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4月自學考試美學試題
課程代碼:00037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
在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種是符合題目規定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
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根據現代美學的觀點,藝術在邏輯上一方面存在于(D)6-306
A.物質形態中B.形式概念中
C.行為個體中D.意象世界中
2.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這一主張的是(D)3-139
A.歌德B.席勒
C.康德D.黑格爾
3.亞里士多德覺得一切藝術都是(C)6-324
A.人類的主觀愿望B.神靈時憑附
C.現實的模仿D.理念的模仿
4.以佛教的禪境比方詩歌意境的是(B)5-296
A.王維B.嚴羽
C.劉勰D.司空圖
5.金圣嘆提出“見文觀心”這一主張的批評類型是(C)7-344
A.詩歌批評B.散文批評
C.故事批評D.戲曲批評
6.在中國古代典籍中,“美育”一詞最早浮現于(D)7-344
A.莊周《莊子》B.孔子《論語》
C.劉勰《文心雕龍》D.徐韓《中論?藝紀》
7.美學研究的核心措施應當是(B)1-17
A.心理學措施B.哲學措施
C.人類學措施D.藝術學措施
8.美學應當劃歸于(C)1-13
A.自然科學B.社會科學
C.人文學科D.實證科學
9.西方哲學史上初次提出“美自身”問題的美學家是(C)1-2
A.蘇格拉底B.畢達哥拉斯
C.柏拉圖D.亞里士多德
10.從審美活動日勺邏輯過程看,審美體驗必將把人引入(A)2-77
A.澄明之境B.道德至境
C.智慧至境D.美幻之境
11.審美發生的基本前提是(B)2-100
A.初期人類的巫術與狩獵活動B.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質生產活動
C.藝術的產生D.審美意識的確立
12.達爾文覺得人的J審美發生于(C)2-94
A.人區)精神追求B.人歐|道德觀念
C.人區)生物學本能D.人的I社會意識
13.審美體驗的I獨特性是(B)2-76
A.離開對象作抽象的玄思B.與對象進行傾心交流
C.主體道德意志的介入D.客體洋溢美的意蘊
14.在審美意象的形式構成上,崇高所具有的感性形態是(D)3-145
A.丑陋不堪B.纖細精致
C.荒誕不經D.粗獷宏大
15.審美形態不僅是一種感性的形態,又是一種(B)3-120
A.形式分類形態B.邏輯分類形態
C.內容分類形態D.抽象存在形態
16.下列不屬于經驗主義的I美學家是(D)4-208
A.夏夫茲博里B.荷加茲
C.哈奇生D.席勒
17.審美經驗的超越性丕是體目前(D)4-229
A.從物質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從現實世界向抱負世界超越
C.從經驗世界向超驗世界超越D.從經驗世界向先驗世界超越
18.中國古代文論中歐|言志說、心聲說和緣情說大體上可以歸結為(B)
5-278
A.形式說B.體現說
C.娛樂說D.符號說
19.將藝術品分為語音層、語義層、圖式層和客體層這四個層次的美學家是
(A)5-285
A.英伽登B.蓋格爾
C.漢斯立克D.克羅齊
20.主體在審美中思想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圖的融合是指(D)5-291
A.審美抱負B.審美想象
C.審美判斷D.審美意向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
在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規定的,請將其代碼填寫
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以道制欲”(BD)7-372
A.有助于主體情感的任意發泄B.反映了理性對感性的I節制和凈化
C.容易導致對情欲的過度壓抑D.有助于美育的正常實行
E.體現了美育的強制性
22.審美的I有限無功利性與最高功利性歐I統一表目前(AB)2-59
A.審美活動必須以掙脫直接功利目的為前提
B.審美活動不以某一有限目的為目的
C.審美活動指向人的自由存在
D.審美活動具有絕對W、J超功利性
E.審美活動超越一切目的性
23.藝術品在藝術活動的動態流程中的基本特性是(ABC)6-307
A.她律性B.形式符號性
C.開放性D.自律性
E.兼容性
24.把審美經驗視為游戲活動的美學家有(AB)2-92
A.康德B.席勒
C.斯賓塞D.伽達默爾
E.堯斯
25.悲劇給人帶來了強烈的審美愉悅,使人可以(AB)3-162
A.以悲為美B.化悲為美
C.不以己悲D.以喜為美
E.以丑為美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26、27小題每題4分,28、29小題每題3
分,共14分)
26.審美趣味2-53
答:審美趣味是個人在審美活動和審美評價中所體現出來的主觀愛好和傾向。能
力或鑒賞力是審美趣味的內在方面,而愛好和品位則是審美趣味的外在體現。
27.藝術品的她律性6-307
答:藝術品就其中介功能而言不是獨立自足、自在自為時,而是為她者存在,受
她者制約的。一方面藝術品是為接受、欣賞者而存在時。離開了接受主體,藝術
品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另一方面,藝術品的意象是創作主體審美經驗和心理發明
的成果,其基本特質決定于創作主體;同步,藝術品中凝定的藝術家發明歐I意象
只是潛在的I,只有通過接受主體的欣賞活動,才干重新被激活,因此它也受制于
接受主體。就此而言,藝術品為接受主體而存在,又同步為兩個主體所決定、制
約,因此藝術品具有“她律性”。
28.仿象5-292
答:仿象是主體通過模仿對象世界的形態發明幽的意象,它在感性形態、具象上
與對象相似,甚至非常逼真,這里,“主體”故意退居幕后,其發明性仿佛就體
目前意象的仿真性上。
29.趣味教育(教材中無法找到原則答案)
答:趣味教育是以人的)心理情趣為主導,以全面發展人的I心理素質和提高人日勺學
習樂趣為目的,以受教育者的個體心理特性為基本,在教育者有針對性地啟發和
引導下,讓受教育者自主性地,發明性地、有規律性地、不斷地摸索和發現新時
知識、理論和真理。從而最充足地滿足每一種受教育者的求知欲、發明欲和幸福
欲的一種全新的教育和學習方式。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6分,共30分)
30.簡述主體在審美活動中作為精神存在的特性。2-71
答:主體在審美活動中的精神存在特性重要體目前驚異、體驗和澄明三個基本環
節及其起伏運動的狀態中。
(1)驚異:從平常生活中的躍出
