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下篇(綜合)-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硬核素材_第1頁
2023年10月下篇(綜合)-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硬核素材_第2頁
2023年10月下篇(綜合)-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硬核素材_第3頁
2023年10月下篇(綜合)-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硬核素材_第4頁
2023年10月下篇(綜合)-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硬核素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作文初核算素材

【2023年10月(下)主題:綜合】

一、名句篇

L熱愛是堅持的動力,是圓夢的階梯。

2.因熱愛而堅持,因夢想而堅定,我們要用奮斗證明,每一個舞臺都能散發自己耀

眼的光芒。

耳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在應該奮斗拼搏的年紀,就需

要激揚青春,努力奔跑。

4.站在新的時代坐標,年輕人要大力發揚“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以“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勇氣,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不怕荊棘密布,不懼狂風暴雨,

不畏征途漫漫,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路中“躍上蔥蘢再攀峰”。

5.戰勝對手不容易,但更重要的是戰勝自己。

0心有正能,方能致遠。對個人、尤其是廣大青年來說,要把道德作為人生的第一

粒扣子,認真細致地扣好。

7.青年朋友們,要想向上生長就要向下扎根,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你的每一

分努力和付出,都會讓你離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為了夢想,為了祖國,加油吧!

----航天員湯洪波

8.一心想的,就是怎樣把任務完成好。因為,時刻準備為祖國出征太空,是我自加

入航天員大隊以來就立下的初心。這個初心從未改變,為了初心,我從未懈怠。

----航天員湯洪波

名身體可以失重,但心靈永遠不能失重!一一航天員湯洪波

.千言萬語,就是一句話,特別幸運趕上了一個好時代,給我們提供了千載難逢的

機遇、施展才干的舞臺。我們將不負時代,以奮斗的姿態奮力奔跑!”

----航天員江新林

工工.松柏之質,經霜彌茂。經歷多一分的磨難與挫折,就生發出多一分的韌性與堅強,

正如一株堅強不屈的青松,傲立于風雪中,終于迎來了春天。

二、名段篇

OL未來是人一步步走出來的。一時還把握不了未來,卻又急切地想看清未來,這往往

成為許多人“成長的煩惱”。實際上,從來都不存在人人適用的“成功模板”,偏離世俗所謂的

“成功”標準也并非就不值得。一個人的成長過程,總是在對各種可能性的嘗試中,努力尋找

著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角色,并以此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應將目光

聚焦做好眼前、手邊的事上,踏踏實實工作,積累經驗,增長才干,積蹉步終能至千里,視

野不斷拓展,未來之路越走越開闊。

【張典《人民日報》(2023年工。月29日第06版)】

02.時代潮流滾滾向前,青春姿態一脈相承。任何時候年輕人總是最有生氣、最有闖勁

的,再多的困難都會化成成長的歷練,再多的險阻都可能是開拓新局的契機。正如鋼鐵需要"淬

火”才能獲得更高的硬度和韌性,如果一個年輕人的成長必然要經歷“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那也是因為“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理想不可

能實現,你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行動去創造自己的未來。青年猶如大地上茁壯成長的小樹,

總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撐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陽,不斷積聚著能量,總有一刻

會把光和熱灑滿大地。

【同上】

03.1?。月23日上午,皮劃艇女子KLn?級決賽在杭州富陽水上運動中心舉行。中國體

育代表團運動員謝毛三以SS秒478的成績奪冠,獲得杭州亞殘運會首枚金牌。

比賽中,謝毛三以領先第二名秒多的成績率先抵達終點。她說:"我相信,劃好每一

槳,結果不會差。”

04.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無論是長年堅持義務獻血、捐獻骨髓成功救治血液

病患兒、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退役軍人;還是在2023年北京地區遭遇特大暴雨災害時

迅速轉移安置群眾、排查風險點位,卻被洪流沖走不幸犧牲的鎮干部;亦或是深耕遠山三十

年,打造出全球領先的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車臺,為我國航空發動機事業貢獻大智慧的科

