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選擇題1.王老師上課帶來一把金屬勺放在了講桌上,把剛燒開的開水倒入杯中,將金屬勺放在杯里,一會兒金屬勺熔化了;當杯中的水溫降為室溫(約20℃)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屬塊。關于這種金屬,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該金屬熔點不低于20℃ B.該金屬熔點低于20℃C.該金屬凝固點高于100℃ D.該金屬是非晶體2.下列說法正確是()A.初春的早晨,出現大霧是水蒸氣汽化形成的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現的白霜是水蒸氣凝固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現的冰花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D.人工降雨經歷了升華、凝固和熔化三種物態變化過程3.如圖是海波的熔化圖像,下列從圖像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A.海波是非晶體B.海波在AB段是氣態C.海波在BC段需吸熱,溫度升高D.海波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時4min4.疫情期間醫護人員佩戴護目鏡時往往會形成一層水霧覆蓋在護目鏡內側,如圖所示,下列詩句中加點字的形成與護目鏡上的水霧形成相同的是()A.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B.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C.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D.冰合井泉月入閨,金缸青凝照悲啼5.下面關于人體各個數值不合理的是()A.一個人正常的體溫約為37℃B.手掌的寬度約為1dmC.一個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5m/sD.人心臟正常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1s6.如圖所示,甲為盛有水的燒杯,試管乙直插入甲容器水中(試管未碰底),甲燒杯受到酒精燈持續加熱后,發現乙試管內的液體沸騰起來了,根據給出的物質在1個標準大氣壓的沸點的表格,可判斷試管乙內的液體一定是()幾種物質的沸點(一個標準大氣壓)物質沸點/℃物質沸點/℃水100甘油290煤油150酒精78A.酒精 B.水 C.煤油 D.酒精或水7.如圖所示,加熱-40℃的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C段表示當前物體的狀態仍是固體B.在0℃時,物體的狀態為固、液共存C.冰在熔化過程中,冰的質量在減少,溫度不變,內能在減少D.水的沸騰過程溫度不變,說明沸騰不需要吸熱8.下列場景與所蘊含物理知識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春季,農民伯伯用地膜覆蓋農田育苗——降低液體溫度減慢蒸發B.夏季,手拿著一瓶冰凍礦泉水,冰減少,手感到涼——熔化吸熱C.秋季,東北街道的樹枝上掛著一層霜——霜是非晶體D.冬季,戴著眼鏡從室外走進室內,鏡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熱9.下列溫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體溫B.讓人感覺溫暖舒適的室溫C.冰水混合物的溫度D.東臺地區冬季最低氣溫10.如圖所示,把干冰(固態二氧化碳)放入鋁罐里一段時間,干冰消失,罐外壁結了一層霜,在這個現象中()A.干冰發生了汽化現象B.罐外壁所結的霜屬于凝固現象C.干冰消失的過程要放熱D.罐外壁的霜在形成時會放熱11.在觀察碘的升華現象時,將少量熔點為113.7°C的碘顆粒裝入如圖的密封錘形玻璃泡內。為加快碘的升華且防止碘熔化,下列最合適的加熱方式是(酒精燈外焰溫度約800°C)()A.沒入開水中加熱B.用酒精燈外焰加熱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D.置于常溫下的空氣中12.打開電冰箱門時,常會看到電冰箱門的附近出現一股“白氣”,打開裝有熱水的水瓶塞,在瓶口也會出現“白氣”,下列關于這兩個“白氣”的說法正確的是()A.“白氣”均為空氣液化形成的B.兩個“白氣”的形成都需要吸熱C.前者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后者是熱水瓶內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D.前者是冰箱內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后者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二、填空題13.(1)如圖所示,測得一枚紐扣的直徑是________;(2)如圖所示,體溫計的示數為________℃;(3)如圖所示,秒表的讀數為_______s;(4)如圖所示,是一時鐘在平面鏡中的像,那么此刻它的實際時間是_____(12小時制)。14.嚴冬時節,玻璃窗的內表面常結一層冰花,這是由于室內的水蒸氣______生成的。有時又可看到豎直的冰痕,這是由室內的水蒸氣先液化為水,水再在沿玻璃下淌的過程中______而成的。15.如圖所示,是某種固體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該物質是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熔化過程從______min至8min。16.