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好媳婦事跡材料范文200字第1篇好媳婦事跡材料范文200字第1篇趙淑珍,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她是一個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婦,多年以來,她一如既往,無微不至,從不言棄,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傳遍周邊村,她就是秦嶺鄉董集寨村趙淑珍同志。
一、孝在寬容中彰顯博大
趙淑珍,1975年出生在秦嶺鄉麻山頭一個地道的農民家庭,父母老實淳樸、厚道正直,趙淑珍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親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和藹可親的.女孩。1994年嫁入秦嶺鄉董集寨村,與現任村支部書記的有志青年董曉明結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農民。純樸熱情。婆婆性格開朗隨和,婆媳關系融洽。婚后盡管家境貧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諧,一家人也就其樂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近年來婆婆因病臥床不起,不僅家里花費了大筆的醫藥費,而且婆婆從此由一個健康人變成生活難以自理的殘廢。婆婆是個急性子,一時難以接受這一殘酷的現實,常耍性子,發脾氣。趙淑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婆婆想不開,尋短見。于是日夜陪伴婆婆,苦口勸導,耐心疏導,對她說“癱子也要過日子,何況你能行走,我會服侍你。”在兒媳的鼓勵勸導下,婆婆慢慢擺脫了陰影,樹立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走上了生活的正規。
趙淑珍作為長嫂,她是恨鐵不成鋼,對婆婆贍養服侍他們夫婦一概扛起,從不奢求弟弟負擔,趙淑珍用博大的胸懷包容著家庭成員的不足,用孝心敬奉長輩,用愛心呵護晚輩,把一個清貧殘缺的家勉強經營得和和美美。
二、孝在堅持中凸顯厚重
自婆婆患病后,趙淑珍一直待在婆婆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從不言棄。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婆婆老人卻是久病床前有孝媳。當初。趙淑珍既要服侍婆婆,又要參加集體勞動,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飯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早工,晚上要收拾家務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貪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毫無怨言。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個便桶在墻角,每天清洗一次;婆婆洗澡要備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無一不安排得妥妥當當。十年來,趙淑珍雖然離娘家很近,但她缺很少回娘家,到天水市辦事,都要趕回家侍奉婆婆,否則心里不踏實。有次內侄婚慶,要到娘家幫幾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帶到了娘家。改革開放后,兩個兒女相繼成家,家境日漸寬裕,趙淑珍為了讓婆婆過得舒心,她買了一臺微型電視機放在婆婆床頭,替她清寂解悶。
這些年,丈夫董曉明由于家庭勞動力少,又要忙農活,又要為村上的發展謀出路,謀計劃。丈夫董曉明有時情緒不好語言沖撞了老娘,趙淑珍勸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寶,我們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煩呀!雷鋒同志曾說: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趙淑珍同志用十年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孝道,印證了她的孝心,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尊老愛幼、純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農村媳婦博愛、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
