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院消毒效果監測
(現場采樣及實驗室部分)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院消毒質量監督監測的依據《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1995《消毒技術規范》2002年版《醫院感染管理辦法》2006年《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范》2005年《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2004年版《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GB50333-2002《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衛生標準》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GB15979-2002《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醫院消毒效果監測遵循的原則
監測人員需經過專業培訓,掌握一定的消毒知識,具備熟練的檢驗技能;選擇合理的采樣時間(消毒后、使用前);遵循嚴格的無菌操作。醫院消毒質量監測主要部門
手術室、監護室、血透室、口腔科、內窺鏡室、燒傷病房、層流病房、產房與母嬰同室、注射室、治療室、傳染病門診與病房、檢驗科與血庫、供應室、污水處理站及其他感染相關科室。醫院消毒質量監督監測的項目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效果、紫外線滅菌燈照射強度、各類環境空氣消毒效果、工作人員手消毒效果、各類環境物體表面(含工作臺面、器械表面、公用電話、門把手等)消毒效果、使用中消毒劑菌落總數、致病菌與消毒劑濃度測定、潔凈室監測、醫療器械消毒、滅菌效果監測、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質量監測、處理后醫院污水監測。醫院消毒質量監督監測配置主要儀器設備
衛生微生物檢驗常規設備,采樣箱、干燥箱、高壓鍋、培養箱、水浴箱、冰箱、超凈臺、顯微鏡、紫外線測定儀、懸浮粒子計數器、風速儀、溫濕度計、照度計、噪聲儀、微壓差儀(讀值分辨率為1Pa)、懸浮粒子計數器(流率不小于2.83L/min的光散射式粒子計數器)、撞擊式微生物六級采樣器、微生物檢測過濾裝置。監測方法熱力滅菌效果的監測方法生物監測法指示菌株:指示菌株為耐熱的嗜熱脂肪桿菌芽孢(ATCC7953或SSIK31株),菌片含菌量為5.0×105cfu/片~5.0×106cfu/片,試驗用培養基為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養基。檢測方法:將兩個嗜熱脂肪桿菌芽孢菌片分別裝入滅菌小紙袋內,置于標準試驗包中心部位。(下排氣或預真空和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在滅菌柜室內,排氣口上方放置一個標準試驗包)。手提壓力蒸汽滅菌器用通氣貯物盒,指示菌片放于中心部位的兩只滅菌試管內,將貯物盒平放于手提壓力蒸汽滅菌器底部。經一個滅菌周期后,在無菌條件下,取出標準試驗包或通氣貯物盒中的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養基中,經56℃±1℃培養7d,觀察培養基顏色變化。檢測時設陰性對照和陽性對照。結果判定:每個指示菌片接種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養基都不變色,判定為滅菌合格;指示菌片之一接種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養基,由紫色變為黃色時,則滅菌過程不合格。注意事項:監測所用菌片須經衛生部認可,并在有效期內使用。生物指示物監測應1月1次。監測方法熱力滅菌效果的監測方法生物監測紫外線消毒效果的監測紫外線燈管輻照度值的測定檢測方法:開啟紫外線燈5min后,將測定波長為253.7nm的紫外線輻照計探頭置于被檢紫外線燈下垂直距離1m的中央處,待儀表穩定后,所示數據即為該紫外線燈管的輻照度值。結果判定: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線燈,新燈輻照強度≥90μW/cm2為合格;使用中紫外線燈輻照強度≥70μW/cm2為合格;30W高強度紫外線新燈的輻照強度≥180μW/cm2為合格。