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支河西閘站初設報告20171030報批稿定稿_第1頁
六支河西閘站初設報告20171030報批稿定稿_第2頁
六支河西閘站初設報告20171030報批稿定稿_第3頁
六支河西閘站初設報告20171030報批稿定稿_第4頁
六支河西閘站初設報告20171030報批稿定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鹽城市大中型閘站更新改造鹽城市大中型閘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報批稿)初步設計報告(報批稿)PAGE\*romanPAGE\*roman目 錄綜合說明 1緒言 1水文 5工程地質 6工程任務和規模 8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9機電及金屬結構 11消防設計 14施工組織設計 14建設征地與移民安置 15環境保護設計 16水土保持設計 17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 17節能設計 17工程管理設計 18設計概算 18經濟評價 19工程特性表 192水文 252.1流域概況 252.2氣象 33PAGE\*romanPAGE\*roman水文基本資料 34設計降雨 42工程地質 463.1概述 46自然地理概況 46工程地質條件 47場地地表水及地下水情況 53場地地震效應 54工程地質條件評價 55基礎方案 58基礎設計形式及持力層選擇 58基坑開挖、圍堰施工等巖土工程問題 59橋梁工程 60天然建筑材料及施工與生活用水水源調查 63結論與建議 63附圖、附表 65工程任務和規模 85區域社會經濟概況及發展經濟 85工程建設必要性和緊迫性 91工程任務 92工程內容 92工程標準 92PAGE\*romanPAGE\*roman泵站工程規模 93特征水位 98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01設計依據 101工程等別和標準 104工程選址 106建筑物選型 109工程總布置 109主要建筑物設計 112工程安全監測 133房屋設計 135機電及金屬結構 138水力機械及輔助設備 138電氣設計 161金屬結構設計 176消防設計 1837.1概述 183消防總體布置 184建筑物消防設計 184機電設備消防設計 185消防給水 186PAGE\*romanPAGE\*roman消防電氣 187主要消防設備及材料表 187施工組織設計 190施工條件 190施工導、截流工程 193主體工程施工 195施工交通及施工總布置 201施工總進度 203建設征地與移民安置 205建設征地及影響范圍 205征地實物調查 206工程對地區社會經濟的影響分析 212移民安置規劃 212耕地占補平衡及臨時占地復耕規劃 216移民實施計劃與管理 217環境保護設計 22010.1概述 220環境影響預測和評價 221環境保護對策及措施 227環境管理與監測 232結論與建議 23511水土保持設計 236PAGE\*romanPAGE\*roman11.1概述 236主體工程水土保持評價 237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及分區 238水土流失預測 239水土流失防治標準等級及目標 240分區防治措施設計 241水土保持施工組織設計 244水土保持監測方案 246水土保持實施管理 248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 250設計依據 250勞動安全 251工業衛生 253安全衛生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 254安全標志的設置 255節能設計 256設計依據 256能耗分析 256節能措施 257節能效果評價 26014工程管理設計 261PAGE\*romanPAGE\*roman工程管理體制 261工程運行管理 265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 266管理設施與設備 266設計概算 26915.1概述 269編制原則及內容 269設計概算成果 279經濟評價 30116.1概述 301國民經濟評價 301綜合評價與結論 304附:《<鹽城市大中型閘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審查意見》1.綜合說明1.綜合說明PAGEPAGE1綜合說明緒言工程概況鹽城市區地處淮河下游里下河腹部地區的東翼和沿海墾區斗北片西緣,境內7.7%~新越河~新洋港、斗龍港、東渦河、西岡河、潭洋河、草堰河、皮500多條匯水支河。其中,蟒蛇河~新越河~新洋港、斗龍港為排泄里下河地區區域洪水的入海通道;岡溝河、東渦河、西岡河、皮岔河、潭洋河、仁智河匯集上游客水經新洋港、斗龍港入海;通榆河為南北向調水河道,調度南部高水經四大港入海;西潮河為西潮河地區排澇干河,相機為里下河腹部代排澇水。河道流向正常由西向東、由南向北,流速一般均較小。2006201415.214536km。經過近幾年的建設,鹽城市城市防洪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第Ⅲ防洪區、Ⅳ防洪年鹽城市城市總體規劃開10個防洪區進行設防,6個防洪區。鹽城經濟開發區和鹽都高新區根據區內經濟開發需要,實施了第Ⅵ、Ⅶ兩個防洪區的防洪治澇工程建設,第Ⅵ、Ⅶ兩個防洪區外圍防洪屏障已基本形成,防洪標準50~100104個防洪區目前仍維持原有小圩區防洪排澇現狀,聯圩防洪體系尚未啟動建設。根據《鹽城市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年》確定的城市發展布局,依托流域、區域治理等防洪安排,參考已建第Ⅲ、Ⅳ防洪區建設經驗,防洪區建設采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取“按區設防、分片排澇”的治理思路,外圍以“擋”為主防御區域高水,內部建站以“抽”為主排除區內澇水,擋排結合。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范圍結合10個防洪區分區治理。2020年,通過實施防洪堤防、建筑物達標工程,防洪全面達到規劃標準;通過實施排澇泵站建設等工程措施,排澇達到近期規劃標準。重點實施各區的防城市區核心區河東新區開發區(高新東區城南新區建設,基本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城市防洪減災體系。興建緣由鹽城市市區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規劃防洪總面積為816.7km2,自2006年起步實施第Ⅲ防洪區城市防洪建設以來,鹽城市城市防洪建設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但根據最新的調查統計,除Ⅲ、Ⅳ、Ⅵ、Ⅶ防洪區防洪圈初步建立外,其余防洪區防洪排澇標準遠不能滿足規劃要求,與城市社會與經濟發展亦極不相稱,急需提高。(高新區西區57.20km2。該區平均地面高程▽2.20m左右,屬鹽城市鹽都區,鹽淮高速、S331縱橫東西,S229貫穿南北。該區是鹽龍街道及郭猛鎮所在地,為鹽城市高新技術產業區綜合配套區、重要旅游文化發展區,規劃近期人口510萬人,防護等級比較重要,規劃城市防洪工程等別為Ⅲ等,505~1010~20年一遇。目前該區防洪陣線已經初步建立,但現狀仍為標準較低的農業圩區,防洪標準偏701250m3/s0.87m3/s·km220171.綜合說明1.綜合說明PAGEPAGE部署安排,市政府將中崗河南閘站、永豐渠西閘站、串場河三英閘站、永新河南閘站工程列、六支河西閘站入市政府2017年度10大類150項城建項目。