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短歌行歸園田居(其一)☉基礎鞏固練一、語言文字應用1.下列加點詞的說明全都正確的一項是(C)A.少無適俗韻(韻律)曖曖遠人村(模糊的樣子)B.契闊談讌(同“宴”,宴席,宴會)方宅十余畝(方形)C.一去三十年(離開)枉用相存(問候、探望)D.對酒當歌(應當)何時可掇(拾取,摘取)【解析】A項,“韻”,本性、氣質;“少無適俗韻”意思是“年輕時就沒有適應世俗的性格”。B項,“方”,四四周繞;“方宅十余畝”的意思是“宅子四四周圍著十幾畝地”。D項,“當”,對著;“對酒當歌”的意思是“一邊喝著酒,一邊唱著歌”。2.下列對《短歌行》的賞析,不正確一項是(C)A.“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兩句慨嘆人生短暫,但聯系全詩看,并未流露出消極心情。B.作者當時雖然在暢飲豪歌,卻并沒能排解心中求才立業的憂思。C.“烏鵲”是作者自喻,“何枝可依”表露了作者徘徊歧路、無處可投的苦悶心情。D.周公以至誠之心招納賢才,作者認為要建立統一大業,就要像周公那樣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解析】“作者自喻”和“表露了作者徘徊歧路、無處可投的苦悶心情”錯誤,“烏鵲”比方尚在歧路徘徊的賢士。“何枝可依”表現了那些彷徨者的境況與心情。3.下列對《歸園田居(其一)》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開頭四句先說本性與既往人生道路的沖突,表現了詩人清高孤傲、與世不和的性格,為全詩定下了基調,同時又是一個伏筆,示意了詩人進入官場卻最終辭官的緣由。B.“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四句,由上文轉接而來,集中描寫做官時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田園生活的憧憬之情。C.“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是簡筆勾畫,以此來顯示詩人生活的簡樸。但是,詩人的草屋雖然不是雕梁畫棟,卻有榆樹柳樹遍植于屋后,桃花李花競艷于堂前,綠樹紅花,相映成趣。D.“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兩句中,“塵雜”是指灰塵和雜物,“虛室”是指空著的屋子,這兩句寫出了詩人生活環境的整齊清幽。【解析】“‘塵雜’是指灰塵和雜物……整齊清幽”分析錯誤,“塵雜”事實上是指世俗的繁雜瑣事,“虛室”指靜室;這兩句詩寫的是詩人擺脫了世俗的繁雜瑣事,在自己的居所里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4.下列對相關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D)A.“青青子衿”中的“子”是對對方的尊稱,“衿”是“衣服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青色衣領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詩歌受樂府民歌的影響很深,但富有創建性,氣魄宏偉,情調蒼涼悲壯。C.曹操是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詩也有不少優秀之作,如《短歌行》《觀滄海》。D.《歸園田居》的作者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東晉時期聞名詩人,是我國詩歌史上“山水田園”詩風的開創者。【解析】“……是我國詩歌史上‘山水田園’詩風的開創者”錯誤,“山水田園”應當是“田園”。“山水”詩的開創者是謝靈運。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水墨畫扎根于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其在文化精神上融會了詩詞、繪畫、書法等藝術,追求________的效果;在藝術形式上奇妙運用寫意,將筆墨意趣發揮到極致。在被引入動畫制作中后,水墨畫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現代動畫也獲得了“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奧蘊。水墨畫講究________,此亦是水墨動畫片意境的結構特征。水墨動畫融入了大量中國傳統水墨畫元素,清爽的水墨韻味始終烘托著________的畫面,帶給觀眾一股劇烈的“中國風”。