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A診療指南(2022年版)_第1頁
血友病A診療指南(2022年版)_第2頁
血友病A診療指南(2022年版)_第3頁
血友病A診療指南(2022年版)_第4頁
血友病A診療指南(2022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血友病A診療指南

(2022年版)

一、概述

血友病A(HemophiliaA,HA)是一種遺傳性出血性

疾病,呈X染色體連鎖隱性遺傳。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凝血

因子

VID(FVDI)質或量的異常。臨床表現以關節、肌肉、內臟和深

部組織自發性或輕微外傷后出血難以停止為特征,常在兒童

期起病,反復關節出血可導致患者逐漸出現關節活動障礙而

致殘。男性人群中,HA的發病率約為1/5000,而女性血友

病患者極其罕見。我國血友病的患病率為2.73/100,000人

口,其中HA占80用?85隊

HA是由于單一凝血因子缺乏或質量異常導致的疾病,對

血友病的早期識別和診斷,可以通過合理、正確的預防治療,

或出血后及時的替代治療,避免出血以及出血造成的關節損

傷及殘疾等,使患者可以正常生活。

二、臨床表現

由于FW在內源性凝血途徑中具有重要作用,HA患者

臨床表現為可發生在全身任何部位的出血。其中最常見的出

血部位為關節、肌肉和深部組織,也可有胃腸道、泌尿道、中

樞神經系統出血以及拔牙后出血不止等。若不及時治療可導

致關節畸形和假性腫瘤等,嚴重者甚至可以危及生命。外傷

或手術后持續出血也是本病的特點。

1

出血程度與FVD1活性相關,輕型患者一般很少出血,只有

在損傷或手術后才發生出血;重型患者則自幼即有出血,身

體的任何部位都可出血;中間型患者出血的嚴重程度介于輕

型和重型之間。

當男性患者尤其兒童出現自發出血、外傷或手術后出血

不止等表現時,需考慮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的可能。追

問患者家族史,并進一步完善實驗室檢查以確診。

三、實驗室檢查

(一)篩選試驗。

包括血小板計數、外周血涂片(血小板形態)、凝血酶

原時間(prothrombintime,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

時間(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

凝血酶時間(thrombintime,TT)、纖維蛋白原定量等。

HA患者僅表現為APTT延長,但部分輕型HA患者APTT僅輕

度延長或為正常高限。血小板計數和形態,以及其他凝血指

標均應正常。

(二)確診試驗。

凝血因子檢測:APTT延長提示內源性凝血過程異常,需

檢查與此相關的凝血指標,包括FV1D、FIX、FXH活性及血

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oFVffi活性(FVffi:C)降低

或缺乏,VWF:Ag正常,FVffi:C/VWF:Ag明顯降低,提示

HAo

(三)抑制物檢測。

2

1.檢測時機。

HA患者治療效果較既往降低,以及接受手術前,均應

檢測FVffl抑制物。對于兒童患者,建議在首次接受FW產

品治療后的前20個暴露日每5個暴露日檢測1次,在

21?50個

暴露日內每10個暴露日檢測1次,此后每年至少檢測2次,

直至150個暴露日。

