測試環境輻射大量的聲能或改變器具的聲能輸出。這些輔助裝置應妥善安裝并固定,以避免對測試結果產生干擾。02預處理:在噪聲測量之前,被測器具應經過足夠長時間的運行,以預防某些部件因磨合不足而產生的異常噪聲。預處理時間應根據器具的具體類型和制造商的建議來確定,以確保器具在測試時處于穩定狀態。03環境適應性:被測器具應在測試前適應測試環境的溫度、濕度等條件,以避免因環境變化而引起的噪聲變化。測試環境的條件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04裝配要求:被測器具應裝配制造商隨機配備的具有設計用途與功能的附件、配件等。確保所有部件齊全且安裝正確,以模擬實際使用場景中的完整狀態。019.6被測器具的裝配和預處理429.7電源、水源等測試時使用的電源電壓應符合產品標準規定或銘牌上的標稱值。電源電壓測試時使用的電源頻率應符合產品標準規定或銘牌上的標稱值。電源頻率電源電壓和頻率應在規定范圍內保持穩定,以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電源穩定性9.7.1電源要求010203水流量要求對于需要使用水源進行測試的電器,應保證水源的水流量穩定,并在產品標準規定或銘牌上標稱值的范圍內。水質要求對于需要使用水源進行測試的電器,應使用符合產品標準規定或銘牌上標稱值的水質。水壓要求對于需要使用水源進行測試的電器,應保證水源的水壓穩定,并在產品標準規定或銘牌上標稱值的范圍內。9.7.2水源要求環境條件測試應在符合產品標準規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如溫度、濕度等。測試設備9.7.3其他要求測試設備應符合相關標準規定,并經過校準和驗證,以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0102439.8環境條件9.8環境條件背景噪聲要求測試環境中的背景噪聲應盡可能低,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通常要求被測器具聲壓級與背景噪聲在每個傳聲器位置的平均值之差至少為6dB,且最好大于15dB。這是為了消除背景噪聲對測試結果的影響,確保測試數據的可靠性。溫度與濕度控制測試環境應保持恒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以模擬實際使用場景。溫度和濕度的具體數值應根據被測器具的類型和測試要求來確定,并記錄在測試報告中。電磁干擾避免測試環境中應避免存在強電場或強磁場等電磁干擾源,以防止對測試儀器和被測器具產生不利影響。測試前應對測試環境進行電磁兼容性檢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氣流與振動控制測試環境中應避免存在明顯的氣流和振動干擾,這些干擾可能會影響傳聲器的測量精度。測試前應對測試環境進行氣流和振動檢查,必要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消除。其他環境因素測試環境中還應考慮其他可能影響測試結果的環境因素,如光照、灰塵等。這些因素雖然不如背景噪聲、溫度和濕度等因素對測試結果的影響顯著,但也應在測試前進行充分評估和控制。9.8環境條件449.9被測器具的運行9.9.1一般要求被測器具應按照制造商的使用說明書進行安裝和使用。01被測器具應在正常使用條件下進行測試,包括電源電壓、環境溫度等。02被測器具應在無故障狀態下進行測試,如有故障應及時排除。03被測器具應按照制造商規定的運行模式進行測試,如制冷、制熱、除濕等。9.9.2運行模式如被測器具具有多種運行模式,應分別進行測試,并記錄各模式下的噪聲值。在測試過程中,被測器具的運行模式應保持穩定,不得隨意更改。9.9.3運行時間在測試過程中,應確保被測器具的運行時間足夠長,以獲得準確的噪聲測試結果。如無制造商規定,被測器具應在正常運行條件下至少運行30分鐘后進行噪聲測試。被測器具應在達到穩定運行狀態后進行噪聲測試,穩定運行狀態的時間應根據制造商的規定確定。010203010203被測器具應在正常負載條件下進行測試,負載條件應根據制造商的規定確定。如無制造商規定,被測器具應在額定負載條件下進行測試。在測試過程中,應確保被測器具的負載條件穩定,以獲得準確的噪聲測試結果。9.9.4負載條件459.10被測器具的定位和安裝9.10被測器具的定位和安裝定位要求被測器具應放置在測試環境中心位置,確保聲源向四周均勻輻射噪聲。對于特定形狀或尺寸的器具,需根據標準要求調整其放置角度和方向,以模擬實際使用狀態。