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朝代時間開始統治者結束
統治者制度夏前2070年禹桀世襲制商前1600年湯紂內外服制度西
周前1046年周武王(姓姬)周幽王分封制、
宗法制井田制第2課
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春秋時期三家分晉、田氏代齊春秋五霸孔子、老子前476年西周(前1046——前771年)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一
圖知史實百家爭鳴前256年
東周滅亡戰國七雄前356年
商鞅變法前770年
周平王東遷前221年
秦滅六國戰國時期前475年課前小故事:鄭國是周室在洛陽重新立國的重要幫手,鄭莊公又扮演著鄭國國君與周平王卿士的雙重身份,也深得
周天子的寵幸。但后來周平王又開始寵幸虢公,打算
把鄭莊公在周朝的部分權力分給他。鄭莊公知道后,
十分惱怒。周平王,對此事矢口否認。并且,為了表
示出自己的誠意,竟然把自己的兒子狐送到鄭國作為
人質。相應的,鄭莊公也把自己的兒子忽送到周王室
作為人質。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經濟發展與變法運動孔子與老子百家爭鳴觀察兩幅圖片,說明從春秋到戰國的形式產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春秋列國形勢圖▲戰國形勢圖變化:到戰國時期,諸侯國數量和春秋時期相
比總體大大減少了,剩下的諸侯國領土
面積更廣,春秋時期的晉國不復存在,
分為韓趙魏三國.原因:長期的爭霸戰爭使很多小國弱國被兼并,
剩下的都是強國.韓趙魏三家分晉.一、
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1、春秋五霸齊國、晉國、楚國、吳國與越國2、戰國七雄(1)過程:①韓、趙、魏三家分晉②田氏代齊③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7個大國,史稱“戰國七雄”。3、華夏認同(1)春秋時期,中原各國與戎狄蠻夷往來中,產生了華夏認同觀念。(2)戰國之后,戎狄蠻夷融入華夏族。二、經濟發展與變法運動1、經濟的發展(1)農業
①鐵制農具開始使用,牛耕推廣。②水利工程:都江堰、鄭國渠、芍陂(2)手工業:
手工業分工更加細密(3)商業:貨幣流通廣泛,涌現中心城市。工商業主富比王侯。2、變法運動(1)背景:
兼并戰爭日益劇烈(2)目的:
富
國
強
雖
兵(3)結果:
建立君主專制政治制度討論發言:在兼并戰爭日益劇烈的情況下,你做為國君
怎樣才能讓國家存活下來?(4)商鞅變法:開始時間:
前356年。主要內容:①重農抑商,獎勵耕織;②獎勵軍功,剝奪和限制貴族特權;③強制建立個體小家庭,④廢井田,開阡陌,授田于百姓
⑤什伍連坐;⑥推行縣制,縣官由君主任免。結
果
:商鞅被殺,變法措施深入人心。秦國國富兵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地主階級發動的封建性質的改革
(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作用:實質:階級事件地主階級商鞅變法民族資產階級公車上書無產階級五四運動我國歷史上為地主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的事件2.吳起在楚國變法,最后被亂箭射死;商鞅在秦國變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殺,尸體被車裂示眾。這些史實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
)A.吳起和商鞅變法不得民心B.
改革要適應歷史發展規律C.
新舊階級間斗爭異常激烈D.