注意事項:測定時電壓220V±5V,溫度20℃~25℃,相對濕度<60%,紫外線輻照計必須在計量部門檢定的有效期內使用。監測方法紫外線消毒效果的監測監測方法手消毒效果監測手消毒效果監測采樣時間:在消毒后立即采樣。采樣方法:被檢人五指并攏,用浸有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的棉拭子在雙手指屈面從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積約30cm2),并隨之轉動采樣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觸部位,將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試管內,立即送檢。檢測方法細菌總數檢測:將采樣管在混勻器上振蕩20s或用力振打80次,用無菌吸管吸取1.0ml待檢樣品接種于滅菌平皿,每一樣本接種2個平皿,內加入已溶化的45℃~48℃的營養瓊脂15ml~18ml,邊傾注邊搖勻,待瓊脂凝固,置36℃±1℃溫箱培養48h,計數菌落數。采樣結果計算方法:細菌總數(cfu/cm2)=
致病菌檢測:檢測原則:致病菌的檢測依據污染情況進行相應指標的檢測。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測增菌、分離取采樣液1ml,接種于5mlSCDLP液體培養基中,于36℃±1℃增菌24h。取1白金耳上述增菌液,在血平板上作劃線分離,36℃±1℃培養24h。觀察菌落特征:在血瓊脂平板上菌落形態為金黃色、圓形凸起、表面光滑、周圍有溶血圈。鏡檢:挑取典型菌落作涂片染色鏡檢,鏡下為革蘭陽性、成葡萄狀排列的球菌。生化反應:取可疑菌落作觸酶、葡萄糖發酵、血漿凝固酶、甘露醇發酵、新生霉素敏感試驗,均為陽性者即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監測方法手消毒效果監測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檢測增菌、分離:取樣品1ml,接種于1%葡萄糖肉湯,37℃增菌24h。取1白金耳增菌液在血平板上作劃線分離,36℃±1℃培養24h。觀察菌落特征:菌落形態為灰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針尖狀突起、表面光滑、邊緣整齊、周圍有β溶血圈。鏡檢:鏡下為革蘭陽性、呈鏈狀排列的球菌。生化反應:如觸酶陰性、鏈激酶試驗陽性、對桿菌肽敏感者,即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沙門菌檢測:增菌、分離:取樣品1ml,接種于SC增菌液;于36℃±1℃增菌24h。取1白金耳上述增菌液,在SS平板上作劃線分離,36℃±1℃培養24h。觀察菌落特征:無色、半透明,產硫化氫菌株中心黑色或幾乎全黑色。生化反應:自選擇性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接種三糖鐵瓊脂、尿素瓊脂、氫化鉀培養基、賴氨酸脫羧試驗培養基,同時做靛基質試驗。血清學反應:用A~F多價O血清凝集試驗。監測方法手消毒效果監測效果判定Ⅰ、Ⅱ類區域工作人員:細菌總數≤5cfu/cm2,并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為消毒合格。Ⅲ類區域工作人員:細菌總數≤10cfu/cm2,并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為消毒合格。Ⅳ類區域工作人員:細菌總數≤15cfu/cm2,并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為消毒合格。注意:母嬰同室、嬰兒室、新生兒室及兒科病房的工作人員手上,不得檢出沙門菌、大腸桿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消毒合格。監測方法手消毒效果監測物品和環境表面消毒效果的監測
采樣時間:在消毒處理后進行采樣。采樣方法:用5cm×5cm的標準滅菌規格板,放在被檢物體表面,采樣面積≥100cm2,連續采樣4個,用浸有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的棉拭子1支,在規格板內橫豎往返均勻涂擦各5次,并隨之轉棉拭子,剪去手接觸部位后,將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試管內,立即送檢。門把手等不規則物體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樣。檢測方法:細菌總數檢測:檢測方法。小型物體表面的結果計算用cfu/件表示。