01安裝穩固被測器具應穩固安裝在測試臺上,避免在測試過程中產生振動或移動,影響噪聲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對于需要固定安裝的附件或部件,應確保安裝牢固可靠。02電源與連接對于電網供電的器具,應使用符合標準的電源線和插頭,確保電壓穩定且符合器具額定要求。對于電池供電的器具,應確保電池電量充足,并在測試前進行必要的充電處理。同時,檢查所有連接線和接口是否牢固可靠,避免接觸不良或松動導致噪聲干擾。039.10被測器具的定位和安裝環境適應性對于在不同環境條件下使用的器具(如溫度、濕度變化較大的環境),應在測試前將其置于測試環境中進行適應性調整,以確保其在測試過程中能夠保持穩定的噪聲輸出特性。預熱與穩定在正式測試前,被測器具應經過足夠長時間的預熱和穩定運行,以確保其達到正常工作狀態并消除因磨合不足等因素引起的噪聲波動。預熱時間應根據器具類型和制造商建議確定。輔助裝置被測器具運行所必需的輔助裝置(如電纜管、供水排水管道、排氣管等)應妥善布置,避免向測試環境輻射大量聲能或改變器具的聲能輸出。對于可能產生噪聲的輔助裝置,應采取隔音或降噪措施以減少其對測試結果的影響。469.11測點位置9.11測點位置反射面與自由場條件在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中,測點應位于能夠模擬自由場條件的區域,以減少反射聲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測點高度和間距需根據測試空間大小和形狀進行調整。專用混響室測點在專用混響室中,測點應均勻分布在混響室內壁附近,以確保能夠充分捕捉混響聲并計算出聲功率級。測點數量和位置需根據混響室的具體設計和測試要求確定。測點布局原則測點位置的選擇應遵循能夠全面反映被測電器噪聲特性的原則,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代表性。測點應均勻分布在測試空間內,避免死角和盲區。030201測點位置的選擇還需考慮背景噪聲的影響。應確保測點處的背景噪聲水平低于被測電器噪聲水平一定分貝值(如6dB以上),以避免背景噪聲對測量結果的干擾。在必要時,可采取隔音措施降低背景噪聲水平。背景噪聲控制對于需要在不同工況下進行噪聲測試的電器,應根據各工況的特點和要求調整測點位置和數量。例如,在冷卻狀態下,測點可能更關注散熱風扇附近的噪聲;而在加熱狀態下,則需關注加熱元件及其周圍區域的噪聲。通過合理的測點布置,可以全面評估被測電器在不同工況下的噪聲性能。多工況測點布置9.11測點位置479.12測量數據9.12測量數據聲壓級測量聲壓級是描述聲音強弱的物理量,通過聲級計等儀器在測試環境中測量得到。在GB/T4214.1-2017標準中,規定了聲壓級的測量方法,包括測量點的選擇、測量儀器的校準、背景噪聲的修正等,以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聲功率級計算聲功率級是描述聲源輻射噪聲功率大小的物理量,是評價電器噪聲水平的重要指標。根據標準,聲功率級可以通過直接法和比較法進行計算。直接法是在近似自由場或專用混響室中,通過測量表面上的時間平均聲壓級和測量表面面積來計算聲功率級;比較法則是通過與已知聲功率輸出的標準聲源進行比較來測定被測聲源的聲功率級。9.12測量數據測量環境要求為了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標準對測量環境提出了嚴格要求,包括測試室的噪聲水平、溫度、濕度等。測試室的背景噪聲應低于被測電器噪聲的一定分貝數,以避免對測量結果產生干擾。同時,測試室的溫度和濕度也應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保證測量環境的穩定性和一致性。數據處理與分析在測量過程中,需要對測量數據進行記錄、處理和分析。根據標準規定的方法,對測量數據進行修正、計算和分析,以得到準確的聲壓級和聲功率級數據。同時,還需要對測量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評估被測電器的噪聲水平是否符合標準要求。489.13聲壓級和聲功率級的計算值聲壓級是指聲音壓力與參考聲壓的比值取對數后乘以20得到的值,通常用分貝(dB)表示。聲壓級定義計算方法注意事項聲壓級Lp可通過公式Lp=20log(p/p0)計算,其中p為待測聲壓,p0為參考聲壓,一般取2×10^-5Pa。在計算聲壓級時,應注意測量環境的背景噪聲,避免其對測量結果產生影響。9.13.1聲壓級計算聲功率級定義聲功率級是指聲源在單位時間內輻射的聲能量與參考聲功率的比值取對數后乘以10得到的值,通常用分貝(dB)表示。