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中國古代史3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_第1頁
2024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中國古代史3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_第2頁
2024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中國古代史3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_第3頁
2024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中國古代史3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_第4頁
2024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中國古代史3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版課標秦漢時期通過了解秦朝統一、陳勝和吳廣等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西

漢“削藩”和尊崇儒術,知道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建立和早

期發展的過程;通過了解休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張騫通西域、“絲

綢之路”的開辟、漢武帝的大一統,知道西漢從建立之初的

社會殘破發展到國力強盛的變化及原因;通過了解西漢末到東漢的政治、社會動蕩,了解佛教傳入和

道教產生的背景;知道這一時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馬遷與《史

記》、蔡倫與造紙術、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華佗的故

事等2022版課標階段特征政治: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建立和鞏固。經濟:結束諸侯混戰局面,經濟得到初步恢復和發展。思想文化: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尊崇儒

術,儒學居于主導地位。民族關系:北擊匈奴,修筑長城,連通西域;民族交融加

深,統一多民族國家逐步形成發展。對外關系:絲綢之路開通,東西方交流加強考點1

秦的統一和秦末農民起義1.秦統一中國、秦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和統一措施秦始皇簡介

自稱“始皇帝”,史稱“秦始皇”,是中國歷

史上第一個皇帝評價(1)功績:滅六國、統一全國,建立秦朝,創立

?

?制度(2)過失:實行暴政,給人民帶來沉重災難;“焚書坑

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嬴政中央

集權秦統

一中國時間公元前221年背景(1)客觀條件:①戰國時期的連年戰爭,影響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人民希望結束戰亂;②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具備了統一六國的條件(2)主觀條件:秦王嬴政即位后,招募各國人才,積極策劃統一大計秦統一中國概況(1)兼并六國:公元前230年開始,先后攻滅韓、趙、

魏、楚、燕、齊六國。公元前221年,秦國完成統一大

業,建立秦朝,定都

?(2)開拓邊疆:北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征服越族地

區,統一嶺南及東南沿海地區意義結束了

?以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咸陽春秋戰國秦代

的中

央集

權制

度和

統一

措施目的加強對全國的統治,鞏固國家統一中央

集權

制度內容(1)創立皇帝制度: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稱

?

?,總攬全國的一切軍政大權,皇權至高無上(2)中央:皇帝之下設有中央政權機構,

?

掌管行政、太尉掌管軍事、

?掌管監察事務,最后決斷權由皇帝掌控皇

帝丞相御史大夫秦代

的中

央集

權制

度和

統一

措施中央

集權

制度內容(3)地方:廢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

?。郡下設縣,郡縣長官由朝廷直接任

免。縣下設鄉、里、亭等基層組織。郡縣制的實行,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所沿用郡縣制秦代

的中

央集

權制

度和

統一

措施統一

措施內容影響文化統一文字:制定

?

?,作為通用文字頒

行全國,后來社會上又

流行一種更簡易的隸書使政令順利推行全國,使不同地域人民順暢溝通,有利于各地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經濟統一貨幣:以秦國的圓

形方孔半兩錢作為標準

貨幣在全國流通改變了以往幣制混亂的狀

況,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促進各地經濟的交流小

篆秦代

的中

央集

權制

度和

統一

措施統一

措施內容影響經濟統一度量衡:以秦制為

基礎,所有度量衡用器

由國家統一監制解決了各地換算之間的困

難,便利了經濟的發展秦代

的中

央集

權制

度和

統一

措施統一

措施內容影響交通陸路:統一車軌,修筑貫通全國的道路(1)使秦朝的陸路交通四

通八達(2)提高了國家的行政效

率,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

不同地區的經貿往來水路:開鑿

?,溝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水路運輸,促進

了嶺南地區的開發靈渠秦代

的中

央集

權制

度和

統一

措施統一

措施內容影響民族關系北擊匈奴,修筑西

?,東到遼東

的“萬里長城”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北部邊防的鞏固和國家安全征服越族地區,并設郡

管理,遷移中原人戍守

并和越人雜居將嶺南地區納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促進了當地的開發與建設疆域范圍疆域范圍: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臨洮2.秦的暴政

陳勝、吳廣起義與秦的滅亡秦的暴政(1)秦始皇:賦稅、徭役和兵役繁重;法律嚴苛,刑罰殘

酷;實行“

”,鉗制思想(2)秦二世:對民眾的剝削更為殘酷,人民生活困難陳勝、吳

廣起義概況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

?起義。在秦

軍的強大攻勢下,最終失敗意義沉重打擊了秦朝的統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秦朝的滅亡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后,劉邦、項羽等反秦力量迅速崛

起。項羽在

中殲滅秦軍主力(相關典故:破

釜沉舟)。公元前207年,

?攻取咸陽,秦朝滅亡焚書坑儒大澤鄉巨鹿之戰劉邦考點2

西漢的建立和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1.西漢的建立

休養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西漢

的建立秦朝滅亡后,劉邦在與項羽的“楚漢之爭”中取勝。于公元前

202年建立漢朝,定都

,史稱西漢。劉邦就是

?