2.抑制物篩選。

采用APTT糾正試驗,即正常血漿和患者血漿按1:1

混合后,于即刻和37℃孵育2小時后分別再測定APTT,

并與正常人和患者本身的APTT進行比較,即刻可糾正。如

孵育2小時不可糾正,提示存在凝血因子抑制物(APTT糾

正試驗解讀見附表1)。

3.抑制物滴度。

確診抑制物必須測定抑制物滴度。如果在1?4周內連

續2次用Bethesda法或者Nijmegen法檢測發現患者抑制

物滴度20.6BU/ml,則判定為陽性。若抑制物滴度>5BU/ml,

則為高滴度抑制物;若抑制物滴度W5BU/ml,則為低滴度

抑制物。

(四)基因檢測。

建議對患者進行基因檢測,以便確定致病基因,為同一

家族中的攜帶者檢測和產前診斷提供依據。此外,可以通過

基因突變判定患者產生抑制物的風險。

3

四、臨床分型

4

根據FVDI的活性水平,可將HA分為輕型、中型、重型

三型(見附表I!為重型;活性81?581為中型;活性>511-4011

為輕型。

五、診斷和鑒別診斷

(一)診斷。

根據患者自幼發病、反復嚴重出血,尤其關節出血的臨

床表現,結合FW因子活性和抗原下降伴FVID基因突變的實驗

室檢查,可以確診。

(二)鑒別診斷。

1.血管性血友病(vonWillebranddisease,VWD):

VWD是由于vWF質或量缺陷所致的常染色體遺傳性疾病,多

為顯性遺傳。患者有出血傾向,但主要以皮膚黏膜出血為主。

因vWF具有增加FV1II:C穩定性、防治其降解,并促進其生成

和釋放的作用,因此,VWD患者可出現FV1I活性下降。故患者

FVDI活性下降時需排除VWD,女性患者尤甚。VWD確診及分型

需檢測vWF抗原及活性(瑞斯托霉素輔因子活性,vWF

R:C。)、膠原結合實驗、FW結合實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試

驗、vWF蛋白電泳等。基因診斷也是診斷手段之一。

2.獲得性HA:是循環中出現抗FVJI1的自身抗體導致

FWI活性下降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與HA,尤其HA合

并抑制物的患者進行鑒別。獲得性HA特點為既往無出血史

和陽性家族史,多發生于惡性腫瘤、自身免疫病患者及圍產

期女性,但約半數的患者無明顯誘因,免疫抑制治療有效。

5

3.其他遺傳性凝血因子缺乏:發現單純APTT延長的

患者,在進行確診試驗時,還需完善FIX、FXkF刈、FV、

F

X等可導致APTT延長的凝血因子活性檢測,以排除相應的

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

六、治療

(一)治療原則。

HA患者需采取FVID的替代治療,無出血時進行規律替代

治療(預防治療),其目的是阻止出血,從而最大限度保護

關節功能,若有出血應及時給予足量的按需治療,進行手術

或者其他創傷性操作時,應進行充分的替代治療。以阻止圍

手術期出血。HA患者應避免肌肉注射和外傷。

(二)替代治療。

L替代治療藥物選擇。

HA的替代治療首選基因重組FVID制劑或病毒滅活的血源

性FVID制劑,難以獲得上述藥物時可選用冷沉淀或新鮮冰凍

血漿等。每輸注HU/kg體重的FW可使體內FVffl活性

(FVD1:C)提高2%,所需FVDI輸注量計算見以下公式。

FVIU在體內的半衰期為8-12小時,要使體內FVID:C保

持在一定水平,需每8?12小時輸注1次。

FVD1首次需要量二(需要達到的FVID濃度-患者基礎

FVID濃度)x體重(kg)x0.5;首劑用藥后,依情可每8?