致病菌檢測:檢測方法同手。結果判定Ⅰ、Ⅱ類區域:細菌總數≤5cfu/cm2,并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Ⅲ類區域細菌:總數≤10cfu/cm2,并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Ⅳ類區域細菌:總數≤15cfu/cm2,并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母嬰同室、早產兒室、嬰兒室、新生兒室及兒科病房的物體表面不得檢出沙門菌。空氣消毒效果的監測采樣時間:在消毒處理后、操作前進行采樣。布點方法:室內面積≤30m2,設內、中、外對角線3點,內、外點布點部位距墻壁1M處;室內面積>30m2,設4角及中央5點,4角的布點部位距墻壁1m處。平板暴露法:將普通營養瓊脂平板(直徑為9cm)放在室內各采樣點處,采樣高度為距地面1.5m采樣時將平板蓋打開,扣放于平板旁,暴露15min,蓋好立即送檢。合格標準Ⅰ類區域:細菌總數≤10cfu/m3,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為消毒合格;Ⅱ類區域:細菌總數≤200cfu/m3,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為消毒合格;Ⅲ類區域:細菌總數≤500cfu/m3,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為消毒合格。監測方法空氣消毒效果監測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測定檢測所需中和劑:0.1%硫代硫酸鈉肉湯(含氯、含碘、過氧化物類消毒劑)、0.3%卵磷脂+3%吐溫80肉湯(洗必泰如氯己定和季安鹽類消毒劑如新潔爾滅)、0.3%甘氨酸肉湯(醛類消毒劑)方法:傾注法:用無菌吸管吸取消毒液1.0ml,加入到9.0ml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生理鹽水采樣管中混勻,分別取0.5ml放入2只滅菌平皿內,加入已熔化的45℃~48℃的營養瓊脂15ml~18ml,邊傾注邊搖勻,待瓊脂凝固,一平板置20℃培養7d,觀察霉菌生長情況;另一個平板置36℃±1℃培養72h,計數菌落數,同時按手的方法檢測致病菌。消毒液染菌量(cfu/ml)=每個平板上的菌落數×20結果判斷: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并未檢出致病菌為合格。注意事項:采樣后1h內檢測。監測方法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測定血透室消毒效果監測微生物檢測:檢測項目:空氣、物體表面、手、使用中消毒液、透析用水、透析液、一次性醫療用品;空氣細菌培養有:透析廳、治療室;物體表面細菌培養有:操作臺、治療車、搶救車、無菌柜、藥品柜;洗手后細菌培養有:醫生、護士、工人;使用中消毒液細菌培養有:碘酒、酒精、過氧乙酸、福爾馬林、透析用水、透析液;滅菌醫療器械的染菌監測方法血透室消毒效果監測合格標準: 空氣細菌密度小于200個/m3為合格;物體表面細菌密度小于或等5個/cm2為合格工作人員手細菌密度小于或等5個/cm2為合格;使用中消毒細菌密度是0—100個/mL為合格;透析用水細菌數<200cfu/ml為合格;透析液細菌數<200cfu/ml為合格。滅菌醫療器械不能檢出任何微生物為合格。監測方法血透室消毒效果監測內窺鏡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采樣時間:在消毒滅菌后、使用前進行采樣。內鏡外壁采樣方法:用沾有含中和劑的棉拭子,在被檢內鏡上從鏡頭到鏡身反復涂擦,剪切手接觸部位,將棉拭子投入到5mL含相應中和劑的采樣管內,立即送檢。內鏡的內腔面采樣時,用無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應中和劑的緩沖液,從待檢內鏡活檢口注入,用15ml無菌試管從活檢出口收集,及時送檢。中和劑(采樣液):0.1%卵磷脂+1%甘氨酸+0.5%硫代硫酸鈉%5%吐溫80PBS菌落計數和致病菌檢測參照手消毒效果監測中有關方法。監測方法內窺鏡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合格標準:滅菌后內窺鏡,未檢出任何微生物為合格。消毒后的內窺鏡,細菌總數≤20cfu/件,并未檢出致病菌為合格。