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技術參數 1第二節工藝流程 2第三節施工方法 21、測量及放線(錐形漏斗) 22.2.5、模板支撐架的拆除 82.2.5.1拆除準備 82.2.5.2模板支架的拆除規定 8第四節檢查驗收 121、架體搭設的質量控制及檢查方法 121.1、架體搭設質量控制要求 122、高大模板支撐架檢查與驗收 132.1材料驗收 132.2支撐架驗收 132.4重新檢查驗收 17第一節技術參數截面尺寸(mm)個數(個)混凝土等級鋼筋型號標高備注Z1800*800100C30C25、C10-0.80~8.67201#:-0.80~9.37HL1800*200010C30C25、C18、C106.67~8.67201#:7.37~9.37HL2250*26510C30C20、C82.70~2.965201#:3.40~3.665HL3500*100010C30C20、C108.07~9.07201#:8.77~9.77HL1與HL3間平臺板2260*60010C30C25板頂:8.67201#板頂:9.37漏斗錐底板厚由下至上遞增,250mm至600mm10C30C25、C20、C182.695~8.67201#:3.665~9.37第二節工藝流程第三節施工方法本工程腳手架地基基礎部位應在回填土完后夯實,夯實分層厚度300mm,采用C20的混凝土進行硬化,混凝土硬化厚度不小于10cm,內配φ6@200單層雙向鋼筋。地基承載能力能夠滿足外腳手架的搭設要求。1、測量及放線(錐形漏斗)(1)根據測量控制網,測放出錐底圓心。以圓心為中心,每6°測放出鋼管布置軸線。軸線上徑向間距700mm,測放腳手架立桿布置點位。(2)現場在錐斗中心出糧孔的位置搭設架子,從環梁四周拉線至架子上,線的角度和漏斗的角度一致,線與漏斗板底標高一致,以此作為立桿的高度的參照。(3)根據坡度走向鋪設滿堂架(4)錐底模板采用木模板拼接。首先利用BIM技術對錐斗底面進行網格劃分,錐斗底面可視為自由曲面,利用REVIT軟件創建錐斗體量模型,接著根據微分原理,對錐斗底面進行表面網格劃分,并獲取每個網格尺寸,最后,對每個網格進行編號,利用CAD技術,對模板進行1:..2桿件連接必須使用合格的扣件,不得使用鉛絲和其他材料綁扎。模板支架桿件不得鋼木混搭。在搭設之前,必須對進場的模板支架桿配件進行嚴格的檢查,禁止使用規格和質量不合格的桿配件。2.2.4..3工人在架上進行搭設作業時,作業面上宜鋪設必要數量的腳手板并予臨時固定。工人必須戴安全帽和佩掛安全帶。不得單人進行裝設較重桿配件和其它易發生失衡、脫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的作業。2.2.4..4在搭設中不得隨意改變構架設計。確有實際情況,需要對構架作調整和改變時,應提交技術主管人員解決。2.2.4..5腳手架、模板支架搭設、拆除的施工作業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并持證上崗。2.2.4..6縱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1)縱向水平桿應設置在立桿內側,單根桿長度不應小于3跨;(2)縱向水平桿接長應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或搭接。并應符合下列規定:(3)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縱距的1/3,見下圖;(a)接頭不在同步內(立面);(b)接頭不在同跨內(平面)縱向水平桿對接接頭布置1—立桿;2—縱向水平桿;3—橫向水平桿2.2.4..7下列情況不得進行模板支架搭設(1)夜間不得進行模板支架的搭設與拆除。(2)雨天及六級以上大風天不得在室外進行模板支架的搭設與拆除。(3)模板支架搭設及拆除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派專人看守,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現場。2.2.5、模板支撐架的拆除2.2.5.1拆除準備1、模板支架拆除前全面檢查模板支架的扣件連接、支撐體系是否符合構造要求。2、根據檢查結果進行補充完善拆除順序和措施,經監理和項目總工批準后方可實施。3、由主管工長進行拆除架子的安全技術交底。4、清除模板支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5、拆除模板支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2.2.5.2模板支架的拆除規定1、架體拆除作業應設專人指揮,當有多人同時操作時,應明確分工、統一行動,且應具有足夠的操作面。2、模板支架的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3、分段拆除高差不大于2步。4、在拆除過程中,凡已松開連接的桿配件應及時拆除運走,避免誤扶和誤靠已松脫連接的桿件。5、拆下的桿配件應以安全的方式運出和吊下,嚴禁向下拋擲。在拆除過程中,應作好配合、協調動作。