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屆高考化學第一輪課時演練習題35_第1頁
2015屆高考化學第一輪課時演練習題35_第2頁
2015屆高考化學第一輪課時演練習題35_第3頁
2015屆高考化學第一輪課時演練習題35_第4頁
2015屆高考化學第一輪課時演練習題3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選擇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級的軌道數依次增多B.電子排布式(22Ti)1s22s22p63s23p10違反了能量最低原則C.表示的原子能量處于最低狀態D.正三價陽離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5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Ⅷ族解析:相同能級的原子軌道數目相同,A錯;對于22Ti來說,3p能級共有3個軌道,最多可以排6個電子,如果排10個電子,則違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B錯;C項的電子排布違反了洪特規則,不是基態原子,不處于能量最低狀態,C錯;由離子的電子排布式可推出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64s2,價電子排布為3d64s2,因為排布在d、s軌道,所以為副族,因為共有8個價電子,所以為Ⅷ族,D正確。答案:D2.現有四種元素的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則下列有關比較中正確的是()A.第一電離能:④>③>②>①B.原子半徑:④>③>②>①C.電負性:④>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價④>③=②>①解析:①~④四種元素分別為S、P、N、F,第一電離能F>N、P>S,又由于第一電離能N>P,所以A項正確。原子半徑N>F,故B項錯誤。電負性應S>P,即①>②,故C項錯誤。F無正化合價,N、S、P最高正化合價分別為+5、+6、+5價,故應為①>③=②,D項錯誤。答案:A3.如圖是第三周期11~17號元素某些性質變化趨勢的柱形圖,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y軸表示的可能是第一電離能B.y軸表示的可能是電負性C.y軸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徑D.y軸表示的可能是形成基態離子轉移的電子數解析:對于第三周期11~17號元素,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第一電離能呈現增大的趨勢,但Mg、P特殊,A項錯誤;原子半徑逐漸減小,C項錯誤;形成基態離子轉移的電子數依次為:Na為1,Mg為2,Al為3,Si不易形成離子,P為3,S為2,Cl為1,D項錯誤。答案:B4.(2014年盤錦模擬)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級電離能數據(用I1、I2……表示,單位為kJ·mol-1)。下列關于元素R的判斷中一定正確的是()I1I2I3I4……R7401500770010500①R的最高正價為+3價②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ⅡA族③R元素第一電離能大于同周期相鄰元素④R元素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由表中數據可知,R元素的第三電離能與第二電離能的差距最大,故最外層有兩個電子,最高正價為+2價,位于ⅡA族,可能為Be或者Mg元素,因此①不正確,②正確,④不確定;短周期ⅡA族(ns2np0)的元素,因p軌道處于全空狀態,比較穩定,所以其第一電離能大于同周期相鄰主族元素,③正確。故選B。答案:B二、非選擇題5.已知X、Y和Z三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軌道上有3個未成對電子,Y元素原子的2p軌道上有2個未成對電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通常只可以形成正一價離子。請回答下列問題:(1)X元素原子基態時的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該元素的符號是________。(2)Y元素原子的價電子的軌道表示式為________,該元素的名稱是________。(3)已知化合物X2Y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屬鋅還原為XZ3,產物還有ZnSO4和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解析:X元素的4p軌道已填充電子,故前三個電子層已填滿,該元素是33號元素As;Y的2p軌道有2個未成對電子,則Y可能是碳或氧,又Y能夠與As形成As2Y3,故Y是氧;則Z只能是氫。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或[Ar]3d104s24p3}As(2)氧(3)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6.(2014年長沙模擬)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別代表一種化學元素。試回答下列問題:(1)元素p為26號元素,請寫出其基態原子電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與a反應的產物的分子中,中心原子的雜化形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h的單質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請用原子結構的知識解釋發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o、p兩元素的部分電離能數據列于下表:元素opI1717759I215091561I332482957比較兩元素的I2、I3可知,氣態o2+再失去一個電子比氣態p2+再失去一個電子難。對此,你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三周期8種元素按單質熔點高低的順序如圖(Ⅰ)所示,其中電負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下圖中的序號)。(6)表中所列的某主族元素的電離能情況如圖(Ⅱ)所示,則該元素是元素________(填元素符號)。