(2)體驗:沉浸在與對象直接時相處中
(3)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
31.簡述審美境界的I性質、特點。1-35
答:一、審美境界的I性質
人在多種生存實踐活動中,在與世界打交道的過程中,會形成不同層次的人生境
界,其中就涉及著審美境界。審美境界是比較高層次的、特殊的人生境界。審美
境界高于一般的I人生境界,它可以說是對人生境界的J一種詩意的I提高和凝聚,也
可以說是一種詩化了的人生境界。
二、審美境界的特點
1、審美境界規定在人與世界之間實現比較高限度的有機統一,如果主客體始終
處在割裂的、矛盾的狀態,那就不太也許是審美的。
2、從心境來說,審美境界較大限度上超越個體眼前的某種功利性和有限性,而
達到相對自由的I狀態。
3、審美境界也有高下不同的層次。由審美關系、審美活動導致的審美體驗是多
層次的,它是一種由低檔到高檔、由表層到深層不斷潛入和遞進的動態構造。
4、審美境界的生成離不開人生境界的轉化和提高,人生境界與審美境界只有在
實踐存在論的意義上才是相通的。人生境界的多質多層次性也導致了審美境界的
豐富多樣和多層次性。
32.簡論藝術發明的I核心是意象的I生成。6-310
答:
意象是藝術存在的核心。藝術一方面存在于意象世界及其流程之中。藝術活動的
開端即由意象的產生為標志。在藝術的“發明一一藝術品一一接受”的流程中,
貫穿始終并處核心地位日勺是藝術發明階段藝術家意象的生成。這個過程又可分為
意象日勺孕育與意象日勺生產兩個階段。
一、意象的孕育。意象的產生是一種從無到有的過程。藝術意象的產生也并非無
緣無端的突現,物物相感而生發的原則體現于藝術意象的產生:主體意識和客觀
世界的互相作用。
1、意象的孕育,并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一方面是藝術家實踐區)產物,是
藝術家主體同客觀世界的存在發生交互關系、交互作用而生成的。
2、意象孕育中所發生的主、客體交流的形式完全不同于功利結識、判斷的形式。
它是主體意識的自身協調或主、客體契合達到共振的I一種自由狀態。
3、意象無論有無原型,從主線上說,都是主、客體的交融、契合,主體心理進
入了審美自由狀態時意象才干得到最佳的I孕育。
二、意象的生成。意象的生產意味著藝術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態化和物化的體現。
在這個階段中,藝術意象進一步完善并獲得形式符號和物質實體,使藝術品最后
得以產生。這里,生產具有雙重涵義:它既有生命孕育分娩的意思,即事物日勺從
無到有,存在時由隱到顯,同步又有工藝制作、生產之義,這兩種意義都與藝術
品的I產生有關。
1、意象的從無到有就是要將主體在醞釀中的隱藏在深層潛意識的意義明晰化,
把散漫的、不可把握的感覺整合為一種完整的整體。
2、意象的從無到有,還在于意象的意義內容在“無”的運動中最后獲得外在形
式符號,轉變為“有”。
3、意象的從無到有,沒有物態化與物化的實在形式(即藝術品)。
4、藝術意象的發明和藝術品的完畢,實質上也是一種生產。
33.簡述藝術品與非藝術品之間的I區別。5-281
答:
(1)藝術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一方面,藝術品不能是自然物,而必須
是人工制品。“藝術品”與“非藝術品”日勺第一種區別是:藝術品必須是人工制
品,這是“藝術品”歐I最基本日勺必要條件。
(2)藝術品是精神產品,而不是物質產品。藝術品是人的高檔活動一一想象活
動發明出來的產品,是一種精神產品,是人工制品中的高檔部分。這是藝術品與
非藝術品的第二個重要區別。
(3)藝術品重要是意象思維的結晶,而不是抽象思維的成果。藝術品與其她非
藝術日勺精神產品的I主線區別,在于它不是依憑抽象思維來結識世界,作出理論形
態的概括,而是通過藝術家的意象思維來發明非現實的意象世界,并以此來傳達
人類的審美經驗。
34.簡述感性形象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7-360
答:
(1)美育是主體通過不斷的審美體驗,水滴石穿般地浸潤了人的內心,慢慢地
塑造著人日勺個性,仿佛如清風拂過人的心田。美育是以感性的方式,來陶冶人的I
精神,轉移人的氣質。
(2)感性形態的審美價值所給人的感官享有中,涉及著與人的生理同構的節奏
和韻律。
(3)在藝術作品中,感性形象正是情感的載體。藝術家們產生強烈的喜、怒、
哀、樂情感時,常宣之于詠歌等藝術形式。
(4)美育以形象為基本,是審美對象在形式上與情感相契合,在本質上是情感
的體驗,是最后實現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方面的綜合功能的協調活動。
(5)美育的過程是使人的感情得到體現和升華的過程,而藝術作品正是通過感
性意象體現作者歐I情感日勺。
(6)感性形態乃是藝術家與欣賞者溝通的中介。欣賞者在欣賞過程中,則通過
感性意象與作者產生了
情感上的共鳴j欣賞者所受到的感化,正是在這共鳴中產生的。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35小題14分,36小題12分,共26分)
35.李商隱《無題》詩云: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請以此詩為例,闡明審美理解的多義性特點。4-246
答:
(1)審美理解具有多義性的特點,從而使審美對象的含義顯得豐富多彩和不可
窮盡。由于審美對象中所涉及的理性因素并不是以抽象概念的J形式體現出來,而
是通過感性形象暗示出來的,因而對其歐I理解也不也許以抽象思維日勺方式來進
行,而必須通過滲入著理性因素的I直觀活動來進行。與抽象的邏輯推理相比較,
這種直觀活動看似更加具體,事實上卻更加模糊和含蓄,所把握到的意義也顯得
不夠擬定,卻意蘊豐富,回味悠長。這種現象在藝術欣賞中常常浮現,以致引起
人們的許多爭議。
(2)李商隱無題詩的藝術魅力是毋庸置疑的,讀來也顯得意味深長。但它究竟
要體現什么樣的主題?對此人們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兩情相悅、至死不渝的J
愛情?還是聚少離多、變幻莫測的人生況味?似乎均有其根據,但又都缺少明確
的證據。
36.舉例闡明優美和崇高的I互相關系。3-157
答:
(1)優美是理性內容與感性形式、抱負與現實、個體與社會及自然、自白與自
在、主觀的合目的性與客觀的合規律性的和諧統一。優美是抱負人生境界與人生
存在實踐完滿統一的現實呈現和展示,是和諧化的人生存在至境。
(2)崇高作為審美形態,它重要指對象以其粗獷、博大的J感性形態,勁健的物
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雄偉的氣勢,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使人驚心動魄、心潮澎湃,
進而受到強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們產生敬佩和贊嘆的情懷,從而提高和擴大
