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船舶救生設備的使用方法課件講解_第1頁
掌握船舶救生設備的使用方法課件講解_第2頁
掌握船舶救生設備的使用方法課件講解_第3頁
掌握船舶救生設備的使用方法課件講解_第4頁
掌握船舶救生設備的使用方法課件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船舶救生設備的使用方法一、救生艇

救生艇是一種具有一定浮力、強度、航速,能搭載一定人數,屬具備品比較齊全的剛性小艇,是一種有效的脫險工具。1.種類

救生艇按照結構形式的不同可分為開敞式救生艇、部分封閉式救生艇和全封閉式救生艇三種。

(1)開敞式救生艇:是一種沒有固定頂棚裝置的救生艇。

(2)部分封閉式救生艇:在艇首和艇尾各設有不少于20%艇長的剛性頂蓋,中間沒有可折式頂篷。

(3)全封閉式救生艇:上部有固定的剛性頂蓋。第一節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開敞式救生艇部分封閉式救生艇全封閉式救生艇2.救生艇的配備

客船救生艇的配備:(1)從事非短程國際航行的客船應配備:符合(國際救生設備規則》所要求的部分封閉式或全封閉式救生艇,其在每舷的總容量應該能夠容納不少于船上人員總數的50%。(2)從事短程國際航行且符合特種分艙標準的客船應配備:

符合《國際救生設備規則》所要求的部分封閉式或全封閉式救生艇,其總容量至少能容納船上人員總數的30%。

(3)從事短程國際航行而不符合特種分艙標準的客船,其救生艇及救生筏的配備,與從事非短程國際航行的客船相同。(4)為船上人員總數棄船所需配備的所有救生艇筏,應能在發出棄船信號后30

min內,載足全部乘員及屬具后降落水面。(5)500總噸以下的客船,凡船上人員總數少于200人者,在任何一艘救生艇筏掉失或不能使用時,每觸可供使用的救生艇筏(包括存放在一個單開敞甲板平面上,能夠方便地做敏對舷轉移的救生艇筏)

,應足夠容納船上的人員總數。

貨船救生艇的配備:(1)船舶每舷1艘或多艘符合《國際教生設備規則》所要求的全封閉式教生艇,其總容量能容納船上人員總數。(2)貨船可配備1艘或多艘符合《國際救生設備規則》所要求的能在船尾自由降落的救生艇,其總容量應能容納船上人員總數。(3)長度為85

m以下的貨船,不包括油船、化學品液貨船和氣體運輸船,在任何一艘救生艇筏掉失或不能使用時,每舷可供使用的救生艇筏(包括存放在一個單一

開敞甲板平面上,能夠方便地做舷對舷轉移的救生艇筏),應足夠容納船上的人員總數。(4)為船上人員總數棄船所需配備的所有救生艇,應能在發出棄船信號后10

min內,載足全部人員及屬具后降落水面。(5)運

載散發有毒蒸氣或毒氣的貨物的化學品液貨船和氣體運輸船,應配備符合《國際教生設備規則》所要求的具有空氣維持系統的教生艇(6)運載閃點不超過

60

C(閉杯試驗)貨物的油船、化學品液貨船和氣體運輸船,應配備符合《國際教生設備規則》所要求的耐火教生艇。

3.救生艇的屬具

救生艇的屬具備品中除了鉤篙外,其他所有的物品都應該采取固定的方式存放在教生艇內;屬具備品應該儲存在救生艇密閉的存放艙柜內或救生艇的封閉的艙內;或者儲存在托架內或類似的支架裝置上或以其他適宜的方式系固于救生艇內。救生艇靠吊艇索降落,艇的鉤篙應不加固定,以供撐開救生艇。屬具的系固方式應不致妨礙任何棄船步驟。各項救生艇屬具應盡可能小巧輕便,并應該包裝合適而緊湊。

救生艇的屬具應包括:

(1)除自由降落救生艇以外,足夠數量的可浮槳供在平靜海面劃槳前進。

(2)帶鉤艇篙2支。

(3)可浮水瓢1只,水桶2只。

(4)救生手冊1本。

(5)具有發光劑或適當照明裝置的操舵羅經1只。

(6)海錨1只,配有浸濕時還可以用手緊握的耐振錨索1根。

(7)艏纜2根,艏纜長度不小于從救生艇存放位置至最輕載航行水線距離的2倍或

15

m,取其長者。

(8)太平斧2把。

(9)每個乘員3

L的淡水。

(

10)附有短繩的不銹水勺1個?!⒕戎?/p>

1.作用:救助艇是為救助遇險人員和集結救生艇筏而設計的艇。

2.救助艇的種類:

(1)剛性救助艇:

剛性救助艇主要是使用玻璃纖維增強塑料與不飽和聚脂樹脂黏合而成的剛性材料構成的救助艇,是目前船上使用比較普遍的一種救助艇。

(2)充氣式救助艇:

充氣式救助艇是由橡膠材料形成若干體積大致相等的獨立浮力胎,并且配備艇外發動機的救助艇。

(3)剛性充氣混合式救助艇:

這種救助艇艇體材料中既有剛性材料又有橡膠材料。用特殊橡膠材料制成的浮力胎可以為救助艇提供浮力,用剛性材料制成的艇體可以提高救助艇的強度。浮力胎通過機械方式與艇體及甲板結構相連,艙壁將浮力胎內部空間分隔成若干各自獨立的氣室。剛性救助艇充氣式救助艇剛性充氣混合式救助艇3.救助艇的配備《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對船舶配備救助艇有如下要求:

(1)貨船應該至少配備1艘救助艇。

(2)500總噸以下的客船至少配備1艘救助艇。

(3)500總噸及以上的客船每舷至少配備1艘

救助艇。

(4)如果救生艇也符合救助艇的要求,可以將此救生艇作為救助艇。

(5)配備在客船上的每-艘

救助艇,在棄

船時需要承擔集結的救生筏不超過6只;從事短程國際航行的客船,不超過9只。

4.救助艇的屬具

救助艇的屬具應包括:

(1)足夠數量的可浮手劃槳供在平靜海面劃槳前進。

(2)可浮水瓢1只。

(3)海錨1只,配有長度不小于10

m的錨索1根。

(4)艏纜1根,附連在脫開裝置上,并設置在救助艇的前端。

(5)具有發光劑或適當照明裝置的操舵羅經1只。等等三、救生筏1.作用:救生筏是在船舶遇險時供海上人員逃生及求生時使用的一種專門筏體,它能迅速地被降放到水面并漂浮在水面之上供人們登乘等待救援。氣脹式救生筏操作簡單、使用方便體積小,是可在很短時間內輕易投放到水面的一種救生設備。

2.救生筏的種類:根據救生筏的浮體的制造材料、性質的不同,可以將救生筏分為兩類:

(1)剛性浮體救生筏

剛性浮體救生筏的浮力材料是經過主管機關認可的固有材料,主要是硬質的閉孔泡沫。浮力材料應該是阻燃的,或者在浮體表面加以阻燃覆蓋層進行保護。

(2)氣脹式救生筏

氣脹式救生筏的制造材料主要是尼龍橡膠布,氣脹式救生筏的浮力是由兩個分別獨立的、充滿氣體的分隔艙來提供保證的。3.救生筏的配備(1)國際航行的客船,應該配備吊架(每舷至少一臺)降落的救生筏,每船配備救生筏至少能夠容納船上總人數的25%。

