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東城區新時代精英學校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1頁
河南省許昌市東城區新時代精英學校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2頁
河南省許昌市東城區新時代精英學校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3頁
河南省許昌市東城區新時代精英學校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4頁
河南省許昌市東城區新時代精英學校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許昌市新時代精英學校20222023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歷史第一次學情調研一、選擇題(共30分)1.全球通史說“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三次大革命,他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第一次發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發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這三次“革命”是指()公元前221年1911年1949年A封建主義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B秦朝建立中華民國成立新中國建立C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君主專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D鐵器時代開始蒸汽時代開始信息時代開始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第一次發生在公元前221年”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全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根據材料‘第二次發生在1911年’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1949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中國進入了新民主主義社會,C項正確;社會主義制度確立是在1956年,排除A項;中華民國成立是在1912年,排除B項;我國鐵器時代開始在春秋戰國時期,蒸汽時代開始于第一次工業革命,信息時代開始與第三次科技革命有關,排除D項。故選C項。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政體是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表明《共同綱領》()A.消滅了封建主義殘留 B.宣告中央人民政府誕生C.體現了社會主義因素 D.發揮國家正式憲法作用【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政體是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等信息可得出,《共同綱領》體現了社會主義因素,C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消滅了封建主義殘留,排除A項;開國大典宣告中央人民政府誕生,排除B項;《共同綱領》起到臨時憲法的作用,不是正式憲法,排除D項。故選C項。3.歷史解釋是在史事的敘述和理解的基礎上,對歷史事物進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下列對新中國成立的表述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首都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典禮B.毛澤東在典禮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C.典禮上升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第一面五星紅旗迎風招展D.中國共產黨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唯一執政黨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答案】D【解析】【詳解】據題干可知,歷史解釋是在史事的敘述和理解的基礎上,對歷史事物進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中國共產黨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唯一執政黨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是對“中國共產黨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唯一執政黨”這一事實的敘述和理解的基礎上,對該事件作出的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屬于歷史解釋,D項正確;“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在首都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典禮”、“毛澤東在典禮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典禮上升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第一面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均是對相關事件的客觀敘述,不包含對這些事件的分析和評判,屬于歷史事實,不屬于歷史解釋,排除ABC項。故選D項。4.每年的3月,西藏自治區各屆干部群眾都要在布達拉宮廣場集會,熱烈慶祝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義在于()A.祖國大陸獲得統一 B.新中國全境解放C.社會主義制度確立 D.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大團結,故A正確;西藏和平解放,祖國大陸獲得統一,沒有全境解放,故B錯誤;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確立,故C錯誤;西藏和平解放在新中國成立后,D選項時間與題意不符,排除。綜上答案A。5.在開國大典上,隨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樂隊奏起《義勇軍進行曲》,54門禮炮齊鳴28響。想一想,禮炮齊鳴28響的寓意是()A.當時有28個民族參加了開國大典 B.有28個團體參加了開國大典C.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奮斗28年 D.人民解放軍有28個方陣經過天安門廣場【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28響的寓意是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誕生到1949年成立新中國,領導人民英勇奮斗的28年,C符合題意;參加開國大典的民族有54個,與28響無關,A不符合題意;開國大典禮炮齊鳴28響的寓意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奮斗的28年,與“有28個團體參加了開國大典”無關,B不符合題意;開國大典禮炮齊鳴28響的寓意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奮斗的28年,與“人民解放軍有28個方陣經過天安門廣場”無關,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ABD都不符合題意,故選C。