了人的精神境界。
(3)優美和崇高作為基本的審美形態,由于其審美形態的內涵及其所體現出來
的形式特性歐I互補性,它們常常作為互相對立補充歐I一組審美形態浮現。
(4)對于崇高與優美兩種審美形態的聯系與區別,由于對兩者的本質理解差別,
就產生了不同的I結識。雖然有些美學家并不承認崇高是一種審美形態,但許多美
學理論還是堅持覺得,崇高與美具有共同的J本質。這些理論強調優美與崇高的一
致性,覺得崇高是美的最高階段,崇高自身就是美。
(5)崇高和優美是兩種不同形態的美,從審美形態的基本內涵出發,優美與崇
高是人在社會實踐中呈現出的兩種存在狀態。優美作為審美實踐發展中的形態,
重要展示了人的I存在中的統一、平衡、和諧的狀態,也就是說,在人生實踐中,
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所呈現的I一種和合化一的境界。而崇高則否則,
它重要體現的是人生實踐中,由于主體的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著主體在實踐中
歐I沖突和對立狀態,并且在這一對立沖突中,顯示出的作為主體的人對自然、社
會以及人自身的I超越。
(6)崇高和優美的事物在形式上有其量的規定性的方面。自然界的崇高一方面
以其數量上與力量上的巨大引起人們的驚訝和敬贊。它們常常以突破形式美的方
式呈現出來,而這些又與優美的形式恰恰相反,構成崇高和優美完全相反的特點。
全國7月自考美學試題
課程代碼:00037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
在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種是符合題目規定日勺,請將其代碼填寫在
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藝術即經驗》的I作者是(B)1-4
A.維特根斯坦B.杜威
C.弗洛伊德D.費希納
2.美學是一門古老的(D)1-13
A.自然科學B.社會科學
C.技術科學D.人文學科
3.審美活動與一般精神活動的區別在于(B)2-58
A.是主體與對象的)精神聯系B.最具個性化
C.具有內在的規律性D.產生現實的社會后果
4.審美對象的I“非實體性”是指(C)2-88
A.它是精神性實體B.它是不存在的|
C.它是一種獨特意象D.它在歷史中不斷變遷
5.審美驚異與平常驚奇的區別在于(C)2-72
A.有新穎的外在特性B.需要理性思考
C.有內在的精神召喚D.需要特定主體
6.用“巫術說”解釋審美發生最大的缺陷是(C)2-96
A.沒有實例根據B.缺少考古學支撐
C.僅能闡明部分原始藝術現象D.唯心主義與神秘主義
7.所謂審美形態的I貫穿性是指其(B)3-126
A.歷史生成與個體相對性生成B.哲學思想對審美形態的J統攝性
C.多種審美因素構成的有機體的感性凝聚D.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
8.如下哪種自然現象最能使人產生崇高感?(C)3-145
A.和風細雨B.流水潺潺
C.驚濤拍岸D.春花秋月
9.喜劇的I重要特點是(C)3-169
A.可以緊追潮流B.機智地批判社會現實
C.形式與內容悖離D.社會大眾喜聞樂見
10.審美情感與平常生活情感的區別在于更具有(C)4-244
A.個人性與情緒性B.非理性與偶爾性
C.社會性與理性D.歷史性與時代性
11.審美經驗的生成是(D)4-258
A.有明確目的的IB.毫無目的的
C.有時有目的,有時無目的D.有目的與無目的的辨證統一
12.超越現實、使主客體發生交流與融合,是藝術意象的(C)5-295
A.虛擬性B.感性
C.想象性D.情緒性
13.影響接受者參與改造社會活動,是藝術的(D)5-301
A.娛樂消遣功能B.結識功能
C.思想啟迪功能D.社會干預功能
14.藝術品是創作主體與接受主體之間的(C)6-307
A.障礙B.迷霧
C.橋梁D.流程
15.直接影響主體藝術敏感的因素是(D)6-317
A.所處社會環境B.瞬間個人心境
C.先天個人稟賦D.文化心理構造
16.將藝術劃分為象征型藝術、古典型藝術、浪漫型藝術的思想家是
(C)6-324
A.亞里士多德B.阿爾貝?加托
C.黑格爾D.馬克思
17.藝術接受的核心是(B)6-333
A.理解B.重建
C.熏陶D.行動
18.“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見于古代典籍(B)7-342
A.《樂記》B.《尚書》
C.《左傳》D.《詩經》
19.美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C)7-367
A.可以進行藝術發明的人B.遵紀守法的人
C.自由全面發展的人D.學識淵博的人
20.美育與德育的社會作用(D)7-371
A.互相對立B.互相包容
C.互相替代D.互相補充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
在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規定日勺,請將其代碼填寫
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美學學科誕生的)標志是(BE)1-21
A.鮑姆加登矽J出世B.專門論著的問世
C.研究者增長D.學術界的普遍承認
E.特定研究對象的J擬定
22.導致個人審美趣味差別的)重要因素是(ABCD)2-53
A.個人的I天賦資質B.個人的生活環境
C.個人的教育背景D.個人的社會地位
E.個人的審美抱負
23.丑和荒誕的共同特性是(ABC)3-178
A.表里不一B.內外不符
C.荒唐矛盾D.引人發笑
E.精神歡愉
24.下列現象中哪些丕是藝術品?(ABE)5-281
A.豐收碩果B.機器設備
C.都市雕塑D.流行歌曲
E.學術專著
25.藝術品具有“她律性”是由于受到了(AD)6-307
A.接受者的決定與制約B.歷史環境的決定與制約
C.藝術老式的決定與制約D.創作者的決定與制約
E.價值規律的決定與制約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4分,共16分)
26.審美抱負2-51
答:審美抱負是主體心目中有關完善的美的觀念。任何觀念總是一方面反映著客
觀對象的某種屬性,另一方面又通過了主體附加工和改造。所謂審美抱負就是主
體通過想象在頭腦中構造出來的抱負形態的美。
27.審美體驗2-74
答:所謂審美體驗,就是主體在具體審美活動中被具有某種獨特性質的I客體對象
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對之進行領悟、體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靈
受到搖蕩和震撼的一種獨特的精神狀態。
28.優美3-138
答:優美是理性內容與感性形式、抱負與現實、個體與社會及自然、自白與自在、
主觀的I合目的性與客觀的合規律性日勺和諧統一。優美可以喚起人的I圓滿輕松日勺審