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讓我國水墨動畫制作技術水平不斷得到增加,結合立體影像技術創作的立體水墨動畫精品也越來越多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其引入電影語言,注入大量現代元素,敘事更________,畫面視覺沖擊力更強,聲畫效果更完備。無論從歷史角度看還是從現實角度看,水墨動畫都是中國動畫電影里的一朵絢爛奇葩。5.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C)A.渾然一體虛實結合精致絕倫流利B.水乳交融虛實結合美不勝收流暢C.水乳交融虛實相生美不勝收流利D.渾然一體虛實相生精致絕倫流暢【解析】第一空,渾然一體:融合成一個整體。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形容關系特別融洽或結合特別緊密。依據前文中的“其在文化精神上融會了詩詞、繪畫、書法等藝術”,可見融合為一個整體,可知此處應選用“渾然一體”。其次空,虛實相生:虛境通過實境來實現,實境要在虛境的統攝下來加工,形成意境獨特的結構方式。虛實結合:把抽象的述說與詳細的描寫結合起來,或把眼前現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合起來。語境中說的是水墨畫,故應選用“虛實相生”。第三空,美不勝收:美妙的東西太多,一時接受不完(看不過來)。精致絕倫:精致奇妙,無與倫比。語境強調的是畫面的精致,故應選用“精致絕倫”。第四空,流暢:流利、通暢。流利:話說得快而清晰,文章讀起來通暢;敏捷:不凝滯。依據語境,此處說的是敘事,應選用“流暢”。6.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中國風”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D)A.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揚國光”。B.《紅燭》詩的每一節都從“紅燭”起先,緊扣題目,不枝不蔓。C.曹操對“天下歸心”的渴望,陶淵明“復得返自然”的淡泊,展示了兩種不同的人生狀態。D.我們也仿照八股文章的筆法來一個“八股”,以毒攻毒,就叫八大罪狀吧。【解析】“中國風”上引號表特別稱謂。A項表反語;B項表強調;C項表引用;D項表特定稱謂。7.文中畫橫線的語句有語病,請修改。答:__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我國水墨動畫制作技術水平不斷得到提高。__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__山不厭高__,__海不厭深__”兩句借用《管子·形勢解》中的典故,用比方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2)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詩經·鄭風·子衿》中的詩句,“__青青子衿__,__悠悠我心__”,表達了詩人對賢才的渴望之情。(3)《歸園田居(其一)》用鳥和魚來表達自己對田園和自由的憧憬,這兩句詩是“__羈鳥戀舊林__,__池魚思故淵__”。(4)《歸園田居(其一)》中“__少無適俗韻__,__性本愛丘山__”兩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與世不合的性格,為全詩定下一個基調。二、拓展閱讀訓練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蒿里行曹操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①。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②,刻璽于北方③。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注】①討群兇:指討伐董卓及其黨羽。②淮南弟稱號:指袁術在淮南壽春獨立為帝。③刻璽于北方:指袁紹謀廢獻帝,想立幽州牧劉虞為皇帝,并刻制印璽。9.下列對這首詩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C)A.“蒿里行”為漢樂府舊題,屬《相和歌·相和曲》,本為當時人們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寫時事。蒿里,指死人所處之地。B.