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歷史總復習資料提綱知識點歸納總結
目錄
中考歷史總復習資料提綱知識點歸納總結.............................................2
九年級(下冊)...................................................................3
★第1課俄十月革命..........................................................3
一、二月革命....................................................................4..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4...
★第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5
1.領導人:斯大林..............................................................6..
★第3課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6
一、巴黎和會.....................................................................a..
二、華盛頓會議....................................................................7...
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7..
★第4課經濟大危機........................................................8
一、經濟大危機爆發...............................................................8..
二、羅斯福新政...................................................................8...
★第5課法西斯勢力的猖獗..................................................9
一、德國法西斯政權建立...........................................................9.
二、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10
1.意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10
2,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10
★第6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0
一、慕尼黑陰謀...................................................................10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11
★第7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11
一、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11
二、雅爾塔會議.....................................................................11
1.召開時間:1945年2月...................................................11
2.目的:為了協調行動,盡快打敗法西斯。....................................12
3.與會首腦:美國羅斯福、英國丘吉爾、蘇聯斯大林。..........................12
4.內容:.................................................................12
5.影響:為二戰后兩極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2
三、二戰的轉折一一斯大林格勒戰役.................................................12
四、二戰的勝利.....................................................................12
五、二戰的影響.....................................................................12
★第8課美國經濟的發展.....................................................13
一、發展概況.......................................................................13
二、啟示:........................................................................14
★第9課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14
一、歐洲的聯合.....................................................................14
第2頁共25頁
1.戰后經濟發展(50-70年代)..............................................14
2.歐共體的成立...........................................................15
3.歐盟的成立..............................................................15
二、日本的崛起....................................................................15
★第10課蘇聯的改革與解體................................................16
一、赫魯曉夫改革...................................................................16
二、戈爾巴喬夫改革..............................................................16
三、蘇聯解體(1991年底).........................................................17
★第11課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17
一、匈牙利改革.....................................................................17
二、東歐劇變.......................................................................18
★第12課亞非拉的奮起...................................................18
一、印度獨立.......................................................................18
二、非洲民族獨立浪潮............................................................19
三、拉丁美洲捍衛民族主權的斗爭..................................................19
★第13課動蕩的中東地區.................................................19
一、戰火頻仍的中東..............................................................19
二、錯綜復雜的矛盾..............................................................20
1.原因:.................................................................20
2.中東問題的關鍵:巴以沖突................................................20
★第14課冷戰中的對峙..................................................20
一、冷戰政策.......................................................................20
二、美蘇爭霸:.....................................................................21
★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21
一、當今世界政治格局.............................................................22
二、科索沃戰爭.....................................................................22
★第16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22
一、經濟的全球化趨勢............................................................22
1.原因:.................................................................23
2.表現:.................................................................23
3.影響:.................................................................23
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全球化對于中國既是機遇又是挑戰)................24
★第17課第三次科技革命...................................................24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24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影響..................................................24
九年級(下冊)
★第1課俄十月革命
第3頁共25頁
一、二月革命
1.時間:1917年3月
2.結果: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3.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
埃兩個政權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臨時政府對內鎮壓革命,對外繼續進行一戰。
2.領導人及地點:列寧,彼得格勒。
3.經過:彼得格勒起義勝利,建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
一人民委員會。蘇維埃政權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
4.性質: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無產階級社會主
義革命。
5.政權鞏固:粉碎了外國武裝干涉、國內反革命叛亂,
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
6.意義:
(1)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第一個
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
⑵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
⑶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
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第4頁共25頁
7.鞏固政權:經過三年國內戰爭,1920年蘇俄粉碎了外國
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
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勝的無產階級政權。此后,蘇俄進入
和平建設時期。
8.對中國的影響:十月革命后,中國的新文化運動開始宣