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______規律制成的,一支未標刻度的溫度計,在標準大氣壓下,將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時,水銀柱長4cm,放入沸水中時,水銀柱長度為24cm,若將它放入60℃的水中時,水銀柱的長度是______cm。17.在研究“固體熔化過程的規律”和“沸騰的規律”實驗中,共同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停表和__。18.夏天,愛吃冰棒的小明買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發現:①從冰柜里拿出的冰棒的外包裝紙上有許多“白花花的粉”;②剝去包裝紙,冰棒周圍會冒出“白氣”;③把冰棒放進玻璃杯,不一會兒,玻璃杯的外壁就出“汗”了;④再過一會兒,冰棒變成了“水”。在以上發現中,物態變化原理相同的有______(填序號)。他發現的冰棒周圍冒出“白氣”的情景應如圖______(選填“A”或“B”)所示。19.寒冷的冬天,人在戶外活動時,眉毛或胡子上形成的“白霜”是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3D打印是現代制造業的最新技術。我國飛機制造中就用3D打印技術制造鈦合金零件,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鈦合金粉末會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液態,然后成型。20.火山爆發時,熾熱的熔巖噴出地表,像煉鋼爐流出的鋼水一樣流淌。巖漿是多種成分組成的液體,流淌過程中,在火山口周圍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礦物:橄欖石渾石角閃石黑云母正長石白云母石英。火山周圍形成的這些礦石的熔點___________(依次由高到低/相同/依次由低到高)。三、解答題21.炎熱的夏天,小李從冰箱中取出的啤酒放置一會兒后,發現啤酒瓶的外壁會“冒汗”,請你運用所學的知識幫他解釋一下原因.22.夏天,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冰棍上面掛有一層白花花的“粉”;剝去包裝紙,冰棍周圍冒“白煙”,請解釋其中的“粉”、“白煙”各是怎樣形成的?23.冬天,我們向手“吹氣”感覺很冷,而向手“哈氣”感覺很暖和,請你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一下這兩種現象產生的原因______.24.夏天,有的人喜歡喝涼的飲料,往往會在常溫的飲料中加幾小塊溫度低于0℃的冰,請分析說明加冰塊使飲料變涼的原因.25.夏天,雨后天晴,山林中升起了飄渺的白霧。請分析說明白霧形成的原因;26.如圖所示,為實驗室溫度計、體溫計和寒暑表的結構示意圖,請仔細觀察這三種溫度計,說出它們有哪些不同之處,這些不同的地方與它們的用途有什么聯系?【參考答案】***試卷處理標記,請不要刪除一、選擇題1.A解析:A【分析】晶體有固定的熔點,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金屬勺熔化了,說明熱水瓶中開水的溫度高于金屬的熔點,使金屬勺從開水中吸熱而熔化;當杯中的水溫降為室溫(20℃)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屬塊,說明室溫(20℃)低于金屬的凝固點,使金屬凝固。故選A。2.C解析:CA.初春的早晨,出現大霧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A錯誤;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現的白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故B錯誤;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現的冰花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故C正確;D.人工降雨經歷了升華、凝華和熔化三種物態變化過程,故D錯誤。故選C。3.D解析:D【分析】在分析過程中,可以把整個圖像分成3段,首先是固體吸熱升溫;然后一段是晶體的熔化過程,可以看出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特點、熔點及熔化所用的時間;最后是晶體完全熔化完后繼續吸熱升溫的過程.A.由于海波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即是晶體,故A錯誤;B.據熔化圖像可知,海波在AB段是固態,故B錯誤;C.據熔化圖像可知,BC段是熔化過程,故該過程中海波吸熱,但溫度不變,故C錯誤;D.據圖像可知,海波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時約4min,故D正確。故選D。4.B解析:B醫護人員護目鏡內側的水霧是液化現象,而霜是凝華現象,露是液化現象,雪是凝華現象,冰是凝固現象,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5.C解析:CA.人的正常體溫在37℃,變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實際,不合題意;B.手掌的寬度約為10cm左右,即1dm,故B符合實際,不合題意;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C不符合實際,符合題意;D.人的心臟正常1min跳動75次左右,所以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1s,故D符合實際,不合題意。故選C。6.A解析:A沸騰需要達到沸點,繼續吸熱;乙試管內的液體沸騰起來了,說明乙液體的沸點低于水的沸點,由表中數據可知,乙液體是酒精,故選A。