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蘇科蘇教初二年級下冊冊第二學期物理期末考試卷及答案(一)_第1頁
新蘇科蘇教初二年級下冊冊第二學期物理期末考試卷及答案(一)_第2頁
新蘇科蘇教初二年級下冊冊第二學期物理期末考試卷及答案(一)_第3頁
新蘇科蘇教初二年級下冊冊第二學期物理期末考試卷及答案(一)_第4頁
新蘇科蘇教初二年級下冊冊第二學期物理期末考試卷及答案(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蘇科蘇教初二下冊第二學期物理期末考試卷及答案(1)

一、選擇題

1.在水的三態(tài)變化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氣態(tài)時分子能自由的運動B.液態(tài)時分子間無相互作用力

C.固態(tài)時分子不運動D.固態(tài)時分子間無間隙

2.關于測量工具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時必須豎直放置,不得傾斜

B.用托盤天平稱物體的質(zhì)量時,發(fā)現(xiàn)指針偏離分度盤中央應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平衡

C.用量筒和水測小石塊的體積時,必須保證水能淹沒小石塊且放入石塊后水不會溢出

D.在月球上,彈簧測力計依然能夠測力,天平依然可以測物體的質(zhì)量

3.如圖所示為體育課上我們經(jīng)常練的四個項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立定跳遠一一起跳時用力蹬地,是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

B.50m跑一一沖過終點的同學不能立刻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慣性的

引體向上一一完成一次引體向上,雙臂的拉力始終等于同學的重

D.投擲實心球一一球在空中飛行時受到重力和人的推力

4.如圖所示,擺球從A點靜止釋放,擺向另一側(cè)的最高點B,最終靜止在。,點,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A.小球到達8點的瞬間,速度為零,此時小球受平衡力的作用

B.小球到達8點的瞬間,若剪斷懸線,小球?qū)⒈3朱o止狀態(tài)

C.小球靜止在O點時,若撤去所有的力,小球?qū)⒇Q直下落

D.小球靜止在。,點時,球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5.把體積相等的甲乙兩個實心小球同時放入裝有適量水的杯中,兩球均沉在杯底(如

圖),向水杯中加入適量鹽水后。甲球上浮,乙球仍沉在杯底,則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B.加入鹽水前,甲乙兩球?qū)Ρ椎膲毫ο嗟?/p>

C.加入鹽水后,甲球所受浮力變大,乙球所受浮力不變

D.加入鹽水后,乙球?qū)Ρ椎膲毫ψ冃?/p>

6.如圖所示,一摞棋子靜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現(xiàn)用力擊打最下面的一個,該棋子由靜止

開始沿水平桌面向左滑動較長一段距離后停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最下面的這個棋子由靜止變?yōu)檫\動,說明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

B.棋子被尺子擊打后,繼續(xù)向左滑動一段距離是由于其受到慣性的作用

C.最下面的這個棋子最終靜止時,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

D.隨著棋子一顆顆被打出去,剩下的棋子堆對桌面的壓強變大

7.將一個體積為V的鋁合金球放入水中,鋁合金球靜止在圖所示的位置。已知鋁合金的

密度為p=2.5X103kg/m3,則鋁合金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為()

8.關于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走路時沒有慣性,被絆倒時有慣性B.氣體、固體與液體都具有慣性

C.系好安全帶可以減少駕駛員的慣性D.汽車加速行駛時,慣性在不斷增大

9.狗拉著雪橇沿水平冰面做直線運動,先以速度v做勻速運動,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為

Fi;然后再以速度2V做勻速運動,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為F2。則()

A.F2=FIB.F2<FIC.F2=2FID.F2>FI

10.如圖所示,開口容器的底部有一個小孔,裝水后,水不斷從小孔流出.下圖中能夠粗略

反映水流出時,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壓強p與時間t的關系圖象是()

11.已知Pa沐〉P水,關于圖中兩杯液體中a、b、C三點處壓強的說法正確的是()

A.。點向下的壓強比向上的壓強大

B.a、b兩點的壓強相等

C.b點的壓強比c點的壓強小

D.b、c兩點的壓強相等

12.如圖甲,靜止時U型管兩側(cè)液面相平。下列選項符合如圖乙所示的所有合理情形的是

氣流方向+3

——天r

13.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活動中,小華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桌

面上做運動,由圖可知,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N;若在木塊上

加一祛碼后,再拉著木塊運動,則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將(選填“變小”

不變”或“變大”)。

14.如圖所示,均勻圓柱體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沿水平虛線切去部分后,使甲乙

剩余部分的高度均為兒若此時甲、乙的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力相等,則甲、乙原先對地