計算方法聲功率級Lw可通過公式Lw=10log(W/W0)計算,其中W為待測聲功率,W0為參考聲功率,一般取10^-12W。注意事項在計算聲功率級時,應確保測量環境的聲學特性符合標準要求,如混響時間、聲場分布等。0203019.13.2聲功率級計算01評估噪聲水平通過計算聲壓級和聲功率級,可以評估家用電器的噪聲水平,為產品設計和優化提供依據。9.13.3計算值的應用02比較不同產品不同產品的噪聲水平可以通過計算值進行比較,為消費者提供選購參考。03符合法規要求根據相關法規和標準要求,家用電器的噪聲水平需滿足一定要求,計算值可用于驗證產品是否符合法規要求。4910報告內容10.1標準適用范圍電器類型適用于由電網供電或電池供電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包括它們的附件和部件。使用環境不僅限于家庭環境,還包括小旅館、咖啡廳、茶室、酒店、理發店、洗衣店等類似家庭環境的場所。排除范圍專為工業或專業目的設計的器具、設備或機器,以及作為建筑物整體結構一部分的器具(如集中供熱的燃油鍋爐、給排水系統的水泵等)不在此標準范圍內。標準規定了在規定運行工況下測定被測器具在指定頻率范圍內(通常為125Hz~8kHz)的空氣噪聲聲功率級LW(以dB為單位,基準量1pW)的工程級測量方法。測定量包括直接法和比較法兩種基本測量方法。直接法適用于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和專用混響室環境;比較法則通過比較測試室中聲源產生的聲壓級與已知聲功率輸出的標準聲源產生的聲壓級來測定聲功率級。測試方法10.2測定量與測試方法聲學環境測試環境需滿足一定的噪聲水平、溫度、濕度等條件,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對于反射面上方的近似自由場和專用混響室,標準給出了詳細的設計導則和合格性判定準則。測量儀器包括聲級計、預放大器、高頻分析儀等,儀器系統需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并定期校準以確保測量精度。10.3聲學環境與測量儀器10.4測試步驟與數據處理數據處理根據標準規定的計算方法,對測得的聲壓級數據進行處理,得出聲功率級結果。同時,需對背景噪聲進行修正,并考慮測試環境的影響因素。測試步驟包括樣品準備、儀器校準、背景噪聲測量、電器設備啟動與噪聲記錄等步驟。在測試過程中,需確保電器設備按照使用說明正常運行,并記錄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噪聲數據。VSGB/T4214.1-2017標準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替代了原有的GB/T4214.1-2000標準。各相關企業應按照新標準的要求進行電器噪聲測試,確保產品符合噪聲限值要求。質量控制在電器設備生產制造過程中,需加強產品質量控制,確保電器設備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產生的噪聲不超過標準規定的限值。對于不符合標準要求的電器設備,需進行調整或更換,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和生活質量。標準實施10.5標準實施與質量控制5010.1常規數據用于測量聲壓級的儀器,應符合相關標準規定。聲級計用于濾除不需要的頻率成分,以便準確測量噪聲。濾波器模擬人耳對聲音的響應,用于測量噪聲對人的影響。人工頭10.1.1噪聲測量儀器010203應選擇無反射、無干擾的開闊場地進行測量,避免背景噪聲干擾。測量場地根據電器產品的不同,測量距離也會有所不同,一般應在產品說明書中規定。測量距離一般應在產品正常使用時的高度進行測量,如地面、桌面等。測量高度10.1.2測量環境A計權聲壓級測量對噪聲進行頻率分析,了解噪聲的頻率成分和分布情況。頻率分析時間平均聲壓級測量在規定時間內測量聲壓級的平均值,以反映噪聲的長期影響。采用A計權網絡測量聲壓級,以模擬人耳對聲音的響應。10.1.3測量方法數據修正根據測量環境和測量條件,對測量數據進行修正,以得到準確的噪聲值。數據統計對測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噪聲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統計量。結果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