?休養

生息

政策目的鞏固政權和穩定社會局勢實施

概況(1)漢高祖時期:①下令“兵皆罷歸家”,釋放奴婢,

以增加農業勞動力;②鼓勵農業生產,輕徭薄賦,相應

地減免徭役及兵役(2)繼任統治者:繼續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注重農業生產長安漢高

祖休養生息政策影響使漢初的經濟逐漸得以恢復和發展,社會局勢穩定下來“文景之治”措施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重視“以德化民”;提倡勤儉治國表現漢文帝和

?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國力增強,國庫充盈漢景帝2.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目的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封建統治主要

措施

及其

作用政治措施(1)實施“推恩令”:采納主父偃的“推恩”建

議,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可將封地再次分封給其子弟作為侯國(2)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每州

部派

?一人,代表朝廷監視州部內的地方官

吏、豪強及其子弟(3)確立察舉制:由各郡國每年向朝廷推舉人才,

經過考察,授予官職作用大大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刺史主要

措施

及其

作用思想文化措施(1)罷黜百家,尊崇儒術:接受董仲舒的建議,

?學說立為正統思想(2)在長安興辦

,以儒家的“五經”作為教材,培養統治階級需要的儒學人才作用(1)使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大一統政權的精神

支柱(2)儒家學說從此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

崇,影響深遠

儒家太學措施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

?;實行鹽鐵官營、專賣;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五銖錢作用加強了朝廷對社會經濟的控制,使國家的財政狀況有了很大改善,為漢武帝許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經濟基礎措施派

?兩次出使西域作用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地方政權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張騫主要

措施

及其

作用經濟民族關系開辟了溝通歐亞的陸上“絲綢之路”;大力開辟海上交通漢武帝派衛青、

?北擊匈奴。匈奴經過公元前119年漠北戰役的沉重打擊,再無力與西漢對抗主要

措施

及其

作用對外交往軍事影響漢武帝從政治、思想、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使西漢王朝開始進入鼎盛時期霍去病考點3

張騫通西域

、絲綢之路和漢朝對西域的管理張騫通西域西域漢代人把今天甘肅陽關、玉門關以西,也就是現在新疆和

更遠的廣大地區稱作西域背景西漢初年,匈奴從西域不斷向中原發動進攻,漢王朝陷入

被動局面概況(1)第一次:公元前138年,張騫從

?出發,出使

西域,使漢朝了解到西域的具體情況(2)第二次:公元前119年,張騫再次出使西域,西域各

地方政權后來紛紛派使節來到長安長安張騫通西域影響(1)開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史稱“

”;促進

了漢朝與西域各地方政權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2)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為

?的

開通奠定了基礎鑿空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陸上

絲綢

之路形成西漢時期(

?派張騫開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開通路線

(起點)→河西走廊→西域→中亞、西亞→歐洲(大秦)特點持續時間長;和平、自主交流、互惠互利;是商業貿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漢武帝長安交流概況(1)中原→西域:漢朝的絲綢、漆器等物品,以及開渠、鑿井、鑄鐵等技術(2)西域→中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種馬、香料、玻璃、寶石等,以及多種樂器和歌舞等作用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絲綢之路陸上

絲綢

之路絲綢之路海上交通形成漢武帝大力開辟海上交通,漢朝時已形成了多條海上航線路線(1)向東:山東沿岸→黃海→朝鮮、日本(2)向西(海上絲綢之路):東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島→馬來半島→馬六甲海峽→孟加拉灣沿岸→印度半島南端和錫蘭(今斯里蘭卡)漢朝對西

域的管理設置西域都護概況公元前60年,西漢朝廷設置

?,作為管理西域的最高長官,其管轄范圍包括今新疆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意義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西域都護漢朝對西