傳馬克思列寧主義,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第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一、新經濟政策
1.背景:
(1)國內戰爭結束,蘇維埃政權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恢復經濟。
⑵農民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強烈不滿。
2.時間:1921年
3.領導人:列寧
4.內容: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5.作用: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了政權。
6.評價:是列寧從俄國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
義的典范。
二、蘇聯成立
1.時間:1922年底
2.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第5頁共25頁
3.最初的四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
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4.擴大:后來擴大到15個加盟共和國。
5.解體:1991年底。
三、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1.領導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實施兩個五年計劃,使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
變成強盛的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
3.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基本實現。
4.斯大林模式(又叫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1)形成標志:1936年蘇聯新憲法頒布(蘇聯進入社會主
義社會的標志)
(2)評價:在一定歷史階段里發揮過積極作用,但具有嚴
重弊端,對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3課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
一、巴黎和會
1.時間:1919年1月到6月
2.目的:締結和約,建立戰后世界新秩序。
3.操縱會議的三巨頭: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
喬治、美國總統威爾遜。
4.結果:簽訂《凡爾賽和約》(對德條約)
第6頁共25頁
⑴時間:1919年6月
⑵內容:對德國的領土、軍事、政治、賠款、殖民地等問
題做出了規定。
5.意義:《凡爾賽和約》與對奧、匈、士、保和約一起構
成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
新秩序。
6.實質:帝國主義國家的分贓會議(或戰勝的帝國主義
重新瓜分世界的會議)。
二、華盛頓會議
1.時間:1921—1922年
2.背景: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在西方的關系,
他們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矛盾依然尖銳,日美矛盾尤為激
烈。
3.主導國:美、英、日
4.簽訂的主要條約一一《九國公約》
(1)時間:1922年
⑵內容: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的完整,遵守
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
⑶影響: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條件。使中國重新回
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形成: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
第7頁共25頁
2.實質:一戰后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3.評價: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歐洲、西亞
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
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它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
盾,但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
期維持下去。
★第4課經濟大危機
一、經濟大危機爆發
1.相對穩定時期:1924—1929年。
2.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基本矛盾。
3.時間:1929—1933年。
4.開始國:美國
5.特點:涉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
6.影響:
(1)生產受到嚴重破壞。社會矛盾加深。
⑵經濟危機引起了政治危機,資本主義各國社會矛盾尖銳,
政局動蕩。
二、羅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社會矛盾尖銳,
政局動蕩。
2.目的:是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
第8頁共25頁
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根本目的:鞏固維護
資本主義制度)
3.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4.時間:1933年(羅斯福就任總統)
5.中心措施:調整工業,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加強
政府對資本主義生產的調控。
6.評價:
(1)取得了顯著成效,美國經濟恢復,人民生活改善。資本
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
(2)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美
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新政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
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3)新政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7.啟示:羅斯福新政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供了
先例,成為今天許多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制定政策法規的
依據,說明現代資本主義制度具有自我調節和改良的功能。
★第5課法西斯勢力的猖獗
一、德國法西斯政權建立
1.背景:
(1)1929-1933年經濟危機激化了德國社會階級矛盾。
第9頁共25頁
⑵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展開欺騙宣傳活動,贏得了中下
層人民的信任和統治階級及大壟斷資本家的大力支持。
2.標志:1933年,希特勒上臺,集總理和總統大權于一身。
3.影響:標志著世界大戰在歐洲策源地形成。
4.內外政策:對內:實行專制、獨裁統治;對外:進行侵
略擴張。
二、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意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
(1)時間:1922年
(2)頭目:墨索里尼
(3)標志:向羅馬進軍
2.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
(1)時間:1936年2月
(2)標志:日本軍部的少壯派軍官發動兵變,主張擴張的
一派控制了政府
(3)影響:標志著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
★第6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一、慕尼黑陰謀
1.內容:簽訂《慕尼黑協定》(1938年9月)
2.目的:禍水東引,把德國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3.實質:縱容侵略,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來安撫侵略者。
第10頁共25頁
4.影響: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
侵略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
二戰的全面爆發。
5.啟示:對待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行為不能姑息養奸,要堅
決斗爭。反對綏靖政策,制止爭霸的局部侵略戰爭,是清除
大戰隱患的重要舉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
1.全面爆發標志: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英法
被迫對德宣戰。
2.規模擴大的標志: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蘇德戰爭
爆發。
3.進一步擴大的標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
太平洋戰爭爆發。
★第7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一、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
1.標志: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簽署。
2.意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3.啟示: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走向聯
合。
二、雅爾塔會議
1.召開時間:1945年2月
第11頁共25頁
2.目的:為了協調行動,盡快打敗法西斯。
3.與會首腦:美國羅斯福、英國丘吉爾、蘇聯斯大林。
4.內容:
(1)打敗德國后,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徹底消滅德國的
法西斯主義。
(2)決定成立聯合國
(3)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對日作戰。
5.影響:為二戰后兩極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三、二戰的轉折一一斯大林格勒戰役
四、二戰的勝利
1.歐洲第二戰場開辟: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6日),使
法西斯德國東西兩面受敵。
2.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1945年5月8日,標志二戰在
歐洲結束。
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標志二戰結束。
4.勝利的原因: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形成,全世界人民協同
作戰,相互支持,共同對付法西斯。
5.二戰性質: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
五、二戰的影響
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2.影響:
第12頁共25頁
(1)它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幾千萬人失去了生
命,無數的財產被毀。
(2)徹底改變了世界面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六、二戰的啟迪
1.和平來之不易,悲劇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戰勝法西斯的決定力量,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
動力.