“初期”句用典,相傳周武王伐紂時曾在盟津大會八百諸侯,此處借指關東諸將起兵討伐董卓,在盟津會師。C.詩人稱諸將為“義士”,帶兵討伐“群兇”,指出“乃心在咸陽”,意在復原漢祚,抒發了詩人對諸將的敬佩、仰慕之情。D.“勢利”句到“刻璽”句寫關東諸將各為自己的利益而爭,發展到自相殘殺的程度,最終點明他們稱帝的野心,可謂如層層剝筍,步步深化。【解析】“意在復原漢祚,抒發了詩人對諸將的敬佩、仰慕之情”錯誤。詩中用極凝練的語言將關東之師從聚合到離散的過程原原本本地說出來,成為歷史的真實記錄。是客觀敘述,沒有抒發情感。選項曲解文意。10.在《短歌行》中曹操抒發了人生苦短的憂嘆,詩人的這一情感與本詩的哪些詩句存在關聯?請簡要分析。答:__詩人生逢亂世,目睹百姓顛沛流離,肝腸寸斷,渴望建功立業、消退百姓苦難而不得,因而發出人生苦短的憂嘆。這一點從《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等詩句中可以得到佐證。__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和陶歸園田居(其一)蘇軾環州多白水,際海皆蒼山。以彼無盡景,寓我有限年。東家著孔丘,西家著顏淵。市為不二價,農為不爭田。周公與管蔡②,恨不茅三間。我飽一飯足,薇蕨補食前。門生饋薪米,救我廚無煙。斗酒與只雞,酣歌餞華顛③。禽魚豈知道,我適物自閑。悠悠未必爾,聊樂我所然。【注】①此詩作于蘇軾被貶惠州時。一日蘇軾游白水山佛跡巖,夜聞其子蘇過誦陶淵明《歸園田居》,于是作此詩。②周公與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③華顛:頭發花白。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詩歌前八句,通過群山環繞的環境和淳樸敦厚的民風,表現了詩人安居于此的喜悅。B.“周公與管蔡,恨不茅三間”二句,詩人缺憾周公與管蔡生活于戰亂中,沒有此處生活的安靜閑適。C.“我飽一飯足”到“酣歌餞華顛”六句,寫生活雖窮困,但詩人感到滿意,自得其樂。D.詩歌最終四句寫“我閑物自適”的人與自然關系,談超然物外、自得其樂,理趣十足。【解析】“詩人缺憾周公與管蔡生活于戰亂中,沒有此處生活的安靜閑適”錯誤,這兩句的意思是:即使是周公與管叔、蔡叔這樣對立的人也恨不能在此地擁有三間茅屋,而不會再去爭權奪利。這里是通過典故人物來襯托此地的安靜現實,而不是缺憾于他們生活于戰亂中,沒有此處生活的閑適。12.請談談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和蘇軾的《和陶歸園田居》(其一)在表達方式和內容上的不同之處。答:__《歸園田居(其一)》主要采納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借對田園生活的描寫,抒發了厭倦官場、憧憬田園生活的感情。《和陶歸園田居》(其一)主要采納爭論說理的表達方式,寫惠州風光美麗、民風淳樸,自己即使生活貧困也依舊恬然自樂的超脫看法,闡發對人與自然、外物與內心關系的哲理性思索。__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次韻蔣穎叔①蘇軾月明驚鵲未安枝,一棹飄然影自隨。江上秋風無限浪,枕中春夢不多時。瓊林花草聞前語,罨畫溪山指后期②。豈敢便為雞黍約,玉堂金殿要論思。【注】①此詩為元豐七年秋蘇軾自黃州移官汝州途經真州時所作。蔣穎叔與蘇軾于嘉祐二年同登進士第,此時居官真州。②蘇軾自注:“蔣詩記及第時瓊林苑宴坐中所言,且約同卜居陽羨。”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A.首聯化用曹操《短歌行》句意,寫月明驚鵲之景,襯托詩人飄然于江湖之上的瀟灑身影。B.頷聯以風浪無限寫飄舞未休,借枕中春夢喻人生倏忽,寓情于景,托懷于夢,含而不露。C.頸聯兩句,既回憶與好友當年宴飲瓊林苑時的話語,又提及兩人對將來生活的約定。D.這首和詩既回應了好友贈詩的內容,也寫到了自己的人生際遇,語調親切,情意深摯。【解析】“襯托詩人飄然于江湖之上的瀟灑身影”說法錯誤,結合注釋①可知,詩歌首聯中的“未安枝”是說詩人漂泊無依,“影自隨”是說詩人形影相吊,特別孤獨。首聯描繪了詩人形單影只、漂泊不定的境況,表現了詩人被貶出京、漂泊江湖的苦悶。14.詩人在尾聯運用了怎樣的抒情手法?流露出哪些心聲?答:第一問:直抒胸臆。其次問:①對就此歸隱田園的不甘;②對自己重登廟堂的期許。