美愉悅,是人的存在得到完整和諧的狀態,或者說是人在審美實踐活動中所達到
的圓融和諧的狀態。概而言之,優美是抱負人生境界與人生存在實踐完滿統一的
現實呈現和展示,是和諧化的I人生存在至境。
29.寓教于樂5-303
答:寓教于樂是指寓教育功能于審美功能中,通過審美功能時實現間接地實現教
育功能。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題8分,共24分)
30.作為審美形態的荒誕具有什么樣的特點?3-190
答:荒誕作為現代審美形態,其基本特點涉及:
(1)荒誕是一種對人生存在的無意義狀態的體悟。荒誕體現的是人生存在的荒
唐性和無意義,人對存在感到恐怖和無所適從,這種恐驚不是對對象的膽怯,而
是一種不可名狀日勺心理感受。人無法理解世界,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生存日勺意
義也不復存在,生命僅僅成為肉體日勺存在,人成為沒有任何意義的I“物品”,這
就是存在的無根狀態。
(2)荒誕的審美意象的象征性。荒誕體現的是生存意義的虛無化,那些被抽象
和扭曲歐I藝術形象,都具有象征意義。荒誕作為審美形態所體現的,無不是存在
的I虛妄和現實的I荒唐。
(3)荒誕具有怪誕時體現形式。荒誕的審美意象通過抽象、扭曲等變形手法,
體現了怪誕的藝術形象,以體現異化的世界。因此,荒誕總是體現為不合理性的、
悖謬的、可笑荒唐的形式,體現了一種盲目無
從、不知所措的現代社會的入的生存狀態。
31.審美經驗的重要特性有哪些?4-220
答:
一、直觀性。直觀(intuition,又譯直覺)一詞在漢語中一般被看作感性結識的I
同義詞,其特點是生動性、具體性和直接性。其局限性是只能把握個別而不能把
握一般,只能把握現象而不能把握本質。
二、非功利性。美學理論中所說的功利指的是多種與主體有利害關系的現象。審
美經驗之因此具有非功利性,是由兩個方面的I因素所決定的。
1、從審美對象的角度來看,由于審美經驗具有直觀性的特點,因此只波及事物
的外觀和形式,與事物的實際存在毫無關系,自然也就不會與對象發生任何利害
關系。
2、從審美主體的角度來看,審美經驗的基本功能在于讓人們產生審美的愉悅,
從而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這就規定人們排除多種功利因素的干擾,由于這些因
素的存在不可避免地會損害或者削弱人們的J審美愉悅。
三、超越性。在美學研究中,當我們談論審美經驗的超越性的時候,既涉及了該
詞的I平常語義,又涵蓋了該詞日勺哲學用法。其因此如此,是由于審美經驗歸根究
竟是一種人生實踐活動,其作用就在于讓人們在獲得審美愉悅的同步,不斷地在
審美修養和思想境界方面超越自己。而審美經驗之因此具有這種功能,則是由于
其內在機制中就蘊涵著超越性的J因素。超越性重要體目前如下三個方面:
1、審美經驗可以實現從物質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
2、審美經驗還能實現從現實世界向抱負世界的超越。
3、審美經驗還能實現從經驗世界向超驗世界的超越。
32.構成審美理解多義性的因素是什么?4-246
答:(1)由于審美對象中所涉及的I理性因素并不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體現出來,
而是通過感性形象暗示出來的,因而對其的J理解也不也許以抽象思維的方式來進
行,而必須通過滲入著理性因素的直觀活動來進行。與抽象的邏輯推理相比較,
這種直觀活動看似更加具體,事實上卻更加模糊和含蓄,所把握到歐I意義也顯得
不夠擬定,卻意蘊豐富,回味悠長。
(2)審美理解的這種多義性特點,除了與審美對象自身的特性有關之外,也是
由理解活動自身的特點所導致的。我們已經說過,審美理解所運用的是反思判斷
力,這也就決定了在審美經驗中主體自身要更深地參與進來,正由于這樣,審美
主體所獲得日勺才不是科學結識,而是對于對象帶有個體色彩日勺審美體驗,這也是
審美經驗中理解有多義性的一種重要的因素。
(3)就藝術欣賞而言,讀者總是具有一定的、由她的審美抱負和閱讀期待所構
成的I視域,而文本也具有自己的I、由自身的構造和作者的意圖所構成的視域,欣
賞活動就是這兩個視域互相融合歐I過程。如此一來,理解活動的偏差就是無法避
免日勺,由于不同的)欣賞者必然具有不同的I視域,也就必然形成對作品的不同理解。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題15分,共30分)
33.從北京奧運場館“鳥巢”、“水立方”,看建筑藝術的J審美特性。6-326
答:
建筑藝術的審美特性體目前如下三個方面:
(1)建筑材料優)審美性質。建筑藝術一定要依賴物質材料,為了符合建筑曰的
的規定,也出于審美日勺需要,建筑藝術家自然也會故意識地選擇某些較有藝術體
現力日勺材料。
(2)建筑的形式構造。物質材料要想真正組合成一件完整的藝術品,還必須使
它們之間的排列關系符合藝術作品的構造規律,優秀的建筑藝術總是可以使材料
的I排列顯示出一定的I風格和情調。
(3)由于建筑藝術一般都要占用較大的空間和場地,因此,建筑與周邊環境的
關系對其藝術上的價值有著直接的影響。這種關系常常對建筑藝術構成一種約束
和局限,規定藝術家因地制宜,從整體格局出發,對自己的藝術構思做出調節。
但如果藝術家可以巧妙地運用環境的因素,那就也許反過來極大地增長建筑藝術
的審美效果。
34.舉例闡明藝術的多元功能及其審美功能在其中的地位。5-299
答:
(1)藝術的功能是通過接受者對藝術品的意象、意境的欣賞來實現的,涉及審
美、娛樂、消遣、結識、道德、教育、宗教感化、思想啟迪、政治宣傳、心理平
衡、社會干預、文化交流、商業廣告等多元功能。
(2)藝術的審美功能指憑借藝術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誘發力、震撼力來使接
受主體在獲得美感的同步獲得審美愉悅,從而提高藝術素養,改善審美文化心理
構造,拓展藝術鑒賞視野,增強藝術的想象力和敏感性。通過對藝術品提供的意
象世界的欣賞、玩味,接受主體發現其中豐富多彩的美的形態,激發起內心的情
感波瀾,體驗到那種人生情趣和意蘊,有時還可領悟到宇宙、歷史歐I無限和永恒,
從而獲得暢神悅志的I精神快樂一一審美快感。
全國4月自學考試美學試題
課程代碼:00037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
在每題列出歐I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種是符合題目規定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
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藝術的首要功能是(D)5-302
A.娛樂功能B.政教功能
C.文化交流功能D.審美功能
2.藝術品構造中歐)核心層次是(A)5-288
A.意象世界層B.形式符號層
C.物質實在層D.意境超驗層
3.提出“故意味的形式說”的美學家是(C)5-279