(2)500總噸以下的客船,并且船上總人數不超過200人的,每舷配備救生筏的總容量能容納船上人員總數的100%。

(3)客滾船上配備的救生筏,應該使用海上撒離系統,或者使用均等地分布在兩舷側的救生筏的降落設備。

(4)客滾船上使用的救生筏,應該是自行扶正或帶頂棚兩面可用的救生筏;或者,除了配備正常額定乘員的救生筏外,還應該配備超過救生艇額定乘員50%的容量;其中

至少每4個救生筏要至少配有一個雷達應答器。

(5)貨船船長大于等于85m的貨船配備的救生筏,每船配備救生筏的總容量應能容納船上總人數的100%。

(6)船舶長度小于85m的貨船(液貨船、氣體運輸船除外),每舷配備救生筏的容量應為船上總人數的100%,如果不能夠舷對舷轉移使用則每舷配備救生筏的容量應為船上總人數的150%。

(7)對于船長大于100

m的貨船,應該在船首附近,額外配備一只救生筏。

必要時,在船尾也可以配有一只同樣的筏。4.救生筏的屬具(1)系有長度不小于30

m浮索的可浮救生環1個。

(2)可浮的非折疊式安全小刀1把,如果乘員定額為13人或者13人以上的救生筏應加配一把不必是非折疊式的小刀。

(3)乘員定額不超過12人的救生筏配有可浮水瓢1只;乘員定額為13人或13以上的救生筏配有可浮水瓢2只。

(4)海綿2塊。

(5)流錨2只。

(6)可浮手劃槳2支。

(7)開罐頭刀3把,剪刀1把。

(8)急救藥包1套。

(9)哨笛或等效的音響號具1只。

(10)火箭降落傘火焰信號4支。

等等一、救生衣

救生衣是船上每人必備的個人救生設備。它穿著方便,可以是穿著者在水中自動浮于安全狀態,并保持穿著者臉部高于水面一定的高度。船用救生衣主要用于棄船或救生演習時人員撤離難船時使用。(一)救生衣的作用救生衣的作用是增加穿著者在水中的浮力,保持穿著者處于安全漂浮狀態,使穿著者身體保持放松,并減少其體力消耗。

(二)救生衣的種類救生衣的分類方法很多,而且每一類

別又包含許多種式樣。船用救生衣主要有固有浮力式救生衣和氣脹式救生衣。為避免使用混亂,船上配備的救生衣般不超過兩種。第二節個人救生設備1.固有浮力式救生衣

固有浮力式救生衣一般是由輕質固有浮力材料外包尼龍布做成的。輕質固有浮力材料主要是以閉孔聚乙烯泡沫塑料為主,不僅能夠提供較大的浮力,而且具有一定的柔軟性。

2.氣脹式救生衣

氣脹式救生衣是利用救生衣內的充氣室提供浮力的。氣脹式救生衣應由不少于2個的獨立氣室提供浮力,當任何1個氣室失去浮力時,剩余的浮力仍能使

穿著者處于安全漂浮的姿態。此類救生衣按充氣方式可分為以下三種:

(1)口吹氣型氣脹式救生衣

口吹氣型氣脹式救生衣是用雙層橡膠布或等效材料制成的。整個救生衣分成左右兩個互不相通的密封氣室。胸前有兩套膠管和口吹閥分別與左右兩個氣室相通,供充氣使用。

(2)半自動氣脹式救生衣

它是由氣室、機械充氣裝置、充氣鋼瓶等組成的。使用時,用手拉動機械充氣裝置的拉索,鋼瓶口處的密封膜片被刺破,瓶內的二氧化碳氣體會自動地迅速充滿氣室。(3)全自動氣脹式救生衣

全自動氣脹式救生衣是由氣室、鋼瓶和自動充氣裝置組成的。其自動充氣裝置主要有三種:

①一種是以能溶于水的片劑起傳感啟動作用:

②一種是以水壓啟動閥起傳感啟動作用;

③國外較為流行的是利用海水電池起傳感啟動作用,在海水電池隨救生衣落人海水后,海水電池被海水活化,產生電流,作用于火藥引信,使火藥起爆,產生推力,刺破膜片,放出二氧化碳氣體使氣室充氣成型,保持穿著者在水中處于安全狀態。固有浮力式救生衣工作救生衣氣漲式救生衣(三)技術性能1.安全漂浮性能

