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我們這樣一個大國,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把全面依法治國堅持好、貫徹好、落實好。獬豸(xiezhi)灋第三單元
全面依法治國第七課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7.1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追本溯源,觀興衰之變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救亡圖存,尋真理之光馬克思主義的法治理論成就顯著,揚遠航之帆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總議題: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子議題一子議題二子議題三追本溯源:觀興衰之變
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一、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1.法律的產生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歷史范疇)2.法律的本質和作用本質:法律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是實現國家職能的工具作用:它既維護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法律具有階級性《漢謨拉比法典》內容判刑舉例∶事例一∶【某好心人收留一不堪主人虐待而逃亡的奴隸】→定刑∶【死刑】事例二∶【奴隸主將奴隸傷害致死】→定刑∶【無罪】事例三∶【奴隸不承認主人是自己的主人】→定刑∶【割除雙耳】事例四∶【理發匠剃去奴隸的發式標記】→定刑∶【砍去雙手】事例五∶【貴族打死貴族】→定刑∶【賠款】法國《人權宣言》: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正式的人權宣言
1789年8月26日頒布,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綱領性文件。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人權宣言宣稱∶"在權利方面范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動搖的權利,任何政治結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這些權利,從而使基本人權原則成為宣言的核心內容。古代:特權階層常常凌駕于法律之上(人治)近代:法律的地位和權威不斷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漸成為現實(法治)①古代社會:法律確認和保護人剝削人的等級制度,特權階層常常凌駕于法律之上。
【屬于人治】②近代以來:法律的地位和權威不斷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漸成為現實,法治代替了人治,成為一種全新的國家治理方式。【屬于法治】思考:嘗試區分人治、法治與法制?它們有何不同?人治:個人或者少數人因掌握社會公共權力,以軍事、經濟、政治、法律、文化、倫理等物質與精神手段,對占社會絕大多數的其他成員進行等級統治的社會體制。法治:是法律統治的簡稱,是相對于“人治”而言的,強調一個國家處于依法治理的一種狀態,是一種貫徹法律至上、嚴格依法辦事的治國原則和方式。【動詞】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屬于制度的范疇,強調一個國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名詞】古代社會的特點現代社會的特點凡國家必有法制,但不一定實行法治!注意:1.法制是法治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法治的實施必須建立在法制上,實行法治需要有完備的法律制度。2.法治是法制的立足點和歸宿,法制的發展前途必然是最終實現法治。一、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3.我國法律的發展歷程古代發展歷程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期西漢時期唐朝時期鴉片戰爭后我國開始制定成文法,并通過鑄刑鼎、書竹簡等方式發布法律。儒家思想成為政治生活的主導思想,強調禮法結合。我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封建法典,并為以后歷代封建王朝所傳承和發展。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近代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但最終歸于失敗。含義是指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在中國古代法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法律文明,它強調法律與倫理道德的統一,代表性法典為《唐律疏議》。地位中華法系是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啟示:法治建設,應符合本國歷史和國情。中華法系知識拓展特征源遠流長世界五大法系(1)法系:一般認為,凡是在內容上和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形成一種傳統或派系的各國法律,就屬于同一法系。主要有英美法系、大陸法系(又稱羅馬法系)、中華法系、印度法系、伊斯蘭法系五大法系,其中中華法系和印度法系已經解體。(2)中華法系:開始形成于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到隋唐時期(公元581年~公元618年)成熟,消亡于清末變法修律。(3)中華法系的特點有:第一,法律以君主意志為主。第二,禮教是法律的最高原則。第三,刑法發達,民法薄弱。第四,行政司法合一。知識拓展救亡圖存:尋真理之光馬克思主義的法治理論◆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資本主義法的本質時指出:"你們的觀念本身是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的產物,正像你們的法不過是被奉為法律的你們這個階級的意志一樣,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你們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來決定的。"◆馬克思說:"君主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得不服從經濟條件,并且從來不能向經濟條件發號施令。無論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記載經濟關系的要求而已。"◆恩格斯說:"政治、法、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都互相作用并對經濟基礎發生作用。這并不是說,只有經濟狀況才是原因,才是積極的,其余一切都不過是消極的結果,而是說,這是在歸根到底不斷為自己開辟道路的經濟必然性的基礎上的相互作用。"P75探究與分享這些論述對于理解法的本質、法的產生和發展規律具有什么意義?二、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1.法的產生
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2.法的本質
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十惡”條規定了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等十種所謂“常赦所不原”的重罪,集中地表明了明律維護封建統治和綱常名教的階級實質。
——《名例律》·大明律二、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3、決定因素
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
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指與人類生存相關的地理環境、人口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生產方式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即:生產方式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二、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4、法的類型原始社會中沒有形成法律。我國當代的法是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P77
