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題庫(答案有詳解)_第1頁
西方經濟學題庫(答案有詳解)_第2頁
西方經濟學題庫(答案有詳解)_第3頁
西方經濟學題庫(答案有詳解)_第4頁
西方經濟學題庫(答案有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經濟學》習題庫導論一,單選題以下哪一個問題與微觀經濟學(單個經濟單位)有關(D)貨幣對通貨膨脹的影響國際收支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財政赤字對儲蓄的影響石油價格對汽車生產的影響“資源是稀缺的”是指(D)A)資源是不可再生的B)資源必須留給下一代C)資源終將被耗費殆盡D)相對于需求而言,資源總是不足的.下列哪個陳述不屬于實證主義(客觀描述經濟現象,不包含價值判斷)陳述(B)A)中東危機引起石油價格上升,并導致家用轎車需求下降。B)為了縮小貧富差距,有必要征收遺產稅。C)開征物業稅可以抑制房地產投機行為,有利于平抑房價。D)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金融監管的放松是“次貸危機”的重要原因。下列關于經濟學論述不正確的是(D)只要資源是稀缺的,則任何社會都面對著“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如何生產?”這樣一些基本的經濟問題;經濟學要求我們做任何抉擇時都要有“機會成本”的概念;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就是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資源;經濟學認為,理性人在做決策時總是要比較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經濟學可定義為(C)A)政府對市場制度的干預B)企業賺取利潤的活動C)研究稀缺資源如何有效配置的問題D)個人的生財之道下列命題中,哪一項不不屬于實證經濟學(客觀描述經濟現象,不包含價值判斷)的表述(B)為了抑制通脹壓力,我國的存款準備金率從20XX年初的14.5%上調至21.5%。溫家寶總理近日(20XX年11月6日)在圣彼得堡表示:“對于房地產一系列的調控措施,決不可有絲毫動搖,我們的目標是要使房價回歸到合理的價格?!备母镩_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GDP年均增長率約10%,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我國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已經超過3000元經濟學是研究(B)如何完全滿足我們無限的欲望。社會如何管理其稀缺資源。如何把我們的欲望減少到我們得到的滿足為止。如何避免權衡取舍。社會如何管理其無限的資源二,判斷題經濟物品是指有用的物品(F)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學存在的前提條件(T)“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反映了“機會成本”的概念(T)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一,單選題當產品A的價格下降,產品B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則(B)A.產品A和B是替代品B.產品A和B是互補品C.產品A是次品、B是優質品D.產品A和B都是次品當價格變動的百分比大于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時(價格變動的百分比大于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時,也就是說,假如我價格提高很多,可能我需求量才降低一點點,在成本一定的情況下,收益=價格*總量-成本。這樣的話我的總收益是不是會增加呢。)(B)A.需求富有彈性B.價格上升會增加總收益C.需求完全無彈性D.價格下降會增加總收益在某一時期內彩電的需求曲線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C)A)彩電的價格上升B)消費者對彩電預期價格上升C)消費者對彩電的預期價格下降D)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提高E)黑白電視機的價格上升某月內,X商品的替代品的價格上升和互補品的價格上升,分別引起X商品的需求變動量為50單位和80單位,則在它們共同作用下該月X商品需求數量(替代品價格上升,本商品需求量增加(50);互補品價格上升,本商品需求量減少(-80)。):(B)A)增加30單位B)減少30單位C)增加130單位D)減少130單位假定玉米市場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玉米的產量等于銷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惡劣的氣候條件使玉米產量下降20%,在這種情況下(根據題設,玉米市場缺乏彈性(銷售收入與價格成同方向變動),設市場彈性為Ed,則0<Ed<1,根據彈性定義式Ed=(△Q/Q)/(△P/P),又已知△Q/Q=20%,所以△P/P應大于20%,此時滿足彈性缺乏特征。):(C)A)玉米生產者的收入減少,因為玉米的產量下降20%B)玉米生產者的收入增加,因為玉米的價格上升低于20%C)玉米生產者的收入增加,因為玉米的價格上升超過20%如果一條線性的需求曲線與一條曲線型(非線性)的需求曲線相切,在切點處兩條需求曲線的需求價格彈性系數(點彈性E=(△Q/Q)/(△P/P)=(△Q/△P)*(P/Q)當△Q趨于0時的極限

可以得到

E=k*(p/Q),K為需求價格曲線的點斜率

那么

如題中

支線曲線相切地點,k顯然相同,p/相同)BA)不相同B)相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D)根據切點的位置而異當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發生變化時,這兩種商品需求量都同時增加或減少,則這兩種商品的需求交叉價格彈性系數為(兩種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時增加或減少,說明是互補品(則一種商品的價格與它互補品的需求量成反方向變動),互補品的交叉需求彈性是小于0)BA)正B)負C)0D)1伴隨消費者預算線的平移,連結消費者諸均衡點的曲線稱為(預算線的平移,表明收入的變動,相應的均衡點的連線是各個收入水平下均衡消費量的變化,故為收入—消費線。)(C)A)需求曲線B)價格—消費曲線C)收入—消費曲線D)恩格爾曲線。需求曲線斜率為正的充要條件(并非所有的低檔商品需求曲線都為正;同時,也并非所有收入效應超過替代效應的商品都為吉芬商品,例如有些正常商品的收入效應也會大于替代效應,但由于作用方向相同,需求曲線仍為負。)(低檔商品的收入效應絕對值比較大,并且是負的,但是替代效應是正的,絕對值比較小,兩者相加,總效應是負的,所以其需求曲線斜率為正,這種商品叫做吉芬商品