研工作者;又或是有著近60年黨齡的老黨員長期在烈士陵園義務守陵,維護陵園整潔,講

解烈士事跡,讓英雄故事代代相傳……一位位首都道德模范候選人用實際行動乃至生命彰顯著

情操的光輝和人性的善美。模范人物往往奮戰在平凡的崗位上,像螺絲釘般執著堅韌,以平

凡的小我成就非凡的大我。恰恰是無數的“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耕耘付出,努力散發光和

熱,匯聚成首善之區的磅礴正能量。

【蔣萌2023年工。月25■日|人民網-觀點頻道】

三、美文篇

.人民網評:叩問太空,探索腳步邁得更大更遠

北京時間2023年工。月26日工工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

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30次飛行任務,也是第12次載人飛行任務。從

完成在軌輪換,到開展空間科學與應用載荷在軌實(試)驗;從實施航天員出艙活動及載荷

出艙,到進行艙外載荷安裝及空間站維護維修……從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的任務看,

極具挑戰性,也將艙外活動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正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

發言人所言,“讓我們預祝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任務”。

仰望星河,著色九天。走過30多個春秋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承載著中華兒女翱翔太

空的夢想,從未改變。回顧過往歷程,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

艙內實驗到出艙活動,從單船飛行到空間站巡天,中國載人航天書寫了中國航天人自立自強、

創新超越的輝煌歷史,也鼓舞著為航天夢、中國夢而奮勇前行的每一個人。從蔚藍星球飛往

浩瀚星空,中國航天人的創舉不斷刷新記錄,中國航天員的壯舉彰顯著自信從容,讓人們更

加堅信,隨著中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會邁得更大、更遠。

托舉夢想的高度,取決于矢志創新的力度。縱觀中國載人航天之路,可謂是一路挑戰,

一路創新,一路跨越。概而論之,創新,從未止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的成功,正是

在此前自立自強、自主創新的基礎上達到的新高度。也正是因為不斷攻克一項項重大關鍵核

心技術,中國載人航天才寫滿了創新超越的豪氣。以運載火箭為例,優化改進是常態,提升

產品自主可控水平是常態,這樣就確保了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率達工OO%。一次次

向天而行的軌跡,匯成了一句話: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

當然,從未改變的不只是航天夢、創新性,還有航天員們的初心。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

飛行乘組指令長湯洪波直言:“時刻準備為祖國出征太空,是我自加入航天員大隊以來就立下

的初心,這個初心從未改變,為了初心,我從未懈怠。”為了守護好這顆為國出征的初心,他

在過去兩年中爭分奪秒,完成了身體、心理恢復,并同步開展學習訓練。這是使命感驅使的

奮力前行,只為擔好肩膀上沉甸甸的責任,完成好黨和人民交給的光榮任務。身體可以失重,

心靈不能失重,惟其如此才能不負時代、不負夢想。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是空間站建造任務啟動以來平均年齡最小

的航天員乘組。年輕,意味著活力,也代表著接力。一批又一批年輕航天員成長起來,必定

為我國航天事業的長足發展注入新生力量。同時,為了同一目標而共同奔赴,有“老帶新”的

傳承,有航天人的協作,他們找準了青春的價值坐標、書寫了成長的精彩故事。航天員唐勝

杰說得自豪,"時代給了我們追夢圓夢的舞臺";航天員江新林說得堅定,“以奮斗的姿態奮

力奔跑”。的確,夢想與使命無關乎年齡,堅持向上生長與向下扎根,做到仰望星空與腳踏實

地,每一份努力和付出就能讓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

邃遠的深空,有中國人的“太空家園”。每一次叩問太空之旅,既是新任務的開端,也是

下一次探索的開始,需要接續奮斗、再寫華章。有攀登的勇氣,有攻堅的志氣,有創新的豪

氣,有圓夢的底氣,中國載人航天必能"飛"得越來越穩、越來越遠。

02.自立自強奮力拼搏(西湖隨筆)