6.“我只要有一口氣都不讓敵人一寸土,堅決守著陣地”。查閱泛黃的20世紀50年代志愿軍戰士決心書,字句鏗鏘。戰士們那獻身祖國的滿腔忠誠,跨越時空、久久回響。他們戰斗在()A.抗美援朝的戰場上 B.北伐戰爭的戰場上C.抗日戰爭的戰場上 D.人民解放戰爭的戰場上【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查閱泛黃的20世紀50年代志愿軍戰士決心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0年10月,毛澤東派遣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戰場,材料體現的是他們戰斗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A項正確;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十萬人誓師北伐,故北伐戰場上的軍隊是國民革命軍,不是志愿軍戰士,排除B項;抗日戰爭戰場是國民黨軍隊、八路軍、新四軍等共同抗日,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人民解放戰爭的戰場上是人民解放軍解放全中國,與題目“志愿軍”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7.2020年9月,117具烈士遺骸在韓國政府的配合下回到了闊別七十載的祖國;為漳浦籍烈士林水實尋親也牽動著無數網民的心,這位烈士犧牲時隸屬于()A.國民革命軍 B.中國工農紅軍 C.抗日義勇軍 D.中國人民志愿軍【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中國人民志愿軍很多犧牲在了朝鮮。林水實也是當時眾多的人員之一。D項正確;國民革命軍、中國工農紅軍和抗日義勇軍都沒有去朝鮮,不可能在朝鮮犧牲,排除ABC項。故選D項。8.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侵犯到中國國家利益的行為有①出兵朝鮮并悍然越過三八線②派遣第七艦隊侵入中國臺灣海峽③侵朝美軍飛機多次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地區④20世紀70年代初,阻撓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權益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②派遣第七艦隊侵入中國臺灣海峽,嚴重干涉了我國的內政;侵朝美軍飛機多次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地區,嚴重威脅了我國的安全,②③正確,C項正確;出兵朝鮮并悍然越過三八線是侵略朝鮮的行為;20世紀70年代初,阻撓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權益,這不是建國初期,排除ABD項。故選C項。9.電影《長津湖》生動塑造了抗美援朝時期鮮為人知的英雄群像,創造了中國戰爭影片的新標桿,電影上映半月票房即達到45億元。該影片備受關注的主要原因是()A.深刻闡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B.反映當代人對中美關系的發展期待C.充分顯現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 D.表達國人認識現代戰爭的理性情感【答案】C【解析】【詳解】據“抗美援朝時期鮮為人知的英雄群像”可知,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期間,中國人民志愿軍為了保家衛國,涌現出了無數英雄的人物,因此該影片備受關注的主要原因是充分顯現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C項正確;物質文明建設與題干中的英雄群像并沒有直接關系,排除A項;電影《長津湖》充分顯現了抗美援朝時期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并不是反映當代人對中美關系的發展期待,排除B項;電影《長津湖》并不是表達國人認識現代戰爭的理性情感,而是展現抗美援朝中的英雄形象,排除D項。故選C項。10.英國牛津大學戰略學家羅伯特?奧內爾博士評價一場戰爭時指出:“中國從他們的勝利中一躍成為一個不能再被人輕視的世界大國。如果中國人沒有于1950年11月在清長戰場穩執牛耳,此后的世界歷史進程就一定不一樣。”博士評價的戰爭是A.抗美援朝戰爭 B.解放戰爭C.抗擊八國聯軍 D.抗日戰爭【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1950年11月在清長戰場穩執牛耳”,結合所學可知,1950年中國進行抗美援朝戰爭,在11月的清長戰場中國人民志愿軍獲得勝利,因此,博士評價的戰爭是抗美援朝戰爭,A項正確;解放戰爭19361949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19311945年抗日戰爭,排除BCD項。故選A項。11.下表是1949—1952年農民收入情況。表中農民貨幣收入的變化主要得益于()項目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收入指數收入指數收入指數收入指數農民凈貨幣收入(億元)68.5100.087.4127.6111.4162.61279186.7農民人均凈貨幣收入(元)14.9100.018.7125.523.6158.426.8179.8A.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大力援助 B.抗美援朝的勝利維護了國家安定C.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D.新中國成立后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答案】C【解析】【詳解】觀察表格信息可知,1949—1952年,中國農民貨幣收入增長。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因此農民收入增加,C項正確;“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大力援助”不符合史實,且材料無法體現,排除A項;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項;“新中國成立后實現了農業現代化”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C項。12.下表是新中國成立后,面臨的問題,由此可知軍事方面新解放區農村城市經濟黨建方面國際關系追殲華南、西南國民黨殘余,解放臺灣、西藏完成土地改革銀元之戰、米棉之戰,穩定物價反貪污腐敗抗美援朝A.新中國面臨形勢依然嚴峻 B.美國是我國最大安全威脅C.必須照搬蘇聯經驗搞建設 D.首要任務是完成三大改造【答案】A【解析】【詳解】材料反映新中國成立后,國內面臨著追殲國民黨殘余勢力、土地改革、城市經濟發展穩定、黨的建設等問題,國際上面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問題,國內外形勢很嚴峻,A項正確;B項材料信息無法體現,排除;材料無法體現“必須照搬蘇聯經驗搞建設”的信息,排除C項;1953年開始三大改造,材料沒有涉及三大改造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A項。13.下圖是農民在土地確權工作中取得的新的權利,它開啟了新一輪農村土地改革的“閘門”。1950年開始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權發生的變化是()A.土地國有為地主所有 B.土地國有為農民所有C.農民所有為國家所有 D.地主所有為農民所有【答案】D【解析】【詳解】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身成為土地的主人;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即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都屬于農民,土地私有制并沒變,不過是由過去地主私有變為農民私有。1956年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時,土地才實現了公有制,D項正確;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