面的壓強PT、PZ.的關系是PG壓力F甲、FC的關系是FwFz,(均選填

”>/</=")。

15.用手把密度為0.6xl0:'kg/m3、重為12N的物塊浸沒在水中,物塊受到的浮力為

N,松手后物塊將,靜止時所受到的浮力為N。

K16.如圖是我國女子冰壺隊參加冬奧會時的比賽情景。

⑴在比賽中,一運動員將冰壺推出之后,冰壺由于________繼續(xù)向前運動,而另一運動

員在冰壺前進途中,不斷地刷冰,其目的是為了0

(2)冰壺由花崗巖鑿磨而成,質(zhì)量為18kg,與冰道接觸的底面積約為O.O2m2,冰壺的體積為

6X10-3m3,,取g=10Nkg。則冰壺的重力為N,冰壺的密度為kg/m3,冰

壺對水平冰道的壓強為Pa。

17.宋代詩人王安石的“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從物理

學的角度來分析“為有暗香來”能說明;落下的花瓣漂于水面,說明花瓣的密度比

水0

18.如圖是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因素的實驗裝置。保持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

變它的方向,壓強計U形管兩液面的高度差_________;將金屬盒向下移動,壓強計U形

管左管液面;保持金屬盒在液體中的深度不變,將水換成酒精,壓強計U形管

兩液面的高度差_________。

19.小明把一支溫度計放到陽光下曬,過了一段時間,他發(fā)現(xiàn)溫度計的液柱上升了,此時

液體的質(zhì)量________,密度.(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0.用氣球可完成很多有趣的小實驗,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對下列實驗進行解釋:

⑴如圖甲所示,用手壓氣球,氣球會變形,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________。氣球與手

掌、手指接觸的兩個部分變形的效果不同,說明了壓力的作用效果與有關;

(2)如圖乙所示,松開氣球的口子,氣球向后噴出氣體的同時,氣球會沿著細繩快速向前飛

去這不僅可以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還能說明;

⑶如圖兩所示,甲、乙兩只帚電的氣球,靜止懸掛在天花板上的同一個點上。這兩個氣球

帶的是(選填“同”或“不同”)種電荷。其中甲球?qū)σ仪虻牧τ洖镕i,乙球?qū)?/p>

球的力記為F2,可以判斷&尸2(選填“或“=”);

⑷如圖丁所示,兩只氣球自由懸掛在空中,用吸管對準A點沿垂直于紙面方向用力吹氣,

可觀察兩氣球(選填“分開"或''合攏”)。

21.如圖所示是“擦窗機器人”,它的“腹部”有吸盤,當擦窗機器人的真空泵將吸盤內(nèi)

的空氣向外抽出時,它能牢牢地吸在豎直玻璃上。

吸盤

⑴機器人工作時,主機內(nèi)部的氣壓—(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氣

壓,而使吸盤吸附在玻璃上;

(2)工作過程發(fā)現(xiàn)窗戶擦的不干凈,于是用真空泵又向外多抽幾次氣,擦窗機器人在豎直玻

璃板上移動時,受到的摩擦力跟抽氣前相比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⑶吸盤與玻璃的接觸面積為2xl03m2,若吸盤在此面積上對玻璃的壓強為1.5xlO5pa,則吸

盤對玻璃的壓力是_N。

22.科技館內(nèi)有一個“靜電球",當人觸摸"靜電球"時,頭發(fā)絲便會一根根豎起,形成"怒發(fā)

沖冠”的景象,如圖所示,這是由于頭發(fā)絲帶(選填"同種"或"異種")電荷而互相

的結(jié)果.

23.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個實心球,它們的密度之比為3:1。若將甲乙都放入水中,靜止

時它們受到的浮力之比為2:5,則甲、乙兩球的體積之比是;乙球靜止時處于

(選填“漂浮”、“懸浮”或“沉底”);甲球的密度是kg/m3?

24.滑板車是小學生喜愛的玩具之一.用腳向后蹬地,滑板車會沿地面向前運動,這說明

力的作用是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車的速度會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這表明力可

以改變物體的;滑板車在水平地面上靜止且人的兩腳站立在滑板車上時,滑板車受到

的支持力與是平衡力(選填“人的重力”、“車的重力”、“人與車的總重力”).

三、作圖題

25.如圖所示,汽車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駛,不知車是處于“加速、勻速、減速”中的哪種狀

態(tài).但車頂A處滴落的水滴最終落在靠后的B處.車廂地板上的木箱始終相對車廂靜

止.試畫出汽車前進過程中木箱的受力示意圖,。是木箱的重心.