【鄭軼《人民日報》(2023年工。月28日第07版)】

杭州亞殘運會賽程接近尾聲,每一名站上賽場的運動員,都在用勇氣與堅持講述自立自

強的故事。

在田徑女子38米一T34決賽中,中國體育代表團運動員劉盼盼在進行超越時輪椅側

翻,她爬起來重新坐上輪椅,奮力向前沖去,現場觀眾紛紛起立為她加油。這一刻奮起直追

的身影,不為擊敗對手,只為戰勝自己。

在輪椅網球女子雙打賽場,當泰國體育代表團運動員沙空?坎他實登場,周圍的運動員和

觀眾投來敬佩的目光。從201。年至今,她已連續參加4屆亞殘運會輪椅網球項目的角逐。

“只要我還能拿起球拍,就會一直打下去!”這一股執著的勁頭,照亮夢想,見證頑強的信念。

在自行車混合團體Ct-5級750米競速賽中,中國體育代表團運動員李樟煜奪冠后跑

向看臺,拉住7歲兒子李沐辰的手。“這是我爸爸的第二十七枚金牌!”李沐辰驕傲地向大家

宣布。這一句溫暖的話語,比金牌更加亮眼,比掌聲更為動人。

體育帶給殘疾人運動員的,不只是賽場上的榮譽,更為他們打開更多可能性。中國體育

代表團運動員楊貝貝是一名腦癱患者,28歲時第一次接觸硬地滾球,從此找到生活的新方

向。當亞殘運會金牌掛在胸前,她說自己還有很多夢想,“要一個一個去實現”。

殘疾人運動員對夢想的追逐,展示著強大的意志,也是一次次啟蒙心靈的教育。杭州亞

殘運會期間,不少學校把課堂“搬”進了賽場。摔倒了,爬起來再跑;落后了,一個人也要沖

刺;失利了,不忘與對手握手擊掌……這些勵志的場景,教給孩子們寶貴的人生一課。

面對困難與挑戰,依然保持內心的強大,一次次勇敢突破自我。杭州亞殘運會帶給人們

的感悟,已然超越了賽場。這些"陽光、和諧、自強、共享”的故事,將激勵更多人勇往直前。

03.”既然無法后退,那就努力向前”

【楊笑雨《人民日報》(2023年月28日第07版)】

工。月26日,杭州亞殘運會輪椅擊劍女子重劍團體決賽,中國體育代表團運動員辜海

燕用一記干凈利落的進攻拿下關鍵一分,幫助中國隊獲得冠軍。

輪椅擊劍需要將輪椅固定在賽道上,和健全人比賽不同,輪椅擊劍運動員在比賽中無法

后退躲閃,只能依靠身體的左右移動來躲避對手的劍尖。“既然無法后退,那就努力向前。”

辜海燕說。

辜海燕在比賽中出劍速度很快,判斷精準。在杭州亞殘運會女子花劍團體半決賽的一場

對決中,她只用3秒就拿下5分,戰勝了對手。截至工。月27日,她已獲得4枚金牌、1

枚銀牌。

本屆亞殘運會,辜海燕共報名參加女子花劍、女子重劍及女子佩劍的個人賽和團體賽6

個小項。密集的賽程,對辜海燕來說挑戰十足,但她堅持不懈,“每一分,我都會一劍劍去拼,

用拼搏實現自己的夢想。”

辜海燕q歲時因車禍失去了左腿,但她并沒有放棄對生活的信心。投入輪椅擊劍運動后,

她找到了努力方向。腰部力量訓練、長時間握劍揮劍……盡管訓練和比賽很辛苦,但辜海燕從

沒有想過放棄,“我想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憑借頑強的毅力和刻苦的訓練,辜海燕的擊劍技術不斷提高,成績也越來越好。東京殘

奧會上,她奪得輪椅擊劍女子個人花劍A級、女子團體花劍兩枚金牌。

“我想用我的經歷告訴大家,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勇往直前。”辜海燕說。

五、熱點評論

讓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

【作者:光明日報評論員《光明日報》(2023年1。月26日03版)】

工。月240,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

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將愛國主義教育寫入法律、形成制度,將促進愛

國主義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奮進新時代澎湃力量。

愛國主義教育法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涵蓋思想政治、歷史文化、國家象征

標志、祖國壯美河山和歷史文化遺產、憲法和法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防、

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跡等方面。該部法律在明確面向全體公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突出