三、孝在傳頌中放射光芒
在王愛的精心照料下,趙淑珍有兩個兒子,在她的感染下,他們都十分尊重孝敬奶奶。尊老愛幼成了這個家的家風,代代相傳,根深蒂固。她孝敬婆婆,敬重婆婆的舉動,深受周邊群眾的好評,也深深感染了周邊村民,她的事跡在周邊村廣為傳頌,大家在傳頌中受教育,在傳頌中受感動,在傳頌中升華思想,在傳頌中學習榜樣。有力地倡導了尊老愛老,敬老養老的優秀傳統美德,為創建和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表率,樹立了榜樣。
好媳婦事跡材料范文200字第2篇婆婆馮趙氏今年已經107歲,但依然精神矍鑠。多年來,多虧了劉奎秀的耐心操持,這一大家子才能平安、幸福、和諧。因為兒子兒媳常年外出打工,除了照顧臥床的婆婆,還要照顧兩個年幼上學的孩子,她的每天都是忙碌的。接送孩子上下學、買菜、做可口的飯菜......她丈夫深有感觸地說“是媳婦給了他家人的溫暖和幸福,她是我們家的調和劑,她為家里付出的太多了!”而她卻樂呵呵的深感知足和欣慰,她認為做一個好媳婦、好妻子、家人在一起平安、開心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好媳婦事跡材料范文200字第3篇八十年代初,作為居民點的試點,他們村全部都改建樓房。由于當時家庭經濟條件較差,房子只砌了一層就停工了。奚春琴就和丈夫商量把前面陽光充足的大房間讓給公婆住,而她和丈夫則睡在樓梯間。看到那里地方狹小且陰暗潮濕。公婆很過意不去,執意要把大房間給小夫妻住。可奚春琴卻對公婆說,你們辛苦了一輩子,為我們付出了很多,理應要住的好一點,讓你們幸福快樂地安享晚年,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等今后經濟好轉,把房子造好了就行了。而這一住就是近兩年的時間。
歲月流逝,公婆的年紀一年比一年大,行動已有所不便,奚春琴照料的比以前更加細心周到了。婆婆曹巧英是老黨員,參加支部活動時,奚春琴總是陪同前往,不敢有絲毫閃失。公婆都是苦出身,平時生活十分節儉,而奚春琴總是想方設法為兩位老人添置衣物,為他們做可口的飯菜,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條,里里外外的事情從不讓丈夫操心。
XX年初,隨著城市化改造步伐的加快,奚春琴一家辛苦建造的樓房也被拆遷了。在租房過渡的兩年時間里,奚春琴夫婦為讓兩位老人過得舒適些,堅持把床讓給兩位老人,而他們則打地鋪。
XX年奚春琴退休了,并且娶了媳婦有了孫女,一家人和和睦睦,其樂融融。分配安置房的時候,由于房源緊張,她家暫時只分到一套中戶。為了讓兩位老人不再受租房之苦,奚春琴安排自己的兒子兒媳與老人一起生活,自己另外就近租了房子照料二位老人,周圍的人無不羨慕他們有這么一位好媳婦。
XX年底,公公因為年老體弱,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而婆婆也已是87歲高齡的老人,身體又不太好,這樣照顧公公的重任自然落在奚春琴肩上。她每天為公公洗漱更衣、端水喂飯、換尿布擦身體,還請理發師到家中為公公剃須理發等等不一而足。XX年2月,感受著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濃濃的親情,公公安祥地去世了。為不使婆婆因失去相濡以沫的親人而感到悲傷與孤獨,奚春琴就把老人接到了自己的身邊,對老人百般呵護,噓寒問暖,每天還帶著老人在小區散散步,讓婆婆安享晚年生活。媳婦這么孝順,婆婆曹巧英對她贊不絕口,逢人便說春琴比親生女兒還親,有媳婦的精心照料,她現在可真是享福了。
在悉心照料婆婆的同時,奚春琴還關心兒子的事業,全力支持他們去外地創業。奚春琴為人謙和,與街坊鄰居關系相處的非常融洽。她還熱心支持和積極參與社區開展的各項活動。
奚春琴就是這樣一位丈夫眼中勤勞能干、體貼關愛的好妻子;兒子、媳婦眼中和藹慈祥、樸實善良的好母親;公婆眼中通情達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婦;鄰居眼中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的好心人。XX年她被新北區婦聯評為“十佳好媳婦”的榮譽稱號。奚春琴用她的孝心和行動,贏得了居民群眾的稱贊和尊重,形成了孝親敬老的小區新風尚。
孫培娟對“孝順”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兒女花錢為父母買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東西是“孝”,而不讓老人生氣、擔心則叫“順”。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講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氣好,比啥都重要。