()

26.傳送帶上有一個物體M,當它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它與傳送帶一起以lm/s的速度

在水平方向上勻速運動,畫出物體M的受力示意圖.

()

27.如圖所示,將一小球用細線懸掛起來后浸沒在水中,此時小球受到的浮力為4牛,細

線上的拉力為2牛。請在圖中用力的圖示法畫出物體所受的重力。

28.用力的示意圖表示燈受到的重力和線對燈的拉力.

29.如下圖所示,小球懸浮在液體中,請你作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圖。

四、實驗題

30.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核潛艇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在青島附近海域舉行,圖甲中為093改

進型攻擊核潛艇公開亮相并進行了戰(zhàn)略巡航。我國某核潛艇H最大潛深350m,完全下潛

到海面下后的排水量為8.24xl03t.潛艇內(nèi)部有水艙,通過向水艙中充水或從水艙中向外排

水來改變潛艇的自重,從而控制其下沉或上浮.已知海水密度p海為1.03xl03kg/m3,江水

密度P江為1.0xl03kg/m3,取g=10N/kg,不考慮潛艇的體積變化。

fTN

甲乙

⑴下列關于核潛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核潛艇的外殼用硬度小的特種鋼材制成的

B.核潛艇是通過改變自身體積達到浮沉的

C.核潛艇懸浮和漂浮時所受的浮力相等

D.核潛艇由東海海面下潛行進入長江后所受的浮力變小

(2)核潛艇在海面下水平勻速巡航時,突然進入密度躍層(海水密度突然變小)時,核潛艇

將會,將給核潛艇帶來安全隱患.為確保核潛艇安全,應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選填“向水艙中充水”或“從水艙中向外排水”)。

(3)該核潛艇H懸浮在海面下時,螺旋槳將海水推向后方獲得向前的推力,說明

;核潛艇H所受的海水阻力與航速的關系如圖乙,當核潛艇H航速為

8m/s時,核潛艇H所受的海水阻力為No

⑷該核潛艇H浮出海面處于漂浮時,露出海面的體積為1.0xl03m3,此時核潛艇H的總重

量是多少?(請寫出計算過程)

⑸該核潛艇H在深海某區(qū)域內(nèi)以某一速度勻速下降,在到達一定深度后從水艙中向外排出

6t的海水,經(jīng)過一段時間,核潛艇H以相同的速度勻速上升。若該區(qū)域內(nèi)海水的密度保持

不變,核潛艇H所受阻力僅與速度有關。則核潛艇H在勻速下降時所受阻力的大小為

_________N。

31.如圖所示,小華想估測大氣壓的大小,她設計的實驗方案如下:

A.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這就是大氣對吸盤的壓力;

B.將蘸水的塑料掛衣鉤的吸盤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擠壓吸盤;

C.用彈簧測力計鉤著掛鉤緩慢向上拉,直到吸盤剛脫離玻璃板面;

D.量出吸盤與玻璃板接觸面的直徑,計算出吸盤與玻璃板的接觸面積為5;

E.根據(jù)p=~,計算出大氣壓的大小p:

S

⑴小華由于疏忽,將前三個步驟的順序?qū)戭嵉沽耍_的順序是;

⑵實驗中小華將蘸水的吸盤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擠壓吸盤的目的是;

⑶如果實驗中小華所用的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0?5N,吸盤與玻璃板的接觸面積是

10cm2,她(選填“能”或“不能”)測出大氣壓的大小(設大氣壓約為

1.0X105Pa);

⑷小華又把玻璃板分別斜放、立放,使彈簧測力計向不同方向拉吸盤,也都測出了大氣壓

的值,這說明大氣。

32.某同學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均勻金屬圓柱體浸在液體中,探究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與液體

密度的關系,實驗時該同學把圓柱體浸沒在不同液體中,分別記下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得到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液體密度P

1.21.82.02.4

(xio3kg/m2)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N)7.54.51.5

(1)根據(jù)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空格處應填寫.

