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高一地理下學期單元綜合測評試題14_第1頁
2017-2018學年高一地理下學期單元綜合測評試題14_第2頁
2017-2018學年高一地理下學期單元綜合測評試題14_第3頁
2017-2018學年高一地理下學期單元綜合測評試題14_第4頁
2017-2018學年高一地理下學期單元綜合測評試題1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業分層測評(九)(建議用時:45分鐘)[學業達標]不同地區,插秧的時間不同。如農諺所言,廣東是“清明谷雨時,插田莫遲疑”,四川為“立夏小滿正栽秧”,江蘇則為“立夏浸秧”。據此回答1~2題。1.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是()A.氣候B.水文C.地形D.植被2.以上現象反映農業生產具有()A.地域性 B.季節性C.周期性 D.差異性【解析】不同地區,插秧時間不同,是因為這幾個地區因位置不同導致氣候特點不同,水熱條件有差異,同時也反映出農業生產具有地域性,要因地制宜。【答案】1.A2.A棗樹耐干旱、耐瘠薄、耐鹽堿、適應性強,土壤pH值在5.0~8.6之間,棗樹都能正常生長結果,有著名的“鐵桿莊稼”之稱。下圖示意我國紅棗主產區分布狀況,讀圖,完成3~4題。【導學號:37560082】3.我國紅棗主產區共同的自然條件是()A.水熱充足 B.土壤肥沃C.地形平坦 D.光照充足、日溫差大4.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紅棗生產國和出口國,主要出口到東南亞、歐美等國家的華人居住區,國外非華人市場難以進入。造成非華人市場難以開拓的主要原因是()A.冷藏保鮮技術差 B.交通運輸困難C.貿易壁壘森嚴 D.飲食習慣不同【解析】第3題,紅棗樹主要分布在光照充足、日溫差較大的溫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區。第4題,國外多數國家沒有種植紅棗的歷史,因而各國消費者對紅棗的價值了解不全面,也沒有食用紅棗的習慣,使得國外非華人市場難以進入。【答案】3.D4.D下圖是應用地膜覆蓋進行農業生產的景觀圖。讀圖完成5~6題。5.我國北方地區在早春播種時采用地膜覆蓋,可以保障農作物的正常發芽生長,主要是改變了農業生產的________條件()A.熱量B.光照C.水分D.肥力6.我國在河西走廊地區的農業發展中大力推廣該項技術的主要原因是地膜覆蓋可以起到()A.保溫作用 B.保水作用C.保肥作用 D.防止病蟲害【解析】第5題,我國北方的早春時節,氣溫相對較低,進行地膜覆蓋可以有效的提高地溫,實際上是改善了熱量條件。第6題,河西走廊地處我國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區,發展地膜覆蓋,可以有效的保持土壤的水分,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敬鸢浮?.A6.B(2016·無錫學業水平模擬)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土地利用時間分布圖”,讀圖,回答7~8題?!緦W號:37560083】7.該區域農業發展的優勢區位是()A.土壤肥沃 B.人均耕地面積大C.商品率高 D.水熱條件優越8.為保證該地區農業穩產高產,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加強水利工程建設 B.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C.改良土壤 D.培育良種【解析】第7題,圖中顯示該地可以種植甘蔗,說明地處我國南方熱帶地區,水熱條件優越;該地主要種植蔬菜、甘蔗,說明地形較為平坦,屬于人口稠密區,人均耕地面積??;南方土壤為紅壤,有機質含量較低;商品率高屬于該地農業發展的特點,不是優勢區位。第8題,我國南方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旱澇頻繁,使農業生產不穩定,因此為保證該地農業穩產高產,必須加強水利工程建設?!敬鸢浮?.D8.A9.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經緯度位置判斷甲、乙兩區氣候類型,并說出該氣候類型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2)說出甲、乙兩區的農業地域類型,并指出該地農產品有哪些。(3)與甲區相比,乙區農業生產的自然區位優勢表現在哪些方面?【解析】本題通過區域地圖考查農業地域類型形成的相關知識和區域農業的區位優勢。澳大利亞東南部和西南部的地中海氣候區發展的都是混合農業,種植小麥和牧羊相結合;與甲區相比,乙區發展農業生產的自然區位優勢主要在地形和河流兩方面,但由于處于大分水嶺的背風坡,降水較少?!敬鸢浮?1)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不利影響:雨熱不同期,夏季氣溫高,降水少,發展農業生產水源不足。(2)農業地域類型:混合農業。農產品:小麥和羊毛。(3)乙區有河流(水資源較豐富),平原范圍廣(地形較平坦)。[能力提升](2016·揚州學業水平模擬)我國曾經的“三大荒”,如今已經變成了“三大倉”:“北大荒”變糧倉,“西大荒”變成棉倉、糧倉,“南大荒”變成橡膠林和熱帶經濟作物倉。下圖為“我國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10~11題?!緦W號:37560084】10.北大荒、西大荒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分別是()A.市場交通 B.土壤光照C.熱量水源 D.熱量地形11.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將橡膠種植北界從17°N擴大至24°N,其主要原因是()A.市場需求的變化 B.農業技術的發展C.交通運輸的改善 D.農業政策的支持【解析】第10題,北大荒位于我國東北地區,緯度較高,熱量條件較差;西大荒位于我國西北干旱地區,水資源缺乏是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第11題,影響橡膠分布的主導因素是熱量,目前其分布的緯度變高,說明良種的培育使得其種植北界向較高緯度地區擴展。【答案】10.C11.B(2016·鹽城學業水平模擬)讀上海市城郊農業區分布圖,完成12~13題。12.上海城郊農業發展的不利區位因素有()A.交通 B.市場C.勞動力 D.技術13.若要建立優質規?;Z食生產基地,最宜選擇在()A.綠島農業區 B.濱海農業區C.江湖農業區 D.鑲嵌農業區【解析】第12題,上海地處我國經濟發達地區,交通便利,市場廣闊,技術先進,但因經濟發達,勞動力成本較高,是該地區城郊農業發展的不利因素。第13題,建立優質規?;Z食生產基地,宜選擇地價較低的地區,從圖中的位置看,綠島農業區相對于其他三個區遠離上海市區,地價相對較低,可以建立優質規?;Z食生產基地。【答案】12.C13.A14.讀“我國北方某城鎮周圍農業布局圖”,回答下列問題?!緦W號:37560085】(1)在A、B、C、D四處發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產,則:①A處宜發展________生產,因為這里地形________,耕地面積________。②B處宜發展________生產,其自然條件是靠近________,社會經濟條件是接近________。③C處宜發展________生產,既靠近__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___,能為市民提供新鮮農產品。④D處宜發展________生產,因為________地形不便耕作。(2)如果在D處發展種植業,最好按照等高線修筑梯田,這樣不僅可以擴大________________,也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3)這里的蔬菜區為了滿足城鎮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鮮蔬菜,應根據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推廣________________生產,以改善作物生長的溫度、光照、濕度、通風等因素,生產反季節蔬菜?!窘馕觥拷獯鸫祟}需綜合考慮該地的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判斷時可根據以下幾點來考慮:(1)距離城鎮越近,地價越高,農業生產的成本越高。(2)不同類型的農業,單位面積的產值有很大的區別。(3)還應考慮這幾種農業所需土地面積的大小、生產所需水量的大小、產品對運輸的迫切性等?!敬鸢浮?1)棉花平坦廣(大)蔬菜水源消費市場乳牛公路消費市場水果丘陵(2)耕地面積水土保持(3)溫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