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番禺中2025屆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番禺中2025屆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番禺中2025屆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番禺中2025屆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番禺中2025屆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番禺中2025屆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的總結發(fā)言中宣布“我們與蘇聯應該站在一條戰(zhàn)線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機會就要公開發(fā)表文告說明此點”,同時指出“關于帝國主義對我國的承認問題”“就是在全國勝利以后的一個相當時期內也不必急于去解決”。這反映出A.新民主主義革命已完全勝利 B.黨的工作重心實現全面轉移C.外交策略受到國際環(huán)境影響 D.和平共處成為國際關系準則2.觀察如圖,浮雕上的軍人形象源自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八一南昌起義》浮雕A.北洋軍 B.護國軍 C.國民革命軍 D.工農革命軍3.在俄國歷史上因為一次革命造成了政府同反對派的非對抗性模式,兩個政權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俄羅斯帝國的傳統(tǒng)觀念:讓人民講話,讓沙皇讓權。下列有關這次革命的說法正確的是A.它成功促成了俄國社會轉型B.它的過程類似于英國光榮革命C.它使得無產階級掌握了政權D.它的性質類似于中國辛亥革命4.據《元史百官志》記載:“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來朝,見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斷,宣政院所轄之地應該是A.中書省 B.西藏地區(qū) C.遼陽行省 D.嶺北行省5.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創(chuàng)刊的《共產黨》雜志發(fā)刊詞中寫道:“要想把我們的同胞從奴隸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產勞動者全體結合起來,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國外國一切資本階級,跟著俄國的共產黨一同試驗新的生產方法不可。”這反映出A.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 B.十月革命產生了深遠影響C.救國道路的探索不斷深入 D.民主革命進入了新的階段6.據清末某官員記述,自1888年漠河金礦創(chuàng)辦運行,“時不過二年,驟能如此其盛,若沿邊一帶,礦務漸次開拓,商務即可漸飲騰茂,星羅棋布。邊境雖虛,何嘗不可借開礦招商而實之哉。”這表明了當時A.鼓勵實業(yè)的政策成效顯著B.官辦企業(yè)促進了商業(yè)繁榮C.民族工業(yè)有了進一步發(fā)展D.開辦漠礦有利于鞏固邊防7.16世紀的西班牙流浪漢小說《小癩子》勾畫出了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貪婪惡毒的瞎子、狠心吝嗇的神父、破落卑微的貴族等。主人公拉薩洛出生卑微,卻努力擺脫貧困和饑餓的狀態(tài)。這部作品A.抒發(fā)了浪漫情懷 B.突出了人文精神C.諷刺了工業(yè)文明 D.表達了理想幻滅8.唐代皇帝對要官子弟任職多有限制,尤其是很多詔令都對宰相子弟進行嚴格限制,如素官回避和翰林學士的任職限制,主要是針對宰相子弟選士,回避中也將宰相子弟列為主要限制對象,唐朝的這一做法A.否定了宰相參與中樞 B.阻礙了社會階層的流動C.旨在維護君主的權威 D.提高了庶族官員的地位9.小吳經常以“日耳曼人征服”、“隸奴與農奴”、“查理·馬特改革”、“封建等級”等為關鍵詞搜索有關資料。據此推測他關注的是A.歐洲君主專制 B.歐洲封建制度 C.德國宗教改革 D.中世紀城市自治10.《三國演義》中塑造了以關羽為代表的許多的忠義英雄形象。就忠義思想看,其來源應該包括①春秋孔子的主張②西漢董仲舒的學說③宋明時期的程朱理學④明清之際的反專制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1.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軍進攻廣州、大沽口,客觀上減輕了太平天國的軍事壓力。洪秀全曾將洋人過境說成是“兄弟團圓”,言稱“西洋番弟聽朕詔,同頂爺哥滅臭蟲”;“衷心歸順成藩屬,替爺替哥殺妖魔”。這反映出太平天國A.與外國平等往來的愿望 B.與英法合作共同反抗清朝C.繼續(xù)秉持傳統(tǒng)宗藩觀念 D.和西方國家宗教信仰相同12.為了醫(yī)治滯脹和刺激經濟復蘇,里根政府實行大規(guī)模減稅,其中個人所得稅從原來的最低11%、最高50%的14檔累進稅率改成15%、25%、28%三檔。這體現了里根政府A.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B.徹底解決了美國社會矛盾C.旨在維護工人階級的利益 D.經濟思想進行了重大調整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30多年來,歷屆黨的三中全會都承擔著經濟發(fā)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使命。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1984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1993年11月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社會主義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集體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必要的有益的補充,有步驟地適當縮小指令性計劃的范圍,適當擴大指導性計劃的范圍。按照政企職責分開、簡政放權的原則進行改革,使企業(yè)真正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qū)、一部分企業(yè)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奮勞動先富起來,帶動越來越多的人走向富裕。在企業(yè)內部,要實行工資獎金同經濟利益掛鉤,擴大工資差距,拉開檔次。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fā)|展、鼓勵個體、私營、外資經濟發(fā)展,為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創(chuàng)造條件,發(fā)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制訂和執(zhí)行宏觀調控政策,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的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按照現代企業(yè)制度的要求,現有全國性行業(yè)總公司要逐步改組為控股公司,一般小型國有企業(yè),可以實行承包經營、租賃經營或改組為股份合作制,也可以出售給集體或個人。個人勞動報酬要引入競爭機制,打破平均主義,實行多勞多得,合理拉開差距。提倡先富帶動和幫助后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兩次中央全會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逐項扼要概括其重要變化,并據此指出改革的特點。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在20世紀初的歐洲,“每個國家突然之間有了要使自己強大的感情,但都忘記了別的國家也會有同樣的情緒;每個國家都想從別國得到點什么”,“在一九一四年戰(zhàn)爭開始的幾個星期……最愛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兩眼殺氣騰騰”。(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狹隘的民族主義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其產生的國際關系背景。材料二:希特勒總是在各種演說中不斷地提醒德國人民,不要忘記祖國在第一次世界中所遭受的奇恥大辱,……德國人民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忍受著饑餓和騷亂的威脅,他宣稱,“今天我們看到的一切人類文化、一切藝術、科學和技術的果實,幾乎完全是雅利安人的創(chuàng)造性產物。”“只有雅利安人才是高于一切的人類的創(chuàng)始者。”為爭取雅利安人后裔——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間,必須消滅“非我族類”的劣等民族。希特勒咬牙切齒地叫囂著:“民族不是由于打敗而毀滅的,卻是由于喪失任何抵抗而毀滅的。只有用武力的形式把爭取獨立的思想付諸戰(zhàn)斗行動之時,民族的迫切愿望才能得到圓滿的實現。”“我們變?yōu)閷Ω侗┝χ荒苡帽┝Α!保?)根據材料二,分析希特勒騙取民眾信任奪取政權的主要法寶是什么?除此之外希特勒上臺的原因還有哪些?(3)材料一、二,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論?材料三:1919年5月在英法的指使下希臘入侵土耳其,土耳其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凱末爾領導人民進行了一聲抗擊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革命運動。在人民的支持下,凱末爾建立了新的民主共和國,推翻了蘇丹政權,趕走了外國侵略者,同時發(fā)展民族經濟,走上民族復興的道路。(4)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凱末爾革命中的民族主義的目標。材料四:在當今世界,隨著冷戰(zhàn)的結束,全球化的加速,不同民族與國家之間的接觸空前頻繁,其相互差異也矛盾亦更為凸現,民族主義思潮再次高漲。(5)據材料四,分析在當前形勢下,應該怎樣對待民族主義思潮?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體現了“一邊倒”的思想雛形,與美蘇冷戰(zhàn)的國際大環(huán)境有關,故C正確;七屆二中全會召開于1949年3月,當時新民主主義革命仍未取得完全勝利,排除A;七屆二中全會提出要將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材料與這一轉移無關,排除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是新中國成立之后,排除D。故選C。2、C【解析】