強調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并對針對不同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如公職人員、

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村居民、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等,分別作出相應規定。

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要在人民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

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鑄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

動愛國主義教育取得顯著成效。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

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

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

重要體現,是推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廣泛深入開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

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的重要舉措。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在五千

年的文明發展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形成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特別是近代

以來,中華民族遭受重大苦難、付出巨大犧牲,正是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支

撐激勵下,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奮起抗爭,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開始了救亡圖存、建

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偉大征程。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基因,維系著神州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

而不懈奮斗。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偉大精神鑄就偉大夢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

二十大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即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

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離

不開愛國主義精神的強有力支撐。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恒主題。

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讓愛國主義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堅定

信念和精神依靠。

抓好愛國主義教育,把愛我中華的種子植入每一個中國人心中,讓人們真正理解中國共

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

須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讓人們更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

“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傳承民族精神、增強國家觀念,壯大和團

結一切愛國力量,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中國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

“只要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

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以法治方式推

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讓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發揚光大,匯聚起無數個你我的

力量,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前行。

五、辣點評論篇

對“網紅審美”應少些迎合

【龍其林《光明日報》(2023年1O月23日22版)】

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具有極高人氣和流量的“網紅”頻現。于是,“網紅打卡

點”“網紅奶茶”“網紅餐館”“網紅服飾”等成為很多人追逐的目標。人們對網紅審美現象早已

習焉不察,自覺或不自覺地投身其中:工作時選擇網紅設計,打扮時選擇網紅爆款,吃東西

時選擇網紅美食,休閑時聽網紅口水歌,無聊時看磨皮濾鏡網紅影視劇,旅游時到“想你的風

吹到了XX”之類的標牌處打卡拍照……網紅審美現象借助媒介力量迅速占據大眾日常生活空

間。

隨著網紅審美的流行,原本豐富多彩的審美體驗不斷縮小為對于網紅范本的模仿,社會

審美標準逐漸變得整齊劃一,但這種審美標準與現實生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并不相符。審美

標準的單一,一方面會扭曲大眾審美,讓一些人放棄對美的獨立思考,導致審美膚淺化,比

如一些并無多少審美價值的網紅標牌不過是跟風模仿之作,一些沒有多少營養價值的網紅奶

茶不過是商家精心營銷的結果,但僅僅因為看到別人"喜歡”,一些年輕人就跟著追捧起來;

另一方面,不管是文藝創作,還是產品生產,為了迎合所謂的大眾審美,都會進一步強化作

品和產品在審美上的"標準化”,久而久之,會落入模式化窠臼,喪失創新活力。

審美是一個主觀而多元化的概念,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會有不同的審美觀。網

紅審美,最多只能算是審美的一種,可為何有那么多人追捧它?人們對于網紅審美的接受和

追捧,很大程度上是在從眾心理下對集體歸屬感的確認。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大眾

心理研究》中指出:“群體永遠漫游在無意識的領地,會隨時聽命于一切暗示,表現出對理性

的影響無動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們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極端輕信外再無別的

可能。”群體之所以具有如此強的蠱惑力,就在于個體只有在融入群體后,才會獲得與周圍世

界達成一致的歸屬感與安全感。一旦個體無法融入群體,他或她就在某種意義上脫離了穩固

的陣營,不得不在心理、輿論和行動上承擔未知的恐懼。

人們在面對景觀、食物、服飾等諸多可選擇的事物時,內心更在意外界如何評價、別人

如何抉擇,他們渴望通過復制群體的行為來體驗大眾的喜好、節奏,獲得個體的存在感,同

時也建立一種融入社會的心理安慰或幻想。網紅奶茶是否與其他品牌存在口味差別,網紅景

點是否那么漂亮,網紅標牌是否很有地方特色,這些對于個體而言通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人們通過對網紅審美的嘗試,再次獲得了對大眾心理的體驗,縮小了個人經驗與外在世界的

差距,重新確認了自己與群體在審美立場上的一致性。

在信息爆炸時代,注意力日漸稀缺,除了極少數自帶話題熱度的人物和重要事件外,一

般的人和事很難獲得大眾關注。要想在巨大信息密度的資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