14.下面是1952年出版的《1951年漫畫集》上的漫畫《清除建設道路上的障礙》(丁深)。漫畫中三大運動的共同作用是()A.推翻封建專制 B.鞏固新生的政權C.實現民族獨立 D.推進工業化建設【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1950年到1952年,我國時行了土地改革,農民得到土地,使新政權得到農民的支持,1950年到1953年鎮壓反革命,穩定了社會局面,1950年到1953年進行了抗美援朝,為新中國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這三項措施,鞏固了新生的政權,B項正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瓣中國成立實現民族獨立,一五計劃推進工業化建設,排除ACD項。故選B項。15.我國是個農業大國,七億多農村人口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產要素是土地。建國以來,土地經營權經歷了分、合、分、合的“兩分兩合”的演變,見證了整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變遷的全過程。建國初期,土地經營權第一次“分”的結果是()A.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變為農民個體所有制,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B.由農民個體所有制變為集體所有制,極大地改善了農業基本建設條件C.農民長期擁有了土地經營權,為農民架起了由“脫貧”到“致富”的橋梁D.農民將土地經營權以流轉的形式交由合作社,掀開了新農村建設的新篇章【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土地經營權第一次“分”是指建國初期19501952年進行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個體土地所有制,廣大農民獲得土地,翻身解放,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A正確;土地改革后,我國于19531956年進行了三大改造,農業方面開展農業合作化,土地所有制由農民個體土地所有制變為集體所有制,極大地改善了農業基本建設條件,B排除;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率先在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主要內容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堅持土地公有的前提下,農民擁有了土地經營權,為農民架起了由“脫貧”到“致富”的橋梁,C排除;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農民可將土地經營權以流轉的形式交由合作社,掀開了新農村建設的新篇章,D排除。故選A。二、材料分析題(共20分)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1)依據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標志是什么(時間+事件)?該事件的國內意義是什么?材料二:新中國誕生剛一年,就和朝鮮人民一道,用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使舉世為之震驚……從此,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國的嘗試,保證中國的經濟建設得到了一個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2)材料二中指的是什么事件?改事件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材料三:1950—1954年中國農村不同階層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變化表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貧農、中農85.545.292.191.4富農、地主14.554.87.98.6(3)觀察上表,我國土地所有者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導致這一改變的原因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該事件對中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結合上述材料歸納它們共同作用。【答案】(1)標志: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國內意義:開辟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2)事件:抗美援朝戰爭;積極影響: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獲得了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3)變化:廣大貧農、中農獲得了絕大多數土地,富農和地主所占土地比重大幅度下降。原因: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影響: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得到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4)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定,有利于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等。【解析】【小問1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標志是,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它開辟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小問2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二“就和朝鮮人民一道,用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使舉世為之震驚……從此,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國的嘗試,保證中國的經濟建設得到了一個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可知,這就是抗美援朝戰爭;它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獲得了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小問3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三表格可知,這體現的變化是,廣大貧農、中農獲得了絕大多數的土地,富農和地主所占土地比重大幅度下降。這是因為,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