變法的時機還不夠成熟解析:A
、D兩項與史實不符,排除。結合所學知識,楚國的吳起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均適應了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
型的需求,B項表述并未解釋題目中的問題,故
B
項錯誤;
根據所學知識,社會轉型時期面臨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貴族
的矛盾,故C項正確。答案:
C孔子老子地位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哲學核
心觀念
是仁①道是天地萬物本原。②包含樸素的辯證法思政治①“為政以德”。②恢復禮樂制
度
,③應當有所改良①順其自然,②無為而治。③退回到小國寡民的時代。
著作《老子》。教育
文化①“有教無類”;②對五經進行整理,③思想和言論記載
在《論語》中三
、孔子與老子想1、孔子2、老子(1)社會經濟的發展,階級關系出現變化。(2)統治者出于爭霸需要,禮賢下士,爭相招攬人才。(3)士人周游列國,頗受重用。鐵器牛耕的使用,私有土地
出現井田制走向瓦解四、
百家爭鳴1、背景新興地主階級崛起儒家孟子人性善、“仁政”,荀子人性惡、隆禮重法道家莊
子
崇
尚
逍
遙
自
由陰陽家鄒衍五行“相生相勝”理論(辯證法)墨家墨子提倡節儉,“兼愛”“非攻”,
“尚力”“尚賢”法
家韓非以法管理國家,體現了中央集權的政治思想2、學派及代表:派別代表觀點作用儒家孟子人性善、“仁
政
”穩定統治要以民為本荀子人性惡、隆禮重法治理國家要儒法并施道家莊子崇尚逍遙自由反對奴隸制度陰陽家鄒衍五行“相生相勝”
理論(辯證法)措施得當,物極必反墨家墨子提倡節儉,“兼愛”
“非攻”,“尚力”
“
尚
賢
”愛惜民力,崇尚賢德法家韓非以法管理國家,
體現了中央集權
的政治思想依法治國,中央集權3、實質:社會經濟發展、階級關系變化在思想領域內的反映,中國歷史上第一次
思想解放運動。4、意義:為新型的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成為中華思想文化的
源頭活水,階級事件地主階級百家爭鳴民族資產階級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無產階級1918年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我國歷史上為地主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奠定理論基礎的事件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特征政
治
:
①權力分散到中央集權;②地方分封制轉為郡縣制;③奴隸主貴族政治轉為封建官僚政治經濟:
①鐵器、牛耕的使用,生產力提高;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確立。③小農經濟開始形成思
想
:
禮樂制崩潰到百家爭鳴教育:
學在官府(貴族壟斷)到私學興起。1.(2021·海南高考.1)
《論語.子罕》有曰:
“子
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反映了孔子A.
具有尊卑等級的觀念B.
擁有博愛節儉的美德C.
秉持不偏不倚的態度D.
達到清靜無為的境界2.(2022·重慶高考·1)有學者指出,
“德”的觀念至少在
西周已經產生,它既是一種個人的品德,又與天命有關。春秋時期,
“德”的神秘意味開始減弱,更強調人的品德
和理性,如文獻記載:“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推
崇文獻中這一觀點的先秦思想流派是A.
墨家B.
兵
家C.
儒家D.
法家3.(2022·遼寧高考·1)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晉國內部紛爭
中失敗,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犧牲不肥美且齋戒不
敬,太祝則認為中行寅不修德義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
一國詛之,
一祝不勝萬詛,國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觀點A.
反映了民本思想傾向B.
質疑了祭祀功用C.
強調了宗法倫理關系D.否定了君權神授4.(2021.
全國甲卷·24)老子認為,“失道而
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孔子則說,“不學禮,無以立”,要“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反映出,當時他們A.
反思西周的禮樂文化B.
迎合封建貴族政治訴求C.
主張維護夏商周制度D.
得到統治者的積極支持5.(2021.6.浙江高考.25)歷史人物評價常易引發討論,
如對商紂王、曹操、武則天等人,古今史家眾說紛紜。尤
其是新材料的發現會引發新一波的討論,以曹操墓的發現為例,
一時曾有“不堪寂寞,曹操出土”的說辭。如何正
確看待和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學習與研究的重要內容。下列歷史人物評價標準和方法,合理的是A.
知人論世,以當時當地大多數人的利益為評價標準
B.
與時俱進,以今日之價值標準全面衡量前人之是非
C.
察言觀行,評價歷史人物活動應側重動機而非效果
D.
綜合考量,看是否符合歷史運動趨勢推動社會進步6.(2020·山東高考.1)戰國時期,孟子認為
“無禮義,則上下亂”,韓非子認為“義者,
君臣上下之事”。他們所說“義”的實質是A.
中央集權政治的準則B.
衡量道德修養的標準C.
統治階層的行為規范D.
維護等級秩序的工具7.