☉閱讀提升練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把酒問月①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行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②,綠煙③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④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注】①標題下原注“故人賈淳令予問之”。②丹闕:朱紅色的宮殿。③綠煙:指遮擋月光的濃重的云霧。④白兔搗藥:神話傳聞月中有白兔搗仙藥。西晉傅玄《擬天問》:“月中何有,白兔搗藥。”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詩歌標題展示了作者飄逸浪漫的“謫仙人”形象,這是絕妙的自我造像。彼不自問而令予問之,一種風流自賞之意溢于言表。B.全詩從酒寫到月,從月回到酒,從空間感受寫到時間感受;將人與月反反復復加以比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繪與神話傳聞。C.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亦意味著“古人不見今時月”;說“今月曾經照古人”,亦意味著“古月依舊照今人”。二句有錯綜回環之美、互文之妙。D.本詩的開篇句與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開篇句內容大致相像,所用手法相同;而結句則與曹操之“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一樣表達出一種剛好行樂的思想。【解析】“一樣表達出一種剛好行樂的思想”錯誤,“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用酒來作開頭引出詩人對人生苦短的憂嘆,表達的不是剛好行樂之意。16.簡要分析詩人筆下的“月”有哪些特點。請緊扣文本作答。答:__①崇高神奇。“人攀明月不行得”“寧知曉向云間沒”寫月之高高在上,曉至人不知其蹤,表現月之崇高神奇。②美妙多情。“月行卻與人相隨”寫月伴人行,表現了月之美妙多情。③皎潔漂亮。“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中“飛鏡”之喻,綠煙散盡月華傾瀉,寫出月之皎潔漂亮。④永恒長在。將人與月比照,古今人事更替,而月夜至則懸天,寫出了月之永恒長在。__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下列小題。赤壁杜庠①水軍東下本雄圖,千里長江隘舳艫。諸葛心中空有漢,曹瞞眼里已無吳。兵銷炬影東風猛,夢斷簫聲夜月孤。過此不堪回首處,荒磯鷗鳥滿煙蕪。【注】①杜庠:明朝詩人,號西湖醉老,以詩名于景泰間。曾任知縣,不久罷歸;不得志,放情詩酒。17.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A.首聯詩人以如椽之筆寫出了曹軍以泰山壓頂之勢順江東下、睥睨一切的氣焰,其中一個“本”字強化了這一色調。B.頷聯中一“空”一“已”,前后對比,將孔明的枉費心機、無可奈何與曹操的傲慢輕敵、目空一切表現得淋漓盡致。C.“兵銷炬影東風猛”一句,再現了赤壁之戰的情景,令人想見赤壁的熊熊烈火、曹操的抱頭鼠竄與周瑜的指揮若定。D.“夢斷簫聲夜月孤”一句,描繪出了一幅清幽的長江月夜聽簫圖,詩境也由上文的粗獷轉為凄清,令人黯然神傷。【解析】“其中一個‘本’字強化了這一色調”錯誤。“水軍東下本雄圖”意為“曹操大張旗鼓的水軍原本是用來南下平定孫劉一統江山的”;本,即原本、原來是;聯系下文“兵銷炬影東風猛”句可知:原本之事,板上釘釘之事卻落得個丟盔棄甲。作者著一“本”字,示意了其驕兵必敗,“雄圖”終將化為泡影的歷史結局。18.結合全詩,簡析尾聯的妙處。答:__①“過此”句緊承上文,直抒胸臆:一世之雄的曹操,足智多謀的孔明,雄姿英發的周郎以及月夜泛舟的蘇軾,早已杳如黃鶴,令人不禁發出人生無常之嘆。②“荒磯”句以景結情(答“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均可):荒磯鷗鳥、衰草寒煙,更兼自身仕途坎坷,作者將百般感慨融于景物描寫之中,使全詩籠上了一層由歷史的滄桑感、宇宙的蒼涼感和人生渺小短暫的感喟交織而成的凄愴意緒,言盡而意無窮。__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赤壁歌送別李白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①唐突留馀跡。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注】①鯨鯢(ní):大魚名,比方吞食小國的不義之人。這里喻指倚仗權勢,想吞食東吳的曹操。