域的管理班超

經營

西域東漢明帝時,派兵出擊匈奴,并派

?出使西

域。班超使西域各地方政權重新與漢朝建立聯系,并派甘英出使

(羅馬帝國),開辟了通往西亞的路線班超大秦考點4

東漢的建立、光武中興與東漢外戚、宦官專權東漢的建立背景公元9年,外戚

?奪取政權,建立新朝,西漢

滅亡。王莽的新朝政權不久也被農民起義推翻概況公元25年,劉秀稱帝,定都

?,史稱東漢。

劉秀就是光武帝光武中興統治

措施(1)下令釋放奴婢,減輕農民負擔,減輕刑罰(2)合并郡縣,裁減官員,加強對官吏的監督,懲

處貪官污吏(3)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表現光武帝統治后期,社會比較安定,經濟得到恢復和

發展,史稱“

?”王莽洛陽光武中興東漢外

戚、宦

官專權概況東漢中期以后,繼位的皇帝大多年幼,太后主政,重用親戚,導致

勢力膨脹→皇帝長大后,依賴宦官除掉外戚,宦官由此把持朝政,如此循環往復影響動搖了東漢的統治,東漢王朝走向衰亡外戚考點5

漢代的科技文化《史記》簡介西漢史學家

?所著,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

?時的史事,兼具文學和史學價值地位中國古代第一部

?通史造紙術概況(1)西漢時期:人們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2)東漢時期:

?改進造紙工藝,紙的質量大大提高司馬遷漢武帝紀傳體蔡倫造紙術影

響(1)紙逐漸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書寫材料,便利了典

籍的流傳(2)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之一,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張仲景簡介

?末年名醫,是中醫臨床理論體系的開創者,

為中醫藥學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被后世稱為“

?

?”成就編寫《

?》,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和治

療方法,總結了各種疾病的癥候,提出辨證分析病

情,然后對癥治療;提出了“治未病”理論,提倡預

防疾病華佗東漢末年名醫,擅長用針灸、湯藥為人治病;發明“

?

”,用于外科手術;創編“

?”東漢醫

圣傷寒雜病論麻沸

散五禽戲佛教的

傳入概況張騫通西域后,佛教通過

?傳入中國;東漢明帝時,佛教逐步在社會上傳播開來影響豐富了中國文化,在社會、思想、文學以及建筑、雕

刻、繪畫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道教的

產生東漢末年,張角、張陵分別創立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

期道教的不同派別,受到下層民眾的信奉絲綢之路《黃帝內經》、扁鵲《黃帝內經》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理論經典著作。成書于戰國時期,全書共十八篇,分《素問》和《靈柩》兩部各九篇,《素問》主要論述脈理和病因,《靈柩》主要論述經絡和針刺。全書記載了我國數百年前有關人體解剖的知識和血液循環的概念。這對世界古代醫學是一個巨大的貢獻扁鵲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扁鵲已善用切脈、望色、聽聲、寫形等斷診法,能夠熟練運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扁鵲精于內、外、婦、兒、五官等科,被尊為醫祖醫學成就到戰國時代,醫治水平已相當高明,中醫體系已完全形成【好題品鑒】(2023·廣州)位于廣州的漢代南越王墓出土了一扁球形的銀盒(如

圖)。該銀盒的工藝、造型和紋飾與漢代及以前的銀器迥異,但在西亞

波斯帝國時期的銀器中卻不難找到與之相似的標本。該銀盒反映了當時

A

)AA.中外交流的現象B.中央集權的加強C.宦官專權的局面D.儒家學說的興盛【答案解析】本題選A。依據題干信息,可知該銀盒應受到了西亞波斯

帝國文化的影響,這反映了當時中外交流的現象,A項正確;題干沒有

體現中央對地方的管控,無從得出中央集權的加強,排除B項;題干涉

及的是漢代南越王墓的出土文物,沒有體現宦官專權,排除C項;依據

題干可知,該銀盒并沒有體現出與儒家學說的關系,無從得出儒家學說

興盛,排除D項。故選A項。【舉一反三】1.(2023·廣州)漢代某皇帝統治時期,陸續下詔“復三十而稅一”“復

五銖錢”“釋奴婢”“并官省職”,這些措施使社會逐步安定。該皇帝

統治的時期被稱為(

B

)A.“文景之治”B.“光武中興”C.“貞觀之治”D.“開元盛世”B2.(2023·廣東深圳三模)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愿募民