本次設計擬實施的六支河西閘站位于鹽城市防洪體系第Ⅷ防洪區,兼具防洪、保水活水等功能。六支河西閘站工程的建設,提高了第Ⅷ防洪區的防洪除澇標準和抵御洪澇災害的風險能力,為亭湖區的經濟社會建設的安全提供了保障。綜上所述,實施第Ⅷ防洪區內的六支河西閘站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設計過程2017(鹽20171號文2017年度鹽城市市區城市防20174(六支河西閘站20175月編(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送審稿》供審查。201772日,鹽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鹽城市主持召開《鹽城市大中型閘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會,<(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2017年7月完成了《鹽城市大中型閘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報批稿20178(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送審稿2017826)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審查會,形成《<鹽城市大中型閘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20179)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報批稿》并上報。初設審查意見及落實情況《<鹽城市大中型閘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審查意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見》主要內容及落實情況如下:一、六支河西閘站位于鹽城市城市防洪第Ⅷ防洪區、鹽都區郭猛鎮境內。根(2015~2030年)所確定的防洪標準和治澇標準,Ⅷ505~1010~20年一遇?,F狀第Ⅷ防洪區排澇標準偏低,為提高防洪排澇標準,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實施六支河西閘站工程,配套第Ⅷ防洪區其它防洪工程建設形成防洪包圍圈。二、六支河西閘站位于與東渦河交匯處的六支河上,閘站中心距離東渦河中70m。主要功能為防洪排澇,兼顧保水、活水功能。工程等別為Ⅲ等,主要228m3/s10m3/s。站身采用堤身式布144.5m41680mm315kW280kW,1190kW。工程規模和總體布置基本合適。四、建議1、進一步優化工程總體布置;2、補充地質勘探資料;落實情況:本次報告中地質勘探資料為初設最終成果。3、補充論證水泵水力模型比選,復核水泵安裝高程;落實情況:補充雙向泵、單向泵水力模型比選,詳見6.1.3章節;已進一步復核水泵安裝高程,滿足要求。4、完善施工組織設計;落實情況:已完善。5、按專家意見修改設計并調整工程概算;1.綜合說明1.綜合說明PAGEPAGE落實情況:已根據專家意見按照最新工程量調整工程概算。水文氣象鹽城市區位于里下河腹部地區東部,處于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區,為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內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冷暖有常,雨量適中,宜農宜林宜牧宜漁。全年降水日100~15d,最大年降水量1463mm(1965年,最小年降水量498.5m(1978年1000~1060mm6~9465%67月中旬200~250mm,8、9月常有臺風暴雨。秋季和冬季則降水量較少,極易出現秋旱和春旱。1300mm月50%左右。主要測站及特征水位六支河西閘站位于第Ⅷ防洪區東渦河沿線,南距向陽河4.0km,北距蟒蛇河河7.8km,蟒蛇河龍岡站位于擬建工程附近,本次工程可研水文分析采用蟒蛇河龍岡站站點數據進行分析。2.80(19916月。設計洪水位(2015~2030)100年一遇防洪水位為▽3.12m,50年一遇防洪水位為▽2.93m100年一遇防洪水位取為▽3.10m,50年一遇防洪水位取為▽2.95m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50年一遇防洪水位取為▽3.0m100年一遇防洪水位取為▽3.10m。施工期洪水位六支河西閘站施工期洪水位分析采用蟒蛇河龍岡站1978~2014年10~5月非汛期高水位資料進行頻率計算。經頻率分析成果,龍岡站非汛期高水位5年一遇水位為▽1.48m;10年一遇水位為▽1.62m。工程位于龍岡站附近,本次設計水位綜合考慮六支河西閘站工程施工期5年一遇水位取為▽1.50m,10年一遇水位取為▽1.60m。汛期排澇預降水位根據城市防洪調度運行規定,在預報有超標準強降雨時,允許防洪區內提前預降水位至防洪區設計低水位以下。根據鹽城市多年水位統計,鹽城市多年平均水位在▽0.8~▽1.0m,在此水位下鹽城市城市防洪工程內外水位差相差不大,城市內部已建工程安全基本不受影響,故城市防洪預降水位確定為多年平均水位下限為▽0.8m。保水水位75%0.3m?;钏辉诔鞘兴|惡化時,能通過城市活水泵站以及相關城市防洪工程,采用提灌與自排、自流與排水相結合的方式,確保城市活水。工程運行通過提高內河水位1.3m質、美化城市環境的目的。工程地質1.綜合說明1.綜合說明PAGEPAGE工程地質條件本區隸屬于揚子地層區,基巖在地表無一出露。本區位于我國新華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帶上,秦嶺東西向構造帶亦東延至此,地質構造十分復雜。本區的地震大都與斷裂有關,全市絕大部分中強地震都發生在這些斷裂帶及其附近。本次勘探揭露,勘區內地層為第四紀濱海—河流相沉積所形成。根據土層的個工程地質層,其中第(4)2個亞層,第(5)層細分為5個亞層,第(6)層細分出1個亞層,第(8)層及第(10)層均細分1個亞層。(3)1,天然含10.5MPa-1,屬軟土,具有含水量高、壓縮性高、孔隙比大、靈敏度高、強度低以及觸變性、流變性等特點。該層(4-1)層粉質地表水及地下水勘區地表水主要匯集于六支河中,西側與東渦河水網相連,附近無湖泊等大面積水域分布,水位隨季節變化較大,汛期水位較高,枯水期水位較低??尚行匝芯靠辈祀A段六支河水位在▽+0.70m左右變化,本次勘察期間六支河水位在▽+0.90m左右??眳^勘探深度范圍內地下水主要為賦存于松散沉積物中的孔隙水,第(4-1)2017426日量測的地下水(潛水)穩定水位標高在▽+0.70~▽+0.73m之間,平均在▽+0.72m左右;20178日量測的地下水(潛水)穩定水位標高在▽+0.79~▽+0.81m之間,平均在▽+0.80m左3~5年內最高地下水位為▽+2.10m2.0m。(41(4-20.68m4.10m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第(5-2(53(5-4)層為主要含水層,與地表水連通性差,其補排方式以側(10)層重粉質壤土是地基土中的深部的相對隔水層,其下的承壓水對本工程的建設影響不大。場地地震效應抗震設計參數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及《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20102016年版0.10g,相應地震基本烈度為Ⅶ度,場地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根據《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S203-970.65s,屬對抗震不利地段。