根據材料“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八一南昌起義》浮雕”可知是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率領國民革命軍發(fā)動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答案為C;北洋軍是北伐戰(zhàn)爭時國民革命軍攻打的對象,不符題意,A錯誤;護國軍是討伐袁世凱的軍隊,1916年袁世凱死后就撤銷,B錯誤;朱德等人率領南昌起義的軍隊與毛澤東秋收起義的軍隊在井岡山會師后稱工農革命軍,在南昌起義之后,D錯誤。3、D【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二月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俄國沙皇封建專制統(tǒng)治,在性質上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結合選項可知,中國的辛亥革命也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故D項正確。十月革命成功促成了俄國社會轉型,而不是二月革命,排除A。二月革命屬于暴力革命,因此與英國的不流血政變的光榮革命不同,排除B。二月革命后俄國同時存在蘇維埃政權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十月革命爆發(fā)后,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排除C。4、B【解析】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于公元7~9世紀時建于青藏高原的古代藏族政權名,故由材料“因唐制吐蕃來朝,見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可知宣政院負責管轄西藏地區(qū),故B符合題意;中書省是元代最高行政機構,故A不符合題意;遼陽行省和嶺北行省均為元朝名稱,故CD不符合題意。故選B。5、C【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十月革命后,先進的中國人將目光由西方轉向東方,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轉向社會主義,對救國道路的探索不斷深入,因此C選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工人運動的組織和開展,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探索,并非強調十月革命的影響,B選項錯誤;D選項是在五四運動后,排除。故選C。6、D【解析】從材料信息“邊境雖虛,何嘗不可借開礦招商而實之哉。”可知當時開辦漠河金礦有利于鞏固邊防,更是直接針對沙俄的侵略,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沙俄率先開采同漠河金礦同屬一脈的黑龍江左岸的礦產,造成壓迫我方的形勢,故答案選D;鼓勵實業(yè)的政策是清末新政時期才出現,與材料時間不符合,排除A;漠河金礦是清政府洋務運動時期興辦的官督商辦性質的民用企業(yè),BC排除。點睛:抓住關鍵信息“清末某官員記述”“1888年”“邊境雖虛,何嘗不可借開礦招商而實之哉。”緊扣材料并結合所學洋務運動的知識分析解答。7、B【解析】