6、先拆掉模板支架橫桿,然后拆除立桿,每根龍骨留2根立桿暫不拆;7、操作人員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立桿;8、拆除時執行“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規定;9、夜間不得進行腳手架、模板支架的搭設與拆除。10雨雪天及六級以上大風天不得在室外進行腳手架模板支架的搭設與拆除。11腳手架模板支架搭設及拆除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派專人看守,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現場。12模板支撐架拆除時混凝土的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中的有關規定。2.2.6、混凝土施工方法(1)預埋件安裝完成后,經監理驗收合格后進行上層模板安裝。(2)在綁扎好的錐斗鋼筋上安裝錐斗斜壁對拉螺栓,螺栓間距為450×450mm。(3)錐斗上層模板采用直徑為25的螺紋鋼加工成圓形,間距600mm,用蝴蝶扣與下層模板對拉加固,模板開設卸料孔及振搗孔,卸料口大小為600×600mm方形,振搗孔位直徑200mm的圓形孔,在卸料孔周圍加密設置。(4)漏斗混凝土澆筑至下而上分層澆筑,分層高度3m,漏斗側壁設置進料口和振搗口,進料口尺寸為600*600mm,振搗口尺寸為Φ200mm;漏斗施工完成后連續澆筑平板及倉壁環梁。施工過程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連續性,避免出現接縫。模板加固卸料孔、振搗孔間距平面圖卸料孔、振搗孔間距剖面圖混凝土為項目部攪拌站提供,砼運輸運送到現場,采用混凝土汽車泵泵送入模,混凝土從卸料孔灌入模板內,邊澆筑邊振搗,確保混凝土澆筑后充滿模板。(4)分層澆筑,邊澆筑邊振搗,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將上層混凝土澆筑完畢。(5)澆筑混凝土時專人值班,控制澆筑速度,經常觀察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情況并加強對支撐系統的變形監測。(6)使用插入式振搗棒快插慢拔方式,按振搗孔布設的位置從低處開始振搗,振搗完成后,及時封堵進料孔、振搗孔。(7)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試驗人員全程跟蹤,控制好混凝土塌落度等各指標,確保混凝土質量。(8)澆筑完成并在混凝土終凝時采取覆蓋土工布、灑水潮濕養護14d。第四節檢查驗收全部架體搭設完成后,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方案的編制人、審核批準人、設備管理員、安全員、質量員、項目相關其他管理人員,以及業主代表、總監、專家對系統進行驗收,驗收通過后才能使用。驗收不但是對過程質量的檢驗,更重要的是通過實物,對系統的可靠性、合理性進行全面的評估,應充分考慮其對施工的過程和結果的影響。應按照各個子系統逐項檢查,先考察設計的合理性,再檢查完成質量。對發現的不足應及時調整或糾正,并進行再次驗證。1、架體搭設的質量控制及檢查方法1.1、架體搭設質量控制要求項次項目技術要求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1地基基礎底座不滑動不沉降-102立桿垂直度最后驗收垂直度—±100經緯儀搭設中檢查的垂直度H=2±7H=10±14中間檔次采用插值法3間距步距—±20鋼板尺縱距±50橫距±204縱向水平桿高差一根桿的兩端—±20水平儀同跨內兩根縱向水平桿高差—±105扣件安裝主節點處各扣件中心點相互距離a≤150mm鋼卷尺同步立桿上兩個相隔對接扣件的高差A≥500mm鋼卷尺立桿上的對接扣件置主節點的距離a≤h/3鋼卷尺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置主節點的距離a≤la/3鋼卷尺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40~60N.m—扭力扳手6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45°~60°—角尺2、高大模板支撐架檢查與驗收2.1材料驗收模板支架采用的鋼管及相應的十字扣件旋轉扣件對接扣件、腳手板、木方、可調U型托、對拉螺栓、覆膜多層板等在進場時均要做進場檢驗,必要的按規范進行進場復試。