(2)在如圖中能反映表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與液體密度之間關系的圖象是

33.在《物體的浮與沉》學習中知道若物體浸沒在液體中,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稱為懸浮。

不少同學認為只要是平衡狀態(tài)下也可以稱為懸浮狀態(tài),大林同學提出如果在水中做勻速直

線運動的物體會受到液體阻力的作用不可稱為懸浮狀態(tài),為此全班同學展開了激烈的討

論,最后認為若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能算懸浮狀態(tài),同時提出物體在液體中所受阻力的大小

與什么因素有關。同學們上網(wǎng)查詢資料了解到同一物體在同一液體中所受阻力與物體的迎

流面積(形狀)和物體運動速度有關。為了探究在液體中物體所受阻力的大小的影響因

素,同學們借助自制潛水艇進行了下列探究。

(1)讓自制潛水艇在水中處于懸浮狀態(tài)如圖A,然后再其底部放置一些體積相同質(zhì)量忽略

不計的泡沫小球(如圖B),通過不斷調(diào)整發(fā)現(xiàn)自左向右在底部依次黏貼1個、4個、9個

泡沫球,然后使其從水底部浮起,當上浮一段時間進入指定豎直破墻的區(qū)域時,用照相機

通過每隔相等的時間曝光一次的方法記錄潛水艇的運動過程,如圖C是其中一段的示意

圖。對于在底部黏貼泡沫小球而不是其它地方黏貼的目的是。

對于圖中的這段運動過程,三次潛水艇上浮運動的速度之比是—,他們受到的液體阻力

之比是,由此可以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

(2)為了研究“阻力與迎流面積(形狀)的關系”,同學們提出改變迎流面積(形狀),利

用如圖D所示的潛水艇由水底同時浮出,比較潛水艇浮出水面的先后順序即可比較所受阻

力的大小,這樣的方案一("可行"或"不可行"),請你在圖的虛線框內(nèi)設計一種改進的

方案簡圖(兩個潛水艇模型即可),并作簡單說明。

簡蓼說明:

圖D

(3)在一次實際的操作中,某同學讓自制潛水艇以5cm/s的速度勻速直線下潛,至杯底后

排出lOOcn?的水后,該潛水艇以5cm/s的速度進而勻速直線上浮,潛水艇的外殼及體積不

發(fā)生改變,試求該潛水艇在水中勻速上升時受到的阻力約為()

A.INB.0.5NC.0.25ND.ON

34.一邊長為10cm,密度為0.7g/cm3的正方體木塊,將它用細線系于某容器的水中,如

圖所示,求:(g=10N/kg)

⑴木塊所受的浮力;

(2)細線的拉力;

⑶剪斷細線后,木塊靜止時排開水的體積。

【參考答案】***試卷處理標記,請不要刪除

一、選擇題

1.A

解析:A

【詳解】

A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無規(guī)則運動,氣態(tài)、固態(tài)時分子能自由的運動,故A正確、C錯

誤;

B.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液態(tài)時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

D.分子之間存在間隙,固態(tài)時分子間有間隙,故D錯誤。

故選Ao

2.D

解析:D

【詳解】

A.彈簧秤使用時可以是豎直放置,也可以傾斜使用,只要拉力和彈簧測力計的外殼保持

平行即可,故A錯誤;

B.測量時,若發(fā)現(xiàn)指針稍許偏離分度盤中央刻線時,要移動游碼,不能調(diào)節(jié)橫梁上的螺

母,故B錯誤;

C.石塊形狀不規(guī)則,不能利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寬度和高度,再計算體積,所以借助量筒

和水,采用“排水法”測量其體積,為保證測量結(jié)果的準確,石塊必須全部浸沒在水中,

同時石塊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過量筒的最大測量值,故c錯誤;

D.月球上依然存在著引力,所以在月球上,彈簧測力計依然能夠測力,天平依然可以測

物體的質(zhì)量,故D正確;

故選D.

3.A

解析:A

【詳解】

A.起跳時用力蹬地,同時地面給人一個反作用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

確;

B.跑50m時沖過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人具有慣性,但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

性的作用,故B錯誤。

C.在上升或下降過程中,由于身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確定,因此無法確定雙臂的拉力與同學的

重力大小關系,故c錯誤;

D.球在空中飛行,球已經(jīng)離開人手,不再受到人的推力的作用,故D錯誤。

故選Ao

4.D

解析:D

【詳解】

A.小球到達B點的瞬間,速度為零,但不能保持靜止,此時小球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A

錯誤;

B.小球到達8點的瞬間,若剪斷懸線,小球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故B錯誤;

C.小球靜止在。,點時,若撤去所有的力,小球?qū)⒈3朱o止,故C錯誤;

D.小球靜止在。,點時,受力平衡,球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

故選Do

5.D

解析:D

【詳解】

A.甲乙兩小球體積相同,排開水的體積相同,它們受到的浮力相同,甲球上升,乙球仍

沉在杯底,說明甲重力小,密度小,乙的重力大,密度大,故A錯誤;