結婚時,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多,加之當時經濟條件比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孫培娟決定婚事新辦,一切從簡,彩禮一份不采編要,對此,她受到了婆家和鄉親們的好評。婚后她們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經濟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里也樂滋滋的。工作之余,孫培娟包攬了家里的所有家務。公婆不識字,孫培娟和丈夫商量,給公婆買了個大收音機,并手把手的交給他們如何使用,把他們樂得跟孩子似的。
后來,她們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樂融融。可在女兒三歲時,公公卻得了嚴重的腦血栓,經多方治療后,病情有了好轉,可后遺癥非常嚴重。她見婆婆一個人忙前忙后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辭掉了干了十幾年的工作,和婆婆一起照顧老人。為了給公公治病,幾乎花掉了全部積蓄,到過的大小醫院不下二十幾家,只要有一線希望,她們就不放棄,就是這樣,還是沒能留住老人,終于在治療了十幾年后與世長辭,撒手西歸。
公公去世后,婆婆一下子蒼老了許多,消沉了許多,終日愁眉不展,茶飯不思。看到婆婆這樣,她便和愛人商量;發動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等和婆婆能談得來的人,都來幫助跟她談心,幫她走出陰影。婆婆雖然上了年紀,但是心靈手巧,針對這一點,孫培娟手把手的教婆婆修鞋墊,織圍巾,分散她的注意力;晚上,又把一天的趣聞講給她聽;星期天,還讓孩子陪她開心。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好長時間的努力,婆婆終于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
婆婆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人,過去的苦日子,讓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經衰落、腰痛病、心臟也不太好,為了讓婆婆身體健康,孫培娟帶她四處求醫,在飲食上,也是盡量調劑著吃,最近還特意為老太太買了“孟氏拔罐”,和專治腰酸腿疼得膏藥。老太太對媳婦是打心眼里喜歡。
長時間同婆婆的和睦相處,她們有了許多的相似之處,如:一樣的性格、相同的愛好、喜歡一樣的顏色、就連喜歡吃紅薯、南瓜、和胡蘿卜都一樣。婆婆常說“俺這個媳婦真是隨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處,她和婆婆從沒有紅過臉,盡量滿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們也爭著孝順老人,有好吃的總忘不了奶奶,逢年過節也都要給奶奶買上點小禮物。今年春節,孫培娟建議排全家照,老太太非常高興,兒子爭著跟奶奶合影、媳婦也搶著跟奶奶和照、孫子孫女更是爭著、搶著更她拍照,把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
二十多年的媳婦生活,使孫培娟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順”的含義。作為兒女,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孝順”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終會有回報的。
好媳婦事跡材料范文200字第4篇馬,王范鄉劉村莊德孝文化苑義務管理員,也是醫療志愿服務隊成員,日常生活中免費為老人體檢,平時還幫老年日間照料買菜,為老人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種服務。
她是家里最小的女兒,在她剛滿4歲,懵懵懂懂還未記事的時候,父親已經因病永遠離開了她,剩下年邁的母親和六個成長中的子女。母親既要忙農活,又要拉扯一堆孩子,在哥哥姐姐和嫂子的照顧下,她跌跌撞撞的長到18歲,在花季的年紀,母親也撒手離開了她們。從此在她的生活里,再也沒有喊過爸、媽這兩個字。可能人缺少什么,就越期望擁有什么,所以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一直是她最大的期盼。還有什么能比父母雙全更幸福?