飽和無黏性土和少黏性土的液化判別經判別,場地地面下20m深度范圍內無液化土層。工程任務和規模工程任務本次工程任務是實施六支河西閘站,提高鹽都區現狀排澇動力不足的問題,為鹽都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防洪除澇保障,同時兼顧第Ⅷ防洪區內的保水活水等要求。工程內容在市區第Ⅷ防洪區六支河與東渦河交匯處新建排澇閘站一座——六支河西閘站,并拆除現有老閘。工程標準1.綜合說明1.綜合說明PAGEPAGE防洪標準(2015~2030年,第Ⅷ防洪區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排澇標準第Ⅷ防洪區排澇標準近期(2020年)為5~10年一遇,遠期(2030年)10~20年一遇。工程規模根據規劃,第Ⅷ防洪區防洪除澇達標工程建設已列入市本級及鹽都區2017年度建設計劃,其中六支河西閘站工程由市本級組織實施。第Ⅷ防洪區屬鹽都高新區西區,現狀防洪區防洪陣線已基本形成,但標準較低,規劃通過對外部老舊建筑物進行拆建,加固堤防等措施達到規劃標準。東渦河為第Ⅷ防洪區西側行洪河道,是新洋港上游蟒蛇河的一級支流,同時考慮到六支河河道作為第Ⅷ防洪區6m28m3s結合其它工程滿足近期規劃要求。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工程等別和標準

10m3/s,28m3/s10m3/s,總裝機功1190kW(2015~2030(待批稿區防洪工程等別為Ⅲ等,確定本工程主要建筑物泵房、進出水池、內河側第一節23級建筑物,臨時建筑物級別為4級。505~1010~20年一遇。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建筑物總體布置六支河西閘站工程采用堤身式布置,主要由站身、清污機橋及內外側引河等組成。站身采用閘站結合型式,閘站南北兩側分別設置副廠房和檢修間。28m3/s10m3/s416.00m4.50m。站內設潛41680QZBW-315kw/380V2臺套,泵葉輪1680mm200r/min,葉片安裝角度-2°,布置于站身兩側邊孔;1680QZBW-280kw/380V潛水貫流泵2臺套,泵葉輪直徑為1680mm,轉速為185r/min01190kW。水泵采用平直進出水流道,雙向泵流道口設快速閘門斷流,單向泵流道口設對開式節能型拍門斷流。站身采用塊基整體結構,站身順水流向長27.00m,垂直水流向寬28.80m,機組中5.30m,水泵葉輪安裝高程為▽-1.90m,底板底高程為▽-4.20~-4.70m,底板面高程為▽-3.20m,底板厚1.00m,泵室底板面高程為▽-3.35m。閘站頂高程為▽4.00mBQP-2×125kN固定式卷揚啟閉機啟閉。54孔內河側橋首設有回轉式清污機及皮帶輸送機,清污機型號為HQN-4.5×6.5-70°,4HQN-4.5×6.5-702臺套。清污機橋底板底高程為▽-4.00~-3.75m,底板面高程為▽-2.50~-3.20m,橋頂高程為▽4.00m。內河側清污機橋外接6.0m長C30鋼筋砼鋪蓋,面高程▽-2.50m,底高程▽-2.90mΦ6@15050cm20cm厚C25-2.00~2.50m55m1:2.5,河底高程為▽-2.00m10.00m。6.0mC30鋼筋砼護坦與清污機橋相接,護坦面高程▽-2.50m,底高程▽-3.00m12m長范圍內引河采C2520cm,護底面高程為▽-2.50m10cm砂石350g/m215m35cm1.綜合說明1.綜合說明PAGEPAGE230g/m2C306-3.20~-3.04m,底板面高程▽-2.50~-2.34m,墻頂高程▽3.00~4.00m-3.04~-2.70m,底板面高程為▽-2.34~-2.00m,墻頂高程為▽3.00m。其余翼墻均為直線型,采用鋼筋砼懸臂式結構,翼墻底板底高程為▽-2.70m,底板面高程為▽-2.00m,墻頂高程為▽3.00m。翼墻墻頂均設石材欄桿。C303221節為圓弧結合直線型扶壁式結構,第二節直線型扶壁式翼墻。翼墻底板面高程為▽-2.50m,底高程▽-3.20m,翼墻頂高程為▽4.00~▽3.50m,墻頂設安全欄桿。本工程采用天然地基基礎。本工程檢修間緊鄰站身南側布置,副廠房緊鄰站身北側布置。主廠房及檢修間為單層框架結構,副廠房為三層框架結構,主廠房建筑面積為534.0m2,檢修間建筑面積為137.5m2,副廠房建筑面積為1045.9m2。生產、生活區總占地面積約3.30畝。六支河西閘站進場道路總長約760m4.50m。3132號橋。擬21.04m4.5m5.5m,橋面高程▽3.38m,橋梁L=16m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0.8m。機電及金屬結構水力機械28m3/s10m3/s,特征揚0.0m~2.00m之間,屬于超低揚程大流量排澇泵站。站內設4臺1680QZBW潛水貫流泵,其中單向、雙向水位各兩臺,水泵葉輪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直徑Φ1680mm0185r/min,雙向泵葉片安放角-2200r/min。水泵葉輪中心安裝高程為▽-1.90m,進、出水流道均采用平直管形式,單向水泵斷流采用節能型自由側翻式拍門,雙向水泵選用快速閘門作為斷流方式。125ZW120-204臺,WQ200-200-3024WQZ25-22-4考慮到主廠房水泵及其他設備的起吊,主廠房內設QD32/5t電動雙梁吊鉤橋式起重機1臺套。電氣六支河西閘站電氣設計內容主要包括:閘站的變配電、電氣控制、計算機監控、視頻監視、照明、防雷接地及通信等方面的設計內容。本工程用電負荷按三級負荷考慮,電源接入系統由電力部門負責,采用“站所合一”的供電管理方式,將變配電等設備和泵站電氣設備統一考慮進行選擇和布置。供電電源擬從站址附近10kV輸電線路至六支河西閘站終端桿,桿下采用電纜向泵站供電。280kW315kWYQN7406P380V,功率因數:0.86,效率:0.93,絕緣等級:F4臺。10kV0.4kV母線上設一臺主變4臺主機、輔機設備、檢修用電、辦公生活照SCB10-2000kVA/10/0.4kV;站變供泵站非運行期間檢修用電、辦公生活照明等電氣設備用電,型號為SC10-80kVA/10/0.4kV,以避免主變長期運行的空載損耗。10kV610kV1臺、10kV1臺、10kV1臺、PT及110kV110kV1220V0.4kV側低GCS100.4kV1.綜合說明1.綜合說明PAGEPAGE出線柜1臺,無功補償柜2臺,主機控制柜4臺,動力配電柜2臺、照明配電柜10.4kVJJR2000系列軟起動器;饋電柜內配置塑殼斷路器。0.4kV主機母線上集中補償的方式,并設置自動補償控制器,2GCS-18(改4SSD1型軟起動裝置(模塊型),以滿足各種開機順序的需要。本工程設置了計算機自動化監控系統一套。金屬結構1、自排孔工作閘門16.0m,底檻面高程-2.20m,采用露頂式平面直6.06×5.7m1P形橡皮止水,底止水及橡皮墊塊采用條形橡皮止水。工作閘門平水啟閉,采用BQPB-2×125kN-8m1套。2、雙向抽排孔工作閘門24.5×2.55m,底板面高程-3.20m,胸墻底高程-0.65m??焖俟ぷ鏖l門采用潛孔式平面鋼閘門,門葉尺寸4.6×3.1m??焖俟ぷ鏖l門頂、側止水均采用P型橡皮,底止水及橡皮BQPK-2×100kN-6m快速卷揚式啟4套。3、單向抽排孔工作閘門24.5×2.55m,底板面高程-3.20m,胸墻底高程-0.65m。快速工作閘門采用潛孔式平面鋼閘門,門葉尺寸4.6×3.1m??焖俟ぷ鏖l門頂、側止水均采用P型橡皮,底止水及橡皮墊塊采用條形橡皮。工作閘門動水啟閉,采用BQPK-2×100kN-6m快速卷揚式啟閉機2套。3.0m2.20m1.50m×2.20m,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4扇。采用側翻式拍門,共2套。4、清污機在雙向抽排孔的內、外河側和單向抽排孔的內河側均設HQN-4.0×6.5-70°回轉式清污機6臺套(含皮帶輸送機,回轉式清污機為傾斜式放置,傾斜角為70°。