自給費,因官器作煮鹽,官與牢盆……敢私鑄鐵器煮鹽者,鈦左趾,沒

入其器物”。漢和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罷鹽鐵之禁,縱民煮

鑄,入稅縣官如故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這種變化反映了

D

)A.漢代改變抑商政策B.工商業者地位發生根本變化C.地方豪強勢力膨脹D.政府對工商業的控制在放寬D3.(2023·廣州名校模擬)在北擊匈奴和南征百越之后,秦朝在這些地區

設郡、縣進行管轄,大量內地民眾奉命遷往從匈奴手中收復的河套地

區,開墾土地;前往嶺南的移民以軍人為主,但直到秦朝滅亡,中央都

沒有將移民嶺南的軍人召回。秦朝對南、北邊疆的管理舉措(

D

)A.破壞了地方歷史傳統B.蘊含“懷柔遠夷”思想C.有效緩解了人地矛盾D.彰顯了“大一統”意識D

【易錯點撥】易錯點撥1.縣制并不是秦始皇首創,早在商鞅變法時已經出現;秦始

皇將縣制發展為郡縣制并推行全國。漢代初期實行郡國并行制。2.秦始皇統一后,以秦國的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標準貨幣。

漢武帝時期統一鑄造五銖錢。3.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專制主義是一種決策方式,而中央

集權是一種相對于地方分權的制度易錯字詞

【以圖證史】

圖1

秦朝行政系統簡表

圖2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線圖探究1:觀察圖1可知,在地方制度上,秦朝實行

?制。結合所

學,西漢實行郡國并行制。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治,漢景帝進行

”,漢武帝實行“

”。郡縣削藩推恩令

圖3

漢代陸上絲綢之路示意圖

圖4

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示意圖探究2:簡述圖2與圖3之間的關系。用示意圖的形式畫出圖3的路線圖。

觀察圖4,指出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最遠到達的地方。關系:圖2張騫出使西域為圖3絲綢之路的開通奠定了基礎。路線圖:長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亞、西亞→歐洲。最遠到達:印度半島南端和錫蘭。關系:圖2張騫出使西域為圖3絲綢之路的開通奠定了基礎。路線圖:長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亞、西亞→歐洲。最遠到達:印度半島南端和錫蘭。【史料研題】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

題。(14分)材料一

史料

史料①:《穆天子傳》

史料②:秦始皇陵兵

馬俑的磚瓦窯址

史料③:巴澤雷克

墓出土的絲織品說明

史料①:《穆天

子傳》,出土于戰國

墓,記載了約三千年

前周穆王西游會見西

王母的故事,并有周

穆王送給西王母“錦

絲百純”的記錄

史料②:2003

年,考古工作者在秦

始皇陵兵馬俑的磚瓦

窯址,發現了百余具

骨骸。DNA檢測顯

示,在提取的15個骨

骸樣本中,有具遺骸

具有“歐亞西部特征”

史料③:俄國

阿爾泰地區巴澤雷

克墓出土的絲織品

(約公元前5紀)(1)史料是歷史研究的基礎,史料一般分為實物史料和文獻史料,請

分別指出材料一中史料①②③的史料類型,并說出史料①的史料價值。

(4分)史料類型:①屬于文獻史料;②③屬于實物史料。史料價值:說明我國早在西周就已經知道西域的存在,周穆王曾西游會

見西王母等。(4分)史料類型:①屬于文獻史料;②③屬于實物史料。史料價值:說明我國早在西周就已經知道西域的存在,周穆王曾西游會

見西王母等。(4分)

材料二

在第二屆世界考古論壇上,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王巍做了題

為“漢代之前的絲綢之路”的主題演講……他指出:“漢代張騫通西

域,并非絲綢之路的開始,而是開啟了古代東方與西方交流的新時代。

即由零星地、斷續地、小規模地民間交流轉變為大規模地、持續地、官

民結合的交流。”(2)請依據材料二,結合材料一中史料舉出一例印證“漢代張騫通西

域,并非絲綢之路的開始”的結論。(2分)舉例:史料③。(2分)舉例:史料③。(2分)材料三

古代絲綢之路在西漢時期迎來了第一個繁盛時期,這首先

要歸功于漢王朝積極的對外政策,張騫出使西域,第一次帶來了有關中

亞和西方的交通、地理、軍事等各種信息。隨后漢朝解除了匈奴的威脅

和在西域屯田,為其后的絲路貿易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摘編自水麗淑《西漢絲綢之路走向繁榮的原因及啟示》(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絲綢之路在西漢迎來第一個繁