監測方法內窺鏡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口腔科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監測項目使用中消毒劑和滅菌劑、消毒器械、滅菌器械、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及空氣細菌學監測。物體表面細菌培養有:操作臺、無菌柜、手機、車針、高速渦輪機頭、常用檢查及拔牙器械、潔牙機頭、刀片等;手細菌培養有:醫生、護士;使用中消毒液細菌培養有:碘酒、酒精、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滅菌醫療器械的染菌與銷毀情況有:鑷子、口鏡、探針、彎盤、吸管等。監測方法口腔科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合格標準:空氣細菌密度是小于500個/m3為合格;物體表面細菌密度是小于或等10個/cm2為合格;工作人員手細菌密度是小于或等10個/cm2為合格;使用中消毒細菌密度是0~100個/mL為合格;滅菌醫療器械不能檢出任何微生物為合格;監測方法口腔科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醫院潔凈手術部監測醫院潔凈手術部按潔凈度分為Ⅰ級(手術區100級、周邊區1000級)、Ⅱ級(手術區1000級、周邊區10000級)、Ⅲ級(手術區10000級、周邊區100000級)、Ⅳ級(300000級)潔凈手術室和潔凈輔助用房監測項目:技術指標(風速、換氣次數、靜壓差、噪聲、照度、溫濕度)微生物指標(浮游菌、沉降菌)懸浮粒子監測方法醫院潔凈手術部監測風速、換氣次數監測方法:Ⅰ級潔凈室風速測定:在距地面0.8m(如有阻隔可抬高至阻隔面之上0.25m處),送風口正投影區邊界0.12m內區域均勻布點(測點間距≤0.3m),打開微風速儀,測定各點風速,按公式v=(v1+v2+v3+……+vn)/n,式中vn——每個測點的速度(m/s);n——測點數,計算出截面的平均風速v(m/s)。Ⅱ、Ⅲ、Ⅳ級潔凈手術室和潔凈輔助用房換氣次數測定:當測送風面平均風速時,測點高度在送風面下方0.1m以內,測點之間距離不應超過0.3m。測點范圍為送風口邊界內0.05m以內的面積,均勻布點。監測方法醫院潔凈手術部監測風速、換氣次數對于分散布置的送風口,對每個風口進行檢測。每一個風口的風量q按下式計算:q=v×f×3600房間風量Q按下式計算:Q=∑q房間換氣次數n按下式計算:n=Q/Fh式中v——每一個風口上測得的平均風速(m/s);f——每一個風口凈面積(m2);F——房間的凈截面積(m2);h——房間的凈高(m)。監測方法醫院潔凈手術部監測風速、換氣次數于集中布置的送風口,應測出送風面平均送風速度,換算出房間的換氣次數。送風面速度測點斷面布置送風面平均風速按下式計算:V平均=(v1+v2+………+vn)/n送風量q按下式計算:q=×f0×3600房間換氣次數n按下式計算:n=Q/Fh式中f0——送風面面積(m2)。監測方法醫院潔凈手術部監測風速、換氣次數靜壓差方法:潔凈區封閉,打開微壓計,距地面0.8m,使測孔截面平行于氣流,待讀數穩定后,計下讀數。監測方法醫院潔凈手術部監測溫濕度方法:室內溫濕度測定為距地面0.8m高的中心點,檢測儀器為可顯示小數后一位的數字式溫濕度測量儀。監測方法醫院潔凈手術部監測噪聲方法:打開噪聲儀,在室中心1.1m高處進行測量布點:不足15m2的房間測一點,超過15m2的在室中心和四角共測5點。注意事項:1、噪聲檢測宜在外界干擾較小的晚間進行,以A聲級為準。2全部噪聲測定之后,應關閉凈化空調系統測定背景噪聲,當背景噪聲與室內噪聲之差小于10dB時,室內噪聲應按常規予以修正。監測方法醫院潔凈手術部監測照度方法:測點距地面0.8m,離墻面0.5m,按間距不超過2m均勻布點,不刻意在燈下或避開燈下選點,打開照度儀,待讀數穩定后,計錄結果。注意事項:檢測應在光源輸出趨于穩定,不開無影燈,無自然采光條件下進行。監測方法醫院潔凈手術部監測潔凈度(懸浮粒子數)測定按照規定的最少點數在潔凈區域布點,測點布置在距地面0.8m高的平面上,在手術區檢測時應無手術臺。當手術臺已固定時,測點高度在臺面之上0.25m。測試場所的凈化空氣調節系統正常運行穩定后,打開塵埃粒子計數器在預定采樣點待計數穩定后進行讀數記數,按公式進行計算:A=C1+C2+…+CN/N;M=A1+A2+…+AL/L;SE=[(A1-M)2+(A2-M)2+…+(AL-M)2/L(L-1)]1/2;UCL=M+t×SE其中A:某一采樣點的平均粒子濃度,粒/m3;C:某一采樣點的粒子濃度,粒/m3;N:某一采樣點的采樣次數,次;M:平均值的均值,粒/m3,;L:某一潔凈室的總采樣點數,個;SE:平均值均值的標準誤差,粒/m3;UCL:平均值均值的95%置信上限粒/m3,;t:95%置信上限的分布系數。監測方法醫院潔凈手術部監測潔凈度(懸浮粒子數)測定測點數23456789系數t6.312.922.352.132.021.941.901.86系數t當測點數為9點以上時,UCL=M平均。