1845年愛爾蘭發生災荒,土豆價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卻反而增加了。這一現象在當時被稱為“吉芬難題”。這類需求量與價格成同方向變動的特殊商品以后也因此被稱作吉芬物品)(D)A)低檔商品B)替代效應超過收入效應C)收入效應超過替代效應D)低檔商品且收入效應超過替代效應已知對新汽車需求的價格彈性絕對值為1.2,需求的收入彈性為3.0,前一期新汽車的銷售量為100萬輛。假設價格提高8%,收入增加10%,則本期新汽車銷售量估計是(價格上漲導致需求量下降100×1.2×8%=9.6萬輛,收入增加導致需求上升100×3.0×10%=30萬輛,綜合這兩方面的效應,本期銷售量為120.4萬輛。)(D)A)102萬輛B)118萬輛C)118.8萬輛D)120.4萬輛某類電影現行平均票價為4元,對該類電影需求的價格彈性為-1.5,經常出現許多觀眾買不起票的現象,這些觀眾大約占可買到票的觀眾的15%,采取以下何種方法,可以使所有想看電影又能買得起票的觀眾都買到票?(增加需求量的辦法是電影票降價,由于需求價格彈性為-1.5,降價10%,可使需求量上升15%,)(A)A.電影票降價10%B.提價15%C.提價10%D.降價15%政府開征奢侈品稅(稅負承擔取決于供給雙方彈性,越是缺乏彈性,則承擔的實際稅負越高)D如果向奢侈品的消費者征收,則稅負完全由消費者負擔,如果向奢侈品的生產者征收,則稅負完全由生產者負擔不管向誰征收,稅負都由生產者和消費者平均分擔如果奢侈品供給相對需求更缺乏彈性,則稅負主要由生產者負擔如果奢侈品需求相對供給更富有彈性,則稅負主要由生產者負擔假設今年的氣候有利于上海奉賢黃桃的成長,同時假設研究發現黃桃中含有一種降低膽固醇的元素,我們可以預期在上海的市場上黃桃的均衡價格和數量會發生什么變化(D)均衡數量增加,而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減少,而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增加,而均衡價格的變得不確定均衡數量的變得不確定,而均衡價格上升假設個人電腦的供給和需求都增加,在個人電腦市場上,我們可以預期(不知道供給大還是需求大)(D)均衡數量增加,而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增加,而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增加,而均衡價格保持不變均衡數量增加,而均衡價格的變動是無法確定的均衡數量的變動是無法確定的,而均衡價格上升假設公寓的均衡價格是每月2000元,而政府將租金控制在1500元,由于租金控制,下列哪一種情況最不可能發生(C)住房短缺房東可以對公寓租賃者進行歧視公寓的質量將提高等待租房的人可能會排長隊使農產品供給向右移動(價格下降)的農業技術進步傾向于(A)減少整個農民的總收益,因為食物的需求缺乏彈性減少整個農民的總收益,因為食物的需求富有彈性增加整個農民的總收益,因為食物的需求缺乏彈性增加整個農民的總收益,因為食物的需求富有彈性如果政府規定汽油的價格上限是每加侖1.5美元,而均衡價格是每加侖1美元,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D)存在汽油短缺存在汽油過剩如果汽油供給的大量增加將使價格上限成為一種約束性限制如果汽油需求的大量增加會使價格上限成為一種約束性限制圖1表明,如果對市場上的產品收稅,總剩余的面積是(A)A+B+C+DB.A+B+C+D+E+FC.B+C+E+FE+FE.A+D+E+F圖11、如果不對這個市場上的產品收稅,消費者剩余的面積是:a.A+B+Cb.B+C+Bc.A+B+Ed.C+D+Fe.A2、如果不對這個市場上的產品收稅,生產者剩余的面積是:a.A+B+C+Db.C+D+Fc.Dd.C+Fe.A+B+E3、如果對這個產品市場上的產品收稅,消費者剩余的面積是:a.Ab.A+Bc.A+B+Ed.A+B+C+De.D4、如果對這個市場上的產品收稅,生產者剩余的面積是:a.Ab.A+B+Ec.C+D+Fd.De.A+B+C+D5、如果對這個市場上的產品收稅,買者支付的稅收收入的面積是:a.Ab.Bc.Cd.B+Ce.B+C+E+F6、如果對這個市場上的產品收稅,賣者支付的稅收收入的面積是:a.Ab.Bc.Cd.C+Fe.B+C+E+F7、如果不對這個市場上的產品征稅,總剩余的面積是:a.A+B+C+Db.A+B+C+D+E+Fc.B+C+E+Fd.E+Fe.A+D+E+F8、如果對這個市場上的產品收稅,總剩余的面積是:a.A+B+C+Db.A+B+C+D+E+Fc.B+C+E+Fd.E+Fe.A+D9、如果對這個市場上的產品收稅,無謂損失的面積是:a.B+Cb.B+C+E+Fc.A+B+C+Dd.E+Fe.A+D以下哪一種關于稅收負擔的表述是正確的(D)對一種消費者感到必需的物品征稅所引起的稅負主要落在這種物品的賣者身上稅收負擔落在當價格變得不利于自己時更愿意離開市場的一方身上稅收負擔主要落在納稅的市場一方稅收負擔的分攤取決于供給和需求的相對彈性而不取決于立法若某商品需求曲線是一條斜率為負的直線,當價格從高到低不斷下降時(需求越大),該商品賣者的總收益(D)。不斷增加;不斷減少;在開始時減少,達到最大值后開始上升;在開始時上升;達到最大值后開始減少。政府的最高限價(商品短缺,商品配給,排隊,票證,黑市交易)(C)總是高于市場均衡價格會導致超額供給會導致黑市交易會實現市場資源的有效配置二,判斷題某商品替代品價格上升一般會導致該商品需求曲線左移。(F);當市場需求和市場供給同時增加時,市場均衡價格會下降(F);當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發生變化時,這兩種商品需求量都同時增加或減少,則這兩種商品的需求交叉價格彈性系數為正(F)“中央銀行提高基準利率可以抑制通貨膨脹率”這種論述屬于規范經濟分析(包含價值判斷)范疇(F)如果兩種商品的交叉價格彈性大于0,則它們是一對替代商品(T)吉芬商品價格變化的收入效應小于替代效應(F)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一份報告,吸煙者不孕不育的比例較不吸煙者高,這會導致香煙的需求曲線右移(F)劣質商品一定是吉芬商品,但吉芬商品不一定是劣質品。(F)市場上需求量和供給量相等的狀態被稱為市場出清狀態(T)當需求增加大于供給增加幅度時(彈性大于一),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都將上升(T)如果對小麥的需求高度缺乏彈性,糧食豐收(看需求曲線,Q增加,價格降低)將減少農民的收入(T)某種商品替代品價格上升,將導致該商品市場均衡產量上升(T)

三、問答題:1.根據下圖分析以下問題:(1)說明哪一個價格是有約束的最高限價(2分)(1)P1是有約束的最高限價(2)圖示最高限價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包括對社會福利,即對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的影響(4分)。最高限價的后果:超額需求、商品配給:排隊和票證配給,并導致黑市交易,在黑市上,商品的價格不僅遠遠高于最高限價P1而且還要高于沒有價格管制時的均衡價格(PE)(3)圖示說明政府有什么更好的辦法控制價格嗎?(4分)政府可以增加供給最高限價會導致生產者剩余增加減小,消費者剩余減小增加,總剩余減少,建設的面積為FFG。DDSEPEPQQE圖4P2P1(4)政府不應該直接干預價格機制,如果政府想要限制價格,可以通過刺激供給來實現,比如可以通過減稅使供給曲線由S向右移動至S’,這樣市場均衡價格就可以降低到P11.最高限價的影響我們知道,當政府對某種商品實行最高限價的時候,該\o"市場"市場中將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如圖所示,市場均衡點在E點,市場均衡價格應為Pe,均衡交易量應為Qe。但政府實行\o"最高限價"最高限價Pmax,盡管\o"市場需求"市場需求為Q2,但生產者只愿意供給Q1數量的\o"商品"商品,因此市場短缺的數量為Q2?Q1。\o"市場"市場實際發生的\o"交易量"交易量為Q1。那么,\o"最高限價"最高限價對\o"消費者剩余"消費者剩余和\o"生產者剩余"生產者剩余產生怎樣的影響呢?為簡便起見,在圖中,我們直接用字母來標示各個區域的面積??梢钥吹?,與\o"市場均衡"市場均衡情況相比,\o"消費者剩余"消費者剩余增加了面積A,但減少了面積B。實際上,對能夠購買到這種\o"商品"商品的\o"消費者"消費者來說,他們的剩余是增加的,因為他們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買到這種商品;但時那些本來會購買現在卻無法買到這種商品的消費者來說,他們承受廠剩余的損失??傊M者剩余的變化為類似地可以分析\o"生產者剩余"生產者剩余的變化。那些繼續生產的生產者現在只能以較低的價格出售他們的\o"商品"商品,因此他們的剩余損失了面積A;此外,那些退出該行業的生產者則失去了剩余,面積為C??傊?,就生產者總體來說,剩余的變化為綜合起來,市場剩余發生了兩部分的變化:一部分是剩余的轉移,面積A的剩余從生產者那里轉移到了\o"消費者"消費者那里;另一部分是剩余的減少,即面積B和面積C。現在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最高限價的實施保護了消費者的利益,也正因為如此,最高限價的政策通常在基本生活用品領域里采用。但同時也要看到,這一政策也會造成市場剩余的凈損失。B+C是市場剩余的凈損失,也可以叫作社會福利的凈損失。2.最低限價的影響如果政府對市場實行最低限價,\o"市場"市場中將出現供過于求的現象。如圖所示,當最低限價實施時,\o"價格"價格從\o"均衡價格"均衡價格Pe上升到Pmin,市場交易量由Qe減少到Q1,供過于求的數量為Q2?Q1。可以看到,在最低限價的情況下,與\o"市場均衡"市場均衡情況相比,消費者剩余減少了面積A,還減少了面積B。對購買這種商品的消費者來說,他們的剩余減少了,因為他們必須支付更高的價格;對那些本來會購買現在因價格太高而不再購買的消費者來說,他們承受了剩余的凈損失。因此,消費者剩余的變化為:類似地,生產者剩余的變化為:因為,那些繼續生產的生產者現在能夠以更高的價格出售他們的\o"商品"商品,因此他們獲得面積為A的增加的剩余;當然,那些退出該行業的生產者則失去了剩余,面積為C。現在,市場剩余也發生了兩部分的變化:一部分是剩余的轉移,面積A的剩余從\o"消費者"消費者那里轉移到了生產者那里,這一轉移方向與\o"最高限價"最高限價的情況相反;另一部分是剩余的減少,即面積B和面積C,這與最高限價的情況則是完全一致的。顯然,\o"最高限價"最高限價的實施保護了消費者的利益,而最低限價的實施則保護了生產者的利益。在實行\o"最低工資"最低工資這一\o"案例"案例中,實際上是保護了勞動市場的供給者即勞動者的利益。但同樣地,這一政策仍造成市場剩余或社會福利的凈損失B+C。2.誰支付了奢侈品稅?“19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針對私人游艇、私人飛機、皮衣、珠寶和豪華轎車等這類物品的奢侈品稅,該稅的目的是增加那些能輕而易舉地承擔稅收負擔的人的稅收。由于只有富人能夠買得起這類奢侈品,所以對奢侈品征稅看來是向富人征稅的一種合理方式。然而,當供給和需求力量發揮作用后,征稅的結果與美國國會所期望的完全不同。于是在1993年,美國國會廢除了大部分奢侈品稅?——轉自格里高利.曼昆《經濟學原理》,第5版請回答:如果政府對某商品的購買者征收從量稅?用供求圖形表示征稅后消費者支付的價格、生產者得到的價格,以及稅負是如何在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分擔的?這種稅收分擔的比例取決于什么因素?利用第(1)的答案,說明為什么美國國會在1993年廢除了大部分奢侈品稅?誰從廢除奢侈品稅中得到了好處?(1)稅負歸宿比例取決于供求彈性的大小。如果供給相對需求缺乏彈性則稅負主要由供給者承擔,如果需求相對供給缺乏彈性則稅負主要由需求者負擔。(2)廢除大部分奢侈品稅是政府出于保護生產者的利益出發而做出的決策。因為奢侈品供給相對缺乏彈性,因此稅負主要由生產者負擔,這會導致奢侈品行業工人收入下降,福利減少。因此減稅的好處主要由奢侈品行業的供給者和產業工人獲得。