7.B解析:B【分析】冰是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水在沸騰時要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AB.在0℃時冰達到熔點,BC段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是熔化過程,物體是固液共存狀態,故A錯誤、B正確;C.冰在熔化過程中,冰的質量在減少,水的質量增加,溫度不變但持續吸熱,內能在增大,故C錯誤;D.水的沸騰過程溫度不變,但沸騰要不斷吸熱,內能不斷增大,故D錯誤。故選B。8.B解析:B【分析】(1)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的表面積大小;液體的溫度;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2)了解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放熱;(3)區分一些常見的晶體、非晶體。A.用地膜覆蓋農田育苗,減緩了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減緩了水分的蒸發,故A錯誤;B.冰塊在熔化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導致周圍溫度降低,故B正確;C.霜是晶體,故C錯誤;D.戴著眼鏡從室外走進室內,室內的水蒸氣遇到低溫的鏡片液化成小水珠,,導致鏡片模糊不清,該過程放熱。故D錯誤。故選B。9.B解析:BA.人體的正常體溫約37℃,變化范圍很小,故A不符合題意;B.人體感覺舒適的氣溫在23℃左右,故B符合題意;C.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故C不符合題意;D.東臺地區冬季最低氣溫在-2℃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D解析:D【分析】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凝華是升華的逆過程,物質在凝華時要放熱。把干冰(固態二氧化碳)放入鋁罐里一段時間,罐外壁結了一層霜,是因為干冰先升華吸熱使罐的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1.A解析:A【分析】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考慮到溫度對實驗的影響,若直接把試管放在酒精燈火焰上,會導致碘的熔化和沸騰,升華實驗無法進行。AB.酒精燈火焰溫度高于碘的熔點和沸點,這樣碘容易發生熔化和沸騰現象,不利于研究碘的升華和凝華,用水浴法加熱,水的沸點低于碘的熔點,碘不會發生熔化現象,但是可以發生升華現象,所以用水浴法加熱而不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由于水的沸點低于碘的熔點,可以確保碘不會熔化。故A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CD.將被密封的碘顆粒放入冰水混合物或在常溫下觀察碘升華,速度太慢,效果不明顯。故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12.C解析:CAB.“白氣”是由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該過程放出熱量,故AB錯誤;CD.冰箱門的附近的“白氣”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熱水瓶口出現的“白氣”是由熱水瓶內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C正確,D錯誤。故選C。二、填空題13.1038528193∶40解析:1038.5281.93∶40(1)[1]由圖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紐扣左側與2.00cm對齊,右側與3.10cm對齊,所以紐扣電池直徑為3.10cm-2.00cm=1.10cm(2)[2]圖中體溫計的一個大格表示1℃,里面有10個小格,故其分度值為0.1℃,所以圖中體溫計的示數為38.5℃。(3)[3]小表盤表示分鐘,大表盤表示秒,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4”和“5”之間,偏向“5”一側,分針指示的時間為4min,且秒針已經轉過一周,讀數30~60s;在秒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41.9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41.9s,故秒表的讀數為4min41.9s,即281.9s。(4)[4]時鐘和平面鏡中的像是對稱的,上下不變,左右顛倒,由圖可知時鐘的時針實際位置在“3”和“4”之間,分針指在刻度“8”的位置,故此刻鐘的實際時間應是3∶40。14.凝華凝固解析:凝華凝固[1]很冷的冬天,玻璃的溫度很低,室內的水蒸氣遇冷的玻璃凝華成小冰晶粘在玻璃的內表面,形成冰花。[2]室內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會發生液化現象變成小水滴,小水滴在下落的過程中又凝固成冰,所以有時又可看到豎直的冰痕。15.晶體4解析:晶體4[1][2]由圖象知,物質在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該物質是晶體。熔化過程從4min開始,到8min熔化完成。16.熱脹冷縮16解析:熱脹冷縮16[1]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規律制成的。[2]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水銀柱長4cm,沸水的溫度是100℃,水銀柱長24cm,長度差是所以溫度每升高1℃,水銀柱上升高度為將它放入60℃的水中時,相對于0℃,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為17.