在她20歲的時候,經人介紹她認識了她的先生。他和她比起來,簡直是蜜罐里長大的孩子。奶奶寵愛他,父親母親呵護他,還有懂事的弟弟,一大家子在一起的幸福不正是她想要的嗎?擁有這樣的家庭,讓她覺得很滿足、很知足。在談戀愛的時候,她就給自己許了個諾言:上蒼給了她一個夢寐以求的美滿家庭,她所能回報的,就是全心對待所有的家庭成員,為了自己的多年的心愿,也是為了做兒媳的那份責任。
經營好自己的事業是對家庭成員負責的第一步,有了經濟基礎的保障,才能讓家長安心、臉上增光。她經營的診所從最初的一個小單間擴展成冬有暖氣、夏有空調、四季舒適的門面房。農忙之余,不斷進修、學習,參加市里的輔導班,掌握日漸更新的醫學知識,將最新的醫療技術相關信息帶回村里,既方便了村民就醫,又在醫療保障方面為新農村建設作出一點貢獻。公婆經常說,鄰里鄉親們掙點錢都不容易,能照顧就多照顧點。只要資金周轉的開,街坊鄰里來看病,手頭上的錢暫時比較緊張的,都可以在這里先就醫,等錢寬裕了再結賬。公婆淳樸的善心時刻提醒著她,做人要厚道,要換位思考,急病人之所急,像對待親朋一樣對待每一位病人。她的小診所在大家的關愛下逐漸成長,也希望以后能為大家提更多的保障。
在大家的稱呼里,她家先生的父母是她的公婆,但是在她心里,早已將他們當成是她的父母來看待,他們也把她當成是家里的姑娘。嫁入仝家以來,一直喊的都是爸、媽,老兩口聽起來也很開心。在她眼里,孝順其實很簡單。花錢為父母買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東西就是“孝”,不讓老人生氣、擔心那就是“順”。公婆衣服的尺寸早就熟記在心,只要看到合適的,自己省點,也要先緊著公婆買。春夏秋冬的衣服,全由她來包辦。公婆每次試穿的時候,嘴上總說她亂花錢,但是看到他們眼里的喜悅,她知道,公婆是心疼她。老人年紀大了,一般的手機老人家看不清、聽不到,特地托人在市場上給公婆買來大鈴聲和大按鍵的手機,這樣也方便了家里人的聯系。奶奶是全家人的寶貝疙瘩,經常給奶奶洗澡、洗頭,剪腳趾甲,買新衣裳,吃新鮮玩意,帶奶奶電腦視頻,定時給奶奶檢查身體,陪奶奶打麻將,嘮嗑,逗奶奶開心,奶奶心情好了,身體健健康康,那就是她們全家人的福氣。公婆也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俗話說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本著這個簡單的理念,她們一家和和美美的度過了十幾個春秋。
當然,兩代人在一起總有“代溝”,有時候對某些事情的看法不一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遇到公婆無法理解的事情,本著寬容的心,慢慢和老人家講解、溝通。如果暫時無法理解的,就先放一放,給老人一些考慮和體會的時間,這也是尊重家長的表現。
寒來暑往,轉眼家里的小叔也到了適婚年齡。給小叔找對象成為家里的頭等大事。像對待自己的親弟弟一樣,四處張羅好姑娘,小叔去相親,當然要先配備一套好行頭,這個事不用考慮,做嫂子的一定要先忙在前面,讓小叔在硬件方面不輸給別人。在她的撮合下,小叔找了個好姑娘,她也有了個好妯娌。大家像姐妹一樣相處,共同孝敬長輩,關愛晚輩。
家庭其實就是個薪火相傳的小社會,只有彼此之間做到真心相待,才能代代傳承,譜寫和美的篇章。雖然她的生活沒有什么大風大浪,一直都很瑣碎,但是她相信,在這樣一個和睦氛圍的大家庭里,還擔心什么更大的風雨呢?
好媳婦事跡材料范文200字第5篇公婆心中的好兒媳——九州鎮南常道村“好兒媳”李金榮個人事跡匯報大家好,我是**市**區九州鎮南常道村一名普普通通的村民,我叫李金榮。我們村從2011年起,每年初都會舉辦“好兒子好兒媳”的孝心評選活動,我因為照顧癱瘓的婆婆,有幸連續兩年都當選,同時提名了“明珠杯”**市第四屆“十大孝星”候選人。我的事情還上了報紙,讓更多的人認識了我。我的事情其實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成就,我只是想讓我這份孝敬老人的心能夠感染到大家,請大家都來關愛身邊的老年人。我今年39歲,18年前,我嫁給了**道村的孟祥勇。公公婆婆對我很好,拿我當親生女兒一樣對待,兄嫂也很和氣。一年后,孩子的出生讓我們這個大家庭充滿了歡樂。我們一家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生活收入都是靠務農,日子雖然過得不是很富有,但是我們老老實實種地,踏踏實實生活,公婆慈祥和藹,孩子乖巧聽話,一家人和和睦睦,快快樂樂,生活也是簡簡單單的幸福。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04年,我婆婆因為勞累突發腦血栓,病倒后行動不像以前那樣便利了。婆婆的生病,打亂了我們原來的生活模式。當時我公公和婆婆都已經70多歲了,公公雖然身體很好,但是因為年事已高,很多重活累活已經做不動了,婆婆這邊生活行動都需要人照顧,家庭的壓力頓時覺得大了許多。
好媳婦事跡材料范文200字第6篇好兒媳事跡材料
【篇1:好媳婦先進事跡材料】
好媳婦先進事跡材料
————古呂街道辦事處東湖村張立芳
張立芳,古呂街道辦事處東湖村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數年來無怨無悔精心照料年邁公公和婆婆的事跡,在當地十里八鄉傳為佳話,倍受稱贊。