消費者行為理論一,單選題如果某消費者的效用函數為:,則對該消費者而言(B)商品X和Y可以完全替代;商品X和Y可以完全互補;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是線性的;消費者要保持效用不變,則減少一個單位的X就必須增加一個單位的Y。如果消費者的預算收入為50美元,商品X和Y的價格分別為5美元和4美元,消費者打算購買6單位X和4單位Y,商品X、Y的邊際效用分別為25和20,那么,要達到效用最大化,他應該(MUX/PX=MUY/PY,PX+PY=50)(C)A.按原計劃購買;B.減少X和Y的購買量C.增加X、Y的購買量D.增加X的同時減少Y的量如果一份肯德雞的邊際效用為2,一件金利來襯衫的邊際效用為15,當二者的價格分別為10元和150元時,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應該是(

B)增加襯衫的消費,減少肯德雞的消費;

C.同時增加或減少二者的消費增加肯德雞的消費,減少襯衫的消費;

D.對二者的消費量不變當時,消費者應該(B)A.增加對商品Y的消費量,減少X的消費量B.增加對商品X的消費量,減少Y的消費量C.同時增加兩種商品的消費量D.同時減少兩種商品的消費量當總效用增加時,邊際效用應該(B)A)為正值且不斷增加B)為正值且不斷減少C)為負值且不斷減少D)為負值且不斷增加當某消費者對商品X的消費達到飽和點時,則邊際效用MUX為CA)正值B)負值C)0D)不確定如果一份肯德雞的邊際效用為2,一件金利來襯衫的邊際效用為15,當二者的價格分別為10元和150元時,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應該是(

C)增加襯衫的消費,減少肯德雞的消費;

同時增加或減少二者的消費增加肯德雞的消費,減少襯衫的消費;

對二者的消費量不變如果某消費者的期望效用函數為:(W代表其財富值),則該消費者對風險的態度是(當d*2u/dw*2<0,效用曲線嚴格凹的情況下,消費者為風險回避者;當>0,效用曲線嚴格凸的情況下,消費者為風險愛好者;當=0,效用曲線線性的情況下,消費者為風險中立者。)(B)A)風險愛好者;B)風險規避者;C)風險中立者;D)以上選項都有可能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線形成的切點被稱為消費者均衡點。以下對消費者均衡點描述不正確的是(D)消費者在均衡點上達到總效用最大化;均衡點意味著邊際替代率等于兩商品價格之比;均衡點意味著消費者用最后一單位貨幣去消費兩種商品所產生的效用相等;均衡點意味著消費者在兩種商品消費上的邊際效用相等如果消費者對A的偏好大于對B的偏好,對B的偏好大于對C的偏好,那么,他必然有對A的偏好大于對C的偏好。這在序數效用論的假定中被稱為(B)A.偏好的完全性;B、偏好的可傳遞性;C、偏好的非飽和性;D、偏好的無差異性恩格爾曲線是由以下選項中的哪一條曲線推導而來的(B)A.價格消費曲線;B、收入消費曲線;C、等斜線;D、擴展線二,判斷題某消費者的期望效用函數為:(W代表其財富值),則該消費者是一個風險規避者(T)某消費者的期望效用函數為:(W代表其財富值),則該消費者是一個中立者(T)當時,消費者應該增加對商品X的消費量(T)當某消費者對商品X的消費達到飽和點時,則邊際效用為零(T)當總效用增加時,邊際效用應該為正值且不斷增加(減小)(F)達到消費者均衡時,各種商品提供給消費者的邊際效用(邊際替代率)相等(F)

企業和生產理論一,單選題對應于邊際報酬的遞增階段,總產量曲線(A)A.以遞增的速率上升B.以遞增的速率下降C.以遞減的速率上升D.以遞減的速率下降關于生產函數的生產的第二階段應該CA.開始于遞減處,終止于為0處B.開始于曲線和曲線相交處,終止于為0處C.上述兩種說法都對對于生產函數和等成本方程來說,在最優的生產要素組合點上應該有DA.等產量曲線和等成本線相切;B.C.D.以上說法都對當生產函數的為正且遞減時,可以是DA.遞減且為正B.遞減且為負C.0D.上述任何一種情況在短期生產函數中,邊際產量曲線與平均產量曲線總是相交于(B)A.邊際產量曲線的最高點;B.平均產量曲線的最高點;B.邊際產量曲線的最低點;D.平均產量曲線的最低點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強調的是:在任何一種產品的短期生產中,隨著一種可變要素投入量的增加,邊際產量(B)A.總是呈現遞減的特征;B.最終呈現遞減特征;C.總是小于0;D.先遞減而后遞增經濟學中短期和長期劃分取決于(D)A.時間的長短;B.可否調整產量;C.可否調整產品價格;D.可否調整生產規模二,判斷題生產者最好就是要用同等數量的這兩種要素投入(F)一國生產可能曲線之內的點表示失業或者說資源沒有充分有效利用(T)在從原點出發的直線(射線)與總產量曲線的切點上,平均產量是最小‘的(F)對于生產函數和等成本方程來說,在最優的生產要素組合點上應該有(T)5如果生產可能性曲線凸(凹)向原點,則表明機會成本遞增(F)生產可能性邊界還可以用來說明潛力與過度的問題。生產可能性曲線以內的任何一點,說明生產還有潛力,即還有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資源閑置;而生產可能性之外的任何一點,則是現有資源和技術條件所達不到的;只有生產可能性邊界之上的點,才是資源配置最有效率的點。生產可能性邊界表明在既定的經濟資源和生產技術條件下所能達到的兩種產品最大產量的組合。社會生產處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上表示社會經濟處于充分就業狀態;社會生產處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以內的點,表示社會未能充分利用資源,即存在閑置資源,其原因是存在失業或經濟缺少效率;社會生產處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以上的點,必然以今后的生產萎縮為代價。生產可能性邊界凹向原點說明隨著一種產品的增加,機會成本是遞增的。也可以說,是機會成本的遞增決定了生產可能性邊界凹向原點。機會成本的遞增是由于某些資源適于生產某種產品,當把它用于生產其他產品時其效率下降(即單位資源的產出量減少)。這種現象在現實經濟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在生產的第2階段,邊際產量一定大于(小于)平均產量(F)等產量曲線上某一點的邊際技術替代率就是等產量曲線在該點的斜率(絕對值)(F) 廠商產量增加的倍數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數被稱之為規模報酬遞增(規模經濟)(TF)廠商產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種要素增加的比例被稱之為規模經濟(規模報酬遞增)(F)當所有生產要素投入量都增加兩倍,導致產量增加3倍,這種情況屬于邊際報酬遞增(F)三,作圖分析題1.圖1(a)中的曲線是某企業短期總產量曲線TPL,根據該曲線回答:(1)在圖1(b)中繪出該企業的平均產量曲線APL和邊際產量曲線MPL,(2)在問題(1)的基礎上標出企業生產的三個階段Q圖1(a)圖1(b)