A.燕卜菰B.艾略特
C.克萊夫?貝爾D.艾布拉姆斯
4.載道說和娛樂說界定藝術的角度是(D)5-279
A.藝術的本質B.藝術股I形態
C.藝術的來源D.藝術的功能
5.西諺云:“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闡明審美理解具有
(D)4-247
A.直觀性B.無目的性
C.普遍性D.多義性
6.提出“蛇形線是最美的線條”這一命題的美學家是(C)3-142
A.休謨B.洛克
C.荷加茲D.夏夫茲博里
7.有關審美驚異,下列說法中丕對於逆J是(B)2-73
A.它是一種鮮活的)生命感
B.它是一種理性的求知欲
C.它重要體現為一種內在的精神召喚
D.它與被打斷的生活之間仍然保持一種內在的深刻聯系
8.在原始社會中增進審美發生最重要的一種中介因素是(D)2T02
A.生殖活動B.勞動生產活動
C.狩獵活動D.巫術禮儀活動
9.審美抱負作為一種人生修養(D)2-52
A.是人所獨有的一種具有內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
B.是人的本質的一種內在規定性
C.具有直接的社會影響力
D.直接使審美活動成為主體人生實踐的重要構成部分
10.審美活動自身就是一種自身完滿的世界,是指(C)2-60
A.審美活動與其她人生實踐無關B.審美活動只具有手段意義
C.審美活動直接是目的自身D.審美活動直接是現實的人生實踐
11.靈感理論在中國古代重要表述為(D)6-320
A.迷狂說B.神靈憑附說
C.代神立言說D.“頓悟”與體“道”
12.孕育意象的第一步往往是(C)6-316
A.藝術敏感B.展開想象、聯想、幻想或意象思維
C.主體接觸客體并受感動D.對于藝術技巧的I運用和理解
13.接受主體的I主體性來源于(B)6-335
A.藝術品的“物化狀態”B.接受者日勺“期待視野”
C.創作者的“抱負形象”D.主客體的I“情景關系”
14.美育的I功能之一是(B)7-370
A.修身B.養性
C.求知D.養神
15.《毛詩序》強調“風以動之”,闡明(A)7-343
A.藝術感動是潛移默化的B.美育需要動力
C.美育以風為動力D.美育雷厲風行
16.國內出名美學家蔣孔陽提出要從“審美關系''出發來研究美學問題的著作
是(B)1-5
A.《美學講演錄》B.《美學新論》
C.《美學新解》D.《實驗美學》
17.黑格爾區I美學代表作是(D)1-2
A.《實驗美學》B.《判斷力批判》
C.《藝術哲學》D.《美學》
18.美學的|學科性質是(D)1-13
A.自然科學B.價值學科
C.實證學科D.人文學科
19.在西方美學史上,真正奠定悲劇理論基本的是古希臘的(B)3-161
A.柏拉圖B.亞里士多德
C.蘇格拉底D.畢達哥拉斯
20.具有小巧、輕緩、柔和等形式特性的審美形態是(A)3-138
A.優美B.崇高
C.荒誕D.乖巧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
在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規定的,請將其代碼填寫
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審美經驗的I超越性重要體目前(ABC)4-229
A.從物質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從現實世界向抱負世界超越
C.從經驗世界向超驗世界超越D.從主觀世界向客觀世界超越
E.從內在世界向外在世界超越
22.審美趣味中事實上存在著日勺矛盾涉及(AD)2-53
A.個體性與社會性B.主體性與客體性
C.感受性與思想性D.特殊性與普遍性
E.工具性與價值性
23.美學史上,人們劃分藝術類型,往往根據的原則有(ABC)6-325
A.藝術與現實之間的關系B.藝術作品與欣賞者之間的關系
C.藝術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藝術作品與創作者之間的關系
E.藝術作品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24.下列屬于“美育時目的”的是(ACD)7-377
A.培養審美的感受力和發明力B.造就文化人才
C.成就審美的人生D.全面提高人的素質
E.繁華社會文化
25.審美形態重要有(ACE)3-124
A.優美與崇高B.宏大與渺小
C.悲劇與喜劇D.細膩與粗獷
E.丑與荒誕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26、27小題,每題3分,28、29小題,每
題4分,共14分)
26.有我之境5-298
答:有我之境中的“我’則以強烈的主觀色彩明顯地滲入于藝術意象中。在藝術
品中,“有我”與“無我”,以各自獨立又互相滲入的方式,發明著多種各樣的
藝術意境。
27.審美體驗2-74
答:所謂審美體驗,就是主體在具體審美活動中被具有某種獨特性質的客體對象
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對之進行領悟、體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靈
受到搖蕩和震撼的一種獨特的精神狀態。
28.空間藝術6-326
答:一般來說,空間藝術是直接訴諸人們的視覺的。這是由于,空間藝術歐I首要
特點就在于它總是由一定的I物質材料按照一定的I形式規范在空間之中排列而成
的。人們在欣賞這種藝術的時候,固然就必須一方面通過自己的視覺活動,把握
作品的空間特性。就這個意義上說,空間藝術的形式特性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
我們在把握空間藝術的審美特性的時候,一方面就必須弄清其形式規律。然而另
一方面,任何藝術都必然要塑造一定的審美意象并體現一定的意蘊和內涵,空間
藝術自然也不例外。
29.凈化說3-161
答:凈化說是西方美學理論之一。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提出。覺得悲劇可以喚起人
們悲憫和畏懼之情,并使此類情感得以凈化,獲得無害的快感,從而達到某種道
德教育的目的。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6分,共30分)
30.簡述藝術意象的基本特性。5-294
答:藝術意象的特性重要是:虛擬性、感性、想象性和情感性。
(1)虛擬性。虛擬性是現實性的背面,意象一經物態化和物化進入藝術品中,
便成為藝術意象,也就同步進入了非現實(存)的層次。意象可以''任意”地編
造和虛構,有時甚至可以違背現實的常惰常理。
(2)感性。感性是指意象可覺得主體感官直接把握、感知、體驗和接受的直觀
性和具體性,主體不需通過自覺的理性反思,僅憑感覺便可直接感知到意象的存
在;這就是意象的I感性特性。
(3)想象性。審美意象是通過藝術家的意向和想象將“意”與“象”融合一體
而構成的,它自身是想象的產物,不同于普遍的直觀表象和老式的人工表象或單