(1)在平靜的淡水中,能將筋疲力盡或失去知覺人員的嘴部托出水面至少120mm,

其身體向后傾斜并與豎直方向成不小于20°

;

(2)將水中失去知覺人員從任何位置轉至嘴部高出水面姿勢的時間不超過5

S。2.氣密及水密性能:救生衣浸人水中24

h,浮力不得下降5%以上。

3.阻燃性能:救生衣被火完全包圍2

s后,不致燃燒或繼續熔化。

4.強度:穿著者緊緊抓住救生衣從至少4.5

m高處跳入水中,或穿著者從至少1

m處手舉過頭頂跳人水中不致受傷,且救生衣不得脫落或損壞。

5.結構:船用救生衣應具有簡便易穿性,并滿足如下要求:

(1)只能使用一種穿著方式或盡可能不致被錯誤穿著;

(2)至少75%完全不熟悉救生衣的人員能在1

min

內獨自正確穿好救生衣;

(3)經示范后,所有人能在1

min內獨立正確穿好救生衣。

(4)穿著舒適,并可用于短距離游泳及登上救生艇筏。(四)救生衣的配備1.為船上人員每人配備一件符合相關要求的救生衣。2.屬具配備(1)哨笛(2)救生衣燈(3)連接浮索(4)提拉裝置(五)救生衣的使用(1)檢查浮力結構、外表面、連接扣、哨笛救生衣燈連接浮索提拉裝置等處,以確保救生衣各部分結構完好。

(2)將救生衣穿上,調整前后結構保證穿著舒適,調整教生衣的捆綁帶保持前后平齊,連接上、下兩個連接扣并調整松緊適度。

(3)然后測試一下

教生衣的哨笛,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測試一下救生衣燈。穿妥后,應把腰帶分別從左右兩頭繞到身后,再繞到前面一周,在胸前用力收緊打死結系牢,然后將領口帶系牢。救生衣的穿著(六)救生衣的管理1.存放(1)救生衣存放在容易取用之處。

(2)為值班人員配備的教生衣直接存放在駕駛室、機艙控制室及其他有人值班的地點

(3)客船附加配備的不少于船上人員總數5%的救生衣應存放在甲板上或集合地點明顯易見的地方,例如公共場所、集合地點或者介于二者之間的通道上。

2.管理

(1)教生衣使用后應用淡水洗凈晾干,使用橡膠材料制成的氣脹式教生衣外表面還應涂上滑石粉,置于低溫、干燥、通風處保存。

(2)救生衣存放時應避免被油類沾污。

(3)嚴禁隨意將救生衣作為枕頭、坐墊或其他用途使用,以免影響救生衣的浮力。(4)日常應妥善保管教生衣,如發現救生衣破損或者反光帶損壞應及時修補,嚴重時應及時更新。另外,不得隨意拆卸救生衣的屬具,如發現損壞或丟失應及時更換。二、救生服與抗暴露服(一)作用

救生服(

Immersion

Sui)又稱防浸服,是指能夠減少在冷水中穿著者體熱散失,延長生存時間的保護服;救生服外表顏色為橙色,般是由氯丁橡膠或聚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的連身式服裝。為了防止空氣在救生服內流動散失熱量,在救生服褲腿兩側加裝了限流拉鏈;為便于水中拖帶,有的救生服胸前還設有一個帶有彈簧開關的連接環。

抗暴露服(

Anti-exposure

Suit)

是供救助艇艇員和海上撤離系統人員使用的保護服??贡┞斗庥^結構與救生服類似,一般采用閉孔泡沫材料作為保溫材料,保溫性能不如救生服,主要適用于中等天氣下的作業,在風和浪等外部環境下,為穿著者提供保護。但其活動性能較好,有利于穿著者進行救助作業。