溫度計解析:溫度計在研究固體熔化過程的規律和沸騰的規律的實驗中,需要測量時間和溫度,所以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停表和溫度計。18.②③B解析:②③B[1]①從冰柜里拿出的冰棒的外包裝紙上有許多“白花花的粉”,是冰箱內的水蒸氣直接變成了固體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②剝去包裝紙,冰棒周圍會冒出“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了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③把冰棒放進玻璃杯,不一會兒,玻璃杯的外壁就出“汗”了,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了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④再過一會兒,冰棒變成了“水”,是冰棒從固態變成了液態,屬于熔化現象。故物態變化原理相同的是②③。[2]冰棍冒的“白氣”其實不是氣體,而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這些極小的小水滴因為密度比空氣大所以要下降,其情景如圖B所示。19.凝華吸收熔化解析:凝華吸收熔化[1]寒冷的冬天,戶外溫度比較低,眉毛或胡子上形成的“白霜”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2][3]用3D打印技術制造鈦合金零件,鈦合金粉末在高溫下由固態變為液態,發生了熔化現象,該過程吸收熱量,然后按照構件形狀重新結晶成型。20.依次由高到低解析:依次由高到低熔化時,固態變成液態,熔點越低,則熔化時需要的溫度越低;根據題意,在火山口周圍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礦物:橄欖石渾石角閃石黑云母正長石白云母石英,距離越遠則噴出的越早,即熔點越低,可知火山周圍形成的這些礦石的熔點依次由高到低。三、解答題21.見解析【解析】答:剛從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溫度低于氣溫,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外壁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啤酒瓶外壁上出現“冒汗”現象.考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專題:簡答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分析:啤酒瓶瓶放在冰箱里,時間長了,因冰箱里的溫度太低,拿出后的瓶子溫度低于外界溫度,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瓶壁而放熱發生液化.點評:此題考查的空氣中水蒸氣的液化現象,是生活中常見現象.22.見解析【解析】答:(1)冰棒上粘著“白花花的粉”,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冰棍形成的小冰晶,是在冰箱里發生的凝華現象;(2)冰棒周圍冒“白煙”,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冰棒凝結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現象.【點評】掌握六種物態變化的名稱并能解釋生活中的物態變化現象,判斷物態變化,首先確定原來和現在的狀態,再和六種物態變化對照.23.見解析【解析】答:冬天向手上吹氣,會加快手上的汗液的蒸發,而蒸發要吸熱會帶走手上的熱量,所以手不但不會暖和,反而會更冷;冬天手冷時,用嘴向手上“哈氣”,一方面口中吹出的溫度較高的水蒸氣與溫度較低的手之間發生熱傳遞,溫度較低的手會吸收熱量;另一方面口中吹出的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手時,水蒸氣遇冷會液化成小水滴,液化要放熱,所以手會感到暖和.考點:蒸發及其現象;液化及液化現象.專題:汽化和液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不踩井蓋安全教育課件
- 燈具的智能照明網絡構建考核試卷
- 灌溉項目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考核試卷
- 文化用品行業競爭策略考核試卷
- 電子出版物批發商的供應鏈協同管理考核試卷
- 硫酸亞錫在電子焊料中的應用研究考核試卷
- 森林改培與城市綠化管理考核試卷
- 醫療器械行業可持續發展路徑考核試卷
- 油料作物種植與農業市場風險防范考核試卷
- 地震勘探儀器在地質勘探與地震勘探教育培訓的作用與影響考核試卷
-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一單元測驗卷
- 10.2.2 加減消元法(課件)2024-2025學年新教材七年級下冊數學
- 信息科技開學第一課課件 哪吒 人工智能 機器人 信息科技
- 智能電網負荷預測-深度研究
- 2025年高中數學說題比賽系列課件
- 2025年度月子中心月嫂專業培訓合同
- 支部書記考試練習測試題附答案
- 未成年人專門矯治教育制度適用研究
- 2024年吉林水利電力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血管ECMO導管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規范》
- 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外國刑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