12小時輸注首劑的一半劑量,直至完全止血。

6

個體的回收率和半衰期差異較大,建議有條件的單位檢

7

測患者的藥代動力參數,如回收率和半衰期等,并根據結果

指導治療。

2.替代治療的實施。

替代治療分為按需治療和規律替代治療(預防治療)。

(1)按需治療:是指患者發生急性出血或時的治療,

目前最有效的止血措施仍是FW替代治療,原則是早期、足量、

足療程。替代治療FW劑量和療程應考慮出血部位和出血嚴

重程度(見附表3)。

(2)圍手術期替代治療:是指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

后進行的替代治療,目的在于保證HA患者手術的順利實施

和手術后的順利康復。具體替代治療方案見附表4。

(3)預防性治療:是指為了防止出血而定期給予的規

律性替代治療。由于按需治療只是出血后治療,無法阻止重

型HA患者反復出血導致關節殘疾,而預防性治療目標是維

持正常關節和肌肉的功能,因此尤為關鍵。預防性治療是兒

童HA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對兒童患者應設定年關節出血

次數小于3次的目標,以盡量避免關節損傷的發生以及由于

關節出血造成不可逆性關節殘疾。

成年患者是否堅持預防性治療尚無共識,但國內外的經

驗都已證明短期三級預防治療即可減少出血次數并改善生

活質量。止匕外,對于近期出血加重,尤其是靶關節出血頻率

增加的患者,建議進行4?8周的短期預防治療以阻斷出血-

關節損傷的惡性循環。這種治療可以結合強化物理治療或放

8

射性滑膜切除術。

預防性治療通常分為以下三種:①初級預防治療:于患

兒確診后、第2次關節出血前及年齡小于3歲且無明確證據

(查體或影像學檢查)證實存在關節病變時,開始規律性持

續替代治療;②次級預防治療:關節有2次或多次出血后,

但查體和(或)影像學檢查沒有發現關節病變時開始規律性

持續替代治療;③三級預防治療:查體和影像學檢查證實存

在關節病變后才開始規律性持續替代治療。

為預防關節殘疾的發生,建議重型患兒發生第一次關節

出血、嚴重肌肉出血、顱內出血或其他危及生命的出血即應

開始預防治療。有關節出血和關節病變史的患兒應該根據病

情及早開始預防治療,并盡可能達到年關節出血次數或年出

血次數V3次的目標。

預防治療理論上應保持FVID谷濃度水平>1,趨預防性治

療尚無國際統一標準方案,根據WFH2020血友病管理指南,預

防性治療方案如下:①高劑量方案:每次25?40IU/kg,每

隔天1次。②中劑量方案:每次15?25IU/kg,每周3次。

③小劑量方案:每次10?15IU/kg,每周2?3次;繼而每劑

30IU/kg每周2次;繼而每劑25IU/kg隔日1次。④藥代

動力學指導下的預防資料:通過個體藥代動力學參數檢測,根

據患者實際需求制定預防治療方案,相比于大劑量方案,可以

在保證療效前提下達到優化治療劑量及頻次、優化資源分配的

目的。

9

雖然目前最佳預防方案還有待確定,但與按需治療相比,

小劑量方案雖然可以明顯減少血友病患兒出血,但并不能減少

關節病變的發生。建議在經濟條件允許的血友病患兒中實施中

劑量預防治療方案,或根據年齡、靜脈通路、出血表型、藥代

動力學特點以及凝血因子制劑供應情況,制定最佳的個體化方

案。

(三)非因子治療。

1.艾美賽珠單抗:是一種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通過模擬

FVllIa的輔因子功能,可同時橋接FIXa和FX,使FX在沒有

FW的情況下得以繼續激活,重新恢復生理性凝血通路。國內已

獲批用于HA合并FV1D抑制物患者的常規預防性治療,在美國和

歐盟也可以用于不合并FW抑制物的HA患者的常規預防性治

療。推薦的給藥方案為前4周給予負荷劑量3mg/kg,每周