3.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能夠聯
合起來,共同迎接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國與國之間應該和
平共處;人類命運休戚相關,要加強國際合作,求得共同發
展。
★第8課美國經濟的發展
、發展概況
時期主要表現(特點)主要原因
20世持續發展,西部和占據廣闊的國際市場;大力
紀南部發展尤其迅發展科技教育,發展新興工
五六十速,呈現一片繁榮業和軍事工業;改善人民生
年代景象。活,創造發展環境。
20世70年代危機,經濟經濟發展弊端顯露;經濟危
紀地位下降;80年代機打擊;通貨膨脹,債務沉
七八十調整,經濟發展受重。
第13頁共25頁
年代限。
持續穩定發展,發社會經濟改革;加大發展教
20世展速度名列西方發育、科技事業力度,促進以
紀達國家前列,進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
九十新經濟時代。(新的發展;完成傳統產業的技
年代經濟的主要特征:術改造。
信息化和全球化)
■—■、后力」:
1.二戰后美國經濟的發展,是資本主義自我調節與科技進
步的必然結果,是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
因。
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實力對于一個國家的生
存發展至關重要,我國的經濟建設在產業結構上應該注意傳
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合理配置;在空間布局上要加大對中西
部地區開發的力度。
★第9課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
一、歐洲的聯合
1.戰后經濟發展(50-70年代)
(1)原因:
外因:美國大力援助。
第14頁共25頁
內因:發揮高素質的勞動力優勢,采用最先進科技成果和制
定恰當的經濟政策。
(2)表現:持續繁榮。
2.歐共體的成立
(1)時間:20世紀60年代
(2)作用:對成員國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提高發揮了重要
作用
3.歐盟的成立
(1)時間:1993年
(2)單一貨幣一一歐元
(3)性質:區域性的經濟政治組織。
(4)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至2007年,已有27
個成員國)
(5)影響:各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于歐
洲經濟發展。對美國的霸權主義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1)美國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
(2)美國扶持日本;
(3)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
(4)引進最新的科學技術成就,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
第15頁共25頁
2.表現: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日本
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3.影響:隨著經濟發展,國際地位加強,日本謀求政治大國
的欲望也開始膨脹。
4.1974-1975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使日本經濟發展速度一度減
緩。
5.80年代中期以后促進日本經濟發展原因:實行“科技立
國”的政策
★第10課蘇聯的改革與解體
一、赫魯曉夫改革
1.時間:1953—1964年。
2.內容:針對斯大林時期存在的弊端,進行政治、經濟
改革。
3.評價: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未從根本上改
變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二、戈爾巴喬夫改革
1.時間:1985年
2.前期重點:經濟改革,沒取得成效。
3.后期重點:政治改革。
第16頁共25頁
4.影響:蘇聯政治體制發生急劇變化,一黨制變為多黨制,
國家權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國脫離蘇聯的趨勢隨之加強,最
終導致蘇聯解體。
三、蘇聯解體(1991年底)
1.原因:
(1)根本原因:長期以來極端僵化的政治、經濟體制(即
斯大林模式)
(2)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政治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
(4)其它原因:反馬克思主義思潮泛濫;社會矛盾、民族
矛盾激化等。
2.催化劑: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蘇聯解體)
3.認識:社會主義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要汲取蘇聯的
經驗教訓,堅定不移地堅持和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第11課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一、匈牙利改革
1.匈牙利事件
2.匈牙利改革
(1)措施:政治(略)經濟(略)
(2)影響:政治經濟形勢逐步穩定,80年代面臨新的經濟
困難。
第17頁共25頁
3.1968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試圖擺脫蘇聯控制,被蘇聯鎮壓。
二、東歐劇變
1.原因:
(1)內因: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造成日益嚴重的經濟
困難,經濟困難又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危機。
(2)外因:蘇聯放松了對東歐國家的控制;西方國家的和
平演變政策。
2.實質:社會制度的根本性改變。(由社會主義變成資本
主義)
3.概況:各國執政黨喪權;社會制度改變;政治版圖的改
變。
4.啟示:(1)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
獨立自主的內外政策;(2)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3)建立和健全社會主
義民主和法制,實行依法治國;(4)加強執政黨建設,維
護黨的領導地位等等。
★第12課亞非拉的奮起
一、印度獨立
1.背景:二戰后初期,印度民族獨立運動再次高漲。