(二)救生服的種類1.按熱性能分類(1)采用非自然保溫材料制成的救生服(2)采用保溫材料制成的救生服2.按浮力分類(1)必須連同救生衣一起使用的救生服(2)不需要加穿救生衣的救生服(三)技術性能1.救生服(1)結構救生服應采用防水材料制成,對除了臉部之外的全身提供保護,但手部可以由永久性附連在救生服的獨立手套來遮蓋。(2)簡便易用性救生服應穿著方便,在不需他人幫助的情況下,2min內穿好衣服。(3)耐火性被火完全包圍2s,不燃燒或繼續融化。(4)充分活動性①穿妥救生服之后的人員能夠正常執行棄船時指派的任務;②能夠爬上爬下高度至少為5m的垂直梯子以及進行短距離的游泳并能登上救生艇筏。(5)熱性能①非自然保溫材料制成的救生服可以保證穿著者在溫度為5℃的平靜水中1h,體溫降低不超過2℃;②自然保溫材料制成的救生服可以保證穿著者在溫度為0~2℃的平靜水中6h,體溫降低不超過2℃。(6)浮力

穿著教生服的人員在談水中能在5。內從臉部朝下姿勢翻轉成臉部朝上安勢。(7)強度

穿著者自至少4.5

m高度跳人水中,教生服不損壞或移位。

2.抗暴露服

(1)結構

①抗暴露服應采用防水材料制成,對全身提供保護,如果主管機關許可,腳部可以除外;手和頭部可以由永久性附連的單獨的手套和頭罩遮蓋;②配備1只裝可攜式甚高頻電話的袋子;③具有側向視野至少120。