1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首句中的“二龍爭戰”指曹操和孫劉聯軍隔江對峙,劍拔弩張之勢迎面可感,好像拉開了大決戰的帷幕。B.次句緊承首句,寫出赤壁之戰的結果,曹軍樓船一掃而空。“掃”“空”極寫周瑜軍隊摧枯拉朽的戰斗力。C.第四句看似平淡,但飽含著作者對儒將周瑜的贊美,表現了周瑜在赤壁之下泰然從容、指揮若定的風度。D.最終兩句中,作者希望摯友多寫書信報告平安,同時也想以赤壁大戰的景象激勵自己,壯大心膽與氣魄。【解析】“報告平安”不正確,事實上作者是希望摯友向自己來信描述赤壁古戰場的景象,“我欲因之壯心魄”,詩人能從友人那里得到鼓舞人心的信息,可以因之而大“壯”自己的“心”膽與氣“魄”。20.本詩主要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答:__①對周瑜的贊許和仰慕。前四句寫赤壁之戰的景象,呈現了周瑜的風度,表達了作者對周瑜豐功偉績的仰慕。②對曹操發動不義之戰的否定。“鯨鯢唐突”,看出作者對曹操想吞食東吳發動的不義之戰持否定看法,也有對曹操幻想落空的含蓄諷刺。③作者壯心不已的豪情。詩人對那場已布滿歷史煙云的激戰無限神往,想借此來開拓心胸,增加浩氣。④對友人的送別之情。希望摯友向自己寫信告知觀看遺跡的景象,表達對摯友的期許(祝福)之情。__閱讀下面這首晉詩,完成下面小題。擬古(其七)陶淵明日暮天無云,春風扇微和。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歌竟長嘆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2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B)A.這是一首仿擬同類題材的古詩而創作的詩歌。本詩承襲了從屈原到《古詩十九首》,再到曹植所形成的借“美人”來抒寫自己情感的文學傳統。B.開頭兩句寫春天日暮時分的景象,天空明凈清澈,春風溫柔溫柔,構畫出一幅自然春意融融、人物心曠神怡的沐春圖,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C.在這美妙的清夜,一位佳人一邊飲酒一邊唱歌,直到天明。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并具,寫足了“信可樂也”的心情,也為后面的抒情蓄勢。D.五、六兩句樂極悲來,寫佳人唱完歌后發出長長的嘆息,善感的心中生出種種困難的思緒:如此的漂亮春夜又能存在幾時?自己的芳華又能保持多久?【解析】“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的說法不恰當,全詩的情感有先樂后哀的明顯轉變。22.“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兩句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答:__①運用疊詞和襯托手法寫景,用“皎皎”狀月并以云相托,用“灼灼”寫花,兼以葉相襯,生動傳神地寫出花月交輝的美妙景象。(疊詞和襯托,答出一種即可)②運用比方手法,以月和花之美來比佳人正值青春年華,靚麗動人,享受著生命和生活的美妙。③以樂襯哀,眼前如花似月的一切越美妙,越能反襯出下面詩句“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所表達的抒情主子公的惶恐、失意和焦慮。__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春日與王右丞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裴迪①恨不逢君出荷蓑,青松白屋更無他。陶令五男曾不有,蔣生三徑②枉相過。芙蓉曲沼春流滿,薜荔成帷晚靄多。聞說桃源好迷客,不如高臥眄庭柯。【注】①裴迪,盛唐聞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之一,與王維來往頻繁,其詩多是與王維的唱和應酬之作。②蔣生三徑:東漢蔣詡,廉直出名聲。王莽攝政,詡稱病免官,隱居鄉里,舍前竹下辟三徑,唯故人羊仲、求仲與之游。2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A.首聯簡要交代生活環境,“青松白屋”突出其志趣高雅,“更無他”,突出其生活儉樸。B.頷聯化用陶淵明、蔣詡典故,與呂逸人形成對比,暗含了呂逸人超越前人的隱逸情懷。C.頸聯寫荷花顏色明麗,薜荔香味濃郁,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凸顯出詩人的高潔品質。D.