成本理論一,單選題以下論述正確的一項是(會計成本是顯性成本,機會成本是經濟成本是顯隱之和,會計利潤=總收益-會計成本,經濟利潤=總收益-經濟成本=會計利潤-隱性成本,當經濟利潤=0時,會計利潤=隱性成本=正常利潤(正常利潤是成本,經濟利潤不包含正常利潤))(D)正常利潤小于隱性成本會計利潤等于經濟利潤減隱性成本經濟利潤總是大于會計利潤經濟利潤等于會計利潤減隱性成本當MC曲線與AC曲線或AVC曲線相交時(

A)A.AC和AVC處于最低點;B.AC和AVC處于最高點C.AC處于最低點AVC處于最高點;D.AC處于最高點AVC處于最低點邊際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時(B)A.平均成本上升(下降);B.平均可變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總成本下降(上升);D.平均可變成本上升在長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項是不存在的(A)A.固定成本B.平均成本C.機會成本D.經濟成本短期內在每一產量上的MC值應該CA)是該產量上的TVC曲線斜率,但不是該產量上的TC曲線斜率B)是該產量上的TC曲線斜率,但不是該產量上的TVC曲線斜率C)即是該產量上的TVC曲線斜率,又是該產量上的TC曲線斜率D)以上說法都錯在從原點出發的射線與TC曲線相切的切點所對應的產量上,必有DA)AC值最小B)AC=MCC)MC曲線處于上升段D)以上各點都對在以橫軸表示勞動數量,縱軸表示資本數量的平面坐標系中繪出的等成本線的斜率為(C=wL+rk,K=-w/r*L+C/r)(B)A)B)C)D)某廠商每年從企業的總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為自己所提供要素的報酬,這部分資金被視為BA)顯成本B)隱成本C)會計成本D)經濟成本對應于邊際報酬遞增階段(邊際成本遞減),STC曲線CA)以遞增的速率上升B)以遞增的速率下降C)以遞減的速率上升D)以遞減的速率下降在短期內,隨著產量的增加,AFC會越變越小,于是AC曲線和AVC曲線之間的垂直距離會越來越小BA)直至兩曲線相交B)但決不會相交C)直至兩曲線平行D)可能相交,可能平行在任何產量上的LTC決不會大于該產量上由最優生產規模所決定的STC,這句話AA)總是對的B)肯定錯了C)有可能對D)視規模經濟的具體情況而定在廠商的關閉點(D)A)P=AVCB)TR=TVCC)廠商的損失等TFCD)上述都對王磊擁有一家小陶器廠,他可以每年生產1000件陶器,并以每件100元出賣這些陶器,王磊生產1000件陶器要耗費2萬元的原料,他在他的工廠和設備上投資了10萬元,5萬元來自自己的儲蓄,并以10%的利息借了5萬元(假如他也能以10%的利息把他的錢貸出去),王磊也可以在一個競爭的陶器廠求得一份每年4萬元收入的工作。則王磊陶器廠的經濟利潤是(會計利潤:

P=(pq-vq)-f-i

=1000*100-20000-5000

=75000

其中

P:利潤

p:單位產品價格

q:銷售數量

v:單位可變成本

f:不變成本

i:利息

本題沒有t稅率。

經濟利潤

P=75000

OC=40000+5000=45000

P1=75000-45000=30000

其中OC是機會成本,是她為了開公司而舍棄的另一個盈利項目。

P1是經濟利潤。

所以選擇A。)(A)A)3萬元;B)3.5萬元;C)7萬元;D)8萬元。某一市場,隨著企業數量的增加,導致企業的長期成本曲線由LAC1變為LAC2(如圖2所示),這情況屬于(A)A)外在經濟B)外在不經濟C)規模經濟D)規模不經濟CLAC1CLAC1LAC2LAC2QQ圖2圖2熊和魚掌難以兼得!為了今天的經濟學考試取得好成績,我昨夜挑燈奮戰,與此同時,我心儀的世界杯正如火如荼。這里“看世界杯”是“取得好成績”的(C)A、顯成本;B、隱成本;C、機會成本;D、固定成本假定某廠商的邊際成本函數MC=3Q2-30Q+100,且生產10單位產量時的總成本為1000。則其固定成本為(D)A、2000;B、1500;C、1000;D、500王小二有一個臨街的店面,原來以每個月2000元的價格出租給李四開理發店,現在王小二把這家店面收回,自己開了一個小面館,小面館每個月的營業額是12000元,小面館每個月面粉和各種材料費用是4000元,水電煤的消費是1000元,支付服務員小蔡的公司是1500元,王小二也可以在一個競爭的陶器廠求得一份每月2000元收入的工作。則王小二這家小面館每個月的經濟利潤是(會計利潤=12000-4000-1000-1500=5500,隱性成本=2000+2000=4000,經濟利潤=會計利潤-隱性成本=5500-4000=1500)(A)1500元;5500元;3500元;2500元。二,判斷題在以橫軸表示勞動數量,縱軸表示資本數量的平面坐標系中繪出的等成本線的斜率為(負的)(F)某廠商每年從企業的總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為自己所提供要素的報酬,這部分資金被視為會計成本(隱性成本)(F)對應于邊際報酬遞增階段,STC曲線以遞增的速率上升(遞減)(F)短期內在每一產量上的MC值應該是該產量上的TC曲線斜率,但不是(是)該產量上的TVC曲線斜率(F)在從原點出發的射線與TC曲線相切的切點所對應的產量上,必有AC=MC(T)如果在廠商的短期均衡產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小于)AVC,則廠商虧損,應該立即停產(F)如果企業的總收益大于會計成本,則企業一定能獲得正常利潤(F)當會計利潤大于隱性成本時,企業的經濟利潤小于正常利潤(F)如果規模報酬不變,長期平均成本等于邊際成本且不變(如果規模報酬不變,長期平均成本近似于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無限趨于0,即邊際成本)(T)成本遞增遞減是因為該行業具有外在不經濟的特征(1.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2.規模報酬遞增遞減3.稅收和補貼的福利效應)(F)規模經濟是指企業的長期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遞減的現象(T)經濟利潤=會計利潤—正常利潤=超額利潤當會計利潤等于正常利潤時,其經濟利潤為零,廠商不盈不虧;當會計利潤超過正常利潤時,其經濟利潤為正,廠商獲得超額利潤;當會計利潤低于正常利潤時,其經濟利潤為負,廠商在經濟分析的意義上是虧損的。會計成本是顯性成本,機會成本是經濟成本是顯隱之和,會計利潤=總收益-會計成本,經濟利潤=總收益-經濟成本=會計利潤-隱性成本,當經濟利潤=0時,會計利潤=隱性成本=正常利潤(正常利潤是成本,經濟利潤不包含正常利潤)

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市場中價格和產量決定一,單選題完全競爭市場和完全壟斷市場比較(C)前者的均衡產量和均衡價格均高于后者;前者的均衡產量和均衡價格均低于后者;前者的均衡產量高于后者,而均衡價格低于后者;前者的均衡產量低于后者,而均衡價格高于后者。若壟斷者實施一級價格歧視,則下列論述中不正確的一項是(C)壟斷者的產量與完全競爭市場的均衡產量一樣;此時生產者剩余等于完全競爭市場中的生產者剩余和消費者剩余之和;與完全競爭市場相較,壟斷者的這一行為會(不會)導致社會福利的損失;壟斷者清楚地知道消費者對每一單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