5、防腐設計鋼閘門、攔污柵及埋件外露部位防腐:噴砂除銹達Sa2.5級,粗糙度控制在60~100m160m(99.99%(無機)30μm80μm100μm(面層。消防設計六支河西閘站消防設計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方針,預防和減少火災危害。針對主副廠房、檢修間、啟閉機房等生產場所,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本工程建筑物耐火等級為二級,所有樓板均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板厚100mmMF/ABC5施工組織設計施工交通1.綜合說明1.綜合說明PAGEPAGE對外交通:工程地處鹽城市鹽都區,水陸交通便利。水路經由東渦河至工程S18S233場內交通:本次設計在工程施工范圍內六支河南側布置一條臨時道路,長約560m,路面寬4.0m,采用15cm厚泥結碎石面層。施工導、截流工程導流工程:本工程不需設置導流工程。截流工程:在內河側引渠末端和外河側出水渠末端各施打施工圍堰1道,在站下防護段末端施打子堰一道,內河側北側翼墻外支流上施打小圍堰一道,除外河側采用鋼板樁圍堰外,其余為均質土圍堰。施工水、電供應施工供水:工程場區施工用水可直接采取東渦河水,水源充沛,生活用水可就近取用自來水。10kV10kV高壓線至施工臨200m臨時變壓器一臺。施工總布置施工總布置包括主要生產生活設施、施工交通和臨時取/棄土區的布置。根據方便運輸施工原材料和半成品材料,方便管理等原則,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本工程主要生活設施、生產設施和臨時取/棄土區布置在閘站南側。施工總進度根據工程自然條件、工程布置及規模、主體工程施工工藝分析,本工程計劃從2017年的11月初開工,2018年4月底完成主體工程水下部分,到2018年的10月底工程竣工,施工總工期為12個月,包括準備工期和主體工程施工工期。建設征地與移民安置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六支河西閘站工程位于鹽城市鹽都區境內的六支河上,其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閘站主體工程、管理區房屋設施工程、進場道路及引河工拓浚工程等。工程永久征地范圍主要是閘站主體、管理區、引河和接線道路用地,臨時占地范圍主要是閘站建設所需的取、棄土區、施工工場布置區和臨時道路用地。本閘站工程建設征地實物量調查以《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實物調查規(SL442-2009)和1/2000設計紅線圖為依據,實物量按農村、城鎮房屋及附屬設施、人口、土地、專項設施等分別進行。經調查統計,本工程計需永久占用14.815.369.4588.8759.4629.411戶,5203.74m2;本工程計需砍伐和移植792104座;本工程影響專項設施主要有:低壓線路2305m21家及其他部分附屬設施。根據調查實物量、移民安置規劃成果和分析確定的補償標準,計算六支河西438.1383.531.68232.30萬元,9.4631.7126.20萬元,相關稅費53.25萬元。環境保護設計本工程環境保護概算靜態總投資為41.69萬元,其中:環境監測措施費5.101.綜合說明1.綜合說明PAGEPAGE萬元,環境保護臨時措施費11.28萬元,環境保護儀器設備及安裝費8.93萬元,獨立費用14.40萬元,基本預備費1.99萬元。水土保持設計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共計5.26hm2,其中:項目建設區4.97hm2、直接影響區0.29hm2。防治區分為閘站主體工程區、臨時取、棄土區、施工生產生活區3個分區,各防治分區均將按照《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規范》(GB50433-2008)要求,采取一定的工程和植物防治措施,水土流失將會得到有效控制,達到規范規定的防治水土流失標準。同時還根據規范要求開展相關監測工作,及時了解水土流失狀況,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估(水總[2003]67號和確定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經計算,本工程水土保持概算總投資39.20萬元,其中工程措19.187.261.999.63萬元,基本預備費1.14萬元。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工程建成后,嚴格執行《安全標志》2894相關要求,設置“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標志,確保工程的安全運行。節能設計本工程主要從工程設計、機泵選型、進出水結構形式及電氣、輔機系統、工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程運行管理等方面體現節能降耗思想,水泵選型根據泵站運行特點,選擇技術成工程管理設計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建成后,擬專門成立六支河西閘站管理所,崗位定員22人,為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事業單位,調度運用服從流域和省市防汛防旱指揮部門統一調度。六支河西閘站工程管理用房總建筑面積為1057.1m2,管理區占地面積為3.30畝,同時根據工程管理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觀測設施。工程管理范圍為建筑物覆蓋范圍以外上、下游護坡向外各100m,閘站兩側管理界線為左右岸堤防外各30m。六支河西閘站工程控制運用原則:首先,服從流域和省市防指統一調度。1.7m門,并進行抽排。第四,根據市區河道保水、活水調度需要,關閉自排孔閘門,抽引東渦河水入六支河。設計概算六支河西閘站工程概算總投資6176.27萬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資5657.25萬元(水利工程4943.44萬元,外部接電工程722.81萬元519.02(438.13萬元,41.6939.20萬元。主要工程數量:土方開挖9.32萬m3,土方回填6.20萬m3,碎石墊層151.131.綜合說明1.綜合說明PAGEPAGEm375.57m38764.46m3329.94m3222.52m3。927.27t,42.77m30.79m3824.30t446475.28kWh93408.76kg。總工時522414.72個,其中:工長27256.79個,高級工65638.94個,中級工279336.14個,初級工150182.85個。經濟評價(SL72-2013)有關規定及計算方法,采用有無該項目的增量費用和增量效益對本工程進行國民經濟評價計算,其計算結9.67%824.241.12。指標均能滿足規范要求,說明項目在設計工況下經濟可行。10%10%情況下計算項目的各經濟指標,其結果(見本報告經濟評價章節)也均能滿足規范要求,說明本工程項目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工程特性表六支河西閘站工程特性表見表1–1。表1–1 六支河西閘站工程特性表序號名 稱單位數 量備 注Ⅰ水文一治理面積km257.20第Ⅷ防洪區二治理標準防洪年50/設計100/校核排澇年10~20(2020年(2030年20年一遇。