B.由于兩球的浮力相等,但重力不相等,所以在加入鹽水前,甲乙兩球?qū)Ρ椎膲毫Σ幌?/p>

等,即重力大的對杯底的壓力大,故B錯誤;

C.加入鹽水后,雖然甲球上升,但兩球所排開鹽水的體積相等,液體的密度變大,故它們

受到的浮力都變大,且仍然相等;故c錯誤;

D.加入鹽水后,鹽水的密度變大,乙排開鹽水的體積不變,乙受到的浮力變大,乙對杯

底的壓力變小,故D正確。

故選D。

6.C

解析:c

【詳解】

A.最下面的這個棋子由于用力擊打而由靜止變?yōu)檫\動,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

因,故A項錯誤;

B.慣性是物體的本身屬性不是力。棋子被尺子擊打后,繼續(xù)向左滑動一段距離是由于棋子

具有慣性,故B項錯誤;

C.最下面的這個棋子最終靜止時,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故C項正確;

D.隨著棋子一顆顆被打出去,剩下的棋子堆對桌面壓力減小,對桌面的壓強變小,故D

錯誤。

故選Co

7.C

解析:C

【詳解】

已知鋁合金球體積為匕鋁合金球?qū)嵭牟糠值捏w積為V鋁令金,鋁合金球懸浮在水中,V排

=v,根據(jù)浮沉條件得

4字=G=〃i鋁合金g

「水gV=。鋁合金咻合金g

則有

。水V=。鋁合金%合金

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

3333

l.OxlOkg/mxV=2.5xlOkg/mx.合金

解得

%合金=二丫

則空心部分的體積為

23

%="%合金=丫-

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o

8.B

解析:B

【詳解】

A.慣性是物體的屬性,時刻存在,故A錯誤;

B.任何物體都有慣性,故B正確;

C.慣性只與質(zhì)量有關,系好安全帶可以減小慣性帶來的危害,并不能減小慣性,故C錯

誤;

D.慣性與質(zhì)量有關與速度無關,故不管是加速還是減速,只要質(zhì)量不變慣性都不會變

化,故D錯誤.

故選B?

9.A

解析:A

【詳解】

無論雪橇以多大的速度做勻速運動,都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雪橇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始終是

一對平衡力,而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摩擦力大小不變,所以拉力大小不

變,即F2=FI,故B正確。

故選B。

10.B

解析:B

【詳解】

當水不斷從小孔中流出時,容器內(nèi)的液面高度在逐漸降低,容器底受到的壓強在逐漸降

低;那么小孔處受到的水壓也在逐漸減小,因此水的流速在逐漸變慢,液面高度下降的越

來越緩慢;因此p-t圖象,應該是逐漸呈下降趨勢,且向內(nèi)側(cè)彎曲的曲線。

故選Bo

【點睛】

11.C

解析:c

【詳解】

A.據(jù)液體壓強的特點,在同種液體中的同一深度,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故A錯誤;

B.a、b兩點是在同種液體的不同點,b點比。的深度深,那么b點的壓強比。點的大,

故B錯誤;

CD.b、c兩點在水和鹽水的同一深度,而p盤水〉P,k,所以b點的壓強比c點的小,故C正

確,D錯誤;

故選Co

12.D

解析:D

【詳解】

ab.U型管左端,空氣流速大時,使U型管左端管內(nèi)壓強減小,小于大氣壓,所以左端液

面上升,故b正確,a錯誤;

cd.當在U型管左端抽氣時,使U型管左端管內(nèi)壓強減小,小于大氣壓,所以左端液面上

升,故c正確,d錯誤。

故選D。

二、填空題

13.勻速直線2.8變大

【詳解】

解析:勻速直線2.8變大

【詳解】

14.<<

【詳解】

[1]切去之后甲、乙對地面的壓力相等,則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質(zhì)量也相等;

由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為h,且S甲〉S乙,所以

V甲剩〉V乙剩

由可知

P甲<P乙

由圖可

解析:<<

【詳解】

⑴切去之后甲、乙對地面的壓力相等,則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質(zhì)量也相等;由于甲、乙

剩余部分的高度均為九且s單所以

Y甲剩>9乙剩

由夕=詈可知

P甲Vp乙

由圖可知,原來兩柱體的高度關系為

h甲V/?乙

由柱體壓強公式口=09/7可知,原來的壓強關系為

PV<PZ.