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家短期均衡意味著(B)A.P=最小AC;B.P=MCC.不存在經濟利潤;D.不存在經濟虧損下列哪一項是新企業進入一個行業的自然進入壁壘(B)A.許可證;B規模經濟;C.專利;D.給予公共特許經營權下面關于價格歧視論述不正確的一項是(C)A.因成本差異而導致的產品價格的差異不屬于價格歧視;B.實施一級價格歧視的壟斷者會攫取所有的消費者剩余;C.壟斷者會在需求價格彈性小的市場索取更低(高)的價格;D.在兩部收費制中,固定費相當于消費者剩余、使用費等于平均成本圖3是一個完全競爭企業的邊際收益曲線、邊際成本曲線和平均成本曲線,如果企業的產量水平在Q3,該企業應該(D)圖3圖3為實現利潤最大化將產量減少到Q1為實現利潤最大化將產量減少到Q2為實現利潤最大化將產量增加到Q4繼續以利潤最大化產量Q3生產。如果完全壟斷廠商在市場A的定價高于市場B的定價,則(B)A市場的需求價格彈性大于B市場的需求價格彈性A市場的需求價格彈性小于B市場的需求價格彈性A市場的需求價格彈性等于B市場的需求價格彈性以上三種情況均有可能存在自然壟斷是指(C)因壟斷某種自然資源而形成的壟斷因專利保護而形成的壟斷因規模經濟而形成的壟斷因政府管制而形成的壟斷在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產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則廠商(B)。A.虧損,立即停產 B.虧損,但應繼續生產C.虧損,生產或不生產都可以D.獲得正常利潤,繼續生產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應該是(SMC曲線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線最低點的部分來表示即C)CA)SMC曲線上超過停止營業點的部分B)SMC曲線上超過收支相抵點的部分C)SMC曲線上的停止營業點和超過停止營業點以上的部分D)SMC曲線上的收支相抵點和超過收支相抵點以上的部分完全競爭市場均衡時,在廠商均衡產量上必然有DA)MR=LMC≠SMC,其中MR=AR=PB)MR=LMC=SMC≠LAC,其中MR=AR=PC)MR=LMC=SMC=SAC≠LAC,其中MR=AR=P88D)MR=LMC=SMC=SAC=LAC,其中MR=AR=P在壟斷廠商的長期均衡產量上可以有AA)P大于LACB)P小于LACC)P等于最小的LAC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存在當一個完全競爭行業實現長期均衡時,每個企業DA)都實現了正常利潤B)經濟利潤都為0C)行業中沒有任何廠商再進出D)以上說法都正確在壟斷廠商的短期均衡時,壟斷廠商可能DA)虧損B)利潤為0C)獲得利潤D)上述情況都有可能完全壟斷廠商長期均衡時,一定是(D)A.價格等于長期平均成本B.邊際收益等于長期平均成本C.邊際收益等于長期邊際成本,但大于短期邊際成本D.經濟利潤大于等于0下列行業中,最接近于完全競爭模式的一項是CA)飛機制造業B)煙草業C)日用小商品制造業C)汽車制造業(寡頭)完全競爭市場是指(D)市場參與者的購銷量只占整個市場交易量的極小部分;市場參與者只能接受價格,而不能影響價格;交易的商品是同質的;以上全對在圖2中,如果短期價格低于(A)時,競爭企業就將暫時停止營業P1B.P2C.P3D.P4圖2假如一個完全競爭廠商的收益不能彌補可變成本,為了減少損失,它應該(D)A、減少生產;

B、增加生產;

C、提高價格;D、停止生產在成本不變的一個完全競爭行業中,長期中需求的增加會導致市場價格(等于廠商的不變的長期平均成本的最低點)(

B)A、提高B、不變C、降低D、先增后降一位壟斷廠商所面臨的需求函數為Q=100-(p/2),不變的邊際成本是40。如果他不實施價格歧視,他的利潤最大化的價格為(PQ-40Q,再求導=0)(AD)A、120B、60C、80D、40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的概念表明,競爭市場的結果(B)使總剩余最小化使總剩余最大化引起社會成員的平等B和C都對王翔請在“俏江南”宴請同學,通過大眾點評網下載了“俏江南”的優惠券,結果菜價便宜了50元。這種情況表明(D)“俏江南”對消費者實施了價格歧視,并且這種價格歧視屬于二級價格歧視對“俏江南”而言,王翔這種食客屬于剛性需求者“俏江南”的這種做法對沒有下載優惠券的食客是不公平的“俏江南”通過這種做法將剛性需求的食客和非剛性需求的食客進行有效的篩選。二,判斷題消費者的需求價格彈性越小,壟斷者索取的價格越高(T)若企業長期生產成本隨產量增加而遞減,則可能導致自然壟斷(T)自然壟斷與規模經濟相關(T)完全競爭市場的需求曲線是一條水平(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F)自然壟斷是因為廠商獨家占有某種自然資源而導致的壟斷(F)完全競爭市場長期均衡時企業的經濟利潤大于0(等于0)(F)當一個完全競爭行業實現長期均衡時,每個企業都實現了正常利潤(T)完全競爭市場均衡時,在廠商均衡產量上必然有MR=LMC=SMC=SAC=LAC,其中MR=AR=P(T)完全競爭廠商短期均衡時,SMC和AVC曲線的交點被稱為停止營業點(T)在壟斷競爭市場中,企業的產品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有差別)(F)規模經濟是導致“自然壟斷”原因(T)完全壟斷廠商面對的需求曲線和邊際(平均)收益曲線是同一條曲線F相對于完全競爭市場而言,壟斷會減少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生產者剩余增加,且消費者剩余減少大于生產者剩余增加)(F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如果市場價格小于平均(可變)成本,廠商會立即停產(F)壟斷者實施一級價格歧視將導致消費者剩余大于(等于)零(F)廠商銷售產品時為某些消費者提供的“數量折扣”屬于一級(三級,不同消費者)價格歧視(F)如果壟斷企業實施價格歧視,則其會在需求彈性小的市場上制定更低(高)的價格(F)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就是它的短期邊際成本曲線(F)如果壟斷廠商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則當需求價格彈性等于1時,壟斷廠商的總收益達到最大(T)當P=MR=SMC>LMC時,完全競爭廠商應該擴大生產規模(T)如果存在外部經濟,則完全競爭市場長期供給曲線的斜率為正(F)航空公司根據乘客預定機票時間的不同,對同一航班同一艙位的機票提供不同的價格折扣,這種定價行為屬于二級(三級)價格歧視(F)三,作圖題分析題1.下圖是一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圖,根據圖中的信息回答以下問題:EEQ*在圖中標出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點E、均衡產量Q*判斷完全競爭廠商目前的贏虧狀況?并在圖中用陰影標出贏利或虧損的面積;如果有虧損廠商是否會繼續生產?(2)AC>P廠商虧損;虧損相當于圖中的灰色陰影面積。由于P=MR>AVC廠商會繼續生產。如果停產,則會虧損全部固定成本(相當于灰色陰影和紅色陰影面積之和)。在圖中標出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3)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為MC曲線上大于AVC曲線的部分.