“法者,治之端也”,意為法律制度的制定與執行是實現大治的起點。此語出自《荀子·君道篇》。荀子認為,一個國家嚴守法紀,才能興旺繁榮;否則,國家一定會衰弱敗亡。
針對荀子的這個觀點,東漢王符作了進一步引申:“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
“法者,治之端也。”
——習近平2017年1月18日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語思考:法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它有什么特征?二、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5、法的基本特征(1)法的作用角度: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①法反映并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規范人們的行為。②法確認、保護和發展有利于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體現我國
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集體和個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平等地享有權利,也平等地履行義務。社會規范是指調整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行為規則,主要包括法律規范、道德規范、職業規范等。注意: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社會主義國家中,而非其它類型國家。
②平等”是指公民在法律實施上的平等(守法、執法和司法),但立法上不平等,不能認為公民的權利都一樣!【公民享有相應的權利義務】二、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5、法的基本特征(2)法的制定角度: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制定:國家根據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通過相應的國家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制訂、修改和廢止各種規范性文件以確立規則的活動。如:成文法(民法、刑法、經濟法)
認可:國家以一定形式賦予在社會生活中已經存在的某種行為規則以法律效力的活動。如:習慣法(自治條例、民風習俗、物權習慣、交易習慣、婚姻習慣等)二、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5、法的基本特征(3)法的實施角度: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在任何國家,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都將由專門國家機關(軍隊、警察、法庭、監獄)依照法定程序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責任人將受到法律的制裁。【違法必究】案例一:某地國家安全局破獲了一起向國外情報機構提供我國軍事保密資料的重大間諜案,兩名被告人因犯間諜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處無期徒刑。案例二:一農戶與當地一家糧油公司簽訂了小麥收購合同后,后雙方因款項支付發生爭議并訴諸法庭。人民法院根據合同法第159條關于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數額支付價款的規定,判決糧油公司向農戶支付購糧款。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例如打擊違法犯罪。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例如規范交通,保障老年人權益等。政治職能社會職能基礎和體現核心、決定二、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6、法的職能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執行政治職能,又執行社會職能。
古代社會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例如規范交通,保障老年人權益等。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例如打擊違法犯罪。政治職能(核心)社會職能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
7、我國當代法的性質政治職能社會職能含義
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
階級性是法的基本屬性。是國家運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強制力,控制被統治階級,鎮壓被統治階級及一切破壞現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會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職能。例如:打擊違法犯罪。
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管理職能是法的社會屬性。例如:規范交通,解決民事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等。適用對象主要是敵人對象主要是人民體現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中聯系政治職能是法的作用的核心,決定社會職能;社會職能是政治職能的基礎和體現,二者是統一的。▲法的職能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執行政治職能,又執行社會職能。
對立統一)成就顯著:揚遠航之帆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蓬勃發展思考:我國這十年法治建設所取得的原因及其成就?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1.影響法治建設的因素(堅持依法治國的原因)(1)必要性:一國的法治總是由該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人民的主張、理念,也是中國人民的實踐。(2)重要性:法律是國家治國理政的最大規矩,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治是國家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重要保障,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以理性方式解決社會矛盾的最佳途徑。【P73】(3)地位:依法治國是我國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國法治建設取得成就的原因:
國情、社會制度決定+黨的領導+人民的主張、理念、實踐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2、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1)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法方面的成就)①有法可依:在現行憲法基礎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規,法律體系日趨完備,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了有法可依。②良法善治:立法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質量不斷提高,法律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公民權利、確保國家權力正確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