1次皮下注射,以快速達到目標血藥濃度,第

5周起給予維持劑量1.5mg/kg,每周1次。

2.去氨基-8-D-精氨酸加壓素(DDAVP):輕型HA患

者出血時可選DDAVP,少數中間型HA也可能有效,但對

重型

HA患者無效。推薦劑量為0.3?0.4pg/kg,以50ml生理

鹽水稀釋后緩慢靜脈滴注(至少30分鐘),每12小時1

次,用藥1?3■或較前上升

>3倍為有效。該藥多次使用后療效差,如效果不佳時應及

時補充FVID制劑。用藥期間應監測FVffl:Co不良反應包括暫

時性面色潮紅、水鈉潴留等。由于水鈉潴留等不良反應,

1

2歲以下患兒禁用。幼兒應用時需要限水,并提前進行預試

驗。預試驗有效患兒也可使用專供血友病患者使用的DDAVP

鼻噴劑來控制輕微出血。

3.抗纖維蛋白溶解藥物:常用藥物有氨甲環酸、6-氨基

己酸、氨甲苯酸等。此類藥物對口腔、舌、扁桃體、咽喉部

出血及拔牙引起的出血有效,但對關節腔、深部肌肉和內臟

出血療效較差,泌尿系統出血時嚴禁使用,并要避免與凝血

酶原復合物合用。使用劑量:6-氨基己酸每次50?100mg/kg,

每8?12小時1次;氨甲環酸每次10mg/kg,靜脈注射或每

次25mg/kg口服;氨甲苯酸2?6mg/kg,每8小時1次。也

可漱口使用,尤其在拔牙和口腔出血時,5■的氨甲環酸溶液

10ml含漱2分鐘,每日4次,連用7天。

4.止痛治療:根據疼痛程度,選用對乙酰氨基酚或阿片

類藥物,也可選擇C0X-2類解熱鎮痛藥。原則上禁服阿司匹

林或其他非笛體類解熱鎮痛藥,以及所有可能影響血小板功

能的藥物。

(四)物理治療。

鼓勵患者在非出血期進行適當的、安全的有氧運動(游

泳、功率車、慢跑、快走等),配合適宜負荷的抗阻力量訓

練和自我牽伸,以預防和減少出血的反復發生。

出血時處理要遵循PRICE原則,包括制動(Prohibition)、

休息(Rest)、冷敷(Ice)、壓迫(Compression)、抬高

(Elevation)0肌肉和關節出血時,PRICE原則是在輸注凝

1

血因子以提高凝血因子水平基礎上的重要處理措施,及時使

用夾板、模具、拐杖或輪椅制動可使出血的肌肉和關節處于

休息體位,使用冰塊或冷物濕敷可有效減輕炎性反應。建議

冰敷每4?6小時使用1次,每次5?10分鐘左右(每次不

超過10分鐘),直至腫脹和疼痛減輕。

另外,經過專業培訓的康復醫師/治療師可對患者進行

評估,包括肢體功能、個體活動性和社會參與能力等方面,

并根據評估結果,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預防、減輕、減

少肌肉關節的功能障礙,提升日常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

七、并發癥的處理

(一)并發抑制物的治療。

HA患者接受FVffl替代治療后產生的同種中和性抗體稱為

抑制物,重型HA患者抑制物產生率為201?30%中型或輕

型HA也有約511?1011的幾率產生抑制物。持續合并存在抑制

物則是血友病的嚴重并發癥,將導致血友病患者出血癥狀更

加難控制、致命性出血風險增高,進一步降低生活質量。存在

抑制物時分為止血治療和清除抑制物兩方面治療。

1.止血治療。

患者急性出血時,應盡快進行止血治療。有以下幾種止

血方式。

(1)大劑量FVID:僅限用于合并低滴度抑制物(W5

BU/ml)的HA出血患者。所需要FVD1的量包括用于中和抑制物

的量以及止血所需要的量。用于中和抑制物的FVIH用量算

10

法如下:體重(kg)x80x[(1-紅細胞比容)X抑制物

滴度(BU)]o在此基礎上需要額外增加50IU/Kg的FVID,以

保證體內可以檢測到FVDI:C的提高。如止血效果不佳,可增

加給藥劑量或縮短給藥間隔,或更換為旁路治療。如為低滴