23

2.圖4給出了某一完全競爭企業的3條短期平均成本曲線(SAC)和長期平均成本曲線(LAC),請回答:圖4圖4(1)在圖中繪出與三條SAC曲線相對應的短期邊際成本曲線(SMC)(2)在問題(1)的基礎上在圖4中再繪出長期邊際成本曲線(LMC)(3)現假設完全競爭市場以實現長期均衡,請在圖4中繪出該完全競爭企業的邊際收益曲線,并寫出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條件3.圖2中標出完全競爭企業的收支相抵點和停止營業點,并圖示說明完全競爭條件下,為什么有時廠商虧損還會繼續生產?【第六章】OQOQMCACACAVCAVC4.下圖是一壟斷廠商的短期均衡圖,根據圖中的信息回答以下問題:寫出壟斷廠商的需求函數和邊際收益函數,在圖中繪出邊際收益曲線(1)需求曲線函數:;邊際收益函數:所繪邊際收益曲線MR如圖所示,它與需求函數在價格軸上的截距相同,但在數量軸上卻平分需求函數的截距。在圖中標出壟斷廠商的短期均衡點E、均衡產量Q*和均衡價格P*(2)均衡點E,均衡數量Q*和均衡價格P*如圖所示。判斷壟斷廠商目前的贏虧狀況?如果是前者,就在圖中繪出贏利的陰影面積;如果是后者就判斷壟斷廠商是否會繼續生產?(3)由于由均衡點與需求曲線決定的均衡價格是低于壟斷廠商的短期平均成本SAC,因此,該壟斷廠商目前是虧損的(相當于圖中陰影部分面積)。但是,由于均衡價格P*是高于平均變動成本AVC的,因此,該壟斷廠商會繼續生產,以便在彌補所有變動成本之后,還可以彌補部分固定成本。5.設金礦行業是競爭的。用黃金市場和某個典型金礦的圖形來說明長期均衡 假設珠寶需求增加引起對黃金需求急劇增加。用你在第一問中的圖形說明,短期中黃金市場和每個現存金礦會發生什么變動?如果對黃金的需求保持高水平,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會發生什么變化?具體而言,新的均衡價格會高于原來的長期均衡價格嗎?解釋原因。答:如果對黃金的需求保持高水平,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會下降。新的長期均衡價格低于(B)中的短期均衡價格,等于原來的長期均衡價格。在長期中,由于黃金行業存在著大于零的利潤,會有新的企業加入到該行業中,使黃金供給增加,導致金價下降,并且最終的長期均衡價格會等于原來的長期均衡價格。此時,黃金行業的企業獲得零利潤,市場達到均衡,不會出現企業的進出。6.圖中顯示的是某壟斷廠商的邊際成本曲線和需求曲線,請在圖3中繪出壟斷企業的邊際收益曲線,并在圖中標出壟斷者的均衡產量和均衡價格。如果該壟斷者實施一級價格歧視,則壟斷者的邊際收益曲線和均衡產量會發生什么變化?并請在圖3中標出壟斷者實施一級價格歧視時的生產者剩余。MCPMC實施一級價格歧視,則邊際收益曲線就是需求曲線無法移動7.假設在金華市金東區有1000家煎餅攤,每個攤位都有U型平均總成本曲線。煎餅的市場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而且,該市場處于長期競爭均衡。用整個市場和單位攤位的圖形畫出現在的均衡。無法移動現在金東區政府決定限制煎餅攤位許可證的數量,把攤位減少到只有800個,這一行為對市場和仍然在經營的攤位有何影響?用圖形說明你的答案。這種行動使市場供給減少,供給曲線從S1上移到S2,市場價格上升。對仍在經營的個別攤位來講,由于價格上升,高于生產者的最低平均總成本,生產者獲得利潤,產量增加.假設金東區政府決定對這800張許可證收費,并且所有許可證很快就售完了。這對個別攤位所賣的煎餅量有什么影響,對各攤位的利潤有什么影響?答:由于區政府對許可證收費是一次性而不是按照煎餅的銷售量來征收的,因此,收費對邊際成本沒有影響,也就不會影響企業的產出。然而,這將減少企業的利潤。只要煎餅攤能夠獲得的經濟利潤為零時,也就是不虧損,它就會繼續經營。因此,只要煎餅行業的供給曲線不發生變動,煎餅的價格就不會變動。假設金東區政府想盡可能多地籌集收入,又想確保依然保持800個煎餅攤,則區政府的許可證費用應該增加多少?用圖形說明你的答案。答:對許可證收費,會使個別攤位的成本上升,所賣的煎餅量下降。各攤位的利潤下降,如果市里要確保800個攤位,該市的許可證費應增加(P2-P1)美元。這樣,政府最大可能地獲得收入,而煎餅行業的生產者又獲得零利潤,市場達到長期均衡,不會有企業的進出。四,簡答題1.劃分市場結構有那些標準?完全競爭市場的結構特征是什么?(1)劃分市場結構的標準主要有:市場中廠商的數量(或市場集中度)、廠商產品的可替代程度(同質或異質的程度)、市場進入壁壘(要素的流動性)等;(2)完全競爭競爭市場的結構特征是:廠商數量無限多、廠商的產品完全可替代(同質)、沒有進入壁壘(生產要素自由流動)2.什么是價格歧視?實施價格歧視需要那些條件?(1)所謂價格歧視是指壟斷企業在同一時期內,對相同的產品根據不同消費者或不同的購買量索取不同的價格。實施價格歧視的條件有:企業必須有一定的壟斷力;企業能夠根據消費的偏好的不同進行市場分割;產品的轉售必須十分的困難。五,計算題1.壟斷企業的成本函數為,產品需求函數為,求:(1)利潤最大化的銷售價格、產量和利潤(3分)。(1)MC=6+0.1Q;MR=18-0.1Q根據MR=MC,可得:Q=60,P=15,利潤=360(2)如果政府試圖對該壟斷企業采取規定產量的措施使其達到完全競爭行業所能達到的產量水平,求解這個產量水平和此時的價格,以及壟斷企業的利潤(4分)。)根據P=MC,可得:Q=80,P=14,利潤=320(3)如果政府試圖對壟斷企業采取限價措施使其只能獲得生產經營的正常利潤,求解這個限價水平以及壟斷企業的產量根據P=AC,可得:Q=120,P=122.已知某完全競爭的成本不變行業中的單個廠商的長期總成本函數,試求:(1)當市場商品價格P=100時,廠商實現長期均衡的產量、平均成本和利潤)根據完全競爭廠商長期均衡條件:P=LMC,可得:Q=10,LAC=20,利潤=800(2)該行業長期均衡時的價格和單個廠商的產量根據完全競爭市場行業長期均衡時:P=minLAC,可得:P=4,Q=6(3)當市場的需求函數為時,行業長期均衡時廠商的數量p=4時,整個市場的需求量為600,由于每個廠商的產量為6,所以整個市場均衡時,廠商的數量為1003.某完全競爭市場的需求函數為,短期市場供給函數為,單個企業在LAC曲線最低處的價格為6,產量為50,單個企業的成本規模不變,試回答下面的問題;(1)市場的短期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1)由D=S,可得均衡價格P=6,均衡產量Q=3900(2)判斷(1)中的市場是否同時處于長期均衡,并求行業內廠商的數量(2)由于均衡價格與LAC的最低點相等,所有企業只獲得正常利潤,因此市場長期均衡時,行業內廠商數量為:3900/50=78家(3)如果市場的需求函數變為,短期供給函數為,求市場的短期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3)由D’=S’,可得:均衡價格P’=6,均衡產量Q’=56004.已知某完全競爭行業中的單個廠商的短期總成本函數為,試求:(1)當市場商品價格P=55時,廠商短期均衡的產量和利潤(1)由,可得:,根據完全競爭企業的短期均衡條件,可得:,因此均衡產量利潤為(2)當市場價格降為多少時,廠商必須停產(2),可得因此當產量時,AVC達到最小值,此時,所以價格如果低于5時,廠商必須停產(3)廠商的短期供給函數短期供給曲線為:5.成本不變完全競爭行業的代表性廠商長期總成本曲線為:產品價格P=975,試求:(1)利潤極大化時的產量、平均成本和利潤.解法同第2題(2)該行業長期均衡時的價格和廠商的數量(3)若市場需求曲線是P=9600-2Q,試問長期均衡中留存于該行業的廠商數量是多少?6.X的市場中,有10000個相同的個人,每個人的需求函數均為D=12-2P;同時又有1000個相同的生產者,每個生產者的供給函數均為S=20P。試求:(1)推導商品X的市場需求函數和市場供給函數。市場需求函數:Qd=120000-20000P市場供給函數:Qs=20000P(2)在同一坐標系中,給出商品X的市場需求曲線和市場供給曲線,并表示出均衡點。無法移動(3)求均衡產量和均衡價格。均衡價格=3;均衡產量=60000(4)假設政府對出售每單位X商品征收2美元銷售稅,而且對1000個銷售者一視同仁,這個決定對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有何影響?實際上誰支付了稅款?7.根據市場研究,某唱片公司獲得了有關其新CD的需求和生產成本的信息:價格(P)=1000-10Q邊際成本(MC)=100+10Q找出使公司利潤最大化的價格和數量答:圖中顯示了企業的需求、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曲線。該公司利潤最大化的產量,在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時。設兩個等式方程:1000-20Q=100+10Q900=30Q,Q=30P=1000-10Q=700美分找出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的價格和數量答:社會福利最大化在價格等于邊際成本時:1000-10Q=100+10Q900=20QQ=45產量為45時,價格為550美分。計算壟斷帶來的無謂損失答:無謂損失=(0.5)(15)(300美分)=2250美分。假設除了以上成本外,還要向錄制唱片的樂師支付報酬。這家公司在考慮以下四種方案:一次性付費2000美分利潤的50%每出售一張CD支付150美分收益的50%對于以上方案,分別計算使利潤最大化的價格和數量。在這些支付計劃之中,哪一種能夠改變壟斷引起的無謂損失?并請解釋原因。20美元付費不會改變利潤最大化的價格或數量。無謂損失不受影響。利潤的50%付費不會改變利潤最大化的價格或數量。無謂的損失不受影響。如果按CD張數支付報酬,生產的邊際成本將增加1.50美元,。新的邊際成本為100+160Q。新的利潤最大化的產量將達到5,價格將上升至900美分。無謂的損失將會更大。如果支付收益的50%,那么總收入為500Q-5Q2。邊際收益變成500-10Q。利潤最大化的數量將是20,價格將是600美分。無謂損失會更大。8.某壟斷廠商利用一個工廠生產一種產品,其產品在兩個分割的市場上出售,他的成本函數為:,兩個市場的需求函數分別為;,求:(1)如果實行三級價格歧視時,為實現利潤極大化的目標,該廠商在兩個市場中的均衡產量、價格以及總利潤是多少?(1)根據題中已知條件可得:,;,從而:,根據,解得:,;,,那么(2)如果實行統一定價,為實現利潤極大化的目標,該廠商的均衡產量、價格以及總利潤是多少?(2)由于價格統一,則有:,那么:則有:,那么:根據,可以解得,從而9.斷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為Q=200-4P,試回答以下問題:(1)一般情況下壟斷者出售120單位產品的總收益為多少?(1)一般情況下,壟斷廠商的收益TR=PQ當廠商售出120個單位的時候,產品單價為20,TR=2400,此時消費者獲得的消費者剩余為1800(2)如果壟斷者實行一級價格歧視,則壟斷者的收益為多少、它依靠此項政策攫取的消費者剩余為多少?(2)當廠商實行一級價格差別時,廠商對消費者個別定價,廠商向消費者索取的價格是消費者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等于商品對消費者的總效用,根據需求曲線,可知在Q=120時,消費者的總效用(意愿支付的總價格)為:TU=0.5(20+50)×120=4200,壟斷廠商的收益為:TR=4200廠商利用一級價格差別,攫取了全部的消費者剩余1800(3)如果壟斷者實行二級價格歧視,對前80個單位的商品定價為30元,超過的40個單位定價為20元,那么壟斷者依靠此項政策攫取的消費者剩余為多少?當廠商實行二級價格歧視時:TR=30×80+20×40=3200廠商攫取的消費者剩余為:3200-2400=800此時消費者獲得的消費者剩余為1000六,論述題閱讀以下材料,并回答問題“北京時間20XX年12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周三接受了微軟的瀏覽器提議,即允許歐洲用戶選擇IE以外的其它互聯網瀏覽器,結束了雙方歷時10年的紛爭,微軟也省下一筆可能的罰金。到目前為止,微軟因違反歐盟反壟斷規定已被歐盟委員會罰款總計16.8億歐元(約合24.4億美元)。歐盟官員表示,微軟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承諾讓歐盟相信,無需再擔心微軟可能會因捆綁其IE瀏覽器到其Windows操作系統而違反歐盟反壟斷規定。歐盟競爭委員會專員尼莉·克羅斯(NeelieKroes)表示,“數百萬歐洲消費者將受益于這個決定,他們將可以自由選擇使用哪一個網絡瀏覽器?!彼硎荆瑢W絡瀏覽器公司來說,微軟的承諾是激勵,有助于推動它們創新和在未來推出更好的瀏覽器。歐盟委員會表示,微軟的承諾將在5年時間內在歐洲經濟區有法律效力。今年1月份,歐盟官員曾指控微軟企圖通過捆綁瀏覽器到Windows系統來阻礙競爭對手,因而傷害了創新并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引發該指控的是來自挪威瀏覽器廠商Opera的申訴?!闭垙耐耆偁幨袌龊屯耆珘艛嗍袌鲂什町惖慕嵌冉忉寶W盟為什么限制微軟公司捆綁銷售瀏覽器的行為。政府反壟斷的措施有哪些?1.完全競爭與完全壟斷的市場效率比較:(1)從產量和價格的角度而言,完全競爭市場較之完全壟斷市場會有較低的均衡價格和較高的均衡產量;(2)從消費者和生產者剩余的角度而言,完全壟斷較之完全競爭市場而言會導致社會福利的凈損失。2.歐盟限制微軟公司捆綁銷售瀏覽器的原因:(1)捆綁銷售使得微軟在瀏覽器市場上獲取壟斷地位,會導致資源配置的效率損失,一方面壟斷者會限制產量,制定高價以獲取壟斷利潤,而競爭性的市場,所有廠商只能得到正常利潤,消費者可以更低的價格消費更多的商品和服務。(2)另一方面,由于壟斷者的產品或服務沒有可替代性,壟斷者沒有提高產品質量或改進服務質量的壓力和激勵,因此消費者在壟斷市場上享受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比較低。所以壟斷會導致消費者福利的損失。歐盟禁止微軟捆綁銷售瀏覽器的原因正在于此。3.政府反壟斷的措施包括:(1)通過《反壟斷法》限制壟斷,比如拆分壟斷企業或阻止導致壟斷的市場兼并等;(2)對于自然壟斷,政府可以采取價格限制政策,比如可以采取邊際成本定價法或平均成本定價法等。