1991年,張立芳與本村青年梅全喜結婚。婚前,她就知道梅全喜有一對年邁的父母,家庭情況比較困難。但這位善良的姑娘,想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一份屬于自己幸福,于是她毫不猶豫地嫁給了這位老實本分的青年梅全喜。婚后的生活比較安寧,婆婆、公公身體還算硬朗,她和丈夫一起忙著地里的農活,小日子雖說不富裕,但也有滋有味。張立芳與丈夫打算著,等有了孩子,就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做點小買賣,爭取早日過上舒心幸福的生活。
天有不測風云。就在他們結婚的第二年,突發腦血栓,她和丈夫及時把老人送到醫院,并到處借錢為老人治病。但老人最終還是半身癱瘓,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公公,她心里也不是滋味。但她和丈夫沒有被困難擊倒,反而更激發了他們的孝心。她不分晝夜地照顧著癱瘓的公公,不嫌臟,不嫌累,端屎倒尿,噓寒問暖。為了不讓癱瘓的公公生褥瘡,她每天至少要給老人翻身五六次,每隔幾天,就用溫開水,把老人的周身擦洗一遍。
每次給公公喂藥,她都先試試水燙不燙,再把藥放到老人的嘴里,讓老人用吸管吸水把藥沖下去。老人的每頓飯,都得由她和丈夫共同完成,一個人扶著老人的頭,一個人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飯菜喂公公進老人嘴里。一頓飯下來,至少需要一個小時。自從公公得病后,張立芳和丈夫幾乎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公公重病期間,她急忙把自己的父母請來,照顧著病床上的公公,家里欠下了好多債務,那時兒子才剛一歲多點。全家人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公公雖然年邁,但家里的雜活,基本全部由他擔當,現在現在公公臥病在床,這副重擔該由誰來挑?張立芳明白,才一歲多的兒子,需要她;家里地里的活,需要她;年邁的公公、婆婆,需要她;她深知這副擔子的分量,思量過后,這個堅強的女人,公公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一發起火來就控制不住情緒,見誰罵誰,連兒媳婦也不例外。每次被公公大罵時,她總是找個沒人的地方,任由委屈的淚水浸濕她的衣裳,也決不還口頂撞老人。別人為她鳴不平,她卻說:“俺公公自己躺在床上心里也一定不好受,才會這樣,頂撞他,只會讓他火氣更大,弄不好還會氣傷身體。那樣,不只他受罪,俺們也操心,還不如讓他把窩在心里的火發出來,心里舒服些。”公公氣消后,她還滿臉帶笑地勸說公公:“以后年紀大了,有什么事慢慢說,我們有什么做的不對的地方,您老人家盡管說,我們一定改,這樣發火會傷身體的。”老人聽后也表現出
愧疚的樣子,覺得對不起這位善良、孝順的好兒媳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為了節省每一分錢,張立芳不但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舍不得多給孩子買一點東西。年幼的兒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她知道應該給兒子多加些營養品,可她卻舍不得,兒子吃的,穿的,都比別人家的孩子差,為此,她對兒子有著深深地愧疚。
過度的操勞,使年僅三十多歲的人看上去比同齡人蒼老許多,滄桑的臉龐,粗糙的雙手,無不顯現出她付出的艱辛與汗水。
患難顯孝心,日久見真情!生活的重擔壓不倒這位善良、堅強的女人,她會承載著愛心、孝心一路走下去。
【篇2:——“好媳婦”先進事跡材料】
孝親敬老無私奉獻
——“好媳婦”先進事跡材料
孝親敬老無私奉獻
從事教育工作,愛崗敬業,甘當“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多次被評為“模范教師”領導,教師們公認的工作能力強,能歌善舞、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勤奮學習,生活中更是處處關心他人,家庭關系也處理得和諧美滿,始終堅持女性應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在單位,是領導和同志們認可的好同志,在家中,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認可的好媳婦。一、明事理、識大體,處理好家庭關系
事實上十幾年來,我將婆媳關系處理得極為融洽。從沒有與公公、婆婆高聲說過話,過沒有跟他們紅過臉。他們逢人便說:“我家的媳婦知書達理,是個好媳婦,我們知足了”。
為了培養孩子成才,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不僅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他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經常鼓勵他勤奮刻苦學習,同時,還要養成團結同學、禮貌待人的好習慣。并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系,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況。