⑵由圖可知,甲切去的體積更小,且甲的密度更小,所以可知

G中切<GZ切

而原來的重力=剩余部分的重力+切去部分的重力,所以可知

G<P<Gz,

F“VF乙

15.上浮12

【詳解】

[1]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物體的體積為

根據(jù)阿基米德浮力公式,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2][3]由于物體的密度小于水,則松手后物塊將上浮,靜止時漂浮在水上

解析:上浮12

【詳解】

田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物體的體積為

12N

V=%2x10-3”

p物g0.6x103kg/m3x10N/kg

根據(jù)阿基米德浮力公式,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F=0,KgV=10\g/m3x10N/kgx2x1(F3m③=20N

⑵⑶由于物體的密度小于水,則松手后物塊將上浮,靜止時漂浮在水上,故所受到的浮力

等于其重力,即12N。

16.慣性減小摩擦1803X1039X103

【詳解】

[1]冰壺被推出后,由于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能在冰面上

繼續(xù)滑行。

[2]用冰刷刷冰,使冰轉(zhuǎn)

解析:慣性減小摩擦1803X1039X103

【詳解】

田冰壺被推出后,由于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能在冰面上繼續(xù)滑行。

⑵用冰刷刷冰,使冰轉(zhuǎn)化成薄薄的一層水,在冰壺和冰面之間形成水膜,好像潤滑油一

樣,水膜減小冰壺與冰面之間的摩擦,所以其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

⑶冰壺的重力為

G=mg=18kgxlON/kg=180N

⑷冰壺的密度為

m

p=一

V

⑸冰壺對水平冰道的壓強為

一0=4=9x103

SS0.02m2

17.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小

【詳解】

囚詩句中說到在遠遠的地方就能聞到梅花的香味,是因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

子在不斷的運動,運動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說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

動。

解析: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小

【詳解】

⑴詩句中說到在遠遠的地方就能聞到梅花的香味,是因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斷的

運動,運動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說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

⑵落下的花瓣在水面處于漂浮狀態(tài),由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花瓣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18.不變降低變小

【詳解】

[1]由液體壓強的特點知,同種液體的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

等,故保持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變它的方向,壓強計U形管兩液面的

高度差不變。

解析:不變降低變小

【詳解】

田由液體壓強的特點知,同種液體的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故保持金

屬盒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變它的方向,壓強計u形管兩液面的高度差不變。

⑵將金屬盒向下移動,則金屬盒在液體中的深度變大,受到的液體壓強變大,壓強計u形

管液面的高度差變大,故壓強計u形管左管液面降低,右管液面升高。

⑶保持金屬盒在液體中的深度不變,將水換成酒精,因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

p=pgh得,金屬盒受到的液體壓強變小,故壓強計U形管兩液面的高度差變小。

19.不變變小

【解析】

在太陽下曬一段時間后,溫度計內(nèi)液體溫度會升高,體積會變大;(而液體的

質(zhì)量不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其質(zhì)量不變;由公式,當質(zhì)量不變,體積變大

時,其密度會變小.

故答案為

解析:不變變小

【解析】

在太陽下曬一段時間后,溫度計內(nèi)液體溫度會升高,體積會變大;(而液體的質(zhì)量不隨溫

度的變化而變化,其質(zhì)量不變;由公式夕=",當質(zhì)量不變,體積變大時,其密度會變

小.

故答案為不變;變小.

20.形變受力面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分開

【詳解】

⑴⑴[2]用手壓氣球,氣球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其形狀發(fā)生了變化,說明里可以使

物體發(fā)生形變;氣球與手

解析:形變受力面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分開

【詳解】

⑴用手壓氣球,氣球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其形狀發(fā)生了變化,說明里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

變;氣球與手掌、手指接觸的兩個部分變形的效果不同,是因為手掌與氣球接觸的面積

大,而手指與氣球的接觸面積小,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

越明顯,反之亦然,故說明了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

⑵⑶松開氣球的口子,氣球向后噴出氣體,此時空氣受到氣球給的向后的力,氣球同時也

受到了一個向前的推力,從而使氣球開始運動起來,此現(xiàn)象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⑶⑷⑸由丙圖可知,兩個氣球是相互排斥的,由于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可推論,兩氣

球帶的是同種電荷;甲乙兩球之間由于相互排斥,兩球之間的力也就是相互作用力,根據(jù)