三特征水位1防洪工況設計水位m1.00/3.0050年一遇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表1–1 六支河西閘站工程特性表序號名 稱單位數 量備 注(內河側/外河側)校核水位m0.80/3.10(內河側/外河側)100年一遇2排澇工況(1)內河側(六支河側)最高水位m2.00(2015~2030年)設計運行水位m1.30最高運行水位m2.00最低運行水位m1.00平均運行水位m1.30(2)外河側(東渦河側)設計運行水位m2.40(2015~2030年)最高運行水位m3.00最低運行水位m1.60平均運行水位m2.403保水工況m0.80/0.30內河側/外河側4活水工況m1.30/0.80內河側/外河側四特征揚程1排澇工況設計揚程m1.10凈揚程平均揚程m1.10最高揚程m2.00最低揚程m0.002保水工況設計揚程m0.50凈揚程3活水工況設計揚程m0.50凈揚程五設計流量m3/s28.0/10.0排澇/引水Ⅱ工程占地及拆遷1工程永久占地畝14.81農村集體土地5.36畝,國有土地9.45畝2工程臨時占地畝88.87農村集體土地59.46畝,國有土地29.41畝3搬遷居民戶15人1.綜合說明1.綜合說明PAGEPAGE表1–1 六支河西閘站工程特性表序號名 稱單位數 量備 注4居民房屋棚房m2203.745樹木棵7926明墳座1047企事業單位家18低壓線路道39變壓器臺210水泥路m2305Ⅲ生產、生活管理區1占地面積畝3.302建筑面積m21057.1Ⅳ工程標準1工程等別級Ⅲ2工程級別主要建筑物級2次要建筑物級3臨時建筑物級4Ⅴ主要建筑物及設備一泵房泵房型式河床式、塊基型主泵房尺寸m長×寬葉輪中心安裝高程m-1.90進出口流道上緣高程m-0.65底板頂面高程m-3.20起重機軌頂高程m11.20地基處理天然地基地震基本烈度度7二自排孔m孔數孔1孔口凈寬m6三主要機電設備1水泵型號1680QZBW潛水貫流泵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表1–1 六支河西閘站工程特性表序號名 稱單位數 量備 注臺數臺4單向、雙向各2臺葉輪直徑mm1680單機流量排澇m3/s7.0設計流量保水m3/s5.0設計流量轉速單向泵r/min185雙向泵r/min200葉片角度°-12電動機型號/臺數YQGN740-6P/4單機功率kW280單向水泵315雙向水泵裝機功率kW11903齒輪箱臺數臺4齒輪傳動方式行星齒輪4主變壓器型號SCB10-2000/10臺數1額定容量2000額定電壓10/0.4kV5站用變壓器型號SC10-80/10臺數1額定容量80額定電壓10/0.4kV6起重設備臺數臺1型號電動雙梁吊鉤橋式起重機QD32/5t四金屬結構1清污機型號HQN-4.0×6.5-70°回轉式,含皮帶輸送機孔數/臺數4/61.綜合說明1.綜合說明PAGEPAGE表1–1 六支河西閘站工程特性表序號名 稱單位數 量備 注2自排孔工作閘門型式露頂式平面直升鋼閘門孔數/門數孔1/1門葉尺寸6.1m×5.7m啟閉機型號/臺數BQP-2×125kN-8m/1卷揚式啟閉機3雙向抽排孔工作閘門型式潛孔式平面直升鋼閘門快速閘門孔數/門數孔2/4門葉尺寸4.6m×3.1m啟閉機型號/臺數BQPK-2×100kN-6m/4快速卷揚式啟閉機4單向抽排孔工作閘門型式潛孔式平面直升鋼閘門快速閘門孔數/門數孔2/2門葉尺寸4.6m×3.1m啟閉機型號/臺數BQPK-2×100kN-6m/2快速卷揚式啟閉機Ⅵ橋梁工程數量座3新建2座,拆建1座橋跨長度m1×16橋梁總寬m5.5橋面高程m3.38結構型式Ⅶ施工一主要工程量土方開挖萬m39土方回填萬m36C30φ80鉆孔灌注樁m3195C30φ60鉆孔灌注樁m3642砼及鋼筋砼m38765土工布鋪設m23952干砌塊石m3330碎石墊層m3152粗墊層m376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表1–1 六支河西閘站工程特性表序號名 稱單位數 量備 注倒濾層m3223二主要建筑材料水泥t4313鋼筋t825板材m343黃砂t7627碎石t15766電千度447柴油t94三所需勞動力總工時萬工時52四總工期月122017年11月~2018年11月Ⅷ工程投資工程部分投資萬元5657.25水利工程4934.44萬元,外部接電工程722.81萬元環境保護工程投資萬元41.69征地拆遷補償費萬元438.13水土保持工程投資萬元39.20工程靜態總投資萬元6176.27Ⅸ經濟評價指標凈現值萬元824.24社會折現率8%效益費用比1.12內部經濟收益率%9.672.水文2.水文PAGEPAGE2水文流域概況里下河地區概況里下河地區地處江蘇省中部,位于里運河以東,蘇北灌溉總渠以南,揚州至328119°08′~121°24′23022km21285萬人。根據地形和水系特點,以通榆河為界,劃分為里下河腹部和沿海墾區兩部分。其中腹部地區又分為圩區和自灌區,沿海墾區以斗龍港為界,分為斗南墾區和斗北墾區兩片。腹部圩區和斗北墾區統稱為里下河洼地。里下河腹部屬水網區,為江淮平原的一部分,由長江、淮河及黃河泥沙長期11722km2,地面高程▽2.5m以下的面積占59%,高程▽3.0m80.2%。204國道為界,現指通榆河以東地區,總面積1300km22.5m39.63.0m54.9%。據歷史記載,在江淮平原東側的岸外沙堤形成以后,才逐步淤漲而成。射陽河口以北屬廢黃河三角洲平原,射陽河至北凌河口為濱海平原,北凌河至如泰運河口東安閘屬長江三角洲平原。該地區地勢較為平坦,從東南向西北緩慢傾斜,以斗3.0m5.0m左右;斗北地區高程▽2.0m左右,射陽河下游地面高程最低處不足▽1.0m。20km30km790.3976.7%288.34311.7965.2%78.3%。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鹽城市市區概況自然地理概況鹽城市區位于蘇北里下河地區東部,境內地勢平坦低洼,地面高程除新洋港以北的串場河東側的局部區域特別低洼在▽1.2m左右(廢黃河高程、下同,局部在▽3.0~4.0m外,大部分在▽2.0~2.8m,且西高東低、南高北低。鹽城市區地貌形態簡單,屬堆積平原,串場河以西為古瀉湖平原區,串場河以東為濱海平原區。本區地貌形態與新構造運動關系密切,北、西的構造線不但控制了本區的海岸形態,而且兩個區的分界也是受這一方向的構造控制。第四紀以來,由于古氣候影響,導致海進海退的往復出現,古地理面貌的改變控制和影響了第四系土層的沉積。(GB18306)0.10g。水系分布1、外圍水系情況鹽城市區地處淮河水系的下游,歷史上深受淮河洪水的侵害。建國后,整治年實施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100年一遇淮河洪水的出路問題。100年一遇設計標準的淮河入江水道東堤和里運河東堤,以及蘇北灌溉總渠南堤,基本隔斷了流域洪水與里下河區域的聯系,也避免了設計標準內淮河洪水對鹽城市區的侵害。同時通過海堤達標5010級風浪爬高的能力。因此,防御里下河地區的區域洪水是城市防洪的重點。2、區內水系情況鹽城市區地處淮河下游里下河腹部地區的東翼和沿海墾區斗北片西緣,境內7.7%~新越河~新洋港、斗龍港、東渦河、西岡河、潭洋河、草堰河、皮500多條匯水支河。其中,蟒蛇河~新越河~新洋港、斗龍港為排泄里下河地區區域2.水文2.水文PAGEPAGE洪水的入海通道;岡溝河、東渦河、西岡河、皮岔河、潭洋河、仁智河匯集上游客水經新洋港、斗龍港入海;通榆河為南北向調水河道,調度南部高水經四大港入海;西潮河為西潮河地區排澇干河,相機為里下河腹部代排澇水。河道流向正常由西向東、由南向北,流速一般均較小。城市防洪概況1、上一輪城市防洪規劃情況2003(2000~2010年,規劃范圍為:東(由北向南)至通榆河、沿新洋港至南洋中心河、沿南洋中心河至小新河、沿小新河至躍進河,南(由西向東)至西潮河、沿通榆河至三墩港、小新河,西(由南向北)至大馬溝、寧靖鹽高速以內,北至寧靖鹽高速,并沿寧198.42km2。2003年城市防洪規劃示意分為如圖2–1所示。圖2–1 2003年城市防洪規劃范圍示意圖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200810(調整(2003~2020年(2010~2014年281.5km2。2008年城市防洪規劃示意分為如圖2–2所示。