(2)簡便易用性

抗暴露服應穿著方便,在不需他人幫助的情況下,2

min內打開并穿好。

(3)耐火性

被火完全包圍2s,不燃燒或繼續熔化。

(4)充分活動性

①穿著者可以執行與棄船有關的任務,操縱救助艇②穿著者還應能夠爬上爬下高度至少為5m的垂直梯子以及及在水中至少可道

25

m并登上教生艇筏。

(5)熱性能

非自然保溫材料制成的抗暴露服必須標明與保溫衣服一起穿看,并保證穿著者在

溫度為5℃的平靜水中漂浮0.5h.體溫下降速率不超過1.5

℃/h。(3)耐火性

被火完全包圍2s,不燃燒或繼續熔化。

(4)充分活動性

①穿妥抗暴露服之后的人員能夠執行與棄船有關的任務,幫助他人及操縱救生艇②穿著者還應能夠爬上爬下高度至少為5m的垂直梯子以及及在水中至少可道

25

m并登上教生艇筏。

(5)熱性能

非自然保溫材料制成的抗暴露服必須標明與保暖衣服一起穿著,并保證穿看著在溫度為5°C的平靜水中漂浮0.5h.體溫下降速率不超過1.5

C/h。

(6)浮力每件抗暴露服可以提供至少0.7N的固有浮力。(7)強度穿著者自至少4.5m高度跳入水中,抗暴露服不損壞或移位。(四)配備(1)應為船

上每個人配備1件符合規則要求的救生服。但對于除SOLAS公約身

IX/1條所定義的散貨船以外的船舶,如果該船一直

在溫暖氣候航區航行,主管機關計為救生服沒有必要,可不要求配備救生服。

(2)如果船上有遠離于通常存放救生服的處所的值班室或工作站,則任何時候應為在這些位置值班或工作的人員按其數量提供額外的救生服。

(3)客船上每艘救生艇應配備至少3件符合要求的救生服,但下列情況除外:①全封閉救生艇或部分封閉救生艇;②船舶一直在主管機關認為不需要救生服的溫曖氣候區域航行。(五)管理(1)救生服的放置應隨時可用,并應清晰標明其位置。(2)避免接觸酸堿或其他有害的物質。(3)拉鏈涂蠟或中性油脂,保持拉鏈拉舌移動時輕便靈活。(4)穿著后,用淡水沖洗干凈,掛于陰涼、干燥的地方,避免高溫或紫外線輻射。1.取出保溫服把它打開。2.穿上保溫服。3.跪下把腿部拉鏈拉上。4.把胸前防水拉鏈拉至臉部。5.下水前把臉部密封邊拉至下巴底部。6.從袖邊口袋取出手套。7.穿上手套后拉上拉鏈。8.如需要保溫服應連同認可之救生衣一同穿著。(六)使用穿著救生服要領:救生圈也是船上重要的個人求生救生設備之一,具有體積小、重量輕、使用簡單方便的特點。三、救生圈(一)救生圈的作用救生圈主要用于救助落水人員,供落水人員在水中攀扶待救使用。(二)救生圈的基本特征船用救生圈是由輕質的固有浮力材料制成的圓環狀救生設備。常用的固有浮力材料是閉孔的泡沫塑料。船用救生圈一般為橙黃色或其他鮮明易見的顏色,外表面有反光帶以及4根間距相等的扶手索。(三)技術性能1.規格:

每只救生圈的內徑不小于400

mm,外徑不大于800

mm,并設有根直徑不小于

9.5

mm、長度不小于救生圈外徑4倍的扶手索1根。

2.浮力:在淡水中能浮起不少于14.5

kg的鐵塊達24

h。

3.質量:

每只救生圈的質量不少于2.5kg;如配有自發煙霧信號及自亮燈配備的迅速拋投

裝置者,則質量不少于4

kg。4.強度:

能經受從存放位置至最輕載航行水線的高度或30m處(兩者取大者)拋投落水而不致救生圈及附件損壞。

5.阻燃性:

被火完全包圍2s后,不致燃燒或繼續熔化。(四)救生圈的配備1.救生圈的配備(1)客船救生圈的配備船長(M)最少救生圈數(只)L<60860≤L<12012120≤L<18018180≤L<24024L≥24030(2)貨船救生圈的配備2.屬具配備根據需要,部分救生圈還配有可浮救生索、自亮浮燈以及自發煙霧信號等屬具。(五)救生圈的使用如果有人落水,船上拋投者應將救生圈拋在落水人員的下流方向,無流有風時應拋于落水人員的上風方向,以便落水者攀拿。船長(M)最少救生圈數(只)L<1008100≤L<15010150≤L<20012L≥20014(六)救生圈的管理1.存放(1)救生圈存放

救生圈應存放在船舶兩舷易于取用之處,并盡量分放在所有延伸至船舷的露天甲

板上,且至少有一只放在船尾附近。

救生圈應能隨時

從存放地點迅速取用

,不允許以任何方式永久地系牢在船舶上。(2)救生圈屬具存放

自亮浮燈、煙霧信號和可浮救生索應平均配置在船舶兩舷,救生圈附近的欄桿或舷墻的存放架上。煙霧信號應易于從駕駛室兩側釋放。

2.管理

(1)每只救生圈應以印刷體大寫字母標明其所屬船舶的船名和船籍港。

(2)定期檢查救生圈及其屬具,救生圈不得有損壞及變形,保持救生圈的外表面顏色鮮艷,字跡清晰,反光帶及扶手索完好無老化。

(3)始終保持救生圈及其屬具處于隨時可用狀態。

救生圈自亮燈、自發煙霧

可浮救生索應;(1)不打紐結;(2)具有不少于8mm的直徑;(3)具有不少于5kN的破斷強度。救生圈可浮救生索救生圈標志與檢查

每月檢查各救生圈的外表面,要求顏色鮮亮,無裂紋,環救生圈的可浮索要保持良好,反光帶功能良好。

每月檢查救生圈屬具的狀態,注意檢查漂浮煙霧信號在有效期內,自亮燈浮使用正常,連接細繩無磨損,連接方法正確。四、保溫用具保溫用具是指采用低導熱率的防水材料制成的袋子或衣服,是為體弱者和傷病員配備的一種個人救生設備。(一)作用