最少測定點區域最少測定點數Ⅰ級手術區5Ⅰ級周邊區8Ⅱ、Ⅲ級手術區3Ⅱ周邊區6Ⅲ級周邊區4Ⅳ級及分散布置的潔凈室(面積>30m2)4Ⅳ級及分散布置的潔凈室(面積≤30m2)2注意事項:1、每次采樣的最小采樣量:100級區域為5.66L,以下各級區域為2.83L。2、在100級區域檢測時,采樣口應對著氣流方向;在其他級別區域檢測時,采樣口均向上。3、當檢測含塵濃度時,檢測人員不得多于2人,都應穿潔凈工作服,處于測點下風向的位置,盡量少動作。4、當檢測含塵濃度時,手術室照明燈應全部打開。監測方法醫院潔凈手術部監測潔凈度(懸浮粒子數)測定評判標準潔凈度100級:大于等于0.5μm的塵粒數大于350粒/m3(0.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為0。潔凈度1000級:大于等于0.5μm的塵粒數大于35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小于等于300粒/m3(0.3粒/L)。潔凈度10000級:大于等于0.5μm的塵粒數大于350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00粒/m3(350粒/L);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大于300粒/m3(0.3粒/L)到小于等于3000粒/m3(3粒/L)。潔凈度100000級:大于等于0.5μm的塵粒數大于350000粒/m3(350粒/L)到小于等于3500000粒/m3(3500粒/L);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大于3000粒/m3(3粒/L)到小于等于30000粒/m3(30粒/L)。潔凈度300000級:大于等于0.5μm的塵粒數大于3500000粒/m3(3500粒/L)到小于等于10500000粒/m3(10500粒/L);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大于30000粒/m3(30粒/L)到小于等于90000粒/m3(90粒/L)。沉降菌濃度當用沉降法測定沉降菌濃度時,細菌濃度測點數既要不少于被測區域含塵濃度測點數,又應滿足表規定的最少培養皿(不含對照皿)數的要求,采樣點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當送風口集中布置時,應對手術區和周邊區分別檢測;當送風口分散布置時,全室統一檢測。采樣后的培養皿,應立即置于37℃條件下培養24h,然后計數生長的菌落數,計算平均值。菌落數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進位到小數點后1位。
監測方法醫院潔凈手術部監測沉降菌濃度被測區域潔凈度級別最少平皿數100級131000級510000級3100000級2300000級2注意事項:1、細菌濃度宜在其他項目檢測完畢,對全室表面進行常規消毒之后進行。2、不論用何種方法檢測細菌濃度,都必須有2次空白對照。第1次對用于檢測的培養皿做對比試驗,每批一個對照皿。第2次是在檢測時,每室或每區1個對照皿,對操作過程做對照試驗:模擬操作過程,但培養皿打開后應又立即封蓋。兩次對照結果都必須為陰性。整個操作應符合無菌操作的要求。監測方法醫院潔凈手術部監測沉降菌濃度沉降菌最少培養皿數微生物評判標準等級手術室名稱沉降法(浮游法)細菌最大平均濃度空氣潔凈度級別手術區周邊區手術區周邊區Ⅰ特別潔凈手術室0.2/30min·φ90皿(5個/m3)0.4個/30min·φ90皿(10個/m3)100級1000級Ⅱ標準潔凈手術室0.75/30min·φ90皿(25個/m3)1.5個/30min·φ90皿(50個/m3)1000級10000級Ⅲ一般潔凈手術室2個/30min·φ90皿(75個/m3)4個/30min·φ90皿(150個/m3)10000級100000級Ⅳ準潔凈手術室5個/30min·φ90皿(175個/m3)300000級浮游菌濃度當采用浮游法測定浮游菌濃度時,細菌濃度測點數應和被測區域的含塵濃度測點數相同,且宜在同一位置上。每次采樣應滿足表規定的最小采樣量的要求,每次采樣時間不應超過30min。計算方法:平均濃度(個/m3)=菌落數/采樣量×1000菌落數為六個平皿菌數總和(個)其中:采樣量為流量與時間之積(升)評判標準見沉降菌監測方法醫院潔凈手術部監測浮游菌濃度浮游菌最小采樣量被測區域潔凈度級別最小采樣量(m3)100級0.61000級0.0610000級0.03100000級0.006300000級0.006監測方法醫院潔凈手術部監測浮游菌濃度一次性醫療用品檢驗檢測適用于臨床上使用的所有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醫療用品經滅菌處理后是否達到無菌標準。