解析:(1)根據基態原子電子排布式書寫的規則,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規則可知26號元素基態原子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64s2。(2)d為N元素,a為H元素,二者形成的NH3中N原子的雜化形式為sp3。(3)h為Mg元素,Mg單質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電子從能量較高的軌道躍遷到能量較低的軌道時,以光(子)的形式釋放能量。(4)o元素為Mn,其基態原子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54s2,o2+的基態離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5,其3d能級為半充滿結構,相對比較穩定,當其失去第三個電子時比較困難,而p2+的基態離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6,其3d能級再失去一個電子即為半充滿結構,形成相對比較穩定的結構,故其失去第三個電子比較容易。(5)第三周期8種元素分別為鈉、鎂、鋁、硅、磷、硫、氯、氬,其單質中鈉、鎂、鋁形成金屬晶體,熔點依次升高;硅形成原子晶體;磷、硫、氯、氬形成分子晶體,且常溫下磷、硫為固體,氯氣、氬為氣體,故8種元素按單質熔點高低的順序為硅、鋁、鎂、硫、磷、鈉、氯、氬,其中電負性最大的為氯。(6)由圖可知,該元素的電離能I4遠大于I3,故為ⅢA族元素,周期表中所列的ⅢA元素i屬于第3周期,應為Al。答案:(1)1s22s22p63s23p63d64s2(2)sp3(3)電子從能量較高的軌道躍遷到能量較低的軌道時,以光(子)的形式釋放能量(4)Mn2+的3d軌道電子排布為半滿狀態,比較穩定(5)2(6)Al7.有四種短周期元素,它們的結構、性質等信息如下表所述:元素結構、性質等信息A是短周期中(除稀有氣體外)原子半徑最大的元素,該元素的某種合金是原子反應堆的導熱劑BB與A同周期,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呈兩性C元素的氣態氫化物極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劑D是海水中除氫、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單質或化合物也是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常用的消毒殺菌劑請根據表中信息填寫:(1)A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離子半徑:B________A(填“大于”或“小于”)。(3)C原子的軌道表示式是________,其原子核外有________個未成對電子,能量最高的電子為________軌道上的電子,其軌道呈________形。(4)D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D-的結構示意圖是________。(5)B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與A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與D的氫化物的水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據題中信息可推出:A為Na,B為Al,C為N,D為Cl。(1)A為Na,其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1。(2)B為Al,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三周期ⅢA族,

Na+與Al3+核外電子排布相同,核電荷數Al3+大于Na+,故r(Al3+)<r(Na+)。(3)C為N,其軌道表示式為,其中有3個未成對電子,能量最高的為2p軌道上的電子,其軌道呈啞鈴形。(4)D為Cl,其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5,簡化電子排布式為[Ne]3s23p5,Cl-的結構示意圖為。(5)本題考查Al(OH)3與NaOH和HCl反應的方程式,Al(OH)3+NaOH=NaAlO2+2H2O,Al(OH)3+3HCl=AlCl3+3H2O。答案:(1)1s22s22p63s1(2)第三周期ⅢA族小于(3)啞鈴(4)1s22s22p63s23p5或[Ne]3s23p5(5)NaOH+Al(OH)3=NaAlO2+2H2O3HCl+Al(OH)3=AlCl3+3H2O8.(2012年高考安徽卷)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見元素,其相關信息如下表:元素相關信息XX的基態原子L層電子數是K層電子數的2倍YY的基態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npn+2ZZ存在質量數為23,中子數為12的核素WW有多種化合價,其白色氫氧化物在空氣中會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其基態原子最外層有________個電子。(2)X的電負性比Y的________(填“大”或“小”);X和Y的氣態氫化物中,較穩定的是________(寫化學式)。(3)寫出Z2Y2與XY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X的原子與氫原子形成的多種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兩種氫,寫出其中一種分子的名稱:________。氫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種分子和某種常見無機陰離子,寫出其中一種分子與該無機陰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據題給信息可知X為C元素;Y的基態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npn+2,因為s能級最多可容納2個電子,所以Y為O元素;Z為Na元素;因為W的白色氫氧化物在空氣中會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故W為Fe元素。(1)F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Ⅷ族,其基態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2)O元素的非金屬性強于C元素,所以C的電負性比O的小。氣態氫化物中H2O更穩定。(4)根據信息,C和H形成的氫化物中有兩種類型氫的分子可以寫出很多,如:CH3C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