保溫用具的目的是防止救生艇筏中體弱者及傷病員體溫的下降,使他們保持溫暖和干燥,免受風雨和寒冷侵襲。(二)保溫用具的種類1.袋子形狀的保溫用具2.衣服形狀保溫用具(三)技術性能1.采用傳熱系數不大于7800W/(m2·K)的防水材料制成,對除了臉部之外的全身提供保護;2.容易打開和穿著,穿著者能在2min內在水中將它脫掉;3.在-30~+20°C范圍內保持正常功能。(四)配備1.客船:為每艘救生艇中沒有救生服的每個人配備1件保溫用具。2.貨船:為每艘救生艇中沒有救生服的每個人配備1件保溫用具。3.每艘救生艇、救生筏和救助艇:配備足夠10%額定乘員使用的保溫用具或兩件保溫用具,取其大者。(五)使用保溫用具的穿著步驟如下:

(1)打開真空包裝袋,取出保溫用具,并將其伸展開;

(2)拉開保溫用具的拉鏈,雙腳伸到保溫用具的底部;

(3)戴上帽子,穿進保溫用具內,拉上拉鏈;

(4)收緊頸部鎖緊繩,使面部暴露。(六)保溫用具的管理

1.存放

保溫用具一般裝在比較結實的真空袋內,以防止意外損壞。平時存放于教生艇筏和救助艇內。

2.管理

(1)應注意保管,避免撕破撕裂保溫用具。

(2)在存放保溫用具的場所張貼相應的IMO標識,如圖2-30所示。保溫用具穿著要點:取出保溫用具,把它打開。從上往下把用具套進兩腳后,拉至臉部收緊保溫用具于臉部。保溫用具第三節求生信號(一)作用船舶和救生艇筏按規定配有一定數量的救生視覺信號。(二)種類及性能救生視覺信號的種類有:1.火箭降落傘火焰信號2.手持火焰信號3.漂浮煙霧信號4.橙色煙霧信號5.日光信號鏡手持火焰信號

1手持火焰信號應:

(1)裝在防水外殼內;

(2)在外殼上,印有清楚闡明手持火焰信號用法的簡明須知或圖解;

(3)具有整套裝在一起的點燃裝置;

(4)設計成:在按制造廠的操作須知使用時,人員握持外殼不致感到不舒適,燃燒中的或未熄滅的渣滓不致危害救生艇筏。

2手持火焰信號應:

(1)發出明亮紅光;

(2)燃燒均勻,平均光強不少于15,000cd;

(3)具有不小于1min的燃燒時間;

(4)浸入100mm深的水中,歷時10s后,仍繼續燃燒。視覺信號的配備漂浮煙霧信號

(1)裝在防水外殼內;

(2)在按制造廠的操作須知使用時,不會爆炸般地點燃;

(3)在外殼上,印有清楚闡明漂浮煙霧信號用法的簡明須知或圖解。

(4)在平靜水面漂浮時,勻速地噴出鮮明易見顏色的煙霧;持續時間不少于3min;

(5)在整個噴出煙霧期間,不噴出任何火焰;

(6)在海浪中,不致淹沒;

(7)在浸入100mm深的水中,歷時10s后,仍繼續噴出煙霧。視覺信號的配備日光信號鏡反射日光,射向船舶或飛機。左手拿信號鏡,放在眼前,右的拿瞄準環,使日光通過瞄準環的空射向目標。哨笛信號燈光信號SOS(···———···)視覺信號的配備一、甚高頻雙向無線電話(一)作用便于攜帶,使用簡單方便,但通信距離近。(二)配備

(1)每艘客船和500總噸及其以上的貨船,應至少配備3臺雙向甚高頻無線電話設備;(2)每艘300總噸及以上,但小于500總噸的貨船應至少配備2臺雙向甚高頻無線電話設備。