無菌檢驗應在1000級潔凈室內的100級工作臺上或潔凈度為100級單向流空氣區域內進行,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對單向流空氣區域及工作臺面,必須進行潔凈度驗證。監測方法醫療器械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無菌檢驗無菌檢驗前準備洗脫液無菌檢查:于無菌檢查前3d,向需氧-厭氧菌培養基與真菌培養基內各接種1.0mL洗脫液,分別置30℃~35℃與20℃~25℃條件下,培養72h后應無菌生長。培養基無菌檢查:于無菌檢查前3d,將未種菌的需氧-厭氧菌培養基與真菌培養基分別置30℃~35℃與20℃~25℃條件下,培養72h后應無菌生長。監測方法醫療器械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無菌檢驗陽性對照菌懸液制備:于無菌試驗前一天,取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普通瓊脂斜面新鮮培養物1接種環,接種于需氧-厭氧菌培養基內,在30℃~35℃培養16h~18h備用。用時以無菌生理鹽水稀釋至1:106(10cfu/ml~100cfu/ml)。取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真菌瓊脂培養基斜面新鮮培養物1接種環種于相同培養基內,于20℃~25℃培養24h備用。用時以無菌生理鹽水稀釋至1:100(10cfu/ml~100cfu/ml)。無菌室與試驗臺消毒:對無菌室地面與桌面以及試驗臺臺面擦凈消毒后,將無菌試驗用的培養基、洗脫液、供試品及其他需用器材放妥。開啟紫外線燈消毒1h。監測方法醫療器械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無菌檢驗監測方法醫療器械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無菌檢驗檢驗操作程序:工作人員穿戴無菌隔離衣、帽、口罩、鞋后進入無菌室,用70%乙醇棉球消毒雙手。將供試品外包裝用70%乙醇擦拭消毒后放于試驗臺上。取需氧-厭氧培養管與真菌培養管各一支,打開蓋(或塞)置試驗臺上,直至樣本無菌檢查試驗完畢。蓋上蓋(或塞)與供試品一起培養,作為陰性對照。按無菌操作要求打開供試品外包裝,按以下規定方法制備樣本接種需氧-厭氧培養管與真菌培養管。檢測樣本的制作:檢測數量每批樣品首次檢測時,檢測1/4樣本,分別在所選的最小銷售包裝內抽取。必要時進行復測。復測時,檢測2/4樣本,分別在所選的最小銷售包裝內抽取。以下的樣本制作均按首次檢測設計,復測時樣本量加倍。監測方法醫療器械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無菌檢驗監測方法醫療器械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無菌檢驗樣本制作敷料、手術衣等非管道類樣本。取2個包裝內的樣本,于不同部位剪取約1cm×3cm大小的樣片21片,接種需氧-厭氧菌培養管5管與真菌培養管2管。每培養管含培養基40mL,各接種3片樣片。在其中一加有樣本的需氧-厭氧培養管中接種1.0mL金黃色葡萄球菌稀釋懸液作為陽性對照。注射針、針灸針、縫合針、棉簽等樣本。在所選7個最小銷售包裝內樣品中,各選1支為一個樣本,分別接種于需氧-厭氧培養管5管與真菌培養管2管,每管含培養基15.0mL,在其中一支加有樣本的需氧-厭氧菌培養管中接種1.0mL金黃色葡萄球菌稀釋懸液作為陽性對照。輸液(血)器等導管類樣本。在所選7個最小銷售包裝內樣品中,各選1支為一個樣本,各以無菌注射器吸取5.0mL~10.0mL無菌洗脫液注入管內往返搖蕩5次。將各樣本洗脫液分別接種需氧-厭氧菌培養管5管與真菌培養管2管。培養管含培養基15.0mL,每管接種樣本洗脫液1.0mL。在其中一支加有樣本洗脫液的需氧-厭氧菌培養管中接種1.0mL金黃色葡萄球菌稀釋懸液作為陽性對照。監測方法醫療器械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無菌檢驗注射器樣品。在所選7個最小銷售包裝內樣品中,各選1支為一個樣本,各吸取經滅菌合格的洗脫液2mL~10mL,將芯桿抽取至全程刻度,振搖5次。將各管洗脫液分別接種需氧-厭氧菌培養管5管與真菌培養管2管。洗脫液接種量,對1mL注射器為0.5mL;2mL注射器為1.0mL;5mL~10mL注射器為2.0mL;20mL~50mL注射器為5.0mL。培養管中的培養基量,對洗脫液接種量在2mL以下者,每管為15.0mL;接種量在5mL者,每管為40.0mL。