尾聯用詞精準到位,“聞說”對應“不如”,呂逸人窮盡挽留之意,詩人極言愿留之情。【解析】B項“與呂逸人形成對比”錯誤,并不是對比,是借陶淵明、蔣詡贊許呂逸人的隱逸情懷。C項“托物言志,凸顯出詩人的高潔品質”錯誤,這里是以物喻人,借呂逸人居住的環境襯托呂逸人的高潔品質。D項“呂逸人窮盡挽留之意”錯誤。由詩題可知并沒有遇到呂逸人,所以“挽留”無從說起。24.這首詩多處表達對隱逸生活的憧憬之情,詩人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請結合全詩分析。答:__①直抒胸臆。尾聯表示情愿留在這里,干脆抒發對隱逸生活的憧憬之情。②側面烘托。首聯和頸聯通過描寫呂逸人的生活環境,表達了詩人對呂逸人的欽羨,流露出對隱逸生活的憧憬之情;頷聯化用典故,表達了對古代隱逸之人的追憶,流露出對隱逸生活的憧憬之情。__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得兒女消息①文天祥故國斜陽草自春,爭元作相總成塵。孔明已負金刀②志,元亮猶憐典午③身。骯臟④到頭方是漢,娉婷更⑤欲向何人。癡兒莫問今生計,還種來生未了因。【注】①這首詩寫于宋末元初。②金刀,是繁體字“劉”(劉)的組成部分。③典午,是指“司馬”,是晉朝的隱稱。典,司也;午,馬也。④骯臟:此處念kǎnɡzǎnɡ,高亢剛直的意思。⑤更:變更。2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首句采納雙關手法,既描寫了自然環境,也示意民間的抗爭像野草一樣春風吹又生。B.頷聯用典,詩人以諸葛孔明和陶淵明自比,寫出自己抗爭的結局和對元朝的看法。C.頸聯通過對比,寫出真正的男子漢都高亢剛直,女人們卻簡單朝三暮四,改弦更張。D.整首詩采納多種藝術手法,意蘊深厚,情感真摯,塑造了一位特性顯明的詩人形象。【解析】“寫出……女人們……”錯誤,“骯臟到頭方是漢”的意思應是“只有自始至終不屈不撓、剛正不阿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娉婷更欲向何人”大意應是“假如像女子一樣簡單變心那將變成什么樣的人”。26.這首詩蘊含了豐富的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答:__①從“爭元作相總成塵”可以看出,狀元也好、丞相也好,對詩人來說都已不重要,他已看淡名利,無意高官厚祿。②從“孔明已負金刀志,元亮猶憐典午身”可以看出,詩人對自己雖全力以赴抗元也無力回天的缺憾和誓不投元的傲骨。③從“骯臟到頭方是漢,娉婷更欲向何人”可以看出詩人不屈不撓、剛正不阿的性情。④從“癡兒莫問今生計,還種來生未了因”可以看出詩人對兒女的期盼,同時也是對外族侵略抗爭究竟的自勉自勵。__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發趙屯,得風宿楊林池,是日行二百里楊萬里動地風來覺地浮,拍天浪起帶天流。舞翻柳樹知何喜?拜殺蘆花未肯休。兩岸萬山如走馬,一帆千里送歸舟。出籠病鶴孤飛后,回首金籠始欲愁!27.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首聯寫“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目管理考試的技能要求及試題答案
- 思政類創新課題申報書
- 項目成功評價的試題及答案
- 學期心理健康檔案管理計劃
-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的教研活動計劃
- 分析項目管理考試的備考信條與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判斷題試題與答案
- 稅務風險管理基本概念試題及答案
- 課題申報書 雙面
- 探索項目實施的控制與調整的關鍵考題試題及答案
- 深層平板載荷試驗檢測地基承載力作業指導書
- (完整)EHS培訓考核題庫及答案
- 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診斷治療指南(2022年)
- 學校財務預算管理制度(5篇)
- 愛在平淡細微處-初中感悟親情作文課件
- 機電一體化畢業論文范文(精選十五篇)
- (讀書筆記)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和社會網絡
- 《醫療垃圾的分類》課件
- 江蘇師范大學成人繼續教育網絡課程《英語》單元測試及參考答案
- 雙堿法脫硫操作規程
-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及實驗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