(三)管理

1.存放:存放在駕駛臺,平時處于充電狀態。

2.管理雙向甚高復無線電話應存放在你駛室內,平時處于充電狀態。

(1)至少每月測試次雙向甚高頓無線電話:

(2)應用圖解說明雙向甚高頻無線電話的使用方法,由(專人管理和使用,存放位置應有明顯標識。第四節應急通信設備二、衛星應急無線電示位標(EPIRB)

(一)作用緊急無線電示位標在船舶遇險時可人工或自動啟動,發出包括本船識別碼在內的遇險報警信息報警信息經衛星轉至相關的搜救中心,其中的船舶識別碼和測定位置數據將有助于指救中心采取適當行動救助遇險人員。工作頻率:406MHz尋位頻率:121.5MHz/243MHz啟動方式:人工啟動、自動啟動(二)配備

每艘船舶應配備1臺衛星緊急無線電示位標(衛星EPIRB)。(三)管理1.存放

緊急無線電示位標通常存放于船舶航行甲板兩側的舷墻或欄桿上。2.管理

(1)EPIRB應保持清潔、干燥,嚴禁用油漆涂刷EPIRB設備。

(2)至少每3個月試驗一次衛星

緊急無線電示位標。每兩年對應急示位標進行全面檢查,包括檢查維修電池、更換密封墊圈、檢查水密性能等。

(3)應用圖解說明EPIRB

的使用方法,由專人管理和使用,存放位置應有明顯的IMO標識。三、搜救定位裝置(一)搜救定位裝置的作用1.搜救雷達應答器SART(SearchandRescueRadarTransponde)的作用:配合雷達,近距離發現幸存者的一種主要搜救手段。是船舶必備的設備之一。與9GHz雷達配合使用。(3CMX波段)當船舶遇險時由人員攜帶下船。打開開關后處于接收狀態受到雷達信號觸發后,應答一連串的信號。(12個點)(聲光變化)在搜救雷達上,顯示一連串的點。SART的工作2.自動識別搜救發射器(AIS-SART)自動識別搜救發射器(AIS-SART)的主要作用是當船舶遇到險情時,由船員借助AIS-SART系統對外周期性地發出求救信號,便于搜救飛機或其他附近的船舶實時確定遇險船舶或遇險救生艇筏所在的位置。

(二)搜救定位裝置的配備

(1)每艘客船和500總噸及其以上的貨船,每舷應至少配有1臺;

(2)每艘300總噸及以上,但小于500總噸的貨船應至少配有1臺(三)搜救定位裝置的管理

1.存放

搜救定位裝置應存放于駕駛室內兩側的存放架上。

2.管理

(1)至少每月試驗一次搜救定位裝置;

(2)應用圖解說明搜救定位裝置的使用方法,由專人管理和使用,存放位置應有明顯的IMO標識。四、通用報警系統發出通用報警信號?7個或以上短聲繼以一長聲?號笛、警鈴等全船所有起居處所和經常工作處所應能聽到。啟動后能連續發出報警,直到人工關閉或被公共廣播系統的信息暫時打斷。五、公共廣播系統向船員或乘客及經常活動的地方廣播信息,并通向集合地點。一、拋繩設備(一)作用

船用拋繩設備是一種在船舶遇險時,將一根細繩發射到岸

上或其他船上的工具,用于遇險船舶、救生艇筏、救助船舶或陸岸之間傳遞繩索,快速帶纜以便實施救助。(二)種類

船用拋繩設備主要有槍式拋繩設備和簡式拋繩設備兩種。第五節其他救生設備槍式拋繩設備筒式拋繩設備(三)技術性能

(1)能夠精準地將拋射繩拋射出去,在無風天氣下至少拋射230

m;

(2)每根拋射繩的破斷強度不少于2

kN。(四)配備

每艘船舶應配備至少4套拋繩設備。其中每套槍式拋繩設備由4枚拋射火箭、4

盒拋繩和1支拋射槍組成,整套設備裝在一個防水箱子內

,箱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