16世紀的歐洲正值文藝復興時期,《小癩子》不同的人物形象和狀態(tài)反映了人文精神,B正確;作品更接近現實主義,排除A;這一時期工業(yè)文明尚未興起,排除C;作品反映的是希望,而非幻滅,排除D。8、C【解析】

根據材料,限制宰相等高官子弟任職的素官、回避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這一做法旨在維護君主權威,防范相權過重,C選項符合題意;限制宰相等權臣子弟當官的做法,不是對宰相參與中樞的否定,有利于社會階層的流動,無關庶族官員地位的提高,ABD三選項錯誤。9、B【解析】

根據題干“日耳曼人征服”、“隸奴與農奴”、“查理·馬特改革”、“封建等級”結合所學可知題干反映歐洲中世紀的歷史現象,由此可知,小吳關注的是歐洲的封建制度,故B項正確;君主專制不能概括題干全部信息,排除A項;德國宗教改革為近代西方思想解放運動,排除C項;中世紀城市自治屬于歐洲封建制度的一方面,排除D項。故選B。10、A【解析】

“忠義”思想是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很典型的一種性格,依據所學可知,這主要是受到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影響,尤其是宋明理學,①②③符合題意。A正確;明清之際的反傳統(tǒng)思想是抨擊傳統(tǒng)儒學的,它不是忠義思想的來源,④不符合題意,BCD錯誤。故選A。11、C【解析】

由材料“衷心歸順成藩屬”“西洋番弟聽朕詔”,說明太平天國將西方國家視為藩屬國,繼續(xù)堅持傳統(tǒng)的宗藩外交,故C符合題意;傳統(tǒng)的宗藩外交并非近代平等外交,故A不符合題意;材料反映天平天國幻想英法代其推翻清王朝,故B不符合題意;天平天國的拜上帝教與西方國家的基督教存在不同,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2、D【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里根政府進行大規(guī)模減稅,體現其改變凱恩斯主義,運用供給學派理論解決經濟滯脹問題,故D項正確;里根政府是減少對經濟的干預,排除A項;減稅并未徹底解決美國社會的矛盾,排除B項;由政府的階級屬性可知目的不是維護工人階級的利益,排除C項。故選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變化:所有制問題上,進--步提高了個體、私營、外資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政府職能(經濟管理體制)上,進-步強調政府的宏觀管理職能,由簡政放權到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分配體制上,進一步打破平均主義,調動積極性。特點:對經濟體制進行全方位改革;循序漸進,不斷探索改革之路(摸著石頭過河),引領改革不斷深入;堅持市場經濟的目標;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如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共同富裕等。【解析】

變化:根據表格內容對比可知,兩次中央全會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所有制、政府職能和分配制度上。相比較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議,十四屆三中全會在所有制上進一步提高了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政府職能上更強調政府的宏觀管理職能,由簡政放權到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分配體制上進一步要求打破平均主義,調動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性。特點:根據兩次中央全會重大決策的變化可以看出,此次改革的特點主要是全方位改革,循序漸進,引領改革不斷深入,堅持市場經濟的目標和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等。14、(1)內容:本民族利益至上,排斥敵視其他民族。(或打著民族利益的幌子,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掠奪他國財富。)背景:帝國主義之間為爭奪霸權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矛盾激化,歐洲形成兩大軍事集團;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2)法寶:復仇主義、民族主義。原因:經濟危機嚴重打擊德國,壟斷資產階級支持建立一個獨裁政府。德國經濟實力有限,無法用經濟手段擺脫危機,因此選擇法西斯道路。德國通過王朝戰(zhàn)爭走上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殘余,為法西斯提供了一定的社會土壤。(3)民族主義是導致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根源之一。(4)民族獨立、民族富強(或民主共和)。(5)民族主義是把雙刃劍,要趨利避害,發(fā)揮其積極作用,維護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