目前,我國有法律260多部、行政法規700多部、地方性法規9000多部、行政規章11000多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但還需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憲法的重要性:P78(相關鏈接)1.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憲法居于核心和統帥地位。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2.任何行為主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3.實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貫徹實施憲法。(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補充)4.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補充)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2、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法的實施方面的成就)
①體制保證:通過建立健全科學完備的行政執法和司法體制,保證了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②依法行政:行政機關不斷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嚴格規范文明執法,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推進。
③公正司法: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和實現司法公正和權威。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2、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3)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人權保障方面的成就)
①國家高度重視通過憲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我國將人權保障貫穿法治建設的各個環節,使人權法治保障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真實)
②中國人民享有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充分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權利。(廣泛)尊重和保障人權成為立法的一項重要原則
人權是所有人與生俱有的權利。人權包括生命和自由的權利,不受奴役和酷刑的權利,表達意見和言論自由的權利,獲得工作和教育的權利以及其他更多權利。人人有權不受歧視地享受這些權利。生命權是最重要的人權生存權和發展權是首要的基本的人權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基本的權利和自由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人身與人格權;勞動權利,勞動者休息權利,退休人員生活保障權利;受教育權利;批評建議權;進行科研、文藝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權利;婦女保護權、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保護的權利。人權高于主權的觀點是錯誤的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3.法治建設在路上——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1)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蓬勃發展。
(2)這是一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參與的、史無前例的偉大社會實踐。(3)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正在民主與法治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努力開創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新境界。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新中國法治建設成就產生1發展歷程4本質2作用3產生1本質2決定因素3類型4基本特征5我國當代法的性質7影響法治建設的原因1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2職能61.法律是人類社會的伴生物。(×: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2.法律體現全體公民的共同意志,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法律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它既維護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3.依法治國是我國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通過實施法治可以消除現階段基本矛盾。(×:法治能夠維護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但矛盾是不能消除的。)4.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而法產生、存在和發展是由生產方式決定的。)5.中國人民正在全面落實以德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國人民正在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華法系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法律實踐的結晶,源遠流長,獨樹一幟。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①中國制定成文法開始于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②西漢時期法律開始“儒家化”,強調禮法結合③完備的封建法典《唐律疏議》是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④中華法系作為最古老的法律文明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③④B(2022湖北高考政治)半夜樓上的“哐當”聲,窗外店鋪大喇叭的吆喝聲,不遠處建筑工地的轟隆聲……不論工作學習還是居家生活,很多人都遭受過噪聲的侵擾,“想靜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木材產品購銷合同范本
- 不動產房產贈與合同協議書
- 學校演播室裝修協議
- 電影合作拍攝協議書
- 懷孕離婚協議書
- 柑桔產業幫扶協議書
- 工傷回家調養協議書
- 2025年03月浙江嘉興市南湖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29人-統考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區考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8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化學試題2025年東北三省四城市聯考暨沈陽市高三質量監測(二)及答案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直屬聯系單位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4年新食品安全法相關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貿易術語及應用及試題及答案
- 淘寶網店轉讓合同范本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普通高職(專科)單招政策解讀與報名課件
- 勞務派遣標書項目實施方案
- 我譯網面試題及答案
- 合伙經營機械合同范本
- 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治指南(2023)解讀
- 2025年四川省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員額制人才招聘80人歷年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