圖2–2 2008年城市防洪規劃范圍示意圖2、上一輪城市防洪建設情況2006建成了第Ⅲ防洪區內的串場河閘站(24m+60m3/s、串場河防洪閘(24m、蟒蛇(24m(6m+20m3/s(5m20m3/s(河東新區內的南洋中心河泵站(40m3/s(4m+40m3/s閘站(4m+20m3/s)等骨干工程,各區在城市防洪包圍圈內分別實施了小型閘站2.水文2.水文PAGEPAGE201415.2億元,共新建、改造城14536km28.68km2狀防洪區建設相對滯后,除新洋港、通榆河一線堤防基本達標外,其余防洪標準50312m3/s10年一遇。第Ⅱ防洪區:新越河、蟒蛇河以北,皮岔河以南、高速內環以東的地區,面8.46km2503準接近10年一遇。第Ⅲ防洪區:鹽城市城市防洪核心區,是鹽城市重點建設的防洪區,面積108.73km2。防洪通過加固外圍通榆河、新洋港、大馬溝、小新河行洪河道堤防、建設防洪閘等設施提高防洪區防洪標準,目前第Ⅲ防洪區防洪標準基本達到100年一遇。治澇根據內部河道的大小,在外圍河道交匯處建設大小不等的排澇泵站進行抽排,排澇以大泵站為主,小泵站為輔,集中排澇,截止目前外圍共建泵站15座,外排總流量達208m3/s,接近20年一遇排澇標準。第Ⅳ防洪區:通榆河以東區域,原規劃東側界限至躍進河,200810月東擴至南洋與鹽東交界的新民河,在新民河西側建防洪封閉線,將原第Ⅳ、Ⅴ防洪區合并并與東擴范圍組成新的第Ⅳ防洪區,防洪區總面積135.64km2,分屬亭湖5025226.95m3/s,20年一遇。上一輪城市防洪建設情況詳見表2–1。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表2–1 原城市防洪規劃實施情況統計表防洪區范圍面積(km2)泵站數量(座)排澇流量(m3/s)防洪標準治澇標準備注Ⅰ新洋港、皮岔河以北,高速環以內28.68312除新洋港、通榆河一線外,均不足50年一遇不足10年一遇Ⅱ速內環以東8.46310除蟒蛇河、新躍河一線外,均不足50年一遇接近10年一遇Ⅲ小新河~三墩港以北108.7315208基本達到100年一遇接近20年一遇Ⅳ西潮河以北135.6425226.95除新民河、西潮河沿線外,基本達到50年一遇接近20年一遇合計281.5146456.953、其它防洪區建設情況201110與原規劃一致、新增6個防洪區。鹽城經濟開發區和鹽都高新區根據區內經濟開發需要,實施了第Ⅵ、Ⅶ兩個防洪區的防洪治澇工程建設。由市本級組織實施了第Ⅵ防洪區內的步鳳河閘站(6m+40m3/s)工程,同時兩區分別實施了其它小型閘站工程、堤防加固工程。到2015年底,共實施建筑物建設49座、堤防加固13km,投資4.8億元。第Ⅵ、Ⅶ兩個防洪區外圍防洪屏障已基本形成,防洪標準在50~100年一遇左右,排澇標準接近10年一遇。其它4個防洪區目前仍維持原有小圩區防洪排澇現狀,聯圩防洪體系尚未啟動建設。其它防洪區建設情況詳見表2–2。2.水文2.水文PAGEPAGE表2–2 其它城市防洪區實施情況統計表防洪區范圍面積(km2)泵站數量(座)排澇流量(m3/s)防洪標準治澇標準備注Ⅵ西、斗龍港以北113.37102西潮河一線標準50余達到100年一遇10年一遇Ⅶ西、向陽河以北57.2830建筑物基本滿足10050年一遇左右10年一遇合計170.54、《鹽城市城市防洪規劃》(2015~2030年)2014年10月,省政府印發了《關于鹽城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蘇政復[2014]18號,為策應城市總規對城市防洪體系建設要求,鹽城市水利局組織編制了《鹽城市城市防洪規劃(2015~2030(含城南(含經濟開發區816.7km22015市防洪規劃范圍如圖2–3所示。規劃參考已建第Ⅲ、Ⅳ防洪區建設經驗,防洪區建設采取“按區設防、分片排澇”的治理思路,外圍以“擋”為主防御區域高水,內部建站以“抽”為主排除區內澇水,擋排結合。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范圍結合各區發展現狀,城市816.7km2~新民河~仁智河,南至斗龍港~王巷河~蚌蜒河~向陽河,西至岡溝河~東渦河~西岡河,北至草堰河~潭洋河,考慮與里下河規劃相協調,將里下河骨干排水河道新洋港、斗龍港、東渦河、岡溝河、皮岔河、西岡河、潭洋河、西潮河等作為外圍行洪河道,從而將102–3。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圖2–3 2015年城市防洪規劃范圍示意圖表2–3 鹽城市城市防洪修編防洪區劃分及面積統計表防洪區范圍面積(km2)備注Ⅰ西岡河以東,草堰河以南,通榆河以西,新洋港、皮岔河以北117.8本次規劃向西、北擴增89.12km2Ⅱ西岡河以東,新洋港以北,皮岔河西南28.3本次規劃向西擴增19.84km2Ⅲ大馬溝以東,新洋港以南,通榆河以西,新河~三墩港以北108.73維持原規劃Ⅳ通榆河以東,新洋港以南,新民河以西,西潮河以北135.632008年調整東擴2.水文2.水文PAGEPAGE防洪區范圍面積(km2)備注Ⅴ通榆河以東,潭洋河以南,六子河以西,新洋港以北99.5規劃新增Ⅵ通榆河以東,西潮河以南,仁智河以西,斗龍港以北113.3Ⅶ岡溝河以東,蟒蛇河以南,大馬溝以西,新河以北39.1Ⅷ東渦河~朱瀝溝以東,蟒蛇河以南,岡溝河以西,向陽河以北57.2Ⅸ中心河以東,通榆河以西,三墩港~小新河以南,王巷河~蚌蜒河以北67.8Ⅹ岡溝河以東,中心河以西,小新河以南,蚌蜒河以北49.3總計816.7第Ⅷ防洪區概況(高新區西區57.20km2。該區平均地面高程▽2.20m左右,屬鹽城市鹽都區,鹽淮高速、S331縱橫東西,S229貫穿南北。該區是鹽龍街道及郭猛鎮所在地,為鹽城市高新技術產業區綜合配套區、重要旅游文化發展區,規劃近期人口510萬人,防護等級比較重要,規劃城市防洪工程等級為Ⅲ等,505~1010~20年一遇。目前該區防洪陣線已經初步建立,但現狀仍為標準較低的農業圩區,防洪標準偏70122氣象鹽城市區位于里下河腹部地區東部,處于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區,為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內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冷暖有常,雨量適中,宜農宜林宜牧宜漁。由于地處黃海之濱,海洋調節作用十分明顯,因而雨水豐沛,雨熱同季,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冬季受西伯利亞高壓控制,多偏北風,天氣晴朗,寒冷而鹽城市區,多年平均日照2252h,無霜期209~218d,多年平均氣溫15.7℃,最低氣溫-17.3℃,最高氣溫39.1℃。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和西北風,平均風速為3.36m/s。全年降水日100~15d,最大年降水量1463mm(1965年,最小年降水量498.5m(1978年1000~1060mm6~9465%67月中旬200~250mm,8、9月常有臺風暴雨。秋季和冬季則降水量較少,極易出現秋旱和春旱。1300mm月50%左右。水文基本資料主要測站及特征水位六支河西閘站位于第Ⅷ防洪區東渦河沿線,南距向陽河4.0km,北距蟒蛇河河7.8km,蟒蛇河龍岡站位于擬建工程附近,本次工程可研水文分析采用蟒蛇河龍岡站站點數據進行分析。六支河西閘站與水文站點相對位置如圖2–4所示。19535月由治淮委員會設立為水位站,19551月撤162010年該站實測觀測資料誤差已達45cm,2010年鹽城市水文局公布龍岡站水位修正值,本次龍岡站水文資料按水文局提供的修正資料進行分析。經統計,蟒蛇河龍岡站歷史最高水6月。2.水文2.