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處,最大的秘訣是她們二人之間的溝通非常到位,她們經常彼此向對方敞開心扉地聊天。在處理家庭的大小事時,夫妻能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
心情舒暢。勤儉持家,合理安排工資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家居用品,培養子女上學以及其它生活瑣事,獨自承擔,從不讓丈夫操心。二、柔弱的身體,挑起家庭的重擔
為了讓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我義不容辭地擔起了家庭重擔。上班時間忙完教學,回到家里忙家務,始終把家務做得井井有條,整潔舒適,給丈夫和孩子創造了一個舒心安逸的網生活環境。給公公婆婆也減輕了家務勞累。三、孝敬公婆,體貼人微
隨著時代的變化,古代的“三從四德”變得無影無蹤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婦做婆婆”的說法流傳。而我認為:“兩想家庭和,媳婦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成家后,我用行動實踐我的諾言,用真誠和關愛去換起老人的信任。2006年,婆婆生病,在她生病的時候,我細心照料,做飯送湯,給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里忙外的,由于婆婆身體高大累我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聲苦,有時甚至忘了自己還饑腸轆轆的,心里裝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婦應盡的義務,是女性的一種美德,鄰里鄉親羨慕說:“有這樣賢惠的媳婦,是前生燒高香了”。平時,老師們也稱贊:有女人的品味和修養,有高尚的情操和豐富的內涵,有女兒的孝心和媳婦的賢良,不愧是新時代的有知識的女性”。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和萬事興。家庭里沒有一點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之間多一分諒解,多一分關懷、多一分寬容,家庭會更加和睦、幸福、社會會更加和、美好,敬老愛幼睦里鄰
蓬轉杏壇三十年公婆孝敬最為先里鄰和睦互關愛天道酬情密味甜
做個好媳婦,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為母親的角色增添道德,為女人的角色增添內涵。-
張紅霞
【篇3:好兒媳先進事跡申報材料】
公婆心中的好兒媳——九州鎮南常道村“好兒媳”李金榮個人事跡匯報大家好,我是**市**區九州鎮南常道村一名普普通通的村民,我叫李金榮。我們村從2011年起,每年初都會舉辦“好兒子好兒媳”的孝心評選活動,我因為照顧癱瘓的婆婆,有幸連續兩年都當選,同時提名了“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呂梁學院《中國紅色文學作品十五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泰山護理職業學院《基礎工程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玉溪職業技術學院《醫學信息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工廠食堂外包服務合同
- 圖木舒克職業技術學院《日語提高》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建筑職業學院《中藥制劑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閬中市閬中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5月份考前模擬適應性聯合考試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蘭考三農職業學院《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播》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第二外語(法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個人融資合同協議書
- 辦會流程及注意事項
- 嬰幼兒家園共育 課程標準
- 鐵路高級線路工試題
- 協作機器人比賽理論試題庫(含答案)
- 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模式案例:美妙的“童話小鎮”集市(二下)
- 部編四年級語文下冊 《記金華雙龍洞 》說課課件
- 600MW臨界蒸汽輪機外缸重型鑄鋼件鑄造技術
- 工程掛靠協議書格式
- DL∕T 1502-2016 廠用電繼電保護整定計算導則
- 《烏有先生歷險記》原文及翻譯
-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驅動的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