盛期的原因。(4分)原因:漢王朝積極的對外政策;張騫出使西域,第一次帶來了有關中亞

和西方的交通、地理、軍事等各種信息;漢朝解除了匈奴的威脅和在西

域屯田。(4分)原因:漢王朝積極的對外政策;張騫出使西域,第一次帶來了有關中亞

和西方的交通、地理、軍事等各種信息;漢朝解除了匈奴的威脅和在西

域屯田。(4分)材料四

隨著絲綢之路研究的深入,史學界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

如下表所示。人物觀點內容學者1絲綢之路不止一條,依據地理位置及其途經路線,可分為西北

陸上“絲綢之路”、西南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學者2絲綢之路上商品流通的參與者有漢人、波斯人、突厥人、大食

人、鮮卑人等。除了以經商為主的商人,參與絲綢之路商品流

通的還有僧侶,他們絕大多數并不以獲利為目標,而是以宗教

傳播為己任學者3三條絲綢之路本身就是由中國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造成的,當

然也與人文地理環境有關。海上絲路取代陸路,也正是這種環

境發展的必然結果(4)根據材料四,分別概括三位學者的觀點。(4分)觀點:學者1:絲綢之路有多條,可分為西北陸上“絲綢之路”、西南陸上

“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

學者2:參與絲綢之路商品流通的既有以經商為主的商人,也有僧侶。

學者3:海上絲路取代陸路,是中國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發展

的必然結果。(4分)觀點:學者1:絲綢之路有多條,可分為西北陸上“絲綢之路”、西南陸上

“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學者2:參與絲綢之路商品流通的既有以經商為主的商人,也有僧侶。學者3:海上絲路取代陸路,是中國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發展

的必然結果。(4分)

一、選擇題1.(2023·海珠模擬)秦朝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

國家,疆域遼闊。公元前214年,秦朝平定南越后,把廣州納入中央政

府的管轄。當時管轄廣州的是(

B

)A.桂林郡B.南海郡C.遼東郡D.隴西郡B2.(2023·汕頭模擬)里耶秦簡中記載,縣尉奉遷陵守丞的命令簽發了一

個出入關文件:輪番戍守的士卒,城父縣成里人,名產,身高七尺四

寸,膚色較黑,年齡31歲。這反映出秦朝(

D

)A.法律制度嚴謹B.人口的流動性較強C.賦稅管理嚴苛D.人口管理制度嚴格3.(2023·佛山模擬)《史記》中記述陳勝、吳廣因“失期,法皆斬”而

起義,而根據1975年考古發現的《云夢秦簡》記載,在秦律中失期并不

是死罪。據此進行的歷史推測中較為合理的是(

B

)A.陳勝、吳廣起義是歷史傳說B.秦有法律但民眾不甚了解C.《史記》內容虛構成分較多D.秦朝法律制度已形同虛設DB4.(2023·佛山模擬)下表是西漢時期朝廷直接管轄的郡級政區數據,據

此可知(

B

)皇帝年號公元紀年郡級行政區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15郡漢文帝前元十六年公元前164年24郡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68郡、國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108郡、國BA.郡國與朝廷矛盾漸趨激化C.中央對行政體制進行調整B.中央集權得到有效加強D.王國控制區域日益擴大5.(2023·天河模擬)漢武帝時期的大臣桑弘羊曾說:“政府把工匠召集

起來開展生產,要錢有錢,要器具有器具。如果讓私人來經營,難免產

品質量參差不齊。”據此推測,桑弘羊肯定的措施是(

D

)A.度量衡的統一B.統一調配物資C.建立刺史制度D.實行鹽鐵官營D6.(2023·泰州)如圖為漢代畫像磚《成都西漢文翁石室授經講學圖》,

漢武帝把這樣的辦學經驗推向全國。圖文信息反映漢武帝時(

D

)A.推崇諸子百家學說B.禁錮人們思想言行C.利用考試選拔官員D.重視儒學人才培養D7.(2023·河源模擬)下面是同學們對一個歷史人物精神品質的討論結

果。據此判斷,他們討論的是(

A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敢于冒險、敢為天下先的開拓精神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頑強毅力務實守信、不辱使命的民族氣節A.張騫B.賈思勰C.蔡倫D.司馬遷A8.(2023·佛山模擬)在敦煌懸泉置(置指驛站)考古發掘的漢簡中記錄

了配備的物資、對過往人員接待、吃飯標準、外事糾紛處置等情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