純的回憶表象想象性是審美意象的最重要特性,也是藝術品超越現實,具有虛擬
性的I內在因素。
(4)情感性。藝術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于藝術家發明意象的活動中。情感與“意”
有密切聯系,是藝術熔鑄意象的重要動力和導引,并隨著著意象發明的全過程。
藝術意象中總是涉及滲入著某種形態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31.如何理解審美活動是一種價值活動?2-61
答:(1)審美活動之因此吸引人、感染人,是由于審美活動自身所展開的就是
一種屬人的世界,并且因此這個世界也僅僅只為人才存在。
(2)但凡人類足跡所到之處,但凡進入人的生存領域的多種各樣的事物,也無
不可以躍人人的I審美視野中。不管審美活動所指涉的I具體對象之間有多大的I區別
和差別,然而這些對象之進入審美的世界,卻無不關系著人。
(3)對象一旦進入審美的領域就成為人的對象化和對象化的人,成為人對自己
本質力量的充足確證和肯定。因此審美活動由于體現著人生價值而具有價值性。
人除了追求物質價值的物質生產活動以外,也有多種各樣追求精神價值的活動。
審美活動就是實現人的I特殊的I精神價值的活動。
32.簡述作為審美活動中介的I藝術品的基本特性。5-281
答:(1)藝術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
一方面,藝術品不能是自然物,而必須是人工制品。自然物再美也不能稱作‘'藝
術品”。
(2)藝術品是精神產品,而不是物質產品
藝術品一方面是人工制品,但人工制品并非都是藝術品,藝術品僅是人工制品中
的很少部分。
(3)藝術品重要是意象思維的J結晶,而不是抽象思維的成果
藝術品與其她精神產品的主線區別在于它是通過藝術家的意象思維所發明的意
象世界,來傳達人類的審美經驗,這是藝術獨有的審美本質。
33.美育的功能。7-369
答:
(1)怡情養性。美育是通過審美“怡情養性”,對人的精神領域進行一種調節,
從而達到心理的平衡、人格的完善,這使得美育與德育和智育這兩種教育有相稱
的差別。
(2)化性起偽。性是人生來就有的自然本質及其功能,偽則指在自然本質基本
上發展起來日勺精神形態和能力。美育正是通過感性歐I方式對人日勺本性進行維護和
滋養。
34.簡述美學歐I研究措施。1-16
答:(1)美學既然是一門綜合性的人文學科,那么它的研究措施自然也應當是
多樣的、綜合的,而不是單一的。
(2)美學既然是研究具體的審美現象和現實的審美活動,就意味著美學研究比
一般人文學科更為注重感性的I經驗、情感歐I契合、心靈時碰撞,更多地規定經驗
科學的配合和協助。
(3)美學必須廣泛吸取其她人文學科以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成果,美學研
究的措施應當是多元的、多樣的。它既可以單獨使用不同措施,也可以同步用多
種措施進行綜合研究,還可以用不同措施進行不同的I組合研究。
(4)美學研究的多種措施還是有主次之分,核心與附屬之分。我們覺得,從學
科性質來看,美學的核心措施應當是哲學措施。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題13分,共26分)
35.為什么說想象力是審美對象得以構成的重要因素?4-238
答:想象力是人類在長期的I社會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一種高檔思維能力。早在人類
社會的原始時期,人們就開始借助于想象力來改造和征服自然,將自然力形象化,
從而發明了大量的神話和史詩。因此,想象力乃是人類一切藝術創作和審美的必
要條件,固然更是構成審美經驗的一種要素。
36.為什么說丑也是一種審美形態?請舉例闡明。3-180
答:作為丑日勺事物,如何成為審美形態呢?這重要是由它日勺特點決定的J。
(1)由丑陋引起的情緒感受仍然是一種審美情感。這種情緒感受與現實的反感
不同,它涉及著人對生存實踐日勺體悟和觀照,在這種生存體悟的觀照中,人獲得
的J是精神的自由,由于這種對丑惡的事物和對立的J力量的批判和揭發,是通過審
美自由的方式進行的,人們從中獲得了一種肯定的價值。
(2)作為丑的審美形態,體現為反常、混亂、給人以惡性的刺激等形式。自然
界中日勺扭曲日勺、缺陷的形象,人類平常生活中的缺憾、局限性甚至丑惡等,都給
人以不和諧感。但這些都使人從不和諧的形式中,體悟到美的存在,感受到人生
的意義和價值。藝術作品中的丑,更是以丑為美,發人深省,啟迪人生。這樣這
些丑的形式通過人的I內在心理時轉換,成為美的形象。因此,丑不管如何,總是
人們日勺一種生存實踐的體現形式。
國7月自學考試美學試題
課程代碼:00037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
在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種是符合題目規定的J,請將其代碼填寫在
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大希庇阿斯篇》的作者是(B)1-2
A.蘇格拉底B.柏拉圖
C.黑格爾D.鮑姆加登
2.美學的研究對象應當是(D)1-7
A.美的規律B.藝術現象
C.審美心理D.人與世界之間的審美關系
3.辨別審美趣味與否健康的I原則是(D)2-54
A.主體的I發明性B.歷史的老式性
C.社會的I普及性D.與對象屬性日勺一致性
4.構成審美活動的基本要素是(A)2-71
A.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B.審美環境與審美條件
C.審美意志與審美愿望D.審美教育與審美素養
5.審美發生的基本前提是(C)2-100
A.大腦的發育完備B.自然環境的J變化
C.物質生產勞動D.社會交往的發展
6.比較自覺的審美活動產生于(D)2-108
A.距今約300-200萬年前B.距今約30-5萬年前
C.距今約5萬年前D.距今約3-1萬年前
7.所謂審美形態的二重性是指其(D)3-127
A.歷史生成與個體相對性生成
B.哲學思想對審美形態的統攝性
C.多種審美因素構成歐I有機體日勺感性凝聚
D.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
8.如下線條哪種能使人產生優美感(D)3-138
A.粗獷的直線B.銳角的折線
C.平直的虛線D.纖巧的曲線
9.廣義的荒誕實質是(A)3-190
A.對人的異化和局限性的體現B.對庸人行為的嘲弄
C.對社會流行的批判D.對人生命運的揭示
10.在審美感知中起主導作用的感官是(A)4-235
A.視覺與聽覺B.嗅覺與味覺
C.觸覺與知覺D.平衡覺與重力覺
11.在發生結識論看來,用原有的心理圖式去進行審美活動是(A)4-254
A.同化過程B.調節過程
C.想象過程D.感悟過程
12.藝術家在發明意象活動中體現自己的人生態度,這是藝術意象的
(B)5-295
A.虛擬性B.感性
C.想象性D.情緒性
13.獲得精神的放松和快樂,是藝術的(A)5-300
A.娛樂消遣功能B.結識功能
