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三峽【教學目標】1.了解三峽的相關知識。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三峽的景物特征。2.體會作者寫作中總分結合的層次美和變化多姿的寫景方法。3.學習并掌握文中的多義詞語、特殊句式和修辭手法,養成積累常用文言實詞、虛詞的習慣。4.感悟三峽雄偉壯麗的奇景,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把握文章中景物描寫的特點。2.教學難點: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課前準備】教學多媒體課件,有關酈道元及其本文寫作背景的資料。【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節奏美。2.借助注釋與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理解文意。【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教師:(出示課件1)你認為什么樣的地勢才稱得上“峽”?是的,“峽”的基本特征應為兩山夾水。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酈道元的《三峽》,感受壯觀瑰麗的三峽風光。教師引出新課,順勢寫出課題:10三峽(出示課件2)二、自主學習,知識備查1.學生查閱文本相關資料,了解本文作者及其寫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師要求:布置預習這課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況,在課堂上交流。預設:(出示課件4)酈道元(約470—527),北魏地理學家。字善長,范陽涿縣(今河北涿州)人。生平好學,博覽全書。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成年后仕途坎坷,終未能盡其才。后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撰寫《水經注》。該書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可稱為我國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后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2)寫作背景教師講解:教師出示課件,講解這課的寫作背景,為后面同學們理解本課內容做準備。預設:(出示課件5)《水經》是我國古代的一部記述江河分布的地理專著,舊說是漢末桑欽所作。酈道元嫌其過于簡略,便為之作注,使原文內容大為豐富起來,所以叫作《水經注》。這部書兼有科學性與文學性,是一部十分優秀的地理著作。酈道元注《水經》跟一般注書不同,《水經注》中有的引證古籍,有的描述親身見聞,把祖國的河流所經過的重要地區的民情習俗、民間傳奇、歷史故事穿插其中,內容非常豐富,字數比原文多出幾十倍。每條注文幾乎都是一篇優秀的散文。不論是文學上還是地理上的價值,都大大地超過《水經》本身,對于后世散文的影響很大。2.預習檢查,夯實基礎。讀一讀生字詞。(出示課件6)三、新課學習,整體感知教師: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這課的課文朗讀,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要求學生注意節奏和停頓。(出示課件7)預設: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教師:同學們,我們剛剛聽讀和朗讀了課文,下面我們思考:作者是從哪兩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出示課件8)(學生討論,然后搶答。)學生1:山。學生2:水。教師歸納:作者是從山和水兩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四、細讀課文,精讀細研(一)學習第1段教師:同學們,我們一起把課文第1段齊讀一遍,然后疏通文意,注意畫線詞語的意思,我們要重點掌握識記。(出示課件9)教師:同學們,我們剛剛疏通了課文第1段的內容,下面對照注釋,嘗試把這段文字翻譯一下。(出示課件10)預設: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相連的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隱沒了天空,遮蔽了太陽,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1.讀第1段,說說三峽之山的奇特之處。教師:同學們,讀課文的第1段,說說三峽之山的奇特之處。(出示課件11)(學生默讀課文,然后歸納回答。)語句展示: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學生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寫出了三峽之山的連綿。學生2:“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寫出了三峽之山的高聳。教師:我們把描寫三峽的這段文字與下面這段節選自《宜都記》的文字比較閱讀: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里,山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選自《宜都記》)教師:同學們,讀完這段后,看出什么?預設:兩段文字都描寫三峽的高峻、長度。2.這段中有哪些一詞多義的詞?找一找。(出示課件12)(學生仔細讀課文,在課本中勾畫回答)學生:自三峽七百里中于。這里是“在”的意思。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在這段中,有沒有通假字?(出示課件12)(學生默讀本段文字,然后尋找勾畫回答。)學生:略無闕處同“缺”,空隙、缺口。(二)學習第2段教師:同學們,我們一起課文第2段齊讀一遍,然后疏通文意,注意畫線詞語的意思,我們要重點掌握識記。(出示課件13)教師:同學們,我們剛剛疏通了這段內容,下面對照注釋,嘗試把這段文字翻譯一下。