2.時間:1947年,英國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
國家,實行印巴分治。
第18頁共25頁
3.領導人:尼赫魯
4.韓國、新加坡經濟發展迅速,已經成為現代化國家
二、非洲民族獨立浪潮
1.埃及獨立(1952年,納賽爾領導),收回蘇伊士運
河(1956年)。
2.非洲獨立年(I960年,這一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獨立)
3.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歐洲殖民入侵和奴役非洲
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也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
體系最終崩潰。)
三、拉丁美洲捍衛民族主權的斗爭
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羅的領導下,通過武裝斗爭,
推翻親美的傀儡政權,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2.巴拿馬人民通過不懈斗爭,從美國手里收回巴拿馬運河
主權(1999年)
★第13課動蕩的中東地區
一、戰火頻仍的中東
1.“中東”概念:亞洲西部,歐亞非三洲交界地帶,以
阿拉伯人為主,也是猶太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地理位置戰略
位置極為重要,石油資源豐富,水資源匱乏。阿拉伯和以色
列矛盾錯綜復雜。
2.特點:戰火頻仍和動蕩不安
第19頁共25頁
3.表現:四次中東戰爭(發生在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
1948年,猶太人國家以色列國建立,引發第一次中東戰爭)
二、錯綜復雜的矛盾
1.原因:
⑴重要根源:列強的介入。
⑵爭奪實質:領土之爭。
⑶加劇沖突因素:水資源之爭。
⑷民族矛盾、宗教斗爭:圣城之爭
2.中東問題的關鍵:巴以沖突
★第14課冷戰中的對峙
一、冷戰政策
1.原因:
(1)二戰后,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居世界首位,稱霸世
界的野心日益膨脹。
(2)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日益強大。
2.含義: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
家采取的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以“遏制”
共產主義。
3.本質: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
4.具體表現:
第20頁共25頁
(1)政治上: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
盟關系正式破裂,美蘇之間冷戰的開始。)
(2)經濟上:1947年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3)軍事上: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
5.結束: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冷戰的結束
6.1955年,蘇聯成立華約,標志著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形
成。
7.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結束。
二、美蘇爭霸:
1.根本原因:美蘇兩國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
2.實質:是美蘇兩國在實力的基礎上對世界勢力范圍的劃
分。
3.過程:
(1)20世紀的五六十年代,美攻蘇守。事件:1962年,古
巴導彈危機
(2)70年代,美蘇爭霸達到高潮,蘇攻美守。事件:1979
年12月,蘇聯出兵占領阿富汗。(3)80年代到90年代初,
雙方實行有限緩和。
4.影響:美蘇爭霸影響世界和平,也影響世界局勢。
5.認識:美蘇等大國違背客觀的歷史潮流,實施霸權主義,
導致恐怖主義泛濫,直接威脅世界安全、和平與發展。
★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電子無級速度控制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PHP程序設計項目化教程課件 項目3 匯率計算器-流程控制
- 2025年生物芯片點樣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玻璃圣誕吊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環保型多功能電動修剪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原科技學院《醫學實驗技術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陽臺上的小花園》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杭州蕭山回瀾重點中學2025年下學期初三年級9月月考試卷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高級英語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大學《醫學遺傳與優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旅游專業考試題與答案
- 風機混塔產業基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拿地申報
- 施工項目部辦公區及生活區臨時設施布置方案
- 中國皮膚結核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24版)
- 國開2024年秋《機電控制工程基礎》形考任務1-4
-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修訂版原版
- 合理用藥管理制度
- 紅十字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 GB 30254-2024高壓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2024年保密知識測試試題帶答案(考試直接用)
- 少兒編程培訓機構規章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