在其中一支加有樣本洗脫液的需氧-厭氧菌培養管中接種1.0mL金黃色葡萄球菌稀釋懸液作為陽性對照。監測方法醫療器械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無菌檢驗其他樣本。不能用上述方法處理的,可用無菌棉拭子涂抹法采樣。每個樣本涂采面積不得少于25cm2。采樣后將棉簽直接剪入培養管中。每次檢測7個樣本,分別接種需氧-厭氧菌培養管5管與真菌培養管2管,每支培養管含培養基15.0mL。在其中一支加有采樣棉拭子的需氧-厭氧菌培養管中接種1.0mL金黃色葡萄球菌稀釋懸液作為陽性對照。監測方法醫療器械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無菌檢驗將上述接種樣本或接種樣本洗脫液、采樣棉拭子后的需氧-厭氧菌培養管、陽性對照管與陰性對照管同時放入30℃~35℃恒溫培養箱內、連續培養5d,逐日觀察培養結果。將上述接種樣本或接種樣本洗脫液、采樣棉拭子后的真菌培養管、陽性對照管與陰性對照管同時放入20℃~25℃恒溫培養箱內、連續培養7d,逐日觀察培養結果。陽性對照管應有菌生長,陰性對照應無菌生長,否則試驗重做。監測方法醫療器械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無菌檢驗結果判定:陽性對照在24h內應有菌生長,陰性對照在培養期間應無菌生長,如需-厭氧菌及霉菌培養管內均為澄清或雖顯混濁,經培養后不能從外觀上判斷時,可取培養液轉種入另一支相同的培養基中或斜面培養基上,培養48h~72h后,觀察是否再現混濁或在斜面上有無菌落生長,并在轉種的同時,取培養液少量,涂片染色,用顯微鏡觀察是否有菌生長。經證明并非有菌生長,判為滅菌合格;如需-厭氧菌及霉菌培養管中任何1管顯混濁并證實有菌生長,應重新取樣,分別同法復試2次,除陽性對照外,其他各管均不得有菌生長,否則判為滅菌不合格。監測方法醫療器械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無菌檢驗注意事項送檢時間不得超過6h,若樣品保存于0℃~4℃,則不得超過24h。被采樣本表面積<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樣本表面積≥100cm2,取100cm2。若消毒因子為化學消毒劑,采樣液中應加入相應中和劑。監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電子啟動開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電動調節閥控制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甲肝病毒檢測試劑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環型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溫州肯恩大學《有機化學A(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服裝學院《論文寫作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紹興市新昌中學2025年高三第三次調研測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云南省文山州硯山縣一中2025年高三(實驗班)第三次質檢英語試題含解析
-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寫作(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興化市顧莊學區重點名校2025年初三語文試題3月診斷性測試一模試題含解析
- 中國骨關節炎診療指南(2024版)解讀
- 工業互聯網+危險化學品企業 安全風險智能化管控平臺
- 《居家養老服務規范》
- 2025年福建能化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邁瑞除顫儀培訓
- 2024-2030年中國高壓變頻器行業現狀分析及前景趨勢調研報告
- 2024年度中國船員心理健康報告
- 《地源熱泵介紹》課件
- 5以內數的守恒-課件
- 2024年第四屆全國工業設計職業技能大賽決賽包裝設計師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GB/T 44569.1-2024土工合成材料內部節點強度的測定第1部分:土工格室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