度高反應性抑制物(再次輸注FV1D后抑制物滴度>5

BU/ml),則考慮在用藥3?5天后,則更換為旁路途徑止血。

(2)旁路途徑制劑:適用于合并高滴度抑制物(>5

BU/ml)或免疫誘導耐受(immunetoleranceinduction,

ITI)治療失敗或ITI治療中出血的患者。可供選擇的“旁

路途徑”藥物包括活化凝血酶原復合物(activated

prothrombincomplexconcentrate,aPCC)和基因重組活

化凝血因子vn(rFVDa)orFVHa的使用方法為靜脈注射

90gg/kg,每2?4小時1次或270|ig/kg單次給藥。目前

國內無aPCC,可用凝血酶原復合物(prothrombincomplex

concentrate,PCC)替代,PCC推薦劑量:每次50?100U/kg,

間隔8?12小時,每天劑量不超過200U/kg。對并發顱內出

血等危及生命出血的、出現抑制物的兒童,一旦急性出血穩

定,需要使用PCC或rFVIla進行至少6個月的預防性治療。

(3)艾美賽珠單抗:艾美賽珠單抗預防治療在控制出

血、恢復靶關節功能、提高血友病患者生活質量方面都有幫

助。用藥方案與前述一致,用藥前24小時停用旁路制劑。

如在預防治療期間如發生突破性出血,應首選使用rFVUa

進行治療,初始劑量應<90ng/kg,重復給藥時,治療間隔

11

應大于2小時。同時為避免血栓發生,應盡量避免使用

aPCC或PCC類藥物。對于合并低滴度抑制物患者,也可采用

FVID治療突破性出血。

2.清除抑制物。

ITI是指抑制物陽性患者長期規律性頻繁接受凝血因子

制劑治療,從而達到外周免疫耐受,是目前公認的唯一的清

除抑制物的方法。HA合并抑制物陽性患者的ITI成功率約為

70%。

(1)ITI開始時間:目前國際上并無共識何時為ITI最

佳開始時間,但目前傾向于一旦確診,無論抑制物滴度高低

都應立即開始m。

(2)凝血因子制劑的選擇:血源性FV1D濃縮制劑或

rhFVID均可選擇,并無證據提示哪種制劑更優,但當使用

rhFVID進行ITI治療不成功時,可考慮改用富含vWF的血源

性FVffl濃縮制劑。

(3)ITI方案:①一線治療:i高劑量:200IU/(kg-d);

ii中劑量:100IU/(kg-d);市低劑量:25?50IU/kg,隔日

1次或每周3次。高劑量組與低劑量組相比,在誘導免疫耐

受成功率方面并無差別,但高劑量組起效更快且治療期間出

血癥狀顯著減少。另外,低劑量"1可與艾美賽珠單抗聯合

應用。有研究發現,這樣既可減少凝血因子用量,又避免了

頻繁出血。一旦開始ITI,不宜隨意中止,以免影響后續ITI

的療效。開始ITI后,應該每周檢測1次抑制物滴度,如果

12

抑制物滴度升高或半年內抑制物滴度下降幅度低于20%,應

該逐步增加m劑量直至2ooiu/(kg.d);如果劑量已經

達到200IU/(kg-d),建議改為二線方案。②二線治療:

目前無標準二線治療,可考慮換用不同的FW產品,比如從

rhFVID換為血源性FVDI,也可聯合人源CD20單抗清除抑制物

治療,但遠期療效及安全性仍需要進一步評估。

(4)ITI療效評估標準:①完全耐受:抑制物持續陰性

(<0.6BU/ml)且FVHI回收率>66%、FVDI半衰期>6小時;

②部分耐受:抑制物滴度V5BU/ml,雖然FVffi回收率小于66%

和/或半衰期小于6小時,但使用FVffi治療可以阻止出血;

③無效:不能達到完全或部分耐受。一般來說,在

3?6個月內抑制物滴度下降不足20%或經過3?5年的

ITI后抑制物滴度仍>5BU/ml。

⑸ITI療效的預測:目前認為有如下特征的患者

ITI療效可能較好:①開始ITI之前抑制物滴度V10BU/ml;

②抑制物滴度歷史峰值<200BU/ml;③ITI期間抑制物滴

度峰值VlOOBU/ml;④從診斷到開始ITI的時間V5年;