第七章壟斷競爭與寡頭市場中價格及產量的決定(本章內容不做考試要求)一,單選題一個行業中企業的數量很少且相互依賴,這樣的市場結構被稱為()A)寡頭壟斷;B)完全競爭C)壟斷競爭D)完全壟斷二,判斷題在斯威齊模型中關于寡頭企業價格決策的一個重要的假設是“跟漲不跟跌”()壟斷競爭市場長期均衡時廠商的均衡產量低于長期平均成本最低點所對應的產量水平()在古諾模型中,每個壟斷廠商在做出自己的產量決策是都假定競爭對手的價格保持不變()壟斷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價格將等于其長期平均成本()相對于古諾模型而言,在斯塔克博格模型中,領先寡頭會有更高均衡產量和更高的利潤水平()三,計算題1.假設有兩個寡頭壟斷廠商(寡頭A和B)的行為遵循古諾模型,它們的生產成本均為0,這兩個廠商生產同質產品,其市場需求函數為:。根據古諾模型,試求:(1)寡頭A和寡頭B的均衡產量和利潤?(2)假設寡頭A和B的行為遵循斯塔克伯格模型,且寡頭A是領先寡頭,則寡頭A和B的均衡產量和均衡利潤有何變化?(3)如果寡頭A和B合作形成一個產量聯盟(卡特爾),并且平均分配產量,則寡頭A和B的均衡產量和均衡利潤又有何變化?