水文PAGEPAGE六支河西閘站六支河西閘站圖2–4 六支河西閘站與水文站點相對位置示意圖設計洪水洪水成因與特性鹽城市區洪水主要成因多因上游地區長時間降雨形成的區域性洪水帶來的大量客水,而多年來,里下河湖蕩被大面積圍墾,湖蕩滯蓄能力衰減嚴重,且新洋港上游及城區段河道束窄限制了河道過流能力抬高了水位,加之里下河排水入海港道淤積,排水不暢,也延長了高水圍困時間,同時近年來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城鎮化速度加快,建設了大量的圩區抽排泵站導致河道水位高峰頻現,其洪水基1991年為典型年分析洪水特性,430m3/s,最高水位為▽2.65m,為建國以來鹽城站歷年觀628日~772326天洪水才逐漸消退至警戒水位以下,至8月22日才退至正常水位。設計洪水位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六支河西閘站工程設計防洪高水位選取蟒蛇河龍岡站(1978~2014年)實測最高水位資料進行頻率計算,繪制皮爾遜Ⅲ型理論曲線,分析查算相應設計標準下的設計水位。蟒蛇河龍岡站年最高水位資料統計見表2–4,P-Ⅲ曲線分析見圖2–5,成果統計見表2–5。表2–4 龍岡站年最高水位統計表序號年份龍岡站(m)序號年份龍岡站(m)119781.032019971.08219791.642119981.8319801.932219991.57419811.542320001.28519821.212420011.27619832.142520021.16719842.022620032.72819851.372720040.98919862.042820052.121019871.932920062.491119881.463020072.491219892.013120081.681319902.13220092.041419912.83320101.661519921.413420112.321619931.883520121.9117199413620131.711819951.213720142.121919961.642.水文2.水文PAGEPAGE圖2–5 龍岡站1978-2014年高水位頻率曲線圖表2–5 龍岡站高水位分析成果統計表 單位:m站名統計參數不同頻率特征值均值CvCs/Cv0.10.5125102050龍岡站1.740.2923.723.313.122.932.642.412.141.69(2015~2030)100年一遇防洪水位為▽3.12m,50年一遇防洪水位為▽2.93m100年一遇防洪水位取為▽3.10m,50年一遇防洪水位取為▽2.95m50年一遇防洪水位取為▽3.0m。施工期洪水位六支河西閘站施工期洪水位分析采用蟒蛇河龍岡站1978~2014年10~5月非汛期高水位資料進行頻率計算。蟒蛇河龍岡站非汛期高水位資料統計見表2–6,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P-Ⅲ曲線分析見圖2–6,成果統計見表2–7。表2–6 龍岡站歷年非汛期高水位統計表序號年份龍岡站(m)序號年份龍岡站(m)119781.022019971.21219790.982119981.33319800.932219991.73419811.062320001.44519821.22420011.36619831.082520021.36719841.272620031.29819851.342720041.32919860.952820051.621019871.432920061.561119880.993020071.711219891.223120081.661319901.063220091.771419911.393320101.561519921.063420111.181619931.23520121.141719941.033620131.191819951.013720141.171919961.622.水文2.水文PAGEPAGE圖2–6 龍岡站非汛期高水位頻率曲線圖表2–7 龍岡站非汛期高水位分析成果統計表 單位:m站點CvCs/Cv均值頻率(%)5102050龍岡站0.2041.281.751.621.481.255年一遇水位為▽1.48m;10年一遇水位為▽1.62m5年一遇水位取為▽1.50m,10年一遇水位取為▽1.60m。汛期排澇預降水位根據城市防洪調度運行規定,在預報有超標準強降雨時,允許防洪區內提前預降水位至防洪區設計低水位以下。根據鹽城市多年水位統計,鹽城市多年平均水位在▽0.8~▽1.0m,在此水位下鹽城市城市防洪工程內外水位差相差不大,城市內部已建工程安全基本不受影響,故城市防洪預降水位確定為多年平均水位下限為▽0.8m。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保水水位在水暢的基礎上,結合城市外圍排澇泵站的建設,在城市四周實施一批雙向灌排結合的“引水”泵站,在正常干旱年份城市內部水位較低時,通過雙向泵站補充城市內部水量,維持生態水位,確保水生態、水環境安全。據城市防洪區核心區——第Ⅲ防洪區的保水活水工程建設、運行經驗,為保證鹽城市城市水環境、水景觀、水生態安全,需要將城市防洪區內部水位維持在干旱年份(75%)低水位以上,以保證防洪區水環境不發生惡化、水生態基本安全。龍岡站低水位資料統計見表2–8,P-Ⅲ曲線分析見圖2–7,成果統計見表2–9。2.水文2.水文PAGEPAGE表2–8 龍岡站歷年低水位統計表序號年份龍岡站(m)序號年份龍岡站(m)119780.26201997-0.45219790.402119980.72319800.342219990.51419810.312320000.62519820.372420010.37619830.492520020.62719840.442620030.97819850.562720040.89919860.692820050.651019870.512920060.641119880.723020070.741219890.703120081.181319900.603220091.131419910.713320100.951519920.443420110.071619930.773520120.341719940.223620130.651819950.503720140.681919960.44圖2–7 龍岡站低水位頻率曲線圖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表2–9 龍岡站低水位分析成果統計表 單位:m站點CvCs/Cv均值頻率(%)50759095龍岡站0.5510.560.530.340.190.11根據分析,龍岡站正常干旱年份(75%)低水位水位為▽0.34m,本次設計參考已建的第Ⅲ防洪區保水活水工程設計水位,綜合確定第Ⅷ防洪區保水水位為▽0.3m。設計降雨降雨特性鹽城市區地處蘇北平原中部,是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帶,屬季風濕潤氣候。梅雨和臺風(熱帶風暴)是形成暴雨的主要因素。6~76221421天200~250mm。1954年、1991年、20032006年大水均是梅雨型暴雨所致。臺風(熱帶風暴)雨的特點是降雨強度大,中心點雨量高達數百毫米以上,7~919196513號、200012號兩次為最。設計降雨24同歷時的設計暴雨按下述方法推求。短歷時暴雨鹽城市區短歷時暴雨采用鹽城市政府批復同意的鹽城市主城區暴雨強度公式2.水文2.水文PAGEPAGE計算。公式如下:式中:

16.29361Pi t53i——(m/nP——重現期(年;t——降雨歷時(min鹽城市區各種歷時不同重現期的暴雨量計算成果見表2–10。表2–10 鹽城市區短歷時暴雨計算成果表 單位:mm重現期(年)暴雨歷時(min)510203045609012018.614.522.427.733.337.543.648514.524.537.846.856.463.473.781.21017.128.844.55566.374.686.695.42019.733.151.163.376.285.799.6109.75023.038.859.974.289.3100.5116.7128.610025.643.166.682.499.3111.7130142.96h、24h設計暴雨6h24h暴雨統計見表2–11,P-Ⅲ頻率曲線分析見圖2–82–9,計算成果見表2–12。表2–11 最大6h、24h暴雨統計表 單位:mm年份最大6h最大24h年份最大6h最大24h197282.897.2199442.494197351.677.2199550.688.61974104.1104.3199696.2137.1197534.647.4199735.157.219765556.7199854.987.2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年份最大6h最大24h年份最大6h最大24h197761.995.3199975.681.9197852.657.4200072.6100.4197995.6101.2200171711980121.6138.2200270.376198184.2125.6200397.9129.6198277.2143.5200451.971.4198377.9104.1200564.278.1198444.188.3200693.4181.31985114.7129.2200780.4103.7198680117200879.7104.61987146.1163.6200975.5114.1198849.3109.9201072.5751989106.6149.2201168.985.6199098.7182.4201268.174.21991114.8127.5201389.4110.6199254.162.2201496.2114.6199383.4102.4圖2–8 鹽城站最大6h降雨頻率分析圖2.水文2.水文PAGEPAGE圖2–9 鹽城站最大24h降雨頻率分析圖表2–12 最大6h、24h降雨頻率分析成果表單位:mm鹽城站統計參數不同頻率特征均值CvCs/Cv0.10.51251020506h78.50.343.5207.3176.5162.8148.8129.6114.498.173.324h105.10.363.1279.4238.5220.3201.5175.8155.2132.998.4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3工程地質概述我院勘測隊于2017年4月24日~26日對擬建閘站進行可行性研究階段勘察8日~1363840.00m1215.00m。其主要實物工作量見表3–1。表3–1 完成勘察工作量一覽表項目方法數量鉆探取土、標貫孔機械回轉鉆進孔數6個進尺182.10m取樣原狀樣靜壓和重錘少擊法145件擾動樣從標準貫入器中截取82件原位測試動力觸探標準貫入試驗94次靜力觸探10cm2雙橋,輕便液壓孔數38個進尺1032.90m測量孔口高程水準儀實測44個點土工試驗含水率試驗烘干法145項密度試驗環刀法145項土粒比重試驗比重瓶法145項界限含水率試驗液、塑限聯合測定法190項固結試驗標準固結(壓力0~400kPa)145項剪切試驗直接快剪145組顆粒分析試驗篩析與密度計聯合測試法227項滲透試驗變水頭法77項水質分析簡分析9件自然地理概況地形地貌3.工程地質3.工程地質PAGEPAGE場區地貌上屬濱海、河流相沉積平原,水系發育,地勢平坦,地面坡降不足+1.7m~▽+1.9m17m左右,河底高程在▽-1.0m左右。氣象水文940~1060mm1439.1℃,最低氣溫-17.3℃。項目區氣候具有季風顯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寒夏熱和雨熱同步等特點,農業資源十分豐富。場地交通擬建閘站位于鹽城市鹽都區郭猛鎮護西村境內的六支河上,場地西側為東渦河,場地交通條件一般。工程地質條件區域地質概況地層本區隸屬于揚子地層區,基巖在地表無一出露,地層從石炭系至老第三系皆有分布,據前人研究資料,第四紀厚度為280~300m,黏性土與砂性土迭置,基巖與本工程關系不大,不再細述。區域地質構造本區位于我國新華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帶上,秦嶺東西向構造帶亦東延至此,地質構造十分復雜。各類構造形跡規模不等,性質各異,大體歸納為三類:緯向構造體系、華夏系、新華夏系?;讟嬙煨螒B具有隆坳相間分布特征。本勘察區即位于建湖隆起。從區域地質構造上看,周邊大斷裂有:郯城-廬江深大斷裂、海安-拼茶斷裂和南黃海大斷裂,市境內(包括過境)的主要斷裂有盱眙-響水斷裂、鹽城-南洋岸斷裂、洪澤-溝墩斷裂、陳家堡-小海斷裂、鹽城-阜寧斷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六支河西閘站)工程初步設計報告PAGEPAGE裂、蘇北濱岸斷裂等,鹽城以東的南黃海區內有北西向沿海岸線的濱海大斷裂,鹽城北部的淮陰-響水-千里巖斷裂等。地震地質本區的地震大都與上述斷裂有關,全市絕大部分中強地震都發生在這些斷裂600年以來鹽城市(4.5級以上地層結構及巖土物理力學性質本次勘探揭露,勘區內地層為第四紀濱海—河流相沉積所形成。根據土層的個工程地質層,其中第(4)2個亞層,第(5)層細分為5個亞層,第(6)層細分出1個亞層,第(8)層及第(10)層均細分出1個亞層,結構及巖土物理力學性質分述如下:第(1)層素填土,分布在河道兩岸,河道部位缺失,厚度:0.00~3.00m,平均1.07m;層底標高:▽-0.50~▽+1.81m,平均▽+1.08m;層底埋深:0.30~3.00m,平均1.07m。土工試驗指標平均值如下:含水率W=27.5%,重度γ=18.8kN/m3e=0.806IL=0.50Es=4.22MPa,黏聚c=26kPaφ=10.9N=6.0qc平1.214MPafs29kPa。0.00~1.20m,平均0.66m;層底標高:▽+0.01~▽+1.28m,平均▽+0.72m;層底埋深:0.70~4.00m,平均1.58m。土工試驗指標平均值如下:含水率W=27.2%,重度γ=19.3kN/m3e=0.759IL=0.39Es=5.45MPa,黏聚c=32kPaφ=13.1Kv3.92E-06cm/s,水平滲透系數Kh平均為6.57E-06cm/s,屬微透水土層。雙橋靜探qc平均值為0.861MPafs33kPa。4.00m,平均2.12m;層底標高:▽-3.20~▽-0.89m,平均▽-1.45m;層底埋深:3.工程地質3.工程地質PAGEPAGE2.80~6.00m3.60mW=42.6%,重度γ=17.4kN/m3e=1.197IL=1.35Es=2.67MPac=17kPaφ=3.7Kv1.70E-06cm/s,水Kh3.12E-06cm/s,屬極微透水~qc平0.349MPafs7kPa。(4-1)0.00~2.30m0.71m4.24m。W=35.9γ=18.2kN/m3e=0.993IL=0.96Es=3.09MPac=19kPa,內摩擦角φ=6.8度。垂直滲透系數Kv平均為4.83E-06cm/s,水平滲透系數Kh平均為7.09E-06cm/sqc0.610MPafs25kPa。(4-2)1.60~5.20m4.01m-7.12~▽-5.21m-6.10m7.20~1.00m8.25m。W=27.0γ=19.4kN/m3e=0.751IL=0.35Es=6.39MPac=52kPa,內摩擦角φ=12.3度。垂直滲透系數Kv1.89E-06cm/sKh平均為3.83E-06cm/s,屬極微透水~N=7.0擊,雙橋qc1.242MPafs62kPa。第(5-1A)粉質黏土:場區多有分布,厚度:0.00~2.50m1.34m;層-8.88~▽6.96m-7.69m9.00~12.00m10.06m。W=30.3γ=18.9kN/m3e=0.840IL=0.70Es=4.33MPac=33kPa,內摩擦角φ=9.6度。垂直滲透系數Kv平均為4.81E-06cm/s,水平滲透系數Kh平均為6.96E-06cm/sN=5.0qc平均值為1.669MPa,雙橋靜探fs平均值為47kPa。第(5-1)輕粉質壤土夾粉質黏土:場區多有分布,局部缺失,厚度:0.00~-10.30~▽-7.32m,平均▽-8.60m;層底埋深:9.10~13.60m10.75mW=29.0%,重鹽城市大中型泵站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