(2022·湖南高考.1)儒家起于魯,傳布于齊、
晉、衛;墨家始于宋,傳布于魯、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齊、燕有不同分支;法家
源于三晉,盛行于秦。這A.
促進了政治統一B.
維系了“學在官府”的局面C.
沖擊了貴族政治D.
導致了各諸侯國之間的矛盾8
.
(2021河北1)
《史記》記載:
“夫周室衰而《關雎》作,幽厲微而禮樂壞,諸侯恣行,政由強國。故孔
子閔(憫)王路廢而邪道興,于是論次《詩》《書》。”
這一記載說明,孔子編訂《詩》《書》意在A.
加強君主集權B.
恢復周禮C.
宣揚禮法并用D.
發展私學9.(2021.1.浙江高考.2)春秋戰國時期民本思想的主
要內涵有:在人與自然關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
社會關系方面,強調民的作用。下列觀點中,對應兩
者的是A.“齊物”;“逍遙”B.“天行有常”;“仁政”C.“法古無過,循禮無邪”;“非攻”D.“制天命而用之”;“民為貴,社稷次之,
君為輕”10.(2021·海南高考.4)《隋書·地理志》載,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羅,士人追到洞庭不見,乃歌曰:
“何由得渡湖!”因爾鼓棹爭歸,競會亭上,習以
相傳,為競渡之戲。描述此“戲”的是A.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B.渡斜煙淡月籠沙,遠路微香趁馬C.簫鼓聲聲且莫催,彩球高下意難裁D.兩兩輕冊飛畫楫,競奪錦標霞爛11.(2022.6浙江25)王國維曾說過:“古來新學問之起,大都由
于新發現。”今“清華簡”出,則先秦歷史之認識,別有洞天。2021年歲末,
一篇名為《五紀》的清華簡,因其文有“黃帝有子
曰蚩尤”的內容,故而一經媒體報道,立時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與
討論。有學者認為《五紀》不過是言黃帝的“百家”之一,有不
同的屬辭比事(作文紀事)亦屬正常;有學者從共同體內君臣關
系出發,提出“子”乃“子爵”之謂;有學者則釋“子”為一種“社會性關系稱謂”。圍繞由清華簡引發的上述討論,說明
A.清華簡是學界公認的可信史料,對此大可不必予以質疑B
.
對學界視為定論的傳統說法,不可盲從,應當以新史料為據C
.
研究歷史問題既需要百家爭鳴,也需要一家獨斷,更需要媒
體
的引導D.
文獻理解要放到歷史和文化的背景中去,以避免單純的字句巧合導致誤解[練經典小題]1.“大變革時代”是指隨著人們生產方式的變化而出現的社會生活方式巨變的時期。最能體現春秋戰國時期時代特征的歷史事件是
(
)A.
諸侯爭霸
B.
百家爭鳴C.
商鞅變法
D.
民族融合解
析: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秦國為順應生產力發展需要,進行的廢除奴隸制建立封建制的生產關系變革,最能體現材料
內容,故C項正確;A
、B
、D
三項皆不符合題意。答案:
C[練經典小題]1.春秋后期,禮樂制度崩壞,太史樂官流散,典籍落入民間,士子國人,初則競相傳誦,轉而各家自立說。據此可知,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是
(
)A.
鐵犁牛耕的使用
B.
周王室衰微C.文化擴散和教育下移
D.
禮樂制度被破壞解析:據材料“太史樂官流散,典籍落入民間,士子國人,初則競相傳誦,轉而各家自立說”說明文化擴散和教育下移帶來百家爭鳴,故選C項。答案:C2.
有人認為百家爭鳴:“正是(戰國時期)政治混亂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斷反思社會的本質以及人民所應該承擔的角色。”由此可見
(
)A.
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開始出現B.
諸子百家的主張一致C.
社會變革推動百家爭鳴產生D.
諸子都認同民本思想解析:諸子百家開始出現在春秋時期,故
A
項錯誤;諸子百家各有主張,在一些問題上會有相同的看法,故
B項錯誤;據材
料“正是(戰國時期)政治混亂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斷反思社會的
本質以及人民所應該承擔的角色”得出社會變革推動百家爭鳴
產生,故C
項正確;諸子都認同民本思想表述太絕對,故D
項
錯誤。答案:
C3.