2.下表是對某種具有獨特品質商品的市場需求,且假定只由兩個廠商生產,MC=0,于是利潤等于總收益。價格(元/公斤)數量(公斤)利潤(總收益)(元)0601552503454405356307258209151010115120完成表中內容若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此時的P和Q分別為多少?若形成卡特爾,則P和Q?利潤多大?單個廠商的利潤多大?若一廠商違約,增加生產5公斤,則每個廠商的利潤多大?

第九章要素價格與收入分配一、單選題1.如果A國的基尼系數為0.3,B國的基尼系數為0.2,則(B)A.國的收入分配更平均B.B國的收入分配更平均C.無法判斷哪國收入分配更平均D.A國收入差距程度已達到聯合國的警戒線2.下圖中的數據是國家統計局在20XX年1月份發布的,根據這些數據可知(C)圖3從20XX年開始,中國的基尼系數一路走高,在20XX年達到最高點表明中國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漸縮小,但此后中國的基尼系數開始逐年下降,表明中國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20XX年以后中國基尼系數逐步回落,表明中國居民絕對收入在上升,但相對收入在下降。從20XX年金融危機以后,隨著各級政府采取了惠民生的若干強有力的措施,中國的基尼系數逐步有所回落,表明中國居民收入差距在縮小。上述論述均不對二、判斷題1.如果一國基尼系數為0則說明該國收入分配極端不平均(F)三、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新京報》,20XX年1月9日報道:“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昨日在發布會上,首次公布了10年來中國的基尼系數。20XX年中國的基尼系數為0.474,公布的數據顯示,除20XX年出現下降外,從20XX年開始,中國的基尼系數一路走高,在20XX年達到最高點,此后中國的基尼系數開始逐年下降。20XX年中國的基尼系數為0.474。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XX年全球基尼系數平均為0.44?!薄白蛉眨诎l布會上,馬建堂表示,數據說明了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縮小收入差距的緊迫性,“因為0.47到0.49之間的基尼系數不算低?!痹诖鹩浾邌柇h節,馬建堂再次表示,“0.49-0.47的基尼系數,反映出收入差距還是比較大?!瘪R建堂也指出,從20XX年金融危機以后,隨著各級政府采取了惠民生的若干強有力的措施,中國的基尼系數逐步有所回落”。馬建堂表示,“城鄉差距大概有3倍。按照城鎮工資統計,高收入行業和低收入行業大概有4倍以上的差距。按照我提供給大家的數據,大家可以算出來,居民收入五等份的收入差距還是不算小。”同時,馬建堂強調說,要科學地、客觀地、理性地分析中國的收入差距。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科學的、理性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請回答“基尼系數”的含義,并說明基尼系數與收入差距之間的關系(5分)基尼系數是根據洛倫茨曲線得到的一個判斷收入差距的一個指標,基尼系數界于0-1之間,基尼系數越大說明收入差距越大。運用經濟學的相關理論解釋導致一國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5分)導致一國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居民所擁有的要素稟賦不同:主要表現在人力資本(教育和醫療)和實物資本的差異資源配置方式的差異:計劃經濟體制下收入分配的平均主義傾向導致收入差距不大,而在市場經濟體制性,優勝劣汰會導致收入差距拉大;壟斷也會導致壟斷行業與非壟斷行業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再分配政策不公平也有可能導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比如稅收結構不合理會導致稅收縮小收入差距的功能弱化,這是導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個重要原因。你認為導致我國基尼系數較大的原因是什么?(5分)導致我國基尼系數較大的原因主要有:市場化導向的改革過程中,由于居民要素稟賦存在差異,導致市場競爭的優勝劣汰,使得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教育和醫療資源分配的不公平,導致居民人力資本存在巨大差異,使得居民源自人力資本的收入差距拉大經濟中還存在大量的壟斷部分,使得壟斷部門和非壟斷部分收入差距拉大稅收結構不合理,弱化了稅收調節收入差距的功能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依然存在,導致地區間和城鄉間收入差距較大。如何縮小我國居民的收入差距。(5分)縮小我國居民的收入差距的政策有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公共產品(教育、醫療、社會保障)配置的公平性,促進在市場競爭中的起點公平,減少源于人力資本差異的收入差距優化稅收結構,增加直接稅在稅收中的比例,強化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打破壟斷,縮小行業間的收入差距促進地區間、城鄉間經濟的均衡發展,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和地區間收入差距。第十一章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一,單選題以下哪一個關于可交易的污染許可證和庇古稅的表述正確的是(D)庇古稅比可交易的污染許可證更能夠使污染減少到目標量只要把可交易的污染許可證分配給能以最低成本較少污染的企業,它們就可以有效地減少污染為了用可交易的污染許可證確定污染量,管制者必須了解污染權需求的每一事件庇古稅和可交易的污染稅都創造了一個有效的污染市場以上各項都不對當富有的校友向母校提供慈善捐助,以減少現在學生支付的學費時,這是以下哪一項的例子(A)把正外部性內在化的努力把負外部性內化的努力庇古稅命令-控制政策一個定期看公共電視,但有沒有為公共電視籌資做出貢獻的人被稱為(C)公有資源的利用者有代價的搭車者搭便車者一個不受歡迎的搭車者一種公共資源是(C)既有競爭性又有排他性B.既無競爭性有無排他性有競爭性但無排他性D.無競爭性擔有排他性國慶節高速公路對小轎車免費通行,導致大量私家車被堵高速公路上,高速公路變成了“停車場”,以下對這種情況的描述正確的一種是(D)此時高速公路屬于公共物品,高速公路被堵成了停車場是由于私家車沒有錯峰出行造成的。此時高速公路屬于私人物品,高速公路被堵成了停車場是由于“搭便車”原因造成的此時高速公路屬于“公共物品”,高速公路被堵成了停車場是由于交通部門管理不善造成的此時高速公路屬于“公有資源”,高速公路被堵成了停車場屬于典型的“公共財產悲劇”二、簡答題:1.什么是市場失?。繉е率袌鍪〉脑蛴心男??如何矯正市場失???1.市場失?。菏侵竷r格機制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無法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的現象。2.導致市場失敗的原因有:(1)壟斷(2)經濟活動的外部性(3)公共物品(搭便車)和公共資源(公共財產悲?。?)信息不對稱3.矯正市場失敗的措施:(1)對壟斷進行管制(2)通過稅收或補貼將外部性內在化(3)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政府對公共資源的使用進行數量管制、征稅或界定產權,已解決搭便車和公共財產悲劇等問題(4)信息披露立法和政策,緩解信息不對稱。三、論述題1.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勝利閉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這次國家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引起高度關注,請問這次改革是不是您理想的方案?怎樣達到簡政放權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目標?李克強:你談到理想,凡事想要做成的話,總是要在理想和現實之間作出可能的選擇。這次改革方案核心是轉變政府職能,當然也是簡政放權。如果說機構改革是政府內部權力的優化配置,那么轉變職能則是厘清和理順政府與市場、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說白了,就是市場能辦的,多放給市場。社會可以做好的,就交給社會。政府管住、管好它應該管的事。你是如何理解李克強總理“市場能辦的,多放給市場。社會可以做好的,就交給社會。政府管住、管好它應該管的事”這句話的?(1)市場機制即為價格機制,相對于計劃經濟而言價格信號比政府指令性計劃能夠更好地反映供求關系,同時相對于計劃而言,價格機制具有更強的激勵機制,因此價格機制在資源配置方面比市場更有效率。政府不應該直接干預經濟、扭曲價格機制會導致資源配置效率的損失。這是李總理為什么說“市場能辦的,多放給市場”的重要原因。(2)另一方面,市場也會失敗,比如市場可能導致壟斷、導致收入兩級分化、市場活動具有外部性、市場在配置公共品、公共資源等方面也缺乏效率,在這些領域應該讓政府管住、管好。2.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道:“每個人都試圖用應用他的資本,來使其生產品得到最大的價值。一般來說,他并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也不清楚增進的公共福利有多少,他所追求的僅僅是他個人的安樂,個人的利益,但當他這樣做的時候,就會有一雙“看不見的手”(InvisibleHand)引導他去達到另一個目標,而這個目標絕不是他所追求的東西。由于追逐他個人的利益,他經常促進了社會利益,其效果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效益時所得到的效果為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