(出示課件14)學生:到了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斷,不能通航。遇到皇帝的命令必須急速傳達,這時候只要清早(坐船)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中間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騎著快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這樣快啊。教師: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下面問題,然后分析回答。語句展示: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1.有奇山必有異水,讀第2段,說說三峽之水的奇特之處。(出示課件15)(學生討論,然后回答。)學生1:“沿溯阻絕”寫水勢大、猛。學生2:“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寫水流迅疾、奔放。教師:請同學們把這段文字與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對比閱讀一下,讀后說說讀后感。(出示課件16)早發白帝城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學生閱讀后討論分析,教師適當點撥。)預設:此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全詩把詩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一體,運用夸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教師補充:可見本詩與上面寫三峽的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寫三峽水疾。2.在第2段中,有哪些詞類活用的詞?找一找。(出示課件17)(學生默讀本段文字,然后在課本勾畫回答。)學生:乘奔御風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3.在第2段中,有哪些古今異義的詞?找一找。(出示課件17)(學生默讀本段文字,然后在課本勾畫回答。)學生:不以疾也古義是快,今義是病。(三)學習第3、4段教師:同學們,我們一起把課文的第3段齊讀一遍,然后疏通文意,注意畫線詞語的意思,我們要重點掌握識記。(出示課件18)教師:同學們,我們剛剛疏通了課文第3段內容,下面請同學們對照注釋,嘗試把這段文字翻譯一下。(出示課件19)學生:春天和冬天的時候,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綠色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長著很多奇形怪狀的柏樹;懸泉和瀑布在山峰間急流沖蕩,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實在有無窮的樂趣。教師:同學們,我們一起把課文的第4段齊讀一遍,然后疏通文意,注意畫線詞語的意思,我們要重點掌握識記。(出示課件20)教師:同學們,我們剛剛疏通課文的第4段內容,下面對照注釋,嘗試把這段文字翻譯一下。(出示課件21)學生:每到天剛放晴的時候或者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示出一片)肅殺和凄寒,時常有高處的猿猴在拉長聲音啼叫,聲音接連不斷,凄慘悲涼,空曠的山谷傳來猿啼的回聲,聲音悲涼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漁夫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教師:同學們,先默讀課文,思考下面問題,然后分析回答。1.第3、4段分別寫了三峽哪些季節的景色?從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這些季節中三峽景色特點的詞語。(出示課件22)(學生讀后討論,然后分析回答。)學生:分別寫了春冬之時和秋季的景色。教師:你們再從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這些季節中三峽景色特點的詞語。學生:春冬之時——清榮峻茂。學生:秋季——林寒澗肅。2.找找第3、4段中一詞多義的現象。(出示課件23)(要求學生默讀課文,然后尋找勾畫回答。)學生1:沿溯阻絕動詞,隔斷。學生2:絕多生怪柏副詞,極(高)。學生3:哀轉久絕動詞,停止。五、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疏通了文意,積累了重要的文言字詞,并在此基礎上熟讀了課文,初步領略了三峽之美,為下一節課的賞讀奠定了基礎。請同學們課后背誦、默寫課文,并試著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深層研讀,感受三峽雄偉的形勢和奇麗的景色,激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2.語句品讀,探究課文運用精練生動的語言描繪景物特征的寫法。【教學過程】一、回顧上課,導入新課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了解了《三峽》的大致內容,這節課我們進一步賞析《三峽》。(出示課件24)二、深讀課文,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回答問題教師:同學們朗讀課文,然后討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教師提問:三峽的景觀數不勝數,對這些美麗的景觀,作者并未細加描繪,僅以寥寥數筆勾勒三峽的山勢,這樣敘寫有何用意?(出示課件25)(學生讀后討論,教師巡視點撥。)學生1:作者寫山勢,重點突出其“連”而“高”的特點,為下文寫水做鋪墊。學生2:正因為山勢高峻,所以才使夏季水勢洶涌;正因為“重巖疊嶂”,所以才會出現“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正因為“兩岸連山,略無闕處”,所以才能使人在秋日倍感凄涼。