C.思想啟迪功能D.社會干預功能
14.藝術品提供應我們最基本的東西是(C)6-306
A.形象B.快樂
C.意象D.感悟
15.所謂藝術技巧是指(D)6-321
A.藝術思維技巧B.藝術聯系技巧
C.藝術審美技巧D.藝術操作技巧
16.下列類型中屬于時間藝術的是(D)6-325
A.建筑B.繪畫
C.雕塑D.音樂
17.“悟”是藝術品鑒賞過程中(C)6-339
A.所有接受者必然要達到的層次B.接受主體鑒賞活動的起始環節
C.接受主體感知最后的I升華D.對創作主體意象的復制
18.在西方最明確提出“寓教于樂”的思想家是(D)7-350
A.蘇格拉底B.柏拉圖
C.亞里士多德D.賀拉斯
19.孔子的美育講究的是(A)7-364
A.美善協調B.天人合一
C.逍遙自在D.漸修頓悟
20.審美境界的核心是(B)7-383
A.力量B.自由
C.學識D.博愛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
在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規定日勺,請將其代碼填寫
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美學發展經歷了如下幾種階段(BCD)1-18
A.審美萌芽B.審美意識
C.審美思想D.審美學科
E.審美體系
22.將審美歸結為本能的理論重要缺陷是(AE)2-95
A.混淆了人與動物行為之間質的區別B.不能得到多數學者的認同
C.缺少生物學的基本D.沒有考古素材的支撐
E.忽視了審美活動的社會性
23.構成悲劇內涵的核心因素是(BCD)3-161
A.奉獻B.沖突
C.抗爭D.消滅
E.勝利
24.審美趣味的外在體既有(DE)2-53
A.品位B.個性
C.能力D.品味
E.愛好
25.意象的重要類型涉及(ABCD)5-292
A.仿象B.興象
C.喻象D.抽象
E.形象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第26、27小題每題4分,第28、29小題每題
3分,共14分)
26.審美形態3-119
答:
審美形態,是指在審美實踐活動中呈現出來的J,以復雜的人生樣態、自由的人生
境界為核心日勺審美情趣、審美風格等感性顯現日勺對象化日勺形態,以及人們對這種
不同形態日勺邏輯分類。要精確理解審美形態的I內涵,就必須對人生樣態、人生境
界、審美情趣、審美風格等概念歐I內涵有所理解。
27.“勞動說”2-97
答:
勞動說作為一種藝術和審美發生理論,也有諸多信奉者與支持者,特別在20世
紀國內美學和文藝學領域曾一度占據優勢地位。這一理論的I主旨是覺得藝術和審
美來源于人類的物質生產勞動。
28.對比聯想4-239
答:
對比聯想是指由對于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憶,而引起與其具有相反特點的其她事
物的I聯想形式。這種聯想重要建立在兩種事物日勺性質和特性的I對比關系日勺基本之
上,其功能不在于強化對于某一事物日勺感受,而在于強化對這兩種事物所具有的
對立關系的理解和感受。
29.靈感6-320
答:
所謂靈感,是藝術家在乎象發明中,由于多種心理機制、功能處在高度協調的自
由狀態而忽然生成歐I精神昂奮、注意集中、情緒激動、想象力空前活躍日勺一種思
維活動的境界。這種“忽然”浮現的靈感往往像火花同樣給藝術家照亮了另一種
藝術的世界。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6分,共30分)
30.自然在什么條件下才干成為審美對象?2-79
答:
審美對象既具有一般對象共有歐I屬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這是由審美活動的I
主線性質所決定的I。我們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1)審美對象自身的客觀條件
任何一種審美對象都不能離開一定的I物質基本,都必須以一定日勺客觀物質材料作
為其現實存在的必要條件。審美對象不只是需要一定的物質屬性,同步這些物質
屬性自身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2)審美條件向審美對象的現實轉化
審美對象之因此會具有客觀性,并非僅僅由于構成審美對象的物質材料自身具有
客觀實在性,更重要的是,這些客觀物質材料總是承載著、蘊涵著一定日勺客觀生
活內容。一定的I客觀事物一方面是由于與人的I實際生活發生了某種深刻的J必然的
關系,成了人的生活世界中一種故意義的事物,它才也許成為某種具有審美價值
的事物。具有審美價值的事物一方面必須是人的生活世界中一種具有實在性的事
物。那些尚未進入人的世界的事物,雖然存在著,也是一種本然性的存在物,不
能成為人的審美對象。審美對象只是在具體的I審美活動中才現實地生成并顯現出
來的。
(3)審美對象的非實體性與開放性
審美對象不僅在審美活動中才現實地呈現出來,并且也只有在審美活動中它才真
正地完畢自身。所謂審美對象在審美活動中完畢,就是說,只有在審美活動中,
通過主體與客體日勺互相作用、碰撞、交融,審美對象才會現實地具體地生成。因
此,審美對象既不等于客體的審美條件自身,也不等于主體的審美體驗自身,它
是審美主體與客體審美價值屬性互相融合與統一的產物。審美對象之因此不同于
一般活動的I對象,主線上就在于它具有非實體性與開放性的特性。
31.為什么美不能先于人而存在?2-69
答:
(1)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種東西。人們之因此有資格來談論美,是由于
人在審美活動中不斷地發明著美。如果說,美就在客觀事物自身,就是客觀事物
的某種屬性,那么,何以這種屬性是美的,別的屬性就不美?如果離開人,我們
甚至無法闡明最簡樸的審美現象。
(2)我們之因此說某種東是美的,是由于這種東西對人有一種特殊的精神意義,
而這種意義是只有在審美活動中才干體現出來的。如果把美從審美活動中分離出
來并把它實體化,就會導致美自身日勺消失。
(3)美只存在于審美活動中,只有在審美活動中它才現實地生成、真實地顯現
出來。所謂美就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在審美活動中互相作用所生成的一種特殊
價值。
32.在審美經驗中情感與理智的關系是如何的?4-251
答:
(1)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將德國古典哲學和美學中的辯證法思想與馬克思的
實踐唯物主義觀點結合起來進行思考。在實踐中人的感覺和情感的J人化過程為情
感與理智的融合提供了本體論的條件。
(2)在審美經驗中,情感與理智的關系體現為,理智滲入于情感之中,而情感
又受到理智的引導。
(3)單純有關主體情感的抒發并不能產生美,只有當情感通過提高與凈化,通
過理智的篩選和改造之后,才可以真正轉化為藝術體現的對象。
(4)在藝術創作中,藝術家的情感活動要受到思想的制約。總之,情感與理智
在審美經驗中只有和諧地統一在一起,才符合審美活動的J基本規定。