2.2支撐架驗收2.2.1模板支撐架在下列階段應進行階段檢查與驗收(1)支撐結構搭設前;(2)首段、搭設至一半高度后;(3)每搭設完6m-8m高度后(3)達到設計高度后,進行下一道工序前;(4)混凝土澆筑前(5)遇有六級及以上強風、大雨后;1、模板支架搭設完成后按下表進行檢查驗收:序號項目技術要求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備注1專項施工方案按權限進行審批—檢查資料2基礎及樓面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應有設計計算書要有驗收記錄排水不積水—觀察底座或墊塊不晃動、滑動、不沉降—-10觀察3立桿垂直度—≤3‰用經緯儀或吊線和卷尺4桿件間距步距—±20鋼板尺縱距—±50鋼板尺橫距—±20鋼板尺5水平加強層、水平剪刀撐、豎向剪刀撐按規范要求設置—鋼板尺2、鋼管扣件式腳手架、模板支架搭設完后,應按下表對螺栓擰緊扭力矩進行檢查:安裝扣件數量(個)抽檢數量(個)扭力矩值范圍檢驗方法允許的不合格數51~90540N.m-65N.m隨機取力扳091~15081151~280131281~500202501~12003231201~32005053對于高大模板支撐系統(高度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施工總荷載大于10kN/m2或線荷載大于15kN/m)應由其上級負責人組織架體設計及監理等人員進行檢查驗收。2.2.2腳手架、模板支架使用過程中的檢查1、模板支架在使用過程中應進行下列檢查:(1)基礎是否有不均勻沉降,立桿底座與基礎面的接觸有無松動或懸空情況,墊木應滿足設計要求;(2)掃地桿、水平桿、剪刀撐、連墻件等設置應符合規定,牢固可靠;(3)可調托撐受力狀況,自由端長度、頂托螺桿伸出長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4)立柱的規格尺寸和垂直度應符合要求,不得出現偏心荷載;(5)安全網、防雷接地和各種防護設施符合要求;(6)是否超載。2.2.3驗收(1)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前,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對需要處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礎進行驗收,并留存記錄。(2)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結構材料應按以下要求進行驗收、抽檢和檢測,并留存記錄、資料。1)施工單位應對進場的承重桿件、連接件等材料的產品合格證、生產許可證、檢測報告進行復核,并對其表面觀感、重量等物理指標進行抽檢。2)對承重桿件的外觀抽檢數量不得低于搭設用量的30%,發現質量不符合標準、情況嚴重的,要進行100%的檢驗,并隨機抽取外觀檢驗不合格的材料(由監理見證取樣)送法定專業檢測機構進行檢測。3)采用鋼管扣件搭設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時,還應對扣件螺栓的緊固力矩進行抽查,抽查數量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對梁底扣件應進行100%檢查。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應在搭設完成后,由項目經理組織驗收,驗收人員應包括施工單位和項目兩級技術人員、項目安全、質量、施工人員,分包單位技術、施工人員,監理單位的總監和專業監理工程師,參與方案論證專家。驗收合格,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及項目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方可進入后續工序的施工。2.3模板驗收2.3.1進場檢驗1模板表面應平整膠合板模板的膠合層不應脫膠翹角支架桿件應平直,應無嚴重變形和銹蝕;連接件應無嚴重變形和銹蝕,并不應有裂紋;2、模板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3、對在施工現場組裝的模板,其組成部分的外觀和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2.3.2現場檢驗1、對在施工現場組裝的模板,其組成部分的外觀和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2、對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應檢查其數量和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的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3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3插筋中心線位置5外露長度+10,0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2外露長度+10,0預留洞中心線位置10外露長度+10,03對現澆結構模板應檢查尺寸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應符合下表的規定。現澆結構模板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