相互作用力之間的性質(zhì),這兩力大小相等,故片=與。

⑷⑹用吸管對準A點沿垂直于紙面方向用力吹氣時,由于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

小,右邊球所在的位置空氣流速較慢壓強大,導致右邊球與吸管之間存在向右的壓強差,

使右邊的球向右運動,所以兩球的距離變大,可觀察到兩球分開。

21.小于變大300

【詳解】

(1)[口用真空泵將吸盤內(nèi)的空氣向外抽出時,吸盤內(nèi)的壓強減小,故內(nèi)部壓強

小于外界氣壓,使吸盤吸附在玻璃上。

(2)[2]若真空泵向外多抽幾次氣,則

解析:小于變大300

【詳解】

⑴卬用真空泵將吸盤內(nèi)的空氣向外抽出時,吸盤內(nèi)的壓強減小,故內(nèi)部壓強小于外界氣

壓,使吸盤吸附在玻璃上。

⑵⑵若真空泵向外多抽幾次氣,則吸盤內(nèi)壓強更小,即內(nèi)外壓強差更大,大氣作用在吸盤

上的壓力更大,而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從而使吸盤與玻璃的摩擦力增大。

⑶⑶吸盤對玻璃的壓力

F=pS=1.5xlO5Pax2xlO-3m2=3OON

22.同種排斥

【詳解】

當人觸摸"靜電球"時,頭發(fā)絲便會一根根地豎起,形成"怒發(fā)沖冠"的景象,即

靜電球是帶電的,人體是導體,當人觸摸靜電球時,人體也帶了和靜電球同種

電荷的電,故人的頭發(fā)上

解析:同種排斥

【詳解】

當人觸摸“靜電球”時,頭發(fā)絲便會一根根地豎起,形成“怒發(fā)沖冠”的景象,即靜電球

是帶電的,人體是導體,當人觸摸靜電球時,人體也帶了和靜電球同種電荷的電,故人的

頭發(fā)上也會帶上與靜電球同種電荷的電,據(jù)同種電荷相斥可知,頭發(fā)帶同種電荷而相互排

斥,故頭發(fā)越梳越蓬松.

23.漂浮

【詳解】

[1]因兩球的質(zhì)量相等,由得,甲、乙兩球的體積比為

[2][3]假設兩球都漂浮,因兩球的質(zhì)量相等,兩球所受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其

重力,浮力比為1:1,與題設條

解析:1:3漂浮2.5x103

【詳解】

[1]因兩球的質(zhì)量相等,由0=歹得,甲、乙兩球的體積比為

匕m乙丹13

⑵[3]假設兩球都漂浮,因兩球的質(zhì)量相等,兩球所受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其重力,浮力比

為1:1,與題設條件矛盾,故假設不成立;假設兩球都浸沒,則浮力之比為

h京一政

與題設條件矛盾,故假設不成立;因它們的密度之比為3:1,所以甲球浸沒,乙球漂浮

1

品_。水g%_。水g%_P-水_2

F乙G乙。乙?guī)X,g乙3P乙5

整理得

5

「乙=公「水

o

33

0甲=3夕乙=3x2x1.0xIO,kg/n?=2.5x10kg/m

6

24.相互運動狀態(tài)人與車的總重力

【分析】

(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受到力的同時,也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

力;

(2)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fā)生

解析:相互運動狀態(tài)人與車的總重力

【分析】

(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受到力的同時,也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

(2)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fā)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

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

(3)靜止的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詳解】

(1)用腳向后蹬地,滑板車會沿地面向前運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如果不再蹬地,由于摩擦阻力,滑板車的速度會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這表明力可

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3)滑板車在水平地面上靜止且人的兩腳站立在滑板車上時,滑板車受到的支持力與“人

與車的總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

三、作圖題

V

----A

25.

【解析】

【詳解】

車頂A處滴落的水滴最終落在靠后的B處,相對于4的位置,B的位置更靠后,根據(jù)慣性

知識可知汽車做的是加速運動;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這兩個力是

一對平衡力;由于汽車做加速運動,木箱由于慣性有向后運動的趨勢,故小車對木箱的摩

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如圖所示:

V

26.見解析所示

【詳解】

由于物體和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相對靜止,所以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的作用;然后過重心沿豎直向下的方向和豎直向上的方向表示出重力和支持力.因為這兩

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作圖時兩條線段長度要相等.如圖所示:

F

A

【點睛】

物體向右勻速運動,由于不計空氣阻力,所以物體受到重力G和傳送帶對它的支持力F,

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點在物體的重

【解析】

小球受力平衡,向上的浮力與拉力之和等于小球重力,即小球重力為6牛,作用點在小球

重心,方向豎直向下,重力的圖示如下圖:

【解析】首先確定重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然后確定力的作用點和方向,根據(jù)平衡力條

件判斷二力大小相等,所以兩個表示力的線段要等長,具體如圖:

由題意,小球懸浮在液體中,則小球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平衡力,小球在豎直方向上受豎直

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將重力的作用點畫在小球的重心

上,豎直向下畫出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在箭頭旁標注G,將浮力的作用點畫在小球的重心

上,豎直向上畫出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兩個線段長短相同,在箭頭旁標注寫?,如圖所示

3O.(1)D;(2)下沉;從水艙中向外排水;(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92X106;(4)7.21xlO7N;

(5)3xlO4N

【詳解】

⑴卬A.由于核潛艇要下潛到水中,會受到水的壓力,這壓力較大,不能用硬度小的鋼材

制成,A錯誤;

B.核潛艇自身體積不能改變,它是通過向水艙中充水或從水艙中向外排水來改變潛艇的自

重,從而控制其下沉或上浮,B錯誤;

C.核潛艇懸浮和漂浮時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1*=夕液8匕俳,那么所

受的浮力也不相等,C錯誤;

D.核潛艇由東海海面下潛行進入長江后,液體的密度變小,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

巴$=夕液ghF,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所受的浮力變小,D正確。

故選D。

⑵⑵核潛艇在海面下水平勻速巡航時,突然進入密度躍層,海水密度突然變小,根據(jù)阿基

米德原理/=夕液g%F,排開海水的體積不變,那么所受的浮力變小,在重力作用下,核

潛艇將會下沉。

⑶為確保核潛艇安全,應立即采取的措施是從水艙中向外排水,這樣核潛艇的重力變小,

不會下沉。

⑶⑷螺旋槳將海水推向后方獲得向前的推力,螺旋槳對海水向后的力,而海水對螺旋槳向

前的力,這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⑸從圖乙可以看到,所受的海水阻力與航速的關系可設為

f=kv2

由圖乙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到k的大小是3x10,那么當核潛艇H航速為8m/s時,核潛艇H所

受的海水阻力是

2

N-s7

f=kv2=3xl04——x(8m/s)=1.92X106N

核潛艇H所受的海水阻力是1.92X1()6N。

(4)由于完全下潛到海面下后的排水量為8.24xl()3t,那么排開這些海水的體積是

7n_8.24xl06kg

s=8xlO3m3

^-1.03xl03kg/m3

核潛艇的體積是

^.=^=8xlO3m3

由于露出海面的體積為1.0xl()3m3,那么核潛艇排開海水的體積是

%=V^,V=8.OxlO3m3-l.OxlO3m3=7.OxlO3m3

這時核潛艇受到的浮力是

333

%^l.OSxltfkg/mxl0N/kgx7.0xl0m=7.21X107N

處于漂浮時,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浮力,即

G垂=耳孚=7.21X1()7N

此時核潛艇H的總重量是7.21X1()7N。

(5)[6]設核潛艇H在勻速下降時所受阻力的大小為了,由題意可知勻速下降時

G=f+F.^

以相同的速度勻速上升時

G-6x1O'kgx1ON/kg+/=£孚

由上面兩式解得了=3xl()4N,核潛艇H在勻速下降時所受阻力的大小為3X1(/N。

31.BCA排盡吸盤內(nèi)部空氣不能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詳解】

⑴⑴前三步的目的是為了測量拉力F的大小,所以應先擠壓排氣,再拉,再記數(shù),正確順

序應為BCA。

⑵⑵蘸水和用力擠壓吸盤都是為了盡量將吸盤內(nèi)的空氣排干凈,這樣里面沒有氣壓,外面

的大氣壓才能將其緊緊壓在玻璃板上。

F

⑶[3]根據(jù)p=—可得

F=pS=1.0xl05Paxl0xl0-4m2=100N

至少需要一個量程為100N的測力計,所以用量程。?5N的彈簧測力計是不能測出大氣壓

的大小的。

⑷⑷大氣壓強也像液體的壓強一樣,是向各個方向都有的。因此小華又把玻璃板分別斜

放、立放,使彈簧測力計向不同方向拉吸盤,也都測出了大氣壓的值。

32.5B

【詳解】

(1)⑴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液體密度越大,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越小,液體密度每增大

0.2xK)3kg/m3,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就減小IN,故表中空格處的數(shù)據(jù)為

4.5N-1N=3.5N

(2)⑵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隨液體的密度p的增大而減小,故

初步判斷只有A、B可選,同時可以判斷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不可能為負值,故A可以排

除,只有B符合題意。

33.控制迎流面積或形狀相同1:2:31:4:9迎流面積(形狀)相同時或其他條件相同時

阻力的大小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