稷下學宮是由官方舉辦、私人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學府。其全盛時期容納了當時幾乎各個學派賢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稷下學宮
()A.
為百家爭鳴提供了重要平臺B.繁榮了春秋時期的文化教育C.
成為當時戰亂動蕩的一個縮影D.
成為荀子法家思想的發源地解析:稷下學宮幾乎容納了當時各個學派賢士,不同學派都可在此互相論戰,又彼此滲透,互相影響,促進了學術的繁榮,可知
為百家爭鳴提供了重要平臺。答案:A誠信:言而必有信孝道:百善孝為先悔過
:知錯要悔改志向:匹夫不可奪志朋友:把握好交友的度寬容:是一種境界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善變通,不唯我獨尊道不同,不相為謀和為貴:善用和字來處理各種關系
執中致和:中庸的做人態度流言止于智者盡量不說大話,說了就要做到
欲速則不達,不要貪圖小利行之以忠正人先正己像水一樣多情,像山一樣無憂黃連為哨,苦中尋樂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
快樂在于自己的選擇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小勝憑智,大勝靠德攻其惡,無攻人之惡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善于學習
,等于選擇了成功
活到老,學到老非禮
勿
動
,給人留下好印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要做所在領域內的
專家少說多做,低調做人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為要懂得靈活變通寧靜致遠
低調做人吾日三省吾身
謙虛是一種美德
小不忍則亂大謀不患無位,患無所立
學會感恩德才兼備
言行之道向孔子學做人內省感恩無往不勝快樂做人快樂生活修身養性做人法則處世之道主題一
富國強兵
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析史料實證]材料一
平王立,東遷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
摘自《史記·周本紀》材料二
美金(青銅)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鐵)以鑄鋤夷斤(斧)……試諸壤土。——摘自《國語·齊語》材料三
今以眾地者,公作則遲,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則速,無所匿遲也。——摘自《呂氏春秋·審分》材料四
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說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
摘自《漢書·藝文志序》[探究]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方面分析歸納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征。[提示]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諸侯爭霸;經濟上,鐵制農具廣泛使用,生產力顯著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化;思想文化上,
百家爭鳴。經濟上鐵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產力,私田越來越多,以井田制為標志的土地國有制度逐漸被破壞階級關系上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使新興地主階層日益壯大。他們要求廢除舊貴族的世襲特權,發展地主經濟政治上日益激烈的兼并形勢,對各國生存及國家能力建設提出更高要求,為了實現富國強兵的目的,各國必須改
革舊的不適應當時實際情況的制度,進行變法思想上各家學派紛紛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改革成為社會的主要呼聲[明歷史解釋]戰國時期變法運動的必然性主題二
思想解放
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析史料實證]材料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數字顯示拼接墻行業競爭狀況及投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 個人廉潔教育心得體會
- 進行在線閱讀教學設計及反思
- 餐廳服務員高級模擬考試題與參考答案
- 江西省宜春第九中學2025屆高三最后一卷英語試卷含答案
- 2025屆江西省奉新一中、南豐一中等六校重點中學高三下第一次測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江蘇省揚州市揚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海洋石油鉆探深海資源探測技術考核試卷
- 森林改培技術對水資源節約利用的啟示考核試卷
- 玩具行業的市場趨勢預測考核試卷
- (精選word)洪恩識字-生字卡片1-200
- CNC作業指導書及操作規范
- EHS安全培訓教育周知卡(機械傷害)
- 西安電務段電子信息設備維護管理辦法
- 貴州生態停車場建設工程監理規劃
- 大班音樂欣賞粵曲《荔枝頌》微課件
- 醫院建筑能耗監管系統建設技術導則(試行)(共44頁)
- 城市建筑垃圾分類及處理培訓PPT課件
- 《肌內注射說課》ppt課件
- 沈萍微生物學第七章
- 鋼箱梁運輸及安裝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