教師總結: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寫三峽,重在寫水。教師追問: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三峽景物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出示課件26、27)(學生討論分析,教師點撥指正。)學生1:作者先總體描繪三峽概貌,突出其雄偉氣象;接下來,按照特點的不同,具體描繪三峽四季的不同景象。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順序寫,而是借著文脈之勢,先寫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壯,與第1段一脈相承;再寫春冬與秋天,轉為沉靜,雖氛圍、特色不同,但文脈轉緩,文氣相貫。學生2:從另一方面看,三峽之所以成為“峽”,是因為旁有群山約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為屏障,是峽之外圍,所以第1段先寫山,勾勒全貌;水是峽之筋骨,所以后兩段重點寫水,而又從動、靜兩方面寫其特色;最后又將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應。教師:以漁者歌唱作結的作用是什么?(出示課件28)(要求學生討論分析,教師適時點撥。)學生:寫出了三峽山高嶺連峽窄的特點,更反襯、渲染了三峽秋天凄涼蕭瑟的氣氛。教師總結:在行文的過程中,如果恰當引用古人詩詞佳句,不僅可以準確地表現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強文章的文學性、可讀性,使文章更具音韻美。教師:文中的景物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出示課件29)教師點撥:分析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我們要結合全文內容來分析。預設:景物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三峽壯麗風光的欣賞、贊嘆,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二)字詞句歸納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把本文重點字詞句歸納一下。1.通假字(出示課件30)教師:同學們,先在課本找一下本課的“通假字”,然后歸納回答。略無闕處同“缺”,空隙、缺口。2.古今異義(出示課件31)教師:同學們,先在課本找一下本課“古今異義”的字,然后歸納回答。自非亭午夜分古義:假如,如果。今義:從,由。或王命急宣古義:有時。今義:或許,也許。至于夏水襄陵古義:到了。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雖乘奔御風古義:即使。今義:雖然。不以疾也古義:快。今義:疾病。良多趣味古義:甚,很。今義:好。3.一詞多義(出示課件32)教師:同學們,我先展示一下本課“一詞多義”的字,然后你們根據課本注釋和語境推動回答。4.詞類活用(出示課件33)教師:同學們,我先展示一下本課中“詞類活用”的字,然后你們根據課本注釋和語境回答。雖乘奔御風動詞用作名詞,指飛奔的馬。素湍綠潭形容詞用作名詞,急流。每至晴初霜旦 名詞用作動詞,下霜。空谷傳響名詞作狀語,在空蕩的山谷里。5.文言句式(出示課件34)教師:同學們,我先展示一下本課中“文言句式”,然后我們一起來分析歸納這些句子的特點。省略句:清榮峻茂分別省略了主語水、樹、山、草。有時朝發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詞“于”,意思是“從白帝城”。三、課堂小結這課我們已經學習完了,下面請你們概括本文的主題。(出示課件35)教師:要求一至兩名學生歸納,最后教師指正。預設:本文以凝練、生動的筆觸描寫了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對漁民艱辛生活的同情。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有著怎樣的感悟呢?(出示課件36)(師生共同討論,最后教師指正。)預設: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酈道元在三峽中著重寫了三峽雄奇壯麗的山和秀美可人的水。那山,連綿而高峻,挺拔而秀麗,仿佛是鬼斧神工雕琢出來的一樣。你看那山,“重巖疊嶂,隱天蔽日”,你看那水,能漫上山陵,能看見倒影,寂靜而清幽。它奔放,它清幽,它凄婉。在酈道元的眼中,山仿佛成了容載萬物的容器,水仿佛也有了靈性,“清榮峻茂,良多趣味”。3.我們一起明晰本課的寫法,體會它的寫作特色。(出示課件37)預設:動靜結合,張弛有度。江水通過三峽,時而像一群奔騰的野馬,時而如一群調皮搗蛋的小鹿,反映到文章上則波瀾起伏,跌宕多姿。寫七百里山勢,作者以靜態描寫為主,文氣平靜舒緩;寫夏水暴漲,則以動勢為主,文氣劇變似異峰突起。先弛后張的手法,使前后節奏反差強烈。一起一伏,曲盡其妙;一張一弛,扣人心弦。四、課堂檢測,當堂反饋(出示課件39-43)要求學生當堂做完下列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工程鋼筋施工合同
- 房地產居間中介服務合同
- 車綠本抵押貸款合同
- 《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我們崇尚公平課件-4
- 除塵布袋供貨合同范本
- 沼氣服務合同范本
- 2025教師資格考試高中地理標準預測試卷答案及解析6-10
- 口腔合作合同范本
- 解除賣買合同范本
- 鐵路管理紅線培訓課件
- 簡約喜慶元宵節介紹模板 教學課件
- 西藏林芝嘉園小區項目可研(可研發)
- 喪假證明模板
- summary-writing-概要寫作-優質課件
- 按期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承諾書
- T∕CIC 049-2021 水泥窯用固體替代燃料
-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八單元《單元導讀》教學設計
- 第五章 學校教育的主要活動形式:課堂教學
- 大會—冠脈微循環障礙
- 《辦公自動化》教學教案
- 動物檢疫學講義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