33.簡述審美活動的特殊性。2-57
答:
我們從四方面簡要分析一下審美活動的特殊性。
(1)人與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審美活動是人與世界、主體與客體之間在當下直接性的情境中所展開的一種最具
本己性的精神交流與溝通,它既是主體得以能動地體現自己本質力量的一種獨特
方式,也是對象能如其所是地呈現自身的I一種生動過程。
(2)最具個性化的精神活動
審美是一種最具個性化色彩的精神活動,它所建構的I是一種具有獨特生命意味的I
詩意世界。審美活動在多種精神活動中最具有個性化。
(3)有限無功利性與最高功利性的統一
審美是一種在自身中排斥直接日勺功利性,但又在其根底里與人類整體的I生存與發
展血脈相通日勺特殊活動,就是說,它既具有功利性,又具有無功利性,既具有自
律性,又具有她律性,審美活動的特殊性就恰恰在于它是諸多矛盾因素的辯證統
O
(4)審美活動是自律性與她律性的統一
正由于審美活動是無功利性相有功利性的辯證統一,因此,審美活動又是自律性
與她律性的統一。所謂自律性,是指審美活動自身就是一種自身完滿的世界,它
不是手段,而直接日勺就是目的I自身。所謂審美活動又具有她律性,就是說審美活
動并不是一種封閉孤立、與世隔絕的世界。
34.簡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與意境的區別。5-297
答:
一、意境重要是指運用藝術意象,在主客體交融、物我兩忘的基本上,將接受者
引向一種超越現實時空,富有形上本體意味的境界中。
二、意象與意境的I重要區別在于:
1、雖然兩者均有主客、物我、情景渾契的構造,但它們所達到的層次、深度不
同,意象重要講的是審美的廣度,意境則重要就審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
象廣闊。
2、意境是意象的升華,它是主體心靈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種虛空、靈
奇的審美境界。
3、在中國文化中,意象屬藝術范疇;而意境則指的是心靈時空的存在與運動,
其范疇廣闊無涯,與申國人的)整個哲學意識相聯系。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5小題14分,第36小題12分,共26分)
35.試分析美育在現代素質教育中的地位。(教材中無法找到原則答案)
答:
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這是美育的性質與自身特點決定的。美育在素質教
育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重要表目前如下幾種方面:
(1)有助于陶冶人區)情操。
人歐I行動總是受一定的I情感支配歐I,因此,人的情感對人生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而情感的開發與升華,只能通過情感的作用。美育不同于別歐I教育就在于它是一
種自由的形態,通過“寓教于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使人的心靈
得以凈化。這是由于美與人的心靈是相通的J,用康德的話說,美是情感知識與道
德的橋梁。美育就是運用人類社會發明的一切美,對人進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
人具有一顆豐富而充實的靈魂,并滲入到整個內心世界與生活中去,形成一種自
覺的理性力量。這是其她教育無法做到時。
(2)有助于增進心理構造的“內化”。
實行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將道德、知識等教育轉化為人的一種精神素質,使
之成為真善美相統一的人格。美育由于沖破了狹隘的功利主義,并且是一種自由
形態日勺教育,因此比較容易與其她教育相結合,并滲入到其她教育之中去。孔子
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種人僅懂得什么是不夠的I,
只有從情感上產生愛好,才干心悅誠服,才會在行動中發揮出最大的積極性與發
明性。可見,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可以把其她教育帶動起來,形成為一種有
機體。
(3)有助于提高思維能力。
人類結識事物的思維形式分為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兩種思維密切有關,從思維
的I發生學來說,形象思維是基本,沒有形象思維也就沒有邏輯思維。因此,要提
高人的思維能力,特別對于廣大青少年來說,更要注意形象思維教育。一般來說,
一種人的知識水平和道德修養同思維能力是成正比的,但也并非是絕對的J,還要
有合理的心理構造,才干將知識、道德轉化為一種智慧。平常生活中常有這樣的I
現象:有人書讀得不少,人品也不錯,可就是不會運用,甚至成為書呆子,這和
平常缺少美育教育,形象思維能力低,缺少想象力有著直接的關系。
(4)有助于培養新型人才。
我們正面臨著知識經濟的時代,教育只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將來,注
意知識構造日勺綜合化,而不囿于某一學科日勺單一知識,才可以培養出符合時代規
定的新型人才。教育的精髓是啟迪智慧,培養創新精神。美國詩人惠特曼說過:
智慧是從靈魂中引起出來的。智慧是知識、修養、經驗與情感的有機結合,已成
為人的一種素質。在現代社會中,一種人不管干哪一行,如果不懂得美學和審美,
就不也許真正做好工作,成為優秀人才。
3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返租合同的協議
- 合伙協議合同范本4人
- 古代書畫買賣合同協議
- 企業與食堂水電協議合同
- 合同協議六人怎樣稱呼
- 購買鏡子合同協議書范本
- 蛋糕學徒合同協議
- 暫停租賃合同協議
- 設備場地租賃協議合同書
- 員工合同協議生效
-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設計》課程教學大綱
- 園藝大棚建設合同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28
- 藥用氧化鎂項目營銷計劃書
- 任務1 混合動力汽車轉向系統典型構造與檢修
- 三維地籍解決方案白皮書
- 住院患者VTE相關評估量表課件
- 高中物理選修二第一章《安培力與洛倫茲力》測試題(含答案解析)
-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中職護理專業護理服務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 小學生衛生知識健康教育精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