⑤m開始后沒有間斷。

而有如下特征的患者ITI療效可能較差:①開始ITI

之前抑制物滴度210BU/ml;②抑制物滴度歷史峰值2200

BU/ml;③ITI期間抑制物滴度峰值>100BU/ml;④從診

斷到開始ITI的時間>5年;⑤ITI開始后間斷>2周。

(6)終止ITI的時機:達到完全耐受者,轉入預防性

13

治療;達到部分耐受者,若能應用FVID充分治療及阻止出血

癥狀,可考慮停止ITI治療;m治療開始后的3個月若

未能將抑制物滴度降低I以上,或m治療3?5年仍未

能達到完全耐受或部分耐受者。

(二)血友病性關節病的處理。

血友病性關節病是指由于反復關節出血導致關節功能

受損或關節畸形,是血友病患者常見的嚴重并發癥。為保護

關節和避免殘疾,需要立即開始有效的三級預防治療和多學

科治療。在患者保持一定FV1D谷濃度情況下,進行正規的物理

治療和康復訓練,同時需定期關節結構[X線、磁共振檢查

(MRI)、超聲]和功能評估。可適當地應用鎮痛劑減輕疼痛,

并根據病情開展滑膜切除、關節置換等矯形手術。如果要進

行手術,必須要有經驗的血液科專科醫師、骨科專科醫師、

出/凝血實驗室技術人員以及康復科醫師等組成綜合關懷團

隊,以保障患者圍手術期的各項指標評估、手術方案的確定

與順利實施以及術后的康復等。

(三)血友病性假性腫瘤的處理。

血友病性假性腫瘤是血友病一種少見但致命的并發癥,

其本質是發生在肌肉或骨骼的一種囊性包裹的血腫,通常是

出血后凝血因子替代治療不充分而長期慢性出血的結果。因

假性腫瘤常包裹周圍臟器,造成徹底切除困難。圍手術期及

術后需要多學科診療團隊合作,以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和假性

腫瘤復發。

14

(四)血液傳播疾病的防治。

常見的血液傳播性病毒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

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建議對使用血源性因子預防治療的

血友病患者進行病毒檢測;對HBsAb陰性者進行乙肝疫苗注

射。一旦罹患血液傳播病毒感染,建議患者在血友病多學科

診療團隊指導下進行相應抗病毒治療。使用不含任何血液成

分的基因重組因子能杜絕已知和未知病原體的感染風險。

15

附錄1:

表1.APTT糾正試驗解讀

序號即刻37℃孵育2小時結果判斷可能原因

1糾正糾正糾正因子缺乏

2糾正不糾正不糾正存在凝血因子抑制物

3不糾正不糾正不糾正存在狼瘡抗凝物

表2.血友病A臨床分型

FVDI活性水平臨床分型出血癥狀

51~401輕型大手術或外傷可導致嚴重出血

11-51中型小手術/外傷后可有嚴重出血,偶有自發出血

<11重型肌肉/關節自發出血

表3.獲取凝血因子不受限時的替代治療

出血類型預期FVW活性水平療程

關節40~601-2(若反應不充分可以延長)

表層肌/無神經血管損壞40~602?3(若反應不充分可以延長)

(除外骼腰肌)

骼腰肌和深層肌,有神經

血管損傷或大量失血

起始80~1001-2

維持30?603?5(作為物理治療期間的預

16

防,可以延長)

中樞神經系統/頭部

起始80~1001-7

維持508-21

咽喉和頸部

起始80~1001-7

維持508-14

胃腸

起始80~1007-14

維持50

腎臟503?5

深部裂傷505-7

手術(大)

術前80~100

術后60-801?3

40-604?6

30-507-14

手術(小)

術前50-80

術后30-801~5(取決于手術類型)

17

表4.獲取凝血因子受限時的替代治療

出血類型預期FV1D活性水平療程

關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